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基本概況
高作鎮隸屬於江蘇省建湖縣,建湖縣高作鎮區域地圖地處建湖縣西北部,毗鄰建湖城區。2003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産總值 2.9億元,財政收入首次突破千萬元大關,達10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69元,同比增長8%,2003年,順利通過省文明委驗收,被命名為“江蘇省文明鎮”,同年獲縣項目推進、計劃生育、農業産業化等六個奬項。
面積人口
據當地政府官方資料顯示,該鎮總面積70.1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965.5公裏,人口4.2萬,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13個村民小組。 |
|
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牢牢堅持發展主題,突出工業主體,強化項目主綫,全鎮工業經濟運行良好各項主要指標超計劃、超同期、超歷史。全年實施各類工業項目16個,其中超千萬項目8個,超3000萬元項目2個,5000萬元項目1個。實現工業增加值1.6億元,同比增長28%;技改投入5900萬元,同比增長133%;工業用電量實現 376萬度,同比增長118%。群力礦機、盛泰花炮等企業大力實施規模擴張戰略,實現了持續躍升、跨越發展。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根據“調優種植業,調高畜牧業,調大林果業”的總體思路,着力抓好1.5萬畝優質餅幹小麥基地建設,新建和改造農田林網 1.5萬畝,新植意楊20萬株,建成高標準緑色通道8公裏,新拓桑園300畝。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完成三類圩堤、險工患段等土方任務18.6萬立方米,大力提倡全民創業,勞動力轉移力度加大。全年新增勞動力轉移1500人,人平增收180元。積極嘗試和推行“訂單農業”,組織和支持糧管所與廣大種植戶簽訂訂單小麥1萬畝,保障了農民利益,提高了農民收入。
財政運行態勢良好。積極實施財政命脈工程,多渠道培植財源,強力度促進徵管,全方位節支減負。全年實現財政收入1025萬元,同比增長24.5%,實現了財政預算內和預算外的兩個平衡。 |
|
該鎮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按照“擴大規模、完善設施、提升品位、再上臺階”的建設思路,加快集鎮建設,重點在完善規劃、創造特色上做文章,突出“緑色城鎮”、“衛生城鎮”的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鎮區公共緑地、緑色長廊,強化路燈管理,緑化、亮化、美化城鎮。提升城管隊建製,強化集鎮管理,改善城鎮秩序和形象。加大鎮村公路建設力度,規劃了35公裏的農村公路工程,利陳綫和將軍路去年底順利竣工。 |
|
面積70.1平方千米,人口4萬。轄:居委會(鎮中);村委會(雙界、長北、陳甲、蔣王、合興、卞港、季墩、西站、涔莊、大墩、光明、高群、馬樓、北莊、大尖)。 |
|
高作鎮地處建湖縣西北部,毗鄰縣城。總面積70.1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965.5公裏,人口4.2萬,現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13個村民小組。2003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産總值 2.9億元,財政收入首次突破千萬元大關,達10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69元,同比增長8%,2003年,順利通過省文明委驗收,被命名為“江蘇省文明鎮”,同年獲縣項目推進、計劃生育、農業産業化等六個奬項。
