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邮编:412300 代码:430223 区号:0731 拼音:Yōu Xiàn,You Xian
攸县位于湖南省东部,与江西省为邻。总面积2651平方千米。总人口75万人(2003年)。
攸县辖15个镇、5个乡:城关镇、黄丰桥镇、酒埠江镇、桃水镇、鸾山镇、皇图岭镇、网岭镇、新市镇、丫江桥镇、渌田镇、柏市镇、大同桥镇、上云桥镇、菜花坪镇、石羊塘镇、湖南坳乡、坪阳庙乡、槚山乡、莲塘坳乡、鸭塘铺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北街。 |
|
攸县地处湘东南部,罗霄山脉中麓,南通粤港澳,北临长株潭,西屏衡阳南岳,东与江西萍乡、莲花接壤,古有“衡之径庭、潭之门户”之称。全县辖20个乡镇,总面积2664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
攸县历史悠久,是传承文明的古邑。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攸县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所开发,是中南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正式置县,因攸水流贯全境而得名。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攸县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特色文化,播撒和传承了源远流长的地域文明。
攸县交通便利,是资源丰富的大县。攸县县内水陆交通并济,公路交错纵横,湘东铁路、106国道纵贯全境,北通320国道,西与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相连,运输极为方便。境内气候温和,农业物产品种繁多,是全国商品瘦肉猪、商品粮、速生丰产林和油茶生产基地县;地下矿产资源富集,已查明的矿藏品种20余种,其中以煤、铁矿石、玄武岩、花岗岩、石灰石居多,煤炭储量在3亿吨以上, 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全县拥有劳动力40万人以上,有18万人常年在外经商务工,“攸县的士”成为湖南省十大劳务经济品牌之首。
攸县山川秀丽,是风景迷人的明珠。攸县山川秀丽,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有“鸾山配凤岭,金水绕银坑”的美誉。尤其是酒埠江风景区,集山湖、溶洞、地热资源于一体,已被认定为国家级地质公园,景观奇特多样,有酒仙湖、百丈瀑、温泉等水体景观,古银杏树、红豆杉、方竹等森林景观,宝宁寺、洪秀全纪念馆、红军兵工厂等人文景观,已探明120多个大型溶洞,是南方地区最大的溶洞群,其中长达10公里的禹王洞地下河是我国已发现最长的地下河之一,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攸县经济活跃,是发展提速的热土。攸县工农业发达,商贸繁荣,经济活跃,历来是湘东南、赣西北的经济交流中心。1997年成为湖南省第一批小康县,2000年被更为湖南省五个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县之一。近年来,我们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为目标 ,突出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农产品开发、旅游开发四大重点,着力实施民营经济领跑战略,全力推进“三化”进程,初步形成了以资源采掘加工、建筑建材、化工为支柱的20多个产业门类,建设了攸州工业园等一批工业园区。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8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333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跻身湖南省十强。
“十一五”以来,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落户攸县,投资105个亿的煤电一体化项目,投资2.5个亿的桐坝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投资6个亿年产200万吨干法水泥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特别是衡茶吉铁路在攸县设站,将加快推动长株潭一体化进程,对促进湘东南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攸县山川秀丽,名胜古迹甚多。攸州八景之一的灵龟峰,现为株洲市佛教协会圣地。始建于唐代的阳升观,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仍香火绵绵,钟声不绝。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寝陵,中外驰名的游览胜地井冈山、南岳,与攸县相距仅数十公里,且为必经之途。
攸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湘东铁路和106国道贯穿县境南北,两线沿途形成百里经济发展长廊,水泥、沥青道路已直达各个乡镇;水源丰富,湘江支流氵米水汇集攸水穿城而过。电力充足,通讯发达,全县村村组组通电,乡乡村村通程控电话。
攸县矿藏丰富,物产富集。已探明煤、铁、锰、钨、铀、铜、金、石膏、大理石等矿藏资源20余种,尤以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全县煤炭地质储量达3亿吨,黄兰煤田现已探明工业储量为2.46亿吨,年产原煤400多万吨。攸县历来农业发达,境内土壤肥沃、雨水充沛、光热充足、冬寒期短,无霜期长达289天,年均气温17.8℃,年降雨量1448.6mm,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尤其适宜稻谷、棉花、油茶、辣椒、生姜、木材、楠竹等。农副产品种类繁多,其中大米、活大猪、分割肉、茶叶、蚕丝、干椒,是该县饮誉海外的传统出口产品。工业布局合理,门类齐全,冶金、采掘、机械、建材、化工、纺织、制鞋、造纸、食品加工等产业已初具规模。草席、床单、手套、竹制品、鞭炮烟花、灯泡灯具、氟化纳等畅销国内外,久负盛名;煮酒、松花皮蛋、春晓茶荣获国家金银奖,国际上备受用户青睐。到目前为止,攸县有近100种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
|
地势由东西二侧向中部倾斜,东西环山,中部低平开阔向南北敞开,海拔界于69m至1404.9m之间,形成山丘岗平地貌。主要成土母岩有板页岩、砂岩、页岩、紫砂页岩和第四纪红色粘土5种。
灵龟峰,峰上生枫,风吹枫动峰不动;白茅洲,洲畔停舟,水推舟摇洲不摇。
境内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土壤肥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带,年平均气温17.8℃,无霜期292天,年降水量1410mm左右。
