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目錄 220581 梅河口市 隸屬於吉林省通化市的縣級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地處鬆遼平原與長白山區的過渡地帶。全市幅員2174平方公裏,城區規劃面積81平方公裏,總人口62萬,其中城區人口21萬。
梅河口市 交通便利,通訊快捷。公路鐵路四通八達。梅河口火車站是全國48個一級編組站之一,日接發客貨列車159列。公路網絡發達,國道202綫、303綫、四白一級路貫穿全境,日車流量13500臺次。通訊設施先進完備,是吉林省四個電信傳輸、數據樞紐之一。 梅河口市 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4.6℃。礦藏豐富,主要礦産有煤、黃金、硅藻土、油頁岩、鐵、石墨、石英、礦泉水等17種。 市內10公裏以上河流4條,流域面積1291平方公裏。水資源總量為6.05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總量為3.89億立方米。全市林地面積79445公頃,有林地面積59502公頃,立木總蓄積量315.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27.8%。 轄14個鎮、10個鄉、5個街道辦事處、303個行政村。全市轄5個街道、13個鎮、6個鄉、1個民族鄉:新華街道、解放街道、和平街道、福民街道、光明街道、山城鎮、海竜鎮、紅梅鎮、新合鎮、曙光鎮、中和鎮、進化鎮、一座營鎮、水道鎮、康大營鎮、牛心頂鎮、野豬河鎮、黑山頭鎮、李爐鄉、杏嶺鄉、雙興鄉、興華鄉、吉樂鄉、小楊滿族朝鮮族鄉、灣竜鄉。共有27個社區、303個行政村。 清光緒六年(1880)設海竜廳,光緒二十八年(1902)設海竜府,民國二年(1913)設海竜縣。1985年3月撤縣建市(地級),設省級經濟貿易開發區5平方公裏,轄梅河,海竜兩區和柳河,輝南兩縣。同年,被國務院確定為開放城市。1986年改為縣級市,由通化市代管,計劃單列。1988年8月,省政府正式批準建立梅河口貿易開發區,是當時全省五個開發區之一。1993年,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唯一的"經濟快速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城市"。1994年,在全省首次縣(市)經濟綜合實力十五強排序中列第七位。1996年,在全省首次縣(市)經濟綜合實力十五強排序中列第六位。 梅河口市 是一座發展中的區域中心城市。市委、市政府堅持“工業主導、農業支撐、商貿突破、城市拉動”的發展戰略,優化發展環境,擴大對外開放水平,經濟建設快速嚮前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整體功能不斷完善。工業經濟初步形成了以食品、醫藥、包裝為主的支柱産業和以機械、冶金、建材、化工為優勢産業的工業體係。以市場為主體的商貿功能日益完善,果仁、大米、食品、建材、農機等專業市場輻射周邊地區,年交易額均在億元以上。鬆子仁是世界上最大的加工集散中心。文化、教育、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梅河口市 是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體育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
