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乡镇概况
位于浏阳河上游,湘赣交界之南侧,东连张坊,西接沿溪,南倚永和、七宝山、北邻达浒。距浏阳市区38公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素有“浏东重镇”之称。全镇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366个村(居)民小组,7745户,27719人,其中农业人口25732人,耕地27525亩,其中水田26190亩,旱土1335亩。人口出生率11.47‰,计生率97.1%。所辖村有:兵和村 松江村 蔗棚村 田郊村 松洲村 桥港村 金塘湾村 跨马村 竹山村 南边村 荆冲村 南岳村 南溪村 竹联村 兵山村 云山村 石碑村 观音塘村 溪头村。
经济概况
2005年全镇实现GDP2.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8亿元,农业总产值1.1亿元,财政收入2746万元,同比增长2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760元,增长810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发展。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实施“兴菜优烟”战略,大胆调整种养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粮、菜、烟、猪、羊、林、花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2005年,重点开发优烟1000亩,蔬菜12000亩,花卉苗木1000亩,生猪4万头,黑山羊8000头,其它家禽30万羽。目前,正朝着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基地和现代化示范村试点,农副产品加工,流通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建设“一园五基地”,即“浏阳市生态金柑园”,以蔗棚、南岳、金塘为主的无公害蔬菜基地,以跨马、竹山、田郊为主的花卉苗木基地;以云山、桥港为主的养殖基地;以竹山为主的沼气示范基地;以溪头、石碑、跨马为主的黑山羊示范基地。
历史沿革
官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记载,公元222年,三国东吴设县治,治所设在居陵 (即现在官渡镇),元朝时期再次把官渡作为浏阳县制所在。历史上,这里是湘赣两省的通衢,浏阳东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1992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镇,1995年6月撤区并乡时,保持官渡行政区划不变。2000年12月正式被浏阳市委、市政府确立为浏阳东区中心镇。
基础建设
官渡集镇通过近几年的开发,在“拉通瑶湾街,搬走将军岭,填平低洼地,开发河西区,连接桥港村”的过程中,加大了工作力度,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环境改造的投入,提高了对集镇市场运作的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了官渡的区位优势。特别是中心镇地位的确立,给集镇向小城市跨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华东科技大学设计的官渡镇2001—2002年山水型小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集镇建设在改造城区的同时,实施“河西开发战略”,湘赣大道一期工程已按照通过。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启动,全镇上下正掀起小城市建设的新高潮。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28390男14714女13676家庭户户数7614家庭户总人口(总)26777家庭户男13961家庭户女128160-14岁(总)52370-14岁男26760-14岁女256115-64岁(总)2064515-64岁男1081815-64岁女982765岁及以上(总)250865岁及以上男122065岁及以上女128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7535 |
|
辖:新安、南岳、竹山3个社区;观音塘、田郊、兵和、云山、竹联5个村委会。 |
|
官渡镇占地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约3万,其中农业人口2万,辖5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耕地面积1835公顷,其中水田1745公顷,旱土89公顷,山林6460.5公顷。官渡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无公害蔬菜、烤烟、花木和小水果,今年种植早季无公害蔬菜4200亩,烤烟4026亩,花木800亩,小水果3000亩。2004年全镇实现财政税收2248万元,比上年增长30%以上,实现GDP2.25亿元,农业总产值98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元。
官渡镇有18家花炮企业,其中除一家引线厂和一家鞭炮厂外,其它均完成了规模化改造,年产值都在500万元以上,目前正在进行信息化改造。官渡镇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友华养殖合作社和腾飞金桔生产加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全镇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目前畜牧业和蔬菜、烤烟、小水果种植等发展形势喜人。今年全镇可望实现财政收入2800万元以上,农业总产值过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达到4260元。
官渡镇为发展第三产业,积级致力交通和集镇配套设施的完善,例如安装路灯、整修街道、加强集镇管理,并对村级道路的硬化和通讯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通过努力,今年全镇可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全镇无通讯死角。 |
|
- : Guandu Town
|
|
官渡 |
|
|
|
松江村 | 溪头村 | 南溪村 | 云山村 | 石碑村 | 观音塘村 | 南边村 | 桥港村 | 竹山村 | 金塘湾村 | 南岳村 | 跨马村 | 田郊村 | 兵和村 | 兵山村 | 松洲村 | 蔗棚村 | 竹联村 | 荆冲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