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湖南 >常德 > 安鄉縣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因“洞庭蘭澧諸水各安其流”而得名的安鄉,位於湖南省北部,地處東經111°99′-112°18′、北緯2908′-2945′,北連湖北省公安縣、石首市,南抵湖南省漢壽縣,東接益陽市南縣,西望常德市澧縣、津市、鼎城區。現轄8個鎮、12個鄉、2個國營農場、1個國營漁場,有42個居民委員會,263個村民委員會,4005個村民小組。總集雨面積1087平方公裏,除北矗黃山外,全部為平原,地勢廣阔。全縣總人口57.43萬人,以漢族為主,其中非農業人口11.78萬人。
  自古以來,安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安鄉境內最早人群定居,始於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公元561年建縣,至今已有1438年歷史。三國名將趙雲曾在子竜庵練兵習武,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曾在黃山訪賢,宋代大文學家范仲淹曾隨母至安鄉深柳書院就讀,現代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毛澤東、彭德懷、賀竜、顔昌頤也到此從事過軍事、政治活動,播下革命火種。從1977年至1991年,安鄉共出土文物1850件,其中國傢一級文物13件,二、三級文物125件。
  安鄉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足、河網密佈、土地肥沃、物産豐富,是全國商品糧、商品魚、商品棉、商品油和禽蛋、珍珠生産基地,還有大量的蘆葦、林業資源可供開發利用,其他農副産品如傢禽、黃麻、苎麻、食用菌、蓮藕、蜂蜜、黃花菜等質優量足,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水面資源豐富,共有水域面積37719公頃,占縣域面積的34.7%,其中可養水面近11萬畝,全縣共有百畝以上的湖泊、啞河230個,其中珊泊湖總水面23000畝,年産鮮魚近300萬擔。旅遊資源豐富,全縣已發掘不同歷史時期的墓葬遺址22處,特別是位於湘鄂兩省交界處的黃山頭國傢森林公園,千裏平川,一山獨秀,花草奇異,古跡繁多,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為湖區難得的旅遊休閑勝地。
  發展現狀
  農業。1997年全縣農林牧副漁總産值9.12億元,其中農業産值5.43億元,漁業産值1.62億元,牧業産值2.03億元,林業産值0.04億元。主要農産品産量:糧食總産27.99萬噸,棉花總産2.78萬噸,油料總産5.58萬噸,蘆葦總産2.31萬噸。大宗農業生産保持在全省較領先的地位,棉花、油料、淡水魚産量持繼保持全國百強縣地位。全縣農業生産條件極大改善,共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95.2萬千瓦,擁有大型拖拉機183臺,小型及手扶拖拉機2761臺,農用排灌機械15775臺,漁用機動船557艘,農用汽車420輛。鄉鎮企業蓬勃發展,1997年全縣共有鄉鎮企業15177個,其中鄉辦企業實現總産值9.47億元,實現利潤3113萬元,上繳稅金2975萬元。
  縣珍珠開發公司的魚珠養殖
  工業。全縣共有工業企業3802傢,支柱工業為紡織、輕工、化工、食品、建材工業,有近300傢骨幹企業生産300多種重要産品,其中有20多個獲國優、部優、省優産品稱號。部分産品還出口東南亞、南美、美國等10多個國傢和地區。1997年完成全社會工業總産值9.67億元,鄉及鄉以上工業總産值5.98億元。主要工業産品産量:機製紙及紙板2.78萬噸,碳銨9.12萬噸,力車胎1077萬條,棉紗5200噸,592萬米,工業縫紉機9139架,食用植物油4005噸,配合飼料10319噸,紅磚1.81億塊。
  國內貿易。縣內市場活躍,貨源充足,網點多,品種全,競爭激烈。1997年全縣商品購進總值13.77億元,商品銷售總值11.6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32億元,其中國有經濟零售額1.32億元、集體經濟零售額2.01億元,私營、個體和其它經濟零售額2.99億元。