攸县境内矿藏丰富,物产富集。已探明煤、铁、锰、钨、铀、铜、金石膏、大理石等矿藏资源20余种,尤以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三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植物物种资源非常丰富,共有木本植物78科210属436种,其中乔木273种、灌木139种,草本植物24种,国家保护植物20多种。 |
|
攸县:原名“攸水县”,县境有攸水得名,唐改攸县。
春秋、战国 攸县属楚黔中地。
秦 在湖南设置12个县,其中阴山县,衡山县,桂阳县,攸县属阴山县。
西汉 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长沙国,攸县、容陵均属长沙国,攸县之名第一次出现于史籍。阴山县属桂阳郡。元光六年(前129年),封长沙定王子刘福为容陵侯;元朔四年(前125年)封长沙定王子刘则为攸舆候。
东汉 攸县、容陵均属荆州长沙郡。长沙郡辖攸十一县。建安年间,荆州牧刘表的中郎将黄忠曾与刘磐共守长沙、攸县。攸县、容陵皆属吴,吴将容陵县改为阴山县。
三国 吴太平三年(258),分长沙东部为湘东郡,西部为衡阳郡,阴山改属湘东郡,攸隶湘东。
晋 太康元年(280),破吴,沅湘降,置长沙郡,属荆州,领攸、蒲圻十县。
南朝齐 攸县、阴山均属湘东郡。
梁 (531~555)始迁县治于攸江之上。此为老县治之所在,即今网岭镇罗家坪村。
陈 (558~589)壬申,湘州剌史王琳袭据湘州。辛巳(561)湘州降,罢罗州,改攸县日攸水,隶湘州。
隋 攸水、阴山、茶陵、建宁(今株洲)四县并入湘潭县,属衡山郡。
唐 武德四年(621),废湘潭县,置南云州。攸水县分置为安乐、新兴两县,与阴山县、建宁、茶陵均属南云州,州治设攸水县治,贞观元年(627)废南云州,将攸五县合并为攸县,属衡州衡阳郡。武后圣历元年(698),分出攸县所辖茶陵旧地,复置茶陵县。
五代 后梁 (907~935)、后唐、后晋三代,攸县均属潭州。此时县治由罗家坪迁至洣水北岸。后汉,乾裕元年(948),攸县改属衡州。
宋 至道三年(997),以潭州属荆湖南路,领长沙、攸、醴十一县。
元 攸县以民至万户升为州,称攸州,属天临路。
明 洪武二年(1369),改攸州为攸县,属长沙府。
清 攸县属长沙府
民国 三年(1914)废府设道,攸县属湘江道。民国十一年废道,县直接属省。民国二十七年(1938)省,县之间设“行政督察区”,攸县属湖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衡阳,后迁耒阳。
民国三十八年(1949)八月十四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136师解放攸县县城.1983年7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攸县划归株洲市管辖。至此成立攸县。
1997年,攸县辖10个镇、20个乡:城关镇、丫江桥镇、网岭镇、皇图岭镇、桃水镇、酒埠江镇、鸾山镇、黄丰桥镇、渌田镇、新市镇、上云桥乡、大同桥乡、大桥乡、市上坪乡、石羊塘乡、兰村乡、沙陵陂乡、坪阳庙乡、钟佳桥乡、柏树下乡、莲塘坳乡、凉江乡、菜花坪乡、高和乡、高枧乡、鸭塘铺乡、银坑乡、湖南坳乡、槚山乡、漕泊乡。
城关镇 面积13平方千米,人口6.4万:镇政府驻北街。辖永佳、西阁、联西3个村委会和东街、西街、中街、北街、建设、胜利、雪花、百花、西阁阉、蔡家坳、联星、文化路、交通路13个居委会。
丫江桥镇 面积99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政府驻堆塘。辖阳家台、石牛头、学堂坪、仙石、衫岭下、庙湾、铁炉塘、皮冲、增佳台、严湖、良源、河源、盆上、烂木塘、王佳久、双江、高潮、皮佳如、新田19个村委会。
网岭镇 面积95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政府驻网岭。辖罗家坪、慈头岭、杨家洲、里旺、竹实冲、新陂、涟滩、槐塘、西塘冲、东冲、北联、陶和、龙形、大新龙、小坪、北坪、笙塘、荷叶塘、洞井、宏市、良江桥21个村委会和北街、南街、五O二、东街4个居委会。
皇图岭镇 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政府驻皇图岭。辖双源、双泉、瑞泉、阴泉、长岭、高和、双和、新和、龙和、共和、湖塘、富厚、龙塘冲、港口、楼下、谭家村、桂阁塘、丹塘、笔塘、笔田、笔增、皇新、皇图23个村委会和南街、北街、西街3个居委会。
桃水镇 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政府驻桃水。辖小集、尤布坳、泉塘、三里、竹塘、夏泉、褚家桥、甘蔗桥、湾田、竹如山、辽冲、谢家坪、桃水、盘塘、睦塘、老君潭、周家冲、睦田、清江桥、杨水塘20个村委会和泉塘冲、桃树2个居委会。
酒埠江镇 面积129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政府驻油货坪。辖酒江、社田、白石冲、草田、大坪、慈丰、瑶贝、木璜、白竹、色江、酒木、大屋场、芹家洲、谭垅、吏塘、普桥、雄心、普联、拓双、东塘、东田、官田22个村委会和江东、江南、江北3个居委会。
鸾山镇 面积150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政府驻鸾山。辖陶坪、庙下、琴陂、咸弦、咸周、新和、东院、利洞、邹家坊、上垅、江冲、上坪、江边、龙会、南源、南岸、皮佳17个村委会和置新居委会。
黄丰桥镇 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政府驻狐狸坪。辖昭村、严塘、乌井、东岳、南溟、丰垅、万新、洋边、大丰、庙背、吉林、阁前、广黄、大塘、广志、广寒16个村委会和栏江石、湖里坪2个居委会。
渌田镇 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政府驻渌田。辖存联、存高、存阳、存龙、五一、五丰、五星、楼塘、陂垅、渌田、江塘、江英、江联、江口、大联、大洲、群力、群新18个村委会和八角亭、新街2个居委会。
新市镇 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政府驻岩背岭。辖吕家陂、大桥头、福寿湾、打鼓堆、桐梓、新中、回龙、回武、文和、文明、长茹、山门、观塘冲、易清潭、新市、新联、回湖、光明、文普、庚子桥、龙家场、桐树22个村委会和北街、南街2个居委会。
上云桥乡 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2.4万。乡政府驻枫岭。辖高车头、老头岭、马坊桥、尹家上、高岸、上云桥、附塘陂、七里坪、枫岭、万古桥、李家巷、宋家洲、冯家坳、青塘、杨柳、高岭、瑶塘、江南、乌坳、江桥20个村委会。
大同桥乡 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2.8万。乡政府驻谷公坳。辖界江、大板、丁家垅、罗潭、观南、观东、观西、大岭、大同、何岭、旷桥、新塘、善化、善胜、土楼、老虎塘、新虎塘、回头龙、黄沙桥、善桥20个村委会。
大桥乡 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1.5万。乡政府驻大桥。辖新江、头度、田峰、明月、安山、桐山、中华、团沧、塘陂、高峰、双峰、新桥、栗山、双富、和平15个村委会。
