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級市 : 中國 >江西 > 撫州
顯示地圖
目錄
旅遊 Travel
  撫州旅遊投訴電話:撫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794--8276465
  江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791—626996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撫州最佳旅遊時間:撫州市屬中業熱帶季風型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結冰期短,無霜期長,四期分明,全市年平均氣溫17度。撫州美食:撫州市美食:炒麥雞、凍米肉丸、墨魚粉皮、銀魚炒藕絲
  撫州購物:購物場所有:撫州中聯大廈、撫州市茶果副食品總公司、撫州市農業生産資料總公司
  著名特産有:南豐貢橘、南城五黑雞、南城麻姑酒、南城淮山、黎川陶瓷、黎川茶樹菇、華緑牌係列保健蛋、廣昌白蓮、撫州西瓜
  撫州交通:撫州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東靠浙江,南鄰福建,距省會城市南昌僅l00公裏,有國傢一級公路直達。鷹廈、浙贛、嚮樂鐵路穿境而過,撫州火車站(二級站)離市區6公裏;滬瑞高速公路撫州至上海段今年年底通車,5小時可到達;京福高速公路(北京至福州)2004年已通車;昌廈高速公路已全面開通,320、316、206國道橫穿市境;距南昌昌北機場僅l00公裏,至香港、深圳、廣州、廈門、上海、寧波、北京等各大城市均有航班;中國遠洋國際貨運集團公司(中轉港上海)在南昌設有集裝箱碼頭,承接外運貨物,撫州距集裝箱碼頭和海關僅l00公裏,撫州的産品能及時、快捷、順暢地運往世界各地。
  撫州住宿:撫州賓館座落於臨川市贛東大道北段,大門距大道150米,地址西大街69號,位於臨川市中心。電話:0794-8282760
  金溪賓館創建於1992年2月,隸屬縣委、縣政府雙重領導,1994年被省旅遊局列為旅遊涉外定點單位,同年被評為一星級賓館。電話:0794-5292200-5294228地址:江西省金溪縣秀𠔌大道11號
  江西省東鄉賓館是經省旅遊局批準的涉外旅遊定點單位,1998年被評為一星級賓館,縣六套班子接待定點單位,縣級文明單位,擁有近四十年的歷史電話:0794-4232273地址:江西省東鄉縣城正德路48號
  區號:0794
  郵編:344000
  位置:位於江西東部,東鄰福建省。南接贛州地區,西連吉安、宜春,北毗南昌、上饒。南起北緯26度29分,北抵北緯28度30分,南北全長約222公裏。西自東徑115度35分,東迄東徑117度18分。東西寬約169公裏。
  人口:三百五十多萬
  面積:1.88萬平方公裏
  區劃:下轄一區十縣(臨川區、南城縣、黎川縣、南豐縣、崇仁縣、樂安縣、宜黃縣、金溪縣、資溪縣、廣昌縣、東鄉縣)。
  
  撫州地區位於江西省的東部,轄十一個縣、市(臨川市、南城、南豐、廣昌、黎川、崇仁、宜黃、樂安、東鄉、金溪、資溪縣),人口三百五十多萬。撫州地區屬中業熱帶季風型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結冰期短,無霜期長,四期分明,金區年平均氣溫17度。河流屬長江流域鄱陽湖水係,主要特點是水係完整、河道密佈,溪流不斷,水面廣阔,水流量大,含沙量少,水能資源豐富,撫河是江西省第二大河流。
  撫州地區山川水秀、文化昌明。先後産生了北宋大政治傢王安石、著名文學家曾鞏、以及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的明代戲劇傢”湯顯祖等,人才輩出,群星燦爛。自然和人文景觀薈萃,現已開闢撫州“金三角”旅遊綫,即臨川金山寺--南城麻姑山--金溪疏山寺;南豐桔鄉旅遊綫路,即南昌--臨川--南豐。撫州“天主堂”,規模名列全國之三;湯顯祖文化藝術中心主要由“四夢村”“迎賓村”“娛樂村”組成;南城麻姑山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素有“洞天福地”之稱。
  撫州地區交通方便,四通八達。東有鷹廈鐵路,北有浙贛鐵路,西有嚮樂鐵路通過境內。京九鐵路的貫通,將給撫州旅遊帶來大發展的極好機遇,物盡江南之美的撫州人民熱忱歡迎海內外賓客前來旅遊觀光,投資開發。
地理位置 Location
  撫州大覺山撫州市位於江西省東部,撫河上中遊。地處東經115°35′~117°18′、北緯26°29′~28°30′之間。東鄰福建省建寧縣、泰寧縣、光澤縣、邵武市,南接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寧都縣,西連吉安市永豐縣、新幹縣和宜春市的豐城市,北毗鷹潭市的貴溪市、餘幹縣和南昌市進賢縣。南北長約222公裏,東西寬約169公裏,總面積18816.92平方公裏,占全省總面積的11.27%。
  2004年底,總人口378.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7.2萬人。
  市人民政府駐臨川區。
  郵編:344000。行政區劃代碼:361000。區號:0794。拼音:Fuzhou Shi。
交通運輸 Transportation
抚州 交通运输
  撫州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東靠浙江,南鄰福建,距省會城市南昌僅l 00公裏,有國傢一級公路直達。鷹廈、浙贛、嚮樂鐵路穿境而過,撫州火車站(二級站)離市區6公裏;滬瑞高速公路撫州至上海段今年年底通車,5小時可到達;京福高速公路(北京至福州)2004年已通車;昌廈高速公路已全面開通,320、316、206國道橫穿市境;距南昌昌北機場僅l 00公裏,至香港、深圳、廣州、廈門、上海、寧波、北京等各大城市均有航班 。
氣候特徵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抚州 气候特征
  氣候特徵:氣溫偏高,降水偏少, 日照偏多;春季罕見高溫,局部強對流;夏季臺風暴雨,部分內澇;秋季較嚴重幹旱。全市重度春分寒;崇仁縣遭受強對流襲擊,損失嚴重;高溫高濕造成二化螟和稻縱捲葉螟大面積 發生;農作物遭受較嚴重秋旱危害。
  年平均氣溫16.9度(資溪)~18.88度(廣昌),偏高0.3~0.8度,極端最低氣溫為資溪零下 7.5 度,極端最高氣溫為金溪39.6度;年降水總量1421毫米(南豐)~1630毫米(黎川),偏少0.7~ 1.7成;年日照時數1463小時(資溪)~2119小時(金溪),偏多99~439小時。
  話說撫州 撫州市位於江西省東部,轄10縣1區,面積為1.88萬平方公裏,人口380萬。市政府所在地臨川區人口近100萬。
  撫州“襟領江湖,控帶閩粵”,東鄰福建,南接贛州市達廣東,西近京九鐵路,北臨鄱陽湖,離省會南昌僅90公裏,區位條件優越。鷹廈、浙贛、嚮樂鐵路,320、316、206三條國道、昌廈一級公路、以及京福、滬瑞高速公路在撫州交匯通過。嚮莆鐵路、撫吉、濟廣高速公路正在規劃建設中。隨着國傢實施西部大開發,撫州承東啓西的區位優勢更加明顯。
  撫州素有“贛撫糧倉”之稱,是國傢區域性商品糧基地。撫州農業特色産品衆多,南豐、廣昌、崇仁、臨川分別為農業部命名的中國蜜桔之鄉、中國白蓮之鄉、中國麻雞之鄉、中國西瓜之鄉。撫州森林覆蓋率61%,是江西的主要木竹産區。撫州礦産資源豐富,已探明的金屬和非金屬礦有40多種,鈾礦儲量為亞洲第一。撫州山奇水秀,是有待開發的江南旅遊勝地,被列入國傢級、省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的有40多處。
  撫州自古就有“才子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經千年歲月孕育生成的“臨川文化”,是江西歷史上兩大支柱文化之一。王安石、曾鞏、湯顯祖、陸象山、晏殊、晏幾道等名儒巨公,是撫州歷史上輩出的賢才。新中國成立後,撫州秉承光大“臨川文化”崇文好學的優良傳統,成為教書育人的一塊沃土,基礎教育水平長期居於江西省前列,其中少年大學生當中有19%當屬撫州
自然資源 Natural resources
抚州 自然资源
  [自然特徵]
  撫州東南西三面環山,武夷山脈逶迤東南,雩山山脈綿延西南,地勢南高北低,漸次嚮鄱陽湖平原地區傾斜。境內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崗地、𠔌地廣布,河川平原開闊,土地連片集中,撫河水係網及全境。境內海拔大於500米,相對高度200米以上的山地面積3673.43平方公裏,占全市土地面積的19.52%;海拔100~500米,相對高度50~300米的丘陵面積11807.43平方公裏,占全市土地面積的62.75%;海拔小於100米的崗地、平原3336.06平方公裏,占全市土地面積的17.73%。
  撫州區域河流屬長江流域鄱陽湖水係。水係完整,河道密佈,溪流不斷,水流量大,含沙量少,水能資源豐富。全市河流分撫河、信江、贛江三支水係,有大小河流470條。撫河是江西省第二大河流,幹流總長350公裏,流經境內廣昌、南豐、南城、金溪、臨川5縣區,撫河水係在撫州市集水面積1.68萬平方公裏,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84.6%,多年平均徑流量為75.9億立方米。信江支流瀘陽河、白塔河分佈於資溪、金溪、東鄉3縣。贛江支流烏江水係網及樂安,梅江水係網及廣昌,約占全市土地面積各7.5%和0.24%。由於大小河流切割,長年衝積,逐漸形成峽𠔌沃土,贛撫平原即由此形成。
  市境屬中亞熱帶季風型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四季分明。寒鼕日出則暖,盛夏雨過便涼。1月份平均氣溫5℃,7月份平均氣溫29℃。年平均氣溫17.6℃,年平均降雨量1735毫米,無霜期平均在27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1780小時,很適宜農作物生長。
