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湖南 >邵阳 > 绥宁县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总面积:2899平方千米。
  总人口:34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长铺镇.
  邮编:422600。
  行政区划代码:430527。
  区号:0739。
  绥宁县辖6个镇、5个乡、14个民族乡。
  绥宁县位于市境西部边陲,处北纬26°16′~27°8′、东经109°49′~110°32′之间状似北端向东倾斜的平行四边形。南北直线长103.5公里,东西直线宽56公里,总面积292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14.1%,系全市面积最宽的县。东部由北向南分别与洞口县、武冈市、城步苗族自治县毗邻;西部由北向南分别同怀化地区的黔阳县、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交界。县城长铺镇沅江支流巫水畔,距邵阳市城210公里(公路里程)。
  
  唐代以前,境内先后属镡成县、舞阳县、龙标县地。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73)始名徽州,徽城设于寨市。乾符六年(879),潘杨二姓东掌飞山峒,史称“飞山蛮”地。五代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91)属“十峒”。南唐保大八年(950)楚辟“十峒”的资水流域置武阳寨;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辟徽州沅江流域(右岸上游部分)置关峡寨。神宗崇宁五的(1106)年易名绥宁,改隶武冈军。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隶湖广行省武冈路。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改隶靖州,至清末未变。中华民国3年(1914)隶辰沅道。民国26年隶湘西绥靖处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改录湖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又改隶第十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1日成立后绥宁县人民政府,后被土匪部队扼杀。1950年10月20日成立县人民政府,隶会同专区(后改名芷江专区,黔阳专区)1954年县治迁长铺镇,1958年7月改隶邵阳专区,1986年隶邵阳市。1990年,共设26个乡(其中民族乡17个)、4个镇、5个农林场所。
  
  境内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秦汉以后,洞庭湖一带有一支迁涉到湘西南,成为瑶族先民,”武陵蛮“一支溯江而上,进入绥宁境系今日苗族先民;唐代起,古越人一支越过南岭从南边入绥宁境,系侗族先民;此外,为官、流放、征战、屯田、经商、做工者陆续落籍,逐渐形成县境东部资江流域多汉民,西部沅江流域多苗侗民的确良族分布状况。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全县有19.69万人民国6年(1917)增至27.86万人,由于战乱,瘟疫和自然灾害,民国38年减至16.22万人。1951年县境南部划分给通道县后,人口为13.69万,1990年增至32.12万人,比1951年增长135%,每平方公里109人。总人口中,男性占51.4%,农业人口占91.1%有民族16个,其中苗族16个,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56.6%,汉族占38.8%,侗族占4.9%,瑶族占0.5%,其它12个民族共占0.2%。县境为云贵高原东部边缘,雪峰山脉南端与八十里大南山西北部的交接地带。南、北、东三面高山怀抱,中部纵向隆起,将县境分作东西两大部分;西部随巫水而倾斜;东部随武阳河而递,东北两部依次形成中山、中低山、丘陵、岗地、河谷平原。山地占全县面积73.8%丘陵地占22.7%,河谷平原占3.5%。最高点东南部的牛坡头海拔1913米,最低点西北部的麻塘溪口海拔205米。
  
  县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明显。年均日1348.9小时,年平均气温16.7℃一月平均气温5.7℃极端低温—6.8℃(1971年1月30日);七月平均气温26.7℃,极端高温40.5℃(1971年7月21日).年平均无霜期304天.年平均降水量1320.0毫米,最少为1064.6毫米(1984)最多为1679.2毫米(1961年).年降水量中,夏季占38%,秋季占15%,形成夏初洪水和初秋干旱。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或河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94条,总长1685.公里,可网密度0.58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沅江流域占全县总面积67.63%,资江流域32.37%。主要有巫水和武阳河。平均降水地表径流量24.35亿立方米,客水13.28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9.75万千瓦,可开发量11.26万千瓦。全县有耕地35.22万亩,其中水田31.84万亩;水域5.19万亩;林业用地340.1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77.5%,森林覆盖率67.7%,活立林蓄积量1085万立方米,连同人平蓄积量、单位面积蓄积量、年均生长量等5项指标皆占全省首位。有乔木、灌木、木质藤木等森林植物110科343属1040余种,是湖南省树种最多的林区县,县境南端有省级黄桑自然保护区,受国家得点保护的树种达40种,陆栖脊椎动物100多种,被誉为树种基因和森林生态系统基因库。县内矿藏有石煤、铁、锰、铅锌、硅石等20多种,石煤贮量达10亿吨。自然景观有黄桑原始次生林风景区和洛口山风景区。
No. 2
  绥宁县位于市境西部边陲,处北纬26°16′~27°8′、东经109°49′~110°32′之间状似北端向东倾斜的平行四边形。南北直线长103.5公里,东西直线宽56公里,总面积292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14.1%,系全市面积最宽的县。东部由北向南分别与洞口县、武冈市、城步苗族自治县毗邻;西部由北向南分别同怀化地区的黔阳县、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交界。县城长铺镇沅江支流巫水畔,距邵阳市城210公里(公路里程)。
  唐代以前,境内先后属镡成县、舞阳县、龙标县地。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73)始名徽州,徽城设于寨市。乾符六年(879),潘杨二姓东掌飞山峒,史称“飞山蛮”地。五代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91)属“十峒”。南唐保大八年(950)楚辟“十峒”的资水流域置武阳寨;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辟徽州沅江流域(右岸上游部分)置关峡寨。神宗崇宁五的(1106)年易名绥宁,改隶武冈军。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隶湖广行省武冈路。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改隶靖州,至清末未变。中华民国3年(1914)隶辰沅道。民国26年隶湘西绥靖处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改录湖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又改隶第十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1日成立后绥宁县人民政府,后被土匪部队扼杀。1950年10月20日成立县人民政府,隶会同专区(后改名芷江专区,黔阳专区)1954年县治迁长铺镇,1958年7月改隶邵阳专区,1986年隶邵阳市。1990年,共设26个乡(其中民族乡17个)、4个镇、5个农林场所境内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秦汉以后,洞庭湖一带有一支迁涉到湘西南,成为瑶族先民,”武陵蛮“一支溯江而上,进入绥宁境系今日苗族先民;唐代起,古越人一支越过南岭从南边入绥宁境,系侗族先民;此外,为官、流放、征战、屯田、经商、做工者陆续落籍,逐渐形成县境东部资江流域多汉民,西部沅江流域多苗侗民的确良族分布状况。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全县有19.69万人民国6年(1917)增至27.86万人,由于战乱,瘟疫和自然灾害,民国38年减至16.22万人。1951年县境南部划分给通道县后,人口为13.69万,1990年增至32.12万人,比1951年增长135%,每平方公里109人。总人口中,男性占51.4%,农业人口占91.1%有民族16个,其中苗族16个,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56.6%,汉族占38.8%,侗族占4.9%,瑶族占0.5%,其它12个民族共占0.2%。
