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行政區劃代碼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code |
210282 |
|
普兰店市 市情概况 普兰店市 市情概况
普蘭店市面積2923.37平方公裏,4個街道,1個鄉,14個鎮。21個社區,179個村。人口82.67萬。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南接大連,北通瀋陽,東西連渤、黃二海。陸、海、空交通異常發達,氣候宜人。優越的區位,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普蘭店市轄4個街道、14個鎮、2個鄉:豐榮街道、鐵西街道、太平街道、南山街道、皮口鎮、城子坦鎮、大劉傢鎮、楊樹房鎮、雙塔鎮、安波鎮、四平鎮、沙包鎮、瓦窩鎮、元臺鎮、大譚鎮、夾河鎮、蓮山鎮、星臺鎮、墨盤鄉、同益鄉。還有一個鄉就是樂甲滿族鄉是普蘭店唯一一個少數民族鄉。
普蘭店市以發展小城鎮、加強基礎設施、增強整體功能、實行城鄉一體化為重點,加速推進城市建設,為發展經濟、人們工作和生活創造良好環境。
全市海岸綫長65公裏,可利用灘途近8萬公頃,有魚、蝦、貝類資源134種。地下藏40多種金屬礦藏和大量非金屬礦藏,花崗岩地質儲量達799億立方米,冷熱礦泉水馳名中外。
普蘭店市農林牧副漁業全面發展,盛産玉米、水稻、蔬果、水産品,被國傢確定為糧食、肉牛、肉雞、瘦肉型豬出口商品生産基地,是遼寧省漁業和水果生産基地,是全國五百個糧棉大縣之一。
全市工業企業不斷深化改革,實施名牌戰略,工業生産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涌現出了一批享譽國內外的企業集團及名牌産品。
全市商業網點密佈,一批檔次較高、設備先進的商業基礎設施投入使用。各種金融機構完備,專業銀行積極開展國際業務,確保地區經濟和外商投資企業順利發展。 |
|
普蘭店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地形大體分為三部分:北部低山區(占全市總面積15.8%)、東北及中部丘陵區(占全市總面積30.5%)、南部沿海丘陵平原區(占全市總面積53.7%)。海岸綫總長65公裏。陸地東西63公裏,南北縱長74公裏,境內總面積2915.28平方公裏,其中陸地面積82065公頃,海塗面積7532.8公頃。全市耕地面積95747.51公頃,園地41576.56公頃,林地819806.7公頃。
遼寧省普蘭店市 |
|
今普蘭店市境在戰國時期屬燕國遼東郡。秦時屬遼東郡。
公元前107年,置沓氏縣(治今鐵西辦事處)。
公元190年屬新置的平州遼東郡。
404年(西晉末年)被高句麗割據。
668年(唐代)市境為安東都護府所轄。
公元919年(遼神册四年)置扶州、蘇州,市境分屬二州。
金末分屬復州、金州。元代分屬金、復州萬戶府。
明代分屬金州衛、復州衛、清代分屬復州、寧海縣(1843年後改為金州廳)。
1898年3月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旅大租地條約》,同年5月簽訂《續訂旅大租地條約》占據旅大。
1899年8月沙皇敕令實行“關東州”官製,設貔子窩(今皮口鎮)等4市5區。
1905年俄日簽訂《樸茨茅斯和約》,沙俄將其旅大租藉權轉讓給日本。日軍占領金州,置金州軍政署,下設貔子窩、普蘭店、亮甲店等5個管區。
1908年普蘭店管區改為出張所,隸屬金州民政支署。
1919年關東都督府改為關東廳。
1930年,金、普民政支署升格為民政署。
1934年設關東局,下設關東州廳,並實行會製,今市境南部設貔子窩民政署、普蘭店民政署,下設38個會。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了東北三省,將遼寧省改為奉天省,轄復縣(今瓦房店市)。
偽滿洲國成立後,今市境北部屬偽滿洲國之復縣。
1936年偽滿洲國實行街村製,被復縣轄製的有復東、田傢等16個村全部和復東鎮的大部、天台村的小部分。
1945年9月分金縣、復縣部分地區設新金縣(日偽統治時期設置的貔子窩、普蘭店民政署所轄38個會地域),25日,新金縣民主政府在貔子窩成立。建置之初,僅設貔子窩、普蘭店、城子疃3個區。1945年末又增設楊樹底、登沙河、杏樹屯、亮甲店、三十裏堡、長山島等區;同時將解放前原屬復縣的蓮山、星臺、騎河、復東、墨盤、雙塔6個行政村(相當於解放後的區)劃入新金縣。
1945年11月,隸屬安東省。
1946年3月,合星臺與騎河二村為星河區、新設唐傢房區。同時將在蘇聯駐軍石河驛界綫以南的登沙河、亮甲店和三十裏堡3個區劃歸金縣。
