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 : 中国四级行政区划 [显示全部] : 中国 >江苏 >徐州 >邳州市 > 土山镇
显示地图
目录
江苏省邳州市土山镇
  土山山坐落在徐连高速公路旁,距邳州市区约15公里,其所在的小镇因山而得名,取名叫土山镇。小镇有着2000多年历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据邳州旧志记载,三国时土山高约30余丈。站在山顶,可以望到下邳古城(今邳州)。清康熙年间,山东郯城发生一次大地震,加之后来黄河改道,造成下邳城下沉,土山也随之下降,原来高大的土山,只剩方圆200平方米、高20余米的山丘露于地面了。
  文革中期,村民凿岩烧窑,将土山挖去大半。如今,站在土山山顶之上,连20米的落差都感觉不到。
  1965年,杨得志将军慕名察勘。
  1964年许世友将军路过土山时,曾登临造访。
  1948年12月,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碾庄战斗打响,粟裕将军的指挥部正是在土山之上。而据史料记载,明代文豪罗贯中对此山也是情有独钟,为撰写《三国演义》,他也曾亲临土山实地考察。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毛主席曾向徐州领导人打听:“当年关羽被困、屯兵土山的土山现今如何?”
  自然,这个地方现在并不怎么样,商业古镇在工业化大潮中日渐衰颓,民间风气强悍刁蛮。近年来虽大力振兴旅游,但优势不明显。
  南去二十里路巨山即为吕布吊死之地,并有小萝卜头纪念馆。其父宋振中将军曾在土山中心小学担任教师。
  另,土山天主教堂历史亦十分悠久。新建基督教堂信徒众多。
  史料记载,明代文豪罗贯中为撰写《三国演义》曾亲临邳州土山实地考察。《红岩》中小萝卜头的父亲宋绮云烈士,当年曾在土山任教,经常登临。1948年11月6日至22日,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碾庄战役打响,粟裕将军在距碾庄仅20多里地的土山关帝庙一隅,设置了前敌指挥部,一举歼灭国民党黄百韬兵团十四半个师,击毙匪首黄百韬,取得了这场战役的全面胜利。1964年许世友将军路过土山时,曾登临造访。1965年,杨得志将军慕名察勘。上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来徐州视察时,曾向当时的徐州市地委负责人打听当年关羽被困、屯兵土山的土山现今如何?
  “当时义勇倾三国,万古祠堂遍九州;阶下苍松高百尺,气冲霄汉未能休”。关公当年赤面骑赤马、舞动青龙偃月刀厮杀疆场的雄壮场面,挑灯夜读《春秋》的感人情景,忠心、忠诚、忠义报效蜀汉的浩然气节,都早已化为历史烟尘。但是,关公自身所具有的和被后世所叠加上的那些道德观念和道德精神,却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
  邳州土山关帝庙始建于明代天顺年间(1460年),迄今约有530多年。当时为全国第二大关帝庙,素有“北有文圣孔府,南有武圣关帝”之称。虽然曾遭到兵燹人祸,但由于关帝庙的建筑从解放前到上世纪末一直作为土山中心小学的校园,故主体建筑被保存了下来。今天幸存的关帝庙仍然存留有大小房屋50余间。2004年下半年,徐州市建设局会同徐州市文化局共同认定,土山关帝庙是在继徐州户部山古建筑群后发现的全市第二大古建筑群,也是徐州市县区面积最大的一处古建筑群。
  专家们认为,从整体上看,土山关帝庙仍然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首先,它具备了建筑文物存在最重要的特性———原址性。自从关帝庙建成之后,历经四个朝代,上下五百余年而未曾变迁。关帝庙原址性的意义比一般建筑来得更深。因为关公在此被困,成就了其“忠”、“义”双全的美名,这里的关帝庙意义非凡。其次,它又具备了古建文物的原创性。
  土山关帝庙建筑遗址有60余间,其中一进院内的建筑遗址为民国初年老隆兴茶食店的房屋基址。现存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期建筑,其中诵经堂的彩绘梁架为清道光年间原物,十分珍贵。庙内有石碑三方,分别是道光三年(1823年)的“奉献永禁”碑、“同人乐输”碑和1914年的“中将商公纪功碑铭”。
