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大名縣 [顯示全部] : 中國 >江西 >吉安 >吉水縣 > 金灘鎮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面積158.6k㎡,人口30352人。 [郵編]331608 [代碼]360822105 [區劃]轄金灘居委會,雙元、白鷺、白石、曾傢山、柘塘、前連、午岡、古塘、南坑、塘下、南下、五團、東溪、麻塘、坑梅、荷塘、廟下、燕坊、井頭、南坑等20個行政村。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
  一、基本情況
  1、位置面積
  金灘鎮位於吉水縣城西北部、贛江河畔,東臨贛江,與縣城、文峰鎮、醪橋鎮隔江相望,南面及西南與吉州區樟山鎮相接,西北與黃橋鎮相交。金灘圩鎮距縣城6公裏,距吉安市20公裏,距贛粵高速公路10公裏,全鎮行政區總面積158.6平方公裏。
  2、建置沿革
  解放以來,金灘鎮行政區劃及名稱幾經變更。解放初,稱金灘鄉公所,屬金灘區管轄;1956—1957年撤區並鄉,稱金灘鄉人民政府;1958年改鄉人民政府為人民公社,稱金灘人民公社,轄12個大隊;1972年撤並公社,撤燕坊、東溪兩個公社,並入金灘人民公社,轄23個大隊;1983年底改人民公社為人民政府,稱金灘鄉人民政府,轄23個行政村;1997年改鄉為鎮,稱金灘鎮人民政府,轄區不變。
  3、行政區劃
  金灘鎮轄2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986年—2003年,轄2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003年撤並3個行政村,撤洞元村委並入坑梅村委,撤南下村委並入塘下村委,撤金灘村委並入金灘居委會。
  4、人口民族
  全鎮有農村住戶7615戶,人口28450人,居民住戶480戶,人口838人。金灘鎮常住人口皆為漢族。
  5、自然條件
  金灘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多為小丘陵,山地土壤多為千牧岩類、石英石岩類和紫紅色泥頁岩風化物,礦産資源稀少。耕地面40220畝,其中水田34160畝。林地面積63873畝,森林覆蓋率40.3%。金灘鎮轄區氣候屬中亞熱帶溫潤氣候,具東亞季風特色,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雨量充沛,降水多集中在4—7月份,占年降水量64.6%,且多為大雨或暴雨。
  二、經濟發展水平
  2004年全鎮社會總産值14160萬元,國民生産總值10560萬元,工農業生産總值10259萬元,(其中工業總産值1566萬元,農業總産值8693萬元)。財政總收入230.4萬元,總支出561.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79元。
  三、經濟建設
  1、農業
  (1)農業 農業以糧食、蔬菜生産為主,全鎮耕地面積40220畝,其中水田34160畝,旱地6060畝。糧食年産量每畝650公斤。沿江多村種植蔬菜,主銷縣城和吉安市,是全市6個無公害蔬菜規模生産基地之一。
  (2)林業 全鎮林地面積63873畝,其中:針葉林53092.5畝,闊葉鬆2130畝,針闊混合林568.5畝,經濟林4039.5(其中油茶林2524.5畝,年産值80萬元,果木林1965畝,年産值60萬元),生態林年經濟增長值120萬元。2003—2004年退耕還林4042.5畝。(其中荒山旱土造林1801畝,沙灘窪地退耕還林2241.5畝)。
  (3)畜牧業 1986—2004年全鎮年均年末生豬存欄數7240頭,出欄數5300頭,年末牛存欄數5230頭,出欄數2040頭。2004年全鎮年末生豬存欄數5670頭,出欄數4350頭,耕牛存欄數2340頭,出欄數3870頭。全鎮年養豬100頭以上專業戶6戶,年養鵝、養鴨500羽以上10戶。
  (4)漁業 全鎮水域面積686.7公頃,放養面積686公頃,年産量102.9萬公斤。
  (5)水利 全鎮有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6座,山塘水庫136口,總庫容:1550.9萬立方米,受益面積23040畝。1990年以來對雙元村、南岸村和白竹溪村進行了田園化建設2000多畝。1998年對東溪小流域水土流失進行了治理,1999年對南下小流域水土流失進行了治理。全鎮每年對水利工程和水利設施進行維修,年均投勞30萬個工,年均投資90餘萬元。
  (6)2004年農業總産值:8693萬元。農業總産值構成:農業産值6400萬元,林業、果業産值380萬元,畜牧水産産值1881萬元,其他産值32萬元。
  2、工業 全鎮公私企業共有370個,其中:製造業135個,建築業1個,交通運輸、倉儲業74個,批發零售業120個,住宿及餐飲業10個,社會服務業14個,其他行業16個。2004年工業總産值1566萬元。
  四、社會事業
  1、鎮容鎮貌