市上坪乡 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1.6万。乡政府驻市上坪。辖长华、长竹、长桥、河峰、河田、河西、河良、市城、市先、市坪、市前、腾江、鹏富13个村委会。
石羊塘乡 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3.6万,乡政府驻稿荐岭。辖恒树珑、南田、郭家洲、杏塘、谭家珑、贺家坪、达水桥、老屋垅、星合、明塘、洲上田、汤家垅、黄家珑、佳台、佳联、八合冲、金坑、扶竹冲、罗家桥、老虎岩、市大、界市、杏家台、花石垅24个村委会。
兰村乡 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0.6万。乡政府驻晓曙。辖石联、满江、兰头、晓曙、燕山、塔前、爱塔7个村委会。
沙陵陂乡 面积26平方千米,人口1.4万。乡政府驻大屋场。辖侯联、侯市、圳江、宏文、大屋、对江、沙陵陂、田富、虎形、宏田10个村委会。
坪阳庙乡 面积100.4平方千米,人口2.6万。乡政府驻杏花坪。辖联和、联盟、龙中、坪双、坪塘、坪龙、中心、双凡、双松、冲台、南洋、宁家坪、龙兴、龙旺、坪泉、坪台、公平、桐岭、双雅、龙泉、笔武21个村委会。
钟佳桥乡 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1.4万。乡政府驻雷岭坳。辖芳龙、芳兴、盘陂、协塘、白竹、钟联、钟先、钟桥、排楼、平分田、平江、平升12个村委会。
柏树下乡 面积186平方千米,人口1.3万。乡政府驻柏市。辖泉康、泉塘、凤塔、石桥、富头、库前、温水、中洲、湖厂、坪丰、樟井、墙背、龙下、柏市、塔院15个村委会。
莲塘坳乡
凉江乡
菜花坪乡
高和乡
高枧乡
鸭塘铺乡
银坑乡
湖南坳乡
槚山乡
漕泊乡
1996年9月,大同桥乡撤乡设镇(湖南地名网资料)。
1997年,上云桥乡、菜花坪乡撤乡设镇。
1998年,石羊塘乡、高枧乡、市上坪乡、高枧乡撤乡设镇。
1998年,钟佳桥乡撤乡设镇(湖南地名网资料,与2000年五普时的建制不符)。
2000年,攸县辖17个镇、1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79839人,其中:城关镇 63512人、黄丰桥镇 16176人、酒埠江镇 27552人、桃水镇 29308人、峦山镇 18770人、皇图岭镇 31268人、网岭镇 37758人、新市镇 28194人、丫江桥镇 23336人、渌田镇 35569人、柏市镇 11726人、大同桥镇 25393人、上云桥镇 22606人、菜花坪镇 27188人、市上坪镇 14884人、石羊塘镇 30912人、高枧镇 16523人、漕泊乡 6163人、兰村乡 6461人、银坑乡 11792人、钟佳桥乡 12661人、湖南坳乡 23977人、坪阳庙乡 22172人、大桥乡 12987人、贾山乡 22530人、沙陵陂乡 12238人、凉江乡 11890人、莲塘坳乡 25580人、高和乡 22304人、鸭塘铺乡 28409人。
2004年,攸县辖18个镇、12个乡。 (根据《湖南省县及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2004年》整理)
城关镇 辖:永佳、胜利、联星、雪花、百花、联西、蔡家坳、西阁庵、西街、中街、东街、北街、建设街、文化路14个居委会;西阁村委会。
黄丰桥镇 辖:湖丽坪居委会;昭村、严塘、乌井、东岳山、南溟桥、丰陇、万新桥、杨滨、大丰、吉林桥、阁前、庙背、广黄、广志、大塘、广寒16个村委会。
酒埠江镇 辖:江东、江南、江北3个居委会;酒江、社田、白石冲、草田、大坪、慈丰山、瑶贝、木璜、白竹、色江、酒木、大屋场、芹佳洲、潭家垅、吏塘、普桥、雄心、普联、柘双、东塘、东田、官田22个村委会。
桃水镇 辖:桃水、泉塘冲2个居委会;小集、尤布坳、泉塘、三里、竹塘、夏泉、湾田、褚家桥、甘蔗桥、竹如山、辽冲、谢家坪、桃水、盘塘、睦塘、老君潭、周家冲、睦田、清江桥、杨木塘20个村委会。
鸾山镇 辖:建新居委会;琴陂、庙下、咸弦、咸周、新和、东院、利洞、邹家坊、上垅、江冲、上坪、陶坪、江边、龙会、南岸、南源、皮佳17个村委会。
皇图岭镇 辖:西街居委会;双源、双泉、瑞泉、阴泉、长岭、双和、新和、龙和、共和、高和、湖塘、富厚、龙塘冲、港口、楼下、谭家、桂阁塘、丹塘、笔增、笔田、笔塘、皇新、皇图23个村委会。
网岭镇 辖:南街、北街2个居委会;罗坪、慈岭、杨家洲、里旺、竹实冲、新陂、涟滩、槐塘、西塘、良江、北联、东冲、陶和、龙形、大新、北坪、小坪、笙塘、荷叶、洞井、宏市21个村委会。
新市镇 辖:南街、北街2个居委会;吕家陂、大桥头、福寿湾、长茹、打古堆、山门、观塘冲、桐梓、龙家场、易清潭、桐树、新市、新中、新联、回龙、回湖、回武、光明、文和、文普、文明、庚子22个村委会。
丫江桥镇 辖:双江居委会;石牛头、学堂坪、仙石、杉岭下、庙湾、铁炉塘、皮冲、增家台、皮家如、严湖、凉源、河源、新田、盆上、烂木塘、王佳久、高潮、双江、阳家台19个村委会。
渌田镇 辖:新街、八角2个居委会;存阳、存高、存联、存垅、五丰、五星、五一、陂垅、楼塘、渌田、江塘、江英、江联、江口、大联、大洲、群力、群新18个村委会。
柏市镇 辖:第一居委会;泉康、泉塘、风塔、石桥、富头、库前、温水、中洲、湖厂、坪峰、樟井、墙背、龙下、柏市、塔院15个村委会。
大同桥镇 辖:善桥居委会;界江、大板、丁家龙、罗谭、观南、观东、观西、大岭、大同、何岭、旷桥、新塘、善化、善胜、土楼、老虎塘、黄沙桥、新虎塘、回头垅19个村委会。
上云桥镇 辖:龙形花园居委会;老头岭、高车头、马坊桥、尹佳向、上云桥、附塘陂、七里坪、枫岭、万古桥、李家巷、宋家洲、冯家坳、青塘、杨柳、高岭、瑶塘、江南、乌坳、江桥、高岸20个村委会。
菜花坪镇 辖:菜花、苏州2个居委会;菜垅、菜坪、菜塘、流和、流塘、谭安、谭洲、谭桥、东南、东郊、东联、苏西、苏江、苏塘14个村委会。
市上坪镇 辖:市坪居委会;长华、长竹、长桥、河峰、河田、河西、河良、市城、市先、市前、鹏江、鹏富12个村委会。
石羊塘镇 辖:谭家垅居委会;恒树垅、南田、杏塘、郭家洲、贺家坪、达水桥、老屋垅、星合、明塘、洲上田、汤家垅、黄家垅、佳台、佳联、八合冲、扶竹冲、杏甲台、金坑、罗家桥、老虎岩、市大、界市、花石垅23个村委会。
高枧镇 辖:高枧居委会;山关、中田、龙上、安丰、界头、方联、方春、高龙、新乐、朋乐、三星、三龙、师塘13个村委会。
钟佳桥镇 辖:平江、平升、平田、方龙、方兴、盘陂、白竹、钟联、钟桥、钟先、协塘、排楼12个村委会。
漕泊乡 辖:老漕、东冲、漕联、新漕、七里、桃源、三联、殷江8个村委会。
兰村乡 辖:石联、满江、兰头、晓曙、燕山、塔前、爱塔7个村委会。
银坑乡 辖:居联、幽居、下洞、洲上、下田、高楼、银坑、璜坑、银塘、枧头、南水、西冲12个村委会。
湖南坳乡 辖:土田、沙洲、杜口、龙井、高田、半山、下垅、田安、田黄、田立、田心、大兴、大瑞、车塘、黄村、自岭、自村、自友、崇新19个村委会。
坪阳庙乡 辖:联和、宁家坪、联盟、龙兴、龙中、龙旺、坪双、坪塘、坪台、坪龙、坪泉、公平、中心、桐岭、双松、双凡、双雅、龙泉、冲台、南洋、笔伍21个村委会。
大桥乡 辖:高峰、田峰、双峰、明月、新桥、安山、栗山、桐山、双富、中华、和平、团仓、头度、塘陂、新江15个村委会。
槚山乡 辖:上湖、宝山、南岳冲、灯龙桥、沙峰、止步前、龙盘洲、地木冲、黄泥冲、湖沙垅、大仓、株形、坪田、网金、仓下、武佳龙、巷口山、潘田湾、贺家湾、伏陂、张家如21个村委会。
沙陵陂乡 辖:候联、候市、圳江、宏文、大屋、对江、沙陵陂、田富、虎形、宏田10个村委会。