  南豐蜜桔馳名中外,溫傢寶總理題詞"
歷史沿革 History
  撫州市歷史悠久。夏禹時地處揚州域。春秋時為百越之地。戰國時屬楚。秦時屬揚州九江郡。漢改九江郡為豫章郡。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南城縣,屬豫章郡。東漢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分南城一部置臨汝縣,縣治設在今撫州市,仍屬豫章郡。三國時為吳地,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建臨川郡,郡治設在臨汝縣。兩晉、南朝相沿。南朝梁陳時,以今之崇仁、豐城、永豐、新淦等縣增置巴山郡。臨川郡初屬江州,陳武帝時與巴山郡同屬高州。隋開皇九年(公元589 年)廢郡擴州,以臨川郡並巴山郡之一部置撫州,隸屬洪州總管府,撫州從此定名。
  唐朝撫州屬江南西道。五代時,屬楊吳,升為昭武軍。宋朝,分為撫州和建昌軍,屬江南西路。元朝改為撫州路、建昌路,另置南豐州,同屬江西行中書省。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改撫州路為臨川府, 不久易名撫州府。同年二月升建昌路為肇昌府,九月改為建昌府。明洪武初,仍設撫州府、建昌府,南豐降州為縣,屬建昌府,均隸屬江西承宣佈政使司湖東道。清時仍稱撫州府、建昌府,屬南撫建道。辛亥革命後,廢府及直隸州。
  民國2年(公元1913年),全國實行縣製,次年,全省劃四道分領八十一個縣,原撫州府、建昌府境內各縣隸屬豫章道。民國15年(公元1916年)廢道,各縣直隸省政府。民國21年(公元1932)劃全省為十三個行政區時,原撫州、建昌兩府各縣分屬第五、七、八、十一行政區。民國24年(公元1935年)後, 行政區屢有變更,除廣昌縣屬第八區外,域內各縣均為第七區。1930年至1934年間,黎川、資溪、廣昌、南豐、宜黃、樂安等縣均先後建立了蘇维埃政權,分屬蘇區閩贛省和江西省。 1932年7月,東鄉珀玕一帶也建立了蘇维埃政權,屬蘇區贛東北省。
  1949年5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撫州,7月1日組建撫州分區,江西省撫州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臨川市(今撫州市城區)。 1950年9月13日,改撫州分區為撫州區。1952年8月,更名為撫州專區。1967年3月,改名為撫州地區。1968年2月,復稱撫州專區。 1971年1月22日,再度改為撫州地區。2000年6月2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撫州地區,設立地級撫州市。2000年10月20日,撫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
撫州名人 Fuzhou celebrities
  曾鞏(1019-1083) 字子固,南豐人。北宋文學家,名列唐宋8大傢。他文章簡樸雄渾,長於說理,治學嚴謹,精審、編校了不少古籍、史書、傢有藏書2萬卷,著作有《元豐類稿》、《續稿》、《外集》。今南豐縣有曾鞏墓。
  晏殊(991-1055) 字同衡,臨川人。北宋詞人,擅長小令,詞語婉麗。“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便是他的名句。著《珠玉詞》。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荊公路鄧傢巷)。北宋政治傢、思想傢、文學家。他考取進士後,曾任10多年的地方官,1070年為宰相,晚年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卒謚文。在政治上他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
  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於1058年上萬言書,提出了政治改革的具體主張,他托古改製,提出並推行了著名的“熙寧變法”,列寧稱他是“中國11世紀時的改革傢”。文學上他是唐宋8大傢之一,其詩文有不少是揭露時弊、 反映社會矛盾的作品,體現他的政治主張和抱負。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詩詞遒勁清新,“春風又緑江南岸”就是他的名句,著作有《臨川集》等。今撫州市有王安石紀念館。
  李覯(1009-1059) 字泰伯,南城人,人稱盱江先生,北宋思想傢。他反對道學家不許談“利”、“欲”、的虛偽說教,重視社會生産和革新,提出“治國之實必本於財用”,應做到“人無遺力,地無遺利”,他的哲學思想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頌嚮。著作有《直講李先生文集》。
  陸九淵(1139-1193) 字子靜,別號象山先生,金溪人,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傢。哲學上為主觀唯心主義理學,認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後被明代王陽明繼承發展,而成陸王學派,與程朱學派並稱為宋明理學兩大派。著《象山先生全集》。今金溪縣有陸象山墓。
  吳澄(1249-1333) 字幼清,崇仁人,元理學家。對宋明理學兩大派的觀點均有贊同,並竭力折衷朱熹和陸九洲的學說。著有《老子註》和諸經《纂言》。
  朱思本(1273-1333) 字初本,號貞一,臨川人,元地理學家。他集前人的成果結合自己的實際考察,以十年之功,用計裏劃方格定位的方法,繪成《輿地圖》二捲,遠比前人精確,是我國製圖史上的一個創舉。
  危亦林(1277-1347) 字達齋,南豐人,元時名醫。他積祖傳五代行醫的經驗,寫成《世醫得救方》20捲,其中有關麻醉藥物使用的記錄,是世界全麻最早的記錄。
  危素(1303-1327) 字太樸,金溪人,元末學者。長於文史,亦善書法,著有《說學齋稿》四捲,《雲林集》二捲,並與宋濂同修《元史》。
  鄧茂七(?-1449 ) 南城人,明代農民起義領袖,號稱“鏟平王”。正統年間,他率衆數萬反抗地主官兵,攻破20餘縣,曾在山寨建立政權。後失敗犧牲。
  譚綸(1520-1577) 字子理,宜黃人,明代抗倭名臣。官至兵部尚書,並主持軍務30年。曾多次率兵平定入侵的倭寇。時與抗倭名將戚繼光並稱“譚戚”。今宜黃縣城南有譚綸墓及塑像。著有《譚襄敏秦議》。
  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臨川人。明代傑出戲劇傢,他厭惡官場弊政,棄官居傢潛心著作,精研詞麯,作品甚多,反對復古主義,對封建禮教的黑暗統治進行了暴露和抨擊。其代表作《臨川四夢》(即《紫釵記》、《還魂記》、《南柯記》、《邯鄲記》在明代傳奇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作品的反封建的啓蒙思想和文詞風格,逐漸在劇壇上形成“玉茗堂派”或“臨川派”,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著有詩文《玉苟堂集》、《紅泉逸草》等。今撫州有湯顯祖墓。
  李紱(1673-1750) 字臣來,號穆堂,臨川人,清學者。曾任內閣學士,在廣西巡撫任內主修《廣西通志》。在哲學上力圖調和朱熹、陸九淵的學說,著有《穆堂類稿》、《陸子學譜》、《朱子晚年全論》等。
  周建屏(1890-1938) 原名宗堯、李子炎,字興唐,金溪人。早年參加辛亥革命,曾任北伐軍營長。192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隨朱德教導團參加八一起義。歷任中國工農紅軍團長、師長和軍長等職,是贛東北根據地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的創始人之一。“洛川會議”後,歷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副旅長、晉察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
  趙醒儂(1899-1926) 原名性和,曾用趙幹、趙興隆等名,南豐人。1921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22年派遺他到南昌創建江西黨團地方組織。先後擔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南昌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長、中共中央直屬江西支部書記、中共江西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曾多次被捕入獄,始終堅貞不屈。1926年9月16日,在南昌被軍閥鄧如琢殺害。黨中央的《響導》周刊撰文悼念,稱譽他為“江西黨的組織者”,“江西民族解放運動的先鋒”。
  傅烈(1899-1928)原名傅見賢,化名賀澤,籲伯凱,臨川人。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任旅歐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直屬巴黎支部書記、旅歐總支委員。1924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中共江西區委組織部長,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兼軍委書記。1928年3月被捕犧牲。1978年11月5日中共四川省委慰問團專程來南昌慰問傅烈的傢屬,題詞寫道:“四川人民無限懷念四川省委第一任書記傅烈同志”!
