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江西 >吉安 > 萬安縣
顯示地圖
目錄
《萬安縣 Wan'an County》
詩人: 文天祥 Wen Tianxiang

  青山麯折水天平,不是南徵是北徵。
  舉世更無巡遠死,當年誰道甫申生。
  遙知嶺外相思處,不見灘頭皇恐聲。
  傳語故園猿鶴好,夢回江路月風清。
概況 Wan'an County
  郵編:343800 代碼:360828 區號:0796 拼音:Wàn ān Xiàn 英譯:Wan'an County
  
  萬安縣位於江西省中南部,吉安市南緣,羅霄山脈東麓。東接興國縣,南鄰南康市,西界遂川縣,北靠泰和縣。全縣總面積2047平方千米 ,總人口30.27萬人(2006年末)。
  
  全縣轄9個鎮、7個鄉:芙蓉鎮、五豐鎮、梘頭鎮、窯頭鎮、百嘉鎮、高陂鎮、潞田鎮、沙坪鎮、夏造鎮、羅塘鄉、彈前鄉、武術鄉、寶山鄉、澗田鄉、順峰鄉、韶口鄉,以及1個墾殖場。共有9個居委會、132個行政村。縣政府駐芙蓉鎮。
  
  地勢南高北低,由南嚮北依次為山地、丘陵、平原,屬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贛江由南嚮北縱貫全縣90千米。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氣溫 18.5℃。年降水量1383毫米,年平均無霜期288天。地下礦藏有煤、鐵、鎢、鉬、金、稀土、石灰岩、螢石。特産有被譽為“萬安雙紅”的萬安玻璃紅鯉魚、金絲小紅棗。
  
  京九鐵路從萬安邊境而過。105國道、贛江水道和贛粵高速公路成“川”字形縱貫縣境,泰萬公路北連319國道,萬安水利樞紐庫區至贛州為黃金水道。名勝古跡有始建於宋、重修於明的萬安縣城古城墻,建於明成化年間的崇文塔(省級保護文物)、黃塘獅子岩等。紀念地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革命舊址多處。
萬安概況
  萬安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萬安於南唐保大元年(公元943年)設萬安鎮,宋熙寧四年(1071年)改鎮置縣,縣治芙蓉鎮。自宋代至清同治十二年,全縣有進士132人,舉人470人。宋、元、明、清縣人所撰著作80部,還有大量民間文學。建國以來,著名國畫傢梁書創作的《井岡山全圖》和《萬山紅遍》在海內外展覽。萬安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28年的“萬安暴動”,誕生了江西省第一個蘇维埃政權。自井岡山鬥爭到全國解放,全縣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達5002人。萬安是康剋清、江西“三傑”之一曾天宇烈士的故鄉,養育了原空軍政委王輝球、原炮兵司令員匡裕民、原裝甲兵政委鐘漢華等7位開國將軍。
  萬安氣候宜人,旅遊資源豐富。境內地勢南高北低,由南嚮北依次為山地、丘陵、平原,屬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年平均氣溫18.5℃,年平均降雨量1383.2毫米,年平均無霜期288天,溫和多雨,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明顯的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特徵,有利於發展亞熱帶農業生産,有利於秋播作物安全越鼕。全縣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辛棄疾、文天祥、楊萬裏,蘇軾、解縉等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衆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形成了豐富的十八灘旅遊文化。