1946年4月,海洋島、烏蟒島劃歸莊河縣。6月,又增闢朝陽、贊子河和廣鹿島3個區。到同年11月末國民黨軍占據遼南前,新金縣共有貔子窩、普蘭店、城子疃、復東、雙塔、蓮山、星河、楊樹底、唐傢房、朝陽、贊子河、長山島和廣鹿島共13個區。
1946年6月~1948年8月,隸屬遼南行政公署(1946年11月~1947年6月,被國民黨軍占領)。
1946年11月26日,國民黨軍占據新金縣的大部分地區,將日偽時屬復縣的行政村仍歸復縣,在原日占“關東州”貔子窩民政署轄地(除長山列島)和普蘭店民政署轄地(除在蘇軍崗裏部分),建立起“金縣”,並重劃鄉、鎮,鄉下設保、甲。
1947年2月,將長山列島之長山區和廣鹿區劃歸金縣。
1947年6月6日新金縣第二次解放當時,轄11個區。7月,復縣所轄的白山、孤山兩區劃歸新金縣。將星河區改為星臺區,同時增設騎河區。同年秋增設長山寺、四平、沙河、鄭窯和墨盤5個區,共計19個區。
1948年1月,增設夾心子區。同年3月,撤銷貔子窩、普蘭店、城子疃、夾心子4個行政區,新設碧流河、太平兩個行政區和貔子窩、普蘭店、城子疃3個鎮。同年12月8日,萬福縣建製撤銷後,其所轄之安波、儉湯、岔溝3個區劃歸新金縣。至此,全縣共設21區、3鎮,下轄305個行政村、21街。
1948年8月隸屬遼寧省。
1949年5月隸屬遼東省。 新中國成立後,仍保持1945年設置時的面積2769.9平方千米。1949年10月人口48.7萬人。
1949年10月至1954年7月,新金縣隸屬遼東省。
1949年12月7日,經遼東省政府批準,將21個行政區、3個鎮,合併為17個行政區、1個鎮,原貔子窩、城子疃兩個鎮改為區,撤銷碧流河、鄭傢窯、長山寺、騎河、墨盤、白山等6個行政區。
1950年8月15日,根據遼東省政府令,將17個區按數序排列:貔子窩區為第1區;贊子河區為第2區;城子疃區為第3區;復東區為第4區;星臺區為第5區;雙塔區為第6區;儉湯區為第7區;安波區為第8區;岔溝區為第9區;四平區為第10區;孤山區為第11區;蓮山區為第12區;沙河區為第13區;朝陽區為第14區;太平區為第15區;唐傢房區為第16區;楊樹房區第17區;普蘭店鎮不變。
1951年2月1日,根據遼東省人民政府通知,將區(鎮)人民政府改為區(鎮)公所,為縣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同時將行政村改為村人民政府。
1951年5月29日,根據遼東省人民政府通知,將原17個區、1個鎮劃為11個區、2個鎮,撤銷楊樹房、太平、復東、孤山、岔溝、城子疃等6個區,貔子窩區增設貔子窩鎮。區(鎮)下轄298個行政村和15個街道。
1953年8月10日,將縣府所在地的貔子窩鎮建立一級政權,改為城關區人民政府;將普蘭店鎮公所改為普蘭店鎮人民政府;將城子疃村級鎮改建為區級鎮,成立城子疃鎮人民政府。
1954年8月隸屬遼寧省。
1955年5月26日,根據國務院關於縣轄區公所的名稱均按地名稱呼,不按數序排列的規定,恢復原鄉名稱。同年6月,縣將城關區公所改為貔子窩鎮人民委員會。
1956年2月改隸遼陽專區。
1956年11月1日,新金縣城由貔子窩遷到普蘭店。
1956年4月,全縣劃為5個區、66個鄉。
1958年3月,為使農村基層組織形式更適應農村新形勢的需要,將原設的5個區建製全部撤銷,把66個鄉並為38個鄉,設一個辦事處(駐安波)、3個鎮。同年7月,為適應並大社的需要,又將38個鄉並為25個鄉,3個鎮未變。
1958年9月,建立人民公社,實現鄉社合一,將原25個鄉、26個社合併為8個人民公社。即:普蘭店、貔子窩、城子疃、星臺、雙塔、安波、四平、沙河人民公社。公社下設74個生産大隊。
1958年11月經中共遼寧省委、省政府批復,新金縣政府從貔子窩鎮遷到普蘭店鎮,縣直機關從15日起正式辦公。
1959年1月劃歸旅大市。
1959年4月16日,普蘭店鎮下設鐵西、久壽、和平、平安、豐榮、民主、南山7個街道。
1961年4月,將8個人民公社調整為31個農村人民公社、3個城鎮公社。
1962年1月3日,撤銷貔子窩鎮、城子疃鎮,分別並入貔子窩、城子疃公社(1965年8月2日,根據遼寧省人民委員會通知將城子疃改名城子坦、貔子窩改名皮口)。
1965年12月31日,撤銷長店堡人民公社建製,並入太平人民公社;撤銷塔西人民公社建製,並入雙塔人民公社。1966年7月,撤銷金廠、金山、三官人民公社建製,分別並入相鄰的人民公社。
1966年6月,改歸遼南專區。
1968年12月,隸屬旅大市。
1969年8月皮口鎮、社合一,成立皮口人民公社。同年10月城子坦鎮、社合一,成立城子坦人民公社。
1973年5月7日撤銷皮口人民公社,分設皮口鎮和皮口人民公社。1979年1月20日,分設城子坦鎮和城子坦人民公社。至此,全縣共轄26個人民公社、3個鎮。
1980年3月,新金縣召開第九屆人代會,决定將新金縣革委會改為新金縣人民政府。1983年9月,改人民公社製為鄉鎮製,26個人民公社改為鄉。