  交通通訊。安鄉水陸交通方便。安鄉大橋、石龜山大橋的建成通車,使湘北幹綫貫通,公路可直達長沙、嶽陽、武漢、宜昌、沙市。縣內村村子通公路,其中有省縣道油路130公裏。全縣河道通航里程272公裏,水路可直溯長沙、武漢、上海。隨着石長鐵路的通車,三峽工程的上馬,安鄉的交通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郵電通信能力不斷增強,全縣程控電話用戶達2.51萬戶,電話普及率17.3%,移動電話用戶5124戶,無綫尋呼用戶13610戶,1997年郵政、電信共完成業務總量4112萬元。
  對外經濟。安鄉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方位、多渠道引進資金、技術和設備,截止目前,全縣纍计引朝以外資金10730萬元,興辦項目145個;纍计引進境外資金1475.5萬美元,組建中外合資企業5傢,興辦項目5個,其中恆安紙品公司1995年的産值就已突破億元大關。1997年合資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4億元,上繳稅金605萬元。外嚮型經濟已成為全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科教文衛體。1997年縣共有各類中小學校255所,中小學在校學生89037人,有現任教師4511人,學齡兒童入學率和鞏固率均達100%。中專中師考試錄用618人,高考錄取685,非盲率達到98.6%。共實施市以上科技計劃10項,重點推廣農業先進實用技術11項,其中由安鄉承擔的省重點星火計劃和成果推廣項目“雜交棉綜合技術開發”居國內領先水平。獲得省市科技進步奬4項,金橋奬1項,申請專利5項。鞏固發展民辦和廠辦科研開發機7傢,發展科技示範戶2272戶,依靠科技進步新增産值10211萬元,增收節支5105萬元。文藝創作再結碩果,在市以上發表各類文藝作品71件,長篇小說《蘇東坡傳奇》獲市文聯奬,小品《老表退親》獲中國文聯“曹禺”杯三等奬。擁有衛生醫療機構35個,病床1192張,衛生技術人員1433人,有5個鄉鎮辦起了農村合作醫療。1997年在青少年田徑運動會和市少華田徑運動會共獲得金牌6枚、銀牌2枚、銅牌1枚,嚮省體校輸送動員3名,嚮市輸送15名。農村學生體育達標合格率85%,城鎮學生體育達標合格率87%。
  遠景目標
  安鄉縣2010年遠景目標是:國民生産總值達45億元,年均遞增10.5%,其中,2000年達到國民生産總值翻兩番的目標,2010年在2000年基礎上再翻一番;國民收入達34億元,年均增長10%;工農業總産值達77億元;財政收入達2億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3800元,全民和城鎮集體職工年人平工資9300元。
  展望二十一世紀,安鄉縣以改革、發展為主題,以農業産業化、工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為主旋律,以基礎經濟、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外嚮經濟為重點,加快改革調整步伐,加速兩個根本性轉變,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面優化經濟環境,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提高經濟社會效益,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確保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確保全縣2010年遠景目標的實現。
概況 Anxiang County
安乡县 概况
  郵編:415600 代碼:430721 區號:0736
  拼音:ān Xiāng Xiàn,Anxiang Xian
  
    安鄉縣位於湖南省北部,澧水下遊。總面積1086.8平方千米。2004年底,總人口581072人。