  潘震亞(1889-1978)南城縣人。早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活動,以後長期從事法學研究和文化教育工作。建國手曾任復旦大學法學院院長,國傢監察部副部長,江西省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等職。
  饒毓泰(1891-1968)撫州州鐘嶺人,早年留學美國,1922年回國,曾任南開大學物理學教授、北京大學理學院院長,西南聯大物理係主任。建國後,他除從事教學和科研外,還擔任了全國政協委員。他在氣體導電和光譜方面有較高的造詣。
  黃火星(1909-1971)樂安縣人。1930年參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32年編入中國工農紅軍,曾任團政委、旅政委、軍政委、兵團政治部主任 ,福建軍區政治部主任,江蘇軍區第二政委,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等職。
  程孝剛(1892-1977)宜黃縣人,教授、鐵道機械工程專傢。在修建中東、津浦、膠濟、京瀋等鐵路中,先後擔任機務督管員、機務處長、總工程師等職,後從事教育工作,曾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曾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
  李世璋(1900-1983)臨川縣人。早年在黃埔軍校任教,參加過北伐戰爭。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政務院人民監察委員會秘書長、監察部副部長、江西省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六屆全國政協常委。1962年重新加入中國共産黨。
  自然環境
  礦産資源
  市內礦産資源豐富,有金屬礦産20多種,非金屬礦産30多 種。主要有:有色 金屬(含貴金屬)、稀有金屬、黑色金屬、稀土礦産、瓷土礦産、建築材料及冶金輔助礦産等,以稀有金屬鈾、有色金屬銅、瓷土礦和建築材料礦産為優勢。已探明儲量的230處礦床 中,內有大型礦床1處,中型6處,小型223處。已開採利用的有銅、鈾、瓷土、金、鎢、煤、稀土、螢石、石墨、建築材料等。
  土地資源
  全市土地面積1.88萬平方公裏,占全省總面積的11.26%。 其中耕地33.4萬公 頃,全市人均占有耕地0.088公頃;牧草地0.064萬公頃;林地121.45萬公頃;居民點及工礦 用地6.23萬公頃;交通用地1.43萬公頃;水域面積9.34萬公頃;未利用土地13.73萬公頃。
  全市總面積為173.65萬公頃,土壤類型分為紅壤、黃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紅粘土、 新積土、粗骨土、潮土和水稻土9個土類及15個亞類、65個土屬、200個土種。
  1紅壤。全市紅 壤面積為132.22萬公頃,是全市面積最大的一類土壤。紅壤大多數土層深厚,是發展果、 茶 、桑、油茶以及用材林和經濟林的主要土壤資源。
  2黃壤。全市除南城、東鄉縣外,其他縣 (區)均有分佈,總面積為3.5萬公頃。有機質豐富,肥力高,是發展主要用材林的重要土壤資源。
  3山地草甸土。位於南豐、宜黃縣軍峰山和崇仁縣相山等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平坦緩坡地段,面積1.9萬公頃。
  4紫色土。主要分佈於南城、廣昌、南豐縣海拔150米左右的丘陵地區,面積為5萬公頃。紫色土適宜喜鉀、鈣植物的生長。
  5紅粘土,面積為0.053 萬公頃。
  6新積土。零星分佈於全市大小河流主航道兩則的河漫灘,面積為0.02萬公頃。
  7 粗骨土。分佈於崇仁縣三山鄉丘陵地區,面積為3.53萬公頃。部分植被較好的地段,表層土較 厚,土壤有機質較豐富,是發展油茶生産的良好土壤資源。
  8潮土。是近代河流衝積物經人工開墾耕作而形成的一種旱作土壤,分佈於撫河及其支流沿岸的河階地及衝積平原,面積為 0.85萬公頃。潮土土壤深厚,土質疏鬆,養分豐富,是各種經濟作物、蔬菜、果樹,尤其 是 柑桔種植的良好土壤資源。9水稻土。廣泛分佈於全市各縣(區),尤以撫河平原和丘陵溝 𠔌分佈集中,是市內最主要的耕作土壤,面積為31.6萬公頃。水稻土復種指數高,生産利用 強,是種植水稻、棉花、紅薯、西瓜、花生、甘蔗、油菜等多種經濟作物的優良土壤。
  能源資源
  市內能源資源主要有水能、光能、風能等。
  水能:市內水能理論藴藏量為70.246萬千瓦(其中撫河57.90萬千瓦,信江流域5.496萬千瓦 ,贛江流域6.73萬千瓦,潤溪河0.12萬千瓦),占全省水能藴藏量的10.29%。水能可開發量為49.14萬千瓦,折合年可開發電量19.66億千瓦小時。 光能:市內全年日照總時數為1647.19小時,太陽輻射總量為102.4-112.2 千卡/平方釐米, 以南豐縣為最大,東鄉次之,資溪最少。全市屬短日照地區,晝夜變化較小,年內太陽輻射總量不低,有利於長短日照作物生長和太陽能的開發利用。
  風能:市內一年內以靜風天數最多,年平均風速僅1.2~3.2米/秒,臨川 、南城、金溪偏大,為2.1米/秒。南城年均風速達3.2米/秒,為全市最大,可供開發利用 。
  能源礦:全市有煤炭産地32處,分佈在市內8個縣(區)。主要分佈在崇仁 相山-禮陂-諳源 、東鄉劉傢嶺-小璜-詹墟、樂安濂坑-仲溪-洞口、南城鯤塘-上唐-莊上、南豐池渡和沙崗等地,均為小型規模礦床。纍计探明儲量為827萬噸,僅占全省的0.7%左右。
現任領導 The current leadership
  市委書記:甘良淼;市長:張勇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公元257年(三國吳太平二年),臨川郡轄臨汝、南城、西豐、新建、安浦、永城、宜黃、南豐、東興、西城10縣。
  南朝梁陳時,增設巴山郡,領巴山、西寧、新建、興平、豐城、廣豐、新安7縣。
  隋朝時,以臨川郡和巴山郡之一部置撫州,原轄區並為臨川、南城、崇仁、邵武4縣。
  唐朝時,邵武縣劃出,增設南豐縣。
  南唐時,轄臨川、崇仁、南豐、宜黃4縣,另置昭武軍,轄南城、東興、永城3縣。
  宋朝時,撫州轄臨川、崇仁、宜黃、金溪、樂安5縣,建昌軍轄南城、南豐、新城(今黎川)、廣昌4縣。
  元朝時,撫州路轄臨川、崇仁、金溪、宜黃、樂安5縣,建昌路轄南城、新城、廣昌3縣。
  明清兩朝,撫州府轄臨川、崇仁、金溪、宜黃、樂安、東鄉6縣,建昌府轄南城、南豐、新城、廣昌、瀘溪(今資溪)5縣。
  1935年,南城、南豐、東鄉、臨川、宜黃、崇仁、樂安、金溪、資溪、光澤、黎川11縣劃歸江西省第七行政區,廣昌縣屬第八行政區。
  1949年07月,成立撫州分區,轄臨川市及臨川、崇仁、宜黃、金溪、樂安、南城、南豐、資溪、黎川9縣。
  1950年03月,臨川市並入臨川縣。
  1951年06月,改臨川縣城關鎮為臨川縣撫州市。
  1952年08月,廣昌縣由寧都專區劃歸撫州專區管轄。
  1953年02月,臨川縣撫州市改名為臨川縣撫州鎮。
  1954年04月,撫州鎮升為縣級鎮。
  1955年02月,改撫州鎮為撫州市。6月23日,廣昌縣劃入贛南行政區。
  1963年10月,撫州市復稱鎮。
  1968年06月,進賢、東鄉兩縣劃歸撫州專區。
  1969年10月,撫州鎮改為撫州市(縣級市)。
  1983年07月,廣昌縣劃歸撫州地區,9月30日,進賢縣劃入南昌市。
  1987年08月,根據國務院的批復,撤銷臨川縣與撫州市,設立臨川市,由於種種原因,這一建置直至1995年1月纔正式實施。
  2000年06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臨川市,設立臨川區。
  2000年10月,撫州撤地設市,臨川市改為撫州市臨川區。撫州市現轄臨川、南城、南豐、廣昌、黎川、崇仁、樂安、宜黃、金溪、資溪、東鄉11個縣區,151個鄉、鎮、場、街道辦事處。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撫州市轄1個市轄區、10個縣,7個街道、88個鎮、62個鄉、1個民族鄉。
  撫州市 面積18817平方千米,人口369萬人(2002年)。
  臨川區 面積2121平方千米,人口101萬。郵政編碼344000。區人民政府駐贛東大道。轄7街道18鎮9鄉。
  南城縣 面積1698平方千米,人口 30萬。郵政編碼344700。縣人民政府駐建昌鎮。轄9鎮3鄉。
  黎川縣 面積1729平方千米,人口 24萬。郵政編碼344600。縣人民政府駐日峰鎮。轄6鎮8鄉。
  南豐縣 面積1909平方千米,人口 27萬。郵政編碼344500。縣人民政府駐琴城鎮。轄7鎮5鄉。
  崇仁縣 面積1520平方千米,人口 31萬。郵政編碼344200。縣人民政府駐巴山鎮。轄7鎮8鄉。
  樂安縣 面積2413平方千米,人口 33萬。郵政編碼344300。縣人民政府駐鰲溪鎮。轄9鎮6鄉(含1民族鄉)
  宜黃縣 面積1944平方千米,人口 21萬。郵政編碼344400。縣人民政府駐鳳岡鎮。轄6鎮6鄉。
  金溪縣 面積1358平方千米,人口 27萬。郵政編碼344800。縣人民政府駐秀𠔌鎮。轄7鎮6鄉。
