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 > 泰國 > 北部地區 >清邁府 > 清邁
顯示地圖
目錄
qīng mài qīng mài
  泰國第二大城市。位於泰國西北部,為泰國北部宗教、經濟、文化、教育、交通中心,人口10萬
清高超逸 Lofty free and natural
  清高超逸。 宋 魏泰 《東軒筆錄》捲十:“頃年 滕宗亮 謫守 巴陵郡 ,有 華州 回道士 上謁,風骨聳秀,神宇清邁。” 宋 文天祥 《劉定伯墓志銘》:“予前在 宣州 ,君以詩來,思緻清邁。” 元 劉祁 《歸潛志》捲九:“夢中作詩或得句,多清邁出塵。”
旅遊 Travel
  清邁最佳旅遊時間: 作為東南亞著名的避暑旅遊勝地,每年6月~10月,是清邁的最佳旅遊季節。但需註意天氣預報,避開連續雨天。 清邁美食: 品嚐清邁地道菜式的最佳方法是進食清邁傳統的康馬
  晚餐(khan tok dinner)及“卡奧·索易”風味小吃 。 “康馬”(khantok),是一種別有風味的晚餐,khan意為碗,tok為矮的圓臺。據說原是皇帝所吃。吃時不設餐桌,衹有矮小的圓桌。進食的人必須事先脫去鞋子,然後盤膝席地圍坐“康馬”周圍。昔日吃康馬晚餐均伴以蠟燭照明,現在已改用燈光微暗的電燈替代。進食前先喝清涼的飲料,然後上萊,飯放在傳統的竹簍中。用餐時有指甲舞、蠟燭舞之類民間舞蹈和音樂助興,氣氛愉快,饒有風味。著名的康馬晚餐費用為200銖,包括接送遊客來往、一頓豐盛的地道泰式佳餚、泰國傳統歌舞、泰北少數民族舞蹈表演等。
  清邁的“卡奧·索易”,則是一種泰國北部小吃,味道辣、酸、甜俱有,十分可口,由普通的黃色面餅澆以濃濃的咖哩醬,再鋪上煎餅即成。
  清邁當地菜以“辣味”聞名,炸食、炒菜種類很多,風味獨特,還有許多小有名氣的當地風味食品,味道自然鮮美。風味食品包括頗辣的辣腸和辣味溫和的考索以面,泰北咖哩和肉醬等。清邁的辣腸形狀較中國的略大,可切片後蘸魚露吃,也可切片後佐以花生、檸檬粒、生菜、生薑和辣椒子伴食;泰北咖喱香而不辣,頗合華人口味;肉醬香脆可口,是以蝦糕、辣椒伴以豬肉條、佐以炸豬皮製成。
  泰北名菜有烤雞、"som tam"木瓜沙律(這種沙律混合了木瓜絲、蝦米、檸檬汁、魚露、大蒜和隨意摻雜的碎辣椒)以及一種叫"naem"的酸肉。
  清邁有許多餐廳和酒樓,有專門供應各國菜式的餐廳,亦有供應地道泰北美味的濃辣菜式的酒樓,還擁有不少外國餐館,大多價格適當。市中心位於chang klan路和loi khro路交匯處西側的長康路附近,則是著名的夜市,開設有各種風味熟食檔和餐館,自黃昏至半夜,熱鬧異常,在此購物、夜宵,富有情趣。
  清邁購物: 清邁的手工藝品全國聞名,遠銷海外。主要有木雕、漆器、銀器、藤器和竹器等精美工藝品。旅遊清邁,帶回其中個人偏愛的珍品,留作紀念回味,似乎必不可少。
  清邁是全國手工藝品的中心,素以傳統手工藝品品種繁多、質量上乘而聞名天下。這裏,巧手細筆、描花繪紋的技藝,已薪火相傳、綿延數代。這些工藝品均為家庭式生産,多是人工製作,古樸精緻,惹人喜愛。品種包括花俏的棉織品、精美的漆器、手繪的紙傘、藤製工藝品、細緻的木雕、凸花銀器、五光十色的絲織品,以及海水緑色澤的青瓷等。此外,同樣量多而質佳的産品還有由北方山居部落所製做的刺綉及銀飾、珠寶等。其他受到矚目的産品有光澤閃爍的銅器、木雕及藤製傢俱、手編草席、泰式樂器、黑金鑲嵌品、蠟染布料、釉彩陶器以及竹編的籃子等等。
  清邁市中心的長康路,是紀念品和日用品商店的集中地,也是著名的夜市(night bazaar),位於chang klan路和loi khro路交匯處西側。夜市所賣的紀念品,包羅萬象,價格便宜,盡是當地出産的手工藝品,其中包括各式各樣的古董、銀製首飾、山區少數民族刺綉布袋、泰絲和棉織品、竹編製品、青瓷、銀器、傢具、漆器、木雕和手繪紙傘等。夜市並開設有各種風味的熟食檔和餐館。每當黃昏降臨,這裏便熱鬧起來,車水馬竜,人來人往,一直到半夜11:30左右纔告結束。但在這裏購物,一定要還價,否則會吃虧。