    安鄉縣轄8個鎮、12個鄉:城關鎮、大鯨港鎮、黃山頭鎮、三岔河鎮、官壋鎮、下漁口鎮、陳傢嘴鎮、焦圻鎮、安猷鄉、安障鄉、安昌鄉、安宏鄉、安生鄉、安全鄉、安福鄉、安凝鄉、安豐鄉、安裕鄉、安康鄉、安德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地理 ※ Geography
  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位於東經111°59 ′~112°18 ′,北緯29°08' ~29°46';總面積為1087.032平方公裏。耕地面積65.6783萬畝,總水面20.45萬畝。
  安鄉縣凹陷於洞庭盆地北部,北接華容隆起的黃山至虎山臺地,南達衝天湖鞍部,西抵太陽山隆起,東至目平湖突起。縣境在四周隆起起帶控製的斷裂帶之中。地殼厚度推斷為33.8公裏,重力布格異黨值-10~30毫伽,是全省地殼最薄、重力高值區。地質構造復雜,推斷地層有缺失,尚待勘探。
※地形 ※ terrain
安乡县 ※地形
  安鄉縣境內地形比較復雜。丘陵、平原、水域都有。地勢自東北嚮西南傾斜,北境黃山,崗丘起伏,東西約5.5公裏,南北寬約1.5公裏。東麓、虎渡河上設荊江分洪南閘,西麓,鬆滋東支大湖口河穿越馬波湖亞口。安鄉管轄黃山大頂、二頂、虎山在內的崗地2.75平方公裏,占全縣總面積的0.25%。平原占全縣總面積72.61%。水域占全縣總面積的27.14%
※氣候 ※ climate
安乡县 ※气候
  安鄉縣屬中亞熱帶嚮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陽光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氣候地域着異小,適宜工農業生産。但也有寒潮、大風、暴雨、幹旱、冰雹、冰凍等災害性天氣,給工農業生和人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水係 ※ River
  安鄉縣境內主、支河道有8條,以荊江泄洪河流為主,澧水次之,自北嚮南過境,註入洞庭湖。總長280.3公裏,其中0.2%取以灌溉。徑流深度,南部陳傢嘴635毫米左右,北部官當583毫米左右。全境多年平均徑流深度616.2毫米。1989年徑流深度688毫米。
  主要河流有:
  澧水:發源於桑植杉木界,沿安保大垸西側南流,至蔡傢洲灘出境,註入平湖,經本縣流程49公裏。
  五裏河:北起張九臺,南止匯口,為連接鬆滋中支自治局河與澧水洪道的汊河。長3.2公裏。因鬆、澧水位高低、流量大小在不同時的相對轉化,流嚮順逆不定。
  鬆滋河:從鬆滋縣陳二口(陳傢尾附近)進洪後,流至鬍傢崗分為東西兩支。西支經本縣境青竜窖流入澧縣,再經彭傢港、濠口至七裏湖,匯入澧水洪道。東支稱大湖口河,經王守寺、潭子口、大湖口至小望角,與中支匯合,境內流程42公裏。原有自北至南的汊道米湖長河、自西至東串連大湖口河的焦圻河,先後於1938年、1952年堵塞。
  虎渡河:自公安縣虎渡口進洪後,至黃山主峰東麓入縣境,沿大楊樹、董傢當、三仙嘴、六傢渡,至小河口匯入鬆虎洪道,境內流程41公裏。原有理興當河等紊河流汊道,上世紀50年代堵塞。
  藕池河:自石首縣新開鋪進洪後,經南口、管傢鋪、黃金嘴,分為東、中、西3支南註。主流東支過江波渡,經華容、南縣,至註滋口入洞庭湖。中、西支流入安鄉縣境。在縣境內流程43.9公裏。1967-1972年下荊江栽彎取直後,康傢崗河床斷面海拔高程淤積到36-37米,荊江南江故道鼕季斷流。
※歷史 ※ History
  自古以來,安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安鄉境內最早人群定居,始於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公元561年建縣,至今已有1438年歷史。三國名將趙雲曾在子竜庵練兵習武,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曾在黃山頭訪賢,宋代大文學家范仲淹曾隨母至安鄉深柳書院就讀,現代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傢毛澤東、彭德懷、賀竜、顔昌頤也到此從事過軍事、政治活動,播下革命火種。從1977年至1991年,安鄉共出土文物1850件,其中國傢一級文物13件,二、三級文物125件。