  資溪縣 面積1251平方千米,人口 11萬。郵政編碼335300。縣人民政府駐鶴城鎮。轄5鎮2鄉。
  東鄉縣 面積1262平方千米,人口 42萬。郵政編碼331800。縣人民政府駐孝崗鎮。轄9鎮4鄉。
  廣昌縣 面積1612平方千米,人口 22萬。郵政編碼344900。縣人民政府駐旴江鎮。轄5鎮6鄉。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册(2004)》,人口截至2002年底。 *
地理資源 Geographic Resources
  [資源特點]
   撫州資源豐富,全市土地面積18816.92平方公裏,其中耕地33.4萬公頃,人均占有耕地0.09公頃。耕地中有灌溉水田20.01萬公頃,望天田10.27萬公頃,水澆地300公頃,旱地1.85萬公頃,菜地1.19萬公頃;園地3.8萬公頃,其中有桑園3600公頃,果園3.14萬公頃,茶園2000公頃;牧草地600公頃,其中天然草場100公頃,改良草場100公頃,人工草場400公頃;林地121.45萬公頃;居民點及工礦用地6.2萬公頃;交通用地1.42萬公頃。水域面積9.34萬公頃,其中河流水面5.35萬公頃,湖泊水面500公頃,水庫水面2.37萬公頃,坑塘水面8400公頃,溝渠水面2300萬公頃。在水域面積中,可養殖水面占2.18萬公頃。全市未利用土地13.73萬公頃可供開發。
  境內礦産資源種類繁多,有金屬礦産20多種,非金屬礦産30多種。有色金屬和貴金屬礦産有金、銀、銅、鉛、鋅、鎢、錫、鉬、鉍、釩、鈷、碲、硒等,其中金礦儲量10025.5千克,銀礦儲量167噸,銅礦儲量199050噸,鉛礦儲量70585.47噸,鋅礦儲量12470.7噸,鎢礦儲量45492.42噸。黑色金屬礦産有鐵、錳,其中鐵礦儲量3445.36萬噸。放射性礦産有鈾,樂安縣在4.5平方公裏範圍內有40多個礦床,屬超大型鈾礦床。稀有礦産有偉晶岩脈型、風化殼型和沙礦型3種,礦産儲量2495.6噸。稀有金屬礦産有鈮、鉭,其中鈮礦儲量103噸,鉭礦儲量47噸。非金屬礦産有石墨、花崗岩、瓷土、石灰石、硫鐵、石英石、珍珠岩等,其中石墨礦儲量300萬噸,花崗岩石材8億多立方米,硫鐵礦儲量486.1萬噸,重晶石礦儲量351.11萬噸,石灰岩礦儲量2164萬噸,硅藻土礦儲量1106萬噸,瓷土礦儲量1243.3萬噸,硅石礦儲量1160萬噸,螢石礦儲量38.5萬噸,煤炭儲量827萬噸。其他非金屬礦産還有磷、鉀長石、白雲母、紅柱石、瑪瑙等。
  市內水資源總量達232.97億立方米。水資源分地表水和地下水兩種:地表水資源來自降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322億立方米,多年年平均降水量在1700毫米左右。4~6月份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50%。全年地表水資源為181.11億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6300立方米左右。全市地下水(淺層)資源可動量初步估算為51.86億立方米,平均地下水徑流模數為22.6萬立方米/年平方公裏。
  境域內植物起源古老,可提供物質原料的資源植物生産潛力很大。全市有高等植物3000餘種,其中木本植物109科322屬1018種(含亞種、變種及少數栽培種),在木本植物中,有優良速生樹種26科55種全市森林覆蓋率61%,是江西省的主要木竹産區。水杉、伯樂樹、香果樹、杜仲、福建相、銀杏、長柄雙花木、蛛網萼、天竺桂、銀種花、野大豆、凹葉厚樸、紅豆樹、樂東擬單性木蘭、閩植、浙江浦、青檀、銀鵲樹、南方紅豆杉,長葉榧樹20種樹種被列為國傢保護樹種。
  境內生態條件較好,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動物資源中有哺乳類、鳥類、兩棲類、爬行類、魚類、軟體動物、浮遊動物等。屬國傢一類保護動物有7種,分別為華南虎、金錢豹、雲豹、梅花鹿、金貓、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屬國傢二類保護動物37種。全省僅撫州特有的動物有黑熊、紅腹錦雞。良好的生態環境使資溪縣成為全國僅有的兩處華南虎野化放歸基地之一。
歷史文化
  文化概況
  “臨川文化,華夏奇葩”。這是1992年11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弘揚中國臨川文化暨興建湯顯祖文化藝術中心》新聞發佈會上,文化部常務副部長高占祥的題詞。在這次會上,馮徵代表中國炎黃文化研究會指出:“臨川文化是華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所謂“臨川文化”,作為一個特定的文化概念,是指以臨川古治屬為核心,輻射而涵蓋現今撫州市十餘縣(區)的區域性文化。它生成於秦漢,興盛於兩宋,延綿於明清,影響於當今。它是炎黃文化壯麗寶庫中的一塊熠熠生輝的瑰寶,是華夏文化百花園中一枝鮮豔奪目的奇葩。
  “遠色入江湖,煙波古臨川”。撫州,古為臨川郡。東漢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置臨汝縣,即後來的臨川縣。公元237年,建臨川郡,郡治設在臨汝縣。隋文帝開元九年(公元589年)滅陳,實現全國統一,廢郡擴州,平陳總管揚武通奉命安撫臨川郡一帶,將臨川郡改為撫州。縱觀歷史,古臨川治屬相當於現在撫州市的絶大部分,並襄括了廬陵、豫章、甌閩部分。東連吳越,西接瀟湘,南控閩粵,北襟江湖,橫跨吳、越、楚三地。為古代通往閩粵沿海地區的要衝。這裏,地氣殊異,山川炳靈,林奇𠔌秀,水繞川環。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江山形勝而人稠勤富,交通便利而商賈常行。荊楚、吳越文化交匯於此,中原、閩粵文化滋潤其中。秀美的風光,發達的農業,悠久的歷史,豐厚的文化積澱,優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燦爛的“臨川文化”。魏晉以來,特別是兩宋以後,臨川古郡,撫河兩岸,名人輩出,文事昌盛,素有“才子之鄉,文化之邦”的譽稱。
  “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這是唐初四傑之一的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對“臨川文化”贊美的千古絶唱。臨川文化,博大精深,藴涵深邃,影響久遠。
  1、才子輩出,俊彩星馳
  “名儒巨公,彬彬輩出,不可勝數”,“臨川才子”是“臨川文化”的得意之筆。自古以來,臨川才子之多嚮為世人矚目。“臨川文化”區內樂安流坑“千年古村”的“子男雙封爵,文武兩狀元,參政代天子,師保五六人,一門十進士,兩朝四尚書,進士五十二,知縣四十多,鄉舉百六餘,會解監元群,鄉賢祀十二,秀纔如繁星”的記述,就是臨川才子涌現的生動寫照。據有關資料統計,自宋而清,僅臨川(撫州)進士及第者2000餘人,涌現了舉世矚目的才子群體。王安石、湯顯祖、曾鞏、晏殊、晏幾道、陸象山、樂史、饒節、謝逸、謝過、李覯、吳澄、紀大奎、李瑞清、譚綸、陳自明、危素、蔡上翔、吳與弼、羅汝芳、陳彭年、危亦林、鄧茂七、徐奮鵬、陳際泰、羅萬藻、章世純、艾南英、黃爵茲、歐陽竟無等等,就是臨川(撫州)古代才子群體中的佼佼者。
  撫州不僅文化名人多,而且檔次高,成就大。列入《中國名人辭典》的鴻儒100多人。《江西歷代文學藝術傢大全》共收錄了1296人,其中撫州籍名傢317人,幾占三分之一。“宋詞四開祖,臨川有二晏”,“唐宋八大傢,曾鞏、王安石”,“江南四才子,陳、羅和章、艾”。“江西詩派”前期25人,臨川有謝逸、謝過、汪革和被陸遊稱為“詩僧第一”的堯節。全國兩宋詞人867人,江西為153人,而撫州就占44人。特別是北宋著名詞人晏殊、偉大改革傢王安石、文章大傢曾鞏、南宋心學大師陸九淵、明代劇壇偉人湯顯祖等,不僅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貢獻,而且贏得了世界性的崇高聲譽。
  文化之邦,才子之鄉,常是名人墨客聚會之地。歷史上有不少名人學士來臨川(撫州)任職和宦遊。東晉王羲之、南朝謝靈運、唐朝顔真卿、南宋陸遊等,曾在這裏為官;宋代詩人黃庭堅、梅堯臣、範成大、明代思想傢李贄、徐霞客也都來過此地遊覽常駐。《世說新語》和《詩品》的編著者劉義慶和鐘嶸均襲封臨川王。這些名人學士在臨川都留下了大量遺墨華章,為閃光的臨川才子群體增添了輝煌。
  近、現代史上,撫州的政界要員、科技名流、文壇巨匠、音樂明星、留學博士同樣各領風騷。黃祿祥、饒毓泰、周建屏、趙醒儂、傅烈、遊國恩、肖滌非、舒同、李井泉、盛中國、盛中華等,都是撫州人氏。他們超群拔萃,卓有成就,為豐富和推動人類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纔鄉代有才子出”,“臨川神童今朝多”。從1977年恢復高考至1993年,全市各類學校為全國大中專院校輸送新生58415名,其中少年大學生147人,僅臨川一中、二中被錄取的少年大學生就有62人,在國外留學20人。出現了象臨川縣河東鄉農民武進興的“大學生之傢”(6個兒子,5個考上大學,1個考上中專),臨川縣羅針鄉朱傢村的“大學生之村”(全村總人口240人,擁有大專以上學生40名)。兄弟出國,姐妹留學,一傢五個兒女出了三個博士、兩個碩士。這類現象在撫州是屢見不鮮的。1984年以來,撫州市中小學生在全國性和全省性的數、理、化三科大賽中,共有2284人次獲奬。其中獲全國一等奬的153人次,獲全國二等奬的365人次,獲全國三等奬的740人次。國傢教委副主任柳斌稱此為“臨川現象”。引起了國內外學者、專傢以及新聞界的極大興趣和關註,紛至沓來地對“臨川才子現象”進行考察、研究和探討。
