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白沙鎮位於常寧市東南部,舂陵水西岸。東隔舂陵水與耒陽市相望,西、南與桂陽縣接壤,為常寧、桂陽、耒陽、永興4縣市邊鎮重要集鎮,素有常寧東大門之稱。1995年5月撤區並鄉時將原陽加鄉並入白沙鎮。全鎮轄28個村,4個居委會,204個村民小組,7687戶,32393人,總面積為78.4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2352畝。
境內西、南部屬山區,間田壟,東、北部較平坦,境內礦産資源豐富,錫、鎢、鐵、鋅、鉛等藴藏量大,分佈較廣,其中錫礦儲量和采掘量均居常寧亞軍之位。清同治《常寧縣志》載:“這裏曾設營堡,地多錫沙,坑夫聚衆淘沙,多壅廢民田,明時設官把寧”。歷史上盛産柑桔、黃花菜、花生、丹皮、大豆、無渣生薑等土特産品。近年來,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依托礦産資源優勢,以白沙工業小區為平臺,發展采、選、冶一體化企業,已有10多傢企業落戶小區內。農業內部結構調整步子進一步加快,以申請“常寧無渣生薑”地理標志商標為契機,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形成以忠嶺村、井邊村、勝利村、觀音村等山區村為中心的無渣生薑、丹皮、白芍、尾生基地,以茅坪村為中心蔬菜種植基地;以杜陽村為中心的立體養殖基地。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成績。近來年,白沙鎮從本地實際出發,大搞基礎設施建設。2004年完成“三白”公路砂政油工程,2007年啓動白沙至伏溪橋公路水泥硬化工程,同時緊緊抓住“社會主義的農村建設”機遇,硬化星光、茅坪、伍傢、杜陽等村組公路,進一步完善衛生設施,新建住院部一幢,全面啓動有綫電視入戶工程。
白沙鎮 轄:上州、中州、下州、陽市4個居委會;觀音、大路、南馬、伍傢、石灣、上洲、下洲、杜傢、杜陽、西棉、福坪、砂坪、管鐘、黃排、金招、茅坪、陽市、董灣、徐洲、上遊、紅衛、星光、榮華、陽岐、衝口、勝利、井邊、忠嶺28個村委會。 |
|
轄:上州、中州、下州、陽市4個居委會;觀音、大路、南馬、伍傢、石灣、上洲、下洲、杜傢、杜陽、西棉、福坪、砂坪、管鐘、黃排、金招、茅坪、陽市、董灣、徐洲、上遊、紅衛、星光、榮華、陽岐、衝口、勝利、井邊、忠嶺28個村委會。 |
|
白沙鎮位於常寧市東南部,舂陵水西岸。東隔舂陵水與耒陽市相望,西、南與桂陽縣接壤,為常寧、桂陽、耒陽、永興4縣市邊鎮重要集鎮,素有常寧東大門大稱。1995年5月撤區並鄉時將原陽加鄉並入白沙鎮。全鎮轄28個村,4個居委會,204個村民小組,7687戶,32393人,總面積為78.4平方公裏,耕地面積12352畝。
境內西、南部屬山區,間田壟,東、北部較平坦,境內礦産資源豐富,錫、鎢、鐵、鋅、鉛等藴藏量大,分佈較廣,其中錫礦儲量和采掘量均居常寧亞軍之位。清同治《常寧縣志》載:“這裏曾設營堡,地多錫沙,坑夫聚衆淘沙,多壅廢民田,明時設官把寧”。歷史上盛産柑桔、黃花菜、花生、丹皮、大豆、無渣生薑等土特産品。近年來,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依托礦産資源優勢,以白沙工業小區為平臺,發展采、選、冶一體化企業,目前,已有10多傢企業落戶小區內。農業內部結構調整步子進一步加快,以申請“常寧無渣生薑”地理標志商標為契機,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形成以忠嶺村、井邊村、勝利村、觀音村等山區村為中心的無渣生薑、丹皮、白芍、尾生基地,以茅坪村為中心蔬菜種植基地;以杜陽村為中心的立體養殖基地。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成績。近來年,白沙鎮從本地實際出發,大搞基礎設施建設。2004年完成“三白”公路砂政油工程,2007年啓動白沙至伏溪橋公路水泥硬化工程,同時緊緊抓住“社會主義的農村建設”機遇,硬化星光、茅坪、伍傢、杜陽等村組公路,進一步完善衛生設施,新建住院部一幢,全面啓動有綫電視入戶工程。 |
|
- : Baisha Town, Cixibaisha Town
|
|
白沙 |
|
萬源市 | 駕校 | 閩侯縣 | 村莊 | 福建省 | 書院 | 村落 | 人物簡介 | 遺址 | 旅遊 | 景區 | |
|
|
|
|
南馬村 | 杜傢村 | 勝利村 | 紅衛村 | 星光村 | 陽岐村 | 上州居委會 | 中州居委會 | 下州居委會 | 陽市居委會 | 觀音村 | 大路村 | 伍傢村 | 石灣村 | 上洲村 | 下洲村 | 杜陽村 | 西棉村 | 福坪村 | 砂坪村 | 管鐘村 | 黃排村 | 金招村 | 茅坪村 | 陽市村 | 董灣村 | 徐洲村 | 上遊村 | 榮華村 | 衝口村 | 井邊村 | 忠嶺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