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市 : 中國 >湖南 >懷化 > 洪江市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Hongjiang City
  郵編:418200 代碼:431281 區號:0745
  拼音:Hóng Jiāng Shì,Hongjiang Shi
  
    洪江市總面積2279平方千米。總人口50萬人(2003年)。
    洪江市轄4個街道、8個鎮、18個鄉、2個民族鄉:黔城鎮、安江鎮、托口鎮、雪峰鎮、雙溪鎮、江市鎮、沅河鎮、塘灣鎮、硤州鄉、竜田鄉、岔頭鄉、茅渡鄉、大崇鄉、熟坪鄉、鐵山鄉、群峰鄉、灣溪鄉、洗馬鄉、沙灣鄉、深渡苗族鄉、竜船塘瑤族鄉、太平鄉、土溪鄉、紅岩鄉、岩壠鄉;河濱路街道、沅江路街道、新街街道、高坡街街道、橫岩鄉、常青鄉、桂花園鄉。市人民政府駐黔城鎮。
洪江歷史
  洪江市歷史悠久。
  今之洪江,戰國屬楚地,秦為黔中郡地。
  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置鐔成縣,縣治在黔陽西南,屬武陵郡。東漢、三國因之。
  東晉義熙年間(405至418),廢鐔成縣並入舞陽縣,舞陽治(今芷江)遷鐔成,並改為鐔城。南北朝:齊建元元年(479),舞陽改為沅陽,仍屬武陵郡。梁改沅陽為竜標縣,隸屬南陽郡。陳武帝永定三年(559),改屬沅陵郡。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置辰州,竜標改屬辰州。煬帝大業元年(605)復屬沅陵郡。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改屬辰州。貞觀八年(634),分置朗溪縣,竜惻縣改為竜標縣,屬巫州,州治設竜標。武後天授二年(691),巫州改為沅州,竜標縣隸屬沅州。長安三年(703),沅州改為舞州。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又改為巫州。天寶元年(742)改稱潭陽郡,屬黔中道。代宗大歷五年(770)更名敘州。
  五代時,竜標為少數民族據有,廢縣置州,仍稱敘州。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湖南歸順,奬(芷江)、敘諸州隨之。神宗熙寧七年(1074)置黔江城。元豐三年(1080)改置黔陽縣,以在黔水之陽,故名(一說縣境石皆黑色,故以黔名),隸屬於沅州。
  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黔陽縣屬沅州路總管府,隸湖廣中書省。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黔陽隸屬沅州府。洪武九年(1376),沅州府降為州,黔陽屬辰州府,隸湖廣布政司。
  清順治四年(1647),黔陽縣納入清室版圖,仍屬辰州府。乾隆元年(1736),沅州升為府,黔陽屬沅州府。
  民國初年,廢府存縣,黔陽縣屬辰沅道。民國24年(1935),湖南省政府在沅陵設立“湘西綏靖處”,將綏靖範圍內的19個縣劃為5個行政督察區,黔陽屬芷、黔、麻、晃行政督察區。翌年5月,行政督察區正式設立專員公署,黔陽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專署機關設黔陽。民國26年12月,全省劃為9個行政督察區,黔陽屬第七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仍設黔陽。民國29年(1940)4月,改為第十行政督察區,專署機關遷洪江,黔陽縣屬第十行政區管轄。
  1949年10月3日,黔陽解放。是年11月1日,成立黔陽縣人民政府,縣治改設安江鎮,隸屬會同專區。1952年8月撤銷會同專區,成立芷江專區,黔陽縣隸屬芷江專區。是年12月2日,芷江專區更名黔陽專區。翌年5月,專署機關遷黔陽縣安江鎮大畲坪。1975年2月,專署機關遷懷化市。1981年6月,黔陽行政公署更為懷化行政公署,黔陽縣隸屬懷化行政公署。
  1997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黔陽縣與洪江市合併,成立新的洪江市,市治設於黔城。
  1999年6月,原洪江區域(除黔城鄉外)與新洪江市實行分開管理,設立洪江區,成立相應的黨委和政府機構,直接錄屬懷化市委、政府的領導。
  
    2000年,洪江市轄4個街道、7個鎮、21個鄉。總人口485061人,其中:高坡街街道11027人、河濱路街道17034人、沅江路街道9273 人、新街街道17021人、黔城鎮32735人、雙溪鎮19866人、江市鎮20671人、托口鎮25543人、沅河鎮12060人、安江鎮51476 人、雪峰鎮16601人、紅岩鄉10306人、岩壠鄉16731人、土溪鄉7368人、太平鄉14362人、竜田鄉17236人、硤洲鄉25821人、岔頭鄉15320人、茅渡鄉7975人、沙灣鄉20064人、大崇鄉9953人、熟坪鄉13303人、深渡鄉10043人、竜船塘鄉7885人、鐵山鄉 10331人、群峰鄉10002人、洗馬鄉15318人、塘灣鄉11676人、灣溪鄉9706人、桂花園鄉9291人、常青鄉 5247人、橫岩鄉 3816人。(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2004年,洪江市轄4個街道、8個鎮、18個鄉、2個民族鄉(包括洪江區所轄4個街道、3個鄉)。
自然地理
  洪江市位於湖南省西部,沅水上遊,雲貴高原東部邊緣的雪峰山區,東接漵浦、洞口,南鄰綏寧、會同,西界芷江,北依懷化。地理坐標:東經109°32′至110°31′,北緯26°91′至27°29′。洪江市是雜交水稻的發源地、中國冰糖橙之鄉。洪江市交通區位優勢明顯,距西南五省(市)周邊中心城市——懷化35公裏,距芷江機場40余公裏,枝柳鐵路、320國道、209國道、滬昆高速、包茂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市境東起洗馬鄉土嶺界,西止托口鎮鯉魚灣,長102公裏;南起竜船塘鄉雪峰界,北至岔頭鄉大沅,寬55公裏。總面積2173.54平方公裏,其中陸地2105.36平方公裏,水面68.18平方公裏。總面積占全省l%。
  地勢受雪峰山脈影響,東南高,西北低;山地夾丘陵與河𠔌平原相連。東南部多山地,海拔在400米以上,最高峰蘇寶頂,海拔1934米;中部安洪江𠔌盆地,地勢低凹,且較平坦,海拔在300-400米之間。
