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安化县梅城镇人民政府地处益阳市安化县东南部,与娄底、涟源、冷水江、新化等市县毗邻。梅山的地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迁来了一支越人,其首领为梅姓。秦末,梅山出了一位传奇人物:梅绢。他辅汉破秦功高,被封为“十万户候”。但他不愿做官,隐逸而终。
梅山古为“荒服”之地。居民“贡而不赋”,无徭役。境内古民族种类较多,汉时统称“武陵长沙蛮”,晋时称“湘州蛮”,南朝宋、齐时称“僚”,梁、陈至隋时称“莫徭”,唐宋时称“梅山蛮”或“梅山瑶”。
行政区划:
梅城镇下辖村:西街村南街村东街村石城村伊中村龙安村紫云村大将村寒良村梁乙村望城村共裕村三里村河东村金星村十里村河山村青峰村中桥村鹿溪村吉洞村南桥村道观村建新村大樟村横岩村联清村茅田村联丰村五里村启安村共兴村大同村联安村三合村大塘村深庄村漳溪村中茶村新富村川天村夏桥村五星村
中心村中田村月形村群华村铺坳村苏丰村梅洞村黄泥村杨景村高潮村苏和村段家村川南村陈公村清水村建民村双碑村富强村
今梅城镇东抵清塘镇,南与新化毗连,西接乐安镇,北界仙溪镇。 地理座标为北纬28°08′,东经111°38′,平均海拔约185米,日平均气温1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400余毫米。镇境群山簇拥,属芙蓉山系,呈南北走向,又有咿水及其支流漳溪与梅溪穿过,山环水绕,风光旖旎。境内“梅山十景”、“梅城八景”等,前人有过刻意的描述。全镇尚有23万多亩有林地、荒地及河流等。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颇謵框藏有煤、铁、锰、重晶石、矾等等。
梅城的经济经历过长期、曲折、艰难的发展历程。早在北宋“开梅山”前,受五代楚“犁文化”的影响,城区附近已有稻谷种植。北宋初,梅山附近汉人有将田产寄瑶人户下以避赋税者。但发展很不平衡,山区峒民,长期靠“刀耕火种”、“摘山射猎”以为生计。民国时期,梅城稻田丰年亩产200--250公斤。遇上灾年,所收无几。农民外去讨米逃荒者众。居边远山区的农民,历来以种植红薯、玉米、高梁、粟等杂粮度日。至60年代,尚有“烧畲”播种粟、荞等粗放的农耕习俗。
50年代初,农业、特别是粮食被放在首要位置。镇境整修和新修了2000多口山塘和150多处河坝。60--70年代中期,新修好一座小I型水库、10座小II型水库和40多座微型水库。70--80年代,重点修好了廖家坪水库流经镇境的渠线配套工程。至目前为止,全镇稻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总数的87.8%。确保大旱之年不成灾。在耕作技术方面,1955年开始种双季稻。1964年起采用矮杆品种。1975年开始,引进杂交水稻品种栽培,稻田亩产逐年上升。至90年代,平均亩产逾600公斤。2000年,全镇产稻谷17678吨,亩均624公斤。60年代前,为扩大旱粮种植面积,年年毁林开荒,但旱粮最高年产量也只占粮食总产量的35%。1980年以来,重视退耕还林,旱粮作物减少。2000年,仅占粮食总产量的17.1%。1980年开始,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土地种植自主权。1995年以后,取消粮食定购定销,加大了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于是,镇境农民有将稻田改种蔬菜、改作鱼塘、藕田者。也有将耕地改种药材、烤烟者。山区稻田由种双季稻,改种单季稻,挤出劳力去挣钱。常年耕作土部分改作果园。至2000年,果园总面积达4100多亩,年产水果1200多吨,成为农民的一笔可观收入。
梅城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经济腾飞,任重而道远。
自然环境优越。梅城交通区位优势明显,207国道和217、311省道(原柘湘公路、梅新公路)交汇贯通。梅城东部、北部地区直通长沙、益阳、常德等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西部经新化、邵阳通向湘西、湘西南,至西部开发区,是衔接东、西部的黄金地带,具有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地位。更兼河山毓秀,环境幽雅,为梅山景区的中心。其东为芙蓉高山风景区,南为思游风景区。思游与新化、涟源毗邻,纵横数百里,遍布峻岩怪石、神奇溶洞、无底堰塘,构成了一个偌大的“地质公园”。西北部可通柘溪风景区直至张家界。因此,梅城是个具有神奇魅力的、潜在的旅游胜地,旅游产业亟待开发。资源丰富。梅城山多耕地少,农村富余劳力多,是经济建设中的人力资源财富。更兼在海内外工作者数以千计,其中不乏科学家、金融家、大商贾、军、政界要人。梅城的经济建设可从中取得资金和技术援助。
