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市 : 中國 >吉林 >長春 > 德惠市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德惠市是吉林省長春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位於吉林省中北部、京哈鐵路綫上,102國道和京哈高速公路從境內通過。市區位於長春、哈爾濱、吉林三大城市中間,處於東北物流中心大連—瀋陽—長春—哈爾濱經濟帶上。隸屬於副省級城市長春市。全市總人口95萬,有漢、滿、回、朝等15個民族,漢族占99%以上。設有省級經濟開發區。行政區劃代碼220183
  下轄4個街道、10個鎮、4個鄉。
  街道辦事處:勝利街道、建設街道、惠發街道、夏傢店街道。
  鎮:大青嘴鎮、郭傢鎮、鬆花江鎮、達傢溝鎮、大房身鎮、岔路口鎮、朱城子鎮、布海鎮、天台鎮、菜園子鎮。
  鄉:同太鄉、邊崗鄉、五臺鄉、朝陽鄉。
No. 2
  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
  自然地理
  德惠市位於吉林省中北部,鬆遼平原中部,地處東經125°14′-126°28′,北緯44°32′-45°51′區間,北及東北隔鬆花江與鬆原市、榆樹市和舒蘭市相望,東南與九臺市相連,西南與長春市郊接壤,西隔伊通河與農安縣毗鄰,處在長春、哈爾濱、吉林三大城市重心上。京哈鐵路、同三高速公路、102國道等東北三條物流大動脈平行從區內穿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
  德惠市的氣候屬於中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其特點大陸性明顯,四季分明,春季多風幹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晝暖夜爽,鼕季寒冷漫長。年平均氣溫4.4℃,年平均積溫2851℃。年均日照時數為2695.2小時,年降水量為520毫米。由於夏季風影響,降水量年內季節分配不均,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雨熱同季有效降水多,能夠滿足一年一熟農作物生産的需要。
  行政區劃
  德惠市位於吉林省中北部,鬆遼平原腹地,幅員面積3435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20萬畝,全市總人口95萬人,農業人口75萬人。轄12個鎮、4個鄉、4個街道辦事處。德惠市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市區位於長春、吉林、哈爾濱三大城市之間,京哈鐵路、北哈公路、長餘高速公路三條交通大動脈平行縱貫全境百余公裏。全市轄4個街道、10個鎮、4個鄉:惠發街道、建設街道、勝利街道、夏傢店街道、大青嘴鎮、郭傢鎮、鬆花江鎮、達傢溝鎮、大房身鎮、岔路口鎮、朱城子鎮、布海鎮、天台鎮、菜園子鎮、同太鄉、邊崗鄉、五臺鄉、朝陽鄉。
  歷史沿革
  秦以前德惠有肅慎、夫餘、東鬍等少數民族居住。兩漢時期屬穢貊族建立的夫餘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勿吉族在這裏繁衍生息。遼屬東京道竜府通州。金屬上京路濟州(後改為隆安州)。遼金時期,這裏人煙稠密,經濟發達。元屬遼陽中書行省開元路,為蒙古遊牧區。明初屬遼東都指揮司和奴爾幹都指揮司,後屬兀良哈三衛和科爾沁部。清康熙 年間築"柳條邊",這裏劃為"邊外",屬郭爾羅斯前旗領主牧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後,山東、河北一帶民戶入境墾種。嘉慶、道光年間,來這裏墾種民戶與日俱增。光緒十六年(1890年)長春府於朱傢城子設分防照磨,管理沐德、懷惠二鄉緝捕事宜。清末宣統二年四月十六日(1910年5月24日)欽批設縣,取沐德、懷惠之尾字名為德惠,縣城設於大房身,仍隸屬長春府。淪陷時期,1936年4月1日偽縣公署遷到張傢灣街,張傢灣遂改名德惠。解放後先後隸屬吉林省直轄、懷德(公主嶺)專區、德惠專區、長春市轄。
  德惠設治至1947年10月20日,德惠第二次解放後,重建縣政府,屬吉林省直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縣政府改稱縣人民政府。1955年4月28日又改稱縣人民委員會。1956年7月3日,設懷德專員公署(同年10月6日更名為公主嶺專員公署),後歸專署所轄。1958年10月23日,劃歸長春市管轄。1966年1月10日,又劃歸德惠專員公署管轄。1968年2月28日成立德惠縣革命委員會。1969年7月3日,德惠專署撤銷,又劃歸長春市管轄。1980年1月28日,縣革命委員會改稱縣人民政府。1994年8月18日,德惠撤縣設市,所轄地域不變。
  自然資源