1984年10月,雙塔、安波、蓮山、唐傢房、瓦窩、元臺6個鄉改為鎮建製。同年11月,撤銷城子坦、皮口鄉,原鄉所轄行政區域分別劃歸城子坦、皮口鎮管轄。
1985年2月,撤銷大劉、大譚、楊樹房、大田、星臺、夾河、徐大屯、沙包子、四平等9個鄉改設鎮建製。1985年9月,新設馬虎島鄉,1986年又撤銷,轄地劃歸普蘭店鎮。
1990年末,新金縣轄18個鎮、9個鄉,下轄334個村民委員會、2250個村民小組和94個居民委員會、200個居民小組。
1991年7月15日,遼寧省人民政府批準,新金縣(1991年11月30日改普蘭店市)樂甲鄉改為滿族鄉。1991年末轄17個鎮、9個鄉(其中民族鄉1個):皮口、城子坦、唐傢房、雙塔、安波、瓦窩、元臺子、蓮山、大劉傢、楊樹房、大田、大譚、徐大屯、星臺、沙包、四平、夾河廟鎮;太平、泡子、花子山、贊子河、碧流河、墨盤、樂甲、同益、儉湯鄉。
1991年11月30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新金縣,設立普蘭店市(縣級)。
1992年2月28日召開普蘭店市成立大會。
1993年8月14日,經大連市政府同意,普蘭店市設鐵西和豐榮街道辦事處。
至1998年末,普蘭店市轄2個街道辦事處、17個鎮、9個鄉。
1999年6月28日,經遼寧省政府批復同意,撤銷普蘭店市碧流河鄉,將其所轄區域並入城子坦鎮;撤銷花兒山鄉,將其所轄玉皇廟村並入大田鎮,其餘10個行政村並入鐵西街道辦事處;撤銷太平鄉,設立太平街道辦事處。
2000年,普蘭店市轄3個街道、17個鎮、6個鄉。總人口757844人,各鄉鎮人口: 豐榮街道 102376 鐵西街道 40648 太平街道 21360 皮口鎮 55130 城子坦鎮 67045 唐傢房鎮 14867 大劉傢鎮 14467 楊樹房鎮 28128 雙塔鎮 33575 安波鎮 23973 四平鎮 21202 沙包鎮 27787 瓦窩鎮 22426 元臺鎮 21689 大田鎮 21010 大譚鎮 25892 夾河廟鎮 14510 徐大屯鎮 19404 蓮山鎮 25711 星臺鎮 29745 泡子鄉 28917 贊子河鄉 22005 墨盤鄉 21902 儉湯鄉 14422 同益鄉 20788 樂甲鄉 18865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1年6月4日,經遼寧省政府批復同意,同意撤銷普蘭店市沙包鎮、樂甲滿族鄉,合併設立沙包鎮;撤銷雙塔鎮、墨盤鄉,合併設立雙塔鎮;撤銷元臺鎮、大田鎮,合併設立元臺鎮;撤銷夾河廟鎮、唐傢房鎮,合併設立夾河鎮;撤銷安波鎮、儉湯鄉,合併設立安波鎮;撤銷皮口鎮、贊子河鄉,合併設立皮口鎮;撤銷星臺鎮、徐大屯鎮、合併設立星臺鎮。
2002年4月2日,遼政[2002]90號文件批復同意撤銷泡子鄉、豐榮街道辦事處,合併設立豐榮街道辦事處。2002年11月25日,遼政[2002]295號文件同意撤銷普蘭店市雙塔鎮,分設墨盤鄉、雙塔鎮。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
普蘭店市設1個開發區,4個街道,14個鎮,3個鄉,163個村,2402個村民組,37個社區,377個居民組。
豐榮街道辦事處駐久壽,人口12.34萬人,面積140平方千米,轄7個社區居委會:鑫榮、和平、新城、久壽、古城、臺山、孛蘭;10個村委會:鞍子山、大荒、朝陽、金廠、北臺、馬溝、長山、杏花、拉樹、𠔌泡。
太平街道辦事處駐南荒,人口1.52萬人,面積61.00平方千米,轄8個村委會:粉皮墻、姚傢、唐房、蟲王廟、柳傢、礦洞、竜山、廟山。
鐵西街道辦事處駐花兒山,人口4.38萬人,面積101.90平方千米,轄3個社區居委會:鐵西、渤海、花山;7個村委會:張傢溝、拉樹房、南王、張店、二道嶺、西北山、花兒山。
南山街道辦事處駐李店,人口2.99萬人,面積38.64平方千米,轄3個社區居委會:南山、地店、南荒;1個村委會:長店堡。
大劉傢鎮鎮政府駐窪店,人口1.54萬人,面積69.65平方千米,轄6個村委會:大劉傢、花房、小山、南田、窪店、麥傢。
楊樹房鎮鎮政府駐楊樹房,人口2.82萬人,面積98.65平方千米,轄12個村委會:大高屯、清水河、烽火臺、楊樹房、戰傢、趙傢、李傢、河西、鬍傢、廉傢、於和廟、楊樹底。
瓦窩鎮鎮政府駐王傢,人口2.38萬人,面積98.95平方千米,轄7個村委會:瓦窩、趙口、陳店、盧屯、王傢、麯店、田屯。
四平鎮鎮政府駐四平,人口2.48萬人,面積102.39平方千米,轄6個村委會:四平、大嶺 、天城、雨淋、顧定、費屯。
蓮山鎮鎮政府駐水門子,人口2.85萬人,面積117.96平方千米,轄9個村委會:潘店、安傢、高傢、於店、榆樹房、大房身、水門子、鄒店、高瓦房。
夾河鎮鎮政府駐唐傢房,人口3.18萬人,面積116.47平方千米,轄10個村委會:雙嶺、雙泉寺、薑隈、巴傢、興隆堡、塔寺、李溝、老虎峪、許傢、唐傢房。