  县境为云贵高原东部边缘,雪峰山脉南端与八十里大南山西北部的交接地带。南、北、东三面高山怀抱,中部纵向隆起,将县境分作东西两大部分;西部随巫水而倾斜;东部随武阳河而递,东北两部依次形成中山、中低山、丘陵、岗地、河谷平原。山地占全县面积73.8%丘陵地占22.7%,河谷平原占3.5%。最高点东南部的牛坡头海拔1913米,最低点西北部的麻塘溪口海拔205米。县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明显。年均日1348.9小时,年平均气温16.7℃一月平均气温5.7℃极端低温—6.8℃(1971年1月30日);七月平均气温26 .7℃,极端高温40.5℃(1971年7月21日).年平均无霜期304天.年平均降水量1320.0毫米,最少为1064.6毫米(1984)最多为1679.2毫米(1961年).年降水量中,夏季占38%,秋季占15%,形成夏初洪水和初秋干旱。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或河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94条,总长1685.公里,可网密度0.58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沅江流域占全县总面积67.63%,资江流域32.37%。主要有巫水和武阳河。平均降水地表径流量24.35亿立方米,客水13.28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9.75万千瓦,可开发量11.26万千瓦。
  全县有耕地35.22万亩,其中水田31.84万亩;水域5.19万亩;林业用地340.1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77.5%,森林覆盖率67.7%,活立林蓄积量1085万立方米,连同人平蓄积量、单位面积蓄积量、年均生长量等5项指标皆占全省首位。有乔木、灌木、木质藤木等森林植物110科343属1040余种,是湖南省树种最多的林区县,县境南端有省级黄桑自然保护区,受国家得点保护的树种达40种,陆栖脊椎动物100多种,被誉为树种基因和森林生态系统基因库。县内矿藏有石煤、铁、锰、铅锌、硅石等20多种,石煤贮量达10亿吨。自然景观有黄桑原始次生林风景区和洛口山风景区。
  绥宁县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宋元丰四年(1081年)建莳竹县,祟宁二年(1103年)该称绥宁;全县总面积292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343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72.95%。全县辖25个乡镇,人口35万,其中苗、侗、瑶、壮、回等15个少数民族(主要为苗族)占总人口的61.23%。
  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有耕地30万亩,粮食作物以中稻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柑桔、西瓜等,土特产有香菇、木耳、、杨梅、天麻、玉兰片、猕猴桃、云雾茶、乌骨鸡、茯苓等。
  绥宁县是全省、全国的重要林区县,森林覆盖率达73.6%,活立木蓄积量为1156万立方米,林业资源较为丰富,杉、松原木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国各地,楠竹、马尾松已成为产业化的重要树种。林业保护形成了丰富的林业生态旅游资源。黄桑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树种22种,珍贵动物17种,国家二类保护树种——“活化石”长苞铁杉群落为世界罕见,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注目,绥宁被誉为“神奇绿洲”。
  近年来,绥宁从实际出发,确立和实施富民强县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坚持“农林立县、工业富县、城镇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的战略重点,弘扬“敢闯、敢试、敢冒、创新、创优、创业”的绥宁精神,发扬“先干后说,多干少说,干好再说”的绥宁作风,致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1999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97491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1608万元,其中上划两税23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60元。由于县城经济较快发展,保证了干部职工基本工资按时发放,基本建设年收入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绥宁县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发展,仅1998年至1999年两年,绥宁就先后获得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省计划生育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四连冠等荣誉称号;1999年在邵阳市两个文明建设目标管理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绥宁是林业大县,林业在县城经济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山区林业开发、利用、保护、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绥宁坚持山上管严,山下搞活,砍伐管严,经营搞活,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活立木生长量,单位面积蓄积量、人均林木蓄积量和木材年产量等6大指标均居全省第一,累计向国家交售木材850万立方米,楠竹1800万根;先后被评为“全国林业资源林政管理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近年来,绥宁从建立完整健全的林业生态资源体系入手,拉长产业链条实施楠竹、马尾松产业化经营,林业优势得到发挥。楠竹精深加工是绥宁的主要支柱产业,通过深度低改、竹林地管理体制改革、承包到户经营等措施,壮大楠竹的资源基础。1999年,全县的竹胶板生产线由原来的5条增加到23条,达到了年加工楠竹800万根、年产值3亿多元、年利税5000万元的生产规模,成为全国最大的竹胶板生产基地。楠竹产业化促进了资源培育,带动了农民致富,为竹胶板加工竹帘子的农户达12000多户,并正在努力形成年产10万立方竹胶板的生产规模,向建成全国竹业大县的目标迈进。马尾松产业化现已有4万吨纸生产能力,松木脱脂该性系列产品开发获成功后,又招商启动木地板、木模块、木包装板等项目。围绕林业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目前,绥宁县正积极加大楠竹、马尾松、经济松、药材松、观赏松的营造面积,减少速生丰产杉林的面积,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全面提高林地的综合效益,使林业资源优势真正变成经济优势。
  绥宁的工业是资源工业,优势在林、潜力和出路在工,发展工业才能富县。解放几十年来,绥宁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加工到精深加工,从推出名牌产品到占有市场分额,在县城经济中工业已三分天下占其一。近几年,规模工业发展很快,1999年,全国规模工业产值达到3.8亿元,创税3600万元;年加工值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已发展到22家,其中龙头企业绥宁联纸公司固定资产已达1.6亿元,年销售收入1.6亿元,上交税金2300万元。民营化、资源型、规模型、外向型、科技型是绥宁工业的特点,工业各项指标均居邵阳市首位,呈现出持续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绥宁以农业立县人口的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科技兴农形成机制,科技人员下乡指导农民生产,建立了一批科技示范户,示范村,示范片。自1979年以来,绥宁县的杂交水稻制种已形成规模,单产多次居全省第一。目前,全县已拥有制种基地8000多亩,杂交水稻良种自给有余,远销十多个省(区)和国外;省农科院还在绥宁建立了超级杂交稻高产试种基地。近年来,通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培育资源,推广大田“112”科学栽培模式及畜木品改工程、水果品改工程,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年年进行的农田水利建设为稳产高产打下了基础;1999年,粮食总产量达15.9151万吨。