  清邁交通: 清邁市內有黃色車身的巴土,也有三輪人力車、嘟嘟車和的士。巴士路綫不多,清邁市地圖標有各巴土路綫。嘟嘟車市內單程一般在10銖,比巴士方便很多。清邁市的嘟嘟車一日收300多銖車費,由司機載遊客去各景點遊覽。清邁市舊城有很多自行車和摩托車出租店,每天的租金分別是30銖和200多銖,出租手續很簡單。清邁市 區路段平坦,騎車自助遊,一兩天可遊遍清邁的風景點。
  清邁住宿: 清邁旅遊服務業十分發達,飯店賓館衆多,服務良好,令人滿意。各檔賓館特色各異,可滿足不同層次需要。相對言之,下述賓館名聲不錯,可考慮選擇之。
  novotel的caribbean餐廳每晚都有歌舞表演,深受遊客喜歡,並且附近的高爾夫球場價格比較便宜;清邁廣場飯店靠近夜市,地理位置優越,服務和設備都不錯;chiang inn hotel地理位置非常好,投宿客人以歐美人占壓倒多數;suriwongse zenilh hotel的健身俱樂部深受歡迎;mae ping hotel位於市中心,靠近夜市,地理位置優越,歌星鄧麗君生前亦非常喜歡這裏,飯店服務深受遊客好評;皇傢公主飯店位於夜市附近的市中心地帶,日本料理餐廳和粵菜餐廳深受客人歡迎;amari rincome hotel距離市中心街區雖然較遠,但四周環境和緑化都不錯,並且交通十分方便。 當然,以上賓館大都價格不菲,若不想在住宿方面花銷過大的話,可另選廉價賓館或旅館下榻。 清邁娛樂: 清邁的地方文化獨樹一幟,地方舞蹈極具鮮明個性。觀看清邁婀娜多姿的民族舞蹈,是到當地觀光旅遊主要的娛樂活動之一。這些舞蹈,可說是百看不厭,一朝看過,終身難忘。清邁另一項激動人心的娛樂活動是觀賞大象表演或與象共舞,同象共樂。清邁的大象表演雖然不如素林(surin)規模龐大,亦似乎不如芭堤雅那般名氣響亮,但野象訓練中心豐富的大象節目同樣引人入勝,毫不遜色後者。
  
  清邁位於曼𠔌以北七百公裏,是泰國第二大城市,面積僅為曼𠔌市七分之一,而且與曼𠔌形成強烈對比。清邁擁有獨特的歷史和濃厚古雅的氣息,故能成為具有魅力的旅遊勝地;亦是泰北地區的著名重鎮。
  這個被譽為[北方玫瑰]的城市歷史遠久,可追朔到十三世紀末期,文化一直延續多個世紀。相對之下,曼𠔌則衹有二百餘年的歷史。
  清邁號稱“清涼之都”。清邁一個生活的城市,沒有消磨時間的溫柔海灘、沒有瘋狂血拼的豪華商場,有的衹是近乎於凝固的時間和讓人心情無比舒爽的安靜。每傢的小院都收拾得很幹淨,緑樹掩映,花枝越過籬笆;曾經行色匆匆、來自於全世界各地的背包客不約而同地放慢了腳步,小心地把自己的節奏與這裏固有的氛圍合拍,快一點、鬧一點,似乎都抹殺了這裏悠然慵懶的本意。城裏有很多的廟宇,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遊客喜歡去的地方,當地人和遊人就這樣和諧地相處。
  清邁號稱“美人窩”,這裏的女人膚色白細,身材婀娜,是泰國最美的女人。清邁的美女在泰國歷史上就很有名,據說泰國的年度選美大賽,勝出的“泰國小姐”多來自於清邁。據導遊說,每年這裏都要以各種水果為名舉行選美比賽,如香蕉美女、菠蘿美女等。除了選美外,女人大多從事小買賣,清邁夜市就有許多美麗的女人,看得人眼花繚亂。清邁郊外的姍甘平村是著名的美女村,每日遊客雲集至此,都想在此尋覓一下泰國美女的芳蹤。
  據亞洲周刊的一項調查,清邁在亞洲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中名列第13位,領先於第17位的首都曼𠔌。很多外國人選擇在清邁常住,他們認為清邁既有濃厚的文化氣息,又無曼𠔌的交通堵塞和空氣污染之虞,定居此地何其悠哉遊哉。