  境內溪河縱橫,沅水縱貫全境,渠水、舞水分別於托口、黔城註入沅水區域內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
洪江資源
洪江市 洪江资源
  土地資源:洪江市土地總面積2164.4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26493公頃,園地面積13342.13公頃,林地面積14278.33公頃,牧草地面積51.8公頃,居民點及工礦用地面積5222.27公頃,交通用地面積969.14公頃,水域面積8276.57公頃,未利用土地面積19334.09公頃。
  礦産資源:探明儲量的礦産20餘種,礦床及礦點38處,已探明的主要礦産有重晶石、黃金、水泥石灰石、石灰石、耐火粘土、磷、電石、銅等,位居全省前5名的有黃金等礦産。
  水利資源:洪江市境內有大小河流327條,河流總長度596公裏,年平均降水總量32.2億立方米。地表徑流量16.8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2.6億立方米。沅水自南嚮北貫穿全境,境內流長106.5公裏。全市水能藴藏量101.9萬千瓦,可開發量為88.76萬千瓦。市內有水電站52座,裝機總容量48505萬千瓦,發電量2.05億千瓦時。市內共有中型水庫1座,小型水庫119座,蓄水總量0.9億立方米。山平塘4727口,蓄水總量1.3億立方米。
  旅遊資源:洪江山川秀麗,風光旖旎,環境優美,名勝古跡、自然景觀甚多,各旅遊景區均有便利的交通直達,是桂林——張傢界的“中華第一旅遊黃金走廊”上的一顆璨燦明珠。這裏有“湖南青藏高原、湘西神農架”之稱的雪峰山國傢級森林公園;有“神密的物種變異天堂”之美譽的安江,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們,就是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研究出了雜交水稻,為解决全人類的吃飯問題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有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歷史文化名城黔陽古城;有修建托口電站後形成24500km2面積的西海。有被評為2005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廟遺址。在這裏成功舉辦了2006年和2008年中國雪峰山全國戶外運動俱樂部挑戰賽。尤其是“楚南上遊第一勝地”之美譽的黔城,是唐代“詩傢天子”王昌齡的謫貶地,是一個有着二千多年歷史的古鎮,古鎮內有芙蓉樓、南正街、萬壽宮、中正門、鐘鼓樓等遊覽勝地。還有以岩鷹洞、“白吊水”為主體的竜船塘旅遊區,是一個集天然森林與七大自然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當年接待海內外遊客6萬人次,旅遊創匯10萬美元。
行政區劃
  洪江市現轄25個鄉鎮,共有316個行政村,35個居委會。洪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現有侗、苗、瑤、回、土傢等20個少數民族,有深渡苗族鄉、竜船塘瑤族鄉兩個民族鄉。
  黔城鎮 轄:南正街、玉皇閣、北正街、東正街、西正街、五裏牌6個居委會;小江、均田、蓮塘、株山、百丈、東山、大田、長坡、漁塘、高橋、柳溪、水沅、板橋、蘭花、桃源、金牛、鐵坑、倒水灣18個村委會。
  安江鎮 轄:民主路、兩眼塘、油菜園、白虎腦、桃子壠、大沙坪、紅心、豹子壠、河西9個社區居委會;黃花坪、中山元、小溪坑、虹口洲4個村委會。
  托口鎮 轄:大橋街、建設街2個居委會;朗溪、陽岫、裕農、竹峰、石橋、馬田、沙坡、豹霧、新田、新塘、王傢坳、三裏、通洲、陽荊、楊柳、羅岩16個村委會。
  雪峰鎮 轄:大坪居委會;大坪、界腳、車力溪、桐溪、先峰溪、兩溪口、竜傢田、下新街、蘭溪衝、青山洞、笙竹、永紅、蘆木溪、深渡江、金塘、母溪、公坪17個村委會。
  雙溪鎮 轄:雙溪鋪、盛興2個居委會;雙溪、煙溪、塘衝灣、嚴傢團、大馬、磨裏坪、毛田、泥溪、山門、大禾田、梓木衝、桐坪、梅元衝、紅花、高山、尖坡16個村委會。
  江市鎮 轄:江西街居委會;竜尾、老團、竹灘、申坳、板慄灣、蔣公溪、紅蓮、荊竹、裏坪、翁坡、雙竜、嶽溪、暴木溪13個村委會。
  沅河鎮 轄:原神場居委會;黔陽坪、十裏、清水清、沅城、沅河、大坡、富團、保勇、堰橋、鄢傢溪10個村委會。
  塘灣鎮 轄:陳傢、文峰、水源、蘭傢、羊皮洞、隘上、白羊、江溪、中山、響溪、枳中槽、花岩、木蘭溪、裏木衝14個村委會。
  硤州鄉 轄:扶車、新莊、紅村、溪邊、仁建、太和、古溪、秀洲、秀建、八門、下坪、沅建、稔禾溪、大橋14個村委會。
  竜田鄉 轄:金花、東風、勝利、長磧、竜田、婆田、高陽、雪臘溪、洪溪、大壠田、澇溪、助溪、鬆林、城西14個村委會。
  岔頭鄉 轄:竹山園、岩裏、杉木田、新江、沅江、繁溪、雞公坡、大年溪、大沅、黃雙坪、雙鬆、高坡、鬍傢、羊坡、陶傢、水尾16個村委會。
  茅渡鄉 轄:茅渡、關衝、定坡、芒鼕、顔容、大塘、灑溪、慄子溪、鴨池、婆田10個村委會。
  大崇鄉 轄:民主、赤溪、石板橋、岩腳、盤竜、砂溪、蘭傢坪、和平、小竜江9個村委會。
  熟坪鄉 轄:熟坪場居委會;熟坪、網塘、竹坡、雙溪橋、尚寶、大壠溪、連豐、下山、光榮、平山界、大灣、羅翁、花園、黎明、大坳15個村委會。
  鐵山鄉 轄:鐵山、涼竹灣、冷溪、長灘、袁傢溪、高原、大段、水口山、小溪、瀋傢坡、高橋、嚮傢田、禾梨坪13個村委會。
  群峰鄉 轄:蛇形、楊柳、橫碧洞、永勝、上洞、草鞋田、芙蓉溪、竜山田、雙塘、木灑溪10個村委會。
  灣溪鄉 轄:山下壠、堙上、甘田印、雲峰、雙江口、油榨岩、花樹腳、和豐、橫溪坳、秧田壠、蒿菜坪、先鋒12個村委會。
  洗馬鄉 轄:芽柳、稠樹腳、岩背後、洪傢衝、黃泥洞、老樹溪、大塘、三角溪、古樓坪、大泥、中段、花柳坪、中和、甘田衝、徐傢洞、鐵山溪16個村委會。
  沙灣鄉 轄:沙灣坪居委會;沙灣、石修、溪口、月亮、光華、獨田、櫻桃溪、健康、寨頭、平原、老屋背、平陽、翁田、升子岩14個村委會。
  深渡苗族鄉 轄:深渡、紅莊、牛溪腦、曹竜、下寨、上坪、浪溪衝、花洋溪、集中、鄧傢、合建、色木、橫岩13個村委會。
  竜船塘瑤族鄉 轄:竜船塘場上居委會;竜船塘、小熟坪、黃傢、翁野、紅心、翁朗溪、光明、白竜、地勝9個村委會。