初具区域特色和经营规模的农副产品如松茯苓、香菇、绿洲乌骨鸡、猕猴桃、天麻等,都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乡镇企业继续增长,1999年,乡镇工业产值达26.4044亿元。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绥宁县溪河纵横,巫水河贯穿全境,水能资源丰富,全县水电可开发量为11.2568万千瓦,现总装机容量24800千瓦,年发电量7800万千瓦,县办骨干电站江口塘水电站装机容量12800千瓦,水库库区面积达2860亩,库容2160万方。近年来,联纸公司自办热电机组,装机容量9000千瓦。目前绥宁又正在全力进行11万伏输变电站建设(现已完成土建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并与大电网联网,保证了生产生活用电。山区修路困难重重,绥宁人民迎难而上,公路建设从无到有;如今,有三条省道1805、1826、1850线贯通全县,县城长铺镇距枝柳铁路靖州站仅78公里。现全县共有公路1326公里,其中上等级公路150公里,柏油路263公里,硬化水泥路21公里,做到了村村通公路,绝大部分乡镇通柏油路,城镇主要街道通水泥路。交通方便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县城长铺镇为龙头,一批小城镇迅速崛起。通讯网络化、宽带化,全县现已建成万门本地电话网、县乡关缆传输网、移动通讯网和邮政通讯网,全面实现了电话交换程序化和传输数字化。
  电、路、讯、城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落实,吸引了一大批县外客商来绥经营办厂,规模较大的骏宁公司、林峰木业公司为马尾松产业化做出了较大贡献。绥宁的旅游有自己的特色,重点是立足森林生态资源,发挥民族优势,来引导游客返朴归真,探幽猎奇,以黄桑原始生态旅游区为龙头的绥宁旅游正积极加入桂林——龙胜——黄桑——张家界旅游圈。
  依靠科技兴县,绥宁县围绕经济建设广泛开展科研活动,先后涌现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其中国家级3项。部省级25项,开发新产品410多个,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6%,于1998年进入“全国科技先进县”行列。
  早在九十年代初,绥宁教育就跨入全省先进行列,被评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近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县3所普高、30所初中、376所小学和3所职高全部达到国家办学标准,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巩固率、毕业率达100%。初中生巩固率达98.7%,高级中学为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众多学子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1999年高考上线人数达453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方兴未艾,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材。
  绥宁县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积淀,群众文化活动比较活跃,改革开放以来,文学、戏剧、音乐等都出现了一批好作品,部分作品曾在中央电视台现场播放和获国家级大奖。目前,县城电视接受节目已达40余套,全县电视覆盖率达85%,有线电视入户达27000户,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体育比赛屡获佳绩。卫生技术人员849人;山区缺医少药的局面已不复存在;群众卫生水饮用率达97%,被评为“全国农村改水先进县”。全县的计划生育率达到98.15%,位居省、市前列。社会治安不断好转,人民安居乐业;绥宁县依法治县,大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曾荣获“全国普法先进县”等光荣称号。
概况 Suining County
  邮编:422600 代码:430527 区号:0739
  拼音:Suí Níng Xiàn,Suining Xian
  
    绥宁县位于湖南省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总面积2899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人(2003年)。
    绥宁县辖6个镇、5个乡、14个民族乡:长铺镇、武阳镇、李熙桥镇、红岩镇、唐家坊镇、金屋塘镇、东山侗族乡、鹅公岭侗族苗族乡、朝仪侗族乡、在市苗族乡、乐安铺苗族侗族乡、黄桑坪苗族乡、关峡苗族乡、长铺子苗族乡、党坪苗族乡、联民苗族瑶族乡、麻塘苗族乡、枫木团苗族侗族乡、河口苗族乡、竹舟江苗族乡、白玉乡、黄土矿乡、瓦屋塘乡、水口乡、梅坪乡。县人民政府驻长铺镇。
基本概况 Fast Facts
  绥宁县历史悠久,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森林资源蓄积量居全省之首,因境内森林茂盛,山奇水秀,被誉为“神奇绥宁李西的绿洲”。农村已初步实现电气化,全县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
  绥宁县地处东经 109°49′~110°32′,北纬 26°16′~27°8′。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东邻武冈、城步,西连靖州、会同,南抵通道,北与黔阳、洞口接壤,县城距邵阳市208公里。绥宁周朝时为荆州之地,战国时属楚。唐代绥宁名溪峒徽州,属黔中道巫州,宋元丰四年(1081)改为莳竹县,县治设寨市,隶邵州。元崇5年(1106),得名绥宁,改隶武冈军,以后隶属多变。1949年11月1日解放。1986年2月,绥宁隶属邵阳市,县治驻长铺镇。
  1996年全县总人口 341044人。其中非农占11.3%。总人口中男性占51%,女性占49%。全县有16个民族,汉族占38.7%。少数民族人口占61.3%。在少数民族人口中,人口较多的有:苗族、侗族、瑶族、土家族和回族。
  境内南北最长103.5公里,东西最宽56公里,总面积29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5.2万亩,占总面积的8.02%。林地348.7万亩,占总面积的79.3%。人口密度为117人/平方公里。
  绥宁县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南岭山脉八十里大南山北麓和雪峰山脉南支的交汇地带。境内以山地为主,兼有丘陵、岗地、溪谷平原多种地貌。南、北、东三面高山环抱,中部纵向隆起,地势高低起伏,变化多姿。
  境内山丘属雪峰山脉南支和南岭山脉八十里南山北,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48座。其中黄桑苗族乡的牛坡头海拔1913米,为全县地势最高点。全县海拔最低点为麻塘苗族乡境内的溪口河床,海拔205米。境内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河水充足,日照较多,受森林调节影响,少酷热,少严寒,是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7℃,平均年降水量1325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08天,雨水充沛,气候温暖湿润。水能蕴藏量为19.75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1.26万千瓦。全县水域宽广,分为沅(西部)、资(东部)两大水系,沅水一级支流有巫水、公溪河;资水一级支流有寥水、平溪。共有河、溪、涧2500余条,流域总面积2926.67平方公里。中小型水库31座,山塘和平塘3124座,总蓄水量2879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7万亩。丰富的水资源,适宜于发电、淡水养鱼、食品、饮料工业的发展。县内已探明的非金属矿和金属矿有二十余种,主要矿种有铁、锰、石煤、铅等。铁矿为本县优势矿种,储量丰富。其中石煤地质储量10亿吨,硅石总储量2520万吨,花岗石地质储量13.75万平方米,锰矿地质储量32万吨,建筑用的片石、石料和河沙等资源也非常丰富。全县森林资源丰富,活立木蓄积量1526万立方米,竹储量5600万根,森林覆盖率为76.7%。被联合国誉为“神奇的绿洲”。
  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木本植物102科,271属,1021种。其中稀有珍贵的193种,如国家重点保护的伯乐、长苞铁杉等。野生动物资源也很丰富,哺乳类有云豹、羊、獐、熊等。禽类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相思鸟、猫头鹰等。最近发现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中华小鲵数量很多。森林资源富饶,人均林地13.54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林粮牧并重。香菇、木耳、竹笋、竹林、五倍子等名优土特产品丰富。
