縣級市 : 中國 >遼寧 >錦州 > 凌海市
顯示地圖
目錄
行政區劃代碼
  210781
市情概況
  凌海市(原名錦縣)位於遼寧省西南部、渤海遼東灣畔,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座美麗的沿海開放城市,素有“遼西走廊上一顆明珠”之美譽。1993年11月16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市。凌海市地理位置介於北緯40°48’-41°26’,東經120°42’-121°45’之間,全境環抱遼西中心城市錦州市區,南臨遼東灣,北依鬆嶺山餘脈,地處遼西走廊的咽喉地帶。凌海市自然地貌結構大體分為“四山二水四分田”,境內“山、平、窪、海”俱全,土地總面積2733平方公裏,其中耕地總資源8.24萬公頃。
  隨着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凌海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全市共有鄉鎮級以上工業企業298傢,其中市營工業企業52傢,鄉鎮集體工業企業246傢,形成了輕工、化工、紡織、服裝、造紙、印刷、機電、食品等近30個行業的工業生産體係。主要 産品有服裝、針織品、原煤、水泥、花崗岩、原????、白酒、紅磚、風機。電機、陶瓷、燈具、VF塑料幾粒和阻燃板、樹脂砂輪、硫化鹼、棉布、皮毛製品等,其中有30多種産 品填補了國傢空白,進入省、中阮質産品行列,並具備規模生産優勢。
  凌海市農業基礎雄厚,是遼寧省重點産糧基地中(縣)之一。全市年糧豆播種面積8萬公頃左右,總産量達5億公斤以上。主要品種有玉米、高粱、水稻等,蔬菜等高産經濟作物逐年增長,且品種繁多,面積多達7000多公頃。僅出口菜一項每年供貨量達100多萬公斤。還盛産棉花、花生、大豆、小麥、𠔌子、芝麻、蘆筍。意米等凡十種農副産品,凌海的土壤、氣候也適宜果樹生産。全市果園面積已經發展到1.8萬公頃,有果樹1131萬株,年産量達6000多萬公斤,主要有蘋果、梨、杏、李子、桃、葡萄、棗等30多個品種。凌海市占有沿海優勢,水産資源豐富,盛産魚、蝦、蟹,貝類海産品,優質産品有梭魚、鯉魚、青蝦、寸蝦、海蜇、文蛤、蘭蛤、太平洋牡蝸、扇貝、海蠃、蟹等。 年海産品總量4000萬公斤,海蜇、文蛤、對蝦等出口日本、美國、韓國、俄羅斯等國傢。 全市灘塗養泊對蝦面積達4226公頃、正常年景年總産量900 多萬公斤,是遼寧省灘塗養殖對蝦大縣(中)之一。淡水養殖主要品種有鯉、鏈、草等魚類及河蟹,年産量近百萬公斤,遼闊的草原和豐富的農副産品又為畜牧業的生産提供了便利條件。全市共有豬、牛、羊、雞、鴨、野鴨。雞、鶴鎢、肉用犬、鹿、貂、兔、狐狸等畜禽65種,年肉類總産量達4000萬公斤,禽蛋産量達3600公斤,還盛産牛奶和蜂蜜等。近年來,凌海市第三産業發展迅速。凌海市位於連接東北關內的交通要道,京瀋鐵路、公路橫貫東西,錦承鐵路、錦朝公路在境內通過。境內有火車站9 個。有市、縣級以上公路12條,總長300 多公裏,全市已形成了以國傢、省級幹綫為骨架,以市、鄉幹綫為網絡的公路網。連接關內外的現代化高速公路和電氣化鐵路正在規劃、建設之中,同時又具備水運和航空的優勢,距錦州港60公裏,距錦州飛機場僅30公裏。凌海市擁有現代化通訊設施,程控電話與國內國際各大城市間直接連網。在遼寧各縣(市)中首傢通了無綫尋呼係統,電報傳真機廣泛應用,移動通訊項目已廣泛應用。商品流通十分活躍,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7 億元。全市有農副産品、機動車輛、牲畜交易、輕工産品等專業市場30個,年集市貿易成交額6億元。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凌海市境內有大小山嶺77座,均屬鬆嶺山脈和醫巫閭山餘脈的延伸部分。
  醫巫閭山雄峻多姿,山奇水秀,是陰山山脈餘脈,屹立於遼寧省北鎮市境內。山勢自東北嚮西南走嚮,縱長四十五公裏,橫寬十四公裏,面積為六百三十平方公裏。有名峰五十餘座,最高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
  氣候特點
  凌海市地處北溫帶,屬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8.7攝氏度。年平均降水量610毫米,無霜期160—180天。年日照時數為2700多個小時。多風,有風天數平均可達200天。