  太平鄉 轄:太平場上居委會;太平、黎溪、道理坪、鬆板、補順、溶溪、橫江、福田、深溪、磨回10個村委會。
  土溪鄉 轄:塘寶、岩坳、沅光、新光、塘公溪、雙溪口、水田溪、鳳凰、關溪口、砂金、雙竜溪11個村委會。
  紅岩鄉 轄:紅岩、高坪、明亮、關塘、平岩、門溪、茶花、菊花、茶溪9個村委會。
  岩壠鄉 轄:竹坪竜、青樹、青鬆、春晨、江丘、青山、蘆荻坪、𠔌兩、鐵門、空田、力豐、星門、幹溪坪13個村委會。
洪江人口
  200507末全市總人口43.15萬人(少數民族4.6萬人。
  其中城鎮人口6.69萬人,農業人口36.46萬人。
  年末常住人口40.54萬人。
  人口出生率6.2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09‰
洪江經濟
  設立新的洪江市以來,全市人民始終堅持“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的總體思路,全面實施“工業立市、旅遊興市”發展戰略,突出項目帶動促發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明顯改善,尤其是該市“十五”計劃任務的如期完成及市治順利搬遷,市域經濟社會躍上了新的發展平臺。
  經濟運行平穩增長。2007年,全市GDP完成31.28億元,增長12.9%。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産業增加值分別完成9.60億元、7.35億元、14.3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1%、17.3%、16.1%。按年平均常住人口39.57萬人計算,人均GDP達7905元,增長25.2%。第一、二、三産業的結構為30.7:23.5:45.8。財政收入與GDP保持同步增長,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增長26.58%和29.97%,快於GDP的增長。2008年全市生産總值(GDP)為38.85億元,增長13.1%,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為11.58億元,增長5.0%;第二産業增加值為10.05億元,增長20.3%;第三産業增加值為17.22億元,增長14.4%。年平均常住人口為39.9萬人,人均生産總值為9739元,增長23.2%。洪江市三次産業結構調整為29.8:25.9:44.3。
  農業生産穩步增長。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産值14.69億元,增長5.1%。其中農業産值6.69億元,增長5.5%;林業産值1.60億元,增長5.4%;牧業産值 5.76億元,增長3.5%。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3.35萬畝,減少1.36%,其中稻穀播種面積37.98萬畝。完成造林面積4.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8.9%。主要産品産量:糧食産量16.22萬噸,增長0.03%;蔬菜産量11.19萬噸,減少1.05%;水果産量12.15萬噸,增長16.1%;出欄生豬39.09萬頭;出欄牛0.48萬頭,出欄羊3.81萬頭,出籠傢禽486萬羽,水産品産量4698萬噸。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編製基本完成。托口示范镇和竜船塘翁朗溪、岩壠空田等5個試點村建設穩步推進,其中硤洲鄉仁建村被評為首批全省“新農村建設十大明星村”。全市新建農村沼氣池735口,完成了托口鎮新塘村等21處農村飲水工程建設任務,幫助2777戶16198人喝上幹淨衛生的飲用水。健全覆蓋全市農村的公路網絡。完成縣到鄉鎮公路30公裏,完成通村公路162.3公裏。新增開通了岔頭鄉、硤洲鄉、紅岩鄉等10個基站,有26個自然村開通了電話。實現全市25個鄉鎮全部拉通光纜傳輸綫,有互聯網寬帶數據端口。
  農業結構調整有序推進。全市建立 26萬畝優質雜交稻、7萬畝優質冰糖甜橙、4.4萬畝高效工業原料林、年出欄30萬頭優質雜交豬等標準化生産基地,新增懷化市市級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5傢。註重農産品品牌建設。2007年,洪江市被授予“中國冰糖橙之鄉”稱號,同時,“黔陽冰糖橙”獲國傢地理標志保護産品。加大農田水利基礎建設力度,完成農業綜合開發竜田項目區建設,治理病險水庫8座,水利工程項目1310處,農業綜合生産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認真貫徹農村稅費改革政策,發放良種補貼、糧食直補、油價補貼、農機補貼、退耕還林補貼和沼氣池補助資金3794萬元,農民人均直接受益105.4元;全市農村土地第二輪承包經營權換發證工作基本完成;林權制度改革全面啓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改革平穩推進,農民參合率達71.9%;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426元,增長4.8%。
  工業生産穩定,經濟效益提高。全市完成工業增加值6.95億元,增長23%,其中規模工業完成增加值6.02億元,增長25.9%。規模工業企業完成産值19.22億元,增長44.76%,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工業總産值2.13億元,增長34.82%;股份製企業完成工業總産值14.94億元,增長43.61%;外商及港澳臺投資經濟完成工業總産值1.14億元。主要工業産品産量:發電量3.08億度,水泥26.37 萬噸,鐵合金3.48萬噸,人造板11萬立方米。全市規模工業産品銷售率99.95%。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額3301.1萬元,增長15.8%;實現利稅10080萬元,增長23.3%。積極整合工業資源,培育壯大支柱産業和規模企業,全力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啓動實施港翔公司年加工60萬噸水泥熟料粉磨站、竜標硅業6000噸工業硅、五氧化二釩異地改造等18項重點技改項目,工業經濟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工業園區建設力度加大,黔城百丈新材料工業區、玉皇閣生態工業區進場公路順利拉通,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工業發展承載平臺正在形成。全年鋪開改製企業11傢,其中市釀酒一廠、機械廠、安江智力玩具公司、化工助劑廠等企業改製工作進展順利,十一煤礦破産改製即將完成,其它改製企業正在按程序穩步推進。