  德惠市資源豐富,森林、草地植被覆蓋率達19.5%;粘土礦遍布全市;砂石、二氧化碳、陶粒頁岩儲量大,品位高。全市有耕地21.4萬公頃,盛産玉米、水稻、大豆、高粱,是國傢重點商品糧基地。大棚蔬菜、畜禽養殖、特色農業及林果業的發展也頗具規模。先後被國傢命名為糧食生産先進市、菜籃子工程先進市、中國鬆花江大米之鄉和中國肉雞之鄉。是國傢“高優高”農業示範區。豐富的物産資源不僅可以出口創匯,而且為深層次開發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優質原料。
  經濟發展,農業畜牧
  2005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實現128億元,同比增長18.5%;工業總産值實現125億元,增長28.9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産值實現55億元,增長41%;固定資産投資完成35億元,增長59.1%;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2.06億元,增長26.1%;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5億元,增長2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900元,增長14%;農民人均收入實現4300元,增長8.9%。
  在第四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的2012個單位中排名162位,競爭力等級達到A級。
  在第五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排名東北前十名。
  現代農業實現大發展,農村經濟全面繁榮。種植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優質糧食、特産業和緑色食品産業快速發展,全市優質專用糧食作物、園藝特産作物面積分別發展到125萬畝和45萬畝,瓜菜等“五大特色産區”規模不斷擴大;緑色水稻等“十大緑色食品生産基地”已形成規模優勢,有9大係列66個品種獲A級緑色食品標識。
  畜牧業強勢發展。牧業小區發展到66個,規模化養殖基地發展到52個。牧業産值實現29億元,同比增長16%。“無規定動物疫病示範區”建設和禽流感等動物防疫工作取得良好成果。農業示範園區和標準化體係建設紮實推進。
  全市已建成各類農業園區120個,農業標準化生産基地120萬畝。勞務輸出開創新局面。全市勞務輸出總量達到16.5萬人,實現勞務收入9.57億元。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強。組織開展了秋季農田水利大會戰,完成土方量纍计285萬立方米;農防林完成了225公頃更新改造任務;抗洪救災取得全面勝利,災民的生産和生活得到了妥善安置。免徵農業稅配套改革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完成了鄉鎮機構撤並任務。縣鄉財政管理體製和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製改革的各項配套措施進一步完善。
  工業發展
  食品工業蓬勃發展,帶動作用日益增強。德惠的食品工業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幾年來我們圍繞緑色食品生態城市建設目標,大力發展餐桌經濟,不斷延伸産業發展鏈條,相繼開發了雞肉、牛肉、豬肉、精製米、色拉油、粗糧免煮面、白酒、休閑食品等近百個係列上千個品種的産品,構築起了具有相當規模的食品加工産業群體,形成了糧食加工、畜産品加工、蔬菜加工等覆蓋全市的食品行業加工體係,建成各類食品加工企業568戶,年創産值10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6戶,從業人員16萬人,年加工糧食350萬噸、肉類95萬噸、蔬菜30萬噸、飲品80萬噸。在食品工業的強勢拉動下,經濟總量擴張了,産業結構優化了,歷史難題化解了,縣鄉財力增強了。“十五”末期,經濟總量比2000年翻了一番,三次産業比調整為29.7:32.8:37.5,二産首次超過一産。食品工業産值占工業總産值的比重達到80%以上,食品工業上繳稅金占財政收入比重達到68%以上,初步形成了原料基地化、加工多元化、産品係列化、銷售網絡化、企業集團化的發展新格局,成為德惠縣域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産業。2005年11月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中國食品名城”,是全國縣(市)中的第一傢。
