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寶塔鎮位於建湖縣北部邊陲,因境內唐代朦朧寶塔而得名。全鎮總面積50.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132.8公頃,總人口30169人,轄10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2003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5億元,財政收入408.2萬元,人均純收入3640元。
寶塔鎮位於建湖縣境北端、北鄰阜寧縣。因鎮內千年古塔——朦朧寶塔而得名。全鎮共轄12個村(居),總面積50.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132.8公頃,總人口31095人。2006年度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8億元,財政收入1031.5萬元,工商稅收首次突破千萬元大關,完成技改投入1.5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006元,同比分別增長16.8%、26.1%、23.1%和13.9%。 |
|
近幾年全鎮上下緊緊圍繞“加快發展主題、緊扣項目推進主綫、主攻規模工業、特色農業和多元三産三大重點”的總體目標思路,剋難奮進,創業追先,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喜人業績。
三産及私營個體經濟快速增長。03年實現三産增加值3000萬元,年增長45%。朦朧寶塔被評定為省級保護文物,已建成圍墻、天王殿、肉身殿等景點,開發這一歷史文化遺産,發展三産旅遊項目工程全面啓動。新辦私企15傢,新增個體工商戶83個。 |
|
工業經濟後發優勢強勁。培植了木業、化工、花炮、機械儀表等支柱産業。03年全鎮完成工業技改投入2100萬元,産銷5500萬元,利稅580.3萬元,工業在一、二、三産業中的比重和對財政的貢獻份額明顯增加。
項目推進富有成效,主體經濟增勢強勁。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舉措來抓、集中精力抓招商,全力以赴上項目。緊緊圍繞現有企業上項目,圍繞現有資源上項目,圍繞寶塔籍在外人士上項目。全年共引進和完成開工項目10多個。其中,新上有一定規模項目5個,分別為:聯合煙花公司與日商合資的禮花彈項目,隆昌昌紡織項目,寶峰製桶項目,坤傑照明項目和源森機械項目。與此同時,還緊緊圍繞現有的機械儀表、紡織服裝等重點産業培大做強,通過挂靠合作,技改擴能,培植産業集群,膨化經濟總量。全鎮工業實現應稅銷售1.4億元,入庫稅金765萬元,技改投入1.5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29.2%、134.5%、和23.1%。 |
|
農業經濟持續攀升。農業標準化建設特色明顯,荷仁豆、珍禽養殖、雜交稻製種成為標準化生産基地;創建了荷仁豆、標準化小麥兩個無公害品牌。林業工作成效顯著,繼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緑化工作先進單位後,2002年、2003年連續被表彰為緑化“十佳鄉鎮”。
農業基礎日趨穩固,農民收入增幅明顯。堅持“做優農業,增效富民”的理念,紮實抓好“三農”工作。大力調整農業産業結構。穩定基礎農業。2006年,在發生自然災害和洪澇災害面前,從容應付,全鎮廣大幹群積極治蟲鬥水,小麥、水稻仍然喜獲豐收,農民人均增收百餘元;發展高效農業。在穩定製種、無公害標準化稻米種植的基礎上,引進了酒稻、越光米稻、丹波豆等高效出口種植項目,畝均增效20%以上;擴展長效農業。新栽意楊樹木20萬株,全鎮現有樹木存量130萬株以上,年增效益1500萬元。全年實現農業總産值8520萬元,同比增長11.7%,農民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大關,同比增長13.9%。勞動力轉移工程實施有力,全年嚮外吸納和新增轉移勞動力3000人,工資性收入已占農民總收入的46.8%。 |
|
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快。以公路建設為突破口,以集鎮建設為依托,重點實施了四大重點工程。即鎮村水泥路面建設工程,寶塔集鎮擴建改造工程,水利設施建設工程,朦朧寶塔旅遊景點開發工程。經全鎮多方努力,建成首期29.8公裏的鎮村水泥路面,開發新建了6幢近4000平方米的沿街商住樓,新建蘇Ⅱ排澇泵2座。
基礎設施取得突破,發展環境逐步優化。按照“擴大規模,完善設施,提升品位,改變形象”的建設思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城鄉建設步伐,優化發展環境,精心打造文明寶塔。重點實施五大工程。通過資源整合,投入了500多萬元,新建了鎮行政中心大樓;投入150多萬元,新建了5公裏硬質路面,5座公路橋梁和一些泵閘站,完成了鎮村道路接通工程;實現了黨員遠程教育網絡“村村通”工程;全面啓動村莊河道疏瀎工程;新建了商住樓10000多平方米,集鎮規模不斷擴大。 |
|
