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市 : 中国 >江苏 >扬州 > 高邮市
显示地图
目录
概况 Gaoyou City
  邮编:225600 代码:321084 区号:0514
  拼音:Gāo Yóu Shì,Gaoyou Shi
  
    高邮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高邮湖东岸。总面积1962平方千米。人口2004年底,总人口82.71万人。
  
    高邮市辖19个镇、1个民族乡:高邮镇、龙虬镇、马棚镇、车逻镇、八桥镇、汉留镇、汤庄镇、卸甲镇、三垛镇、甘垛镇、司徒镇、横泾镇、界首镇、周山镇、周巷镇、临泽镇、送桥镇、郭集镇、天山镇、菱塘回族乡。市人民政府驻高邮镇。
  
    秦置高邮亭。汉置高邮县。
    1991年2月6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6号)撤销高邮县,设立高邮市(县级)。
自然地理
  高邮市境内土地平坦, 地面标高一般在2-3.3米之间(青岛标高)。土质主要为粘土,土层较厚,地耐压力8吨/平方米,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一般建筑无需打桩。
  高邮市为水乡平原。富饶的高邮湖为江苏第三大湖,依傍着宽阔的京杭大运河,众多湖滩分布东西,数百条河流交错有致,为扬州市水面最多的县份。
  高邮位于北纬32 °47′,东经119 °25′,地处江淮平原南端,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区,常年主导风为东南风,平均风速3.6米/秒;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1030毫米,年平均气压1016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67%,无霜期为217天。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光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
  高邮石油、天然气、泥炭、优质矿泉水等资源蕴藏丰富。 全市境内河湖交错,资源蕴藏丰富,碧波荡漾的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全国第六大淡水湖,盛产60多种鱼、虾、蟹、贝、莼菜、 芦苇等动植物。具有千年饲养历史的高邮麻鸭为全国三大优良鸭系之一,高邮咸鸭蛋已列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高邮双黄鸭蛋更是享誉海内外。
建置沿革
  公元前223年,秦王 嬴政 时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盂城。后人又称高沙、珠湖、盂城。是至今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
  高邮历史悠久。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代表江淮地区东部史前文化的龙虬庄遗址,表明7000多年前境内便有人类的璀璨文明。公元前223年,秦王 嬴政 时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盂城。
  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设高邮县,属广陵国。南北朝时曾置广邺郡、神农郡,又析临泽、三归、竹塘三县。隋初郡废,三县并入高邮县。宋代先后筑有二城,名旧城、新城。宋、元时期,因置高邮军、承州、高邮路、高邮府,领辖过高邮、兴化、宝应三县,为淮扬间繁华之地。明代撤县建州,辖兴化、宝应两县。自清代乾隆时起,遂为散州。古代高邮,史称“江左名区、广陵首邑”。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为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邮、宝应、兴化三县交界地区几经调整。在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下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高邮县澄子河以南地区曾属江高行政区、江都县,高邮县湖西地区曾先后属天长县、甘泉县、东南县、仪扬县、仪征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高邮县。高邮、宝应、兴化三县交界地区几经调整。1991年高邮撤县设市。199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县级),同年4月1日正式建高邮市,实行计划单列。
  ?年,高邮市辖19个镇、13个乡、1个民族乡:高邮镇 三垛镇、马棚镇 卸甲镇、横泾镇 龙虬镇、周巷镇 司徒镇、界首镇、天山镇、送桥镇、郭集镇、临泽镇、川青镇、汉留镇、八桥镇、甸垛镇、沙堰镇、汤庄镇、甘垛乡、二沟乡、伯勤乡、东墩乡、湖滨乡、平胜乡、武宁乡、武安乡、龙奔乡、营南乡、张轩乡、周山乡、车逻乡、菱塘回族乡。
  