  水文狀況
  凌海市水資源總量為5.4億立方米,流長在10公裏以上的河流有19條,分屬於大凌河、小凌河和遼河三個水係。其中,大凌河流程為85公裏,流域面積為842平方公裏。
  小凌河發源於遼寧省建昌縣東北境的樓子山東麓,全綫206公裏。在錦州境內的流段從缸窯口開始,最終匯入渤海。
  大凌河發源於河北省平泉縣,從涓涓細流到波瀾壯闊的入海口共398公裏,流經遼寧省朝陽等市縣。
  自然資源
  凌海市地處渤海遼東灣的環抱中,全市海岸綫長83.7公裏,沿海灘塗1.7萬公頃,10米等深綫以內的近海水域9萬公頃,盛産梭魚、河豚魚、對蝦、河蟹、海參、貝類等多種優質海産品。
  凌海市已探明的黃金、煤炭、膨潤土、花崗岩等金屬和非金屬礦藏20多種。全市有耕地面積9.4萬公頃,草地面積5萬公頃。
地名由來
  錦縣(州)之名始於遼代,起源小凌河。據《奉天通志》載:“小凌河古名唐就水,又日參柳水,遼稱小靈河,金、元易靈為凌,明迄今仍之,源出熱河省凌源縣,逕錦縣城西北三裏左受二郎泉河,又東南過北寧鐵路,繞城西南而東,以其迴旋如錦名日錦川,縣名亦取於此”。
歷史沿革
  錦縣(州)戰國時是燕遼西郡地。秦、西漢屬遼西郡。東漢為遼東屬國地。三國屬幽州昌黎郡。前燕、後燕時屬平州昌黎郡,仍屬徒河縣(《奉天通志》捲五十二)。北朝時屬營州昌黎郡。隋為遼西郡之滬河縣。唐屬營州,在境內設汝羅守捉。遼代始建錦州,轄永樂、安昌兩縣,屬中京道。金仍名錦州,轄永樂、安昌、神水三縣,屬北京路。元沿稱錦州,屬大寧路。明為廣寧中左二屯衛。清為錦州府所轄的錦縣。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分錦縣西境設錦西廳(在傢屯)。清宣統三年(1911年)裁縣歸府。
  民國二年(1913年)裁錦州府治,改府為縣隸遼瀋道。1929年廢除道治,屬遼寧省。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北,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仍屬錦縣。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實行錦省製,設錦州省,錦縣屬錦州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十二月一日置錦州市,縣、市分治同隸錦州省。錦縣公署仍駐錦州市內。1945年“九·三”勝利後,錦縣曾為我黨的遊擊區。1946年至1948年一度被國民黨領屬,當時仍稱錦縣。
  1948年10月錦州解放後,錦縣人民政府設在錦州城北流水堡屯。1949年初錦縣人民政府遷至大凌河村,隸屬遼西省。1954年撤銷遼西省,屬遼寧省。1956年至1958年為錦州專員公署轄縣。現為錦州市轄縣。1993年6月撤銷錦縣,設立凌海市
文物古跡
  法華寺
   法華寺原名朝陽寺,距錦朝公路帽山段18華裏,分上下兩院。法華寺總面積達2000畝,其中廟宇占地20畝。現有僧人六單。
  由於法華寺一帶空曠幽靜,山巒疊嶂,群峰巍峨,風景秀美,歷為修真練氣之士所矚目。法華寺中有一千佛古洞,住僧1400年有餘。洞內石壁上有浮雕佛像數百,姿態各異,神形兼備,實為藝術精品。寺院曾經香火繁盛,但歷經戰亂,多有破壞。現在,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上院基本恢復原貌,法華寺以一個嶄新的姿態呈現於世人面前。
  佛光寺
  佛光寺坐落於遼寧省凌海市石山鎮境內,始建於乾隆年間,當時乾隆皇上路過此地見如此磅礴景色留連忘返,住下三天下令賜建廟宇,至文革時毀壞,現住持僧釋大悟,於2004年發心重建佛光寺,短短一年時間,天王殿、東配房、大雄寶殿已初具規模,尤其以十三米觀音菩薩聖像為遼西地區一大景觀。
  翠岩山寺
  翠岩山寺在錦州西北三十五裏的錦朝公路旁,有一座雄奇而秀麗的群山,這就是聞名遐邇的翠岩山。此山海拔210.4米,數峰插雲,石壁如削。山巔多生苔蘚,山石皆成褐緑色。夏秋之季,青苔密佈,山巒蒼翠,景色如畫。山以此得名為翠岩山。歷來為溫滴樓滿族鄉名勝之一。
  早在漢代就有僧人於山之東麓修建寺廟,唐宋各代歷經修葺。明正統年間,名稱由清勝寺改為翠岩山寺。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翠岩山寺住持僧沙昆請儒將名筆都指揮王鍇手書七尺見方的“翠岩山寺”四個大字刻於山崖之上,並浮雕四尊佛像,時至今日依稀可見。