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牢牢堅持發展主題,突出工業主體,強化項目主綫,全鎮工業經濟運行良好各項主要指標超計劃、超同期、超歷史。全年實施各類工業項目16個,其中超千萬項目8個,超3000萬元項目2個,5000萬元項目1個。實現工業增加值1.6億元,同比增長28%;技改投入5900萬元,同比增長133%;工業用電量實現 376萬度,同比增長118%。群力礦機、盛泰花炮等企業大力實施規模擴張戰略,實現了持續躍升、跨越發展。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根據“調優種植業,調高畜牧業,調大林果業”的總體思路,着力抓好1.5萬畝優質餅幹小麥基地建設,新建和改造農田林網 1.5萬畝,新植意楊20萬株,建成高標準緑色通道8公裏,新拓桑園300畝。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完成三類圩堤、險工患段等土方任務18.6萬立方米,大力提倡全民創業,勞動力轉移力度加大。全年新增勞動力轉移1500人,人平增收180元。積極嘗試和推行“訂單農業”,組織和支持糧管所與廣大種植戶簽訂訂單小麥1萬畝,保障了農民利益,提高了農民收入。
財政運行態勢良好。積極實施財政命脈工程,多渠道培植財源,強力度促進徵管,全方位節支減負。全年實現財政收入1025萬元,同比增長24.5%,實現了財政預算內和預算外的兩個平衡。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按照“擴大規模、完善設施、提升品位、再上臺階”的建設思路,加快集鎮建設,重點在完善規劃、創造特色上做文章,突出“緑色城鎮”、“衛生城鎮”的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鎮區公共緑地、緑色長廊,強化路燈管理,緑化、亮化、美化城鎮。提升城管隊建製,強化集鎮管理,改善城鎮秩序和形象。加大鎮村公路建設力度,規劃了35公裏的農村公路工程,利陳綫和將軍路去年底順利竣工。 |
|
高作鎮是建湖縣城衛星鎮,新長鐵路、省道建寶路貫穿全境;三級航道西塘河、甲糧河、高作河環繞全鎮。鎮總面積70.1平方公裏,可耕土地3965.5公頃,總人口3.8萬,現轄16個行政村居,113個村民小組。連續兩次榮獲“江蘇省文明鎮”殊榮,素有蘇北新興機械製造之鄉美譽。2006年全鎮實現GDP3.93億元,財政收入1727萬元,技改投入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42元。
工業經濟已具規模。高作境內有2個工業園區,占地面積2100畝。目前已形成以機械、節能燈具、花炮等産品為主的産業群體。群力工礦生産的液壓錨桿鑽機榮獲“????城市十大優秀技術創新成果奬”,單個産品占全國市場份額41%,成為全國行業小巨人企業;宇洋石化無痕大鉗通過美國API石油協會論證以及飛樂藥業獸藥係列通過國傢農業部GMP論證,獲得國傢級生産許可證,成為同行20強企業。
農村建設初上臺階。目前,規劃建成4個農業項目區,成功培植1個千頭豬場、31個百頭豬場、28傢千衹以上養禽大戶、36傢種植大戶;新建和改建農田林網2萬畝,新植意楊20萬株,被市政府表彰為緑化工作先進鎮。水利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大,疏瀎河道49.7公裏,土方28.4萬立方米。加固圩堤8.6公裏,新建了10座泵閘站和16座橋,村村通上硬質公路,正在開工的卞大綫將在7月份竣工。大力提倡全民創業,勞動力轉移力度加大。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加快集鎮建設,重點在完善規劃、創造特色上做文章,突出“緑色城鎮”、“衛生城鎮”的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鎮區公共緑地、緑色長廊,強化路燈管理,緑化、亮化、美化城鎮。提升城管隊建製,強化集鎮管理,改善城鎮秩序和形象。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高作的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全鎮學校佈局進一步優化,教學質量再攀新高,高作中學中考成績列縣同類學校首位,被評為“江蘇省德育先進校”。就業和勞動保障不斷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再創新高。人武工作繼續加強,被縣人武部作為優秀單位報市表彰。平安高作建設取得成效,率先在全縣實施了重點區域全程監控係統,高作派出所被縣表彰為“基層基礎工作先進單位”。關愛工程推進有力,敬老院得到市級驗收。計生工作繼續保持先進鎮殊榮,文廣工作成為縣首批“村村通”示范镇。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先進性教育“六項長效管理機製”在縣推廣,三個文明建設成績喜人。
新的發展時期,文明、開放、和諧的高作竭誠歡迎海內外賓朋好友前來投資興業。 |
|
- : Gaozuo Town
|
|
高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