  1976年以来,由于推广杂交水稻,绥宁县成为湖南省杂交水稻制种高产先进县。
  山区水能资源丰富。1989年通过验收,达到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标准。
  全县交通便利,有洞通、绥靖、关蒋3条省道干线。1983年全县100%的乡镇通了客车、90%以上的村通了机动车。全县有邮电支局7个,累计服务网点2460个,全年对外贸易额156万元,出口产品14个。主要产品有金属连、松香、柑桔、西瓜、山苍子油、竹艺品、茶叶、罐头等。全县财政收入8531万元。土特产有猕猴桃、香菇、玉兰片、工艺品和绞股蓝保健茶等。
  县花鼓剧团始建于1959年。绥宁旧属古苗疆,占全县总人口60%的苗民至今保留了苗民风俗及传统文化。苗民“以十月为节”,有打扫、宰牲祭祖和敬狗爱狗的习俗。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456所,全县有教职工3666人,中小学在校学生58227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专业职称的共有4677人。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46个,共有病床656张。
  全县有电视差转台35座,电视覆盖率在70%以上。全县有业余体校1所。全县先后有32人次获省以上运动会奖牌。1984年7正式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绥宁县支公司。共有4个代理处,已开办42种保险业务。全县有福利工厂5家,对五保户实行乡镇统筹,分散供养。
  绥宁县以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园阁、神坡山、洛口山四大风景区闻名于世。丰富的自然资源,瑰丽的山川景色,浓郁的地域风情,璀璨的民族文化,吸引众多文人雅士,相继有《炎帝传奇》、《秋收起义》、《古道西风》、《痴虎》等影片在境内拍摄,被省级有关部门定为影视拍摄基地。
  初步统计,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19392万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业增加值104766万元,同比增长5.1%,二产业增加值122896万元,同比增长24.4%,三产业增加值91730万元,同比增长9.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0283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2.8%:38.5%:28.7%。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7825万元,比上年增长18.2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640万元,增长19.24%,一般预算支出46373万元,增长56.34%。
  ——农业——
  2007年,国家继续实行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和畜牧业补助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大大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2516.6万元,同比增长5.9%。其中,农业总产值65902.1万元,同比增长10.47%;林业总产值23375.7万元,同比增长-20.5%;牧业总产值58870.7万元,同比增长22.48%;渔业总产值1498万元,同比减少-11.58%;农业服务业总产值2870万元,同比增长6.2%。
  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79千公顷,与上年持平。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9.1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03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4.1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4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6.20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03千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52793吨,比上年增长0.01%。其中谷物产量137345吨,比上年减少0.01%;油料产量4932吨,比上年增长0.7%;花生产量1224吨,比上年减少1.2%;油菜籽产量3643吨,比上年增加0.55%;茶叶产量75吨,比上年减少1.35%。
  林业工作不断加强,围绕工业狠抓林业资源培育。全年完成人工造林3.96万亩,幼林抚育40.41万亩。在林产品生产中,松脂产量718吨,板栗产量370吨,油茶产量1060吨。
  养殖业生产结构性调整。全年出栏肉猪35.63万头,比上年增加0.73万头,出栏牛5.19万头,出栏家禽305万羽。各类肉类产量35303吨,比上年增加1.75%,全年水产品产量1903吨,比上年增加0.16%。
  ——工业——
  工业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县全年工业总产值415122万元,同比增长21%,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321517.8万元,同比增长45.46%,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93603.2万元,同比增长14.00%。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8563万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47家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99799.2万元,同比增长40.71%,在规模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5039.5万元,同比增长1.30%;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73704万元,同比增长32.11%,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17797.9万元,同比增长2.9%。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增加值18764万元,同比增长7.3%。规模工业销售产值319514万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销售产值83415万元。
  工业产品销售衔接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100.18%,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情况是:全年发电量36919万千瓦时,人造板产量342508立方米,机制纸产量84397吨,水泥产量77727吨。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333万元,同比增长0.4%,全县具备资质等级建筑企业总产值8221万元,同比增长1.5%。年内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33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495万元,增长34.4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7599万元,增长41.29%,按产业分,工业投资完成74538万元,增长30.97%,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46.44%,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54292万元,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3376万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年内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74个。