  翠岩山寺現有兩座石碑保存完好,其一為乾隆三十六年立,其二為嘉慶八年立,碑文清晰可辨。玉皇閣大殿左右兩側墻的內壁上各有建閣碑記一塊,保存完好,字跡清晰。
  班吉塔
  班吉塔的石塔是完整的,塔身大約有三層樓那麽高,被塗成白色;厚重的底座共有八面,但衹有朝南的一面雕有金色座佛一尊,眉目清晰,動作優美;在這尊座佛面前,還擺有大小香爐兩個,從其外表分析,大香爐顯然是現代作品,而那個不起眼的小香爐卻是過去朝代的物品。
  第二層塔身也呈八面,每面都有雕刻,有佛像,也有蓮花等其他圖案,其間還有圓形雕刻,面積有銅鏡那麽大,可並沒有銅鏡的痕跡,再往上看還有3層逐層縮小的蓮花座,每層之間更有密檐相隔,倒屬第二層的塔身供有整整一圈金色的小佛,看上去很新;最頂層的小蓮花座內有蓮蓬,花心很美。
歷史名人
  蕭軍
  蕭軍原名劉鴻霖。又名劉吟飛、劉蔚林。筆名除蕭軍外,還有三郎、田軍等。蕭軍於1907年出生於遼寧省義縣下碾盤溝村(今屬錦縣)。
  1929年,蕭軍寫出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懦......》,以“酡顔三郎”為筆名,發表在當年5月10日瀋陽《盛京時報》上。小說憤怒地揭發了軍閥殘害士兵的暴行。接着蕭軍又在《盛京時報》上發表了《端陽節》、《鞭痕》、《汽笛聲中》、《孤墳的畔》等小說。
  1932年初,蕭軍到了哈爾濱。正式開始文學生涯,也正式成為黨的地下組織所領導的革命文藝隊伍中的一員。1933年秋天,他和蕭紅合印了一部短篇小說集《跋涉》。其中收有蕭軍的《孤雛》、《燭心》、《桃色的綫》、《這是常有的事》、《瘋人》、《下等人》等六篇小說。
  蕭軍於1934年6月中旬離開了東北故鄉,來到關內。在青島,蕭軍、蕭紅一邊編輯《青島晨報》副刊,一邊寫作。蕭軍在裏寫完了他的成名作《八月的鄉村》。1935年7月,蕭軍自費“非法”出版了長篇小說《八月的鄉村》,立即轟動了文壇,奠定了蕭軍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在藝術上,《八月的鄉村》有着鮮明的特色。首先,它以濃郁的鄉土色彩強烈地吸引着讀者。其次,在人物塑造上,蕭軍既能準確地把握人物性格牲,作速寫的勾勒,又善於精雕細繪,並且常常把二者結合起來加以描寫。此外,《八月的鄉村》的風格也質樸剛健,充溢着一種不可抑止的力量,可以說是“力”的藝術。這種藝術風格特別體現在對社會生活的概括和開掘方面。
  這時期,蕭軍的創作力極為旺盛。繼《八月的鄉村》之後,他又出版了短篇小說集《羊》、《江上》,散文集《十月十五日》、《緑葉的故事》,中篇小說《涓涓》等。正是在這樣基礎上,蕭軍開始撰寫他的長篇巨著《第三代》。從1936年春起,他斷斷續續寫了近二十年,纔全部寫完。這部巨著以宏大的氣魄,全面真實地再現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統治下的東北社會現實。
  1940年6月第二次去延安。從這時起,一直到1945年鼕末,蕭軍一直生活和工作在延安。他擔任了魯迅研究會主任幹事,“文協”分會的理事,《文藝月報》的編輯,魯迅藝術文學院的教員等職務。
  抗戰勝利後,於1946年9月23日重返闊別了十二年的哈爾濱。蕭軍先後擔任了東北大學便迅藝術文學院院長、魯迅文化出版社社長、《文化報》主編等職務。就在這時,發生了《文化報》與《生活報》論爭事件。當時中共中央東北局作出的“關於蕭軍問題的决定”確認了對蕭軍的政治迫害。從此蕭軍便被排斥出文藝界,被湮沒了整整三十年。
  蕭軍在極端睏難的逆境中寫出《五月的礦山》、《吳越春秋史話》以及《第三代》最後部分等大量作品。即使在十年動亂的年月裏,他身陷囹圄也沒有放下手中的筆,寫出了大量的詩詞,近年來又有《魯迅給蕭軍蕭紅信簡註釋錄》、《蕭紅書簡輯存註釋錄》、《蕭軍近作》等重要著作問世。
  近年來,蕭軍還出版了《蕭軍近作》、《蕭紅書簡輯存註釋錄》、《魯迅給蕭軍蕭紅信簡註釋錄》等著作。這些作品不但保存了寶貴的文學史料,而且是非常優美的散文藝術珍品。特別是後兩部作品,名為“註釋”,其實是別具一格的藝術品。
  粉碎“四人幫”後,黨為蕭軍同志徹底平反,恢復名譽,重新作了符合歷史事實的公正的結論,充分肯定了他“早年投身於民族解放運動,並以自己的文學創作宣傳抗日救亡,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賣國政策和獨裁統治”的歷史功績,撤消了1948年東北局“蕭軍關於問題的决定”,推倒了“四人幫”給蕭軍強加的各種誣陷之詞,稱贊“蕭軍同志擁護中國共産黨,擁護社會主義,是一位有民族氣節的革命作傢。
行政區劃