   萬安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105國道、贛江水道和贛粵高速公路成“川”字形縱貫縣境。已開闢縣城至省內大部分城市和廣東、福建兩省主要城市的陸路客運綫路。萬安水能資源充沛,電力充足。裝機容量5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15億千瓦時的萬安水電站,為江西省最大的水力發電廠,是江西電力南北交換的樞紐。全縣地方小水電供發電總裝容量11340千瓦,年均發電量3500萬千瓦時,兩座裝機1萬千瓦的水電站正在興建中,全縣電網覆蓋率為100%。全縣程控電話、移動通訊網絡覆蓋率100%。
  萬安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0%,林地214.3萬畝,活木林蓄積量355萬立方米,立竹2779萬根。有耕地33萬畝,山地333.7萬畝。境內水係發達,贛江由南嚮北縱貫全縣90公裏,可養殖水面16.5萬畝,網攔、壩攔、網箱養魚前景十分廣阔。尤其是萬安庫區水面面積達13.5萬畝,已被確定為江西無公害農産品養殖基地。盛産稻米、生豬、竹木、水果、水産品等,是全省商品豬生産重點縣和國傢優質稻生産基地縣。被譽為“萬安雙紅”的玻璃紅鯉魚、金絲小紅棗分別獲得全國水産品展銷會優質水産品奬和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優秀産品奬。萬安臍橙遠近聞名,“贛泉”牌萬安臍橙獲準使用“國傢A級緑色食品標志”,為吉安市第一個獲準使用國傢緑標的水果品牌,2001年全省橙類評比銀奬;萬安“贛泉”牌水産長吻魚危、玻璃紅鋰魚、鱅魚獲準使用“國傢AA級緑色食品標志”;萬安庫區水産基地、萬安生態水産科技園被評為全省“有機緑色食品生産基地”。萬安境內礦産資源豐富,地下藴藏着煤、鎢、鉬、鐵、金、瓷土、稀土、石灰石、水晶石等30多種礦産資源。
  萬安經濟發展,政治社會穩定。萬安縣推進“三化”進程,已建成優質稻、果業、生豬、特種水産、花生等十大特色農業生産基地,開成了糧食、水産、水果、生豬、林業等支柱産業,特別是水産、水果兩大特色産業已初具規模。工業經濟迅速壯大,全縣現有工業企業140多傢,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水晶電子、化工、造紙、機械、建材等多門類的工業體係,主要産品有鎢鉬、電子、水晶、稀土金屬製品、鍋爐、水泥、化肥、啤酒等。縣工業園占地3000畝,設施完善,功能齊全,服務優質,已成為萬安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平臺。
萬安名人
  遊勝華(1912~1996.07.25)解放軍少將
  遊勝華是江西省萬安縣人,1913年出生於赤貧家庭,原名遊輝貴。他父親給他兄弟四人取名輝榮、輝華、輝富、輝貴,寓榮華富貴俱全之意。遊勝華年幼時,父親因欠債投贛江身亡,大哥被國民黨軍當挑夫吐血而死,叁哥當纖夫跌入贛江而死。遊勝華讀了6年書。遊勝華1927年參加農民運動,任鄉農協書記長。1930年參加紅軍,任紅4軍11師軍醫處醫兵。1931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産黨。第二次反圍剿時,遊勝華與敵軍一馬夫相遇,遊勝華嚮他宣傳了紅軍的政策,馬夫把槍交給了遊勝華,並說願意說服營長帶全營來降。遊勝華帶他去見軍醫處處長,處長裝扮成師長,遊勝華裝扮成副官,與他談判,該營敵軍果然來降。
  1932年,遊勝華以第7名的成績考入紅軍衛生學校第一期學習,開學時,朱德說:你們25個同志很光榮,你們是紅軍第一所軍醫學校的第一批學員。希望同志們刻苦學習,用最短的時間,取得最好的成績,人人成為政治堅定、技術優良的合格紅色軍醫。有一次行軍,下着大雨,學校派遊勝華號房子,路遇朱德,朱德知道他未能號到房子,便告訴他某處有房可號,按朱德指點,學校住進了好房子。第二天賀誠批評遊勝華:朱總司令把房子讓給我們,你倒挺不客氣!
  1933年第一期畢業考試,劉放第一,遊勝華第二,張汝光第叁。畢業後,遊勝華任紅1軍團衛生部醫政科科員,不久任軍團司令部衛生所所長兼軍醫。當時紅1軍團司令部機關和直屬隊患夜盲癥者較多,遊勝華發動部隊捉泥鰍、逮青蛙,捕魚,補充動物蛋白,果見其效。遊勝華代表紅1軍團提出衛生大競賽的8條標準,嚮紅3軍團挑戰,導致紅一方面軍開展了衛生大競賽運動。長徵時,遊勝華患瘧疾,他手上有奎寧,但堅持不用,聶榮臻派了4個警衛員和一個擔架班把他送到紅1 軍團衛生部治療。遊勝華病愈後任紅1軍團衛生部醫務科科長、後方醫院第2所所長、紅1師3團衛生所所長、紅1軍團衛生部醫務科科長。抗日戰爭,遊勝華隨聶榮臻到晉察冀,任晉察冀軍區衛生部副部長。