  安鄉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足、河網密佈、土地肥沃、物産豐富,是全國商品糧、商品魚、商品棉、商品油和禽蛋、珍珠生産基地,還有大量的蘆葦、林業資源可供開發利用,其他農副産品如傢禽、黃麻、苎麻、亞麻、食用菌、蓮藕、蜂蜜、黃花菜等質優量足,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水面資源豐富,共有水域面積37719公頃,占縣域面積的34.7%,其中可養水面近11萬畝,全縣共有百畝以上的湖泊、啞河230個,其中珊泊湖總水面23000畝,年産鮮魚近300萬擔。旅遊資源豐富,全縣已發掘不同歷史時期的墓葬遺址22處,特別是位於湘鄂兩省交界處的黃山頭國傢森林公園,千裏平川,一山獨秀,花草奇異,古跡繁多,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為湖區難得的旅遊休閑勝地。
  據《今縣釋名》:“隋廢郡置今置,按吳於縣地置南安縣,安鄉蓋因南安為名。”一說據《三國志》:“封曹義為安鄉侯”,以故國為名。
    
    2000年,安鄉縣轄8個鎮、12個鄉:城關鎮、三岔河鎮、下漁口鎮、大鯨港鎮、陳傢嘴鎮、官壋鎮、黃山頭鎮、焦圻鎮、安豐鄉、安生鄉、安全鄉、安宏鄉、安昌鄉、安康鄉、安裕鄉、安障鄉、安猷鄉、安福鄉、安德鄉、安凝鄉。總人口人,其中:543602 城關鎮 79255 大鯨港鎮 14173 黃山頭鎮 38789 三岔河鎮 24960 官壋鎮 19907 下漁口鎮 36228 陳傢嘴鎮 22710 焦圻鎮 19928 安猷鄉 29932 安障鄉 21645 安昌鄉 20901 安宏鄉 19646 安生鄉 17783 安全鄉 29773 安福鄉 24486 安凝鄉 22783 安豐鄉 32503 安裕鄉 25926 安康鄉 25665 安德鄉 16609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2002年,安鄉縣轄8個鎮、12個鄉;50個居委會、256個村委會。
  
    2002年,安鄉縣轄8個鎮、12個鄉。
  2008年,安鄉縣鄉鎮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
  
  一、將城關鎮與安猷鄉合併,設立深柳鎮。以原城關鎮和安猷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深柳鎮的行政區域,深柳鎮轄10個社區居委會、13個建製村,總面積68.06平方公裏,總人口11.61萬人,鎮人民政府駐和平西路。
  
  二、將安豐鄉的偏湖洲、五合剅兩個建製村和豐凝港林場,以及安裕鄉的屢豐、七傢兩個建製村和中碼頭社區居委會劃歸大鯨港鎮管轄。
  
  行政區劃調整後,大鯨港鎮轄5個社區居委會、4個建製村,總面積27.07平方公裏,總人口2.21萬人,鎮人民政府駐大鯨港;安豐鄉轄1個社區居委會、18個建製村,總面積74.69平方公裏,總人口3.21萬人,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安裕鄉轄13個建製村,總面積53.99平方公裏,總人口 2.27萬人,鄉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發展現狀 ※ Development Status
  綜合
  2007年,全縣生産總值突破60億元,達到62.60億元,增長11.6%,比2006年增速快0.5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達到12670元。其中第一産業完成增加值23.46億元、增長7.0%,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1.5%;第二産業完成增加值14.22億元、增長15.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28.3%;第三産業完成增加值24.92億元、增長14.1%,對 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0.2%。三次産業比發展為37.5:22.7:39.8,與2006年相比,第一産業比重下降1.0個百分點,二、三産業比重分別上升0.9和0.1個百分點。