  凌海市現轄2個街道辦事處,11個鎮,8個鄉,1個農場。下設440個村民委員會、32個居民委員會。 2個街道辦事處為:大凌河街道辦事處、金城街道辦事處。 11個鎮為:石山鎮、餘積鎮、雙羊鎮、班吉塔鎮、瀋傢臺鎮、三臺子鎮、右衛滿族鎮、閆傢鎮、新莊子鎮、娘娘宮鎮、翠岩鎮。 8個鄉為:大業鄉、西八千鄉、建業鄉、溫滴樓滿族鄉、白臺子鄉、謝屯鄉、安屯鄉、板石溝鄉。 1個農場為:大有農場。
  大凌河街道辦事處駐新樓,人口8.11萬人,面積46.9平方千米,轄8個社區居委會:新建、外貿、錦凌、建設、南山、站前、新樓、文化;13個村委會:凌東、凌南、凌西、凌北、錦凌、凌河、蔡傢、土臺、靠山、四桶、北位、蘭傢、尤山子。
  金城街道辦事處駐東湖,人口4.02萬人,面積87.2平方千米,轄7個社區居委會:東街、南街、北街、鐵新、鐵北、東新、東湖;19個村委會:金城、東花、西花、東彰、西彰、南彰、北彰、梁山、姚傢、夏傢、黑土、東四合、復興、趙傢、三段、一分場、二分場、三分場、四分場。
  新莊子鎮鎮政府駐新莊子,人口2.85萬人,面積138.4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新莊子;20個村委會:新莊子、嚮陽、曹傢、薑木、六段、九道、禮中、大明、房身、徐河、將軍、北馬、馬營子、南馬、崔坨、小馬道、大窪、李坨、朱坨、圈河。
  雙羊鎮鎮政府駐雙羊,人口2.75萬人,面積97.8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雙羊;20個村委會:王滿溝、山峽、鄭幫、趙泉、興隆、小寺、雙羊、紫荊、腰路、小山子、午旗、臥竜、南崗子、門傢、新站、仁字、長山子、明字、四方、久字。
  石山鎮鎮政府駐街裏,人口3.06萬人,面積87.2平方千米,轄4個社區居委會:站前、街裏、驛馬方、莊屯;24個村委會:莊屯、石東、石南、石西、石北、石中、東山、丁傢房、雙嶺、榜石、李傢鋪、八裏莊、彭屯、新甸子、康屯、商屯、下窪子、驛馬方、石柱子、菱角塘、白剛堡、望山、霍三傢子、良屯。
  三臺子鎮鎮政府駐三臺子,人口4.22萬人,面積152.4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三臺子;40個村委會:金銀堡子、大荒、方勝、呂傢屯、小二臺子、大二臺子、上鐵廠、下鐵廠、牟屯、三臺子、四臺子、四豐屯、上溝屯、西溝、上梨峪、陳林、三王寨、五臺子、四臺子、鄭傢屯、邵屯、薛屯、大金剛、小金剛、大中五旗、大湖嘴、小湖嘴、東雙廟、四海屯、鯉魚溝、大上五旗、小上五旗、小中五旗、下五旗、荒地、𠔌屯、趙官堡、棗園、唐屯、小羊圈子。
  右衛鎮鎮政府駐右衛,人口1.83萬人,面積88.3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右衛;16個村委會:右衛、西衛、西彭、東張、小馬、西網、大康、東網、苗屯、昌盛、大王、大黃、小黃、東嶽、北地、大馬。
  閆傢鎮鎮政府駐閆傢,人口1.43萬人,面積75.5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閆傢;11個村委會:閆傢、川條、月牙、馬屯、靳傢、馬傢、義和、邢傢、艾傢、假河、山神。
  鬆山鎮鎮政府駐鬆山,人口3.99萬人,面積142.9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鬆山;32個村委會:鬆山、水手營子、前甸子、王姓屯、苗傢、北壕、大穆、大嶺、東溝、梁傢、裴單、陸傢、水泉、南三道壕、齊傢、北三道壕、太平、巧鳥、二十裏鋪、四道溝、大管、高傢、東山、關傢、八傢子、川心店、丁子溝、方傢、賀傢、柏傢、小管、鮑傢。
  餘積鎮鎮政府駐餘積,人口2.63萬人,面積97.8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餘積;20個村委會:餘東、餘西、牛心、小韓、王善、齊傢、臧東、雙臺子、石佛、蘇富、大方、霍傢、小方、曹傢、望海、馬傢、大興、半壁山、茶山、千軍。
  瀋傢臺鎮鎮政府駐瀋傢臺,人口2.24萬人,面積185.9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瀋傢臺;24個村委會:瀋傢臺、宋屯、馬傢仗子、大二道河、張杠、𠔌傢溝、唐傢溝、秋皮溝、湯泉口、竜千臺、湯池子、邢傢、全心店、上碾、古傢子、三傢、張傢店、大雷、黑麯溝、邊傢、哈什、紅石、房申、大碾。
