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魏家桥镇,地处于邵东县西南部,于1995年撤区并乡,由原魏家桥乡与驻马桥乡合并组成,2002年建成建制镇。总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500 亩,其中水田24500亩。镇域地形为典型的南方低矮丘陵,东北高,西南低。境域内年平均温度20℃,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长,气候温暖,四季鲜明。现辖4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44916人,其中城镇人口3468人。
魏家桥镇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35﹪,水利资源丰富,境内长10公里的邵水河,有5条支流汇入,从仄家等七个村逆流而上。坐落于栗山村的天子山小Ⅰ型水库,总蓄量200万方,有效灌溉面积2000亩,坐落于灵官村的小Ⅱ型水库总蓄量 15万方,有效灌溉面积600亩。境内物产资源丰富,蕴藏有煤、锰、粘土、石灰石等矿藏。
魏家桥镇距邵东县城14公里、邵阳市城28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正在修建的衡邵高速公路贯穿其中,形成了以县X018战备路、官报公路、仙官公路、铁长公路、范冷公路为主的二纵三横交通主干网络,乡村公路通达全镇98%的村民小组,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民营经济迅猛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该镇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的发展,带领全镇人民走“兴工强镇”之路,不断深化改革,励精图治,开拓进取。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形成了以五金、化工、鞭炮、造纸、打火机、食品加工等民营企业群,兴办了一批年产值过 1000万元的骨干企业,其中中南锻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年产值超过1600万元,拥有三条大型全自动流水作业线,产品畅销全国。
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紧抓农业根本不放松,形成了优质水稻、养殖、精品水果、农产品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其中翰林山庄和祁阳岭精品水果面积3000多亩,精华现代养殖场投资2000万成为湖南省养殖示范小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也不断提高,有大型机械 7台,其它农机具37台。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镇政府所在地城镇面积扩大到3平方公,道路已全部硬化,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
|
辖:魏家桥居委会;毛河、排山、泉井、长冲口、灵官、两头、罗金、周家、大水、候家、合力、铁山、井边、光明、冷水、石湾、翟家、平和、抬头、包留、三联、驻马、合塘、留里、发塘、报公、余家、栗山、粘谷、云阳、娥媚、罗塘、汤家、沈家、霞光、五星、德星、灰仓、乐施、熊家、官桥、桐子42个村委会。 |
|
邵东县魏家桥镇近两年来努力实施“工业兴镇、基础强镇、扶农富民、项目推动”四大战略,实现了镇域经济快速发展和镇区社会稳定。魏家桥镇历来是一个农业大镇,工业经济一直不景气。为此,从2005年开始,镇党委政府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近两年来先后有逆流河酒厂、生悦呈化工有限公司等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企业落户该镇,新办较大规模的工业企业20余家。该镇党委政府针对“路烂了,桥断了,渠道越来越短了”的现状,确定2006年为“基础设施建设年”,提出了建好“三路一桥一所”的工作目标,现已完成通村公路硬化5.2公里,完成4.25公里通乡公路的路基工程;争取省市县公路部门投资完成了魏家桥危桥的移位改建,建成了一座20米跨度、12米宽度的预应力桥梁。该镇通过各种途径争取资金对新农村建设、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农民生活、发展生产进行扶助,全镇共退耕还林13009亩,总面积居全县第一,每年从国家获得退耕还林补助100多万元;在冷水村等村新建两个1000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在泉井、报公村先后建成了自来水供水系统,使两村2000余人用上了自来水。同时,该镇积极扶持农户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新建了药材、葡萄、香椿、团鱼、生猪、草莓等10大基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为保障新农村建设投入,近两年该镇还争取并实施了泉井和灵官村的土地整理项目、灵官和桐子等村的土地复垦项目、流里和驻马等村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三个项目总投资达850万元,覆盖全镇1/3的村,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作条件,改善了村容村貌。 |
|
- : Weijiaqiao Town
- n.: Weijiaqiao Zhen
|
|
东魏家桥乡, 魏桥镇, 魏家桥, 魏家桥乡, 魏桥 |
|
光明村 | 五星村 | 周家村 | 毛河村 | 桐子村 | 合塘村 | 排山村 | 熊家村 | 灵官村 | 两头村 | 长冲口村 | 罗金村 | 包留村 | 留里村 | 发塘村 | 报公村 | 粘谷村 | 云阳村 | 娥媚村 | 德星村 | 灰仓村 | 乐施村 | 霞光村 | 三联村 | 井边村 | 余家村 | 冷水村 | 官桥村 | 栗山村 | 汤家村 | 沈家村 | 石湾村 | 铁山村 | 泉井村 | 驻马村 | 罗塘村 | 大水村 | 翟家村 | 合力村 | 平和村 | 抬头村 | 候家村 | 魏家桥居委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