凉江乡 辖:阳升观、月龙、联龙、大龙、谷星、沈和、中江、凉江、星坪、山田、山和、上村、先锋13个村委会。
莲塘坳乡 辖:新华、新民、新龙、新朝、沿龙、沿仓、柘合、山背、春联、双沿、同联、铜罗、同心、新丰、盘龙、盘联、巨建、巨田、巨中、巨西、巨洲、春洲、春龙、春塘、春风25个村委会。
高和乡 辖:旺田、旺龙、青塘、址陂、马址陂、白龙、白联、白艳、小塘、潘塘、高塘、高联、大和、竹美、竹丰、竹万16个村委会。
鸭塘铺乡 辖:洪家洲、坪源、泥脚巷、茅坪、宝塘、双桥、西洋垅、邱家垅、牛头湖、杉园、奥林、黄泥塘、胡公庙、龙湖、谢家垅、桐坝、白日冲、杨木港、发龙、阴山港20个村委会。
2005年,攸县将6个乡、4个镇合并设立1个乡、4个镇,调整1个乡、1个镇的部分行政区域,共减少5个乡:将兰村乡与黄丰桥镇合并设立黄丰桥镇;鸾山镇与漕泊乡合并设立鸾山镇;大桥乡与丫江桥镇合并设立丫江桥镇;沙陵陂乡与上云桥镇合并设立上云桥镇;凉江乡与莲塘坳乡合并设立莲搪坳乡;调整鸭塘铺乡、城关镇的部分行政区域。
具体调整如下:兰村乡与黄丰桥镇合并设立黄丰桥镇(镇人民政府驻黄丰桥);鸾山镇与漕泊乡合并设立鸾山镇(镇人民政府驻陶坪);大桥乡与丫江桥镇合并设立丫江桥镇(镇人民政府驻丫江桥);沙陵陂乡与上云桥镇(2个建制村除外)合并设立上云桥镇(镇人民政府驻枫岭);凉江乡与莲塘坳乡合并设立莲搪坳乡(乡人民政府驻同联);鸭塘铺乡1个建制村及上云桥镇2个建制村划入城关镇。
2005年1月24日,湖南省民政厅《关于攸县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湘民行发[2005]5号):
一、同意兰村乡与黄丰桥镇合并设立新的黄丰桥镇。以原兰村乡和黄丰桥镇的行政区域为新设黄丰桥镇的行政区域,黄丰桥镇辖23个建制村,总面积163.68平方千米,总人口2.6万人,镇人民政府驻黄丰桥。
二、同意鸾山镇与漕泊乡合并设立新的鸾山镇。以原鸾山镇与漕泊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鸾山镇的行政区域,鸾山镇辖1个居委会、25个建制村,总面积259.32平方千米,总人口2.6万人,镇人民政府驻陶坪。
三、同意大桥乡与丫江桥镇合并设立新的丫江桥镇。以原大桥乡与丫江桥镇的行政区域为新设丫江桥镇的行政区域,丫江桥镇辖34个建制村,总面积160.64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镇人民政府驻丫江桥。
四、同意沙陵陂乡与上云桥镇合并设立新的上云桥镇。以原沙陵陂乡和上云桥镇(不含万古桥、江桥2个建制村)的行政区域为新设上云桥镇的行政区域,上云桥镇辖28个建制村,总面积81.92平方千米,总人口3.8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枫岭。
五、同意凉江乡与莲塘坳乡合并设立新的莲塘坳乡。以原凉江乡与莲塘坳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莲塘坳乡的行政区域,莲塘坳乡辖38个建制村,总面积185.47平方千米,总人口4.3万人,乡人民政府驻同联。
六、同意将鸭塘铺乡的胡公庙及上云桥镇的万古桥、江桥等3个建制村划入城关镇。行政区域调整后,城关镇辖15个居委会、3个建制村,总面积24.05平方千米,总人口9.53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鸭塘铺乡辖19个建制村,总面积72.95平方千米,总人口3.1万人,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2005年1月28日,株洲市人民政府(株政办发3号)批复同意攸县行政区划调整。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攸县辖18个镇、7个乡:城关镇、黄丰桥镇、酒埠江镇、桃水镇、鸾山镇、皇图岭镇、网岭镇、新市镇、丫江桥镇、渌田镇、柏市镇、大同桥镇、上云桥镇、菜花坪镇、市上坪镇、石羊塘镇、高枧镇、钟佳桥镇、银坑乡、湖南坳乡、坪阳庙乡、槚山乡、莲塘坳乡、高和乡、鸭塘铺乡。
2006年,攸县辖18个镇、7个乡。 (根据《湖南省县及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2004年》整理)
城关镇 辖:永佳、胜利、联星、雪花、百花、联西、蔡家坳、西阁庵、西街、中街、东街、北街、建设街、文化路14个社区;胡公庙、江桥、万古桥3个村委会。
酒埠江镇 辖:江东、江南、江北3个居委会;酒江、社田、白石冲、草田、大坪、慈丰山、瑶贝、木璜、白竹、色江、酒木、大屋场、芹佳洲、潭家垅、吏塘、普桥、雄心、普联、柘双、东塘、东田、官田22个村委会。
桃水镇 辖:桃水、泉塘冲2个居委会;小集、油布坳、泉塘、三里、竹塘、夏泉、湾田、褚家桥、甘蔗桥、竹如山、辽冲、谢家坪、桃水、盘塘、睦塘、老君潭、周家冲、睦田、清江桥、杨木塘20个村委会。
皇图岭镇 辖:西街居委会;双源、双泉、瑞泉、阴泉、长岭、双和、新和、龙和、共和、高和、湖塘、富厚、龙塘冲、港口、楼下、谭家、桂阁塘、丹塘、笔增、笔田、笔塘、皇新、皇图23个村委会。
网岭镇 辖:南北街居委会;罗坪、慈头岭、杨家洲、里旺、竹实冲、新陂、涟滩、槐塘、西塘、良江桥、北联、东冲、陶和、龙形、大新、北坪、小坪、笙塘、荷叶塘、洞井、宏市21个村委会。
新市镇 辖:南街、北街2个居委会;吕家陂、大桥头、福寿湾、长茹、打古堆、山门、观塘冲、桐梓、龙家场、易清潭、桐树、新市、新中、新联、回龙、回湖、回武、光明、文和、文普、文明、庚子22个村委会。
渌田镇 辖:八角居委会;存阳、存高、存联、存垅、五丰、五星、五一、陂垅、楼塘、渌田、江塘、江英、江联、江口、大联、大洲、群力、群新18个村委会。
柏市镇 辖:柏市居委会;泉康、泉塘、风塔、石桥、富头、库前、温水、中洲、湖厂、坪峰、樟井、墙背、龙下、柏市、塔院15个村委会。
大同桥镇 辖:善桥居委会;界江、大板、丁家龙、罗谭、观南、观东、观西、大岭、大同、何岭、旷桥、新塘、善化、善胜、土楼、老虎塘、黄沙桥、新虎塘、回头垅19个村委会。
菜花坪镇 辖:菜花居委会;菜垅、菜坪、菜塘、流和、流塘、谭安、谭洲、谭桥、东南、东郊、东联、苏西、苏江、苏塘、苏州15个村委会。
市上坪镇 辖:市坪居委会;长华、长竹、长桥、河峰、河田、河西、河良、市城、市先、市前、鹏江、鹏富12个村委会。
石羊塘镇 辖:谭家垅居委会;恒树垅、南田、杏塘、郭家洲、贺家坪、达水桥、老屋垅、星合、明塘、洲上田、汤家垅、黄家垅、佳台、佳联、八合冲、扶竹冲、杏甲台、金坑、罗家桥、老虎岩、市大、界市、花石垅23个村委会。
高枧镇 辖:高枧居委会;山关、中田、龙上、安丰、界头、芳联、芳冲、高龙、新乐、朋乐、三星、三龙、师塘13个村委会。
钟佳桥镇 辖:协塘居委会;平江、平升、平田、方龙、方兴、盘陂、白竹、钟联、钟桥、钟先、排楼11个村委会。
黄丰桥镇 辖:湖丽坪居委会;昭村、严塘、乌井、东岳山、南溟、丰陇、万新桥、杨滨、大丰、吉林桥、阁前、庙背、广黄、广志、大塘、广寒、石联、满江、兰头、晓曙、燕山、塔前、爱塔23个村委会。
鸾山镇 辖:建新居委会;琴陂、庙下、咸弦、咸周、新和、东院、利洞、邹家坊、上垅、江冲、上坪、陶坪、江边、龙会、南岸、南源、皮佳、老漕、东冲、漕联、新漕、七里、桃源、三联、殷江25个村委会。
丫江桥镇 辖:双江居委会;石牛头、学堂坪、仙石、杉岭下、庙湾、铁炉塘、皮冲、增佳台、皮家如、严湖、良源、河源、新田、盆上、烂木塘、王佳久、高潮、阳家台、高峰、田峰、双峰、明月、新桥、安山、栗山、桐山、双富、中华、和平、团仓、头度、塘陂、新江33个村委会。