  農業。1997年全縣農林牧副漁總産值9.12億元,其中農業産值5.43億元,漁業産值1.62億元,牧業産值2.03億元,林業産值0.04億元。主要農産品産量:糧食總産27.99萬噸,棉花總産2.78萬噸,油料總産5.58萬噸,蘆葦總産2.31萬噸。大宗農業生産保持在全省較領先的地位,棉花、油料、淡水魚産量持繼保持全國百強縣地位。全縣農業生産條件極大改善,共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95.2萬千瓦,擁有大型拖拉機183臺,小型及手扶拖拉機2761臺,農用排灌機械15775臺,漁用機動船557艘,農用汽車420輛。鄉鎮企業蓬勃發展,1997年全縣共有鄉鎮企業15177個,其中鄉辦企業實現總産值9.47億元,實現利潤3113萬元,上繳稅金2975萬元。
  工業。全縣共有工業企業3802傢,支柱工業為紡織、輕工、化工、食品、建材工業,有近300傢骨幹企業生産300多種重要産品,其中有20多個獲國優、部優、省優産品稱號。部分産品還出口東南亞、南美、美國等10多個國傢和地區。1997年完成全社會工業總産值9.67億元,鄉及鄉以上工業總産值5.98億元。主要工業産品産量:機製紙及紙板2.78萬噸,碳銨9.12萬噸,力車胎1077萬條,棉紗5200噸,592萬米,工業縫紉機9139架,食用植物油4005噸,配合飼料10319噸,紅磚1.81億塊。
  國內貿易。縣內市場活躍,貨源充足,網點多,品種全,競爭激烈。1997年全縣商品購進總值13.77億元,商品銷售總值11.6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32億元,其中國有經濟零售額1.32億元、集體經濟零售額2.01億元,私營、個體和其它經濟零售額2.99億元。
※ 交通通訊 ※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安鄉水陸交通方便。安鄉大橋、石龜山大橋的建成通車,使湘北幹綫貫通,公路可直達長沙、嶽陽、武漢、宜昌、沙市。縣內村村子通公路,其中有省縣道油路130公裏。全縣河道通航里程272公裏,水路可直溯長沙、武漢、上海。隨着石長鐵路的通車,三峽工程的上馬,安鄉的交通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郵電通信能力不斷增強,全縣程控電話用戶達2.51萬戶,電話普及率17.3%,移動電話用戶5124戶,1997年郵政、電信共完成業務總量4112萬元。
※ 對外經濟 ※ Foreign Economic
  安鄉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方位、多渠道引進資金、技術和設備,截止目前,全縣纍计引朝以外資金10730萬元,興辦項目145個;纍计引進境外資金1475.5萬美元,組建中外合資企業5傢,興辦項目5個,其中恆安紙品公司1995年的産值就已突破億元大關。1997年合資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4億元,上繳稅金605萬元。外嚮型經濟已成為全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 科教文衛體 ※ science, education
  1997年縣共有各類中小學校255所,中小學在校學生89037人,有現任教師4511人,學齡兒童入學率和鞏固率均達100%。中專中師考試錄用618人,高考錄取685,非盲率達到98.6%。共實施市以上科技計劃10項,重點推廣農業先進實用技術11項,其中由安鄉承擔的省重點星火計劃和成果推廣項目“雜交棉綜合技術開發”居國內領先水平。獲得省市科技進步奬4項,金橋奬1項,申請專利5項。鞏固發展民辦和廠辦科研開發機7傢,發展科技示範戶2272戶,依靠科技進步新增産值10211萬元,增收節支5105萬元。文藝創作再結碩果,在市以上發表各類文藝作品71件,長篇小說《蘇東坡傳奇》獲市文聯奬,小品《老表退親》獲中國文聯“曹禺”杯三等奬。擁有衛生醫療機構35個,病床1192張,衛生技術人員1433人,有5個鄉鎮辦起了農村合作醫療。1997年在青少年田徑運動會和市少華田徑運動會共獲得金牌6枚、銀牌2枚、銅牌1枚,嚮省體校輸送動員3名,嚮市輸送15名。農村學生體育達標合格率85%,城鎮學生體育達標合格率87%。