大譚鎮鎮政府駐大譚,人口2.88萬人,面積125.39平方千米,轄8個村委會:大譚、趙屯、石山、夏溝、雙山、徐屯、聯合、孫店。
元臺鎮鎮政府駐前元,人口4.35萬人,面積152.80平方千米,轄11個村委會:何屯、八傢、大王、二陶、前元、後元、利興、田傢、陶傢、吳窯、潘屯。
雙塔鎮鎮政府駐雙塔,人口3.53萬人,面積156.82平方千米,轄9個村委會:雙塔、一塔、唐屯、珍珠河、粟寺溝、鄧店、彭屯、永寧、福全。
皮口鎮鎮政府駐宋傢,常駐人口8.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6萬人。鎮域總面積286平方公裏,城鎮區域面積5.33平方公裏。海岸綫長35華裏,淺海水域20萬畝,灘田12萬畝,灘塗8.8萬畝,還有面積為79.5公頃的海島.轄3個社區居委會:建設、新海、化工;17個村委會:八傢、三官、炮臺、宋傢、三河、石固、大嶺、城關、夾心、平島、竜海、大尹、新臺、修屯河、贊子河、果木園、崔傢窯。
星臺鎮鎮政府駐張屯,人口5.50萬人,面積232.92平方千米,轄14個村委會:初店、郭屯、塔南、元嶺、杜屯、韓屯、小徐屯、張屯、萬傢、福興、徐大屯、董嵐、葡萄溝、徐大房。
城子坦鎮鎮政府駐雙城,人口7.39萬人,面積248.42平方千米,轄4個社區居委會:城西、春滿、中心、雙城;8個村委會:金山、金廠、下吳、東毛灘、大盧、碧流河、鄭溝、毛臺。
沙包鎮鎮政府駐沙包,人口5.28萬人,面積274.11平方千米,轄13個村委會:沙包、呂店、孫爐、奎興、隋溝、大盛、
樂甲滿族鄉政府駐樂甲,村委會:沙河、廟嶺、劉大、對峰、矯溝、魯風。
安波鎮鎮政府駐安波,人口4.22萬人,面積305.84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居委會:安波;8個村委會:太陽、儉湯、鄭屯、七道房、轉山、金雞、米屯、德勝。
同益鄉鄉政府駐西韭,人口2.37萬人,面積136.00平方千米,轄7個村委會:同益、和平、慶陽、西韭、嵩房、張傢、瓦房。 |
|
區位優勢
空港、陸路、水路交通四通八達。普蘭店市距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70公裏,距大連大窯灣港50公裏。長大鐵路、大莊鐵路穿境而過,瀋大高速公路、黃海大道、永青路、海皮路與省、市、鄉三級公路交匯貫通,形成縱橫交錯的公路交通網。皮口港與膠東半島、長山列島直接通航,並將逐步打開與朝鮮、韓國、日本等國傢的海上通道。
資源優勢
普蘭店市境內海岸綫長65公裏,環抱渤黃兩海,擁有海洋資源134種,港養對蝦單産和大規格對蝦多次位列全國第一位。灘塗、砂石、花崗岩、石灰岩、地下水、溫泉等自然資源得天獨厚。該市是大連重要的糧食、蔬菜、水果和水産品基地,去年該市糧食産量37萬噸,蔬菜産量56.2萬噸,水果年産量24萬噸,水産品産量13.8萬噸,在大連市同類市場中占有較大份額。普市勞動力資源充足,全市擁有勞動力38萬人,大量的技術工人及每年幾千名大中專畢業生,可供各類投資企業選擇。
産業優勢
普蘭店市現已形成了服裝紡織、機電製造、農産品加工三大優勢産業。全市現有服裝企業210傢,年産量4000萬件(套),産值80億元,利稅2.9億元;機電製造企業760傢,年營業收入32億元。其中互感器企業5傢,中低壓互感器産銷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45%;有農産品加工企業120傢,年加工量30萬噸,産值70億元,利稅3.6億元。涌現了大楊企業集團、大森服裝有限公司、大連第一互感器廠、大連冶金軸承企業集團、大連大雪企業集團、大連連王油脂有限公司、大連中糧麥芽有限公司、大連海升果業有限公司、大連玉林集團等優秀骨幹企業。
環境優勢
普蘭店市通過低窪棚戶區改造、房地産綜合開發、造林緑化、環境綜合整治等措施,不斷優化人居環境。近些年來,完成舊區改造近60萬平方米,新建城區5.4萬平方公裏,年均住宅竣工面積10萬平方米,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22平方米。年均新增緑地10萬平方米,城市緑化率達到39%。2005年,投資6億元,進行大規模的城市基礎設施改造,城市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安波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日處理能力200噸的垃圾處理廠正在建設。農村電網改造全面啓動,城市公交綫路全綫開通。普市先後被評為“全國衛生城”、“全國衛生先進城市”、“省園林城市”、“遼寧省緑葉杯競賽優勝市”、“大連市城市管理模範市”。