  固定資産投資繼續增長,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額11.92億元,增長25.5%。其中500萬元以上的項目完成投資額9.97億元,基本建設投資完成7.21億元,更新改造完成3.03億元,房地産開發完成投資0.76億元。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進展順利。44個項目順利完成年度投資計劃和建設進度,為洪江市今後發展蓄積了能量。托口水電站纍计完成投資7億多元,順利通過國傢發改委項目核準調研,施工電源和生活營區建成投入使用,砂石料係統基本完工,副壩纍计完成土石方390萬立方米。安江水電站成功引進廣東省水利水電第二工程局開發商,移民規劃安置大綱、土地利用規劃修編、環評等已獲得省相關部門審批;銅灣水電站洪江市庫區移民安置工作進展順利;嘉寧橙業建成投産;福達公司竹節紗生産綫建成投産;新型高摩合成閘瓦、德坤釩業、振遠釩電等項目建設按工程設計要求有序推進。邵懷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洪江區連接綫、漵浦連接綫洪江段路基工程完工;209國道黔城段改綫工程已經完成項目初審,黔城至會同馬鞍段改擴建工程完成工程設計和工程招標;岩壠至沅河、永紅至鐵山、堆子坳至大崇等通鄉公路改造全部完成;建成“通達”工程158.3公裏、“通暢”工程228公裏。塘灣35KV變電站、雙溪110KV變電站異地新建工程順利完工。
  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明顯改觀。黔城市治建設步伐加快。新城道路二期工程進展順利,開元大道、冰心路、鐔城路、荷塘路等主幹路網配套建設日臻完善,開元大道廣場開工建設,會議中心、長途客運汽車站,飛竜商業廣場投入使用,民惠銀座、世紀商業廣場、西南農貿市場二期工程進展順利,城市魅力進一步增強。安江舊城改造力度加大。稻都廣場商業步行街二期工程、百貨大樓購物中心、消防站房改造等項目建成使用。雪峰花園、紅星街社區綜合樓、汽車配件市場開工建設,城區路燈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安江防洪堤開工建設,安江繼續保持繁榮發展。小城鎮建設穩步推進。沙灣、雙溪、雪峰、江市、沅河、塘灣、岩壠、紅岩等鄉鎮集鎮面貌不斷改善。城市管理逐步規範,城市品位進一步提升。
  貿易繁榮,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0億元,增長16.3%。“旅遊興市”戰略取得實質性突破,成功引進華天集團合作開發洪江旅遊資源。全面完成全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及黔城、托口、雪峰山三個子規劃編製,雪峰山森林公園成功申報成為國傢級森林公園,基本完成古城“三綫下地”、中正門廣場等景區景點維修改造工作,在“旅遊興市”戰略的帶動下,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餐飲娛樂、房産交易、社區服務等産業快速健康發展,全年共接待市內外旅遊人數40.76萬人次,增長380.0%,其中懷化市外遊客9.26萬人次,增長210.0%,實現全年旅遊業收入2763萬元,增長207.0%,有力地拉動了消費需求的增長。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6。58億元,增長14.5%;住宿和餐飲業1.29億元,增長26.6%。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年共引進項目13個,其中外資項目1個,實際到位305萬美元;引進境內外項目12個(省外項目8個),實際到位資金10.29億元,增長37.0%;完成外貿直接出口創匯1205萬美元。
  交通、郵電業穩步發展。全市運輸郵電倉儲業增加值2.91億元,增長13.0%。全年郵電業務總量3479萬元,減少3.3%。其中電信業務總量2535萬元,減少8.3%;郵政業務總收入944萬元,增長13.1%。移動業務總收入3861萬元,增長21.6%;聯通業務總收入1149萬元,增長19.0%,年末固定電話用戶56051戶,小靈通7666戶,國際互聯網用戶5781戶,移動用戶46742戶,聯通用戶24500戶。
  財政收入大跨步增長,金融、保險平穩運行。完成財政總收入17861萬元,增長26.58%,地方財政收入11896萬元,增長29.97%,地方財政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地方財政支出53908萬元,同比增長59.95%。繼續鞏固、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大力實施非稅收改革和部門綜合預算改革,全面實施“鄉財市管鄉用”和“村財鄉管村用”改革,進一步深化政府採購改革,節約採購資金870.7萬元,節約率達17%。全年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270578萬元,比年初增加52582萬元;各項貸款餘額100848萬元,比年初增加14710萬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經濟建設。同時,財政性債權債務清理清收工作深入開展,全年完成清收任務103萬元。全年保費收入4458萬元,增長1.9%。其中財産險保費收入731萬元(含中華聯合財險173萬元;人身險保費收入3727萬元)。
洪江教育