上云桥镇 辖:枫岭居委会;老头岭、高车头、马坊桥、尹佳向、上云桥、附塘陂、七里坪、李家巷、宋家洲、冯家坳、青塘、杨柳、高岭、瑶塘、江南、乌坳、高岸、候联、候市、圳江、宏文、大屋、对江、沙陵陂、田富、虎形、宏田27个村委会。
银坑乡 辖:居联、幽居、下洞、洲上、下田、高楼、银坑、璜坑、银塘、枧头、南水、西冲12个村委会。
湖南坳乡 辖:土田、沙洲、杜口、龙井、高田、半山、下垅、田安、田黄、田立、田心、大兴、大瑞、车塘、黄村、自岭、自村、自友、崇新19个村委会。
坪阳庙乡 辖:联和、宁家坪、联盟、龙兴、龙中、龙旺、坪双、坪塘、坪台、坪龙、坪泉、公平、中心、桐岭、双松、双凡、双雅、龙泉、冲台、南洋、笔伍21个村委会。
槚山乡 辖:上湖、宝山、南岳冲、灯龙桥、沙峰、止步前、龙盘洲、地木冲、黄泥冲、湖沙垅、大仓、株形、坪田、网金、仓下、武佳龙、巷口山、潘田湾、贺家湾、伏陂、张家如21个村委会。
高和乡 辖:旺田、旺龙、青塘、址陂、马址陂、白龙、白联、白艳、小塘、潘塘、高塘、高联、大和、竹美、竹丰、竹万16个村委会。
鸭塘铺乡 辖:洪家洲、坪源、泥脚巷、茅坪、宝塘、双桥、西洋垅、邱家垅、牛头湖、杉园、奥林、黄泥塘、龙湖、谢家、桐坝、白日冲、杨木港、发龙、阴山港19个村委会。
莲塘坳乡 辖:新华、新民、新龙、新朝、沿龙、沿仓、柘合、山背、春联、双沿、同联、铜罗、同心、新丰、盘龙、盘联、巨建、巨田、巨中、巨西、巨洲、春洲、春龙、春塘、春风、阳升观、月龙、联龙、大龙、谷星、沈和、中江、凉江、星坪、山田、山和、上村、先锋38个村委会。
2007年1月11日,攸县召开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会议,会上公布了此次区划调整方案。根据此方案,调整后攸县共设15个镇、5个乡,减少5个乡镇。乡镇平均人口由原3万增加到3.7万,面积由平均106平方千米扩大到133.4平方千米。具体调整方案为:皇图岭镇与市上坪镇、高枧镇合并,新设皇图岭镇,镇政府设皇图岭镇;银坑乡与莲塘坳乡合并,新设莲塘坳乡,乡政府设莲塘坳乡;新市镇与钟佳桥镇合并,新设新市镇,镇政府设新市镇;菜花坪镇与高和乡合并,新设菜花坪镇,镇政府设菜花坪镇。整个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将于2007年2月5日前完成。 |
|
攸县历来是湘东之粮仓,这里土壤肥沃,雨水充沛,光热充足,冬寒期短,无霜期年平均285天,年均气温16°-18°,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其辣椒、生姜、蒜苔、茉莉花茶畅销大江南北以及东南亚地区。1992年率先成为湖南省第一个粮食亩产千公斤、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千元的“双千县”。近年又相继列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油茶林生产基地和省市蔬菜生产基地 。
攸县也是一座年轻的工业城市。全县目前已形成采掘、冶金、电力、机械、建材建筑、化学、食品、造纸、陶瓷、烟花、纺织、服装、制药、制鞋等20多个工业门类数百个产品。其中煤炭、建材建筑、化工已成为三大支柱产业。
攸县农副产品种类繁多,其中大米、活大猪、分割肉、茶叶、蚕丝、干椒,是攸县饮誉海外的传统出口产品。工业布局合理,门类齐全,冶金、采掘、机械、建材、化工、纺织、制鞋、造纸、食品加工等产业已初具规模。草席、床单、手套、竹制品、鞭炮烟花、灯泡灯具、氟化纳等畅销国内外,久负盛名;煮酒、松花皮蛋、春晓茶荣获国家金银奖,国际上备受用户青睐。到目前为止,攸县有近100种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攸县新兴电子商务贸易行业蓬勃发展,其中以攸洲人家电子商务贸易有限公司(http://www.utowns.cn)为龙头的B2B,B2C网站商务模式已经在该行业领域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干力量。
2008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6.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幅位居九县市区第三,五县(市)第一。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56亿元,增长5.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3亿元,增长23.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31亿元,增长1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8414元,比上年增加3056元。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4:41.8:34.2。 |
行政区划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
攸县辖15个镇、5个乡:城关镇、黄丰桥镇、酒埠江镇、桃水镇、鸾山镇、皇图岭镇、网岭镇、新市镇、丫江桥镇、渌田镇、柏市镇、大同桥镇、上云桥镇、菜花坪镇、石羊塘镇、湖南坳乡、坪阳庙乡、槚山乡、莲塘坳乡、鸭塘铺乡。
城关镇 面积:24.05平方千米 人口:9.53万人 邮编:412300 代码:430223100
全镇辖14个社区、3个村委会:永佳、胜利、联星、雪花、百花、联西、蔡家坳、西阁庵、西街、中街、东街、北街、建设街、文化路;胡公庙、江桥、万古桥。镇政府驻地北街大巷。
《大清一统志》载,五代梁楚国迁攸县治所于此,以后历为县治。清同治《攸县志》云:“昔时攸城树梅,故有梅城之称。”1930年设梅城镇。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取民族复兴之义称复兴镇,旋更名中兴镇。1950 年属一区,1953年正式建城关镇。1958 年属火箭公社(湖南地名网:1958年撤镇改为人民公社),1961年改城关公社,1981年复置城关镇。2005年鸭塘铺乡的胡公庙及上云桥镇的万古桥、江桥等3个建制村划入城关镇。
酒埠江镇 面积:142.6平方千米 人口:30786人 邮编:412313 代码:430223102
全镇辖3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江东、江南、江北;酒江、社田、白石冲、草田、大坪、慈丰山、瑶贝、木璜、白竹、色江、酒木、大屋场、芹佳洲、潭家垅、吏塘、普桥、雄心、普联、柘双、东塘、东田、官田。镇区人口6759人。镇政府驻油货坪。
此处坐落在位水上游江畔,系上下船只停泊之埠,江边曾开设酒铺,原名酒铺江,后演变为现名。1950年为酒江乡,1956年并入慈丰山乡,1958年为卫星公社, 1961年析置酒埠江公社,1981年8月于原酒埠江公社境内建立县辖酒埠江镇,1984年镇社合一建乡,同年撤乡建镇成为今酒埠江镇。
桃水镇 面积:96平方千米 人口:3.75万人 邮编:412303 代码:430223103
全镇辖2个居委会、20个村委会:桃水、泉塘冲;小集、油布坳、泉塘、三里、竹塘、夏泉、湾田、褚家桥、甘蔗桥、竹如山、辽冲、谢家坪、桃水、盘塘、睦塘、老君潭、周家冲、睦田、清江桥、杨木塘。镇政府驻桃水。
此地为桃水汇入清江水口处,清同治《攸县志》录此地名,地因水得名。1950年设桃水乡,1956 年并入老君潭乡,1958 年改八一公社,1961年为老君潭公社,1969年乡(社)政府机关从老君潭迁至桃水,1984年撤乡建桃水镇。