  2、思想深邃,變革圖新
  作為撫州區域歷史時代精神之精華的哲學思想,是“臨川文化”的精髓。優秀的才子群體,必然産生一流的思想傢、哲學家。以李覯、王安石、陸象山、吳澄、吳與弼、羅汝芳等哲人為代表的哲學思想的形式和發展,為中國文化進入強化期作出了傑出貢獻。
  李覯,是我國一位具有樸素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著名哲學家。他從“陰陽二氣會合”而生萬物的觀點出發,說明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並大膽地主張“通變”,“量時製宜”,他認為輓救失誤,剋服弊端最有效的辦法是變革。特別是他目睹朝政混亂,决心站在革新者一邊,撰寫了《富國強兵三十策》、《慶歷民言》和《盱江文集》,在政治、軍事、經濟、法學、倫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獨特見解,後人譽為“醫國之書”。南宋理學家陸象山,融孔孟思想和禪佛思想於一爐,建立了一個與程朱“道學”相抗衡的“心學”哲學體係。他所強烈的主觀能動作用和註重思考精神,在客觀上起瞭解放思想的作用,成為“臨川文化”重要的精神動力。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元代傑出的哲學家吳澄,“和會朱陸”,即以陸學為主而參與朱學,強調自識本心的途徑和方法,獨成一傢,創立了“草廬學派”。明代思想傢羅汝芳曾作為泰州學派的重要人物蜚聲全國。他否認“存天理、滅人欲”的正宗教條,持見新奇,另闢蹊徑,一掃宋明理學迂謹之腐氣。明中期我國商品經濟繁榮,市民階層崛起,資本主義萌芽,羅汝芳的哲學思想體現了這一時代的要求,出現了將唯心主義理學嚮唯物主義理學方向轉化的大突破。
  特別是王安石的“荊公新學”和“熙寧變法”達到他所處時代思想理論和政治實踐所能達到的高峰。面對自兩漢以來,代表大地主階級利益的守舊、迂腐的思想學說和“二程理學”的沉悶統治,王安石在哲學、經濟、教育、倫理等方面,提出了一個完整的新的思想體係——“荊公新學”,為他的“熙寧變法”提供了充分的思想理論基礎。他概括了北宋蓬勃發展的自然科學成就,繼承了李覯的唯物主義思想,建立了以“氣”一元論為基礎,以“天人不相幹”的思想為核心的唯物主義自然觀,提出了萬物皆變和運動變化的根據在於事物內部有“藕”、有“對”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在認識論上,提倡調查和“體驗”,主張學而知之、勤思好學的反映論。值得一提的是王安石所描述的“元氣—陰陽—五行—萬物”的宇宙生成理論,不僅在哲學上而且在自然科學上都有很高的價值。他天才地猜測宇宙的起點,不是在空間上相互間斷的物質微粒,而是一種綿延連續的物質——“元氣”。“元氣”是物質和空間的統一,空間不再是容納物質的框架;他所描繪的宇宙發展過程,不是機械力的作用過程,而是一種形態物質嚮另一種形態物質轉化的過程。王安石的宇宙論比起歐洲的宇宙論,包括古代原子論者的宇宙生成論和近代康德—拉普拉斯的星天假說,都要前進得多,合理得多。在這個思想基礎上,王安石大膽地提出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振聾發饋的政治思想。難能可貴的是,他從這些思想出發,積極倡導和推行政治變革,轟轟烈烈地幹了一番改革事業。面對“積貧積弱”的政治局面,他兩度為相,發動和領導了舉世聞名的“熙寧變法”運動。這場變法,以發展生産,富國強兵,輓救趙宋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社會、政治、軍事、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後又一次規模巨大、威武雄壯的社會變革運動。因此,王安石被列寧稱贊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傢”。
  3、文事昌盛,戲藝繁榮
  詩書豐繁,“文獻之邦”是“臨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據資料載,列入《四庫全書》存目的論著,撫州籍人氏著述就有近800捲之多。至今橫臥撫州市東門的“文昌橋”,就是“臨川文學”昌盛的象徵。傳說是“文昌橋上賞文章”、“文昌橋上賽文章”、“文昌橋上賣文章”、“文昌橋上曬文章”、“欲覽詩書文昌橋”、“無纔莫進撫州門”。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宋詞與唐詩、元麯爭奇鬥妍。宋初的詞壇,主要是江西人氏占據。據唐圭璋先生《宋詞四考》,兩宋時期全國有詞人867人,江西占153人,其中撫州籍詞人42人,成為江西詞人的主體。特別是北宋詞人晏殊,辭筆清麗,氣度閑雅,“音情纏綿而不偎薄,達意明白而不發露”,樹一代詞風。後人稱他為“導宋詞之先路者”、“北宋倚聲傢初祖”。晏殊的兒子晏幾道,擅長小令,後人稱他“把我國令詞推嚮頂點”。
  在中國文學史上,中唐和北宋時期兩次“古文運動”,實質上是散文革新運動。領導這場運動的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傢”。八大傢中,撫州占二傢,這就是王安石、曾鞏。時人稱曾鞏文章是“曾子文章衆無有,水之江漢星之鬥”。特別是王安石在宋代新古文運動中,不僅理論上獨樹一幟,而且在創作實踐上別具一格,力主“以適用為本”,立意超拔,瘦硬奇崛,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反對了西昆派唯美主義頽風,實為北宋文學革新運動之主將,唐宋八大傢之中堅。梁啓超說:“荊公於中國數千年文學史中,已占最高的位置矣”。翻開現代《中國文學史》扉頁,五位主編,其中遊國恩、肖滌非二人又是臨川才子。
  撫州是江南地方戲麯出現最早和最興盛地之一。南方戲麯,以“永嘉雜劇”為始祖,最早傳入南豐。清康熙初年,宜黃産生的“二黃腔”已在浙江流行,後傳播到安徽、湖北,再經藝人加以創造,遍及全國。嘉靖年間兵部尚書譚綸又將海????腔帶回家乡宜黃,宜黃戲子竟有千人之衆。撫州採茶戲,是撫州地方戲的一支勁旅,很受當地人民的歡迎,得到戲劇界的青睞。
  儺舞,是“中國古代舞蹈的活化石”,是“臨川文化”的一塊瑰寶。撫州是我國“儺舞之鄉”。江西10個“儺”縣,撫州占6縣,其中又以南豐儺為最古老、最係統、最完整,“延今三千餘年”,至今襲而不衰,蜚聲中外。撫州戲麯藝術的産生和發展,塑造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一位戲劇巨人湯顯祖。他的代表作“臨川四夢”,即《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標志着我國明代傳奇戲劇發展的新高峰,在中國戲麯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形成了撫州獨特的戲麯文化。早在20世紀中葉,他的劇作已不斷被譯成英文、日文、法文在國外廣泛傳播,爭相上演。近幾年,上海昆劇團赴法國演出《牡丹亭》,反映依然十分強烈。湯顯祖與英國的莎士比亞齊名。日本戲麯史傢青木正兒指出他們是“東西麯壇的偉人”。中國人稱湯顯祖為“東方的莎士比亞”;外國人稱莎士比亞為“西方的湯顯祖”。
  書法藝術是“臨川文化”輝煌的一頁。東晉大書法傢王羲之於晉成帝鹹康元年至六年在臨川任內史,三十餘歲,臨池學書,為他的書法成就奠定了基礎。唐朝大書法傢顔真卿六十三歲在臨川任刺史,寫《麻姑山仙壇記》,被譽為天下第一楷書,從而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臨川籍人氏曾行、趙崇番、陳景元、虞集、李瑞青等都是書法藝術大傢。東鄉的舒同是我國當代著名書法傢,創建了別具一格的“舒體”,被譽為“紅軍第一書法傢”。
  4、禪佛鼎盛,光照異國他鄉
  公元前一世紀佛教傳入中國,隋唐最盛,以後開始有了佛教宗派,禪宗就是其中之一。由於禪客衆多,禪學興隆,後又分成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三個流派。其中又以曹洞宗影響最大,聲譽最高,在佛教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曹洞宗的宗風是由“二宜兩山”禪師共同創立的。他們一是撫州宜黃曹山寺本寂禪師;一是宜豐洞山普利寺良價禪師。本寂在宜黃曹山修持了大約30年,是我國禪宗史上“五傢七宗”的創始人之一。曹洞宗創立之後,南宋嘉慶16年,日本國承陽大師來中國留學,跟從曹洞宗第13代受禪法,學成回國,便在日本福進縣建立了永平寺。700多年來,曹洞宗的宗風法輪常轉,承陽大師成了日本曹洞宗的總本山,第子達一千萬之衆,還專門成立了曹洞宗研究所。“臨川文化”東渡,光照異域他鄉,生根開花結果,成為“臨川文化”與日本國的文化交流和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友誼的紐帶。南城的麻姑山,是江南名山,唐時皇帝為之立廟,於是道士爭相講道,麻姑山成為江南一帶道教勝地。此外,金山寺、疏山寺、天主教堂、竜鳳岩、正覺寺等,都是撫州宗教文化比較集中的名山勝寺。