  洪江教育享有“湘西明珠”的美譽,曾跨入“湖南十強、瀟湘七雄”行列,獲湖南省“義務教育先進縣”稱號,被列為“全國農村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1996年在全省率先實現“兩基”達標。2000年提前5年實現懷化市提出的“普及中小學計算機教學”的奮鬥目標;勤工儉學、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管理、“農科教”一體化成為全省的旗幟,教育教學質量處於懷化市前列,美術教學領先於全省平均水平。洪江市現有全日製普通中小學219所,其中完全中學3所,初級中學12所,九年一貫製學校14所,城鎮完全小學和鄉鎮中心小學15所,村小175所;有教師進修學校1所,公辦職業中專1所,民辦學校24所。目前,全市在籍學生52370人,在職教職工3735人。
  近年來,洪江市致力於教育改革,教育事業有了新發展:
  一是“普九”工作卓有成效。1999年-2004年連續6年通懷化市“普九”年檢,近五年來資助貧睏學生61237人次,資助金額450萬餘元,有效解决了“讀書難”的問題。到目前為止,洪江市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殘疾兒童入學率為85.7%,小學畢業率和升學率均為100%,中小學年輟學率分別為0.84%和0.02%,各項指標均超過省定標準。
  二是教育質量穩步提高。自2000年以來,該市連續五年被授予“懷化市高中教育教學突出貢獻奬”。2005年,洪江市高考二本自然上綫478人,應屆高中畢業生二本上綫人數和上綫率居懷化市13個縣(市、區)第一。近五年來,洪江市共有1576人升入各高等院校,5人考入清華、北大。
  三是學校建設步代加快。在洪江市新市治黔城修建芙蓉中學一所,占地165畝,投入資金逾3000萬元,將於2006年8月正式開門辦學。危房改造“改變城鄉面貌”,近三年來,洪江市共籌措資金5290萬元,改造危房28049平方米,新建校捨93184平方米。2004年,洪江市在大湘西較早啓動了“校園文化建設工程”,精心打造“洪江教育之旅”、“經典故事墻”、“詩式廊”、“科普園”、“竹詩墻”等數10個文化精品工程相繼“出爐”。
  四是師資素質顯著提升。近五年來,洪江市共組織4000餘名教師參加了學歷培訓、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71%的教師獲得了普通話合格證書,88%的教師獲得了計算機初級證書,350餘名教師在各類競賽中獲省級以上奬勵。
  五是職成民辦幼兒教育蓬勃發展。到2005年,洪江市職業中專學校在校人數達4397人,比2000年增加3288人,創歷史最高水平,對口升學率、就業率均達100%。民辦教育達24所,在校人數6000餘人,振華學校、西南文武學校在懷化市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學前兩年教育和三年教育全面啓動, 10個鄉鎮已創建有中心幼兒園。
  六是各項改革紮實推進。近五年來,洪江市教育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2003年,黔陽一中成功實現了初、高中剝離,原黔陽四中改製為“國有民辦”學校,更名為“洪江市實驗學校”,學校迅速崛起,成為了懷化市屈指可數的優質初中。2004年,原安江紗廠子弟學校實現校企分離,學校交由洪江市教育部門主管,更名為“洪江市第六中學”;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化,2003年洪江市實現了教師全員聘任,分流教師672人。2005年,實行了教師隊伍“新進入編考試、缺崗競聘考試、晉升職校考試”,以考試均衡師資;改革了“畫地為牢”的招生體製,推行“就近入學”和“自願擇校”相結合,滿足人民群衆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洪江民族
  人 口
  洪江市共有20個少數民族,兩個民族鄉,即:深渡苗族鄉、竜船塘瑤族鄉,兩個少數民族人口過半的鎮,即:托口鎮、沅河鎮。
  少數民族總人口45809人,占全市總人口的10.67%,即:侗族24998人,苗族13038人,瑤族6857人,土傢族381人,回族114,蒙古族164人,維吾爾族14人,彝族53人,壯族56人,白族33人,滿族24人,佤族4人,藏族28人,畲族2人,梨族1人,哈尼族1人,傣族1人,傈僳族1人、布依族19人,朝鮮族21人。
  文化、教育、衛生
  目前該市兩個民族鄉有圖書館2個、文化站2個,中小學校19所,教師89人,在校學生1979人,衛生院2所,有病床16個,醫生17人。
知名人士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於北京,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現任國傢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國傢"863"計劃“01-01-101”專題重大責任專傢、研究員、湖南省農科院名譽院長、湖南省農學會理事長、中國遺傳學會理事、湖南農大教授,受聘為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被國際上譽為“雜交水稻之父”。1981年我國將第一個特等發明奬當之無愧地授予袁隆平研究小組,於1984年開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功勳科學家”稱號,1995年5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獲得我國首屆最高科技奬,還相繼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奬”等九項國際奬和何梁何利基金奬。
  袁隆平1964年開始在安江農校研究雜交水稻,1972年和他的助手攻剋道道難關,率先育成第一個實用的水稻雄性不育係及其保持係二九南1號A和B,並於1973年實現"三係"配套,育成第一個強優組合南優2號。繼而他的研究小組攻剋了雜交水稻製種與高産的關鍵技術,從而使雜交水稻得以在大面積生産中應用,這項研究成果打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的傳統觀念,大大豐富了作物遺傳育種的理論和技術,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特別是這一重大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使水稻的單産和總産都躍上了一個新臺階。多年來的生産實踐表明,雜交水稻一般可比常規稻增産20%左右。自1976至2000年的二十餘年間,全國纍计種植雜交水稻高達40億畝,纍计增稻穀約4000億公斤。