※ 遠景目標 ※ vision
  安鄉縣2010年遠景目標是:國民生産總值達45億元,年均遞增10.5%,其中,2000年達到國民生産總值翻兩番的目標,2010年在2000年基礎上再翻一番;國民收入達34億元,年均增長10%;工農業總産值達77億元;財政收入達2億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3800元,全民和城鎮集體職工年人平工資9300元。
  展望二十一世紀,安鄉縣以改革、發展為主題,以農業産業化、工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為主旋律,以基礎經濟、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外嚮經濟為重點,加快改革調整步伐,加速兩個根本性轉變,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面優化經濟環境,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提高經濟社會效益,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確保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確保全縣2010年遠景目標的實現。
行政區劃
  安縣縣城駐地深柳鎮。截至2008年12月31日,安鄉縣轄8個鎮、11個鄉。
  深柳鎮
  轄:東後街、潺陵、下東門、南橋、南門口、四總、五總、城北、書院洲、西門口、長嶺洲、護城、圍庵、保堤、文昌灣、深柳16個居委會。 以及原安猷鄉:官陵湖居委會;蹇傢渡、肖公咀、白馬廟、芝子湖、官保、孟傢洲、子竜庵、下碼頭、新開口、桃花嶺、南豇口、陸傢渡、官陵湖13個村委會。
  大鯨港
  轄:鯨裕、小灣、大灣、永樂4個居委會;西城、豐凝港2個村委會。
  黃山頭鎮
  轄:南禪寺、鳳凰、理興3個居委會;虎山、馬坡湖、傅傢、沙堤、黃湖、心福、木豇 、界溝、鬆蔭、楊傢、長福、成福、福林、丁堤、白傢崗、長山、長峰、東湖18個村委會。
  三岔河鎮
  轄:朝陽門;紫雲宮2個居委會、沙嘴、黃金、新口、天保、驛碼頭、春美、長明、緻惠、三多、羅洲、閤家垸11個村委會。
  官壋鎮
  轄:窯垸、月字街、新平街3個居委會;永興、永安、安官渡、新建、團结、穆安、新樂、鬍傢、晌水窯、五鬥窯、紫金渡、興隆、官村13個村委會。
  下漁口鎮
  轄:下漁口、颳傢洲2個居委會;三西、成功、東河、永富、康樂、夾口、東夾、西洲、常安、同興、安豐、和興、國興、天星洲、漁口、保安、聯合、萬餘洲、重興、竹林、安惠、永南22個村委會。
  陳傢嘴鎮
  轄:東街、朝陽、沙河口3個居委會;仁壽、六角尾、漢興、洪山、百福、雙喜、永興、梅寶孚、南山、三湖、常福、五七場、連城、沙河口、聯盟、門板洲15個村委會。
  焦圻鎮
  轄:民主、和平2個居委會;安金、荷花山、長樂、張傢拐、長興、五一、三合、北堤、青竜窯、新碼頭10個村委會。
  安障鄉
  轄:黃山崗、南婚、會子廟3個居委會;遵保、福昌橋、德興、沙湖口、岩豇口、王傢灣、新豇口、車傢鋪、黃山崗9個村委會。
  安昌鄉
  轄:三仙咀居委會;黃獅嘴、大中、何傢鋪、南堤拐、白粉嘴、金傢**、寶塔、梅傢洲、喻傢渡、五福橋、六合垸、丁傢渡12個村委會。
  安宏鄉
  轄:唐傢鋪居委會;樅楊樹、西李傢、同春、潘田、和平、唐傢鋪、太平、格道灣、宏湖、小河口、八百弓11個村委會。
  安生鄉
  轄:大楊樹居委會;廣福、蓮花、蔡傢、大楊樹、腰港、五星、安仁、中心、官堰、鄢傢洲、護安、合興、化興13個村委會。
  安全鄉
  轄:董傢居委會;董傢、毛傢豇、潭子頭、沙灘口、西堤、王傢、八股頭、馬傢渡、高楊、茶窖、恆豐、兩美、劉傢嘴、槐樹、潘傢溪、丁傢洲、至中17個村委會。
  安福鄉
  轄:大湖口居委會;鬆湖、大湖口、黃田湖、中嶺、花林、潭子口、岩橋、東保、南陽、楊樹潭、同福、夾夾、大羅、雙合14個村委會。
  安凝鄉
  轄:張九臺居委會;新興堡、夾洲、東堤、小港、姚傢、東安、團洲、望槐、保凝湖、天福、重陽廟、新豇、自治局、雙同、億中15個村委會。
  安豐鄉