藉助以上優勢,普市不斷強化“工業強市”理念,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外嚮型經濟對全市經濟總量的拉動效能顯著。2005年以來,隨着大連海灣工業區、皮楊工業區及大連太平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推進,國內外客商紛至沓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普市在談內外資項目總數近300項。今年擬進駐大連海灣工業區的項目25個,總投資129億元,其中中信汽車零部、日本汽車配件等7個已簽約項目投資16.7億元。皮楊工業區已有在談項目超過50個,總投資達80億元,目前有10傢企業準備入駐,計劃投資15億元。大連太平工業區已簽定協議的産業項目34項,項目投資5.6億元,其中包括大連卓藝廚衛傢具製造有限公司等8項外資項目。 |
|
教育
全市有高中7所,初中31所,小學215所,在校學生9.6萬人,教師7062人。2005年底,全市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率達到75.5%,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達到98%以上,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建立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製,教師工資實行市級全額統籌,農村教師全部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004年投資6000多萬元,新建一所建築面積2.9萬平方米的普蘭店市高級中學,投資9328萬元對全市59所中小學危舊校捨進行改造,新建校捨面積11.85萬平方米。
衛生
初步建立起疾病控製、衛生監督、醫療救治、婦幼保健和公共衛生信息為重點的公共衛生體係。設有1個中心醫院,2個專科醫院,5個區域性醫療中心、3個中心衛生院和3個偏遠地區衛生院。2005年製定並實施了《普蘭店市公共衛生體係建設三年規劃》,投資5300萬元,建設市婦幼保健院、“120”急救中心、供給保障中心等20項公共衛生基礎設施項目。啓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20萬名農民參加合作醫療。
文化廣電
全市有文化館22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1座,廣播電視轉播臺6座,有綫電視用戶5萬戶。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90%以上。 |
科學技術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全市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2萬人。建立大連市唯一一傢農業科技孵化中心和農業科技風險示範園。承擔2項國傢級星火計劃項目、11項省市科技重點項目和1項“星火富民科技工程”。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九五”時期的40%提高到54%,已跨入“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市”行列。 |
環境保護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全市主要河流水質良好,地下水質保持基本穩定,近海海域水質污染得到有效控製;城市垃圾實現集中無害化處理,耗能高、污染重、效益低的企業得到有效控製;生態環境質量有較大提高,萬元GDP耗能降到2噸標煤、耗水降到89.7噸,城市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100%,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80%,森林覆蓋率43.1%,水土流失治理程度40%,為建設節約型社會、促進經濟與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
普蘭店市現有中小學校253所,其中高中7所,在校學生14948人;初中31所,在校學生30270人;小學215所,在校學生50525人。另外,有中等職業中專2所,在校學生3100人;有教師進修學校、職工大學、農業廣播技術學校各1所。全市有社會力量辦學機構51個,年培訓學員6000人。幼兒園210所,在園幼兒40000多人。