梅河口市 2008年第三次獲得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連續兩次獲得綜合實力百強,首次獲得全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這標志着該市經濟高質量穩步運行,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城市經濟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梅河口市 有漢族、滿族、朝鮮族、回族、蒙古族等15個民族, 6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萬人。2003年新出生3911人,死亡2404人,計劃生育率為95.0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47‰。
梅河口市 現有基督教協會、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會、天主教愛國會、佛教寺廟4個宗教團體,信教群衆2.05萬,宗教教職人員84人,宗教活動場所66處,其中,基督教室58處,天主教室4處,伊斯蘭教清真寺3處,佛教寺廟1處。 梅河口市 自然資源豐富。境內河流縱橫,被譽為“千庫之縣,魚米之鄉”。是全國商品糧基地和優質水稻重點産區之一,緑色環保優質的梅河口市 大米以“皇糧禦米”的美稱飲譽京華;具有長白山特色的土特産品種繁多,人參、鹿茸、中藥材、山野菜、紅鬆子等久負盛名,暢銷國內外;以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為主的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28.8%;礦産資源種類繁多,主要有煤、黃金、硅藻土、鐵、石墨、礦泉水等17種,初步探測藴藏石油和天然氣。
梅河口市 山清水秀,風景宜人。磨盤湖、雞冠山、五奎山風景區、四季生態園等景觀,是旅遊、休閑、娛樂的良好場所。鄭培民同志故居坐落在梅河口市 海竜鎮,供遊人參觀學習。 梅河,滿語稱梅黑河 (蛇的意思),發源於東豐縣分水嶺之東麓,分西南、西北兩源,至東豐縣界的小四平街匯歸一處,東順南折至梅河臺入境,由西南隅流人大柳河,梅河水入大柳河之口,得名梅河口。
清朝末年
光緒四年(1878年)在海竜設荒務局,丈放鮮圍場荒地。光緒五年(1879年)於海竜城設置圍聲總管衙門,置總管1人,轄佐領人,左翼協領駐朝陽鎮,右翼協領駐山城鎮。光緒五年(1879年)由盛京將軍歧元奏請,添設海竜通判。
光緒六年七月四日(1880年9月19日)旨準劃鮮圍場山城子圍等20圍設海竜撫民廳。置撫民通判,通判衙門與圍場總管同住海竜城。海竜廳共有村屯220個,分別屬於36社:海升社(奶子山)、海平社(雙頂子)、海盛社(牛心頂)、海治社(高楊樹、亮子河)、海億社(北黑咀子)、海兆社(康大營)、海安社(八大泉眼)、海康社(朝陽鎮、野豬河)、海振社(團林子)、海興社(蛤蟆河)、海保社(蛟河)、海甲社(黃泥河)、海綏社(孤頂子)、海聚社(一統河窪)、海化社(灣竜溝)、海通社(鴨緑河)、海達社(太平川)、海恩社(蓮荷泡)、海惠社(杏嶺)、海循社(三合堡)、海良社(六八石)、海仁社(四合堡)、海義社(梅河口)、海智社(大黑咀子)、海永社(山城子)、海和社(頭八石、楊樹河)、海樂社(二竜山)、海永社(白銀河)、海強社(孤山子)、海升社(大荒溝)、海隆社(鹼水河)、海恆社(六官巷)、海茂社(大樺樹)。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盛京將軍增禮花要求勘東流水圍場,安插金州願遷之旗民。光緒二十八年六月(1902年8月),添設東平(東豐)、西豐、西安(遼源)3縣,海竜升為府,並劃年收入柳河縣均歸海竜府管轄(後於宣統元年添設輝南廳)。隸屬盛京將軍,府城海竜。海竜升府後圍場總管逐漸失去職能,故於宣統元年(1909年1月)再次奏請,於宣統二年九月(1910年10月)旨準(當時山城鎮、朝陽鎮兩佐各領未裁,各領摧甲兵仍駐原地,兵丁隨時選充地主巡警),總管裁撤以且,其所徵地、房、田、糧稅等,一律轉歸海竜府徵收報解。