  班吉塔鎮鎮政府駐班吉塔,人口1.78萬人,面積119.2平方千米,轄2個社區居委會:班吉塔、棉花地;19個村委會:班吉塔、西地、地藏寺、鴿子洞、小寺、白善屯、郭大屯、瓜賈寺、羊草溝、宋傢溝、老虎關、房身、棉花地、快手溝、缸窯溝、奶山溝、雜木林、歪脖哨、譚傢溝。
  翠岩鎮鎮政府駐翠岩,人口1.72萬人,面積133.7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翠岩;22個村委會:前田傢屯、後田傢屯、趙傢屯、雙塔子、范家屯、西團、東團、寬宏寺、進士屯、氂牛嶺、長嶺、上蘇傢溝、牤牛屯、寶泉溝、五穀屯、石哈山、代往、小牛屯、劉傢溝、郭荒地、金寶嶺、下蘇傢溝。
  娘娘宮鎮鎮政府駐娘娘宮,人口2.84萬人,面積150.9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娘娘宮;16個村委會:娘娘宮、螞蟻、高山、祥茂、馬華、大柳、北凌、南凌、潘屯、邰屯、樸屯、常屯、河北、崔屯、於屯、南漁。
  謝屯鄉鄉政府駐謝屯,人口1.57萬人,面積56.2平方千米,轄16個村委會:謝屯、下馬、石王、侯屯、趙木、馬傢湖、棗坨子、南三傢子、馬圈子、李王、小麽、大麽、黃土、前纔、李豐、光輝。
  板石溝鄉鄉政府駐上板石溝,人口1.38萬人,面積106.0平方千米,轄14個村委會:上板石溝、黃土坎子、金沙鍋、錫匠溝、銀匠溝、羊草甸子、西三傢、下板石溝、大馬口子、大齊屯、大牛屯、大劉、龔傢、獅子嶺。
  安屯鄉鄉政府駐安屯,人口0.99萬人,面積95.6平方千米,轄8個村委會:老窩、張傢、三義、安屯、巧女、小金、鄭屯、竜王。
  建業鄉鄉政府駐中心,人口2.94萬人,面積168.8平方千米,轄20個村委會:中心、建業、平安、位子、三合、四合、太平、博字、優字、腰中、政立、唐傢、綏豐、新安、育新、二節地、新立屯、集中、何屯、哈達鋪。
  溫滴樓滿族鄉鄉政府駐溫滴樓,人口2.01萬人,面積164.8平方千米,轄19個村委會:溫滴樓、百垧、富有莊、蔡滴樓、邊墻子、大勝、麻地、梯子溝、保安、於傢臺、小瀋傢臺、雙井、大茂。
  西八千鄉鄉政府駐喜鵲,人口2.33萬人,面積406.0平方千米,轄21個村委會:喜鵲、滿井、地號、春風、治安、陳傢、南八千、西八千、顧屯、張傢、西鋪、勝利、九坨、小柳、文字官、南圈河、佟傢、大有、三河、雙廟、曙光。
  大業鄉鄉政府駐大業,人口2.40萬人,面積87.8平方千米,轄18個村委會:大業、大有、董傢、潘莊子、楊桂、坨子、魏傢、八角、大富、富有、小村、程廣、小業、南雙臺、遲傢、毛峪、太平莊、新立。
  白臺子鄉鄉政府駐王傢樓,人口1.93萬人,面積92.1平方千米,轄37個村委會:王傢樓、東白臺子、魏傢窩鋪、荒山堡、孫傢峪、鴿子洞、王傢窩鋪、李傢店、魯傢窩鋪、尚傢屯、劉二屯、英明山、柳條溝、馮山子、回蘭、迎東、迎西、毛屯、娘娘廟、高峰、三傢子、雙廟、房身、英明、荒地、興隆峪、達志嶺、劉山、三角、杜山、黎屯、城隍、棗章。
區域優勢
  凌海市已經具備六大優勢:
  對外開放優勢:凌海市是中國最北方的沿海開放城市。早在1988年,凌海市就被國務院確定為遼東半島對外開放縣;1993年,又被國務院列入環渤海經濟圈重要地區之一,享受國傢給予的優惠政策。
  交通優勢:凌海市地處關內外交通要道,交通非常發達。遼寧重要港口之一的錦州港坐落在凌海市西南30公裏處,是中國最北部的一類開放口岸。錦州機場僅距凌海市區30公裏。京瀋(北京-瀋陽)鐵路、秦瀋(秦皇島-瀋陽)高速鐵路、京哈(北京-哈爾濱)高速公路、錦阜(錦州-阜新)高速公路和錦朝(錦州-朝陽)高速公路橫貫全境。距遼寧省省會城市瀋陽210公裏,距大連市400公裏。
  沿海優勢:凌海市地處渤海遼東灣的環抱中,全市海岸綫長83.7公裏,沿海灘塗1.7萬公頃,10 米等深綫以內的近海水域9萬公頃,盛産梭魚、河豚魚、對蝦、河蟹、海參、貝類等多種優質海産品。
  自然資源優勢:凌海市地處北溫帶,屬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水量610毫米,無霜期160—180天。 年日照時數為2700多個小時,適宜種植各種北方作物和蔬菜。境內有大小山嶺77座,均屬鬆嶺山脈和醫巫閭山餘脈的延伸部分,已探明的黃金、煤炭、膨潤土、花崗岩等金屬和非金屬礦藏20多種。全市有耕地面積9.4萬公頃,草地面積5萬公頃。全市水資源總量為5.4億立方米,流長在10公裏以上的河流有19條,分屬於大凌河、小凌河和遼河三個水係。其中,大凌河流程為85公裏,流域面積為 842平方公裏,是理想的種植業和林業開發用地。