全市學前教育入園率達到88%,小學、初中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100%,小學鞏固率為100%,初中鞏固率達到93.7%,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達到省“普九”標準。全市中小學共有教職工6870人,其中,小學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8%;初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9%;高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5%。研究生以上學歷22人(含課程班)。
普蘭店市教育局遵循教育規律、科學决策、依法治教、民主管理,紮實推進素質教育,不斷實現教育創新,在隊伍建設、教育民主、愛心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方面都形成了比較鮮明的區域教育特色,普蘭店市教育事業得到快速發展。近年來,普蘭店市教育局先後榮獲遼寧省“九五”科研先進單位、省學前教育普及市(縣)、省學前教育先進市(縣)、大連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大連市紀檢監察工作先進集體、大連市婦女兒童工作先進集體、普蘭店市先進黨委等稱號,發揮關工委作用、培育“四有”新人的經驗在遼寧省關心下一代經驗交流會上做了介紹。2004年,普蘭店市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製,對教師工資、教師管理、資源配置實行“縣級統籌”,全面加快普蘭店市教育發展步伐。 |
|
普蘭店市現有省級文化先進鄉鎮和社區10個,大連市特色文藝活動基地4處。非物質文化遺産普查、申報工作有序進行,遼南民歌、普蘭店鼓樂、普蘭店傳統手工布藝製作技藝、清泉寺廟會已被確立為大連市級“非遺”代表作。
遼南民歌
以普蘭店民歌為代表的遼南民歌,是東北民歌的組成部分,也稱為“遼南東北民歌”,主要分佈在普蘭店市及周邊。遼南民歌主要來自於民間小調、單鼓音樂、皮影音樂、民間鼓樂以及二人轉演唱等,以其獨特性,有別於其他地區的東北民歌,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普蘭店鼓樂
普蘭店鼓樂主要以沙包鎮劉傢嗩吶為代表,其以特有的嗩吶吹奏技藝和悠久歷史,成為祖傳嗩吶的世傢,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傳承了六代。劉傢嗩吶的傳承,沒有樂譜記載,全靠默背,現存100多首祖傳嗩吶麯。
普蘭店傳統手工布藝製作技藝
傳統手工布藝製作技藝以王格麗、韓月娥為代表,在傢族內部傳承,至少有100多年的歷史,傳承四代。傳統手工布藝作品寓意吉祥,歌頌勇敢,飽含母愛,傳承了中國民間原生態的人文價值取嚮,對研究當地的人文風俗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
清泉寺廟會
清泉寺又稱吳姑城廟,坐落在普蘭店市星臺鎮,是目前東北地區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廟宇之一。清泉寺廟會始於唐初年間,有1300多年歷史。清泉寺佛、道、儒三教並存,以佛教為主,每年四月初八是廟會正日,儀式完整而隆重。廟會上還有各種雜耍、小型彈唱等多種民間藝術表演及原生態民俗事項,對研究民風民俗有很大的價值。
普蘭店市歷史悠久、文化繁榮。境內出土的小朱山下層遺址證明該地區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類活動,古漢城遺址的發掘證實了這裏的繁榮始於西漢,歷經歷史沿革,逐漸形成今天的格局;境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11處、縣級24處,其中的唐代清泉寺、金代摩崖造像等蜚聲海外;博物館藏品豐富,三級以上文物共計851件。該市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藝術表演形式,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三鼓一調一歌”,即“新金大鼓”、“新金單鼓”、“新金花鼓”、“新金影調戲”和“新金民歌”。它們是該市的文藝工作者和民間藝人們在原由的藝術形式上加以創新和推廣,逐漸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藝術形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全省風靡一時。其中的花鼓更是走出國門,取得了國際大奬。而民歌中的一些麯目如《搖籃麯》(還有《俺是公社飼養員》、《梅花開得好》等)已經成為東北民歌具有代表性的麯目之一,入選“中國唱片百年經典”,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入亞太地區音樂教材,近年又被許多著名歌唱傢翻唱,影響甚廣。 |
