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泗洪縣 : 永嘉縣 : 拱墅區 [顯示全部] : 中國 >江西 >宜春 >豐城市 > 上塘鎮
顯示地圖
目錄
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上塘鎮
  上塘鎮位於豐城市西部,距省會南昌60公裏。以煤炭資源著稱,大型國有企業豐城礦務局位於其境內,礦務局始建於1957年,原屬中央直屬的94傢國有大型煤炭企業之一,1989年列為地級單位管理,也是1992年經國務院六部委批準的全國500傢大型企業之一,2003年公佈的全國煤炭企業百強排行榜中名列第84位,是江西省重點骨幹企業。礦區人口8.6萬人,其中在册職工1.8萬人。礦區東西長約20公裏,南北寬約10公裏,面積約200平方公裏,已探明煤炭地質儲量5億多噸,可采儲量1.65億噸,煤層氣儲量超過50億立方米,可開採的資源在全省煤炭行業占絶對優勢。煤種以焦煤為主,兼有瘦煤,是江南重要的主焦煤生産基地。
  豐城礦務局現管轄麯江公司、坪湖煤公司、建新煤礦和尚莊煤業公司四對主力礦井,現有生産能力為220--250萬噸,原煤産量占江西省國有煤礦總産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設計年産量為90萬噸的石上礦井正在積極的籌建之中。主要産品有冶煉精煤、優質動力煤、篩選煤、混煤、洗混煤等。聯營的年産30萬噸的集豐焦化廠2004年5月正式投産。全局已形成以煤為主、發電、建築材料、煤氣、焦炭、裝飾材料、機械製造等多業並舉的産業格局。
  本着“擴張主業,打造全省煤炭生産的竜頭企業,把煤炭做大做強;主輔分離,抓住非煤不放,用三年時間再造一個豐礦”的發展思路,豐城礦務局正在抓住新一輪發展的機遇,勵精圖治,改革創新,力抓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協調三個文明建設同步發展,朝着煤炭産量突破300萬噸、工業總産值超過10億元的目標闊步前進。
江西省南城縣上塘鎮
  上唐鎮位於南城縣南部,古代上唐以劉傢塘為中心,環塘而建,並逐步嚮外擴展,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特別是清末民初,圍繞李氏“十記、十號”增建的房捨,形成縱橫交錯的街巷,使全鎮格局發生很大變化,成為南城獨具特色的鄉鎮圩集。
  該鎮北郊的東湖村有沸珠泉,流量大、水質佳,泉涌此起彼伏,一串串,一簇簇,晶瑩清亮,猶如珍珠。曾督,即曾國藩。清鹹豐八年(1858年)8月,曾國藩在江西督辦軍務曾路過南城經洪門、硝石入閩,後因軍情需要,於9月率軍駐南城,時間長達5個多月,並在這裏度過了鹹豐九年的春節,之後移駐撫州。其間,聽說上塘墟李氏書樓藏書萬卷,曾特意前去探訪,看到書樓保存了許多珍本、善本,不由發出“吾邑尚無此巨室耳”的贊嘆。同時發現村中這泓泉水,興奮不已,當時就命部將鮑超手書“天下第三泉”相贈。
  慶元二年(1196年),南宋理學家朱熹(號晦庵)在黎川福山武夷堂講學期間,應邀來到建昌,作《建昌軍進士題名記》,對該地人才輩出由衷贊美。朱熹到上塘源頭村的“讀書堂”講學,在那裏住了幾十天,並為吳氏堂屋和村內活水亭橋分別書寫“榮木軒”、“書樓”及“活水來”等匾額,同時撰寫《社倉記》和作詩《觀書有感》。其詩云:“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陸遊任職撫州時,作《吳氏書樓記》,亦記有此事:“吾友南城吳公伸與其弟倫,初以淳熙之詔建社倉。其祥見於待講朱公元晦所為記。其後又以錢百萬創為大樓,儲為數千捲。會友朋,教子弟,其意甚美。於是朱公又為大書‘書樓’二字以揭之。樓下曰讀書堂,堂之前又為小閣。閣之下曰和豐堂,旁復有二小閣。左側象山陸公子靜書其顔曰‘南窗’;右側艮齋謝公昌國書其顔曰‘北窗’。堂之後榮木軒,則又朱公實書之。於乎,亦可謂盛矣!”關於朱熹《觀書有感》詩中所描寫的對象,有多種說法。比如婺源說這是朱熹贊美婺源的一首詩,該縣城不遠有一口“朱緋塘”;福建尤溪則說其縣城南的“南溪書院”內有口方塘,此詩該詠於此;浙江新昌也說朱熹曾經題過“新昌醉園半畝塘詩”……衆說紛紜,但理由均難讓人信服,不及上塘之說清晰。
  上唐民宅以清代李氏“十記”、“十號”最著名。“十記”為祥、和、瑞、義、景、觀、詹、元、垂、達等記,其中建得最好的是祥記,其總門用琉璃瓦鑲嵌,橫額為“李梧岡公祠”,進門是4根大石柱的“接官亭”,西邊是花廳,左邊是藏書數萬册的“棣華書屋”,清大臣曾國藩到上塘曾住在李傢,瀏覽這裏的藏書;“十記”中現保存較好的有和、瑞、義、詹4棟。“十號”中現保存下來的有長春、佑發、廣豐、濟化、元發5棟。佑發號最大,並列兩棟,其中完整的一棟有廳堂五進,其次是長春號,院內有假石山、花圃和金魚池。
