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區位概況
該鎮位於安化縣境東部腹地,居芙蓉山係與五竜山係之中地理位置,東臨大福、清塘,南與梅城接壤,西抵慄林、滔溪兩鄉,北接長塘。該鎮原為仙溪鄉,1985年改為建製鎮。2003年共有耕地3.7萬畝,人均耕地0.92畝,其中稻田0.46畝,旱土1.6萬多畝,平均海拔185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地理概況
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3′49.22″~110°45′53″,北緯28°10′22.7″~28 °19′24.3″,夾在芙蓉、五竜與大峰山之間,群山簇擁,峰回翠嶂;有伊水及其支流圳上溪、漳溪、老竜溪、 九渡水、大溪、富溪流經全境。
行政規劃
仙溪鎮下轄村:仙溪村簡傢村仙紅村仙中村吳傢村青江村劉侖村桃園村中坪村窯頭村青大村大橋村劉傢村大段村楊傢村茶行村圳上村共和村佛堂村山漳村山江村山茶村高梘村九如村尖峰村九渡村九華村岩豐村九豐村豐華村光明村新華村三星村芙蓉村平江村雙溪村觀音村竜溪村上豐村殷餘村泉塘村文衝村新聯村木茶村宋坪村宋溪村沿岩村沿右村千丘村桂華村天石村合雲村大溪村桅山村伏柳村伏溪村田溪村山口村趕進村方公村新竹村資源概況
該鎮地上資源豐富 ,盛産鬆、杉、竹、油茶、油桐、藥材、棕;水能資源也較為豐富;但地下資源貧乏,除石 灰石儲量豐富外,衹有少量零星的錳、鎢、銻、金、水晶、石煤等。在改革開放中,經濟和社會事業步入快速發展軌道。2004年該鎮財政收入8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58元。 産業經濟
該鎮經濟作物主要産茶葉、水果、藥材、花生、油菜等。水果有桃、梨、李 、柑橘、楊梅、慄 子、枇杷。該鎮歷史上的芙蓉尖名茶飄香海內外,茶葉發展高峰期的70到80年代,相繼辦起 了大隊茶場,公社茶廠,截止2002年底,茶園面積1萬多畝,産量1萬多擔,産值1百多萬元。1994 年以後,由於受市場影響,茶葉生産嚴重滑坡。1998年統計,茶園面積減到5090畝 ,1998年産黑茶2296擔,緑茶698擔。
人口數據
2003年底該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46931男24746女22185家庭戶戶數12788家庭戶總人口(總)46911家庭戶男24734家庭戶女221770-14歲(總)100080-14歲男51780-14歲女483015-64歲(總)3252915-64歲男1722115-64歲女1530865歲及以上(總)439465歲及以上男234765歲及以上女2047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6712 |
|
轄:仙溪居委會;仙溪、簡傢、仙紅、仙中、吳傢、青江、劉侖、桃園、中坪、窯頭、青大、大橋、劉傢、大段、楊傢、茶行、圳上、共和、佛堂、山漳、山江、山茶、高梘、九如、尖峰、九渡、九華、岩豐、九豐、豐華、光明、新華、三星、芙蓉、平江、雙溪、觀音、竜溪、上豐、殷餘、泉塘、文衝、新聯、木茶、宋坪、宋溪、沿岩、沿右、千丘、桂華、天石、合雲、大溪、桅山、伏柳、伏溪、田溪、山口、趕進、方公、新竹61個村委會。 |
|
仙溪鎮概述
仙溪鎮原為仙溪鄉,1985年改為建製鎮,轄22個村和1個居委。1995年撤區並鄉 ,九竜、山口鄉並入該鎮。全鎮共轄61個村和1個居委。2000年末總人口45104人。總面積281.4平方公裏,居全縣第二。地理座標為北緯28°10′22.7″~28°19′24.3″,東經110°33′49.2″~110°45′53.2″。夾在芙蓉、五竜與大峰山之間,群山簇擁,峰回翠嶂;有伊水及其支流圳上溪、漳溪、老竜溪, 九渡水、大溪、富溪流經全境。人均耕地0.92畝,其中稻田0.46畝。地上資源豐富,盛産鬆、杉、竹、油茶、油桐、藥材、棕;水能資源也較為豐富;但地下資源貧乏,除石灰石儲量豐富外,衹有少量零星的錳、鎢、銻、金、水晶、石煤等。在改革開放中,經濟和社會事業步入快速發展軌道。2000年,鎮財政收入8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58元。
1995~2000年,先後由彭軍強、龔國強任黨委書記,彭仲元、龔國強、姚 新華、周共華任鎮長。現任黨委書記伍亮、鎮長劉鍛武。
農 業
