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合德鎮隸屬於江蘇省 ????城市,是射陽縣委、合德鎮區域地圖縣政府所在地,是全國重點鎮,國傢級園林縣城,江蘇省百傢名鎮,江蘇省企業最佳投資鄉鎮,省級衛生城鎮,省、市文明鄉鎮。2007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6.49億元,財政總收入1.06億元,一般預算收入5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655元,固定資産投入8.3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8.8億元。 |
|
據當地政府官方資料顯示,該鎮下轄17個城市社區,13個農業村(居),總面積131.7平方公裏,耕地8.6萬畝,常住人口20萬。 |
|
工業發展勢頭強勁。全鎮已形成機械、造紙、電力器材等支柱産業,尤其是磁粉探傷機銷售額占全國的90%以上,已形成了産品研發、生産、銷售一條竜服務,是我國最大的磁粉探傷機生産基地。雙燈紙業、僑發紡織、天源鐵芯、華特紡機、宏瑞紡機、彩陽電器閥門、鶴都電器等一批企業成為射陽重點骨幹企業。合德創業園2005年10月開園,一期工程1.5平方公裏,引進實施項目128個,投産68傢,2007年實現稅收1100萬元。二期工程4.5平方公裏,已完成配套設施的建設,投資2000萬元興建集倉儲、物流、融資為一體的園區服務中心,2008年底投入使用。合德創業園正逐步成為全市生態園區的典範,效益園區的樣板,全民創業的名片。
農村經濟特色顯著。 “金三角”、“鳳凰”兩個高效農業示範園建設順利推進,核心區500畝,輻射區5000畝。農業竜頭企業茁壯成長,初步形成以健橋乳業為竜頭的奶牛飼養、乳製品生産,以源源保鮮庫為竜頭的蔬菜生産及脫水加工的農業産業化格局。農村康居示範點建設效果顯著,近三年纍计投入創建資金8800萬元,慶南、條心、淮海集中居住區和“金三角”聯村集中居住區已初具規模。農業基礎設施日趨配套,農村公路硬化工程全面實施,新建水泥路面75公裏,在全縣率先實現了“村村通”;完善了閘、站、涵洞設施,構建了“三鳳,兩張一合、淮海、光榮”四大圩區,全鎮建成了56個流量的排澇能力。2007年成功實施了國投2511萬元的土地整理項目,全鎮建成了7萬畝高標準農田示範區,為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 |
|
社區服務獨樹一幟。虹亞、城東、同心、城西等一批社區建成了立體服務網絡,全部實施了網格化運作。虹亞社區在蘇北建起了信息化社區。與此同時,教育衛生事業蓬勃發展,居民衛生健康知識教育到位,中小學教育教學水平名列全縣鄉鎮前列;轄區計劃生育率和綜合治理工作躍上新臺階,社會化養老保險工作面不斷擴大,再就業工作紮實有效。 |
|
合德鎮是射陽縣委、縣政府所在地,江蘇省百傢名鎮、省級衛生城鎮、????城市明星鄉鎮、十強工業鄉鎮。下轄14個行政居委會,20個農業村。總面積146平方公裏,建成區6平方公裏,耕地8.6萬畝,常住人口18萬。2002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7.45億元,預算內財政收入30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50元。
工業生産持續增長。項目推進力度不斷加大,2002年實現生産性固定資産投入1.42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4.935億元,銷售17.14億元,實現稅收2816萬元,對財政的貢獻率達到67.8%。全鎮已形成紡織、造紙、機械、化工等四大支柱産業。江蘇雙燈紙業有限公司、????城僑誼紡織有限公司、射陽鶴都鐵合金有限公司、????城愛民米業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成為射陽重點骨幹企業。
農業結構調整和産業化特色凸顯。常年種植蔬菜面積5萬畝,飼養傢畜百萬頭。初步形成了以愛民米業為竜頭的糧食倉儲和大米精加工。以顧氏奶業、緑源奶業、維康奶業為竜頭的奶牛飼養、乳製品生産、以鈿豐、鴻祥、源源保鮮庫為竜頭的蔬菜生産及脫水加工、以僑誼公司為竜頭的紡織與服裝生産的農業産業化格局。房地産開發和建築業發展突出。年實現房地産開發與建築産值3.4億元。 |
|
- : Hede Town
|
|
合德 |
|
|
|
城西社區 | 城北社區 | 中心村 | 鳳凰村 | 橋南社區 | 東園社區 | 城東社區 | 橋北社區 | 合興社區 | 大興社區 | 同心社區 | 城南社區 | 朝陽社區 | 交通路社區 | 淮海社區 | 興東社區 | 興南社區 | 興慶社區 | 張網村 | 張林村 | 永勝社區 | 新淤村 | 合順村 | 新曙村 | 運棉村 | 鳳鳴村 | 鳳南村 | 興北社區 | 慶南社區 | 發鴻社區 | 條心社區 | 罾塘社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