黨的建設得到加強,黨風政風明顯好轉。深入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活動,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全鎮各級幹部的執政意識進一步增強,大力加強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農村鄉土人才“四支隊伍”建設,提高人才資源開發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農村廣大黨員中 ,廣泛開展“雙建雙帶”活動,大力推行“三會一課”制度,基層黨建工作得到創新和發展。全鎮12個村(居)全部配備了雙強型支部書記,基層組織戰鬥力進一步增強。認真落實“兩個務必”和“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深入開展“民情走訪”活動,轉變幹部作風。堅持創新反腐倡廉領導體製和工作機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全面落實,黨政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廉潔自律工作不斷深化,幹部廉潔從政意識進一步增強。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得到有效糾正,黨風和社會風氣明顯好轉。 |
|
“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紮實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深入開展文明行業、文明村(居)、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公民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切實推進依法治鎮工作,深入開展普法教育活動,全民法製觀念進一步增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得到加強。關心社會弱勢群體生産生活,推行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睏難群衆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就學難、就醫難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係,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義務教育蓬勃發展,教育教學質量逐年上升。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成績顯著,繼續保持全縣計劃生育示范镇殊榮。深入開展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工作,人武、民政、科技、環保、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高。 |
|
黨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製建設全面加強,社會事業健康、協調發展。全鎮社會大局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 |
|
面積50.8平方千米,人口3.1萬。轄:居委會(辛莊、前莊);村委會(長陳、聯合、潘渡、高港、港口、裴橋、竜河、寶塔、丁仁、丁灣)。 |
|
寶塔鎮位於建湖縣北部邊陲,因境內唐代朦朧寶塔而得名。全鎮總面積50.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132.8公頃,總人口30169人,轄10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2003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5億元,財政收入408.2萬元,人均純收入3640元。
近幾年全鎮上下緊緊圍繞“加快發展主題、緊扣項目推進主綫、主攻規模工業、特色農業和多元三産三大重點”的總體目標思路,剋難奮進,創業追先,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喜人業績。
工業經濟後發優勢強勁。培植了木業、化工、花炮、機械儀表等支柱産業。03年全鎮完成工業技改投入2100萬元,産銷5500萬元,利稅580.3萬元,工業在一、二、三産業中的比重和對財政的貢獻份額明顯增加。
農業經濟持續攀升。農業標準化建設特色明顯,荷仁豆、珍禽養殖、雜交稻製種成為標準化生産基地;創建了荷仁豆、標準化小麥兩個無公害品牌。林業工作成效顯著,繼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緑化工作先進單位後,2002年、2003年連續被表彰為緑化“十佳鄉鎮”。
三産及私營個體經濟快速增長。03年實現三産增加值3000萬元,年增長45%。朦朧寶塔被評定為省級保護文物,已建成圍墻、天王殿、肉身殿等景點,開發這一歷史文化遺産,發展三産旅遊項目工程全面啓動。新辦私企15傢,新增個體工商戶83個。
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快。以公路建設為突破口,以集鎮建設為依托,重點實施了四大重點工程。即鎮村水泥路面建設工程,寶塔集鎮擴建改造工程,水利設施建設工程,朦朧寶塔旅遊景點開發工程。經全鎮多方努力,建成首期29.8公裏的鎮村水泥路面,開發新建了6幢近4000平方米的沿街商住樓,新建蘇Ⅱ排澇泵2座。 |
|
寶塔鎮位於建湖縣境北端、北鄰阜寧縣。因鎮內千年古塔——朦朧寶塔而得名。全鎮共轄12個村(居),總面積50.8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132.8公頃,總人口31095人。2006年度實現國內生産總值1.8億元,財政收入1031.5萬元,工商稅收首次突破千萬元大關,完成技改投入1.5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006元,同比分別增長16.8%、26.1%、23.1%和13.9%。
