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客運營業站 : 道真縣 : 綦江縣 : 汨羅市 : 旺蒼縣 : 井研縣 : 崇州市 : 連南瑤族自治縣 : 錦屏縣 :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 新會區 : 美蘭區 : 巴州區 [顯示全部] : 中國 >江西 >南昌 >南昌縣 > 三江鎮
顯示地圖
目錄
江西省南昌縣三江鎮
  三江鎮是江西省為數不多的千年古鎮,也是江西省綜合改革試點鎮,已被列為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重點示范镇。位於南昌縣東南,東靠黃馬鄉,西臨豐城市段潭鄉,南為豐城袁渡鄉,北至廣福鎮,因為撫河支流的箭江、隱溪、彭溪三條河的交匯口,所以歷史上又稱三江口。全鎮29.2平方公裏,轄9個村委會,96個自然村,2個居委會(轄三江、烏竜街等2個居委會,三江、汗塘、鬆林、山下、東莊、竹山、源溪、崗坊、徐羅等9個村委會。鎮政府駐三江口)。鎮域總人口29984人,城鎮聚居人口9688人,其中駐鎮學生2900人,非農業人口 7816人,駐鎮經商務工人員3100人,城鎮化水平30.1%。2005年全鎮GDP77136萬元,一、二、三産業比重為15.19%∶54.94%∶29.85%,農民人均純收入4200元。農業以糧食、蔬菜、荸薺為主,副業以傢畜、傢禽飼養和水産養殖為主,工業以食品加工、醫療器械為主,第三産業以商貿、農副産品集散為主。
  三江鎮屬贛撫平原地區,侵蝕堆積平原地形,地勢南高北低,京九鐵路南北穿越,撫河總幹渠,青豐山河四周環繞鎮域。三江鎮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水充沛,灌溉便利,日照充足,無霜期長,有利於農作物生産。耕地面積2萬餘畝,其中蔬菜面積1萬餘畝,蔬菜品種80多個。三江鎮集貿市場規模居全省鄉鎮級之首,年集散蔬菜50萬噸,年交易額將近5億元,已形成南昌、豐城、臨川、進賢等農副産品集散地。
  三江鎮位於南昌縣的東南部,距南昌縣城35公裏,廣三公路接105國道13.1公裏,梁三公路接梁傢渡大橋320國道12.4公裏,京九鐵路在鎮區設有四等站,交通便利。三江人才輩出,志士名人,蜚聲四海。共和國第一位女省委書記萬紹芬、世界著名橋梁專傢蔡方蔭就是三江優秀兒女的傑出代表。
  隨着城鎮建設的不斷推進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入人心,三江面貌一新、發展迅速,新城區已漸成規模,為三江帶來人氣、積聚財氣,後萬、新下、楞上、南街蔡傢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效果明顯,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廣東省增城市三江鎮
  三江鎮增城市轄鎮。在縣境東南部。駐地 清代在東江 、增江、縣江(已淤塞)三江之間形成圩集,故名三江圩。1961年成立三江公社,1983年改區 ,1986年建鎮。
  2004年2月19日,增城市將原來的16個鎮(街)撤並為6鎮3街道:撤銷三江鎮、沙莊街道辦事處,將其行政區域並入石灘鎮。並鎮後的大石灘,行政區域面積184平方公裏,轄石灘、三江、沙莊3個社區;鄭田、塘頭、仙塘、橫嶺、馬修、崗貝、沙尾、田邊、街心、顧屋、高門、元洲、碧江、麻車、增塘、石湖、南孛、沙隴、白江、石頭、石嚇、嶽埔、鳳埔、謝屋、橋頭、燈孛、舊山嚇、新山嚇、沙頭、崗尾、四豐、初溪、大埔圍、金蘭寺、水竜、溪頭、塘口、田橋、元美、葵湖、田心、元崗、上塘、下圍、土江、竜地、嚇崗等47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戶籍人口11萬多人,外來人口6萬多人。
  該鎮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生態環境優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物産豐富。交通運輸十分便捷,廣汕公路、廣惠高速公路、廣九鐵路、荔三公路橫穿而過,道路網絡實現村村通水泥路。
  三江鎮是典型的農業大鎮,長期以來有“魚米之鄉”的美譽,盛産絲苗米、優質荔枝竜眼、優質水産、無公害蔬菜和黃腳雞。近年來,三江鎮積極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大力推廣應用農業科學技術,走科技致富之路。通過逐步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形成公司加基地加農戶的農業生産模式,農業正嚮現代化進程邁進。2002年全鎮農業總産值1.718億元(90年不變價),農村人均年收入4611元,農業總産值及人均收入同比均增長1.0%。2002年全鎮優質水稻種植面積4.7萬畝,總産2.2354萬噸;蔬菜復種面積3.78萬畝,總産7.486萬噸;荔枝竜眼種植面積1.16萬畝,總産1380噸;漁塘養殖面積1.065萬畝,總産6500噸;傢禽、三鳥出欄350萬衹。該鎮建成了優質水稻、水果、水産、蔬菜和黃腳雞等五大基地。