  金灘鎮從20世紀90年代起城鎮建設步伐加快,鎮容鎮貌大有改觀。1994年—2001年金灘鎮以圩鎮商貿市場和街道建設為中心,投資532萬元進行了城鎮規劃建設,拆遷舊房3000餘平方米,開發土地6000平方米,新建一個商貿市場,建商住店面54套,商貿棚1000餘平方米,公厠1個、水塔1座,房屋建築面積1萬餘平方米,街道硬化面積6000餘平方米,街道排水溝1200米。鎮政府、土管所、民政所、財政所、地稅所等單位得到新建和改建,院內緑化5000平方米。
  2、交通信息
  (1)交通 金灘鎮交通便利,贛江流經全鎮12個村委、有多處碼頭直連贛江水運;朱北綫,吉阜綫和贛粵高速連接綫縱橫貫穿全鎮;全鎮村村通沙石公路,其中午岡村、燕坊村2004年修通水泥公路。
  (2)信息 金灘圩鎮設有郵政所1個,工作人員6人,開通報刊訂徵、發送,郵政儲蓄、匯兌、保險、物流,三農服務點等信息服務項目。圩鎮設電信所1個,建有程控機房4座,開通鎮內程控電話2902戶,電信寬帶網11戶,2004年2月實現了電話村村通。
  3、科教文化
  (1)科技 鎮設農技站、農機站、獸醫防疫站各1個,在鎮科協的組織領導下,形成了以農藝師、農機工程師、獸醫、農村科技致富能手為主體的農村科技隊伍網絡,以推廣良種、良法、開展技術咨詢,專題培訓,發放資料,實地指導,示範服務為手段,進行農業科技推廣與普及。全鎮實現早稻優質率80%以上,晚稻優質率95%,每年每畝增收80元以上。
  (2)教育 全鎮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17所(其中完小1所,初小13所,教學點3個),在編中學教師37人,小學教師162人,在校初中生1220人,在校小學生1959人,小學入學率99%,初中入學率95%。
  (3)文化 設有廣播站1個,1996年開通有綫電視網絡,開通用戶400多戶。
  (4)衛生 鎮中心衛生院1所,衛生分院2所,主治醫師8人,正式醫務員29人,村衛生所22所,鄉村醫生42人。鎮中心衛生院有B超機1臺,半自動生化儀1臺,床位15個,是一所集醫療、防疫、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鄉鎮衛生院。院內設有門診部、住院部、內科、外科、婦産科、兒科、中醫科、骨傷科等科室,醫務人員技術力量較強,院內環境優雅。
  4、名勝古跡
  (1)自然景觀
  毛仙姑 處金灘鎮東北面曾山、柘塘、曾山三村境內,東面臨贛江,北面與楓江鎮山嶺相接,西面與黃橋鎮山嶺相連,是一片海拔較高(海拔165.7米),林木茂盛、蔥鬱,空氣清新,山嶺縱橫,蜿蜒起伏,風景優美的群山。
  楊公嶺 處塘下村贛粵高速連接綫南側,海拔140.2米,滿山松樹,樹木青翠,風景優美。楊公嶺又名午峰名山,據傳,古時候,午峰山古木參天,泉水汩汩,山頂上的神壇、寺廟香火興旺。山頂的神壇為方圓十幾裏的祭神地點,祭神之日,各方祭神人群,高舉旌旗,鑼鼓開道,極其隆重而嚴莊。自明初至“文革”前,午峰寺即為方園十幾裏村莊朝拜、鬧花燈之集結地,每年農歷正月初二至元宵節為鬧花燈之期,各路鬧花燈人群,舉着花燈、竜燈,帶着祭品來到午峰寺祭拜與舞竜燈,並有比賽項目,甚是熱鬧。據傳,明朝大學士解縉及鄒元標等名人學士多次到午峰山遊覽,並留有詩文,在蘭下村傢譜中有多處記載。北伐戰爭期間,楊公嶺曾遭遇一場戰爭,南兵與北兵,在楊公嶺鏖戰一天兩夜,雙方傷亡慘重,屍首遍地,此戰對楊公嶺山上的古樹及建築損毀較大,“文革”期間,午峰寺遭到滅頂之災,山上建築從此蕩然無存。
  (2)人文景觀
  江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村——燕坊村、雙元村
  燕坊村 地處金灘鎮南5公裏朱北綫東側。燕坊村始建於南宋中期,是一個有800多年歷史的古老村莊。村莊現有明清古建築160餘處,是一個明清建築群保存完好的歷史文化名村。明清古建築有宗祠、學堂、牌坊、民宅、古井、古塘、古墓等建築,其建築特色是:建造結構具典型的徽牌建築特色,室內雕刻精美,室外有氣勢雄美的坊牌、鏤刻秀美的門楣、盈聯,房子周圍栽滿果樹,風景樹,村後後竜山栽有1000多棵古樟樹。燕坊村是個集風景觀光、旅遊休閑、考古與文化藝術欣賞一身的文化名村。
  雙元村 處圩鎮北1公裏處,靠贛江邊。雙元村是一個仿古代城池而建的古老村莊,四周有四、五百米長的護村墻和護村河,且村內建築規劃有序,整齊劃一,功能齊全。雙元古民居分三片而建,一片一院,每片均30幢,每幢均由雙套大門(大門、臨門)左右廂房、正房、偏房、後廳房、大廳、寶壁及落廒構成,面積百餘平方米,直墻頂馬頭墻高高昂起,屋裏四通八達,巷道橫平竪直,溝渠相連,整體設計合理,採光、排水、防火、防盜、防澇等設施一應俱全,美觀實用,每幢房屋的窗欞形狀各異,意趣盎然。雙元文化名村的主要特點是:規劃整體、風格統一、功能齊全、氣勢恢宏。
英文解釋
  1. :  Jintan Town
  2. n.:  Jintan Zhen
近義詞
金灘
包含詞
金灘鎮清真寺
分類詳情
張開雙元村曾傢村南坑村燕坊村井頭村
白石村柘塘村古塘村塘下村東溪村
麻塘村荷塘村廟下村南岸村南下村
洞源村閣上村金灘社區白鷺村午岡村
五團村坑梅村閣下村曾傢山村鄢坊村
金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