宣統元年(1909年),按自治規程海竜府本治劃為22鄉。即城廂、奶子山;東路一鄉雙頂子,二鄉一統河窪,三鄉朝陽鎮、野豬河;南路一鄉太平川,二鄉鴨緑河,三鄉杏嶺、三合堡;西路一鄉灣竜溝,二鄉梅河口、蓮花泡,三鄉六八石(後改為保安鎮)、鹼水河子,四鄉大黑咀子、四八石、五鄉山城鎮、頭八石,六鄉大荒溝,七鄉楊樹河子,八鄉六官巷、大樺樹、亮子河,三鄉北黑咀子,四鄉康大營。不久,合併為2鎮6鄉,2鎮有朝陽鎮、山城鎮。6鄉有高楊樹、亮子河、北黑咀子、康大營為一鄉,梅河口、灣竜溝、蓮花泡為一鄉,太平川、野豬河為一鄉,六八石、鹼水河子、杏嶺、三合堡為一鄉、白銀河、孤山子為一鄉,城廂(縣城)為一鄉。同年,輝南設廳,將海竜轄區海振社(團林子)、海興社(蛤螞河)、海保社(蛟河)、海甲社(大陽)、海緩社(孤頂子)、海聚社(樓上)、海遠社(南平安川)、海方社(北平安川)劃歸輝南。
民國時期
1913年,改海竜府為海竜縣,隸屬於奉天省東邊道。1929年2月,廢除道製,改奉天省為遼寧省,海竜縣承受之歸遼寧省所屬。
民國二年(1913年)1月,奉民國政府臨時組織令,改海竜府為海竜縣(定為一等縣),隸屬於奉天省東邊道。原海竜府所屬東平、西豐、柳河、輝南5縣由海竜劃出。海竜縣劃4個警區,第一區海竜城東關,包括雙頂子、灣竜溝、杏嶺。第二區朝陽鎮。包括八大泉眼、高楊樹、北黑咀子。第三區六八石,包括梅河口、鹼水河子、大荒溝。第四區山城子。
民國十二年(1923年),根據奉天省實行區村製的規定,全境130個村劃為8個區。一區縣城(海竜、下同)南雙頂子,二區縣城南鴨緑河,三區縣城北牛心頂子,四區縣城東北黑咀子,五區縣城西南保安鎮(六八石),六區縣城西南三八石,七區縣城西山城鎮街,八區縣城西北小灣竜溝。
民國十六年(1927年)行政區劃調整為10區,一區縣城,二區霍傢燒鍋(雙頂子),三區八大泉眼,四區黑咀子,五區梅河口,六區六伯丹(六八石),七區下水道子,八區摟脖崗(灣竜溝),九區朝陽鎮,十區山城鎮,計120村。
民國十五年(1926年)清原設治時,將海竜七、八區之一隅(白銀河、土口子、孤山子和六官巷)計3鄉歸劃清原縣,並明確劃分海竜、清原兩縣疆界以三間房東崗分水,即姜家街之西崗分水為界,三間房及所屬附村歸清原縣管;姜家街及所屬附村歸海竜縣管。同年,經省派人調解,將東豐毗連海竜的小竜灣溝、小柳樹河子兩鄉所屬之安善、安裕、裕慶、靠山、雙竜、大興、夾信、東安等村全部劃歸海竜縣。同時將海竜縣境鹼水河子、大荒溝二鄉的偏南處(南北約七八裏)和西部一統河兩岸新發堡、釣魚臺、鹼水河子、砬門子、幹溝子、四方頂子、五人班6個鬥村劃歸柳河縣管轄。
1930年夏季,撤銷區的建製,44村,直屬於縣。縣城分東關、南關、西關、北關4村,城鎮有朝陽鎮,山城鎮2村,農村有同和、大安、中山堡、興農、灣竜溝、雙頂、全峰、和睦、福增、太平、安樂、鴨緑、江源、牛心頂、東鳳舞、雙泉堡、野豬河、一座營、雙鳳山、腰駐所、二道崗、梅河、連山、寶山、新民、太安、樺樹、四合堡、明新、三合堡、杏嶺、楊樹河子、姜家街、磨盤山、頭八石、大荒溝、東山城子、二竜山38村。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海竜為淪陷區,設偽海竜縣公署,列為乙類縣,隸屬於奉天省。1932年,經呈准將興隆與楊樹河2村合併,變為43個村。1934年1月17日,根據偽政府民政部頒布的《暫行保甲法實施規則》規定,全境劃10保88甲。1934年將10保改為8區,仍屬43村,八區有縣城南雙頂子、鴨緑河,縣城北牛心頂子,縣城東北北黑咀子,縣城西南保安鎮、三八石,縣城西山城鎮、北小灣竜溝。