  竜頭企業不斷壯大,主導地位日益突出。幾年來,我們堅持走以産業化經營為帶動的食品工業強市之路,圍繞主導産業開發,大力度培育竜頭企業,壯大食品工業實力,開創了群竜競舞、百花競放的可喜局面。吉林德大有限公司歷經15年的發展,已纍计完成投資19億元,是亞洲最大的肉雞加工企業,進入世界農牧企業、全國工業企業、全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全國工業企業進出口四個500強。亞洲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業長春大成集團在我市投資興建的德惠玉米生化工業園區,開發玉米澱粉、果葡糖漿、有機酸、化工醇等中下遊産品,實現了原料玉米的吃幹、榨淨。目前,15萬噸賴氨酸、10萬噸𠔌氨酸、60萬噸澱粉糖、5萬噸合成氨項目相繼建成投産,成為我市又一艘巨型産業航母。全國最大的肉牛加工企業長春皓月集團在我市投資建設的皓德公司,開發分割肉、熟食、皮革及生物製藥等係列産品,形成了年屠宰肉牛20萬頭,轉化糧食稭稈300多萬噸能力。引進建設的全國食品行業排名首位的福建達利食品公司,開發了蛋黃派、雪餅、薯片和餅幹等係列營養、美味、健康、時尚産品,已形成了年産各種休閑食品6萬噸,轉化當地農副産品3萬噸能力。河南黃河集團在我市投資建設的長春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開發全家福、超級、思園係列産品,已形成了年生産方便麵15億袋,轉化玉米等糧食産品5萬噸能力。吉林鴻大牧業有限公司集禽類屠宰、熟食加工、飼料加工於一體,日生産加工能力10萬衹,是繼德大之後的又一個農業産業化大型竜頭企業。同時,我們還有以佳竜實業、闊源牧業為核心的豬竜,以德大酒業、上禾米業為核心的酒竜和米竜,以宏洋牧業為核心的羊竜,以吉林省緑色瓜菜經銷公司為核心的菜竜。預計這些大企業、大竜頭全部達産達效後,可為我市增加工業産值200億元,創造利稅6億元。
  技術裝備水平提高,品牌效應日益顯現。幾年來,我們始終堅持“高、大、精、尖”的項目引進建設標準,用先進技術整合農畜資源,以自主創新促進企業實力增強,我們引進的所有企業從生産設備到工藝流程、環評標準,都達到了國際國內先進水平。澱粉濕磨、光譜色選、濕式拋光、生物發酵、激光屠宰等一批國內外先進技術的應用,提高了食品工業整體水平。按照即時化、營養化、係列化的發展方向,開發的大成澱粉糖、佳竜豬肉係列、鬆花江精製大米等産品,以較高的技術含量搶占了市場,帶動了食品工業由初級産品嚮精深加工、係列生産、多元增值轉變。目前德大公司已開發了八大類300多個品種的係列産品,皓德公司開發了七大類100多個品種的優質産品,達利公司開發八大類300多個品種的美味食品,全市食品行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2個,中國名牌産品2個,吉林省著名商標4個,吉林省優質産品6個。名牌戰略的實施,拓寬了産品的市場空間,有40多種産品打入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2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食品市場。
  基地建設紮實推進,産業基礎日益穩固。幾年來,我們以緑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有機食品為方向,狠抓基地建設,建好“第一車間”,讓緑色食品生態城市喊得響、叫得住、立得牢。堅持區域化佈局。本着“圍繞竜頭建基地,發展基地建新竜”的指導原則,科學規劃,合理佈局,集約生産,根據土壤、氣候、水文、種植習慣等特點,培育主打産品,努力形成緑色生態經濟發展格局。目前,布海、升陽的緑色瓜菜已發展到5000余公頃,年銷售收入近3億元。菜園子無公害西紅柿形成了千垧地、萬棟棚、年收入2億元規模,創造了用10%的耕地帶來50%收入的奇跡。堅持標準化生産。藉助全國首批生態農業建設試點縣的契機,健全和完善了農産品質量監督檢測、質量標準認證和信息網絡服務體係,全市農業標準化生産基地面積達到了120萬畝。我們申報的9大類66個産品,經過環境監測、産品檢測,在國傢緑色食品認證中心組織的認證中一次性全部過關。堅持園區化經營。以集約型、科技型、創匯型園區建設為方向,以“百千萬”為標準,建成了各類現代農業示範園區120個。我市邊崗鄉吉星肉雞養殖園區集孵化、飼養、加工為一體,現已形成年出欄肉雞3000萬衹、創利稅近千萬元能力,相當於德大公司年屠宰量的三分之一。
  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發展後勁日益充足。按照“邊開發、邊建設、邊設計、邊儲備”的原則,德惠市精心規劃了55個食品工業項目,其中的吉林天景有限公司、長春佳竜實業公司三期工程、長春市斯美特食品有限公司、達利食品二期工程、吉林鴻大牧業有限公司、大倉實業有限公司、吉林上禾有機食品公司、山東雅客食品有限公司德惠分公司等項目被列為全市重點項目。2005年,全市共新上投資百萬元以上項目201個,其中超3000萬元的較大項目41個,超5000萬元的大項目20個,超億元的大項目13個,引進內資30億元,外資2800萬美元。固定資産投資總額完成35億元,增長59.1%,創歷史新高。