  白求恩大夫到晉察冀軍區,聶榮臻派遊勝華協助白求恩工作,照顧他的生活,並且要把白求恩的外科技術學到手。在此期間遊勝華學會了英語。白求恩認為遊勝華是他最滿意的外科醫生。
  1939年10月,日軍發動大規模的鼕季掃蕩,白求恩大夫率醫療隊到第1軍分區。當時從前綫下來的傷員,送到淶源縣孫傢莊,白求恩把手術臺設在孫傢莊的戲臺上。戰鬥進行到第2天,一個哨兵跑來報告北面山上發現敵情,遊勝華立刻到村北觀察,果然發現山頂上日軍的鋼盔閃閃發光。遊勝華馬上告訴白求恩“敵人從我們後方襲擊過來了,離這兒不遠。”當時還有10個傷員沒動手術,白求恩堅持要將10個傷員的手術做完。待到手術做完,白求恩和遊勝華剛剛進入山溝,日軍的先頭部隊就衝進了孫傢莊。可是白求恩就是在這次手術中手指被刺破,最終引起敗血病而去世。遊勝華後來擔任晉察冀軍區衛生部部長,1943年到延安,1944年進入中國醫科大學學習。解放戰爭時期,任冀中軍區衛生部部長,他組建了醫院,擴建了冀中衛生分校。1948年任19兵團後勤部副部長。建國後,遊勝華擔任空軍後勤部副部長兼衛生部部長、總後勤部衛生部處長、防疫局局長,負責志願軍反細菌戰、雲南防瘧、舟山防絲蟲病工作。他在朝鮮因車禍受重傷。一度轉業任湖南醫學院院長、河北省文教委員會副主任,後回到軍界,任北京軍區後勤部副部長。1964年因病離休。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黃榮海(1915—1996)解放軍少將
  黃榮海,江西省萬安縣人。1931年3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為中央蘇區紅軍獨立5師戰士,紅22軍戰士。1932年6月入團。1932年10月任紅22軍保衛局副班長。1933年2月任紅22軍特務訓練隊班長。參加了長徵。1934年10月任紅1軍團政治部特務員。1935年12月轉黨。1936年3月為西北抗日紅軍大學學員。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15師政治部副指導員。1938年2月任115師警衛連指導員,特務營組織幹事、教導員。1940年11月任115師政治部組織幹事、直工科科長。1941年春任冀魯邊軍區第1軍分區副司令員。1942年任冀魯邊軍區第3軍分區副司令員,團副政委,第3軍分區教導16團團長。1944年3月任渤海軍區第3軍分區副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2月任東北民主聯軍7師21旅副旅長。10月任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第6縱隊18師副師長。1949年5月任4野第43軍128師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陸軍第43軍128師師長。1950年6月任陸軍第43軍129師師長,第43軍第2副軍長兼129師師長。1952年1月任第43軍副軍長。1月參加中南軍區上幹大隊學習。1955年1月在軍事學院高級速成係學習。1958年1月任廣東省軍區副司令員。1960年5月任陸軍軍長。1964年5月-1969年11月任廣東省軍區司令員。1964年7月-1972年12月任廣東省委常委,兼廣州市委第1書記、市革委會主任。1968年2月-1972年12月任廣東省革委會副主任。1969年11月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黨委常委。1983年5月-1985年6月任廣州軍區顧問。中共9-11屆中央候補委員。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3級八一勳章、2級獨立自由勳章、1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1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6年10月13日在廣州逝世。
行政區劃
  全縣轄9個鎮、7個鄉:芙蓉鎮、五豐鎮、梘頭鎮、窯頭鎮、百加鎮、高陂鎮、潞田鎮、沙坪鎮、夏造鎮、羅塘鄉、彈前鄉、武術鄉、寶山鄉、澗田鄉、順峰鄉、韶口鄉。共有9個居委會、132個村委會。