1936年3月1日起實行街村製。設朝陽鎮、山城鎮、縣城(海竜)3個街,梅河、大安、同和、興農、灣竜溝、中山堡、太平、全峰、鴨緑、江源、雙頂、安樂、永濟、野豬河、牛心頂、東鳳舞、雙泉堡、雙鳳山、一座營、腰駐所、二道崗、連山、寶山、新民、長安、杏嶺、謝傢營、三合堡、四合堡、樺樹、大荒溝、姜家街、頭八石、楊樹河、磨盤山、二竜山、東山城37個村。1937年梅河口村改為梅河口街。1943年將樺樹村改為中和村,頭八石村改為花園村,大荒溝村改為吉樂村。
1943年,朝陽鎮及東鳳舞村劃歸輝南。將安樂村撤銷並入杏嶺和鴨緑村,三合堡並入謝傢營,駐腰所並入雙鳳山,二道崗、牛心頂並入雙泉堡,楊樹河子、姜家街並入磨盤山村,全峰、江源並入雙頂子村,東山城子並入山城街,中山堡並入海竜街,新民村並入長安村,寶山村、四合堡並入興竜村。合併後有山城鎮、梅河口、海竜3個街。野豬河、吉樂、二竜山、太平、永濟、同合、大安、灣竜溝、興農、連山、鴨緑、杏嶺、謝傢營、二道崗、一座營、雙鳳山、雙泉、磨盤、花園、雙頂子、中和、長安、興竜計23村。
1945年~1953年
1945年東北光復建立人民政權後,屬遼北省。1947年,屬遼寧省第四行政專員公署。1948年屬遼北省,1949年屬遼東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佈無條件投降以後,由偽縣長組織當地偽官吏和士紳成立治安維持會。10月23日,東北挺進縱隊第一支隊(東北聯軍前身)進駐海竜縣城,解散治安維持會,成立臨時縣政府。11月1日政工成立海竜縣民主政府,隸屬於遼北省。海竜縣民主政府成立後實行區村製,海竜境內劃10區。即城廂(海竜)區、梅河口中心區、山城鎮中心區、杏嶺區、太平區、(霍傢燒鍋)、野豬河區、中和(白傢堡)區、吉樂區、興農(雙興)區、一座營區。
1946年5月18日,東北行政委員會决定,海竜縣劃歸遼寧省政府領導,為直屬縣。5月24日,國民黨軍占領海竜,成立國民黨海竜縣政府,隸屬於國民黨遼北省政府。海竜縣民主政府實行戰略轉移,撤至柳河縣聖水河子區,開展遊擊鬥爭。梅集鐵路以東地區遊擊鬥爭,由中共海柳邊工作委員會領導,隸屬於遼寧省第四專員公署。6月15日,將柳河縣第八區(聖水河子)劃歸海竜縣,為海竜縣民主政府遊擊根據地(1947年9月,收復海竜後劃回柳河縣)。梅集鐵路以西的遊擊鬥爭,12月以後由海、柳、清聯合縣領導,隸屬於遼寧省第二專員公署。
1947年5月31日東北民主聯軍收復海竜全境,恢復海竜縣民主政府,隸屬於遼寧省第四行政專員公署(駐海竜)。1948年,東北行政委員會决定,海竜縣劃歸遼北省第三專員公署(駐遼源市)管轄。1949年,遼北省撤銷以後,劃歸遼東省,並於同年5月18日劃歸通化地區行政公署管轄。
1949年9月中旬,鎮鄉分開,梅河口、山城鎮單設,農村劃城廂(海竜)、興農、一座營、野豬河、太平、杏嶺、六八石、中和、吉樂、花園10個區。
1951年4月撤銷花園區,其所屬地域分別劃歸吉樂、中和二區和山城鎮。
1954年~1984年
1954年5月,首次召開海竜縣人民代表大會,依法選舉産生海竜縣第一屆人民委員會。同年8月15日,遼東省撤銷,海竜縣劃歸吉林省,仍由通化地區行政公署管轄。1956年10月26日海竜縣縣城正式由海竜鎮遷至梅河口鎮。1966年“文化大革命”以後,海竜縣人民委員會失去職能。1968年7月成立海竜縣革命委員會,代行縣政府職能。1980年改革黨政合一的體製,恢復縣人民政府。