  5、科學、技術昌明,經濟、文化交融
  撫州不僅是才子之鄉,在文化藝術方面有突出貢獻,而且,科學技術在“臨川文化”的大係統中也占有重要位置。特別是在物理學、天文學、地理學、醫學、冶煉技術和印刷技術上,曾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宋代地理學家樂史,著有地理學巨著《太平寰宇記》200捲,堪稱古代地理學巨臂,為研究我國歷史地理要籍。著名地理學家朱思本,耗10年之功,繪成《輿地圖》兩捲,在製圖史上是一個傑出的創造。“盱江醫學”在江西醫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僅宋、元、明、清四代,盱江流域各縣有傳略可考的醫學家多達200餘人,醫學著作100餘種,是我國古代醫學寶庫的珍貴遺産。元代醫學家危亦林,著有《世醫效方》,其中關於麻醉藥的使用,骨折復位的懸吊復位法,創世界最早紀錄,各國沿襲至今。當代中國物理學家有“四大名旦”,撫州的饒毓泰就是其中一“旦”。古代的撫州府陶瓷製作和燒煉也非常發達。著名的《景德鎮陶錄》一書曾高度稱贊撫州的製陶藝術,南豐白捨,金溪小陂,臨川白滸三窯所産生的陶瓷,可以和景德鎮陶瓷媲美,因而被載入《中國陶瓷史》。與“臨川文化”昌盛相聯繫的,是金溪的木刻印刷和石板印刷,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技藝精湛,與“臨川才子”相得益彰,世稱“臨川才子金溪書”。此外,樂安的毛邊紙,臨川的毛筆,在清朝均為貢品。
  古治臨川,是農桑富庶之地,江南魚米之鄉。幾千年來,勤勞、好學、聰慧的撫州人民在農耕經濟基礎上創造了獨特的物質文化。南豐蜜桔是著名的貢桔,在海內外有很大影響。它的栽培技術和歷史可追溯到唐開元以前。作為經濟交往和貢品,突破了純資源物質形態,創造了獨特的蜜桔文化。廣昌白蓮始種於唐高宗儀風年間,南宋紹定元年就有“蓮鄉”之美稱。撫州到處呈現荷花爭豔,子蓮飄香的蓮鄉風光。它遍布國內,延伸國外,與祖國的飲食文化和醫學文化相輔相成,交相輝映,為中外文化交流作了重要貢獻。明清時,宜黃、樂安等地是江南重要的夏布産地,其中尤以宜黃為最。宜黃夏布有纖維細長,色澤光潔,透風涼爽,質韌耐用等特點。這裏長年舟車不斷,商旅繁忙,成為江南夏布的集散地。宜黃夏布在國內各大城市和高麗(朝鮮)市場上享有極高的聲譽,構成別具特色的撫州(臨川)服飾文化。
  6、革命詩章,悲愴壯烈
  人傑地靈的撫州,有着光榮的革命歷史。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撫州人民為“臨川文化”書寫了可歌可泣的壯烈篇章。隨着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南豐、宜黃、廣昌、樂安、資溪、黎川等縣也成為紅色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臨川、東鄉、金溪、崇仁成為敵我雙方爭奪的“拉鋸”區。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陳毅等中央領導人都曾多次在這裏領導和指揮武裝革命鬥爭,建立蘇维埃新生政權。一九三O年到一九三三年,先後進行的五次反圍剿中,撫州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次、第五次反圍剿鬥爭的主戰場。革命力量同國民黨反動派先後在這裏進行了幾十次激烈戰鬥。東、黃陂戰役,洵口戰役、團村戰役、金溪戰役和大寨腦、高虎腦、萬年亭戰鬥等都在中國人民革命鬥爭史上寫下了不朽的一頁。全區保留了一批象黎川湖坊的“閩浙贛蘇维埃政府”革命舊址,紅軍“第一號佈告”和大量紅軍標語等珍貴的革命歷史文化。膾炙人口的“漫天皆白,雪裏行軍情更迫……”就是毛澤東在廣昌行軍路上的佳作。“……工農兒子慣徵戰,四破鐵圍奇中奇”的律詩,就是陳毅將軍“聞黃陂大捷,敵人第四次圍剿被粉碎”的“喜賦”。在這血與火的鬥爭中,涌現了李井泉、舒同等一批臨川英雄豪傑,誕生了趙醒儂、傅烈、周建屏等許許多多革命先烈,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臨川文化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烈詩章。象舒同為悼念東鄉李剋昌烈士所作的“捨生以存義、殺身定成仁;可憐羊城(‘羊城’是撫州城別名)地,鮮血醒萬民。”象撫州鄒淵烈士的“獄中遺詩三首”--“寄母:忠孝從來兩難行,移孝作忠母訓明。望母莫為兒悲哭,兒能成仁母亦榮。”“寄弟:頭顱一擲事本輕,遺恨未能拳慈親。最後一句叮嚀語,菽水承歡弟繼承。”“寄妻:昔年鴻案曾相親,卿卿我我見真情,我今笑赴刑場去,孝親撫孤在汝身。”這些悲壯的詩句至今讀來不禁令人黯然淚下,更有一股氣貫長虹的浩然正氣。正是這些革命歷史文化,使“臨川文化”內在精神升華到了更高的境界。
  綜上所述,自宋而明,隨着中國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和江南經濟的開發,在撫州確實出現過一個輝煌燦爛的文化昌盛期,涌現過全國第一流的政治傢、詩人、詞人、古文傢、哲學家、戲劇傢、地理學家、醫學家、歷史學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所達到的巨大成就和對華夏文化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他們的天才創造對民族文化所投射的深遠影響,是永載史册、永不暗淡的“臨川之筆”的光照。
  光輝燦爛的撫州文化,不僅在中國文化史上具有顯赫的地位,就是在當今國際上也享有很高聲譽。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成立了“撫州史研究會”,對撫州歷史和文化進行研究和探索。美國博士韓明士,1985年在美國出版了他的專著《中國宋朝江西撫州的精英》。日本是國外王安石研究的中心。研究隊伍蔚為壯觀,論文著述十分繁豐。東一夫,東村哈兵衛、高橋作衛、佐伯富、周藤吉之等,都是著名的王荊公研究傢。日本戲麯史傢青木正兒,致力於湯顯祖研究,著有《中國近代戲麯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俄亥俄洲大學歷史係主任葛德衛教授,致力於吳澄和“草廬學派”研究。1986年,美國一批專傢學者前往崇仁考察吳澄的故裏。1982年,以鬆田文雄為團長的日本佛教考察團,專程前往宜黃曹山,對曹洞宗遺址進行考察。國外專傢、學者前往撫州瞻仰、考察湯顯祖及其贛東民間藝術、南豐儺舞、民情、民俗者,不計其數。“臨川文化”對世界文化也投下了久遠的影響。
生活習俗 Living habits
  一、發型
  古時,在清朝以前都是蓄發的。和中國其它地方一樣。本縣在清朝時期被滿清政府強迫剃發,從此男人都是蓄發紮長辮,婦女頭上盤髻(有圓形、船形、橢圓等類型)。民國期間,男人剪辮,剃和尚頭或蓄平頂頭、西裝頭、飛機頭;少女仍留長辮,婦女則改善為反梳反折,或梳短發。
  二、首飾
  舊時,民間頗重裝飾。富裕之傢,男人戴金戒指,婦女頭籠珠翠,發係金簪,耳垂金環,手串玉鐲,逞財顯勢。一般人傢,男人無所裝飾,婦女多用荊釵或銀釵別發,間有戴銀手錫者。解放後,男女以戴手錶為時尚。近年來,城鄉部分人民生活由“溫飽型”轉嚮“富裕型”,多用金戒指、金項鏈、金耳環裝飾。
  三、服飾
  晚清時期,粗藍土布盛行,民間都是便裝,男女穿大襟衣、掩腰褲(女服要飾邊,男服下飾邊)。民國時稍有變化,農村婦女穿不飾邊的大襟衣,男人改穿對襟衣。城鎮公務人員、教師、學生穿中山裝、青年裝。商人穿袖長過掌的下港裝。豪紳富戶天熱穿長衫,天冷穿皮袍。闊少穿西裝。太太、小姐多穿旗袍、花裙。解放後,人民群衆的衣式日新月異。
  四、節日
  春節
  正月初一 稱“春節”,俗稱“過年”。凌晨傢傢戶戶鳴放煙花爆竹來接年。祭祖完畢,晚輩嚮長輩拜年。早餐,炒青菜(大多數以芥菜為主)1碗全家共食,其意清清吉吉。餐後,城區居民多去親友或鄰居傢互相祝賀春節;農村群衆多往祠堂上新丁,生男孩可領丁餅1雙,生女孩衹記下生辰、名字。男人不挑水,女人不洗衣物、不動針綫。
  初二至十五的每天上午(不含初三或初四),繼續走親訪友,但下午一般不拜年。
  初三(個別地方初四)這天,衹到上年有長輩亡故的親友傢嚮亡靈拜年;下午,傢傢吃辭年酒。解放後,拜年習俗仍有保留,但嚮長輩拜年時不再下跪。
  立春
  基本上與全國一樣,而在清代時,民間和官府十分重視。這天,傢傢準備好迎春接福的紅紙條,貼於廳堂正中壁上,待立春時刻一到,鳴爆、點燭、焚香、祈天地求福;官府須請貧民或乞丐扮春官,坐於轎內,後隨泥牛(紙牛塗上泥),在城內外遊行後,到南門郊區田間舉行春耕儀式。
  元宵夜
  傢傢燈火輝煌,有挂燈、賞燈、玩燈之舉,戶戶人傢食湯圓;男女老少多願外出觀花燈。
  清明節
  人們上山掃墓,用土塊壓紙錢於墳頂,俗稱“叫青”或“挂紙”,以緬懷祖先。也有許多青年男女,在這天邀伴去郊外踏青。