  土山关帝庙的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里的关帝庙是地域民居建筑和官式建筑相结合的产物,都是3开间,直坡屋面,主要建筑的筒瓦屋面和龙吻吞脊气势非凡。进深大一点的房屋是抬梁,如现存二进院前大殿、诵经堂、聚僧堂、三进院后大殿等。其余房屋都为叉手重梁起架,花板正脊和垂戗脊,既有徐州地区建筑特色,又有邳州农村地方工艺手法,尤其是压条和戗脊头创作,造型优雅。
  土山闻名,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写到了“屯土山关公约三事”的故事,说的是关公被曹操军队围困土山突围不得,随即假装投降,他与曹操约定了三件事:一是降汉不降曹;二是确保刘备家皇嫂的安全;三是今后若打听到刘备的下落,当即辞别。曹操爱将心切,满口答应,赠金钱美女,赐战马战袍,但关羽始终不为之动心。不久,他果然打听到刘备的消息,便封金挂印,辞别曹操继续追随刘备去了。这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一典故的由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关公不仅有万夫不挡之勇,披肝沥胆的忠义之节,而且还有惜香怜玉的侠骨柔肠。关公就是民间的神,历代人们景仰关公,全国各地修建了二百多座关帝庙。土山关帝庙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距今大约有五百三十多年了。
  这座关帝庙当时有楼台殿阁一百多间,气势非常宏大。现在只遗存了大、中、前三个殿。这个开阔场地北面三间是古式戏楼,楼下是通往中院的大通道。大家请跟我来,看,楼北侧有伸出院内的戏台。中院东西两侧当时各是东观戏楼和西观戏楼,两楼相距近三十米。前面有一长道高高的青石台阶。从前每年九月十三逢关帝庙大会,这里要连唱三天大戏,有权有钱人都坐在观戏楼上看戏,平民百姓就坐在这台阶上看戏。
  邳州的地方戏曲是柳琴戏,旧称拉魂腔,已经有200多年演唱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以主伴奏乐器柳叶琴定名并开始走上舞台,其腔调缠绵,优美动听,在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很受欢迎。被同样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徐州琴书”也是脍炙人口。
  大家知道,关公出战,都是骑马挥刀,勇战对方。他身经百战,屡立奇功,与他的神马是分不开的。看,这块山石上还有关公神马的蹄印和屁股印呢,此外,还有拴马桩和磨刀石、试刀印的遗迹。说到关公的大刀,我们邳州人都知道民间传说中,每年的阴历5月13日是关公的磨刀日,每年到这一天,不管天气多么晴朗,都会飘来一朵云下上一阵雨。传说毕竟是传说,事实也是事实,这种现象到现在无法解释。
  清朝乾隆年间,山顶上建起了马迹亭。清朝末年,马迹亭坍塌。到了民国,军阀张勋驻扎徐州,派他的干儿子商用中营长进驻土山,这个营长就用处罚一个土豪劣绅的罚款来重建了马迹亭。当时邳县的知事李时亮为亭题写了楹联:马迹而今声价重,将军从此留姓名。横额是“美髯遗风”。
  关帝庙和马迹亭,都是砖木结构的古建筑,主要殿堂都是雕梁画栋,房门都是不同花形的木制油漆的花棱门,色彩艳丽,龙凤形象逼真,我们可以想象出它们当年的美观和壮丽。
  (土山特产苔干)
  苔干是我国特产蔬菜品种之一,主要产地在邳州的几个乡镇。明清时期在邳州得到较为广泛种植,1692年入贡皇宫,称为贡菜。贡菜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人体必需的12种为量元素。看上去翠绿柔软,吃起来清爽脆嫩,还发出悦耳的响声。常吃可以清热解毒、生津通脉,还是美容抗癌的佳品。因此各类加工成品畅销海内外。
  关于薹干,还有几段曲折动人的故事:公元前218年,张良刺秦始皇未中,逃匿下邳于圯桥遇黄石公授“天书”时,太公真人见他面黄肌瘦,让其生食薹干而强身,食后容颜焕发,变为白面书生。张良为西汉军师后,仍不忘薹干之美味,命地方官将下邳特产薹干进贡汉高祖品尝,刘邦赐薹干名为“贡菜”。