1954年10月,呈省人民政府批准將海竜縣第七區友好村十三戶劃歸柳河縣。1955年?5月31日,海竜縣人民政府發出通知,廢除以數碼順序的區名,直稱其地名。1955年9月15日,原東豐縣和平鄉和大陽鄉境內駐軍營地(即東工地和西工地)之行政區域劃歸海竜縣管轄。
1956年3月19日,撤銷區的建製,重新組建48個鄉,即:興安、福安、同善、蓮河、三興、興農、裕慶、中心、二道崗、靖安、興華、雙睦、民安、牛心頂、馬場、小河北、雙泉、野豬河、河窪、新合、保安、興隆、城南、雙峰、雙勝、杏嶺、進化、義民、雙合、永強、六八石、建設、李爐溝、四八石、白石溝、二八石、頭八石、永勝、黑山頭、水道、金廠、小楊樹河、大楊樹河、吉樂、姜家街、磨盤、大灣、五裏堡。山城、梅河口、海竜三鎮未變。柳河縣所屬項傢堡子劃歸海竜縣。1957年,將海竜縣進化鄉邵大院、侯傢店兩個自然屯劃歸柳河縣。
1958年3月上旬,合併為25鄉,即:雙興、三興、蓮河、康大營、中心、興華、雙泉、牛心頂、馬場、城南、河窪、新合、杏嶺、義民、進化、李爐、六八石、建設(同心)、四八石、二八石(白傢堡)、頭八石、黑山頭、五裏堡、磨盤、吉樂。山城鎮、梅河口、海竜鎮仍然未變。 同年9月全縣實現人民公社化,實行政社合一的體製。成立鋼鐵(雙興)東豐(一座營)、冠軍(牛心頂)、勝天(新合)、英雄(杏嶺)、曙光(六八石)、中和(二八石)、上遊(吉樂)、火箭(山城鎮)、梅河口、原子(海竜鎮)計11個人民公社,所屬 197個管理區。
1960年3月1日,境內石頂子和三裏村劃以東3個自然屯、野豬河村以東3個自然屯劃歸輝南縣。
1961年4月,將11個人民公社調整為27個。即:福安、雙興、康大營、興華、一座營、雙泉、牛心頂、野豬河、河窪、義民、杏嶺、進化、李爐、曙光、四八石、水道、中和、姜家街、小楊、大灣、吉樂、城郊(駐山城鎮)、郊區(駐黑山頭)、環城(駐海竜鎮)和海竜、梅河口、山城鎮。同時改管理區為大隊,所屬大隊290個,生産小隊1509個。
1964年3月,將城郊改稱花人民公社,環城改稱城南人民公社,郊區改稱黑山頭人民公社。
1983年改革政社合一的農村人民公社體製,成立鄉人民政府,建立村民委員會。1983年11月14日,經省政府批準,福安鄉更名為灣竜鄉。
1984年6月5日,省政府批準,撤銷花園鄉,設立花園朝鮮族鄉。同年11月5日,省民政廳批準,撤銷河窪鄉,設立新合鎮。至年末,全境有5個鎮、23個鄉、315個村、23個街道、92個居民委。
1990年梅河口市 風箏代表隊代表吉林省參加第七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暨第四屆全國風箏邀請賽,獲得團體總分第六名。
1991年7月20日第三屆北方醫藥藥材交易會在梅河口舉行。
1993年9月24日第五屆北方藥材交易會暨吉林省醫藥藥材交易會在梅河口市 舉行。
1994年4月,經省民政廳批準,將梅河口市 城區面積擴大到80平方公裏,相當於中等城市規模。
1994年6月10日,俄羅斯布涼斯剋州財貿代表團來梅河口市 ,與梅河口省政府簽訂貿易合作協議。
1994年8月27日,以尹雲香為團長的朝鮮慈江道友好代表團來梅河口市 訪問。
2002年3月12日,梅河口市 政務中心成立。
2003年10月10日,梅河口市 公衆信息網開通。
2004年8月,總投資4.6億元,全長20.4公裏的國道202綫梅河口城區繞越綫工程正式開工。
2005年6月30日省委書記王云坤來梅河口視察。
2005年9月2日,梅河口市 參加了首屆東博會,共簽約三個項目,總投資3.6億元。
2005年12月16日,吉林省省長王珉來梅河口市 視察。
2006年3月,國傢正式批準在諾氏(吉林)製藥有限公司建立博士後工作站。
2006年4月14日,在上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了梅河口上海暨長三角同鄉聯誼會,上海市和長三角地區250多戶知名企業及有關單位500多人參加了項目推介會,共達成簽約項目43個,一項合同總投資額34.4億元。