  科學的探索無止境,始終將“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為最大心願的袁隆平,仍在不斷地創新與超越中,為雜交水稻的更進一步發展繼續努力着。正如美國著名的農業經濟學家唐·帕爾伯格所說的:“袁隆平正引導我們走嚮一個豐衣足食的世界”。
  易圖境,字森庭,1922年5月生,洪江市洗馬鄉人,著名花鳥畫傢。現為懷化學院教授、湖南師範大學藝術學院、湘潭師範學院、中南大學客座教授、湖南書畫研究院特聘畫師、湖南九歌書畫研究會會長。
  易老從事國畫研究60多年,寫意花鳥筆墨厚重,質樸自然,情趣萬千。在近些年的創作中,大膽嘗試濃重的色彩表現對象,成功地走出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道路,創造了崇高壯美的焦墨重彩畫風。
  當代名傢黃永玉、湯文選、李世南、陳白一、鐘增亞諸先生對易老的探索給予了高度評價。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大展並選送到新加坡、美國、日本等十幾個國傢和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展出。不少作品被美術館、博物館、紀念館以及中外名人收藏,其藝術傳略載入《中國美術傢名人辭典》、《當代國畫傢大辭典》、《中國新聞人物》等專業辭典。
  肖鏡如,洪江市(原黔陽縣)塘灣鎮江溪村人,經濟學博士,現任美國英佛曼納米材料公司董事長。
  於家乡讀完初級小學,即與兄長蕭海如離開家乡,走遍祖國大江南北諸省市。於1949年衹身去臺灣,在臺北師大附中初中畢業後,即進入臺灣省屏東高級農業職業學校農藝科,畢業後考入臺灣省中興大學農學院,獲農業經濟學學士學位。1961年赴美留學,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歷任美國南康州州立大學經濟係教授、係主任、商學院院長、該院創辦人,曾獲得康州大學聯合董事會特別褒揚,並經康州議會通過,榮獲該州傑出服務奬(1985年)。著有管理科學、微觀經濟分析及經濟原理應用與個案等書和論文20餘篇。
  三中全會以後,於1979年首次返華探親、講學。在爾後中國改革開放的二十餘年中,幾乎每年均曾訪華、講學、咨詢及培訓經貿人才等,對祖國的改革開放大業聊盡棉薄之力。曾先後嚮黨和國傢領導人,就有關經濟、教育及科技發展政策等提出過多項建議,有些被采納並實施。
  欽萬友,1938年出生,洪江市岩壠鄉青樹村人,1981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84年起步開發柑桔園,1987年受益,現纍计開發果園4000多畝,固定資産及果園評估總價值達3000多萬元。
  1984年以來,通過租賃、兌換、入股聯營等方式,集中山地搞規模開發,先後投資600多萬元,將4個村23個組391戶村民分散在11個山頭、8道灣裏的4000多畝荒山荒坡建成了一個集中連片開發、規模經營的現代化桔園,共開發荒山種柑桔4220畝、金秋梨160畝、楠竹200畝,桔園內建有25棟磚瓦結構共16000平方米的房屋、300千伏安電灌成套設備和68個蓄水池,桔園灌溉、噴藥實現了電氣化和自動化。架通了3500多米廣播通訊電路,安裝了程控電話,建成自繁自養豬場6000平方米,存欄母豬150多頭,飼料加工廠3個,實現園內肥料自給自餘,現已朝着農業産業化方向發展。
  1988年評為湖南省農業勞模。1989年評為全國農業勞模。1998年當選為湖南省第八屆政協委員。
  鄧黔生,男,漢族,1934年1月出生,洪江市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先後兼任武漢市作傢協會理事、湖北省雜文學會副會長、《語文教學與研究》月刊主編等職。
  1951年畢業於湖南省立十中(高中)。1955年畢業於武漢大學,隨後被國傢分配到中南政法學院教《漢語與寫作》課,由於工作成績突出,一年後,作為中共黨員的發展對象。不料風雲突變,1957年因直言獲罪,經歷坎坷,九死一生。十一屆三中全會在政治上得到平反,安排在華中師範大學中文係教寫作課,除了主講基礎課程之外,還開設了選修課《雜文創作研究》,這在同類高等學校是首創。1990年,花山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雜文創作概論》,此書在海內外引起重視,包括大陸、香港共有6傢報刊發表了肯定性的專評文章。教學中,既有理論研究,又有創作實踐,編著甚豐,至今他已發表學術論文、文學作品近400篇,出版著編12部。其中《優秀作文評點》兩次獲全國奬,《語文知識千問》,一次獲全國奬,一次獲中南五省奬,《寫作高級教程》獲高教部教委一等奬,《寫作與作文評改》獲湖北省奬。所著學術論文、雜文被上十種出版物轉載或選評。
  教育事跡及理論成就被8部大型辭書、叢書作了介紹,如《中國寫作教育傢》、《中國當代寫作理論傢》、《中國當代教壇名人傳略選》、《當代湘籍著作傢大辭典》等。
  蔣長棟,男,漢族,1943年5月出生,洪江市大崇鄉石板橋村人,中共黨員,大學畢業,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韻文學會秘書長,中國杜甫研究會常務理事,韓國東洋禮學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古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湘潭白石詩社副社長。
  1968年至1971年任教於辰溪二中、辰溪田灣中學;1971年至1984任教於黔陽二中;1984年至1992年任教於懷化師專中文係;1992年至2002年任教於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主持完成省社科規劃立項資助課題“中國古代韻文學研究”、“中國韻文素質傳播接受史與中國韻文學之構建"。參與並完成文化部社科項目“增訂註釋全唐詩”,省教委重點項目“中國韻文藝術係列研究”,對中國韻文學之構建作出了首創性貢獻。出版專著《王昌齡評傳》、《唐詩新論》、《中國韻文學概論》、《唐宋文學覽勝》,主編《貶謫文學論集》,合著《大學語文》、《增訂註釋全唐詩》、《詩道》、《大學生文化名著選讀》,在韓國、臺灣、香港及國內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70餘篇,其中多篇獲國傢及省市級優秀學術成果奬,並多次榮獲湖南省及湘潭大學教學優秀奬、優秀研究生導師、優秀共産黨員等稱號。其事跡已載入《世界名人辭典》、《中國專傢名人辭典》、《中國教授大典》等近30種名典。