  芙蓉鎮 面積:141.5k㎡ 人口:58913人 郵編:343800 代碼:360828100 
  轄城北、城中、城南等3個居委會,芙蓉、竜溪、五豐、建峰、光明、金塘等6個村委會。鎮政府駐五雲路。
  五豐鎮 面積:205k㎡ 人口:23047人 郵編:343800 代碼:360828101 
  轄中洲、雲洲、路口、雙坑、棉津、西源、西塘、東源、鄧林、荷林、白沂、西沅等12個村委會。鎮政府駐雲洲。
  梘頭鎮 面積:235k㎡ 人口:23824人 郵編:343811 代碼:360828102 
  轄梘頭鎮居委會,竜口、蕉源、梘頭、南洲、橫路、竜頭畲族、下路、九鬥、建村、珠山、茅坪、藍田、石塘等13個村委會。鎮政府駐玉樹。
  窯頭鎮 面積:136k㎡ 人口:29931人 郵編:343809 代碼:360828103 
  轄窯頭鎮居委會,窯頭、坪頭、夏坪、魯下、通津、陽城、城江、連源、八鬥、潭口、剡溪、田南、橫塘、流芳等l4個村委會。
  百嘉鎮 面積:102k㎡ 人口:18598人 郵編:343808 代碼:360828104 
  轄百嘉鎮居委會,塘上、百嘉、慕塘、廓埠、黃南、竹園、九賢、夏江、棟背等9個村委會。
  高陂鎮 面積:123k㎡ 人口:12664人 郵編:343805 代碼:360828105 
  轄高陂鎮居委會,下東、泗源、符竹、象湖、𠔌中、彭門、高陂等7個村委會。
  潞田鎮 面積:144k㎡ 人口:18253人 郵編:343804 代碼:360828106 
  轄潞田鎮居委會,潞田、銀塘、高坑、田心、讀堂、鄒江、東村、寨下、樓下、下石等10個村委會。
  沙坪鎮 面積:126k㎡ 人口:13280人 郵編:343818 代碼:360828107 
  轄沙坪鎮居委會,長橋、增屳、沙坪、梅團、南陽、外竜、裏加等7個村委會。
  夏造鎮 面積:106k㎡ 人口:14137人 郵編:343820 代碼:360828108 
  轄流源、黃祝、夏造、上造、柏岩、橫江等6個村委會。
  羅塘鄉 面積:80k㎡ 人口:14250人 郵編:343810 代碼:360828200 
  轄篙陽、羅塘、村背、奇富、曉瑞、老港等6個村委會。
  彈前鄉 面積:99k㎡ 人口:13207人 郵編:343811 代碼:360828201 
  轄新橋、旺坑、大岩、上洛、陽坑等5個村委會。
  武術鄉 面積:119.9k㎡ 人口:7027人 郵編:343813 代碼:360828202 
  轄新蓼、竜尾、稍坑、社田、大嶺、大蓼等6個村委會。鄉政府駐油草坪。
  寶山鄉 面積:140k㎡ 人口:11952人 郵編:343814 代碼:360828203 
  轄寶山、竜上、黃塘、獅岩、安長畲族、石竜、水南、東坪等8個村委會。鄉政府駐榭坊。
  澗田鄉 面積:130k㎡ 人口:15412人 郵編:343815 代碼:360828204 
  轄益富、上陳、小溪、澗田、良富、麻源、裏仁、曉東畲族等8個村委會。
  順峰鄉 面積:50k㎡ 人口:8950人 郵編:343816 代碼:360828205 
  轄井溪、高坪、陂頭、石富等4個村委會。鄉政府駐金金廟。
  韶口鄉 面積:136k㎡ 人口:19164人 郵編:343809 代碼:360828206 
  轄黃鵠、中捨、韶口、田西、南乾、泥塘、畔塘、大塘、梅崗、星火、石丘等11個村委會。
  麻源墾殖場 面積13.4k㎡(已歸入鄉鎮),2400人。
歷史沿革
  南唐保大元年(公元943年)置萬安鎮,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置萬安縣,縣治芙蓉鎮。
  1987年3月17日,撤銷上宏鄉建製,所轄行政區域仍歸泰和縣蘇溪鄉管轄(贛府廳字126號批復)。
  1993年,撤銷窯頭鄉、高陂鄉、潞田鄉,設立窯頭鎮、高陂鎮、潞田鎮(贛民字53號批復)。1996年12月20日,撤銷梘頭鄉、五豐鄉、沙坪鄉,設立梘頭鎮、五豐鎮、沙坪鎮(贛民字290號批復)。至此,全縣轄7個鎮、12個鄉:芙蓉鎮、窯頭鎮、高陂鎮、潞田鎮、五豐鎮、梘頭鎮、沙坪鎮、楓林鄉、百嘉鄉、韶口鄉、羅塘鄉、桂江鄉、棉津鄉、彈前鄉、柏岩鄉、武術鄉、寶山鄉、澗田鄉、順峰鄉。
