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雙溪鄉位於臨武縣城南部,距縣城3.3公裏,。東與南強鄉、嵐橋鎮交界,北與城關鎮、武水鎮相連,南與廣東連州市相接,西與西山瑤族鄉毗鄰。全鄉轄禾魚、勤儉、田心洞、車閣田、鬍傢田、撥昌、沐塘、貝溪、金盆、南衝、大嶺、農林12個行政村,12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364人,土地總面積80.39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11285畝。 該鄉是一個農業大鄉,素有“香芋之鄉”的美稱,全鄉的農業經濟以香芋産業為竜頭,帶動了運輸業、小手工業、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該鄉按照“強化基礎、狠抓特色、爭創一流”的工作思路,奮力拼搏,開拓進取,各項工作成效顯著、業績輝煌,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明顯。共投資900多萬元,修建了16公裏長的南雙公路,打通了南下廣東的交通要道;完成了大嶺、金盆、鬍傢田、田心洞、勤儉等11個村委的通村公路。投資170萬元新建鄉機關辦公大樓。引進9000多萬元項目資金完成了洞傢嶺、開口靈、茶子江等9個小水電電站,總裝機容量12240千瓦時,占全縣總發電量的1/3以上。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實施了“以招商帶項目,以項目促發展”戰略,引進了隆達絲花廠、湘粵燈飾廠、貝溪毛織廠、舜玉純淨水廠以及米酒廠等五個加工企業。全鄉涌現了貝溪、大嶺、鬍傢田、金盆等一批新農村建設示範點,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全鄉現有小學4所、1個教學點, 在校學生828人;鄉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10人。
近年來,該鄉獲省宣傳部“先進基層黨校”榮譽稱號,市委、市政府“平安鄉鎮”榮譽稱號,縣“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三等奬、二等奬,以及全市十佳科技示範鄉鎮、全市農業工作先進單位、全縣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等各項單項工作奬30多項。
雙溪鄉下轄村:雙溪鄉禾魚村雙溪鄉勤儉村雙溪鄉田心洞村雙溪鄉車閣田村雙溪鄉鬍傢田村雙溪鄉撥昌村雙溪鄉沐塘村雙溪鄉貝溪村雙溪鄉金盆村雙溪鄉南衝村雙溪鄉大嶺村雙溪鄉農林村
雙溪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5757男8281女7476家庭戶戶數4658家庭戶總人口(總)15757家庭戶男8281家庭戶女74760-14歲(總)36360-14歲男19710-14歲女166515-64歲(總)1093915-64歲男574315-64歲女519665歲及以上(總)118265歲及以上男56765歲及以上女615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5604 |
|
轄:禾魚、勤儉、田心洞、車閣田、鬍傢田、撥昌、沐塘、貝溪、金盆、南衝、大嶺、農林12個村委會。 |
|
雙溪鄉位於臨武縣城南部,距縣城3.3公裏,東與南強鄉、嵐橋鎮交界,北與城關鎮、武水鎮相連,南與廣東連州市相接,西與西山瑤族鄉毗鄰。全鄉轄管12個行政村,12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364人,土地總面積80.39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11285畝。該鄉是一個農業大鄉,素有“香芋之鄉”的美稱,全鄉的農業經濟以香芋産業為竜頭,帶動了運輸業、小手工業、服務業的快速發展。2004年該鄉的貝溪村成功創建為湖南省基層黨建示範點,涌現出了以全國勞動模範陳桂成為首的一大批優秀人。全年完成國內生産總值11573萬元,其中第一産業實現産值4828萬元,第二産業實現總産值3397萬元,第三産業實現産值3348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6%、15%、16%,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4161元。一是以抓黨建為契機,調優農業産業結構。通過利用遠程網絡教育、聘請專傢、教師授課傳授技術,幫助解决欠口資金,拓寬銷售渠道等方式大力發展農業産業,僅香芋種植面積就由2002年的4500畝發展到2004年9600餘畝,還輻射帶動全縣種植香芋3.5萬畝。香芋銷售網點也在全國穩定性的占領23個市場,今年還通過網絡香芋經粗加工以高價售到了美國洛杉磯。同時發展紫心紅薯250畝,優質茄400畝,時鮮蔬菜500畝,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000畝,發展烏梅基地500畝,紅心桃200畝。全鄉農業經濟形成了以香芋産業為竜頭、短綫産業(時鮮蔬菜)與長綫産業(經濟林、小水果)有機結合的良好格局。二是立足自身優勢積極招商引資發展了小水電産業群及“三來一補”産業。通過製定出引資奬勵制度、手續協辦制度、定期下企業現場辦公制度、項目問題110制度、問題限期辦結制度等,在全鄉引進電站項目9個,總裝機容量達12140千瓦,總投資額達5014萬元,預計到今年下半年,全部可竣工投産,發電量將占全縣總發電量的1/3,可創稅134.8萬元。同時還從臺灣、香港、廣東等地引進外資1500萬元,先後創辦了隆華絲花廠、貝溪毛織廠、雙奧燈飾加工廠,解决農村就業人員達1500餘人。 |
|
- : Shuangxi township
|
|
雙溪 雙溪鄉社區, 雙溪鄉居委會 |
|
|
|
大嶺村 | 禾魚村 | 勤儉村 | 田心洞村 | 車閣田村 | 鬍傢田村 | 撥昌村 | 沐塘村 | 貝溪村 | 金盆村 | 南衝村 | 農林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