  —— 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城镇市场消费增速较快,农村市场消费增速相对缓慢。全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404万元,同比增长17.6%,分城乡看,县及县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48219万元,同比增长18%,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39040万元,同比增长16.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78648万元,同比增长17%,餐饮业零售额7475万元,同比增长25.3%,其它行业零售额1280万元,同比增长12%。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8863万元,同比增长17.00%,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销售额7.1万元,书报杂志类126.6万元,电子出版及音像制品1.2万元,文化办公用品2.4万元,石油及制品类670.7万元。
  市场物价大幅上涨。全年社会零售物价比上年上升13.27%,其中居民消费品价格上升11.23%,食品类价格上升14.6%,(在食品中,粮食类价格持平,肉禽及其制品类价格上升25%,蛋类价格持平,水产品类价格持平,鲜菜类价格上升4.6%,烟酒类价格上升5%),衣着类价格上升4.7%,家庭设备类价格上升2.18%,医疗保健类价格上升1.5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5.6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4.2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27.31%。
  ——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交通运输邮电业增加值11894万元,同比增长8.7%,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233万吨,增长6%,公路货运周转量21200万吨公里,增长7%,公路客运量920万人,增长2.17%,公路客运周转量36664万人,增长2%。
  年末拥有民用汽车2632辆,其中载客汽车780辆,普通载货汽车1127辆,拖拉机1222辆,县城公交车22辆,营运出租车75辆。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535.98万元,同比增长11.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278万元,增长11.89%,电信业务总量3993万元,增长53.85%,移动业务总量2901万元,增长8%,联通业务总量272.7万元,增长10.51%。年末拥有(本地电话)局域电话变换机6.3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44万户,拥有本地电话用户5.2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24万户,其中,城市用户1.61万户,比上年末减少0.16万户,农村用户3.2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05万户;年末拥有移动用户5.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1万户,年末拥有互联网用户8216户,比上年末增加200户。
  ——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步增长。年内全县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76097万元,比上年增长28.74%,年内现金支出792099万元,比上年增长25.89%。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3554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3.28%,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830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2.4%,企业存款余额17180万元,比上年末下降3.2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8989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8.6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4607万元,比上年末下降4.42%,农业贷款余额3862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7.37%,工业贷款余额900万元,比上年末下降64.55%,商业贷款余额11481万元,比上年末下降6.96%。基本建设贷款1060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5.35%。
  公民保险意识有待增强。全年保险业务收入2679万元,比上年下降9.62%,保险业务支出1254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67万元,比上年下降22.57%人寿险保费收入2312万元,比上年下降7.1%。全年赔付额1254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297万元,人寿险赔付957万元。
  ——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共有普通中学36所,其中民办5所,职业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其中民办2所,中心小学24所,村小33所,教学点68个,普通高中招生2538人,职业高中招生367人,初中招生4220人,小学新生入学4909人,学前班129个,幼儿园27所,在园幼儿1871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6990人,初中13548人,小学22862人。高中入学率79.5%,初中入学率99.5%、巩固率98.1%。2007年高考本科二批以上上线人数424人,其中重点本科80人。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就。2006年,全县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315人。全年共实施科技计划14项,投入科技活动经费500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1项。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24件,授权专利2件。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6年,全县有文化馆1个,农村文化站25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有线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入户23000户,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67%(包括农村有线、无线电视)。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年末拥有卫生机构3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0个。有病床床位310张。有卫生技术人员387人,其中医生320人,护师、护士1810人。有卫生防疫站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28人。有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8人。有农村乡镇卫生院25个,病床253张,卫生技术人员315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村总数的比重90%,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24.78万人。急性传染病率1.494‰。