  立夏
  在這天人們必定吃肉,稱“撐夏”,說立夏吃了肉,做事不覺纍,不會“畏夏”和“瘦夏”。民間還有在這天稱體重之俗。
  靖午節
  俗稱“過節”、“端節”。這天,傢傢堂前懸挂端角公(民間相傳是鐘馗),大門兩側懸挂艾葉、菖蒲,小孩胸前吊挂“香袋”、“蛋絡”,用風仙花將指甲染紅。早晨衹吃糯米綜子、包子等。中午,在室內燃燒艾葉熏趕蚊蟲,將雄黃酒灑遍墻頭、屋角及水缸、壇、罐人置處,防蜈蚣、蝎、蛇為所害,有條件的地方群衆觀看竜舟賽。下午或晚上,全家人團聚飲酒。
  六月六
  俗稱“嘗新日”。城郊農村早熟的早稻已開鐮收割。農民在這天殺雞買肉佐餐,品嚐自己辛勤耕種收穫的新𠔌,稱“嘗新”。凡藏有族譜的人傢,均在這天拿出來放在陽光下翻曬,稱“敞譜”。傢有藏書也多在這天拿出翻曬。家庭婦女,喜在這天翻曬各種衣物,據說可免蟲蛀。
  乞巧節
  傳說這天晚上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佳期。舊時,少女在這天晚上對着月光用紅絲綫穿綉花針成功者,衆人稱之為“巧姑娘”。
  中元節
  俗稱“七月半”,又稱“鬼節”。民間用燒紙錢祭奠神來懷念已故的傢人。
  中秋節
  中午,各傢設宴歡聚,有吃鴨肉煮米粉的習慣;晚上,全家團聚吃餅賞月。青少年喜用碎瓦片堆疊瓦塔稱“瓦子燈”,塔內燃燒木柴。待瓦塔燒紅後,撒上食????或潑上煤油,霎時火花四濺,光亮奪目,觀者如堵,直至夜深興盡方散,稱“燒塔”或“燒瓦子
  燈”。
  重陽節
  又稱“重九節”。這天,人們喜登高賞菊或放風箏,並多在這天蒸糯米釀酒,其意是“又甜又久”。現為老人節活動日。
  過小年 各傢各戶設宴痛飲,也稱過“伢子(當地方言,小孩之意)年”。舊時,凡被老闆在這天請去赴宴坐上的,暗示來年不再被雇用。凡在娘傢居住的婦女,應過小年後即回婆傢。
  除夕
  稱“過大年”。是傳統中隆重的節日。傢傢打掃門庭,貼春聯、粘門神畫及吉祥小紅紙條等。有的人傢在房門後放上甘蔗兩根,其意生活象甘蔗一樣節節高,越過越甜蜜。同時,點燭、燃香、鳴爆敬天地、祭祖先。晚上,閤家同堂,擺酒聚餐。飯後,給未成年人“壓歲錢”,徹夜不眠,稱“守歲”。午夜,鳴爆關大門,稱“封財門”。
撫州名人
  曾鞏(1019-1083) 字子固,南豐人。北宋文學家,名列唐宋8大傢。他文章簡樸雄渾,長於說理,治學嚴謹,精審、編校了不少古籍、史書、傢有藏書2萬卷,著作有《元豐類稿》、《續稿》、《外集》。今南豐縣有曾鞏墓。
  晏殊(991-1055) 字同衡,北宋臨川人(今屬南昌 進賢)人北宋詞人,擅長小令,詞語婉麗。“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便是他的名句。著《珠玉詞》。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號半山,北宋臨川人(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北宋政治傢、思想傢、文學家。他考取進士後,曾任10多年的地方官,1070年為宰相,晚年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卒謚文。在政治上他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
  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於1058年上萬言書,提出了政治改革的具體主張,他托古改製,提出並推行了著名的“熙寧變法”,列寧稱他是“中國11世紀時的改革傢”。文學上他是唐宋8大傢之一,其詩文有不少是揭露時弊、 反映社會矛盾的作品,體現他的政治主張和抱負。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詩詞遒勁清新,“春風又緑江南岸”就是他的名句,著作有《臨川集》等。今撫州市有王安石紀念館。
  李覯(1009-1059) 字泰伯,南城人,人稱盱江先生,北宋思想傢。他反對道學家不許談“利”、“欲”、的虛偽說教,重視社會生産和革新,提出“治國之實必本於財用”,應做到“人無遺力,地無遺利”,他的哲學思想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頌嚮。著作有《直講李先生文集》。
  陸九淵(1139-1193) 字子靜,別號象山先生,金溪人,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傢。哲學上為主觀唯心主義理學,認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後被明代王陽明繼承發展,而成陸王學派,與程朱學派並稱為宋明理學兩大派。著《象山先生全集》。今金溪縣有陸象山墓。
  吳澄(1249-1333) 字幼清,崇仁人,元理學家。對宋明理學兩大派的觀點均有贊同,並竭力折衷朱熹和陸九洲的學說。著有《老子註》和諸經《纂言》。
  朱思本(1273-1333) 字初本,號貞一,臨川人,元地理學家。他集前人的成果結合自己的實際考察,以十年之功,用計裏劃方格定位的方法,繪成《輿地圖》二捲,遠比前人精確,是我國製圖史上的一個創舉。
  危亦林(1277-1347) 字達齋,南豐人,元時名醫。他積祖傳五代行醫的經驗,寫成《世醫得救方》20捲,其中有關麻醉藥物使用的記錄,是世界全麻最早的記錄。
  危素(1303-1327) 字太樸,金溪人,元末學者。長於文史,亦善書法,著有《說學齋稿》四捲,《雲林集》二捲,並與宋濂同修《元史》。
  鄧茂七(?-1449 ) 南城人,明代農民起義領袖,號稱“鏟平王”。正統年間,他率衆數萬反抗地主官兵,攻破20餘縣,曾在山寨建立政權。後失敗犧牲。
  譚綸(1520-1577) 字子理,宜黃人,明代抗倭名臣。官至兵部尚書,並主持軍務30年。曾多次率兵平定入侵的倭寇。時與抗倭名將戚繼光並稱“譚戚”。今宜黃縣城南有譚綸墓及塑像。著有《譚襄敏秦議》。
  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臨川人。明代傑出戲劇傢,他厭惡官場弊政,棄官居傢潛心著作,精研詞麯,作品甚多,反對復古主義,對封建禮教的黑暗統治進行了暴露和抨擊。其代表作《臨川四夢》(即《紫釵記》、《還魂記》、《南柯記》、《邯鄲記》在明代傳奇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作品的反封建的啓蒙思想和文詞風格,逐漸在劇壇上形成“玉茗堂派”或“臨川派”,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著有詩文《玉苟堂集》、《紅泉逸草》等。今撫州有湯顯祖墓。
  李紱(1673-1750) 字臣來,號穆堂,臨川人,清學者。曾任內閣學士,在廣西巡撫任內主修《廣西通志》。在哲學上力圖調和朱熹、陸九淵的學說,著有《穆堂類稿》、《陸子學譜》、《朱子晚年全論》等。
  周建屏(1890-1938) 原名宗堯、李子炎,字興唐,金溪人。早年參加辛亥革命,曾任北伐軍營長。192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隨朱德教導團參加八一起義。歷任中國工農紅軍團長、師長和軍長等職,是贛東北根據地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的創始人之一。“洛川會議”後,歷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副旅長、晉察冀第四軍分區司令員。
  趙醒儂(1899-1926) 原名性和,曾用趙幹、趙興隆等名,南豐人。1921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22年派遺他到南昌創建江西黨團地方組織。先後擔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南昌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長、中共中央直屬江西支部書記、中共江西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曾多次被捕入獄,始終堅貞不屈。1926年9月16日,在南昌被軍閥鄧如琢殺害。黨中央的《響導》周刊撰文悼念,稱譽他為“江西黨的組織者”,“江西民族解放運動的先鋒”。
  傅烈(1899-1928)原名傅見賢,化名賀澤,籲伯凱,臨川人。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任旅歐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直屬巴黎支部書記、旅歐總支委員。1924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中共江西區委組織部長,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兼軍委書記。1928年3月被捕犧牲。1978年11月5日中共四川省委慰問團專程來南昌慰問傅烈的傢屬,題詞寫道:“四川人民無限懷念四川省委第一任書記傅烈同志”!