    2000年,高邮市辖19个镇、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797752人,各乡镇人口: 高邮镇 148382 马棚镇 47752 龙虬镇 42761 车逻镇 32342 八桥镇 21255 卸甲镇 68266 汉留镇 28203 汤庄镇 32420 三垛镇 56778 甘垛镇 35036 横泾镇 21173 司徒镇 20759 临泽镇 58969 周巷镇 32947 周山镇 26850 界首镇 32960 郭集镇 21113 送桥镇 25294 天山镇 21771 菱塘回族乡 22721
  
    2002年,高邮市面积1962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11.00平方千米;辖19个镇、1个乡,52个居委会、283个村委会:高邮镇、三垛镇、界首镇、临泽镇、八桥镇、送桥镇、横泾镇、汉留镇、车逻镇、郭集镇、卸甲镇、天山镇、汤庄镇、龙虬镇、马棚镇、甘垛镇、周巷镇、司徒镇、周山镇、菱塘乡回族乡。
  2003年,高邮市面积1962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16.50平方千米;辖19个镇、1个乡,52个居委会、282个村委会:高邮镇、三垛镇、界首镇、临泽镇、八桥镇、送桥镇、横泾镇、汉留镇、车逻镇、郭集镇、卸甲镇、天山镇、汤庄镇、龙虬镇、马棚镇、甘垛镇、周巷镇、司徒镇、周山镇、菱塘乡。
  2004年底,高邮市辖19个镇、1个民族乡。
    高邮镇   面积 39.00平方千米,人口184321人。
    龙虬镇   面积 89.37平方千米,人口 43395人。
    马棚镇   面积 22.66平方千米,人口 18711人。
    车逻镇   面积 28.44平方千米,人口 33461人。
    八桥镇   面积 40.00平方千米,人口 23103人。
    汉留镇   面积 42.01平方千米,人口 30778人。
    汤庄镇   面积 46.33平方千米,人口 34088人。
    卸甲镇   面积136.84平方千米,人口 68159人。
    三垛镇   面积 75.37平方千米,人口 58066人。
    甘垛镇   面积 49.87平方千米,人口 38978人。
    司徒镇   面积 74.16平方千米,人口 22455人。
    横泾镇   面积 61.33平方千米,人口 23193人。
    界首镇   面积 54.33平方千米,人口 33490人。
    周山镇   面积 62.02平方千米,人口 28273人。
    周巷镇   面积 78.30平方千米,人口 32622人。
    临泽镇   面积118.10平方千米,人口 63696人。
    送桥镇   面积 47.50平方千米,人口 25989人。
    郭集镇   面积 53.00平方千米,人口 22063人。
    天山镇   面积 45.58平方千米,人口 20112人。
    菱塘回族乡 面积 51.00平方千米,人口 22151人。
风土人情
  病者将咽气,儿子依次跪倒磕头送终,同时点亮头灯和脚灯,煮一小碗半生不熟的米饭供于脚边(称为”倒头碗”)。然后买布破孝。死者晚辈一律戴孝:孝子头戴两边系棉球的白布帽,腰缠白布并系草绳(有的还背一双草鞋),鞋蒙一块白布块;孙辈头戴正面钉有一块红布的白布帽,腰系白布,鞋钉红布块;重孙辈头戴红帽,鞋钉红布。现在丧仪从简,改为臂戴黑纱,在黑纱上分别钉白、红白、红布区别辈份。接着,孝子(一般是长子)披麻戴孝、手持哭丧棒或伞,首先到丧主(死者的兄或弟)家,然后再到别的亲友家去,在门口下跪(不得进门)报丧。丧主到来看过死者,便在死者脸上盖一张纸或一方白布,叫”蒙脸布”。亲友来吊丧,进门向死者磕头(现在有的改为鞠躬),孝子在下首陪礼,叫”孝子叩谢”。
  旧时用木葬,封棺时由孝子头顶装有棺材钉的筛子(钉子下放一撮孝子头发),跪请丧主封棺。出丧前,西乡一些地方全家人和抬棺脚夫、吹鼓手等带着供品到离家二里地的南方或东方大路口,向空祭拜,并掼碎一只碗,烧掉孝子身上背的草鞋,以驱邪气(此举谓之”盖大庙”),再回去出丧。出丧时(若死者配偶是中青年,以后还准再婚,此时便放鞭炮),长了手持哭丧棒、扛白幡、长孙打红幡走在前,其余孝子各持哭丧棒扶棺而行。遇有亲友路祭,便停棺受祭。祭完,供品由在场抢食。送丧人回来,在门前跨火,进门后吃糕、喝糖茶驱邪。晚上办酒。若死者是70岁以上的老人,晚饭后丧家向来客散”寿碗”。实行殡葬改革后,在农村中除木棺改为骨灰盒、哭丧棒改为花圈外,其余习俗基本保留。出葬后,传说在”头七”内死鬼要”探家”,这天全家人都住出去,俗称”让”。此俗今已基本不见,但”烧七”(每隔七日供祭一次)的习俗
  还有。
经济概况
  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全市工业企业3000多家,已形成以名牌产品为“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以机械、轻工、纺织、化工、建材、电子等为主、门类齐全的行业体系,摩托车、发动机、水泵、石油机械、环保设备、系列电机、电动工具、电线电缆、新型电光源、电子元器件、医药、化工、服装、棉纱、丝绸、箱、包、 鞋、粮油食品等一大批拳头产品畅销国内外,化肥、水泥、钢材、建材已具备较大的生产能力。