皇图岭镇 面积:243平方千米 人口:6.8万人 邮编:412309 代码:430223105
全镇辖3个居委会、48个村委会:西街、市坪高枧;双源、双泉、瑞泉、阴泉、长岭、双和、新和、龙和、共和、高和、湖塘、富厚、龙塘冲、港口、楼下、谭家、桂阁塘、丹塘、笔增、笔田、笔塘、皇新、皇图、长华、长竹、长桥、河峰、河田、河西、河良、市城、市先、市前、鹏江、鹏富、山关、中田、龙上、安丰、界头、芳联、芳冲、高龙、新乐、朋乐、三星、三龙、师塘(攸县政府公众信息网:辖50个村、4个居委会)。镇政府驻皇图岭镇。
“皇图”地名由来有二,一曰某朝皇帝建官选址,曾派员到此勘测绘图,因土质轻薄未选取,因取名皇图岭;二曰此地多黄色土壤,本名黄土岭,后以谐音演变为皇图岭。原皇图岭镇1950年属三区,1956年置皇图岭乡,1958 年为东风公社,1961年更名皇图岭公社,1984年建镇。原市上坪镇1950年为市上坪乡,1958年撤乡并入东风公社,1961年更名市上坪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8年撤乡建立市上坪镇。原高枧镇1984年撤公社建立高枧乡,1998年撤乡建立高枧镇。2007年1月皇图岭镇与市上坪镇、高枧镇合并,新设皇图岭镇。
网岭镇 面积:99平方千米 人口:31800人 邮编:412307 代码:430223106
全镇辖1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南北街;罗坪、慈头岭、杨家洲、里旺、竹实冲、新陂、涟滩、槐塘、西塘、良江桥、北联、东冲、陶和、龙形、大新、北坪、小坪、笙塘、荷叶塘、洞井、宏市。镇政府驻地:网岭集镇文化路。
此地中间高处为一大岗地,周围低处是农田,看去似鱼网撒开之状,故名网岭。1950年属二区,1956年析置网岭乡,1955年为卫星公社,1961年析置网岭公社,1984年建镇。
新市镇 面积:137平方千米 人口:4.63万人 邮编:412304 代码:430223107
全镇辖3个居委会、33个村委会:南街、北街、协塘;吕家陂、大桥头、福寿湾、长茹、打古堆、山门、观塘冲、桐梓、龙家场、易清潭、桐树、新市、新中、新联、回龙、回湖、回武、光明、文和、文普、文明、庚子、平江、平升、平田、方龙、方兴、盘陂、白竹、钟联、钟桥、钟先、排楼(攸县政府公众信息网:辖34个村、2个居委会)。镇政府驻颜家岭。
此地滨临攸水中游西河畔,曾新建一市场,故名新市。原新市镇1950 年为新市乡,1956 年为桐树下乡, 1958 年为和平公社, 1961 年析置新市公社,1984 年建镇(湖南地名网:1984年由公社改称新市乡,1985年撤乡置新市镇)。原钟佳桥镇1950年属五区,1958 年为金星公社,1961年析置钟佳桥公社,1984年置乡,1998年撤乡建镇。2007年1月新市镇与钟佳桥镇合并,新设新市镇。
渌田镇 面积:99平方千米 人口:42519人 邮编:412317 代码:430223109
全镇辖1个居委会、18个村委会:八角;存阳、存高、存联、存垅、五丰、五星、五一、陂垅、楼塘、渌田、江塘、江英、江联、江口、大联、大洲、群力、群新。镇政府驻地渌田。
相传古此地树木甚多,从五峰山发源之溪水流经此地大垅,水清如镜,名为渌溪,素有治渌水灌良田之称,故名渌田。1950年设渌田乡,1958 年为友谊公社,1961 年析置渌田公社,1984年2月复置乡,1988年建镇。
柏市镇 面积:186.5平方千米 人口:12059人 邮编:412311 代码:430223110
全镇辖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柏市;泉康、泉塘、风塔、石桥、富头、库前、温水、中洲、湖厂、坪峰、樟井、墙背、龙下、柏市、塔院。镇政府驻柏树下。
镇以此地田垅中有一参天古柏命名。1950年属四区,1956年置柏树下乡,1958年为燎原公社,1961年改柏树下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6年9月撤乡建镇,改为柏市镇。
大同桥镇 面积:52.7平方千米 人口:27008人 邮编:412304 代码:430223111
全镇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善桥;界江、大板、丁家龙、罗谭、观南、观东、观西、大岭、大同、何岭、旷桥、新塘、善化、善胜、土楼、老虎塘、黄沙桥、新虎塘、回头垅。镇政府驻地谷公坳。
镇以境内1929年修建的一公路桥名命名。1950年置大同乡,1956年更名大同桥乡, 1958年撤乡并入和平公社,1961年析置大同桥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6年9月撤乡建镇。
菜花坪镇 面积:155平方千米 人口:5.37人 邮编:412316 代码:430223113
全镇辖1个居委会、31个村委会:菜花;菜垅、菜坪、菜塘、流和、流塘、谭安、谭洲、谭桥、东南、东郊、东联、苏西、苏江、苏塘、苏州、旺田、旺龙、青塘、址陂、马址陂、白龙、白联、白艳、小塘、潘塘、高塘、高联、大和、竹美、竹丰、竹万。镇政府驻。
此地原有块百亩大坪,常种油茶,春天菜花盛开,清香袭人,故名菜花坪。原菜花坪镇1984年由公社改称菜花坪乡,1997年撤乡建镇。原高和乡1961年成立高和公社,1984年撤社建立高和乡。2007年1月菜花坪镇与高和乡合并,新设菜花坪镇。
石羊塘镇 面积:80平方千米 人口:34200人 邮编:412301 代码:430223115
全乡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谭家垅;恒树垅、南田、杏塘、郭家洲、贺家坪、达水桥、老屋垅、星合、明塘、洲上田、汤家垅、黄家垅、佳台、佳联、八合冲、扶竹冲、杏甲台、金坑、罗家桥、老虎岩、市大、界市、花石垅。镇政府驻谭家垅。
相传古人曾于此地附近塘中挖出一石,形为羊头,故名石羊塘,久之,地以塘名。1950 年属十区,1956年置石羊塘乡, 1958年撤乡并入八一公社;1961年析置石羊塘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8年撤乡建立石羊塘镇。
黄丰桥镇 面积:163.68平方千米 人口:2.6万人 邮编:412306 代码:430223118
全镇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湖丽坪;昭村、严塘、乌井、东岳山、南溟、丰陇、万新桥、杨滨、大丰、吉林桥、阁前、庙背、广黄、广志、大塘、广寒、石联、满江、兰头、晓曙、燕山、塔前、爱塔。镇政府驻黄丰桥。
据清同治版《攸县志》记载:此地,杨塘陂水,源出广黄,在出水口处,古时建有一座三拱石板桥,以枫树多而得名“黄枫桥”,尔后五谷丰登,人们遂称“黄丰桥”。镇以桥名。原黄丰桥镇1956年为黄丰桥乡,1958年改燎原公社,1961年更名黄丰桥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湖南地名网:1988年建镇)。原兰村乡1950年设兰村乡,1958年为星火公社, 1961年析置兰村公社, 1984年复置乡。2005年元月原黄丰桥镇与原兰村乡合并成新的黄丰桥镇。
鸾山镇 面积:259.32平方千米 人口:26794人 邮编:412312 代码:430223119
全镇辖1个居委会、25个村委会:建新;琴陂、庙下、咸弦、咸周、新和、东院、利洞、邹家坊、上垅、江冲、上坪、陶坪、江边、龙会、南岸、南源、皮佳、老漕、东冲、漕联、新漕、七里、桃源、三联、殷江。镇政府驻陶坪村。