  潘震亞(1889-1978)南城縣人。早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活動,以後長期從事法學研究和文化教育工作。建國手曾任復旦大學法學院院長,國傢監察部副部長,江西省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等職。
  饒毓泰(1891-1968)撫州州鐘嶺人,早年留學美國,1922年回國,曾任南開大學物理學教授、北京大學理學院院長,西南聯大物理係主任。建國後,他除從事教學和科研外,還擔任了全國政協委員。他在氣體導電和光譜方面有較高的造詣。
  黃火星(1909-1971)樂安縣人。1930年參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32年編入中國工農紅軍,曾任團政委、旅政委、軍政委、兵團政治部主任 ,福建軍區政治部主任,江蘇軍區第二政委,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等職。
  程孝剛(1892-1977)宜黃縣人,教授、鐵道機械工程專傢。在修建中東、津浦、膠濟、京瀋等鐵路中,先後擔任機務督管員、機務處長、總工程師等職,後從事教育工作,曾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曾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
  李世璋(1900-1983)臨川縣人。早年在黃埔軍校任教,參加過北伐戰爭。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政務院人民監察委員會秘書長、監察部副部長、江西省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六屆全國政協常委。1962年重新加入中國共産黨。
  舒同(1905-1998),字文藻,又名宜祿。江西東鄉人。著名書法傢。歷任山東、陝西省委書記,中國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書法傢協會第一任主席、名譽主席,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被毛澤東稱贊為“黨內一枝筆,紅軍書法傢”。
  艾興(1924.8.23-)。 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專傢。江西省東鄉縣人。1948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現任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中國高校切削與先進製造技術研究會名譽理事長,我國切削加工研究領域開拓者之一。
  吳林抒
  江西臨川人。中共黨員。大專文化。1951年參加工作,歷任地區文工隊隊員,臨川師範教師,撫州師專教師,文化局和文聯第科長、秘書長、主席、教授,臨川詩報社、亞西亞詩報社社長。撫州地區文聯三、四屆主席,江西省文聯第五屆常委、江西省民俗文化學會副會長,中國鄉土詩人協會副會長,中國科學詩人協會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49年開始發表作品。1987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
  自然環境
  礦産資源
  市內礦産資源豐富,有金屬礦産20多種,非金屬礦産30多 種。主要有:有色 金屬(含貴金屬)、稀有金屬、黑色金屬、稀土礦産、瓷土礦産、建築材料及冶金輔助礦産等,以稀有金屬鈾、有色金屬銅、瓷土礦和建築材料礦産為優勢。已探明儲量的230處礦床 中,內有大型礦床1處,中型6處,小型223處。已開採利用的有銅、鈾、瓷土、金、鎢、煤、稀土、螢石、石墨、建築材料等。
  土地資源
  全市土地面積1.88萬平方公裏,占全省總面積的11.26%。 其中耕地33.4萬公 頃,全市人均占有耕地0.088公頃;牧草地0.064萬公頃;林地121.45萬公頃;居民點及工礦 用地6.23萬公頃;交通用地1.43萬公頃;水域面積9.34萬公頃;未利用土地13.73萬公頃。
  全市總面積為173.65萬公頃,土壤類型分為紅壤、黃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紅粘土、 新積土、粗骨土、潮土和水稻土9個土類及15個亞類、65個土屬、200個土種。
  1紅壤。全市紅 壤面積為132.22萬公頃,是全市面積最大的一類土壤。紅壤大多數土層深厚,是發展果、 茶 、桑、油茶以及用材林和經濟林的主要土壤資源。
  2黃壤。全市除南城、東鄉縣外,其他縣 (區)均有分佈,總面積為3.5萬公頃。有機質豐富,肥力高,是發展主要用材林的重要土壤資源。
  3山地草甸土。位於南豐、宜黃縣軍峰山和崇仁縣相山等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平坦緩坡地段,面積1.9萬公頃。
  4紫色土。主要分佈於南城、廣昌、南豐縣海拔150米左右的丘陵地區,面積為5萬公頃。紫色土適宜喜鉀、鈣植物的生長。
  5紅粘土,面積為0.053 萬公頃。
  6新積土。零星分佈於全市大小河流主航道兩則的河漫灘,面積為0.02萬公頃。
  7 粗骨土。分佈於崇仁縣三山鄉丘陵地區,面積為3.53萬公頃。部分植被較好的地段,表層土較 厚,土壤有機質較豐富,是發展油茶生産的良好土壤資源。
  8潮土。是近代河流衝積物經人工開墾耕作而形成的一種旱作土壤,分佈於撫河及其支流沿岸的河階地及衝積平原,面積為 0.85萬公頃。潮土土壤深厚,土質疏鬆,養分豐富,是各種經濟作物、蔬菜、果樹,尤其 是 柑桔種植的良好土壤資源。9水稻土。廣泛分佈於全市各縣(區),尤以撫河平原和丘陵溝 𠔌分佈集中,是市內最主要的耕作土壤,面積為31.6萬公頃。水稻土復種指數高,生産利用 強,是種植水稻、棉花、紅薯、西瓜、花生、甘蔗、油菜等多種經濟作物的優良土壤。
  能源資源
  市內能源資源主要有水能、光能、風能等。
  水能:市內水能理論藴藏量為70.246萬千瓦(其中撫河57.90萬千瓦,信江流域5.496萬千瓦 ,贛江流域6.73萬千瓦,潤溪河0.12萬千瓦),占全省水能藴藏量的10.29%。水能可開發量為49.14萬千瓦,折合年可開發電量19.66億千瓦小時。 光能:市內全年日照總時數為1647.19小時,太陽輻射總量為102.4-112.2 千卡/平方釐米, 以南豐縣為最大,東鄉次之,資溪最少。全市屬短日照地區,晝夜變化較小,年內太陽輻射總量不低,有利於長短日照作物生長和太陽能的開發利用。
  風能:市內一年內以靜風天數最多,年平均風速僅1.2~3.2米/秒,臨川 、南城、金溪偏大,為2.1米/秒。南城年均風速達3.2米/秒,為全市最大,可供開發利用 。
  能源礦:全市有煤炭産地32處,分佈在市內8個縣(區)。主要分佈在崇仁 相山-禮陂-諳源 、東鄉劉傢嶺-小璜-詹墟、樂安濂坑-仲溪-洞口、南城鯤塘-上唐-莊上、南豐池渡和沙崗等地,均為小型規模礦床。纍计探明儲量為827萬噸,僅占全省的0.7%左右。
近義詞
撫州
相關詞
江西旅遊行政區劃地理浙江麻雞南豐蜜桔
曾鞏地名更多結果...
分類詳情
張開崇仁縣張開東鄉縣張開廣昌縣張開金溪縣張開樂安縣
張開黎川縣張開南城縣張開南豐縣張開宜黃縣張開資溪縣
張開臨川區張開撫州市區張開撫州市市轄區
白馬寺仙洞葛仙山翠雲山
麻姑山仙都觀寶方寺撫州天主教堂
軍峰山陸九淵之墓神功泉疏山寺
湯顯祖文化藝術中心王安石紀念館仰山書院湯顯祖紀念館
紫霄觀漂流風景區宜黃華南虎自然保護區岩泉自然保護區曾鞏讀書岩
從姑山沸珠泉撫州溫泉聚星塔
臨川金山寺竜鳳岩千年古村流坑石鞏寺
上清古鎮老虎腦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