  体育事业篷勃发展。全年共举办县以上各类运动会12次,参赛运动员6000人,年末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人数41126人。荣获2007年国家级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先进单位的称号。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县总人口35.4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7.68万人,城镇人口7.66万人,男性人口18.57万人,女性人口16.86万人。年内出生人口3596人,其中男性1940人,女性1689人,出生率10.3‰。死亡人口1564人,死亡率4.7‰,全年净增人口1796人,自然增长率5.5‰,全县年末常住人口308089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比上年增长14.1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9.0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808元,比上年增长7.0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04元,比上年增长12.8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63.23%。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2.8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1.57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457人,其中参保职工17820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5637人。全县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17869人,比上年增加1475人,其中参保职工14040人,增加1040人,参保退休人员3801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39人。
  ——资源与环境——
  全县耕地面积19.46千公顷,其中水田17.59千公顷,旱地1.87千公顷。
  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投资额1788万元,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1369.04万吨,排放达标量1156.46万吨,排放达标率84.47%;工业废气排放量817029万标m3;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1.3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9.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1.24%,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18.53%。“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4722.4万元。
自然地理 Physical Geography
  绥宁县位于市境西部边陲,处北纬26°16′~27°8′、东经109°49′~110°32′之间状似北端向东倾斜的平行四边形。南北直线长103.5公里,东西直线宽56公里,总面积292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14.1%,系全市面积最宽的县。东部由北向南分别与洞口县、武冈市、城步苗族自治县毗邻;西部由北向南分别同怀化地区的黔阳县、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交界。县城长铺镇沅江支流巫水畔,距邵阳市城210公里(公路里程)。
  县境为云贵高原东部边缘处于第二级阶梯边缘,雪峰山脉南端与八十里大南山西北部的交接地带,海拔较高。南、北、东三面高山怀抱,中部纵向隆起,将县境分作东西两大部分;西部随巫水而倾斜;东部随武阳河而递,东北两部依次形成中山、中低山、丘陵、岗地、河谷平原。山地占全县面积73.8%,丘陵地占22.7%,河谷平原占3.5%。最高点东南部的牛坡头海拔1913米,最低点西北部的麻塘溪口海拔205米。
  绥宁县北靠雪峰山脉,南依大南山;主要山峰有高顶山、牛坡头、鸡公坡和神坡山,其中牛坡头海拔1913米,为辖境至高点。
  境内有大小溪流94条,主要河流有巫水、公溪河和武阳河。
  巫 水 
  巫水发源于湘桂接界的北石坳,流经城步苗族自治县清源、兰蓉、白云洞、儒林镇、羊石、绥宁县关峡、长铺、竹舟江,于河口乡出境。
  公溪河
  公溪河发源于绥宁县张家冲,经水口、洞口县那溪,于芋子塘出境。
  县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明显。年均日1348.9小时,年平均气温16.7℃,一月平均气温5.7℃,极端低温6.8℃(1971年1月30日);七月平均气温26.7℃,极端高温40.5℃(1971年7月21日)。年平均无霜期304天,年平均降水量1320.0毫米,最少为1064.6毫米(1984),最多为1679.2毫米(1961年)。年降水量中,夏季占38%,秋季占15%,形成夏初洪水和初秋干旱。
  全县有耕地35.22万亩,其中水田31.84万亩;水域5.19万亩;林业用地340.1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77.5%,森林覆盖率76.6%,活立林蓄积量1085万立方米,连同人平蓄积量、单位面积蓄积量、年均生长量等5项指标皆占全省首位。
  有乔木、灌木、木质藤木等森林植物110科343属1040余种,是湖南省树种最多的林区县,县境南端有省级黄桑自然保护区,受国家得点保护的树种达40种,陆栖脊椎动物100多种,被誉为树种基因和森林生态系统基因库。
  县内矿藏有石煤、铁、锰、铅锌、硅石等20多种,石煤贮量达10亿吨。自然景观有黄桑原始次生林风景区和洛口山风景区。
历史沿革 History
  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始建莳竹县,遭土著强烈反对,朝廷数次派兵镇压以后,崇宁二年(1103)寓“绥之以宁”之意而更名绥宁县,沿用至今。
  唐代以前,境内先后属镡成县、舞阳县、龙标县地。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73)始名徽州,徽城设于寨市。乾符六年(879),潘杨二姓东掌飞山峒,史称“飞山蛮”地。五代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91)属“十峒”。南唐保大八年(950)楚辟“十峒”的资水流域置武阳寨;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辟徽州沅江流域(右岸上游部分)置关峡寨。神宗崇宁五的(1106)年易名绥宁,改隶武冈军。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隶湖广行省武冈路。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改隶靖州,至清末未变。
  中华民国3年(1914)隶辰沅道。民国26年隶湘西绥靖处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改录湖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又改隶第十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1日成立后绥宁县人民政府,后被土匪部队扼杀。1950年10月20日成立县人民政府,隶会同专区(后改名芷江专区,黔阳专区)1954年县治迁长铺镇,1958年7月改隶邵阳专区,1986年隶邵阳市。1990年,共设26个乡(其中民族乡17个)、4个镇、5个农林场所。
  2000年,绥宁县辖6个镇、5个乡、14个民族乡:长铺镇、李熙桥镇、红岩镇、武阳镇、金屋塘镇、唐家坊镇、瓦屋塘乡、水口乡、在市苗族侗族乡、东山侗族乡、白玉乡、乐安铺苗族侗族乡、竹舟江苗族乡、关峡苗族乡、枫木团苗族侗族乡、枫香苗族乡、鹅公岭侗族苗族乡、河口苗族乡、党坪苗族乡、黄土矿乡、黄桑坪苗族乡、梅坪乡、麻塘苗族乡、联民苗族瑶族乡、朝仪侗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39235人,各乡镇人口(人): 长铺镇 33477 武阳镇 25509 李熙桥镇 17636 红岩镇 25827 唐家坊镇 19599 金屋塘镇 13708 东山侗族乡 16076 鹅公岭侗族苗族乡 11713 朝仪侗族乡 7505 在市苗族侗族乡 15589 乐安铺苗族侗族乡 8918 黄桑坪苗族乡 5452 关峡苗族乡 21304 长铺子苗族乡 16176 党坪苗族乡 10181 联民苗族瑶族乡 5858 麻塘苗族乡 9474 枫木团苗族侗族乡 6757 河口苗族乡 5946 竹舟江苗族乡 8176 白玉乡 8067 黄土矿乡 15504 瓦屋塘乡 18550 水口乡 9673 梅坪乡 2560
  
    ?年,绥宁县辖25个乡镇、349个行政村,总人口34.37万人,其中汉族人口15万人。
  
    2004年,辖6个镇、5个乡、14个民族乡。
风土人情 Customs
  苗族寨落大多依山傍水,或在山冲,或在溪畔。村前寨后,喜植枫、椿、樟、梧,杂以棕榈崐修竹。住宅大多为木结构建筑。其中双层重檐木质卯榫结构的吊脚楼最有特色。吊脚楼下空间为牲畜圈、灰屋和厕所,一楼为住所,二楼为放置粮食等物的仓库,一般四排三间,一正一横;也有的六排五间,一正两横。一楼面前有较宽的走廊,连接中堂与横屋。走廊靠檐边装有带靠背的长条板凳。
  屋子的大门常开在住楼左侧,过道与走廊相通。这种住房适应山区特点:倚崖顾坡,节省地皮;离地拔起,干爽崐利落,通风亮气;一门出入,四周有板栅与外隔离,可防兽防盗。