  教育衛生
  德惠市現有各級各類學校466個,其中含中等專業學校2所,改製中專1所,成人中專1所,農職業中學5所,普通中學54所(其中高中8所,初中46所),小學308所,聾啞學校1所。幼兒園95個(集體園1個,個體園94個),教師進修學校1所。共有在校生158,191人,其中普通中學學生56,596人,職中學生2,804人,小學生86,492人。教職工總計10,605人,其中專任教師8,510人。校園占地面積60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7萬平方米。
  我市教育和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初步建成與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滿足大部分社會成員知識更新與學習需要,規模適應,結構合理、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較高,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的教育體係,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要達到長春地區同類教育的中上等水平,職業技術教育能取得新的突破,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相適應的教育體製和運行機製;教育的綜合實力和現代化程度達到省內先進水平。
  解放思想、大膽改革、銳意進取,勇於創新,紮實工作,全力地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完成結構調整、規模調整,滿足人民群衆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努力促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嚮新世紀,做到一方面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人才,又為上級學校輸送生源。建立一支數量足夠、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執行好教師繼續教育制度,實施好教師繼續教育工程,培養一批面嚮新世紀的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幹教師,實行教師資格制度和教師聘任制度,努力造就和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教育管理人才,搞好"三名"工程建設。堅持教育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的基本方向,加快我市教育改革步伐。深化教學領域改革和課程改革;實施科教興農戰略,深化農村教育改革;擴大辦學體製改革範圍。
  德惠市現有二級醫療機構2傢,分別為市醫院、中醫院。另保健院、防疫站、衛校、結核病防治所各1傢。23家乡鎮衛生院,社會醫療機構及個體診所28傢,309傢村衛生所。衛生技術人員:2989人。其中高級71人;中級392人;初級1526人;村醫1000人。執業醫師928人。執業助理醫師286人。註册護士522人。藥劑人員202人。床數:871張。蠃旋CT1臺,呼吸機5臺,心電監護儀5臺,X光機17臺,吸痰器2臺,血球計數儀2臺,CT2臺,彩超2臺,B超22臺,數字化胃腸機1臺,核磁共振1臺,血液透析機1臺,高壓氧艙1臺,大型生化分析儀一臺,血細胞計數儀1臺,電子胃鏡1臺,電子顯微鏡33臺。
英文解釋
  1. n.:  Dehui City
近義詞
德惠
包含詞
德惠市賓館德惠市中醫院德惠市第八中學
德惠市第五中學德惠市植物公園德惠市南崗中學
德惠市實驗中學德惠市第一中學德惠市第六中學
德惠市白雲賓館德惠市人民醫院德惠市第十三中學
德惠市第三十中學德惠市婦幼保健所德惠市第二十五中學
德惠市第二實驗中學德惠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德惠市第二十六中學
德惠市經濟貿易學校德惠市惠中綉品服裝廠德惠市工交幹部學校
德惠市城區衛生防疫站德惠市天台鎮林業工作站長春廣播電視大學德惠市工作站
分類詳情
張開同太鄉張開朝陽鄉張開勝利街道張開郭傢鎮張開岔路口鎮
張開天台鎮張開五臺鄉張開米沙子鎮張開萬寶鎮張開惠發街道
張開建設街道張開夏傢店街道張開大青嘴鎮張開鬆花江鎮張開達傢溝鎮
張開大房身鎮張開朱城子鎮張開布海鎮張開菜園子鎮張開邊崗鄉
大青咀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