  农业生产独具特色。我市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素称“鱼米之乡”。形成了粮、棉、油、猪、兔、禽、鱼、虾、蟹、林、蚕、果、菜等综合发展的格局。近年全市粮食产量62万吨,皮棉产量0.8万吨,油料产量3.8 万吨,水产品产量9.5万吨,蚕茧1.7吨,皮棉产量0.8万吨,油料产量3.8万吨,水产品产量9.5万吨,蚕茧1.7吨,林业覆盖率达15%。高邮麻鸭、高邮咸蛋、松花蛋、秦邮董糖、珠光大米、秦邮醉蟹等名优产品闻名遐迩。近年来,高邮相继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水利建设、粮棉生产先进单位。
  第三产业发迅速。传统的餐饮服务、商业贸易等三产业不断提升扩大,新兴的电子商务、中介服务、房地产开发、连锁经营、旅游等方兴未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对外开放日趋加快。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纷纷前来投资合作,全市各类利用外资项目上百家。高邮对外贸易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目前已形成一批出口创汇的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机电、服装、丝绸、轻工、工艺、建材、化工、医药、农副产品等400多种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行政区划
  高邮市辖19个镇、1个民族乡:高邮镇、龙虬镇、马棚镇、车逻镇、八桥镇、汉留镇、汤庄镇、卸甲镇、三垛镇、甘垛镇、司徒镇、横泾镇、界首镇、周山镇、周巷镇、临泽镇、送桥镇、郭集镇、天山镇、菱塘回族乡。市人民政府驻高邮镇。
高邮名人
  尧,闻名海内外的中华祖先,属三皇五帝之一,相传出生在高邮。据《史记·五帝记》中《索隐》记载:“尧初生时,其母在尧帝三阿之南。”据1931年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三阿,在江苏省高邮县西北”,“高邮县有北阿镇,离城九十里,即晋时三阿”。金湖县塔集镇(历史上一直属高邮,1960年划归金湖县)周围一带确有“三阿’之称,即北阿、下阿、平阿,到目前,当地农民在农历腊月二十四送灶神时,在灶符上落款上还写着“高邮西北北阿锲’。
  孙觉(1027—1090)字莘老,北宋高邮人。曾任湖州、庐州、润州、苏州、福州、亳州、扬州、徐州等地知州,右谏议大夫,吏部侍郎兼右选,龙图阁学士兼侍讲。莘老,精通经学韬略,著作颇多,著有《周易传》《春秋传》等。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曾同苏轼、秦观、王巩等登东岳庙载酒论文。
  秦观(1049一1100)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北宋高邮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秦观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他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等,为宋“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元丰元年(1078年),秦赴京应试,路过徐州拜访苏轼,秦观作《黄楼赋》,苏轼以为秦观有屈宋之才。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高邮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汪广洋( 一1339年)明朝大臣,字朝宗,高邮人。官至都谏官、参政,左丞相(明朝开国时),右丞相等。曾被朱元璋称赞为“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后因牵连,谪海南赐死。著作有《凤池吟稿》八卷。 王磐(1470—1530)明代散曲作家、画家,亦通医学。字鸿渐,高邮人。少时薄科举,不应试,一生没有作过官,尽情放纵于山水诗画之间,筑楼于城西,终日与文人雅士歌吹吟咏,因自号“西楼”。所作散曲,题材广泛。正德间,宦官当权,船到高邮,辄吹喇叭,骚扰民间,作《朝天子·咏喇叭》一首以讽。著有《王西楼乐府》。
  王永吉(1600---1659)明朝大臣,字修之,号铁山,高邮人。曾任山东大理卿,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国史院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事,为官清正廉洁。市博物馆至今保留着王的遗冠和遗笏。
  吴三桂(1612一1678)明清之际高邮人,辽东(今辽宁·辽阳)籍,字长白。从小在邮习武,后中武举,以父荫袭军官。明末任辽吴三桂东总兵,封平西伯,驻防山海关。李自成克北京,招他归降。不从,反致书多尔衮,引清兵人关,受封为平西王。以为清兵先驱,镇压陕西、四川等地农民起义军。后会同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地区,杀明永历帝。旋奉命镇守云南,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清为加强统一,下令撤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他举兵叛乱,自称周王。十七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式。不久病死。孙子继位,旋为清所灭。