  农历四月八日,相传宋代杨家将的后人杨文广在战斗中被敌军俘虏,关在牢房里吃不上饭。妹妹杨金花心生一计,到山上采摘黑饭叶榨汁,拌在糯米饭里,农历四月八日这天给哥哥送过去。狱卒看到黑米饭,不敢抢食。杨文广吃了黑米饭以后,力大无穷,砸破牢笼,冲出了困境,杨金花却在救援中牺牲。从此,苗族人就专门把四月八日定作纪念杨金花的姑娘节。过节这一天,苗族人把出了嫁的姑娘接回娘家后,在全家人吃黑米饭之前,先要举行庄重的祭拜祖先的仪式。
  “四八”姑娘节也是苗族青年男女的情人节。唱山歌,吹木叶,听苗笛,都是多情的苗族儿女表达火热爱情的方式。
经济概况 Economy
  综 合
  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08420万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一产业增加值77989万元,比上年增长6.5%;二产业增加值64305万元,比上年增长16.5%;三产业增加值66126万元,比上年增长11.4%,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39.4:28.9:31.7调整为37.4:30.9:31.7。
  2004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406人,为任务的136.24%,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16人,为任务141.64%,安排40岁以上大龄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716人,为任务的119.3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4596人,为任务的102.30%;新建与改造通乡公路45公里,为任务的136.36%,建成通村公路11公里,为任务的110.00%,企业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100%,企业基本养老金新增参保人数0.1029万人,为任务的106.10%,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数0.0523万人,为任务的104.60%,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0.1614万人,为任务的100.87%,财政预算安排"低保"资金45万元,为任务的100%;农村新建沼气池4086口,为任务的102.15%,改造农村养老院3所。
  初步统计,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37541万元,同比增长7%。其中,一产业增加值90210万元,同比增长5.9%,二产业增加值142603万元,同比增长6.1%,三产业增加值104728万元,同比增长9.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0923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73:42.25:31.02。
  农 业
  绥宁为湖南省林业第一县,森林总量和覆盖率均为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高达76.6%!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561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农业产值48041万元,比上年增长6.0%;林业产值31894万元,比上年增长10.2%,牧业产值42729万元,比上年增长3.5%,渔业产值1557万元,比上年增长5.6%,农业服务业产值2340万元,比上年增长19.4%。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1.3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23千公顷,其中种子播种面积3.66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16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4.19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06千公顷。全年蔬菜播种面积5.84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19千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139168吨,比上年增长7.5%,其中种子产量13000吨,比上年增长3%;油料产量4994吨,比上年增长2.9%,花生产量1276吨,比上年增长27.9%,油菜籽产量3690吨,比上年减少21.0%,茶叶产量78吨,比上年增长9.7%。
  在林产品生产中,松脂产量479吨,板栗产量282吨,油茶籽产量229吨。
  养殖业稳步发展,全年出栏肉猪35万头,比上年增加1万头,出栏牛5.08万头,出笼家禽270万羽,比上年减少10万羽。各类肉类总产量36235吨,比上年增长12.4%,全年水产品产量1838吨,比上年增长7.48%。
  工 业
  全县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79449万元,同比增长16.5%,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110199万元,同比增长26.1%,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完成69520万元,同比增长11.5%。
  规模工业增加值33242万元,比上年增长31.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5835万元,比上年增长41.1%,股份制企业18303万元,比上年增长37.4%,大中型工业企业8783万元,比上年增长49.6%。
  规模工业销售产值110201万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销售产值50901万元,比上年增长51.6%,规模工业产品销售率10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销售率100%,比上年减少2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县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1.7%,比上年提高48.2个百分点,规模工业盈利企业盈利额2908万元,比上年增长72%,规模工业实现利润2622万元,比上年增长74%,规模工业上交税金3309万元,比上年增长8.3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全年发电量15332万千瓦时,与上年基本持平,水泥产量29000吨,比上年增产15.08%,人造板产量120976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02%,机制纸产量53128吨,比上年增长38%。
  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539万元,比上年增长72.9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8671万元,比上年增长101.34%,城镇集体投资560万元,比上年增长60%,城镇个体投资10736万元,比上年增长166.73%,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7207万元,比上年增长67.79%,更新改造投资3560万元,比上年增长46.14%,农村个体投资11289万元,增长101.98%。
  建筑业
  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8120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全县具备资质等级建筑企业总产值7237万元,比上年下降8.2%,年内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364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52%,年内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63646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136426万平方米。
  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189万元,比上年增长14.89%,其中县以上零售额29987.4万元,比上年增长20.43%,县以下零售额28201.6万元,比上年增长9.55%,公有制经济零售额17755万元,比上年增长9.56%,非公制经济零售额40434万元,比上年增长17.41%,批发零售业零售额53076万元,比上年增长12.07%,餐饮业零售额4198万元,比上年增长8.14%。