  環城優勢:遼西中心城市錦州市區被凌海所環抱。凌海市內擁有許多國有大中型企業,諸如中國第三大油田─遼河油田的錦州採油廠,中國最大凸版紙生産企業──金城造紙集團有限公司及錦州東港電力有限公司等。凌海市城市建設處於全國領先水平,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環境優美。市區內服務設施齊全,網點密佈,在購物、娛樂、食宿等方面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擁有星級賓館3傢, 其中花園酒店是四星級賓館,凌海國際酒店和凌海賓館為三星級賓館。此外,還建有環境優雅、設施現代的明珠廣場、凌河公園、九華山公園等,是人們休閑、娛樂、健身的最佳場所。
  文化旅遊優勢:凌海市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民風淳樸。民間文化活動異彩紛呈,書法、剪紙、繪畫、攝影在遼寧省占有一席之地,是全國文化先進市。境內名勝古跡繁多,有清嘉慶、道光二帝撰文立碑的明清古戰場遺址、國內現有十餘座花塔之一的遼代花塔等,均保存較為完好。全國聞名的觀音洞、十三峰、翠岩山和茶山寺等景緻頗佳的旅遊勝地也坐落境內。
經濟發展
  多年來,凌海市立足資源優勢,全面實施開放牽動戰略,大力發展特色經濟,現已形成以金屬冶煉、農産品加工、石材建材、服裝紡織為主體的四大特色産業。
  (1)金屬冶煉業:金屬冶煉業是凌海市的支柱産業,現有企業20余家,以瀋宏、華宇公司為竜頭企業,主要産品為鉬鐵,年産值達到14億元,上繳稅金3000萬元,僅瀋宏公司1傢企業年出口創匯額就達9000萬美元。
  (2)農産品加工業:以通亞食品有限公司、阿裏郎食品有限公司為竜頭的農産品加工企業已達800傢,采用“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主要産品為成品、半成品小菜和鬆牌罐頭,産品主要出口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傢。通亞食品有限公司現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産品品種100多個,發展訂單農業3萬多畝,轉移農村勞動力4萬人。
  (3)石材建材業:依托豐富的花崗岩石材資源優勢,以石山鎮為中心,現有石材加工企業400傢,産值達到5億元。這裏的石材産品曾被50年代的人民大會堂等十大建築選為裝飾材料,大量出口俄羅斯、韓國等國傢,現已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石材市場。
  (4)服裝紡織:以秦仕服裝公司、漢之王服裝公司為竜頭,形成紡紗、織布、服裝係列化生産,生産廠傢多達68傢,其中秦仕集團投資1200萬元,建廠房8200平方米,該廠的産品主要有品牌服裝和出口工作服,擁有“雅仕”、“秦仕”等服裝品牌,産品定位在精品、高檔、中檔的標準上,在國內外市場具有一定份額。産品主要出口俄羅斯、韓國等國傢。
招商引資
  重點
  一是重點引進大項目。凌海市的招商引資堅持大中小項目並舉,以大項目為主,重點放在固定資産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大項目上,積極發展産業鏈和産業基地,努力實現由引進項目嚮引進産業的轉變。在鞏固壯大金屬冶煉、農副産品深加工和建材業的同時,大力培育輕紡服裝、機電製造和醫藥化工等新興産業,通過竜頭企業的縱嚮延伸,形成比較完整的産業鏈;通過相關産業的橫嚮拓展,形成關聯度高的企業集群,加速主導産業集聚,促進産業鏈和産業基地快速形成。
  二是重點引進外資項目。重點引進一批符合本地資源優勢、産業基礎、人才條件和國際産業轉移趨勢、行業發展水平、能拉動凌海經濟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商獨資或合資的大項目和一批對接性強、較靈活的中小項目。鼓勵外商投資發展現代農業,建立出口基地。
  三是重點引進科技型項目。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聯繫,進行廣泛的、多種形式的合作,重點引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對提升産業層次優化經濟結構具有直接推動作用的大項目。
