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示地圖 |
|
|
(Yunhe Zhen)京杭運河沿綫最大煤港。
位於江蘇省邳州市東部,地當京杭運河與隴海鐵路交叉處。人口3.14萬。原為京杭運河東岸荒村,名大榆樹。1925年鐵路建成後名運河站,成為邳縣水陸交通中心。1954年邳縣人民政府遷此,改稱運河鎮。在運河沿岸築有煤炭轉運碼頭,徐州所産煤炭多經此裝船南運。邳縣的水泥、化肥、造船、軸承、農機、繅絲、食品加工等工廠都集中於此。有公路西通徐州,東抵連雲港,南達睢寧,北至山東省臨沂市。
運河鎮為邳州市委.市政府駐地鎮.地處隴海鐵路與京杭大運河匯處的"金銀十字架"上是千裏大運河上唯一的以"運河"命我的鎮,也是沿東隴海綫上重要的交通和新興的工業重鎮,連續多年擠身徐州市"十強鎮"2005年榮登第一名。
2005年全鎮地方生産總值實現15億元,增長25%,財政收入實現三年翻兩翻.達到1.17億元.增量,增幅在徐州市鄰先,被邳州市委.市政府授予"財政收入第率先突破億元鎮"榮譽稱號: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二.三産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不斷攀生.全年完成社會固定資産投入11億元.其中工業投入6.5億元:運河鎮共有板材企業9.主要生産細木工板.多層板.集裝箱底板,高級貼面板等.年可實現産值48000萬元,利稅1700餘萬元.城市建軍設突飛猛進.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
|
運河鎮 運河鎮位於京杭運河與隴海鐵路交會處,距徐州市區70千米。是邳州市政府駐地,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面積101平方千米,人口253718人(2008年底)。轄嚮陽、城關、光明、躍進、城北、城西、青年西路、李口、鎮東、三連莊、索傢、徐塘、莊場、壩頭、吳閘、二廟、五楊、八楊、馬場、新三河、張村、河灣22個居委會,朝陽、邵場、、張樓、葛程、紅旗、薛口、大新莊、廟山、新興、後馬莊、新張莊、新莊圩、徐口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青年東路46號。邳蒼公路起始點,徐連公路過境。 [沿革]1949年前名大榆樹,又稱三岔河,1953年屬運河區,1954年建運河鎮,1958年改公社,1960年復建鎮。1997年,面積57.9平方千米,人口13.3萬,轄李口、三連莊、鎮東、莊場、壩頭、運東、運南、索傢、嚮陽、馮瓦、高莊、三河、莊圩、新立、新建、東龔湖、朝陽17個行政村和民主路、躍進、嚮陽、青年西路、解放路、碼頭、城關、城東、城西、城北、光明11個居委會。2000年,撤銷徐塘鄉、張樓鄉,將這兩個鄉的原轄區域和張樓農場並入運河鎮,面積98.8平方千米,人口20萬,轄11個居委會、37個行政村、1個場圃,鎮政府駐李口村。
[2006年代碼]320382101(12居23個村):~001躍進居委會 ~002城關居委會 ~003城西居委會 ~004城北居委會 ~005光明居委會 ~006青年居委會 ~007李口居委會 ~008三連居委會 ~009索傢居委會 ~010鎮東居委會 ~011嚮陽居委會 ~012徐塘居委會 ~201壩頭村 ~202莊場村 ~203新三河村 ~204新張莊村 ~205朝陽村 ~206新莊圩村 ~207張樓村 ~208大新莊村 ~209葛程村 ~210紅旗村 ~211徐口村 ~212薛口村 ~213廟山村 ~214後馬莊村 ~215新興村 ~216吳閘村 ~217二廟村 ~218五楊村 ~219邵場村 ~220八楊村 ~221馬場村 ~222張村 ~223河灣村
附:徐塘鄉位於邳州市中部,距市區3千米。隴海鐵路、京杭運河在此交會,204省道、邳蒼公路過境。1953年屬九區,1957年建徐塘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建鄉。1997年,面積24.6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徐塘、吳閘、二廟、五楊、邵場、八楊、南馬場、瞿傢8個行政村。
附:張樓鄉位於邳州市東南部,緊靠市區。邳張公路過境,南瀕京杭運河。1953年屬十區,1955年為建邱鄉,1957年更名貓窩鄉,1958年改公社,1959年更名張樓公社,1983年建鄉。1997年,面積25.9平方千米,人口1.9萬,轄張樓、大新莊、彭堰、葛程、徐口、新興、廟山、後馬莊、東風、建邱、紅旗、薛口12個行政村。王傑烈士陵園坐落在境內。 |