  在邳南一带,传说薹干是由关羽的轿杆变化而来的。据说,关羽死后被封为关帝而立庙祭祀,他便横刀勒马巡游四方。
  一天,途经晋西吕梁主峰的关圣庙,看见一个樵夫,放下扁担斧绳,从怀中取出大香三枝,双手将其插在关公像前的香炉里,然后跪地频频磕头,口中不断祷告:“愿关圣爷显灵,保佑千里之外的老母平安无事,我将卖柴请香,日日供奉。”
  祷毕,起身拭泪,走出关帝庙。天天如此,月月如此。
  关公心想,樵夫日日烧香必有缘故。便在路上变作一个农夫向樵夫打听原委。原来,樵夫姓花名逢春,祖居下邳土山南二里许的花河村,十年前听说母舅在太原做官,便携家书千里迢迢来晋投靠,孰料跋涉数月赶至此地,母舅却早已升迁他方。逢春欲回故里,无奈盘缠耗尽,无法回归,只得入山砍柴度日,一晃十年已过。因惦念老母,故天天来庙烧香祈祷。
  关公为其孝心感动,便嘱樵夫第二天一早到关圣庙,送他回家侍母。次日三更,樵夫来到关圣庙,但见关帝早已骑马在庙前等候。吩咐樵夫坐在其身后,闭上眼睛,一切听从安排。只听得耳畔呼呼风响,大约半个时辰,只听一声“到了”,逢春睁眼一看,竟已到土山关帝庙前。只见庙中走出三个小童,一个小童将马牵进庙内,另两个小童送逢春回花河村。关公一口法气过后,一乘双杆轿出现在眼前。童子让樵夫入轿,眨眼功夫,轿便落在自家门口。逢春走下轿来,刚想谢过,但人、轿均已不见,只剩下两根轿杆落在地上。他走进家门,母子相见,涕泗交流。左邻右舍也纷纷前来看望,并询问他这么远的路程是怎么回来的。逢春说明缘由,好奇者便跑到土山关帝庙内验看。只见关帝金身闪光,且有尘土,好像出门刚回。再看拴马桩上的赤兔马浑身是汗,便想真是关公显灵。逢春为感谢关公的救助之恩,便将两根轿杆放在堂屋前的土台上日日供奉。
  时间长了,两根轿杆生根、发叶、开花,不经意间,竟长成了两棵绿油油的小树。逢春近前细看,不仅轿杆变成了绿色,轿杆周围还向四周斜生出许多莴苣似的茎叶,绿绒绒的,煞是好看。轿杆上还悬出一写满字的白纸:“玉皇大帝赐我蟒翠玉带,言此可变化生命,拯救苍生。今将玉带披于轿杆,轿杆即变绿长出生命。此生命长于轿的抬杆之上,故称‘薹干’。此‘薹干’一年四季皆可种植,待含苞时,留少许作籽种,其余收割。收割后,去掉叶子,再去外表,将其茎肉以刀利成丝条,晾干食用。”逢春奔走相告,乡党竞相引种。不几年,邳地已广种薹干,魏、蜀、吴诸国人竞相来邳地贩卖。
  晋时,下邳一财主,为讨好皇帝,选优质薹干用丝绢包裹进贡给武帝,武帝龙颜大悦,也封其名为“贡菜”。
  士山镇是邳州市南部的中心镇.士山镇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的江苏名镇.因<<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士山关公约三事一章的记述而闻名全镇地域面积63.8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6万人士山镇北依徐连高速公路南临宁宿徐高速公路.到观音机场不足30公里.省一级公路邳睢路纵穿境内.士石路,士八路.士占路.枣阳市泗路横穿东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士山镇不仅有关帝庙.关习习大街小街.古圩河.天主教堂.沈家大铁门等到三国文化景点和明清建筑,还有魏家布庄,王家大楼.淮海战役前沿指挥所.娄梦侠烈士墓.日军大屠杀遗址等红色旅游景点是一个具有三国历史文化特色.爱国主义教育特色红色旅游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
  士山镇境内资源丰富.板材.纺织.机械.石英砂已成为主导产业.民营企业200多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士山镇的板材加工产业在邳南独领风骚全镇板材深加工企业28家.拥有板材深加工生产线50余条.产品有多层板建筑模板,覆膜板及科技木多个品种.士山镇压的工业园区和沿士石路工业长廊也初具规模
  士山镇社会文化底蕴丰厚.民风淳朴全镇上下亲商富商情绪浓厚.投资天空一片湛蓝.镇党委政府灵活运用省市给予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为企业发展搭建最宽阔的平台和创造最优质的环境.今日种下一锭银.明日收获一斗金.士山二千年文明正释放出青春的活力.共同发展.共同辉煌.