項目推進富有成效,主體經濟增勢強勁。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舉措來抓、集中精力抓招商,全力以赴上項目。緊緊圍繞現有企業上項目,圍繞現有資源上項目,圍繞寶塔籍在外人士上項目。全年共引進和完成開工項目10多個。其中,新上有一定規模項目5個,分別為:聯合煙花公司與日商合資的禮花彈項目,隆昌昌紡織項目,寶峰製桶項目,坤傑照明項目和源森機械項目。與此同時,還緊緊圍繞現有的機械儀表、紡織服裝等重點産業培大做強,通過挂靠合作,技改擴能,培植産業集群,膨化經濟總量。全鎮工業實現應稅銷售1.4億元,入庫稅金765萬元,技改投入1.5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29.2%、134.5%、和23.1%。
農業基礎日趨穩固,農民收入增幅明顯。堅持“做優農業,增效富民”的理念,紮實抓好“三農”工作。大力調整農業産業結構。穩定基礎農業。2006年,在發生自然災害和洪澇災害面前,從容應付,全鎮廣大幹群積極治蟲鬥水,小麥、水稻仍然喜獲豐收,農民人均增收百餘元;發展高效農業。在穩定製種、無公害標準化稻米種植的基礎上,引進了酒稻、越光米稻、丹波豆等高效出口種植項目,畝均增效20%以上;擴展長效農業。新栽意楊樹木20萬株,全鎮現有樹木存量130萬株以上,年增效益1500萬元。全年實現農業總産值8520萬元,同比增長11.7%,農民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大關,同比增長13.9%。勞動力轉移工程實施有力,全年嚮外吸納和新增轉移勞動力3000人,工資性收入已占農民總收入的46.8%。
基礎設施取得突破,發展環境逐步優化。按照“擴大規模,完善設施,提升品位,改變形象”的建設思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城鄉建設步伐,優化發展環境,精心打造文明寶塔。重點實施五大工程。通過資源整合,投入了500多萬元,新建了鎮行政中心大樓;投入150多萬元,新建了5公裏硬質路面,5座公路橋梁和一些泵閘站,完成了鎮村道路接通工程;實現了黨員遠程教育網絡“村村通”工程;全面啓動村莊河道疏瀎工程;新建了商住樓10000多平方米,集鎮規模不斷擴大。
黨的建設得到加強,黨風政風明顯好轉。深入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活動,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全鎮各級幹部的執政意識進一步增強,大力加強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農村鄉土人才“四支隊伍”建設,提高人才資源開發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農村廣大黨員中,廣泛開展“雙建雙帶”活動,大力推行“三會一課”制度,基層黨建工作得到創新和發展。全鎮12個村(居)全部配備了雙強型支部書記,基層組織戰鬥力進一步增強。認真落實“兩個務必”和“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深入開展“民情走訪”活動,轉變幹部作風。堅持創新反腐倡廉領導體製和工作機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全面落實,黨政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廉潔自律工作不斷深化,幹部廉潔從政意識進一步增強。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得到有效糾正,黨風和社會風氣明顯好轉。
“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紮實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深入開展文明行業、文明村(居)、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公民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切實推進依法治鎮工作,深入開展普法教育活動,全民法製觀念進一步增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得到加強。關心社會弱勢群體生産生活,推行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睏難群衆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就學難、就醫難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係,依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義務教育蓬勃發展,教育教學質量逐年上升。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成績顯著,繼續保持全縣計劃生育示范镇殊榮。深入開展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工作,人武、民政、科技、環保、文化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高。 |
|
寶塔 |
|
|
|
聯閤村 | 寶塔村 | 港口村 | 竜河村 | 丁灣村 | 高港村 | 辛莊社區 | 裴橋村 | 潘渡村 | 長陳村 | 丁仁村 | 前莊社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