  1998年4月7日,柏岩鄉政府駐地遷至夏造,柏岩鄉更名為夏造鄉(贛民字51號批復)。1999年6月25日,撤銷夏造鄉,設立夏造鎮(贛民字156號批復)。1999年12月6日,撤銷百嘉鄉,設立百嘉鎮(贛民字262號批復)。至此,全縣轄9個鎮、10個鄉。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68196人;其中: 芙蓉鎮 25183 五豐鎮 24823 梘頭鎮 17250 窯頭鎮 27964 百加鎮 16869 高陂鎮 11733 潞田鎮 17227 抄坪鎮 12791 夏造鎮 13516 楓林鄉 4243 韶口鄉 17933 羅塘鄉 13723 挂江鄉 7432 棉津鄉 6486 彈前鄉 11364 武術鄉 6825 寶山鄉 11071 澗田鄉 13695 順峰鄉 8068(人) 2001年12月3日,撤銷楓林鄉,劃歸梘頭鎮;將五豐鎮的五豐、建豐、東城、光明、竜溪、月明、金塘村委會劃歸芙蓉鎮;撤銷桂江鄉、棉津鄉,劃歸五豐鎮,五豐鎮政府駐地遷至中洲(贛民字569號批復)。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29.5萬人。
  2004年底,全縣轄9鎮7鄉。
  芙蓉鎮 2004年轄:城中居委會、城南居委會、城北居委會、芙蓉村、竜溪村、五豐村、建豐村、光明村、金塘村。
  五豐鎮 轄:雲洲村、中洲村、東源村、西源村、白沂村、鄧林村、西塘村、荷林村、棉津村、麻溪村、雙坑村、路口村、西元村。
  梘頭鎮 轄:梘頭居委會、梘頭村、石塘村、九鬥村、建村、南洲村、珠山村、蘭田村、橫路村、茅坪村、下路村、竜頭村、竜口村、蕉源村。
  窯頭鎮 轄:窯頭居委會、窯頭村、夏坪村、陽城村、通津村、魯下村、城江村、坪頭村、田南村、橫塘村、連源村、剡溪村、壇口村、流芳村、八鬥村。
  百加鎮 轄:百加鎮居委會、百加村、九賢村、棟背村、塘上村、廓埠村、慕塘村、夏江村、竹園村、黃南村,鵝井,石坑。
  高陂鎮 轄:高陂居委會、高陂村、下東村、符竹村、泗源村、象湖村、𠔌中村、彭門村、崬上村。
  潞田鎮 轄:潞田居委會、潞田村、寨下村、田心村、高坑村、下石村、讀堂村、銀塘村、鄒江村、東村、樓下村。
  沙坪鎮 轄:沙坪居委會、沙坪村、長橋村、增恨村、南陽村、裏加村、梅團村、外竜村。
  夏造鎮 轄:下造村、上造村、流源村、橫江村、柏岩村、黃祝村。
  羅塘鄉 轄:羅塘村、村背村、勞港村、曉瑞村、奇富村、嵩陽村。
  彈前鄉 轄:旺坑村、上洛村、大岩村、陽坑村、新橋村。
  武術鄉 轄:竜尾村、大嶺村、社田村、稍坑村、新蓼村、大蓼村。
  寶山鄉 轄:寶山村、竜上村、水南村、黃塘村、獅岩村、石竜村、安長村、東坪村。
  澗田鄉 轄:益富村、上陳村、小溪村、澗田村、裏仁村、曉東村、麻源村、良富村。
  順峰鄉 轄:陂頭村、石富村、井溪村、高坪村。
  韶口鄉 轄:韶口村、黃鵠村、田西村、中捨村、南乾村、大塘村、泥塘村、畔塘村、梅崗村、星火村、石丘村。
神州萬安人——萬安人的網上傢園
  神州萬安人——萬安人的網上傢園|網聚天下萬安人|敦睦鄉誼共同發展|同鄉會門戶|最受歡迎萬安縣網站!
  各位老鄉:你在他鄉還好嗎?請接受我們真誠的問候!
  萬安,紅色根據地的中心,革命的搖籃,理想者的聖地!二十世紀初,革命先烈曾在此點燃星星之火!萬安,曾是一個響亮而令人自豪的名字!
  萬安,是我們出生的地方,萬安的山,萬安的水,哺育了我們;萬安,是我們成長的地方,那裏有我們兒時的夥伴,那裏曾留下我們朗朗的書聲、曾給我們留下多少美好的回憶!
英文解釋
  1. n.:  Wan'an County
近義詞
萬安
相關詞
江西地名論壇會計百科????業公司????務局規定中小學
學籍管理
包含詞
萬安縣????務局萬安縣中醫院萬安縣芙蓉峰
萬安縣工業園萬安縣第二中學萬安縣人民醫院
改題萬安縣凝祥觀萬安縣麻源墾殖場萬安縣婦幼保健所
萬安縣衛生防疫站萬安縣白議防治所萬安縣神竜藤竹工藝廠
萬安縣窯頭流芳小學萬安縣中小學學籍管理暫行規定寄題萬安縣劉元襲橫秀閣
萬安縣萬利皮革實業有限公司
分類詳情
張開寶山鄉張開芙蓉鎮張開羅塘鄉張開沙坪鎮張開梘頭鎮
張開窯頭鎮張開高陂鎮張開潞田鎮張開夏造鎮張開彈前鄉
張開武術鄉張開澗田鄉張開順峰鄉張開韶口鄉張開百加鎮
張開五豐鎮張開楓林鄉張開桂江鄉張開棉津鄉百嘉鎮
麻源墾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