  轄:出口洲居委會;偏湖洲、五合豇、永和垸、功成垸、中河口、西臺尾、澧陽垸、西南洲、千弓山、東南洲、出口洲、武局口、永鎮垸、鐵路灣、匯口、歐傢豇、白蠃灣、豆港、黃傢臺、復興、高圍21個村委會。
  安裕鄉
  轄:中碼頭居委會;雙剅口、羌口、新河口、五陽、一分局、同慶、三咀、屢豐、七傢、槐西、五一、槐圃、新安、又新、安慶15個村委會和一個高效漁村。
  安康鄉
  轄:北河口居委會;沙陽、福美、杜傢鋪、仙桃嘴、北河口、畢傢山、鎮安、清安、永德、大洲、嚮陽、安民、安興、蝦趴堖、七星、泥豇口、育成17個村委會。
  安德鄉
  轄:蘆林鋪居委會;田傢溝、中和 、和豐、中山、竹豐、麻田崗、楊樹、西河、四分局、民阜10個村委會。
安鄉縣名的由來 The origin of the name Anxiang
  明隆慶《嶽州府志》載,縣境“左挹洞庭,右接蘭澧”,取“洞庭蘭澧諸水各安其流”之義名縣。
范仲淹在安鄉的傳說 Zhongyan legend in Ann Township
  宋朝偉大的政治傢和文學家范仲淹,出生於江蘇省吳縣。兩歲時喪父,後隨母至安鄉縣,在城北鸛港(今書院洲)興國觀讀書。這裏,至今還流傳着有關他的很多傳說。“重修興國觀”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年,興國觀不幸失火,變成了一片廢墟。家乡父老想重修興國觀,雖經多方募捐,衹是一紙空談。這時有人建議,范仲淹如今做了大官,何不求助於他呢?大傢認為這個主意很好,决定派范仲淹的同學潘安生前往。
  潘安生到了京城,范仲淹熱情地接待了他。潘安生把自己來京的目的告訴了他。他說:“我自幼傢境貧寒,你是知道的,如今,我雖然做了官,也沒有積蓄,實在對不起。”
  潘安生聽了這話,心裏冷了半截,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范仲淹看到老同學臉色的變化,心裏也有點難過。他從椅子上站起來,低着頭,來回地走着,思考着,突然,他擡起頭來,回到座位上,對潘安生說:“我們的學堂現在哪裏?”
  “在興國觀的東廂房。”
  “我那時坐在哪裏?”
  “你坐在靠後面的窗戶邊。”
  “你沒有記錯嗎?”
  “沒有。”潘安生肯定地說。
  “現在還找得到地方嗎?”
  “找得到。”
  “好,你馬上回去,就在我的座位下,有一缸銀子,你把它挖出來,足夠修興國觀了。”
  潘安生高興得跳了起來。說:“那是你傢的銀子嗎?”“不是的。”“你怎麽知道那裏有銀子呢?”
  “有一天,我打掃學堂,發現我的座位下有一塊地磚鬆了,想把它扶正安好。我拿起地磚,發現下面有個洞,再仔細一看,裏面有一缸銀子。接着,我就把磚蓋好了。”
  “那時你傢貧窮,為什麽不拿出來使用呢?”
  “這是不義之財,我怎麽能隨便使用呢?”
  潘安生回到家乡,按照范仲淹指點的方位,果然挖出了一缸銀子,家乡父老無不歡喜。不久,一座雄偉壯麗的興國觀,終於建成了。(安鄉方志辦供稿)
英文解釋
  1. n.:  Anxiang County
近義詞
安鄉
相關詞
中國疾病預防機構區域????業公司????業國企????務管理局
包含詞
安鄉縣西晚泊安鄉縣中醫院
安鄉縣人民醫院安鄉縣第一中學
安鄉縣潺陵醫院安鄉縣????務管理局
安鄉縣婦幼保健站安鄉縣第二服裝廠
安鄉縣衛生防疫站安鄉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安鄉縣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安鄉縣保健康復中心
湖南省安鄉縣棉紡織廠中共安鄉縣委黨校丞授站
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棉紡織廠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棉麻總公司
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棉麻公司中優質棉軋花廠湖南省常德市安鄉縣棉麻公司中碼頭倉庫
分類詳情
張開大鯨港鎮張開安昌鄉張開安德鄉張開下漁口鎮張開城關鎮
張開三岔河鎮張開安豐鄉張開安宏鄉張開安福鄉張開黃山頭鎮
張開安康鄉張開安凝鄉張開安全鄉張開安生鄉張開安猷鄉
張開安障鄉張開陳傢嘴鎮張開官壋鎮張開焦圻鎮張開安裕鄉
張開官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