No. 2
  土山镇 土山镇位于邳州市南部,距市区15千米。东与八路镇相邻,西与八义集镇相邻,南与占城镇接壤,北与议堂镇隔河相望。面积79平方千米,人口54132人(2008年底)。辖街北、街南、张宋、吴庄、黄山、薛集、刘井、孙庄、聂阁、宋圩、南曹楼、苏庄、李庄、夹河、陈李、娄楼、卢庄、魏庄、薛庄、吕台、河西21个行政村,92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土山。
  地势西高东低,镇区所在地标高24米。吴庄、张宋、黄山处于泄洪区内。有大黄山、小黄山、落凤山三座山,石英岩资源丰富。251省道邳睢公路纵贯南北,土薛路、土八路横穿东西,房亭河横穿境内。境内土山是三国时曹操兵困关羽之处,有关帝庙、马迹亭等古迹。
  [沿革]民国初年为土山市,1953年属十二区,1957年建土山镇,1958年改公社,1983年建乡,1987年复建镇。1997年,面积19.3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魏园、东门、街南、街北、吴庄、张宋、包庄、黄山、山西9个行政村。
  [2006年代码]320382107:~201街北村 ~202街南村 ~203黄山村 ~204吴庄村 ~205张宋村 ~206宋圩村 ~207苏庄村 ~208聂阁村 ~209孙庄村 ~210刘井村 ~211薛集村 ~212李庄村 ~213夹河村 ~214吕台村 ~215陈李村 ~216娄楼村 ~217卢庄村 ~218曹楼村 ~219魏庄村 ~220薛庄村 ~221河西村
  附:薛集乡位于邳州市区西南17千米。土石、薛占公路过境,境北房亭河可通航。1953年属土山区,1957年建薛集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7年,面积45.2平方千米,人口3.7万,辖宋圩、苏庄、聂阁、孙庄、刘井、薛集、李庄、夹河、朱家、吕台、娄楼、陈李、卢庄、曹楼、魏庄、薛庄、河西17个行政村。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
  面积79平方千米,人口52587人。辖21个村委会(街北、街南、张宋、吴庄、黄山、薛集、刘井、孙庄、聂阁、宋圩、南曹楼、苏庄、李庄、夹河、陈李、娄楼、卢庄、魏庄、薛庄、吕台、河西)。
江苏省徐州邳州市
  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土山镇位于邳州市南部15公里,是邳州的南大门,是南部的商贸中心。它东与八路镇相邻,西与八义集镇相邻,南与占城镇接壤,北与议堂镇隔河相望。
  土山镇地势西高东低,镇区所在地标高24m。境内有山三座:大黄山、小黄山、落凤山,石英岩资源丰富。
  其中邳睢公路东侧的居民点吴庄、张宋、黄山处于泄洪区内。
  2、交通条件
  土山镇对外交通联系比较便捷,中部邳睢公路(路面宽40m)横贯南北,为一级公路,南至邳州,北至睢宁,长约45公里。土薛路、土八路横穿东西。土薛路为县乡一级路,宽12m,通往薛集、石桥、占果。土八路宽7m,向东通往八路镇。土薛路,土八路均为水泥路。南韩路宽12m,为砂石路,向南通往碾庄镇。
  3、经济社会概况
  近年来土山镇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占32%,第二产业占41%,第三产业占27%。镇内有丰富的石英矿资源,石英含量高达98.7%。
  4、名胜古迹
  土山镇历史悠久,明清两代已成为繁华的地段。明朝天顺年间建有关帝庙,楼台亭宇百余间,分大殿、中殿、前殿,现保存尚好。在以后的建设性规划编制及村庄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土山镇的历史文化优势,修复关帝庙、马迹亭,形成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古村庄。
  5、土地利用现状
  土山镇域面积63.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56901亩,占总面积的60.21%;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85.48公顷,占总面积的2.94%;村庄建设用地面积705.72公顷,占总面积的11.20%;其他用地面积1699.00公顷,占总面积的25.65%。
  6、行政村、村民小组与人口
  土山镇现辖21个行政村,92个自然村。镇域总人口50971人,其中农村人口39255人,劳动力人口29002人。
英文解释
  1. :  Tushan Town
近义词
土山
分类详情
张开吴庄村张开街南村黄山村河西村孙庄村
薛庄村苏庄村李庄村刘井村街北村
薛集村聂阁村宋圩村南曹楼村娄楼村
卢庄村吕台村张宋村夹河村陈李村
魏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