糧食 全鎮有稻田20865.3畝,旱土20591畝,主要作物有 水稻、紅薯、玉 米、黃豆等。2000年糧食總産量16114噸,其中稻穀産量10731噸,占67% 。𠔌物播種32904畝,其中雙季早稻11479畝,産稻穀1247.8噸,畝産317公斤;雙季晚稻13452畝,産稻穀5223.3噸,畝産388公斤;中稻7973畝,産稻穀3602噸,畝産451公斤。1996~2000年,稻穀産量均在萬噸以上 。
經濟作物 主要産茶葉、水果、藥材、花生、油菜等。水果有桃、梨、李 、柑橘、楊梅、慄 子、枇杷。歷史上的芙蓉尖名茶飄香海內外。茶葉發展高峰期的70~80年代,相繼辦起 了大隊茶場,公社茶廠,茶園面積 1萬多畝,産量1萬多擔,産值1百多萬元。1994 年以後,由於受市場影響,茶葉生産嚴重滑坡。1998年統計,茶園面積減到5090畝 ,年産黑茶2296擔,緑茶698擔。
林業 50年代到處青山緑水,林木覆蓋率達70%。大躍進年代“大 開荒,開大荒”,覆蓋率銳減到10%左右。70年代前期狠抓植樹造林,覆蓋率又上升到40%。90年開始,實施縣政府“五年消災宜林荒山,八年緑化安化”的决定,至2000年,全鎮有林地達317000畝,其中竹林55285畝,覆蓋率達73%,活立木蓄積量2861 04立方米。是年,被評為“全國造林緑化百佳鄉(鎮)”。
畜牧水産 主要飼養生豬和傢禽。2000年,出欄牲豬21913頭, 出欄羊5737頭,耕牛飼養量6152頭,養雞62398羽、鴨12988羽;放養水面846.5畝,産鮮魚150.9噸。生豬養殖大戶相繼出現。趕進村周芳來、簡新平夫婦,於1988年開始生豬規模養殖,1995年起,每年出欄生豬200頭以上。2000年投資10萬 元徵地兩畝,建豬捨30間,購進良種公、母豬,是年出欄肥豬500頭,《湖南日報》刊 登了其創業事跡。
企 業
商業 計劃經濟階段,仙溪供銷合作社和國營商業部門是各類物資購銷 的主渠道,供銷社的代銷店發展到每個生産大隊。90年代,轉為市場經濟,上述部門在競爭中出現虧損, 門面實行承包。民營工商業發展很快,1990年民營商店發展到757戶,從業人 員達2000人;2000年註册登記 936戶、商業資金2000多萬元,還有5000多農民從事半農半商活動。70年代後期恢復趕集,趕集地點在仙溪、山口街區。90年代開始,又增加了茶行、大橋、山漳、九 渡、芙蓉、竜泉、泉塘、大溪等8個趕集地點。
工業 有采礦、冶金、加工、建材、電力等。其中,主要是水泥生産業 。1977年, 辦起設計能力年産7000噸的仙溪水泥廠。1985年,村戶聯辦的鳳凰水泥廠、奶奶山水泥廠、圳上水泥廠相繼建成。1987年,年産4.4萬噸的仙峰水泥廠建成,是當時全縣最大的水泥廠。1994年,經擴建後的仙峰水泥廠設計年産達到8.8萬噸。1998 年,該廠銷售收入達1463萬元。至2000年,鎮內主要工業企業共6傢:仙峰水泥廠、仙溪水泥廠、上豐電站、響水洞電站、福利包裝廠、九竜鞭炮廠。此外,從90年代起,還相繼辦起了仙溪、九竜茶葉加工廠,中寶、建中、國求、國安、紅日5傢竹木膠板廠,1 傢以蒸薯條為主的緑色食品廠等。
運輸業 1960年前,貨物靠肩挑水運。仙溪水運碼頭歷史悠久。19 71年,有了第一 臺小型拖拉機。1976年有6輛汽車。1981年有拖拉機70臺、汽車9輛。2000年,全鎮擁有拖拉機50臺、大型汽車250輛,其他車183輛。其中,有100多輛汽 車在廣東、浙江等地從事運輸。 |
|
- : Xianxi Town
|
|
仙溪 |
|
仙溪鎮小學 | 仙溪鎮中學 | 仙溪鎮政府門口 | 仙溪鎮衛生院門口 | 樂清市仙溪鎮預防保健站 | |
|
|
光明村 | 楊傢村 | 吳傢村 | 劉傢村 | 桃園村 | 山口村 | 窯頭村 | 大橋村 | 新華村 | 三星村 | 芙蓉村 | 雙溪村 | 竜溪村 | 新聯村 | 大溪村 | 仙中村 | 仙紅村 | 劉侖村 | 千丘村 | 山漳村 | 山茶村 | 方公村 | 木茶村 | 沿右村 | 沿岩村 | 趕進村 | 青大村 | 仙溪村 | 簡傢村 | 青江村 | 中坪村 | 大段村 | 茶行村 | 圳上村 | 共和村 | 佛堂村 | 山江村 | 高梘村 | 九如村 | 尖峰村 | 九渡村 | 九華村 | 岩豐村 | 九豐村 | 豐華村 | 平江村 | 觀音村 | 上豐村 | 殷餘村 | 泉塘村 | 文衝村 | 宋坪村 | 宋溪村 | 桂華村 | 天石村 | 合雲村 | 桅山村 | 伏柳村 | 伏溪村 | 田溪村 | | | | | | 更多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