  嚮其柏,男,漢族,1935年l0月12日出生,洪江市竜田鄉澇溪村人,中共黨員,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植物學會常務理事,曾任中國植物學會理事,植物分類學家、五加科專傢。
  1958年在南京林學院本科畢業,1964年完成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後,一直在該校任教和從事森林植物學的科學研究,1988年任教授,曾任過林學係副主任、林業大學研究生部(處)主任等職。1981年至1983年在法國科學院巴黎自然博物院植物研究所從事五加科的研究,率先對五加科進行洲際和世界性的專屬研究,進行多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在國內外重要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80餘篇,發表植物新種70餘個,建立一個新屬,修改和校正了前人在該科研究中的大量錯誤。主編了《中國樹木志》(Flora of China)和(Flore du Cambodge,du Laoset du Vietnam)等三種志書中的五加科(即中、英、法文版),把中國和東南亞地區五加科的研究提高到現代植物分類學的新水平。在植物分類學界知名度很高,所發表的論文被國內、外廣為引用,在英、美、法等國出版的植物學字典均載有他的名字。作為客座教授曾三次應聘赴法國、一次赴美國參加國際合作研究,六次參加國際專業會議,三次在大會上宣讀論文,多次應邀赴法國、英國、美國、瑞士、越南、荷蘭、德國、意大利等國傢進行科研考察。1998年5月,接受法國第三電視臺的專訪,並報道了他在法國從事五加科研究及其成就。主持、主編或參編的著作共8部,其中《中國主要樹種造林技術》獲林業部科技成果一等奬。《中國花經》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二等奬。主持完成兩項中國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和兩項江蘇省農業品種更新工程項目。培養碩士研究生19名,博士生13名。1992年開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李仕武,男,漢族,1934年8月出生,洪江市鐵山鄉人,中共黨員。
  先後任《中共湖南省黔陽縣組織史資料》副主編,《黔陽縣組織志》、《安江詩苑》、《竜標詩集》主編。屈原詩詞學會、海南詩聯藝術傢協會、北京詩詞學會、古風詩社社員、竜標詩社首屆副社長、天柱詩聯社顧問。作品在國內外158傢詩集上發表800餘首,已被入編《華夏吟友》、《中華詩魂》、《當代詩人作品選》、《古今四君子詩選》、《中日當代詩詞千傢》、《當代名傢詩詞代表作手跡、傳略寶典》、《全國詩社詩友作品選萃》、《世紀詩詞大典》、《中華當代詩詞傢大典》、《中國當代詩詞藝術大傢辭典》、《中國百年旅遊詩詞》及美國《全球當代詩詞選集》等,作品已流入法、德、新、馬、菲、泰、日、英、加等10多個國傢。1991年1月“緬懷孫中山先生全國徵聯”大賽中,作品榮獲優秀奬。在中國新詩人千傢作品大賽中,作品榮獲三等奬。在全國文藝作品大賽中,反腐倡廉作品榮獲二等奬,並被授予二十一世紀文化名人榮譽稱號。傳略已載入《中國地方史志主編名錄》、《當代詩詞傢大辭典》、《中國人物志》、《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中華人物辭海·當代大文化捲》、《中國對聯年鑒》、《歡呼2008年熱烈慶祝北京申奧成功詩書畫作品集》、《中華大文化英才辭典》、《當代湘籍著作傢大辭典》、《世界名人錄》、《懷化大辭典》、《中國當代著作傢大辭典》等28部辭書。著有《婚宴酒歌集》、《千首詩集》、《李仕武詩集》、《李紅詩選集》、 《山泉水》、《我知道他》、《春夏秋鼕》、《普樂詩集》、《鐵山詩詞》等12集。
  劉華山,男,漢族,1953年出生,洪江市大崇鄉蘭傢村人,中共黨員,高級地質工程師。現任冶金部西北地勘局五隊副總工程師。
  1976年畢業於桂林地校,同年8月參加工作。一直從事野外地質工作和技術管理工作,獨立擔任過酒鋼鏡鐵山樺樹溝鐵礦補充勘探工作,探明新增鐵礦儲量1.5億噸。建立了一套鐵礦成礦模式,首次在鐵礦下部發現銅礦,提交銅礦儲量23萬噸金屬量,為北祁連山鐵銅找礦奠定了理論基礎。
  在工程勘察中,承接酒鋼12號主溜井、酒泉市政大廈、青海石油管理局仙翼管道工程勘察數十個項目。
  先後在西北地質、礦床地質和地質出版社等刊物發表了數十篇文章。本人成果曾獲冶金部地質找礦成果二等奬、國土資源部優秀報告二等奬,本人連續15年被評為隊、局先進生産者和優秀共産黨員,曾榮獲酒泉地區優秀共産黨員,陝西省冶金廳優秀共産黨員和冶金部七、五先進個人等光榮稱號,曾在《冶金報》、陝西省《冶金刊報》報道過,本人主要業績已收錄《中國專傢》,被列入香港世界文庫《中國地質礦業傢列傳》書中。
  劉剋邦,男,漢族,1955年8月出生,洪江市雙溪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經濟學學士學位,中國註册會計師,湖南省會計學會常務理事。現任湖南省財政廳經濟建設處處長。
  參加工作以來,先後11次被授予先進工作者或嘉奬稱號,1次被記功,5次被評為優秀共産黨員,4次被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曾分別被財政部、中共湖南省直機關工委授予全國財政監察工作先進個人、模範共産黨員稱號。主要事跡在《湖南日報》、《湖南工人報》、《三湘都市報》、《財政》、《省直黨建》、《三湘風紀》等報刊和財政部財政監察司主編、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光輝的足跡》、中南財經大學主編、商業出版社出版的《桃李競芳》、中共湖南省直機關工委編輯的《典範》等書中專題報道。