据清同治《攸县志》记载,此地一山独耸,如鸾起舞,故名鸾山,镇以山名。原鸾山镇1950年为二区,1956年置鸾山乡,1958年为星火公社,1959年更名鸾山公社。1984年复改鸾山乡,1994年建镇。原漕泊乡1961年为漕泊公社,1984年由公社改为漕泊乡。2005年原鸾山镇与原漕泊乡合并设立新的鸾山镇。
丫江桥镇 面积:160.64平方千米 人口:4万人 邮编:412305 代码:430223120
全镇辖1个居委会、33个村委会:双江;石牛头、学堂坪、仙石、杉岭下、庙湾、铁炉塘、皮冲、增佳台、皮家如、严湖、良源、河源、新田、盆上、烂木塘、王佳久、高潮、阳家台、高峰、田峰、双峰、明月、新桥、安山、栗山、桐山、双富、中华、和平、团仓、头度、塘陂、新江。镇政府驻丫江桥。
发源于严仙岭的两股溪流,在此地汇合,形成“丫”形,前人于此架有两座石桥,故名丫江桥。原丫江桥镇1950年为丫江乡,1956年更名丫江桥乡,1958年改红旗公社,1961年析置丫江桥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4年建镇(湖南地名网:1995年撤乡建镇)。原大桥乡1950年置大桥乡,1958 年撤乡并入红旗公社,1961年析置大桥公社,1984年复置乡。2005年大桥乡与丫江桥镇合并设立新的丫江桥镇。
上云桥镇 面积:81.92平方千米 人口:3.8万人 邮编:412300 代码:430223121
全镇辖1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枫岭;老头岭、高车头、马坊桥、尹佳向、上云桥、附塘陂、七里坪、 李家巷、宋家洲、冯家坳、青塘、杨柳、高岭、瑶塘、江南、乌坳、高岸、候联、候市、圳江、宏文、大屋、对江、沙陵陂、田富、虎形、宏田(攸县政府公众信息网:辖28个村)。镇政府驻枫岭。
镇以境内一座两搭石板平桥上云桥命名。原上云桥乡1950 年属一区,1956 年置上云桥乡,1958年撤乡并入火箭公社,1961年析置上云桥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7年撤乡建镇。原沙陵陂乡1950 年属八区,1956 年置沙陵陂乡,1958年撤乡并入幸福公社,1961年析置沙陵陂公社, 1984年复置乡。2005年沙陵陂乡与上云桥镇合并设立新的上云桥镇,以原沙陵陂乡和上云桥镇(不含万古桥、江桥2个建制村)的行政区域为新设上云桥镇的行政区域,原上云桥镇的万古桥、江桥等2个建制村划入城关镇。
湖南坳乡 面积:105平方千米 人口:24500人 邮编:412309 代码:430223204
全乡辖19个村委会:土田、沙洲、杜口、龙井、高田、半山、下垅、田安、田黄、田立、田心、大兴、大瑞、车塘、黄村、自岭、自村、自友、崇新。乡政府驻油婆坳。
昔此地有一永湖,其南邻山坳,故名湖南坳。1961年建湖南坳公社,1984年撤社建立湖南坳乡。
坪阳庙乡 面积:100.4平方千米 人口:26094人 邮编:412309 代码:430223205
全乡辖21个村委会:联和、宁家坪、联盟、龙兴、龙中、龙旺、坪双、坪塘、坪台、坪龙、坪泉、公平、中心、桐岭、双松、双凡、双雅、龙泉、冲台、南洋、笔伍。乡政府驻杏花坪。
此地原有南坪王庙、朝阳观,故名坪阳庙。1950 年属四区,1956年置坪阳庙乡,1958年撇乡并入东风公社, 1961年析置坪阳庙公社, 1984年复置乡。
槚山乡 面积:118平方千米 人口:2.5万人 邮编:412305 代码:430223207
全乡辖21个村委会:上湖、宝山、南岳冲、灯龙桥、沙峰、止步前、龙盘洲、地木冲、黄泥冲、湖沙垅、大仓、株形、坪田、网金、仓下、武佳龙、巷口山、潘田湾、贺家湾、伏陂、张家如。乡政府驻炉下。
原此地山上盛长茶树,“槚”为茶树之古称,故称槚山。1961年成立建新公社。1962年改名为槚山公社,1984年撤公社建立槚山乡。
鸭塘铺乡 面积72.95平方千米 人口3.1万人 邮编:412300 代码:430223212
全乡辖19个村委会:洪家洲、坪源、泥脚巷、茅坪、宝塘、双桥、西洋垅、邱家垅、牛头湖、杉园、奥林、黄泥塘、龙湖、谢家、桐坝、白日冲、杨木港、发龙、阴山港。乡政府驻洪家洲。
乡名来源一说因境内洪家洲村猪婆塘下的小垅形似鸭头而得名,一说因此地塘坝较多,素以养麻鸭闻名,又开设了孵鸭店铺,故名鸭塘铺。鸭塘铺乡辖境民国时期分别属马鞍乡和南田乡。1950年6月,辖境内成立6个乡,其中茅坪、宝塘、牛头湖、桐坝、发农5个乡属第十区管辖,龙湖乡属第一区管辖。1956年6月全县撤区并乡,辖境内6个乡,合并为牛头湖乡,乡址设在牛头湖洄水湾,下辖坪洲、坪田、坪塘、林塘、演塘、新塘、头中、宝塘、坪江、坪冲、头星、头联、头林、湖晶、龙湖、桐坝、桐塘、发全、杨木港、同心、阴山港22个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9月,老君潭、石羊塘、牛头湖三个乡合并成立“八一”人民公社的第五(牛头湖)、第六(发农)、第七(龙湖)、第八(茅坪)四个大队。“八一”人民公社社址设在现鸭塘铺乡政府驻地。1959年1月,“八一”人民公社更名为鸭塘铺人民公社。1961年公社体制调整,鸭塘铺与老君潭、石羊塘分设。鸭塘铺境内4个大队分成20个大队,259个生产队。1984年4月,鸭塘铺人民公社改称鸭塘铺乡。原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组。
鸭塘铺的行政区划进行过多次调整。1952年从睦田乡划入现牛头湖村的肖家、何家二个组和现邱家垅村的上胡宝坳、下胡宝坳、南前冲、毛厂里、樟鸡冲、油榨塘等六个组归鸭塘铺管辖。1956年将宝塘乡的株形、坝上、石宝坳、柏木塘四个组划归现上云桥镇乌坳村。1958年又从睦塘乡划入现洪家洲村的上铺、下铺、新屋、李家四个组和现邱家垅村的大余岭组归鸭塘铺管辖。1981年将龙湖大队的江弦、蔡家坳二个组和原胡公庙大队的廖家、王家、黄家、樟树下、谭家洲五个组以及现在的湖东化机厂、县氮肥厂、二一四队、县农机一厂所在区域全部划归城关镇管辖。2005年3月又将胡公庙村15个组整体划入城关镇管辖。
莲塘坳乡 面积:292.47平方千米 人口:5.56万人 邮编:412315 代码:430223213
全乡辖50个村委会:新华、新民、新龙、 新朝、沿龙、沿仓、 柘合、山背、春联、 双沿、同联、铜罗、 同心、新丰、盘龙、 盘联、巨建、巨田、巨中、巨西、巨洲、春洲、春龙、春塘、春风、阳升观、月龙、联龙、大龙、谷星、沈和、中江、凉江、星坪、山田、山和、上村、先锋、居联、幽居、下洞、洲上、下田、高楼、银坑、璜坑、银塘、枧头、南水、西冲。乡政府驻同联。
因此地长岭坳下有两口相连之塘,故名连塘坳,后演变成莲塘坳。原莲塘坳乡1950年置莲塘乡,1956 年更名莲塘坳乡,1958 年撤乡井入幸福公社, 1961年析置莲塘坳公社, 1984年复置乡。原凉江乡1961年成立公社,1984年撤社建立凉江乡。原银坑乡1961年设银坑公社,19?年改公社为银坑乡。2005年凉江乡与莲塘坳乡合并设立新的莲塘坳乡。2007年1月银坑乡与莲塘坳乡合并,新设莲塘坳乡。 |
|
桃花谷,是攸县酒埠江风景名胜区里的自然生态谷和酒埠江地质公国内的古河道,全长2000余米。谷内环境清幽、植被茂盛、溪流清澈、碧潭飞瀑、乱石穿孔,各种奇禽异兽,珍稀植物、名贵药材随处可见。春天,樱桃、杜鹃漫山红遍:秋天,猕猴桃、野萄葡挂满山沟。天然谷中,有山里人家、迎客石、双流击石、落玉流翠、五叠泉、双石门等主要景点。
桃花谷是一个天然氧吧。是人们向往自然,追求健康旅游的胜地。
白龙洞
