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田村鎮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贛縣東北部,距323國道15公裏。總面積146.5平方公裏,轄田村圩居委會,夏都、建新、紅衛、聯群、村嶺、上齊、中齊、社大、月坪、根山、坪坑、竜下、蓮塘、東山、芳溪、蘭芬、楊梅、坪內、湖塘、斜坑、廟前、五陂、富竹、白石、西坑、裏目、下橫、田面、下白石、地頭、塘基、上坪等32個村委會,22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8萬餘人,圩鎮集中居住1.5萬人。境內果樹江山,稻穀飄香,民間傳承燈彩工藝,享有“果業之鄉、大米之鄉、花燈之鄉”之美稱。田村鎮有贛縣歷史久遠的漢代古寺——契真寺,有馬祖禪師傳授禪法的名寺——寶華寺。全鎮果業面積達1.6萬畝,播種優質稻2.1萬畝,瘦肉型生豬出欄2.6萬頭,煙葉生産重點村擴大到9個村;工業發展勢頭好,引進客商創辦金豪啤酒廠,新建機製磚廠6傢,木材加工廠13傢,采石場4傢;第三産業快速發展,旅遊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每年接待旅客5萬餘人;新建了移動、聯通基站,村村通程控電話形成了完善的通訊網絡。小城鎮建設和農房改造有力推進,拓寬了東河大道,新建了果業城。2002年被省評為“稅費改革工作先進集體”。 |
|
田村鎮 田村鎮位於贛縣北部,距縣城36千米。面積220.5k㎡,人口50130人。轄田村圩居委會,夏都、建新、紅衛、聯群、村嶺、上齊、中齊、社大、月坪、根山、坪坑、竜下、蓮塘、東山、芳溪、蘭芬、楊梅、坪內、湖塘、斜坑、廟前、五陂、富竹、白石、西坑、裏目、下橫、田面、下白石、地頭、塘基、上坪等32個行政村。境內丘陵起伏,中為河𠔌盆地。白(鷺)肨灘公路過境。名勝古跡有有契真寺、寶華寺,其中寶華寺內的大寶光塔為省級保護文物。 [沿革]以駐地命名。解放初屬田村區。1958年與白鷺、白石聯合成立蘇區公社(後改為田村公社)。1962年劃分為白鷺、白石、田村、廟前、坪坑5個公社,1965年廟前、坪坑、田村並為田村公社,1968年白鷺、白石並入田村公社,1972年恢復白鷺、白石2公社。1984年改田村鄉、白石鄉,1988年建田村鎮。1997年,田村鎮面積144.3平方千米,人口3.5萬,轄田村居委會和夏都、建新、紅衛、聯群、村嶺、半埠、寨背、上齊、中齊、社大、月坪、根山、坪坑、竜下、蓮塘、東山、芳溪、蘭芬、大塘、楊梅、坪內、湖塘、斜坑、廟前、五坡、富竹2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田村圩;白石鄉面積69.6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白石、山塘、西坑、裏目、下橫、田面、下白石、石圾、上橫竜、代溪、地頭、塘基、上坪13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白石圩。2001年,撤銷白石鄉,劃歸田村鎮。
[郵編]341102 [2008年代碼]360721104:~001田村居委會 ~200夏都村 ~201聯群村 ~202建新村 ~203紅衛村 ~204斜坑村 ~205村嶺村 ~206上齊村 ~207中齊村 ~208社大村 ~209蘭芬村 ~210月坪村 ~211根山村 ~212坪坑村 ~213竜下村 ~214東山村 ~215蓮塘村 ~216芳溪村 ~217楊梅村 ~218坪內村 ~219湖塘村 ~220廟前村 ~221五陂村 ~222富竹村 ~223白石村 ~224下白石村 ~225西坑村 ~226裏目村 ~227下橫村 ~228田面村 ~229地頭村 ~230塘基村 ~231上坪村 |
|
田村鎮位於贛縣東北部,距323國道15公裏。總面積146.5平方公裏,轄26個行政村,22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8萬餘人,圩鎮集中居住1.5萬人。境內果樹江山,稻穀飄香,民間傳承燈彩工藝,享有“果業之鄉、大米之鄉、花燈之鄉”之美稱。田村鎮有贛縣歷史久遠的漢代古寺——契真寺,有馬祖禪師傳授禪法的名寺——寶華寺。全鎮果業面積達1.6萬畝,播種優質稻2.1萬畝,瘦肉型生豬出欄2.6萬頭,煙葉生産重點村擴大到9個村;工業發展勢頭好,引進客商創辦金豪啤酒廠,新建機製磚廠6傢,木材加工廠13傢,采石場4傢;第三産業快速發展,旅遊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每年接待旅客5萬餘人;新建了移動、聯通基站,村村通程控電話形成了完善的通訊網絡。小城鎮建設和農房改造有力推進,拓寬了東河大道,新建了果業城。 |
|
- : Tiancun Town
|
|
田村街道, 田村 |
|
西坑村 | 紅衛村 | 湖塘村 | 田村社區 | 蓮塘村 | 山塘村 | 芳溪村 | 下橫村 | 上坪村 | 富竹村 | 大塘村 | 坪坑村 | 下白石村 | 竜下村 | 聯群村 | 白石村 | 楊梅村 | 建新村 | 廟前村 | 石圾村 | 半埠村 | 塘基村 | 裏目村 | 坪內村 | 上橫竜村 | 月坪村 | 蘭芬村 | 社大村 | 中齊村 | 上齊村 | 村嶺村 | 斜坑村 | 夏都村 | 五陂村 | 代溪村 | 根山村 | 田面村 | 寨背村 | 地頭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