梅城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3769男32995女30774家庭户户数17278家庭户总人口(总)63440家庭户男32772家庭户女306680-14岁(总)142450-14岁男74120-14岁女683315-64岁(总)4427515-64岁男2284615-64岁女2142965岁及以上(总)524965岁及以上男273765岁及以上女251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61959 |
|
梅城镇
辖:北街、东街、南街、西街4个居委会;西街、南街、东街、石城、伊中、龙安、紫云、大将、寒良、梁乙、望城、共裕、三里、河东、金星、十里、河山、青峰、中桥、鹿溪、吉洞、南桥、道观、建新、大樟、横岩、联清、茅田、联丰、五里、启安、共兴、大同、联安、三合、大塘、深庄、漳溪、中茶、新富、川天、夏桥、五星、中心、中田、月形、群华、铺坳、苏丰、梅洞、黄泥、杨景、高潮、苏和、段家、川南、陈公、清水、建民、双碑、富强61个村委会。 |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 Yi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Anhua |
梅城镇概述
梅城镇位于安化东南部,周边与乐安、栗林、清塘、仙溪等乡镇相邻,另有飞地苏和村在新化境内。总面积186.25平方公里,辖4个管区、4个居委、61个村。2000年年末人口6250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648人。共有耕地46380亩,其中稻田28475亩,旱土18441亩。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重晶石等。境内 群山簇拥,均属芙蓉山系;伊水流经镇境,绕过城区。国道207线,省道5217和5331线沟通内外,素有“六 县通衢,八方集镇”之美称。
自北宋熙宁初建县至1951年8月,梅城为安化县治。1950年始置城关镇,次年改称梅城镇,1958年建梅城公社,1981年恢复梅城镇建制,198 7年伊泉乡并入,1995年东华、田心两乡并入。梅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建筑有孔庙、南宝塔、北宝塔等,今为安化第二大城镇。1992年获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1995年列为全国5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之一。1998年获全省“经济百强镇”称号。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2132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360元。
1995~2000年,先后由张一鸣、刘化任书记,姚献忠、王益文、熊政权、谭超 美任镇长。现任党委书记李太源、镇长李泽妙。
农 业
经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广科学技术,1996年,农、林、牧、渔总产值已达6830万元。2000年,增至9905万元,在1996年的基础上增长45%。农业基本结 构是:
粮食 主产稻谷、红薯、玉米、黄豆等。1996年产粮22594 吨,2000年为21322吨,业已摆脱传统“以粮为纲”,农民以部分稻田旱土改种经 济作物。农民吃饭 无忧,大部分杂粮已作饲料。
油料 主要有花生、油菜等。1996年,产油料1213吨,200 0年产1343吨。花生为传统产品,1995年为1055.9吨,每吨价3000元;2000年1070吨,但价格降至每吨2200元,农民获利不多。油菜种植面积,1990年为4100亩,总产量328吨;1997年种10000亩,总产量850吨,为历史最高年。
烤烟 为新兴产业。1996年全镇种优烟3850亩,收烤烟535 1担,总产值32 7.8万元,是年产量产值和中烟以上比例均居全县第一,并获全省抽样评比二等奖。1997年种烤烟5600亩,产量11436担,总值587.2万元。2000年,种烤烟 5000亩,总产量10000担,产值500万元。是年,川南村种国际型优烟213亩,亩均收入1200元,比原有品种每亩增收200元。但近年烟价严重下滑,农民积极性受 到影响。