  四是重點引進資源型項目。利用得天獨厚的沿海優勢,在海珍品立體養殖、海水精品養殖、設施漁業園、漁業科技示範基地、反季節養殖基地、海水工廠化養殖、海産品深加工等項目上探索出一條全新的海上發展之路。利用農産品資源優勢,加強白臺子肉牛、肉羊、鵝養殖加工出口基地、閆傢肉雞養殖加工出口基地、通亞百合成品出口基地、凌達米業糧米加工等農副産品深加工項目建設,推進農業産業化進程。立足礦産資源優勢,加大石材、石灰石、高嶺土、金礦等礦産資源開發,使資源加工型項目由粗級加工嚮精深加工、新工藝加工發展,由低級産品嚮新産品、高科技産品發展。
  軟環境建設
  在工作中,凌海市堅持換位思考,主動營造招商引資寬鬆適宜的投資環境,不斷增強凌海對外招商引資的磁場引力。首先是營造優惠便利的政策環境。為提高投資者的積極性,堅持把門檻放到最低限度,把政策給到最寬程度。依據國傢有關政策,結合自身實際,重新調整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下發了《中共凌海市凌海市人民政府關於招商引資的若幹規定》,同時還起擬了凌海市對招商引資中介人的奬勵辦法。為理順和規範凌海市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防止多收費,亂收費現象的發生,給企業一個明確的收費項目和標準,市政府出臺了《凌海市行政事業性收費手册》。其次是營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進一步簡化了行政性審批事項和審批程序,實行了一站式辦公,“一條竜”服務。職能部門不斷轉變工作作風,從單純管理角色嚮全方位服務角色轉變,服務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經濟職能部門,政法、金融、稅務、工商等係統大力推行首問負責製,建立了服務承諾製,采取限時服務、上門服務、延伸服務、設立服務納稅申報大廳等多種服務方式,對一些大項目及投資者遇到的棘手問題,實行“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千方百計為投資商提供高質量、全方位的服務。市政府定期召開座談會聽取投資客商的意見和建議,實行了重點項目跟蹤製,加強了項目投資、審批、後續服務等方面的協調服務工作。再次是營造安全可靠的法製環境。認真貫徹執行《行政許可法》及《錦州市關於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損害經濟發展環境違紀行為的處罰决定》,堅持把根治吃、拿、卡、要作為優化投資軟環境的突破口來抓,堅决禁止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象的發生。堅决整治“三亂”行為,要求執法部門執法必先守法,嚴格依法辦事,衹許在規定的時間內例行執法檢查,不許幹擾企業的生産經營活動。為切實維護投資企業的合法權益,實行挂牌保護政策。
交通運輸
  凌海市位於連接東北關內的交通要道,京瀋鐵路、公路橫貫東西,錦承鐵路、錦朝公路在境內通過。有市、縣級以上公路12條,總長300多公裏,全市已形成了以國傢、省級幹綫為骨架,以市、鄉幹綫為網絡的公路網。連接關內外的現代化高速公路和電氣化鐵路正在規劃、建設之中,同時又具備水運和航空的優勢,距錦州港60公裏,距錦州飛機場僅30公裏。
  凌海市位於連接東北關內的交通要道,京瀋鐵路、錦承鐵路在境內通過。境內有火車站9個。有錦州-哈爾濱、山海關-通遼、錦州-丹東、錦州-瀋陽、山海關-哈爾濱的列車。
  凌海市位於連接東北關內的交通要道,京瀋公路橫貫東西,錦朝公路在境內通過。有市、縣級以上公路12條,總長300 多公裏,全市已形成了以國傢、省級幹綫為骨架,以市、鄉幹綫為網絡的公路網。
風景名勝
  茶山
  
  茶山位於錦州市城北18公裏處的凌海市餘鎮茶山村,風景區內群山環抱,有茶山、石虎山、關山、望城山、幽宮、棋盤山,山下清澈見底的放生湖、茶山湖麗水縈繞,山前夾極河水潺潺流過,兩岸緑樹成蔭,景色宜人。
  茶山為火山岩地質結構,因海底火山岩爆發,岩漿擠壓形成了獨特的山勢貌,山峰陡峭,山石千姿百態,有金蛇出洞、猛虎咆嘯、三猴並立、玉兔望月、猿人懷𠔌、飛天俠女、熊貓臥頂、鸚鵡登山、雙鹿齊奔等憨態殊姿,讓人領略到大自然巧奪天工的藝術美。
  茶山寺主峰陡峭,“茶山寺”、“禪”一些大型摩崖大石刻迎面躍入眼簾。在懸崖峭壁上鑿有佛龕,雕刻着如來、彌勒和燃燈佛像,山崖東面有人工開鑿的石蹬,迂回到山頂,山上有一口水井,常年不枯。據說,當年茶山寺的和尚吃水就要攀岩到山頂的水井提水。山下有一棵古鬆,旁邊就是茶山寺遺址。茶山礦泉水資源豐富,水質清澈,爽口宜人,含有18種以上微量元素,有潤膚容顔,延年益壽這功效。