|
位於遼東半島南端的普蘭店市為全國對外開放城市,全境面積2896平方公早,人口 82萬,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南接大連,北通瀋陽,東西連渤海。黃海,距大連國際機場僅為75公裏,陸海空交通十分便利。普蘭店物産豐富。人傑地靈,是濱城大連的一座美麗的衛星城,是一座年輕、文明、充滿生機、與時俱進的的城市。這裏有美麗的海島風光、廣表的原始森林、遼闊的狩獵場:有千年的古蓮花、有溫泉野俗的風情、有馬蹄金的傳說、有唐王李世民徵東的遺跡….,更因着蘋果之鄉、大楊農民城的美譽而聞名。
大自然賦予了普蘭店獨特的湖光山色,古老的勃蘭河與浩瀚的大海,哺育了勤勞、質樸、熱情、l放的普蘭店人,更藴育了普蘭店人不屈不撓、l拓創新的精神。我們渴望瞭解世界、更渴望世界瞭解普蘭店;我們渴望朋友來做客,靜心欣賞普蘭店的山光海色,分享普蘭店的浪漫與歡樂。
幾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旅遊業已經成為普蘭店市新的經濟增長點。旅遊業年接待遊客上百萬人次,轄區內有旅遊景區9個,旅遊景點20多處。被譽為“亞沙之最”的安波國傢“AAA”級溫泉旅遊度假區名揚中外,年接待遊客50多萬人次;巍霸山城(吳姑城)旅遊風景區、二竜山國傢森林公園、皮口小平島旅遊度假區、碧流河水庫風景區、古蓮公園風景區、大農高效示範圍區及老帽山自然風景區,使遊客留連忘返。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唯一奇特産品”的千年古蓮,吸引了衆多遊客幕名而來。現已有星級酒店4傢,旅行社2傢,高標準、多功能的旅遊接待服務單位50余家,普蘭店市政府連續五年舉辦的森林溫泉旅遊節吸引了國內外大批遊客。
逐鹿老帽山,嘗試雕弓滿月的豪情;戲水小平島,領略趕海垂釣的野趣;野浴安被楊,體味回歸自然的風情;駐足二竜山,感受原始森林的氣息……我們有理由相信,普蘭店幽幽的青山。靜靜的碧水、迷人的海灘、淡淡的果香,以及千年古蓮花的芳香、佛寺鐘聲的悠揚、古戰場遺址的沉沙折韓、馬蹄金的神秘。帽山極北小齪的神奇,都會給您留下永世難忘的美好回憶。
老帽山
人稱“遼南小珠峰”的老帽山坐落在同益鄉北部群山之顛,主峰海拔848米,是普蘭店境內第一高峰,距安波溫泉旅遊度假區約10公裏。該山山勢雄偉,風光秀美,景觀多布,野生動植物繁多,每年吸引慕名而來的遊客多達萬人以上。
二竜山國傢森林公園
二竜山國傢級森林公園總面積3670公頃,屬長白山係千山山脈餘脈。該公園位於普蘭店市東郊,距市中心4公裏。公園內山巒蒼翠,林木花卉品種繁多,景點星羅棋布,風光秀麗迷人。
碧流河水庫風景區
碧流河水庫風景區,距安波鎮20多公裏,是東北地區大型水庫之一,為國傢級水利風景區。年發電量2200萬度,年捕撈商品魚80萬公斤,是一座500年設計,萬年校核,以供水為主,兼有防洪,發電、灌溉、養魚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水質達到國傢飲用水標準。
白雲山風景區
該風景區坐落在普蘭店市元臺鎮境內,白雲山係長白山餘脈,因有“泰山之俊美,黃山之秀麗,華山之險奇”而聞名遠近。白雲山因其山中蒼鬆、古寺、奇石、逸雲而得名。
南山公園
位於市中心的南山公園,占地1萬多平方米,是市區內成年人鍛煉、兒童嬉戲的公共休閑、娛樂場所。其中林木多布、亭臺樓閣,別具風格。可登高望海波光粼粼,聽鬆濤陣陣鳥鳴其間,古樸與現代氣息融為一體,徜徉其間,讓人流連忘返。其中關帝廟為清代古廟,建築格局十分簡約,風格甚為蒼樸,親切如鄰傢宅院,是不可多得的清式古建築。
千年古蓮園
位於普蘭店市海皮路邊的千年古蓮園,現有蓮花水面40畝。盛開在這裏的大片蓮花,是由古蓮子繁衍而生的。古蓮子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壽命最長的花種子。古蓮子被遼寧省政府指定為全省唯一奇特旅遊産品。本世紀初,在普蘭店東郊發現古蓮子,引起了世界植物界的轟動。中國、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國傢的科學家們相繼對古蓮子進行了研究實驗,測定古蓮子壽命在千年左右。特別令人稱絶的是,古蓮子經過培育,仍然能夠發芽開放,實為植物界的一大奇觀。古蓮無窮的生命力和郭沫若膾炙人口的贊美詩為古蓮公園罩上迷人的色彩,吸引中外客人紛至沓來。1962年,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先生以《古蓮綻新花》為題,對其賦詩詠贊。
