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兴国县均村乡位于兴国县城最西端,距县城34公里,与吉安市的万安、泰和两县交界,素有“一脚踏三县”之称,苏维埃时期是扬殷县城所在地。既是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又是少数民族(畲族)散居乡,是全县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乡。全屯总面积193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8.7万亩,其中山地20.6万亩,耕地l.7万亩,辖均村、石门、茂塅、黄柏、中坊、中洽、东方、坪源、小章、章贡、东山、黄田、上达、三坑、长教、长竹、石溪、泮溪、高溪等19个村委会,304个村民小组,现有7984户农户,人口35405人;共有中小学38所,在校学生4910人,其中:初中1所,学生1381人,完小14所,村小5所,一师一校教学点18所;拥有乡级卫生院一所,卫生技术人员32人,个体医务人员40人;已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通程控电话;县城至圩镇有兴(国)万(安)公路穿境而过,已全面实现油(砼)路,乡至村已全面开通公路,交通方便,信息灵通。圩镇位于境内中部河湾西岸,有南北走向、东西走向Y型街道三条,集镇人口已达3000多人,农历双日为圩期,因毗邻万安、赣县、泰和三县,市场繁荣,人气旺盛,属县境西部的中心集镇。
一、名优特产品
全乡以农为主,农林兼作。农业主种水稻,红薯次之;林业以油茶为主,次为松、杉、毛竹。2001年粮食总产量8828吨。油茶是传统的名优特产品,全乡共有油茶林面积13.6万亩,油茶年产量在50-150万斤左右,平均年产量在100万斤左右;脐橙是均村乡新兴的名优产业,自1993年开始种植,到目前为止果园面积已达5000多亩,其中均村村罗山排脐橙场、茂缎村脐橙场双双被评为全市“精品果园”。
均村乡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特别适宜脐橙种植,仍有10多万亩宜果山地有待开发。
二、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有大量的石板材、砂金、莹石等。位于中洽村的国木坑藏有大量砂金,当地群众曾掏出过重约100多克的猴头金。
三、水力资源
水力资源丰富,已建有茂缎东坡电站一座,装机200kw,年发电量达110万度;在建的宝供电站系招商引资项目,装机2400kw,年发电量可达697万度。
四、旅游资源
位于乡域西部的五里隘,是一个集旅游、朝圣、避暑于一体的好地方。位于兴国、万安边睡,海拔520米,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顶有历史悠久的“观音堂”。据史书记载,早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交秦二元(公元959年),僧人恒真,见此地山清水秀,灵气缭绕,便坐于方石之上,须臾入定,悟见观音大士踏云而来,遂于此处兴建“观音堂”一座,并留一揭“青莲托宝钵,文星驱牛群,铁马绕山过,五云佛法兴”。迄今已有1043年,虽经漫长的朝代更易,盛衰交替,却仍保留有完好的古茶亭、古戏台、古驿道等建筑和参天古树。新修建的观音寺、大雄宝殿、天王殿、咖兰殿高大雄伟,金碧辉煌;配套的斋堂、厨房、僧尼宿舍等设施齐全;殿内的三宝大佛、四大天王、千手观音、龙女、善财等佛像均已重塑金身,流光溢彩,光可鉴人。整个殿宇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系经政府批准的开放寺院,如今,香火旺盛,每逢农历正月、六月,兴国、万安、泰和、赣县等四方善信相约而来,络绎不绝。
山腰保存着一座始建于宋神宗元丰时期(公元1078一1085年)的古墓—一状元家山,与秀丽山川交相辉映,环眺对面,“旗山、笔架山、文峰塔、宝印山”等尽收眼底,栩栩如生,山下珠水、墨水交汇,山上林木葱笼,古树参天,清风习习,云雾缭绕,恍入仙境。
山脚有贯通兴国与万安的三级公路—一兴万公路穿隘而过,既方便了交通,又沟通了兴万两县的来往,促进了两地经济的发展。
山下白白流淌了数千年的均村河将不再白流,规模庞大的宝洪电站即将建成投产,届时,又将为古老的五里隘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过隘不远,有鬼斧神工造就的狮子岩溶洞一处,洞中奇石层叠,巧夺天工,冬暖夏凉,实属游览胜地。
这些资源乃神工造就,不可多得,亟待开发,略加投资,稍为装点,即成旅游胜地。 |
|
均村乡 均村乡位于兴国县西部,距县城21千米。面积193k㎡,人口39401人。辖均村、石门、茂塅、黄柏、中坊、中洽、东方、坪源、小章、章贡、东山、黄田、上达、三坑、长教、长竹、石溪、泮溪、高溪等19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均村圩。兴(国)均(村)公路终点。 [沿革]苏区时,1930分属十区(永丰)的三坑乡,十一区(茶园)的均村乡;1933年划归新成立的杨殷县。1635年分属万安、兴国县辖。1941年将分属万安县辖地划归兴国县。解放前夕为精诚乡。解放初为均村区的东山、坪源、中坊、均村、茂塅、泮溪、三坑等乡。1957年为均村、长竹乡。1658设立均村公社,1961年分为均村、长竹、章贡3个公社,1965年合并为均村公社。1984年改为均村乡。1997年,面积193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均村、石门、茂段、黄柏、中坊、中洽、东方、坪源、小章、间贡、东山、黄田、上达、三坑、大圹、长教、长竹、石溪、泮溪、高溪20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均村圩。