  贾国维(1671—1743)字奠坤,一字千仞,高邮人。殿试中探花。康熙第四次巡经高邮时。贾献上《万寿无疆》《黄淮永奠赋》,契合帝意,受到褒奖,并随帝入都,后康熙第五次南巡,贾又随帝而行,帝赐宫衣等。后任《佩文府》纂修官兼校勘官,《康熙字典》纂修官。著有《太史算》《望尘集》等。
  王安国(1692—1757),字书城,号春圃,王念孙之父。王氏祖上居苏州,明初迁高邮。王家世代书香,王安国禀承家训,从小精读四书五经,雍正二年以殿试一甲二名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广东学政,左都御史兼领广东巡抚、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王氏祖上素贫,王安国虽居官高位,但为人耿直、清廉。“由巡抚人为尚书,衣食器用不改于旧。”王安国六十四岁去世,乾隆赐白金五百治丧,谥文肃。著作有《王文肃公遗文》一卷,《补遗》一卷。
  王念孙(1744_1832),字怀祖,号石臞,石渠,高邮人。吏部尚书王安国之子。念孙四岁能背诵《书经》,知其意义。八岁能写史论。十三岁拜训诂学家戴震为师。曾任山东运河道、直隶永定河道等官职,是杰出的治水专家。五十六岁,王念孙冒死参劾奸相和坤。六十七岁去职,八十二岁授四品衔重赴鹿鸣宴。道光二十年病故于京都,享年八十九岁。王念孙为官余暇,从事声韵、文字训诂之学,代表作有《广雅疏证》二十卷和《读书杂志》八十三卷。著述严谨,为世人所重,誉为“一代宗师”。
  王引之(1766—1834),字伯中,号曼卿,念孙长子,三十四岁考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三十八岁参加翰林院考试,名列一等,晋升为皇帝侍讲。六十二岁,升为工部尚书,英武殿正总裁。十一月,皇上赐准紫禁城内骑马。六十岁代理户部尚书。六十四岁代理吏部尚书。六十五岁调任礼部尚书。道光十四年,复任工部尚书,不久与世长辞,享年六十九岁,谥号“文简”。王引之少年就从事声韵、文字、训诂研究,深得王念孙的精髓,王念孙曾喜日:“此子可以传我所学!”引之从二十岁起,即研究《尔雅》《说文》《音学》等书,所学益精,终成《经义述闻》三十二卷,《经传释词》十卷。
  孙云铸(1895—1979)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奠基人,高邮人。历任教授,地质部教育司长、中科院学部委员,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全国三届人大代表,政协二届、三届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曾与李世光一道出席世界地质和古生物学会议,并被选为国际古生物协会副主席。长期以来为培养我国地质人才作出了贡献。发表的《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化石》一书,是我国第一部古生物学专著。
  徐平羽(1909—1986),原名王为雄,别号红豆村人,化名白丁,1909年出生于高邮县城,早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投身革命。1928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学,次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任支部书记。1930年春因领导学潮被捕,秋被营救出狱。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上半年受中共江苏省委派遣以组织员身份回高邮重新组建被破坏的高邮地下党组织,次年,因身份暴露离开高邮。在上海参加“左联”,1936年赴西安从事统战工作和地下工作。曾向张学良进言,对其逼蒋抗日起了一定作用。1937年初赴延安,在抗大学习,任区队长和政治教员。1938年任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秘书长、副团长。任陈毅司令员秘书,政治部宣传科长兼军事法官。
  南京解放后,任南京军管会文教委员会主任等。1950年调往上海,任上海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秘书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化局局长。他领导的越剧《红楼梦》和舞剧《小刀会》的创作演出,成为文艺事业的优秀成果。1960年调任文化部副部长,分管艺术文物工作。此间积极推动戏剧创作和戏曲革新,领导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建设以及敦煌莫高窟的抢救,为保护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革”前夕,曾当面抵制江青对周恩来同志的攻击,遭其仇恨,“文革”中被投入牢中关押七年之久,终致全身瘫痪。1975年彻底平反,任文化部顾问。1986年9月23日与世长辞。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文化战士。