|
運河鎮是江蘇省邳州市政府駐地鎮,是邳州市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她是京杭大運河上唯一以“運河”命名的鎮。該鎮地處隴海鐵路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西依歷史文化名城徐州,東臨海濱城市連去港,境內公路、鐵路、水路匯集,是沿東隴海綫産業帶上交通樞紐鎮。
該鎮總面積102平方公裏,人口23萬,轄兩個辦事處,16個社區,19個行政村。先後被江蘇省授予“江蘇省名鎮”、“全民健身先進鎮”、“黨建工作先進鎮”、“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連續三年被徐州市委、市政府評為“私個經濟十強鎮”;日前,在徐州市“綜合十強鎮”評比中,又名列耀眼位置。
近年來,運河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邳州市委“徐州率先、蘇北領先、江北爭先”的奮鬥目標,以“富民強鎮、跨越爭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攬全鎮工作大局,緊緊圍繞“加快發展,爭做沿東隴海綫産業帶建設第一鎮”這一目標,搶抓機遇,狠抓招商引資、城鎮建設和工業園區建設。全鎮幹部群衆發揚“不畏難、不浮躁、顧大局、爭一流”運河精神,負重加壓,拼搏實幹,開展“比穩定看發展,比招商看項目,比工作看速度,比結果看實效,比幹勁看精神”的五比五看活動。招商引資“快中求大”,項目建設“快中求效”,園區建設“快中求優”,全力爭當全市“兩個率先”領頭羊,創造了備受各級領導關註的“運河速度”。
2004年,全鎮合同利用外資3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8.5億元,全年完成招商引資固定資産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32個,竣工18個,是上一年的三倍。目前,境內已擁有企業1383傢,其中外資企業66傢。2004年,全鎮私個經濟實現工業總産值17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6.8億元,實現利稅1.7億元。全鎮財政收入8272萬元,增長55%,農民人均收入4750元……該鎮以較大的優勢一舉奪得邳州市招商引資項目個數第一、引資總額第一、財政增幅第一、私個經濟綜合考評第一等多個第一。今年1?5月份,全鎮工業經濟完成總産值9.5億元,同比增長38%;實現營業收入8.6億元,同比增長33%;實現工業利稅7900萬元,同比增長29%。全鎮招商引資合同引進外資31.1億元,實際到位資金3.6億元,同比增長10%,財政收入3715萬元,同比增長30%。運河鎮已成為東隴海産業帶上的經濟重鎮、工業強鎮。
今日的運河鎮以優美的人文環境,優惠的投資政策,優良的配套服務,正吸引着越來越多的客商前來旅遊觀光,投資興業。
運河鎮黨委書記婁從瑞、鎮長袁福利,攜23萬熱情好客的運河人民,真誠歡迎海內外有志之士與運河人民攜手共同開發建設這塊充滿生機的熱土。 |
|
Yunhe Zhen
運河鎮
Yunhe Zhen
京杭運河沿綫最大煤港。位於江蘇省邳縣東部,地當京杭運河與隴海鐵路交叉處。人口3.14萬。原為京杭運河東岸荒村,名大榆樹。1925年鐵路建成後名運河站,成為邳縣水陸交通中心。1954年邳縣人民政府遷此,改稱運河鎮。在運河沿岸築有煤炭轉運碼頭,徐州所産煤炭多經此裝船南運。 邳縣的水泥、 化肥、造船、軸承、農機、繅絲、食品加工等工廠都集中於此。有公路西通徐州,東抵連運港,南達睢寧,北至山東省臨沂市。
(單樹模) |
|
- : Yunhe Town
- n.: Yunhe Zhen
|
|
| 運河 |
|
| 運河鎮索傢小學 | 邳州市運河鎮北小學 | 邳州市運河鎮西橋南飯店 | |
|
|
| 嚮陽 | 新興村 | 朝陽村 | 張村村 | 城北 | | 紅旗村 | 張樓村 | 河灣村 | 李口 | 城西 | | 邵場村 | 葛程村 | 薛口村 | 後馬莊村 | 新張莊村 | | 新莊圩村 | 徐口村 | 壩頭村 | 莊場村 | 大新莊村 | | 廟山村 | 五楊村 | 八楊村 | 馬場村 | 徐塘 | | 青年西路 | 三連莊 | 索傢 | 新三河村 | 吳閘村 | | 二廟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