2006年9月27日,南環繞越綫建國南路施工通車。
2007年4月29日,省長韓長賦來梅河口市 視察縣域經濟發展和工業集中區城市建設。
2009年4月22日,全省縣城突破工作會議在梅河口市 召開。 Meihekou Shi
梅河口市
Meihekou Shi
吉林省南部重要商品糧基地。位於輝發河上遊柳河流域。面積2174.6平方公裏,人口57.34萬。清初屬盛京圍場地,封禁達200餘年,1878年釋禁;1880年設撫民同知,1902年升海竜府,1913年改縣。1985年撤海竜縣設梅河口市 ,屬通化市管轄。1988年改為省直轄行政單位。市境位於半山區,柳河兩岸有較寬闊的衝積平原,為主要農耕區。南部雞冠砬子海拔809米,為全市最高點。1月均溫-17℃,7月23℃。無霜期145天,年降水量700~800毫米。暴雨日年均40~52天,為吉林省暴雨最多地區。水利資源豐富,海竜水庫是吉林省大型水庫之一,具有較大防洪灌溉效益。水田約占耕地35%,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高梁、𠔌子、大豆次之。漁業生産以水庫養殖為主。南部山區盛産鬆、椴、柞、榆等木材。土特産有人參、鹿茸、柞蠶絲,蜂蜜等。梅河口是吉林省南部重要交通樞紐,瀋吉、四梅和梅集等鐵路交會境內。工業有機械、化肥、造紙、電機、水泥等。市境曾發掘出1座距今3000多年的原始社會末期遺址。
(王兆明) 梅河口 梅河口市醫院 梅河口市高中 梅河口市中醫院 梅河口市童鞋廠 梅河口市實驗小學 梅河口市博文學校 梅河口市實驗中學 梅河口市第五中學 梅河口市文明飯店 梅河口市第二醫院 梅河口市第三醫院 梅河口市中山賓館 梅河口市國泰賓館 梅河口市洪波果仁廠 梅河口市 金鬆食品有限公司梅河口市 長白山建材城梅河口市紅泥烤爐廠 梅河口市 醫院愛民醫院梅河口市 劍橋外國語學校梅河口市 古生物化石遺址梅河口市 實驗高級中學吉林省梅河口市 潤豐酒業 梅河口市 第五實驗小學梅河口市衛生防疫站 梅河口市城區防保站 梅河口市婦幼保健院 梅河口市第二針織廠 梅河口市 百貨紡織品總公司梅河口市 第一職業高級中學梅河口市電大管理站 梅河口市朝鮮族飯店 梅河口市 國泰賓館餐廳梅河口市皮革被裝廠 梅河口市 部隊皮膚病醫院梅河口市 皎月化妝品商行梅河口市工藝美術廠 吉林省梅河口市 童鞋廠 梅河口市第一服裝廠 梅河口市 友誼賓館餐廳梅河口市竜山製藥廠 梅河口市 興佳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梅河口市 成信土特産品有限責任公司梅河口市 恆益德醫藥有限責任公司梅河口市 德坤禽類食品有限公司梅河口市 奎元醫藥藥材有限責任公司梅河口市 創世人力資源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梅河口市 礦區貿易公司紅梅飯店梅河口市 飲食服務公司實驗飯店吉林廣播電視大學梅河口市 管理站 梅河口市 實驗小學實驗針織廠梅河口市 裘皮製革廠皮革被裝廠吉林省梅河口市 皎月化妝品商行 吉林省梅河口市 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小楊滿族朝鮮族鄉 新華街道 和平街道 解放街道 山城鎮 海竜鎮 新合鎮 水道鎮 中和鎮 雙泉鄉 曙光鎮 福民街道 光明街道 紅梅鎮 進化鎮 一座營鎮 康大營鎮 牛心頂鎮 野豬河鎮 黑山頭鎮 李爐鄉 杏嶺鄉 雙興鄉 興華鄉 吉樂鄉 灣竜鄉 大灣鎮 義民鄉 姜家街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