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羅市 : 永豐縣 : 通江縣 : 劍川縣 : 新昌縣 : 潮安縣 : 中山市 : 中山公交站 : 信州區 : 麯江區 [顯示全部] : 中國 >江蘇 >蘇州 >太倉市 > 沙溪鎮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沙溪鎮聯繫方式地址:江蘇省太倉市沙溪鎮白雲路吳曉邦故居(215421)
  電話:0512-53221815
  傳真:0512-53212002沙溪鎮投訴電話蘇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12-65223377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沙溪位於江蘇省太倉市的中部,距上海虹橋機場50公裏,滬寧高速公路在這裏開闢了出口處,從上海至沙溪衹須30分鐘時辰。沙溪境內水鄉古鎮,歷史悠久,風景獨特,物産豐富,素有“東南十八鎮,沙溪第一鎮”的美稱。
  
  沙溪鎮始於元末。明治年間,市鎮日趨繁榮。監察御史蘇贊的“御史府”,山西道御史曹逵,刑部朗中葉遇春等達官貴人,相繼在這裏建府造第,街景日好,“沙溪八景”,遠近聞名。到明清時,隨着工商業的發展,大批商人應運而生,需要一個文化交流、商品經濟活動的地點。於是,沿戚浦河而建的臨水建築脫穎而出,古樸的石拱橋橫跨戚浦河,“印溪書捨”、“南野齋居”、“連蕊樓”等一批古宅名居拔地而起,形成了枕河人傢,水橋流水,小巷深處獨特的歷史文化景觀。
  改革開放以來,沙溪鎮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今日的沙溪鎮轄區東連金浪鎮,南臨城廂鎮,西與昆山、常熟交界,北接歸莊鎮,面積67.5平方公裏,常住人口5.7萬人,成為江蘇省首批對外開放的鄉鎮之一,是全國百強鄉鎮和江蘇省鄉鎮百強之一。近年來,先後被命名為江蘇省文明鎮社會治安、計劃生育、緑化工作、文化教育先進鎮。
  沙溪鎮自古以來人傑地靈,是引近西方文化較早的江南名鎮之一,明清時就有一批文人出洋留學。沙溪人才輩出,名人雅士衆多。史學家桑悅,古琴傢徐上瀛,星象學家龔樹模,兒童文學家龔堡,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沙溪人。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藴,給古老而美麗的沙溪增添了濃郁的人文氣息。
  沙溪歷史上曾是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是太倉的工業重鎮。清光緒三十二年,江蘇省第一傢輕紡工業濟泰沙廠(現利泰紡織廠前身)就誕生在鎮西市街。
  沙溪鎮民俗風趣,民風純樸,民間燈會,妙趣橫生。沙溪自古香火很旺,尤以普濟寺、長壽寺、延真觀最甚。沙溪的豬油米花糖、桃珍糕、盤香餅、塗鬆山芋等風味小吃、特産也遠近出名。
  江南水鄉古鎮是沙溪最顯著的特色。“古巷同戶寬,古街三裏長,古橋為單孔,古宅均挑梁,戶戶有雕花,傢傢有長窗,橋在前門進,船在門前蕩”,構成了一幅幅精美典雅的水鄉風俗畫。南京東南大學建築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建築學家朱光亞認為,沙溪臨水建築與同裏、周莊各有千秋,戶戶有河棚、水橋、臨河落地長窗可眺望遠景,房屋脊梁、門窗雕刻精美,富有江南水鄉特色。1999年6月28日,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專傢組對沙溪鎮進行考評,十二位專傢全票通過,他們一致贊嘆:沙溪三裏古街保護得如此完好,在全國實屬罕見。
  目前,沙溪鎮經過規劃全面恢復古鎮獨特的商業街和水鄉風貌,將以古鎮極品、水鄉絶景展現在世人面前,再現中國第二個“周莊”。沙溪的旅遊觀光業已顯露出無限的商機,必將成為其新的經濟增長點。
  沙溪是衆星拱月的江南水鄉古鎮的又一顆璀燦奪目的明珠!