巍霸山城清泉寺
素有“遼南第一剎”之譽的巍霸山城清泉寺,坐落在普蘭店市星臺鎮葡萄溝村的深山幽𠔌之中,俗稱吳姑城,是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普蘭店市中心50公裏,距大連市129公裏。巍霸山城始建於東漢光武年間,至今有1900多年歷史。這裏風光旖旎、山色秀麗,堪稱“遼南第一剎”。
三清觀
城子坦三清觀位於城子坦鎮政府對面,為明代萬歷年間公元15世紀所建,距今已有400年的歷史。觀內塑有三清老祖,故得名三清觀。1998年該觀被列為普蘭店市文物保護單位。該觀共有神像120多尊,包括有佛、儒、道三教諸神位,保持原有風格,古香古色,塑工精細,造型奇特,活靈活現,壁畫雕刻技術十分精湛。三清觀占地113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600平方米,廟宇20間。觀內還有千年古石匾,題有“歸復堡”(城子坦原名)字樣,是唐代該地區歸服中國的歷史見證。廟內有一株與三清觀同時代的距今已有400年歷史的古椿樹,該樹已枯萎多年,但1994年該廟重建以來,可謂枯木逢春,樹葉又奇跡般地茂盛起來,令人稱奇。
九竜山風景區
九竜山風景區位於該市雙塔鎮南端,屬千山餘脈,與國傢級風景區——巍霸山城隔山相望,距安波溫泉度假區30公裏,距碧流河水庫風景區20公裏。距普蘭店市區75公裏,以盛産石材著稱。20世紀80年代,當地群衆發現九竜山上有一組摩崖石刻,刻有佛傢18羅漢像,有關專傢考證其距今1670年。為防風雨侵蝕,當地政府蓋石屋進行保護。遼寧省、大連市兩級政府相繼立碑明確其為省級、市級文物並予以保護。九竜山風景區占地1000畝,最高峰海拔380米。省級保護文物---望海寺摩崖造像,雖經800年風雨洗禮,18羅漢打坐圖仍栩栩如生,山上林木繁茂,怪石林立,人文環境優越,自然景觀獨特。摩崖石刻位於雙塔鎮九竜山風景區南坡,是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金代。因石崖東南約20米處有一望海寺,故名望海寺摩崖造像。石刻所在石崖高約5米,長7.26米,原有18尊造像,其中一尊是龕內立像,已被毀掉,其餘17尊為浮雕,大都保存完好。新近在望海寺後身出土的5尊佛像,經有關部門鑒定,2000年前的佛傢精品,它在揭示佛教文化在2000年前傳入遼南的同時,也標志着石雕藝術同期傳入雙塔鎮。
夾河廟雙泉寺
夾河廟雙泉寺是普蘭店市境內現存不多的古剎之一,距普蘭店市區35.4公裏,位於該市東部夾河鎮趙爐村王屯東山,占地總面積250公頃。該寺始建於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歸屬為道教金輝派,雖屢經戰亂,但經歷代名士善客的修繕,香火得以延續至今。該寺以附近涌流神奇礦泉而得名。“雙泉寺”三字是上個世紀90年代重修寺廟時,由愛新覺羅·溥傑先生所書。農歷四月十一至四月十五的廟會,自古以來聞名遼南,因而有“上有嶽州廟,下有夾河廟”之美譽。夾河廟會不僅成為觀光旅遊的最佳去處,同時也成為遼南一年一度重要商品交換集散地。夾河廟的礦泉水有六眼之多,每眼日流量達15-20噸。泉水匯成了天然的八三水庫,站在水邊,時而可看到魚兒跳躍,時而可見漁帆點點,靜坐的釣者和藍天碧波構成了一幅富有詩意的畫捲。神奇的夾河廟,動人傳奇的泉水,使夾河廟鎮獨具魅力。 |
|
“普蘭店”為滿族語的音譯,意義為:荊棘叢生的地方。(荊棘:帶刺的小草)
普蘭店市現在正在撤市建區的進程中,未來將作為大連的一個市轄區。 |
|
普蘭店 |
|
|
|
普蘭店市療養院 | 普蘭店市中醫院 | 普蘭店市第一中學 | 普蘭店市第二中學 | 普蘭店市第六中學 | 普蘭店市中心醫院 | 普蘭店市第九中學 | 普蘭店市第三中學 | 普蘭店市實驗小學 | 普蘭店市高級中學 | 普蘭店市婦産醫院 | 普蘭店市南山醫院 | 普蘭店市職業教育中心 | 普蘭店市第十五中學 | 普蘭店市第三十八中學 | 普蘭店市第一人民醫院 | 普蘭店市衛生防疫站 | 普蘭店市婦幼保健所 | 普蘭店市第三人民醫院 | 普蘭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 普蘭店市碧流河醫院 | 普蘭店市衛生防疫站消殺服務部 | |
|
|
元臺鎮 | 瓦窩鎮 | 豐榮街道 | 城子坦鎮 | 雙塔鎮 | 大劉傢鎮 | 蓮山鎮 | 皮口鎮 | 太平街道 | 南山街道 | 四平鎮 | 夾河鎮 | 鐵西街道 | 楊樹房鎮 | 大譚鎮 | 星臺鎮 | 沙包鎮 | 樂甲滿族鄉 | 安波鎮 | 同益鄉 | 鐵西辦事處 | 太平辦事處 | 南山辦事處 | 夾河廟鎮 | 墨盤鄉 | 白雲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