  清邁曾為獨立自主的蘭納王朝的首都,現時仍保留大量的文化遺跡,是泰北地區的藝術及建築物的集中地。在故城墻的四周仍可見護城河和城門,附近無數古舊佛寺和其它的紀念碑,全是昔日顯赫時期的證據。最接近市區而值得參觀是雄踞山峰的雙竜寺(wat phrathat doi suthep)和泰皇夏日行宮(phuping palace)。
  平河盆𠔌是塊肥沃的大平原,擁有連綿的稻田、果園及蘭花圃和無數小村落,一如喃奔府(lamphun),大部分居民仍依循傳統農傢的生活方式。從清邁出發,作半日遊,或是整日遊的地方有數個選擇:如泰境內最高的doi inthanon國傢公園位於海拔2,585公尺,所有花卉列為受保護植物,備受歡迎的野餐理想地mae klang waterfall和山色動人的湄沙(mae sa)區。
  清邁有許多餐廳和酒樓,有專門供應各國菜式的餐廳,亦有供應地道泰北美味的濃辣菜式的酒樓。品嚐地道菜式的最佳方法是進食清邁傳統的考篤晚餐(khan tok dinner)。khan意為碗,tok即為矮的圓臺。考篤晚餐是席地而坐,圍着矮圓臺,吃着盛在碗裏的地道菜色,並佐以泰北傳統音樂和民族舞蹈表演。
  清邁的晚間娛樂場所有好幾處,雖然不如曼𠔌那樣繁多,但卻各有風格。如著名的夜市(night bazaar)是購物的好去處,其他的商店同樣提供價廉物美的商品,任君選擇。
  清邁另一極負盛名的特色是豐富的手工藝品,可說是全世界最大的家庭式輕工業中心之一。各種手工藝品都帶着泰北特色。技師沿用着世代相傳的工藝,精心製作品類繁多的銀器、木雕、漆器、清瓷、絲棉織品、手繪紙傘及各種工藝品。遊客在選購紀念品之餘,參觀各手工藝工場同樣是賞心樂事的,在wualai,寶山(bo sang),桑甘烹(san kamphaeng)和hang dong 等區,常見整條村落的居民從事手工藝品的生産,而這些村落正是購物者的天堂。
清邁市(泰語 Chiang Mai (Thai
  清邁市(泰語:เชียงใหม่),是泰國第二大的城市,是清邁府的首府,也是泰國北部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人口大概25萬人。
  
  歷史
  1296年由孟萊王由清萊遷至該地,起了城墻與護城河,將該地建設成蘭納泰王國(中文史料稱蘭納泰王國為“八百媳婦國”)的首都納空清邁。受元朝及明朝君主册封。
  14世紀以來,蘭納泰王國受佛教影響,在清邁建立很多佛寺。逐漸成為佛教聖地
  1477年蘭納泰的提洛卡拉王在柴迪隆寺舉行第8次世界佛教會議,是為清邁市的黃金時代。
  1564年起被緬甸控製。
  1774年吞武裏王朝國王鄭信從緬甸人手中再度奪回清邁
  19世紀中葉後期,拉瑪五世就任暹羅國王,撤銷藩王制度,將清邁地區置府(省),清邁市成為清邁府的首府。
  1980年代起,清邁漸漸發展成泰國北部重要城市和旅遊中心。
  地理和氣候
  清邁市(東經98°58′北緯18°46′)距離曼𠔌北面約700公裏,海拔高約310米的中部盆地上。
  
  清邁市氣候宜人,鼕暖夏涼,是著名的避暑勝地。
  
  教育
  清邁大學
  密柱農學院
  西北工學院
  私立西北大學
  旅遊
  清邁古城——建於1296年的清邁古城,呈四方形,每邊城界長約1.5公裏,四邊均由城墻和護城河包圍着,現時城墻和護城河均保存良好。為防止古城景觀受到破壞,清邁市政府於1990年禁止市區建築高樓,並為護城河加建濾水設施。
  清邁素貼山——素貼寺的平臺(海拔1053米),本可以把清邁市全景盡收眼底(但是由於近幾年到了鼕季的耕種季節,農民們買不起肥料就燒瀝青來肥沃土地,結果整個泰國北部都是煙霧繚繞,能見度極差)。清邁皇后的舊宮,雖然不大但是裏面鳥語花香,蝴蝶飛舞,異常漂亮。