水果 80年代初成为新兴产业,品种有柑橘、水蜜桃、奈李、木瓜等。 1993年有基地3915亩,总产866吨,产值117万元。2000年增至4100亩,产量1200吨,但因价格下跌,产值不到100万元。而木瓜正在形成特色产品,全镇栽培木瓜的有15个 村,已建木瓜基地3000多亩,其中九里村有木瓜基地500亩。梅城干木瓜风味独特,口感甚佳,市场供不应求,正在筹建木瓜加工厂,全力打造新的品牌。
蔬菜 梅城历来盛产蔬菜,尤以白菜量多质好而闻名。撤区扩镇后,因镇区人口增多,蔬菜种植亦成新的热点。1995年有近城蔬菜基地500余亩。2000年发展到3700多亩(春秋两季),并有大棚菜50多棚。是年蔬菜总收 入1022万元。
茶叶 为传统产品,80年代有茶园9000余亩。1993年总产值 曾达160万元。但1994年后茶价猛跌,茶园减至5000多亩,农民种茶积极性严重受挫。
畜牧 畜牧以养猪为主,次为牛、羊、家禽,多为户养。1996年,出栏牲猪24627头,存栏18924头;2000年,出栏39230头,存栏11567头。又,1996年始引进饲养黑山羊,是年养3100头,1999年增至6400 头。2000 年,出现了以龙安、联清等村为龙头的三元杂交瘦肉型牲猪养殖基地,以河山、新富、建民等村为主的黑山羊养殖基地;以高潮、杨景等村为重点的黄牛养殖基地。是年,全镇畜牧生 产总值1803万元。
水产 水产以稻田和山塘养鱼为普遍形式。1996年水产品产量仅61吨,2000年增至656吨,皆因梅城鲜鱼市场看好,带动近城水产养殖所至。
林业 1985年,因长期毁林开荒的影响,全镇仅存林78000多亩 ,森林复盖率仅28.2%,蓄积量为13.33万立方米,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1989年后,林业生产的重点转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依法治林。至2000年,全镇有林面积增至14 .7万亩,森林覆盖率增至52.6%,蓄积量增至40万立方米,基本恢复大跃进前的 山林风貌,并从1996年起,每年可采伐商品材1200立方米,可伐楠竹15000根 ,外加民用材1500多立方米,产值约为120万元。另有油茶基地800多亩,棕片基 地2000多亩,亦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企业 商贸
1996年,全镇乡镇企业主要有采冶、建材、建筑、加工、餐饮、商贸等。办得较好的工业厂家有:中华茶厂,年加工精制茶能力500吨;冻肉厂,年营业额1000万元;绿色食品加工厂,2000年加工鲜薯840吨,总产值140万元;东华建材厂,2000年生产总值150万元。并有餐饮、服务业200余家。2000年,全镇有个体、联 户客货运输车263辆,年营业额约为2500万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梅城集市贸易形成繁荣昌盛的新局面。特别是梅城农贸市场,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拥有商住楼17栋,住房216套,营业门面中心棚架摊位500多个,是全省农村最大的农贸市场。1997年,新农贸市场有服装、鞋 业 、轻纺、建材、农副产品、餐饮、文化娱乐等29个经营项目。2000年,为加强集市贸 易管理,镇政府又在旧城区规范四个专业性市场,分别交易牲畜、竹木制品、农副产品和蛋 、禽等。是年,全镇集市贸易总额达16000万元。 |
|
- : Meicheng Town
|
|
梅城 |
|
|
|
河东村 | 中心村 | 南桥村 | 西街村 | 东街村 | 三合村 | 十里村 | 五星村 | 西街社区 | 金星村 | 北街社区 | 东街社区 | 南街村 | 石城村 | 南街社区 | 三里村 | 五里村 | 大塘村 | 清水村 | 富强村 | 伊中村 | 杨景村 | 梁乙村 | 横岩村 | 深庄村 | 联安村 | 苏丰村 | 苏和村 | 铺坳村 | 龙安村 | 紫云村 | 大将村 | 寒良村 | 望城村 | 共裕村 | 河山村 | 青峰村 | 中桥村 | 鹿溪村 | 吉洞村 | 道观村 | 建新村 | 大樟村 | 联清村 | 茅田村 | 联丰村 | 启安村 | 共兴村 | 大同村 | 漳溪村 | 中茶村 | 新富村 | 川天村 | 夏桥村 | 中田村 | 月形村 | 群华村 | 梅洞村 | 黄泥村 | 高潮村 | | | | | | 更多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