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沙溪鎮
  地理位置
  沙溪位於江蘇省太倉市的中部,滬寧高速公路在這裏開闢了出口處,從上海至沙溪衹需1個小時左右。沙溪鎮始於元末,素有“東南十八鎮,沙溪第一鎮”的美稱。
  歷史沿革
  明朝時期,市鎮日趨繁榮。監察御史蘇贊的“御史府”,山西道御史曹逵,刑部朗中葉遇春等達官貴人,相繼在這裏建府造第,街景日好,“沙溪八景”遠近聞名。到明清時,隨着工商業的發展,大批商人應運而生。於是,沿戚浦河而建的臨水建築脫穎而出,古樸的石拱橋橫跨戚浦河,“印溪書捨”、“南野齋居”、“連蕊樓”等一批古宅名居拔地而起,形成了枕河人傢,水橋流水,小巷深處,“古巷同戶寬,古街三裏長,古橋為單孔,古宅均挑梁,戶戶有雕花,傢傢有長窗,橋在前門進,船在門前蕩”,構成了一幅幅精美典雅的水鄉風俗畫。
  沙溪鎮是引進西方文化較早的江南名鎮之一,明清時就有一批文人出洋留學。沙溪鎮民俗風趣,民風純樸,民間燈會,妙趣橫生。沙溪的香火很旺,尤以普濟寺、長壽寺、延真觀最甚。沙溪的豬油米花糖、桃珍糕、盤香餅、塗鬆山芋等風味小吃、特産也遠近出名。
  沙溪鎮歷史悠久,早在宋、元時已集市成鎮,至明、清時代,更是商市繁華、人文薈萃,成為太倉一大鎮。據志書記載:“鎮地延袤可數裏,多富傢巨室,其縉紳學士幾當一州之半,為士好文章,習儀觀,濟濟相望,而民之耕於野者,亦勤稼檣謹財用,有蟋蟀代檀之風,人稱樂土。”至民國年間,仍為巨鎮,俗稱“東南十八鄉、沙溪第一鄉。”因此,沙溪鎮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藴。至今,歷史文化遺存十分豐厚:有大片的臨水建築和漫長的古街,有幽深古老的小巷和古樸雄渾的古橋。今天的沙溪鎮小橋流水,枕河人傢,街巷深處,古韻猶存,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2005年9月入選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單。
  古稱沙、印溪(七溪),曾享有“東南十八鎮,沙溪第一鎮”之譽。全鎮總面積132.41平方公裏,建成區面積4.2平方公裏,轄20個行政村,8個居委會,全鎮人口9.1萬人。據載:“昔猶瀕海,在唐宋已有村,統稱塗鬆市。至元時投沙泊所,始有印溪之名。”又以其在枕七浦塘,故又名七溪。
  旅遊資源
  沙溪鎮民俗風趣,民風純樸,民間燈會,妙趣橫生。沙溪自古香火很旺,尤以普濟寺、長壽寺、延真觀最甚。沙溪的豬油米花糖、桃珍糕、盤香餅、塗鬆山芋等風味小吃、特産也遠近出名。江南水鄉古鎮是沙溪最顯著的特色。“古巷同戶寬,古街三裏長,古橋為單孔,古宅均挑梁,戶戶有雕花,傢傢有長窗,橋在前門進,船在門前蕩”,構成了一幅幅精美典雅的水鄉風俗畫。南京東南大學建築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建築學家朱光亞認為,沙溪臨水建築與同裏、周莊各有千秋,戶戶有河棚、水橋、臨河落地長窗可眺望遠景,房屋脊梁、門窗雕刻精美,富有江南水鄉特色。1999年6月28日,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專傢組對沙溪鎮進行考評,十二位專傢全票通過,他們一致贊嘆:沙溪三裏古街保護得如此完好,在全國實屬罕見。
  目前,沙溪鎮經過規劃全面恢復古鎮獨特的商業街和水鄉風貌,將以古鎮極品、水鄉絶景展現在世人面前,再現中國第二個“周莊”。沙溪的旅遊觀光業已顯露出無限的商機,必將成為其新的經濟增長點。
  沙溪是衆星拱月的江南水鄉古鎮的又一顆璀燦奪目的明珠!