  汪曾祺(1920一1997)出生于江苏高邮城镇一个旧式地主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和艺术的熏陶,中学时代就读于高汪曾祺邮县中学和江阴南菁中学,表现出强烈的爱好文学的倾向。在西南联大读书时,颇为沈从文先生器重,他的第一篇小说《灯下》经沈先生指导并推荐发表,即后来成为名篇的《异秉》,从 1949年春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邂逅集》起,汪曾祺先后有20多本小说、散文专著问世,还出版了《汪曾祺文集》和《汪曾祺全集》,汪曾祺作品中写高邮旧生活的小说、散文颇具特色,最具思想性和艺术价值,奠定了他在当今中国文坛不可替代的地位。他写的反映家乡旧生活的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成了蜚声海内外的名篇。他自己满意亦为评论界、读者称道的作品有《陈小手》,反映光明生活的《职业》,表现下放张家口劳动的《葡萄月令》和京剧《沙家浜》等,可谓 “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汪曾祺于1939年离开故乡出外求学,直到1981年10月才回到久别的高邮,此后又于86年10月、91年9、lO月间再次回邮讲学探亲。多年来,他魂萦故乡、情系故乡,对家乡的文化建设事业和社会发展表现了极大的热忱和关爱,在家乡人的心目中,汪先生为人为文,确实是“文章秋水芙蓉,处世和蔼可亲,无意雕言琢句,有益世道人心。”
  姜恩柱 男,高邮三垛人,1938年出生。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
  他在上海读完小学、中学学业,后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64年,任政治辅导员、教员,后调入外交部,赴中国驻英代办处工作。驻英代办处升为大使馆后,先后任使馆三等秘书、二等秘书。1977年,回外交部任西欧司一处副处长。1981年9月,先后任美国哈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客座学者。1983年回外交部,先后任西欧司综合处处长、西欧司司长。从1990年起,先后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副部长,驻英国大使,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中央政府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他于1995年、2004年先后两次回乡探望。2005年9月,应邀回高邮参加第三届中国邮文化节活动,并被高邮市人民政府聘为高邮市经济发展顾问。
  顾巧年 男,高邮平胜人(现为甘垛镇),1977年出生,活跃于网络的平面设计师、美术师和书法家,但未加入任何官方的艺术协会。其设计作品被多家图片公司编入图库,并被多家平面设计类网站转载。曾接受《大学》杂志专访。
英文解释
  1. n.:  Gaoyou City
近义词
高邮
相关词
旅游金寨县南阳市乡镇江苏省周巷镇盐业公司盐务局
地理行政村小学临颍二高安溪铁观音昌艺茶业
包含词
高邮市制药厂高邮市中医院
高邮市实验小学高邮市南海中学
高邮市第一中学高邮市人民医院
高邮市中医医院高邮市第二中学
高邮市城北医院高邮市棉麻公司
高邮市三洋宾馆高邮市华联宾馆
高邮市毛纺织厂高邮市盐务管理局
高邮市邮驿旅行社高邮市金运大酒店
高邮市新天地饭店高邮市第二棉纺厂
高邮市富来服装厂高邮市太平针织厂
高邮市第四针织厂高邮市金属工艺厂
高邮市春生工艺厂高邮市友谊服装厂
高邮市兄弟服装厂高邮市卫生防疫站
高邮市水月清华宾馆高邮市高冠电子仪器厂
高邮市佳丽被单服装厂高邮市一沟羽绒服装厂
高邮市一沟工艺服装厂高邮市金兔羊毛衫厂
高邮市林邮丝织有限公司高邮市三垛镇振羽服装厂
高邮市亚丽针织服装厂高邮市东墩针织内衣厂
高邮市横泾官林皮革制品厂高邮市周巷皮革助剂厂
高邮市长江皮革工艺厂高邮市四通皮革制品厂
高邮市高邮镇预防保健所高邮市三垛中心卫生院
高邮市飞龙工艺羽绒厂高邮市博爱鞋业有限公司
高邮市亨大服装羽绒总公司高邮市飞达针织服装厂
高邮市纺织机电进出口公司高邮市第二棉纺织厂
高邮市卸甲镇工业公司饭店高邮市郭集纺织机械配件厂
高邮市二沟化纤福利厂高邮市东风化纤材料厂
高邮市菱塘回族乡穆菱宾馆高邮市临泽镇田苑宾馆
高邮市兆康制药有限公司江苏省高邮市晨光轻工机械厂
高邮市诚信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江苏省高邮市丰田农药有限公司
高邮市兴华鞋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新浪花化妆品设备工程公司江苏省高邮市晨光轻工机械厂
高邮市送桥新风纺织机械配件厂高邮市运输公司界首交通饭店
高邮市丝织地毯厂高邮联营厂高邮市神游羽绒制衣有限公司
分类详情
张开菱塘回族乡张开龙虬镇张开八桥镇张开沙堰镇张开良种场
张开周巷镇张开界首镇张开天山镇张开经济开发区张开高邮镇
张开汉留镇张开汤庄镇张开甘垛镇张开横泾镇张开周山镇
张开送桥镇张开马棚镇张开车逻镇张开三垛镇张开司徒镇
张开临泽镇张开郭集镇张开卸甲镇张开蚕种场种鸭场
果树实验场芦苇场
文游台龙虬庄遗址界首镇护国寺
高邮王氏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