白龙洞地处株洲市攸县漕泊乡境内,为天然碳酸盐溶洞,长7公里,洞内景色奇秀,其发现时间不过数年,但知名度越来越大,有“奇比张家界黄龙洞,秀超桂林芦笛岩”的美誉。不久前,白龙洞又在湖南百强景点评选中榜上有名。
酒仙湖
酒仙湖位于攸县酒埠江风景名胜区酒埠江镇的东南部,为国家级大Ⅱ型水库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它始建于1958年,1960年合闸蓄水、湖区集水面积为610平方公里,总蓄水量为 3亿立方米,平均宽度为500米,最大宽度为2300米,平均水深37米,深水航道为24公里。酒仙湖两岸群山巍巍,层峦叠嶂,林木葱茏,四季竞翠,湖区空气清新,碧水蓝天。皓月银波,置身其中顿觉远离尘嚣,心旷神怡,让人有当年苏子遗世、辱宠皆忘,逍遥而居的感觉。
宝宁寺
千年古刹宝宁寺坐落在攸县酒埠江风景区酒仙湖景区酒仙湖之滨,地处黄丰桥镇乌井村。宝宁寺创建于唐天宝10年即公元751年,是湖南最早的佛教禅院之一。
宝宁寺为佛教南宗曹洞宗祖庭,从唐五代至宋元期间,宝宁寺香火一直很盛,成为湖南名刹和佛教南岳、江西两系的交往中心。宝宁寺现存的寺院殿宇,是清光绪二年修复的模式,前后有三进,殿、堂、楼、阁、台共24座。宝宁寺在中国佛教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北有少林,南有宝宁”之说盛极中国佛教界,一代佛学泰斗吴立民评价宝宁寺为“国宝”。
阳升观
阳升观,系新攸州十景之一,位于县域东南25公里之莲塘坳乡,地处司空山群峰环绕之中。始建立唐天宝七年(748年)。前濒南水,后靠三清峰,画屏峰呈于前,狮子峰、凤凰峰附于左右。山门有一楹联道:“唐宋敕建以来名山不朽;庆光重修而后福地长留”,此联概括了该观的历史。观前一公里处的老炉峰下建有阳升观电站,420米长的管道,1070级石阶直上峰巅,犹如长龙上天。
酒埠江亲水漂流
酒埠江亲水漂流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株洲市攸县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进口处,距长沙、湘潭、衡阳仅需2个小时多车程,离株洲市、江西萍乡市只要个半小时。全程都是路况良好的京珠高速、320和106国道,衡阳方向是315省道。
漂流起点和终点都在网(岭)酒(埠江)旅游大道旁边,分别在距离经攸县网岭镇洞口村106国道的8公里和2公里处,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不需要走山道的漂流!
酒埠江亲水漂流全程9公里,漂程约100分钟。该漂流河道是利用1958年修筑的酒埠江主干渠,河面宽阔,河道宛然,水清可饮,水凉宜人,水急量大,旱涝无忧!前一段是险峻的峡谷风貌,雄伟壮观、花木繁茂,极好打运动水仗;后一段则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小桥、流水、人家,最宜下水畅游;当年前辈们战天斗地、劈山开渠的英雄气概,给现代人营造了一个休闲享福、挥洒激情的优良环境,同时也深深地震撼和陶冶着游人的心灵!
玩水要玩清纯水,漂流要漂安全流!虽然,酒埠江亲水漂流不能与东江、猛洞河比惊险、比刺激,但是,她独特的优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蜂拥而至,纷纷投入她的怀抱,尽情享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激情和欢乐!
地杰山庄
地杰山庄,坐落在湖南省攸县上云桥镇,位于106国道旁,占地面积746亩,投资1600万元,经地杰人自行设计,致力开发,现已发展为:国内外名优水果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区、娱乐休闲区、特色餐饮区、水产养殖区、珍稀动物养殖区、无残 毒粮食区。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四方宾客络绎不绝。独特的水上风情楼、现代化钓鱼台、悬空而过的水上天桥与宽广整齐的葡萄走廊水陆相映。酒店主楼、竹楼套房拥有标准客房60间,160多个床位,包厢、餐厅可容纳450多人同时用餐,会议室歌厅、演艺厅、四合院,设施齐全,可称是目前湘东地区独一无二的集垂钓、观光、品果、旅游、娱乐、休闲、餐饮、养殖、生产融一体的现代度假村。当你进入庄区,感到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布局合理、此起彼伏的山丘上,葱绿满眼、鲜果满坡、神似世外桃源,真是“地杰庄中青山碧水果红叶绿土菜飘香,沁怡园里观光休闲品尝垂钓瑰丽神奇”。2006年,地杰度假村被评为“湖南省水利风景区”、湖南休闲农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酒仙湖山水天浮岛式度假村
山水天浮岛式度假村位于湖南省攸县酒埠江风景名胜区酒仙湖内,近邻白龙洞、仙人桥、皮佳仙境乐园、宝宁寺等景点,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捷,是湖南省乃至全国首座采用PSG新型浮力构造的浮岛式度假村。度假村远离城市的暄嚣,同“青山、碧水、蓝天”相融汇,是一处理想的水上休闲度假之所。
仙人桥
仙人桥景点位于攸县酒埠江风景区太阳山景区漕泊乡的七里村,属典型的客斯特地貌,是原有地下石灰岩溶洞在地壳抬升作用下大部分顶盖塌陷以后,保留下来的一块顶盖形成的一座天然石桥。石桥下洞高60余米,桥面长约20米,两头窄,中间宽,最窄处仅50厘米左右,最薄处也仅2米。此桥天造地设,鬼斧神工。
灵龟峰
攸县城东郊有一孤峰谓之灵龟峰,千百年来,这里以山奇,水秀,洲平,林幽,寺深而胜名,一直为骚人墨客和僧侣道徒所景仰游览,留下大量诗文。“灵龟峰,峰上生枫,风吹枫动峰不动白茅洲,洲畔停舟,水推舟摇洲不摇。”这幅对联恰到好处地再现了灵龟峰的美色。
桃源谷
桃源谷是攸县酒埠江风景区的自然生态谷,是酒埠江地质公园的古河道,全长2000余米。谷内环境清幽、植被茂盛、溪流清澄、碧潭飞瀑、乱石穿孔。山上奇禽异兽,珍稀植物,名贵药材处处可见。春天樱桃、杜鹃漫山红遍;秋季猕猴桃、野葡萄挂满山沟。天然谷中,有山里人家、迎客石、双流击石、落玉流翠、五叠泉、双石门等主要景点。人处其景心旷神怡,是一个天然氧吧、健康旅游的圣地。
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全县的内外贸易。目前,全县与海内外的贸易交流往来十分活跃,可谓商贾云集、货畅其流。位列“湖南五大市场”之一、湘东市场之首的皇图岭农贸市场吸引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生意人。近年投资上亿元兴建湘东大市场,更是一座集吃、住、乐为一体的综合商城,成为湘东地区又一处火爆的商业中心! |
|
- n.: You County
|
|
攸州人 | 攸县人 | 攸洲 | 攸洲人 | 习俗 | 端午 | 屈原 | 竞渡 | 株洲乡镇 | 湖南 | 株洲 | 学校 | 民办 | 人物 | 艺术 | 绘画 | 更多结果... |
|
|
皇图岭镇 | 丫江桥镇 | 酒埠江镇 | 桃水镇 | 渌田镇 | 莲塘坳乡 | 槚山乡 | 黄丰桥镇 | 城关镇 | 新市镇 | 菜花坪镇 | 鸾山镇 | 网岭镇 | 柏市镇 | 大同桥镇 | 上云桥镇 | 坪阳庙乡 | 鸭塘铺乡 | 贾山乡 | 石羊塘镇 | 湖南坳乡 | 峦山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