No. 3
  三江鎮 三江鎮[Sanjiang]位於南昌縣南端。面積26.6k㎡,人口29388人。轄三江、烏竜街等2個居委會,三江、汗塘、鬆林、山下、東莊、竹山、源溪、崗坊、徐羅等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三江口。
  京九鐵路及嚮(塘)樂(安)鐵路穿境而過,設有客站和貨場;廣(福)三(江)公路緊靠105、316國道;南距嚮塘機場15千米;水運通連撫河、贛江。有明末清初的秀峰橋、株子塔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郵編]330204 [代碼]360121102:~001烏竜街居委會 ~002新街居委會 ~200崗坊村 ~201源溪村 ~202汗塘村 ~203徐羅村 ~204鬆林村 ~205山下村 ~206東莊村 ~207三江村 ~208竹山村
  [沿革]1949年屬塘埠、板湖等鄉,1958年屬太陽升公社,1959年改吳石公社,1968年改三江公社,1984年建鎮。1997年,面積26.6平方千米,人口2.6萬,轄三江居委會及三江、汗塘、鬆林、山下、東莊、竹山、源溪、崗坊、徐羅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三江街,距縣城33千米,距市中心48千米。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
  三江鎮地處南昌、臨川、豐城、進賢四縣(區)管轄接壤地帶,因位於撫河支流的箭江、隱溪、澎灣交匯之處,又稱三江口,歷史上曾隸屬南昌府、撫州府管轄,故有兩府四縣的美譽,是南方各省通往長安(西安)、建業(南京)、幽燕(北京)等歷朝古都的必經之路,也是水上運輸的咽喉,南宋以來就是江南著名的農副土特産品集散地,尤其是農歷三、六、九墟日,更是商賈雲集,熱鬧非凡。
  三江鎮青山緑水相應,夜景白晝迷人,是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英才輩出的風水寶地,歷朝都出了不少的文官武將。當代,共和國第一位女省委書記萬紹芬女士和世界著名橋梁專傢蔡方蔭先生更是三江優秀兒女的傑出代表。
  三江鎮現有轄區面積27平方公裏,人口2.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萬人,耕地面積2.3萬畝,鎮區面積1.5平方公裏,交通便利,資源充裕,京九鐵路穿鎮而過,且在鎮內設有四級客貨站,105國道和316國道緊靠兩旁,鎮內有2000部程控電話可直通世界各地,3.5KVA的變電站保證電力的充足供應。
  三江鎮處於贛撫平原灌區上遊,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17.6°C,年均降雨量1539.2MM,無霜期長達279天,是江西省著名的蔬菜基地,長年蔬菜面積達1萬餘畝,40餘個品種,年産量7萬噸,也是全國三大馬蹄生産基地之一,年産馬蹄4000噸,鎮內建有9萬平方米的集貿市場,是附近8個鄉鎮的農副産品集散中心,年交易額達1.8億元,規模居全省前列。
  三江鎮工業基礎較好,目前已形成農副産品加工、醫療器械、建築建材、化工化學四大支柱産業,近年來,依托便利的交通優勢和資源優勢,招商引資工作碩果纍纍。
  “三江口蘿蔔腌菜”是唐朝貢品,92年榮獲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特別奬,92年中國農業食品博覽會銀質奬,産品遠銷國內外,深受消費者喜愛。
  97年,該鎮被省政府批準為綜合改革試點鎮,是全省200個重點鎮之一,是全市14個重點建製鎮之一。
  現三江鎮社會穩定,政通人和,2002年GDP達5.16億元,財政收入50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85元。
英文解釋
  1. :  Sanjiang Town
近義詞
三江
包含詞
三江鎮站小三江鎮新會市三江鎮良德衝皮革廠
新會市三江鎮新興絲織廠崇州市三江鎮中心衛生院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江鎮淳溪中學
分類詳情
新街社區汗塘村徐羅村鬆林村山下村
三江村竹山村烏竜街社區崗坊村源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