[邮编]342416 [2008年代码]360732209:~200均村 ~201上达村 ~202三坑村 ~203长竹村 ~204长教村 ~205石溪村 ~206泮溪村 ~207高溪村 ~208茂段村 ~209黄柏村 ~210中洽村 ~211中坊村 ~212石门村 ~213小章村 ~214章贡村 ~215东山村 ~216黄田村 ~217坪源村 ~218东方村 |
|
均村乡位于兴国县城最西端,距县城34公里,与吉安市的万安、泰和两县交界,素有“一脚踏三县”之称,苏维埃时期是扬殷县城所在地。既是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又是少数民族(畲族)散居乡,是全县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乡。全屯总面积193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8.7万亩,其中山地20.6万亩,耕地l.7万亩,辖20个行政村,304个村民小组,现有7984户农户,人口35405人;共有中小学38所,在校学生4910人,其中:初中1所,学生1381人,完小14所,村小5所,一师一校教学点18所;拥有乡级卫生院一所,卫生技术人员32人,个体医务人员40人;已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通程控电话;县城至圩镇有兴(国)万(安)公路穿境而过,已全面实现油(砼)路,乡至村已全面开通公路,交通方便,信息灵通。圩镇位于境内中部河湾西岸,有南北走向、东西走向Y型街道三条,集镇人口已达3000多人,农历双日为圩期,因毗邻万安、赣县、泰和三县,市场繁荣,人气旺盛,属县境西部的中心集镇。
一、名优特产品
全乡以农为主,农林兼作。农业主种水稻,红薯次之;林业以油茶为主,次为松、杉、毛竹。2001年粮食总产量8828吨。油茶是传统的名优特产品,全乡共有油茶林面积13.6万亩,油茶年产量在50-150万斤左右,平均年产量在100万斤左右;脐橙是我乡新兴的名优产业,自1993年开始种植,到目前为止果园面积已达5000多亩,其中均村村罗山排脐橙场、茂缎村脐橙场双双被评为全市“精品果园”。
我乡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特别适宜脐橙种植,仍有10多万亩宜果山地有待开发。
二、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有大量的石板材、砂金、莹石等。位于中洽村的国木坑藏有大量砂金,当地群众曾掏出过重约100多克的猴头金。
三、水力资源
水力资源丰富,已建有茂缎东坡电站一座,装机200kw,年发电量达110万度;在建的宝供电站系招商引资项目,装机2400kw,年发电量可达697万度。
四、旅游资源
位于乡域西部的五里隘,是一个集旅游、朝圣、避暑于一体的好地方。位于兴国、万安边睡,海拔520米,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顶有历史悠久的“观音堂”。据史书记载,早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交秦二元(公元959年),僧人恒真,见此地山青水秀,灵气缭绕,便坐于方石之上,须臾入定,悟见观音大士踏云而来,遂于此处兴建“观音堂”一座,并留一揭“青莲托宝钵,文星驱牛群,铁马绕山过,五云佛法兴”。迄今已有1043年,虽经漫长的朝代更易,盛衰交替,却仍保留有完好的古茶亭、古戏台、古驿道等建筑和参天古树。新修建的观音寺、大雄宝殿、天王殿、咖兰殿高大雄伟,金碧辉煌;配套的斋堂、厨房、僧尼宿舍等设施齐全;殿内的三宝大佛、四大天王、千手观音、龙女、善财等佛像均已重塑金身,流光溢彩,光可鉴人。整个殿宇庄严肃穆,气势宏伟,系经政府批准的开放寺院,如今,香火旺盛,每逢农历正月、六月,兴国、万安、泰和、赣县等四方善信相约而来,络绎不绝。
山腰保存着一座始建于宋神宗元丰时期(公元1078一1085年)的古墓—一状元家山,与秀丽山川交相辉映,环眺对面,“旗山、笔架山、文峰塔、宝印山”等尽收眼底,栩栩如生,山下珠水、墨水交汇,山上林木葱笼,古树参天,清风习习,云雾缭绕,恍入仙境。
山脚有贯通兴国与万安的三级公路—一兴万公路穿隘而过,既方便了交通,又沟通了兴万两县的来往,促进了两地经济的发展。
山下白白流淌了数千年的均村河将不再白流,规模庞大的宝洪电站即将建成投产,届时,又将为古老的五里隘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过隘不远,有鬼斧神工造就的狮子岩溶洞一处,洞中奇石层叠,巧夺天工,冬暖夏凉,实属游览胜地。
这些资源乃神工造就,不可多得,亟待开发,略加投资,稍为装点,即成旅游胜地。
我乡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且政策宽松,投资环境优越,竭诚欢迎广大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 |
|
- : Juncun township
|
|
均村 |
|
东方村 | 黄田村 | 小章村 | 大塘村 | 石门村 | 黄柏村 | 高溪村 | 中坊村 | 三坑村 | 石溪村 | 中洽村 | 茂段村 | 长教村 | 上达村 | 均村 | 章贡村 | 坪源村 | 长竹村 | 泮溪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