  清邁藝術文化中心——這座博物館的建築物建於1924年,有展示清邁的歷史資料、清邁人古今生活、清邁佛教文化、農業及山地民族資料等。位於文化中心的正前方,是著名的三王雕像,三位對清邁有重大貢獻的人物:蘭甘亨大帝、孟萊王和南蒙王並立,常有當地人在雕像前燒香獻花,以示尊敬。
  柴迪隆寺(Wat Chedi Luang)——位於清邁古城的中央,柴迪隆寺在泰文的意思是“大塔寺”,又譯作隆聖骨寺。這座納蘭泰王朝建築形式的大佛塔建於公元1441年原高90米,於1447年於此寺舉行著名的第8屆世界佛教會議。但經歷1545年大地震和16世紀泰緬戰爭,現時寺廟略見傾頗,高度僅剩60米高,原存於此塔東面神龕的玉佛,後移至曼𠔌玉佛寺。近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日本政府出資修繕,以保存原貌。
  鬆達寺(Wat Suan Duk)——泰文意思是“花園寺”。此地位於清邁古城外西邊,建於公元1373年,原本是為佛學大師素瑪那泰拉(Phra Sumana Thera)雨季時的居所,後曾成為納蘭泰王朝的“禦花園”,傳說在鬆達寺的最大佛塔下埋了佛捨利子,而每個超過一人高的白色塔林亦是納蘭泰王室過世後埋葬處。此寺有一座建於16世紀的青銅佛像,每年4月清邁潑水節的主要儀式都會在該寺舉行。
  帕邢寺(Wat Phra Singh)——位於清邁古城內Rajdamnoen Road和Samlam Road交界。被視為清邁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由明萊王朝的帕邀王建於1345年,目的是用來供奉其父王的骨灰。屹立該寺的大佛像,據說是由斯裏蘭卡請來的,不過外貌則是泰北風格。每年潑水寺帕邢寺會為佛像淨身。
  夜市-Night Bazaar--清邁最熱鬧的地方,原衹是昌康路(Chang Klan Road)的一群攤販,因附近旅館林立,得地利之便,現已成為固定上有棚架、路邊攤販雲集的夜市,販售各式各樣的廉價品,每天晚上都有,從日落到晚間 11 點。大部分的當地特産都可在這兒買到,如木雕、漆器、銀器、古董、香腸、各式服飾、水果和點心,一應俱全。
  交通
  航空
  清邁國際機場(Chiang Mai International Airport)是泰國五大國際機場之一,亦是國際航班抵達泰北地區的門戶。國際航班直接飛往新加坡、香港、臺北等一些亞洲城市。而國內航班可以轉載到其他泰國機場。
  
  機場在清邁市中心西南面約4公裏。
  
  鐵路
  有火車鐵路貫通清邁和南面的曼𠔌、及北部的市鎮。中國計劃將滇南鐵路自云南昆明南下出境,其中一個方案是接連清邁市。
  
  市內交通
  清邁市主要靠以下幾種交通工具:
  
  出租車——泰北地區衹有清邁市內看到有跳表的出租車,該類出租車可以按距離而收費,或可以在上車前和司機議好車資。
  雙排車(Songthaew)——是泰北最常見的交通工具,車身以棗紅色為主色,由於車後面有一載客車廂,左右各有兩排長條形的座椅,故稱為雙排車,運作形式介乎巴士與出租車之間:雙排車有運行固定路綫,按照距離長短收費,乘客衹要揚手示意便可隨時上車,亦可嚮司機議價或包車。
  嘟嘟車(Tuk-Tuk)——屬改裝機車,一般是三輪機車,通常衹在市內作短程行駛,需議價。
  摩托出租車——由一位摩托車司機載一位乘客,需要議價。
  著名人物
  鄧麗君——1970年代臺灣著名歌手,1995年5月8日逝世於清邁市。
  維特維斯特·海倫亞沃恩酷——昵稱Pich或者Pchy,泰國演員和歌手。
  友好城市
   上海, 中國 (2000)