  茶山以盛産茶葉而得名,主要有金桂茶、緑葉茶、虎皮茶、腎心茶、扶手茶等,按民間傳說方法烤製出來的茶葉,用茶山礦泉水浸泡,茶水清香濃郁,健脾益腦,補腎治病,堪稱東北一絶。
  岩井寺森林公園
  
  岩井寺森林公園峰巒兀立、山勢連綿、步步趨險、溝𠔌縱橫。森林生態和物種的多樣性保護較好,不僅有較強的景觀價值,還具有科考價值。
  岩井寺森林公園有三殿寺和小洞寺兩座寺廟,均為依自然岩洞而建。洞內高5.6米,寬10餘米,原有古跡在日偽時期遭到破壞,僅在洞壁上留有佛光跡兩處。
  寺門前,有一棵20米高的古鬆參天,寺內有壁畫多幅,漢白玉佛像25尊。這裏常年香火不斷,清煙繚繞,似入仙境。相傳唐王李世民在北寧閭山老爺嶺被關公解救後,在回中原的路上在此處滯留,見此處風景瑰麗,特封名“三殿寺”。
  岩井寺森林公園位於錦州城北,乃兵傢必爭之地,努爾哈赤進兵復州,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很多戰鬥都發生在這裏。特別是在遼瀋戰役時,留下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錦州那個地方出蘋果”的典故就在這裏産生。
凌海特産
  石材
  凌海市依托豐富的花崗岩石材資源優勢,以石山鎮為中心,現有石材加工企業400傢,産值達到5億元。這裏的石材産品曾被50年代的人民大會堂等十大建築選為裝飾材料,大量出口俄羅斯、韓國等國傢,現已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石材市場。
  大豆
  大豆為凌海特産之一。大豆屬於蝶形花科,大豆屬,別名黃豆。大豆原産於我國,據推算我國種植大豆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大豆按其播種季節的不同,可分為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和鼕大豆四類,但以春大豆占多數。春大豆一般在春天播種,十月份收穫,十一月份開始進入流通渠道。我國春大豆種植主要分佈於東北三省,河北、山西中北部,陝西北部及西北各省(區)。
  鹹菜
  凌海鹹菜以本地特色農産品、黃瓜、蘿蔔、海帶、白菜、辣椒等為主要原料,其中凌海與日本成立凌海百合食品廠,已經將産品成功打入日本市場,開拓了凌海農産品的招商引資前期道路。錦州特色小菜更以口感吸引着海內外的關註,同時也成為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
近義詞
凌海
相關詞
????政????業????務管理局
包含詞
凌海市一高中凌海市中醫院凌海市公費醫院
凌海市人民醫院凌海市白楊賓館凌海市????務管理局
凌海市石糧大酒店凌海市天一大酒店凌海市紫荊針織廠
凌海市衛生防疫站凌海市婦幼保健站凌海市第一高級中學
凌海市閻傢鎮防保站凌海市大碾鄉防疫站凌海市巧鳥鄉防保站
凌海市雙羊鎮防保站凌海市大有鄉防保站凌海市新莊子鎮防保站
凌海市板石溝鄉防保站凌海市大中鄉防保站凌海市瀋傢臺鎮防保站
凌海市西八千鄉防保站凌海市餘積鎮預防保健站凌海市謝屯鄉防保站
凌海市右衛滿族鎮防保站凌海市翠岩鎮防保站凌海市建業鄉防保站
遼寧凌海市人才市場凌海市班吉塔鎮防保站凌海市高峰鄉防保站
凌海市東花鄉預防保健站凌海市石山鎮衛生防疫站凌海市安屯鄉防保站
凌海市娘娘宮鎮防保站凌海市三臺子防保站凌海市棉麻公司石山分公司
凌海市棉麻公司錦州分公司凌海市棉麻公司田屯分公司凌海市餘積鎮馬傢羊毛衫廠
凌海市建業鄉羊毛衫廠凌海市第二人民醫院凌海市溫滴樓滿族鄉防保站
凌海市餘積石佛羊毛衫分廠凌海市錦華皮革製品廠凌海市華利服裝企業集團
凌海市錦華服裝一廠凌海市瀋傢臺鎮二道村開發大酒店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凌海市工作站
凌海市金城街道辦事處防保站凌海市大凌河街道辦事處防保站凌海市大業鄉衛生防疫保健站
分類詳情
張開大凌河街道張開新莊子鎮張開雙羊鎮張開大業鄉張開石山鎮
張開餘積鎮張開娘娘宮鎮張開建業鄉張開西八千鄉張開白臺子鄉
張開鬆山鎮張開右衛鎮張開天橋街道張開金城街道張開三臺子鎮
張開閆傢鎮張開瀋傢臺鎮張開班吉塔鎮張開翠岩鎮張開謝屯鄉
張開板石溝鄉張開安屯鄉張開溫滴樓滿族鄉張開王傢街道張開杏山街道
張開右衛滿族鎮張開閻傢鎮張開溫滴樓鄉張開遼寧省金城原種場張開大有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