  全年实现销售总额17976万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批发业12335万元,比上年减少1.42%,零售业5641万元,比上年增长22.89%,毛利率14.2%,比上年上升1.4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12%,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零售业16.2%,比上年上升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8万元,比上年增长19.78%。
  市场物价
  全年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比上年上升8.57%,其中居民消费品价格上升6.20%,食品类价格上升1.05%,(在食品中,粮食类价格上升1.03%,肉禽及其制品类价格上升1.25%,蛋类价格上升1.00%,水产品类价格上升1.00%,鲜菜类价格上升0.91%,烟酒类价格上升1.00%),衣着类价格上升1.31%,家庭设备类价格上升0.88%,医疗保健类价格上升1.0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3.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1.34%,土地销售价格上升2.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1.13%。
  金融和保险业
  年内现金收入506663万元,比上年增长23.40%,年内现金支出523709万元,比上年增长22.6%。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60781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8.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9693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59%,企业存款余额15599万元,比上年末下降0.67%,年末各项货款余额66221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2.6%,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2725万元,比上年末下降0.89%,长期贷款余额1283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57.53%,农业贷款余额2372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6.9%,工业贷款余额6113万元,比上年末下降23.2%,商业贷款余额12597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5%,基本建设贷款余额573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616.1%,技术改造贷款余额128万元,比上年末下降7.25%。
  全年保险业务收入2653万元,比上年增长11.9%,保险业务支出764万元,比上年下降40.8%。
  人民生活
  全县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人均劳动报酬11759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1946元,比上年增长7.0%。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810元,比上年增长7.5%,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025元,比上年增长7.0%,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3013元,比上年增长16.8%,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47元,比上年增长10.2%。
行政区划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Suining Xian
  430527
  422600
  县人民政府驻长铺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绥宁县辖6个镇、5个乡、14个民族乡。
  长铺镇
  辖:长铺、长征路、朱砂塘、江口园、大公坪、万家坪6个居委会;长铺、和平2个村委会。
  武阳镇
  辖:解放坪、田凼街2个居委会;六王、道口、大田、秀水、双龙、干坡、三房、双鸣、连塘、雀林、桐木、长冲、大溪、老祖、大干、毛坪、武阳、周家、肖家19个村委会。
  李熙桥镇
  辖:李熙居委会;李熙、林家头、大龙、梅林、陈家、湾头、金子岭、浆塘、石阶田、长寨、滚水、双元、苏洲、逆流水、塘冲15个村委会。
  红岩镇
  辖:红岩居委会;泡桐、红岩、下匡、石家、上匡、巷子、大田、柳山、盐井、太平山、税田、焦溪、谢家、稠树脚、下村、竹溪、清浪、陡街、吴家、双冲、大山、阳田、楼下、曾家、袁家、雪峰、桃坪、江坡、张家田、下坊、沈家、渣湾、肖家湾33个村委会。
  唐家坊镇
  辖:唐市居委会;曾家湾、赖梅、下湾、唐市、唐家坊、梅溪、湖塘、白沙、上白、联兴、罗连、从阳、宝善、金龙、盐井、冲峰、松阳17个村委会。
  金屋塘镇
  辖:草寨居委会;张家湾、小坪、岳溪江、主溪、新华、金屋、草寨、长坪、雄鱼、鱼林溪、砖屋、大吉、万子13个村委会。
  东山侗族乡
  辖:东山、牛背岭、翁溪、表华、谢庄、阳溪、横坡、白岩、俊头、石桥、路斯、洛界、大凼、大坪、三溪、土溪、长界、乐荣、深坳19个村委会。
  鹅公岭侗族苗族乡
  辖:鹅公、文溪、拱桥、下白、上白、佳田、佳马、陈家、金坑、太坪、高品、表团、老塘、地湖、壕地、刘家、寨头17个村委会。
  朝仪侗族乡
  辖:朝仪、表田、老湾、隘门、茶冲、郭冲、大冲、铁坡、和团、上翁、翁培、田仔、大塘冲13个村委会。
  在市苗族乡
  辖:城内、西正街2个居委会;岩塘、利试、李家、大湾、朝太、下铁坡、长溪、竹桥、兰家、江背、石门、十里铺、西河、高仓、熬添、下寨、白寨、马田、正板、东门20个村委会。
  乐安铺苗族侗族乡
  辖:乐安、大冻、联丰、杨柳、中心、天堂、多龙、大团、瓦窑、黄佳水、文江11个村委会。
  黄桑坪苗族乡
  辖:黄桑、兰家、赤板、界溪、上堡、磨石、潭泥、大湾塘、地林、老团、坪溪11个村委会。
  关峡苗族乡
  辖:关峡、珠玉、芷田、高坪、茶江、岩头、文家、插柳、大元、四甲、南庙、凤凰、鸟塘、石脉、梅口、花园角、石江坪、岩脚田、兰溪19个村委会。
  长铺子苗族乡
  辖:小水、寨坡、濑濑水、沙田、拱桥边、枫香、佘家、曹子冲、安阳、坪溪、荣岩、李家、田心、川石、哨溪、象家、拓丘田、新水冲、袁家团、大寨、洞溪、游家、杨家、杆子24个村委会。
  党坪苗族乡
  辖:党坪、芷坪、界溪、滚水、苏家、动雷、麻地、大碑、米水、龙家、冻坡、杨庄12个村委会。
  联民苗族瑶族乡
  辖:联民、半冲、江抱、抱龙、大黄、马王桥、陶家、田螺旋8个村委会。
  麻塘苗族乡
  辖:麻塘、莫锄、夏家、高梅、洪溪、船田、桐油冲、五龙寨、岩寨、长寨、溪口、双冲、于家13个村委会。
  枫木团苗族侗族乡
  辖:枫木团、道口、界头炉、新屋场、秋木田、黄泥井、净溪、黄土江、印坪、白岩水10个村委会。
  河口苗族乡
  辖:河口、四甲团、多逸寨、山茶坪、岩坡、水车、杨家寨7个村委会。
  竹舟江苗族乡
  辖:竹舟江、鸡子头、塘湾、万林湾、新田、彭家、联溪、新团、白洋滩9个村委会。
  白玉乡
  辖:罗家铺、百家田、塘玄湾、坪头、曾家桥、付家湾、黄洋坪、檀山庙、石坪9个村委会。
  黄土矿乡
  辖:同乐、唐家、桐溪、源头、小安、半岭、石溪、板岭、大安源、中源、牛栏冲、大湾、自然、团丰14个村委会。
  瓦屋塘乡
  辖:官路上、白家坊、小田、抱寨、皮叶树、杨家塘、瓦屋塘、新桥、三星桥、金竹、石屋、枫门岭、冷水、水庙仔、岩湾、双江、宝顶17个村委会。
  水口乡
  辖:水口、罗沙、新哨、曲溪、田凼、大浪江、侯家、泌水、菖蒲江、茶山10个村委会。
  梅坪乡
  辖:梅坪、飞蛾、双江、庙湾、木兰田、黄泥江6个村委会。
英文解释
  1. n.:  Suining County
近义词
绥宁
相关词
盐业公司盐务管理局地理乡镇湖南省古国明朝苗族
医院社会邵阳市行政村更多结果...
包含词
绥宁县中医院绥宁县服装厂绥宁县人民医院
绥宁县第一中学绥宁县盐务管理局绥宁县华丽服装厂
绥宁县新兴童服厂绥宁县妇幼保健站绥宁县皮肤病医院
绥宁县卫生防疫站绥宁县寨市国有林场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绥宁县分校
湖南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绥宁县函授站
分类详情
张开红岩镇张开关峡苗族乡张开李熙桥镇张开金屋塘镇
张开东山侗族乡张开鹅公岭侗族苗族乡张开长铺子苗族乡张开河口苗族乡
张开黄土矿乡张开瓦屋塘乡张开水口乡张开长铺镇
张开在市苗族乡张开在市苗族侗族乡张开武阳镇张开白玉乡
张开唐家坊镇张开朝仪侗族乡张开乐安铺苗族侗族乡张开黄桑坪苗族乡
张开党坪苗族乡张开联民苗族瑶族乡张开麻塘苗族乡张开枫木团苗族侗族乡
张开竹舟江苗族乡张开梅坪乡寨市古镇
黄桑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