   日惹, 印度尼西亞 (2007)
No. 5
  ①泰國北部的府。北鄰緬甸。全國最大的行政區。面積20107平方公裏。人口128.6萬(1986)。首府清邁。多山。東部為坤丹山脈,西部為英坦昂山脈,山峰多在2,000米以上,主峰英坦昂峰是全國最高峰,海拔2,576米。中部為賓河流域。森林面積16,700平方公裏,占全府土地73%。十三世紀時,建有蘭那(或稱“南掌”)王國,多歷史文物。産煙葉著名,産量居全國第一。其他有柚木、稻米等。有紡織、碾米、捲煙等廠。礦産有石油、鎢、銀、錫等。
  ②泰國北部第一大城,清邁府首府。泰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於賓河兩岸。人口10.2萬(1980)。市郊土地肥沃,農産富饒。1296年起曾為蘭那王朝(或稱“南掌”)都城。舊城在河西,新城在河東,有兩座橋梁相連。以手工藝著名,有珠寶首飾、銀器、陶器、木雕、絲綢等。工業有柚木初步加工和鋸木等。交通發達,為北綫鐵路終點站,距曼𠔌752公裏。設有機場。有清邁大學、工藝學院、農學院等大專院校。市內寺廟約百座,有建於十三世紀的清門寺。市郊素貼山,有建於十六世紀的佛寺,為各地佛教徒朝拜聖地。旅遊業發達。
  清邁素以“美女和玫瑰”享譽天下,手工藝品名聞全國,遠銷國外,是泰國北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也是泰國第二大城市。距曼𠔌700公裏,位於海拔300米的高原盆地,四周群山環抱,氣候涼爽,景色旖旎,古跡衆多,商業繁榮,是東南亞著名的避暑旅遊勝地。
  清邁是泰國古都,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建於1296年。1296年4月14日清晨4點,清邁在曼格萊王(King Mengral)的領導下落成,伏着良田千裏、濱河(Maeping)護衛,清邁成為泰國黃金時期的根據地,並逐漸成長為現今泰國最大的一府、第二大城。
  在清邁的府會廳前有一座三王雕像,述說着清邁城是得到了另外兩位國王的幫助。傳說曼格萊王在一次打獵時發現這裏出現被視為吉祥象徵的白色水鹿、白鹿與白老鼠,因此决定在此建城。曼格萊王與素可泰的藍坎亨王(King Ramkhamhaeng)、帕堯(Phayao)的南蒙王(King Ngam Muang)互結友好條約,形同兄弟,在建造清邁城時,得到二王非常大的幫助,集結了9萬人參與城市的興建。建好後的清邁城繞着一條18公尺的護城河,是一個長方形,東西寬1800公尺,南北長2000公尺。
  清邁的黃金時代是在提洛卡拉王在位期間(西元1441到1487年),他蓋了柴尤寺(Wat Chet Yot)、 完成了柴迪隆寺(Wat Chedi Luang),並於西元1455年在柴尤寺舉辦了第八次的世界佛教會議,將蘭那的文化帶到全盛時期。
  現今的清邁府總共有將近150萬的人口,面積10,107平方公裏,有臺灣的1/3大,但是觀光客多半還是僅參觀位於清邁府西方、占地360平方公裏的清邁古城及其近郊。清邁城處海拔310公尺的盆地上,距離曼𠔌700公裏,凡是北部的宗教、文化、經濟、教育和運輸都以此為中心,它與曼𠔌有着天壤地別的時空感,曼𠔌炫麗又忙碌,清邁則純樸悠閑,是泰國最讓人流連忘返的城市。
英文解釋
  1. n.:  Chiengmai
  2. lat.:  Chiang Mai
近義詞
清邁, 清邁府直轄縣
包含詞
清邁府
分類詳情
蘭花園素貼寺鬆達寺布帕壤寺柴尤寺
聖方寺帕烘寺潘道寺菩辛寺烏孟寺
瑪哈彎寺城墻與城門柴迪隆寺古道寺清曼寺
清邁文華東方度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