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
  太倉市沙溪鎮農業技術服務站建於1966年,是全民事業單位,現擁有固定資産235.84萬元,其中房屋204.79萬元,辦公樓面積3390平方米,肥藥倉庫300平方米,其它資産31.05萬元。承擔着全鎮農業生産技術指導、新技術推廣、種植結構調整的引導、農副産品代購代銷、新品種的推廣、優質農産品無公害、緑色食品生産基地的培育建設等農業服務的職能。全站技術力量雄厚,共有員工40餘人,其中管理人員5人,中級職稱技術人員20餘人,其他業務人員15人。
  沙溪鎮地處太倉市中部,行政區域面積132.44平方公裏,總人口132153人。太倉,是長江入海口璀璨的明珠,是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緊鄰上海,素有“上海後花園”之美稱。沙溪是我國著名舞蹈傢吳曉邦的故鄉,交通便捷,水網密佈,204國道、沿江高速、蘇昆太高速從中穿過,通港路、新港路直通太倉港,橫貫東西的楊林塘、戚浦塘,縱貫南北的石頭塘、????鐵塘等河流與長江相通,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自然條件優美,四季分明,氣候條件溫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溫光資源豐富,有利於種養業的發展,是各種農業種養項目入註的理想選擇。
  沙溪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建立形成四個特色區:一是高效農業示範區,總面積1.5萬畝,以生態農業、加工農業、休閑農業和設施農業等為主的現代農業區;二是特色蔬菜標準化生産區,總面積1.5萬畝,以發展緑色食品、無公害大白菜、茄子、土豆、西瓜等係列産品的標準化生産示範區;三是優質稻米生産區,總面積2.5萬畝,以發展引進水稻新品種,實行標準化生産優質大米;四是特種水産養殖區,總面積5000畝,以引進特種水産南美白對蝦、河蝦、青魚、成蟹等高效養殖新品種,實行專業化、標準化生産。同時沙溪的農業逐步嚮標準化、專業化、産業化方向發展,全鎮已認證甘藍、蘆蒿、毛豆、太倉白蒜、馬鈴薯、西瓜、大白菜、草雞8衹無公害産品;水稻、茄子、大白菜、小麥、玉米、油菜、葡萄、糟油等8衹緑色食品,産品暢銷上海、蘇州等大中城市,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熱誠歡迎各界人士惠顧。
英文解釋
  1. :  Shaxi Town
近義詞
沙溪
包含詞
沙溪鎮中心小學劍川縣沙溪鎮鰲峰山古墓群太倉市沙溪鎮嶽王學校
太倉市沙溪鎮第三小學太倉市沙溪鎮第一小學中山市沙溪鎮洋毛針織廠
中山市沙溪鎮象角毛衫二廠中山市沙溪鎮新泰達針織廠中山市沙溪鎮申明亭賓館
太倉市沙溪鎮中心化纖廠中山市沙溪鎮滔滔針織製衣廠潮安縣沙溪鎮前一瑞明服裝廠
中山市沙溪鎮涌頭村興利毛衫廠中山市沙溪鎮涌頭興利毛衫廠
分類詳情
鳳凰村勝利村百花村泥橋村陶灣村
沙北村鬆南村楊橋村直塘村曾灣村
虹橋村泰西村塗鬆村印北村泰東村
洪涇村半涇村中荷村樓巷村沙星村
米中村青秧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