  先後在《財政》、《市場經濟論壇》、《預算會計研究通訊》、《財經問題研究》、《商貿財務》、《中國財經報》、《湖南通訊》、《財貿論壇》、《商業經濟論壇》、《湖南財政與會計》、《湖南審計》、《糧食科技與經濟》、《時代財會》、《財經窗》等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文章共47篇,27-2萬字。其中《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開創財政監察工作新局面》獲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東北財經大學聯合評選的優秀論文一等奬,《對湖南糧食和糧食財務問題的分析與思考》被中共湖南省委辦公廳《內參》1997年第38期專輯刊出,並獲湖南省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同時,還出版《財政預算收支檢查》、《財政監督探索與實踐》、《商貿財務管理與改革》3本專著,共55.4萬字。
  劉永珍,筆名狄阿剋,男,1931年12月出生,邵陽縣人,中共黨員,助理研究員職稱。洪江市史志辦退休幹部,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會員,湖南省方志學會會員。
  1951年1月參加工作,先後擔任黔陽縣人民銀行大坪營業所副主任、主任、縣支行農金股長;1954年調黔陽縣委宣傳部任幹事,曾主持過宣傳部工作;1959年反右傾運動受到衝擊,調農村人民公社工作;1979年2月徹底平反後調黔陽縣委辦政研室,隨後擔任縣委黨史辦副主任、主任;1992年10月退休。
  在被衝擊期間,堅持自學古漢語和舊體詩詞,並有一定成效。1983年開始人事黨史徵研及地方志編修工作,已發表《試論主編的工作方法與領導藝術》、《一部特點突出的新方志》等多篇論文,舊體詩詞數十首,主編的《黔陽縣志》1993年獲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一等奬,編著有《黔陽剿匪紀實》、《修建道路今昔觀》、《黔陽黨史專題集》,受到湖南省委、省黨史委的高度贊揚,《湖南黨史通訊》1986年第5期評論員發表專題評論,認定《修建道路今昔觀》是研究社會主義時期黨史取得的新成果,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新貢獻。退休後仍能做些修史編志方面的工作,其事跡人編《世界名人錄》(新世紀捲)等10部辭書。
  佘書生,男,漢族,1956年5月出生,硤洲鄉扶車村人,香港大學環境生態學博士,中國南京師範大學動物學碩士,中國湖南師範大學生物學學士。國際環境影響評估協會會員、香港海洋生物協會會員、英國水務環境及管理學會會員、中國動物學會會員、中國生態學會會員,現任香港生態及環境顧問公司董事。
  1988年至1993年在香港大學任兼職實驗員、助教;1993年至1995年在香港賓尼顧問公司,負責海洋及陸地生態調查、評估;1994年至1999年任香港公開大學“環境影響評估”課程兼職導師;1995年至1997年在香港匯亞環保顧問公司任高級環境顧問,負責項目管理、項目協調、生態影響評估;1997年至2000年任香港會泰生態環境科學有限公司董事;1997年至今任香港生態及環境顧問公司、香港亞洲翻譯及打字公司董事。
  參與的大型項目有:海南島亞竜灣旅遊度假區開發生態咨詢;安徽省南棱——英國大理石粉化廠環境影響評估;深圳生態規劃咨詢,深圳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規劃咨詢,深圳河治理一期工程環境監察及審核,深圳河治理二期工程環境保護工作;香港沙蠃洞發展之環境影響評估,香港濕地補償研究,香港南北大嶼山公路連接可行性研究,香港新界西北發展歸劃研究,香港新界東南垃圾堆填區環境監察及審核,香港後海灣區域水質控製策略研究;浙江省寧波液化氣基地環境生態影響評估;臺灣墾丁公園海洋油污染監測;香港迪斯尼樂園環境生態影響監察。
  田達武,男,漢族,1929年4月出生,洪江市岩壠鄉竹坪壠村人,中共黨員,初中文化。原湖南省方志學會會員、方志編輯,懷化市詩詞楹聯傢協會會員、理事,洪江市竜標詩社社長,洪江市老年書協秘書長。
  1950年8月參加工作,歷任區文教助理、黔陽報社記者、縣人事科員、公社黨委秘書、宣傳委員等職,1977年7月任縣委辦秘書,1985年為縣志辦副主任,先後為國傢、省、地級報刊雜志撰寫新聞、通訊等稿件20餘篇,《淺談地方志及地方特點問題》等4篇論文獲地級優秀成果奬。1984年至2002年間,參與新編《黔陽縣志》、《黔陽年鑒》(1986—1990)、《懷化大辭典》、《黔陽縣教育志》、《黔陽縣財政志》等8部志書的撰寫、審稿等工作,撰寫資料共計26萬多字。1991年出版發行的《黔陽縣志》榮獲1994年全國地方志成果評比一等奬。先後獲省、地級榮譽證書8次。1992年3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授予“從事黨政機關辦公室工作三十年”榮譽證書。其事略入選《中國當代著作傢大辭典》、《志苑人物》等6部專集。1997年秋,其書法作品1件參加日本大阪中日聯合書畫展。退休後創作詩詞楹聯作品上百首,先後有30餘首入選北京《世紀詩詞大典》、《慶祝北京申奧成功詩詞書畫作品集》、《五溪風韻》、《懷化詩詞》等10部詩集,並已主編《竜標詩詞》4-5輯,為弘揚國粹、傳播先進文化作出了貢獻。
英文解釋
  1. n.:  Hongjiang City
近義詞
洪江, 洪江區
相關詞
湖南浙江教育樂清行政區劃地理鄉鎮醫院
醫療衛生????業公司????業????務管理局湖南省行政村地名
包含詞
洪江市古城洪江市芙蓉樓洪江市文化局
洪江市絲綢廠洪江市芙蓉中學洪江市人民醫院
洪江市實驗中學洪江市第一中醫院洪江市第二中醫院
洪江市????務管理局洪江市電教儀器站洪江市醫藥化工廠
洪江市衛生防疫站洪江市洗馬鄉中心小學洪江市熟坪鄉中心小學
洪江市安江一完小學洪江市洪達針織內衣廠洪江市華群針織製衣廠
湖南省洪江市紡織配件廠洪江市洪達針織製衣廠洪江市社會福利東風童鞋廠
洪江市普通中小學學籍管理辦法洪江市紡織印染廠經濟開發總公司洪江市百貨紡織品公司百貨大樓
湖南省洪江市百貨紡織品公司洪江市百貨紡織品公司針紡批發部
分類詳情
張開雙溪鎮張開竜田鄉張開鐵山鄉張開黔城鎮張開安江鎮
張開灣溪鄉張開河濱路街道張開江市鎮張開沅河鎮張開岔頭鄉
張開熟坪鄉張開岩壠鄉張開太平鄉張開托口鎮張開雪峰鎮
張開塘灣鎮張開土溪鄉張開紅岩鄉張開硤州鄉張開茅渡鄉
張開大崇鄉張開群峰鄉張開洗馬鄉張開沙灣鄉張開深渡苗族鄉
張開竜船塘瑤族鄉張開沅江路街道張開新街街道張開高坡街街道張開橫岩鄉
張開常青鄉張開桂花園鄉張開塘灣鄉
芙蓉樓洪江古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