  如今的上唐鎮總面積為184.5平方公裏,下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172個村小組,全鎮共7359戶、28586人。該鎮屬丘陵地區,地勢南高北低,北有將軍山、大窠山、大高山、烏雲峰,南有周公嵊,麻鷹寨等山。周公嵊主峰海拔497米,為全鎮最高點。坊頭水、貌陂水、丁坊水由東嚮西匯入上唐河、北流註入盱江。年平均氣溫18.1攝氏度,地下資源有石灰石、煤、鈾、礦泉水等,尤以石灰石儲量豐富。北京至福州高速公路貫穿上唐全境,並在集鎮設有互通口,與嚮西7公裏的昌廈公路構成極為便利的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正在動工的嚮莆鐵路(南昌嚮塘至福建莆田)、濟廣(濟南至廣州)高速將從上唐鎮經過,為該鎮今後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上唐鎮 轄:上唐鎮居委會、上唐村、塘灣村、東湖村、棠下村、姑餘村、坊頭村、包坊村、李敖村、上烏石村、太平村、余公頭村、源頭村、何傢村、下崔村、上捨村、德溪村、黃傢村。
No. 3
  上塘鎮 上塘鎮位於豐城市北部。為豐城礦務局所在地。是一座60年代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新型工業集鎮。面積52k㎡,人口77082人。轄坪湖、建新、上塘、金傢、田西等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建設大道189號,距市區11千米。地下資源豐富,優質煤藏量大。有張(傢山)(上)塘支綫連接浙贛鐵路,公路通市區、高安、南昌等地。
  [郵編]331141 [代碼]360981208(舊代碼為360981127):~200坪湖村 ~201建新村 ~202上塘村 ~203田西村 ~204金傢村
  [沿革]1949年5月28日解放,屬豐城劍西區。同年7月改屬第七區,1950年屬第十區(麯江),1953年屬10區的坪湖鄉、東坑鄉(後改三塘鄉)和11區(後改為15區)的田西鄉。1955年屬尚莊區。1958年9月撤區建人民公社,管理豐城耐火材料廠、水泥廠和豐城礦務局坪湖礦、仙姑嶺礦、梅仙嶺礦等14個居民委員會。1963年析麯江、尚莊、密嶺3公社地置上塘鎮。1971年12月江西省革命委員會批準,上塘鎮劃歸豐城礦務局領導,並將原麯江公社的坪湖、上塘兩個大隊和尚莊公社的田西大隊劃歸上塘鎮管轄。1997年,面積51.5平方千米,人口7.3萬,轄上塘、金傢、建新、坪湖、田西5個行政村。
  註1:上塘鎮現為未批的鄉級行政單位。
  註2:豐城礦務局 [代碼]360981400:~400機關居委會 ~401建新礦居委會 ~402坪湖礦居委會 ~403尚莊礦區居委會 ~404上塘社區
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
  上塘鎮位於豐城市西部,距省會南昌60公裏。以煤炭資源著稱,大型國有企業豐城礦務局位於其境內,礦務局始建於1957年,原屬中央直屬的94傢國有大型煤炭企業之一,1989年列為地級單位管理,也是1992年經國務院六部委批準的全國500傢大型企業之一,2003年公佈的全國煤炭企業百強排行榜中名列第84位,是江西省重點骨幹企業。礦區人口8.6萬人,其中在册職工1.8萬人。礦區東西長約20公裏,南北寬約10公裏,面積約200平方公裏,已探明煤炭地質儲量5億多噸,可采儲量1.65億噸,煤層氣儲量超過50億立方米,可開採的資源在全省煤炭行業占絶對優勢。煤種以焦煤為主,兼有瘦煤,是江南重要的主焦煤生産基地。
  豐城礦務局現管轄麯江公司、坪湖煤公司、建新煤礦和尚莊煤業公司四對主力礦井,現有生産能力為220--250萬噸,原煤産量占江西省國有煤礦總産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設計年産量為90萬噸的石上礦井正在積極的籌建之中。主要産品有冶煉精煤、優質動力煤、篩選煤、混煤、洗混煤等。聯營的年産30萬噸的集豐焦化廠2004年5月正式投産。全局已形成以煤為主、發電、建築材料、煤氣、焦炭、裝飾材料、機械製造等多業並舉的産業格局。
英文解釋
  1. :  Shangtang Town
近義詞
上塘
包含詞
上塘鎮城南小學上塘鎮城西中學永嘉縣上塘鎮城西中學
永嘉縣上塘鎮工藝網幕廠永嘉縣上塘鎮立新服裝廠
分類詳情
田西村坪湖村建新村上塘村金傢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