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河口鎮位於灄水源頭,因地處竜船河、竹桿河匯合處,亦稱“兩河口”、“雙竜鎮”。始建於唐朝中葉,得水陸交通之便,商賈雲集,商貿活躍,市場繁榮,素有“金三角”、“小漢口”之稱。土地革命時期,曾是第一屆孝感地委機關所在地。全鎮國土面積43平方公裏,11個村,5個居委會,總人口23500人。
農業上先後建成了1000畝板慄基地,800畝無性繁殖基地,500畝月柿基地,500畝反季節大棚蔬菜基地和三個千頭牛養殖基地,金薯加工基地,形成了穩定的種植業、發達的養殖業、先進的加工業。對14傢鎮辦企業進行了改製,盤活了資産存量,招商引進技術、人才、資金、設備,提高了産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能力。 99年實現銷售收入7600萬元,利稅320多萬元,實現了鎮辦企業産值、利稅、效益的同步增長。建成了農副産品一條街、建材裝潢一條街、五金百貨一條街、成衣布匹一條街、仿歐商業一條街、風味小吃三條巷,全鎮集市貿易日成交額達120多萬元。建成了中心街、五一街、富民街、南河街、沿河街、朝陽街,城鎮建設形成了“四縱四橫一環行”的新型城區框架,城區面積由過去的0.5平方公裏發展到今天的4平方公裏, 城區人口由以前的3000人增加到現在的12000人, 完成了城鎮電網改造及水、電、路、燈、消防等配套設施,使城區面貌由紊亂型嚮亮麗型大大跨越了一步。
1999年實現工農業總産值7.2億元, 財政收入785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2378元;96、98 兩年在全省小城鎮建設競賽中獲三等奬;98年獲孝感市“發展民營經濟十強鄉鎮”;99年被授予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文明鄉鎮”稱號,被省委宣傳部列為全省文明創建試點鎮;98、99連續兩年在全縣綜合目標考核中榮獲第一名;2000年被中共湖北省委授予“六好鄉鎮黨委”稱號。 |
|
鎮政府駐河口,人口24052人,面積43.9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河口一、河口二、河口三、河口四、河口五、河口、花園、煙墩、石盤、上榨、邱崗、陳樓、群建、西山、金墩、順山。 |
|
百年商埠——河口鎮基本情況簡介
河口鎮位於鄂東北“三市”(武漢市、孝感市、黃岡市)“兩縣一區”(大悟縣、紅安縣、黃陂區)交界處,為武漢市外圍“百年商埠”。全鎮轄11個村4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5萬人。2006年全鎮財政收入460萬元。
河口自古就是南北交通重鎮,自古交通便利,商賈雲集,俗有“金三角”、“小漢口”之稱和“挑不完的宣化、填不滿的河口”之說,是孝感市重點“口子鎮”之一。鎮內基礎設施完善,政策寬鬆,環境優越,是各地客商理想的投資之地。南距武漢市城區79公裏,北距京珠高速公路46公裏、107國道55公裏、京廣鐵路廣水站57公裏,東距京九“大動脈”麻城站60公裏。鎮內現有兩條省級公路黃土綫、宋應綫一縱一橫交匯於此,貫穿全境,將河口融入全國交通大網絡。
該鎮人居環境良好,“四縱四橫一環形”的城區框架內合理分佈着工業區、商貿區、服務區、生活區等六大區域。城區水、電、路、訊、緑化等配套設施完善,有日供水1200噸的自來水廠;有35千伏的四遙變電站;有靈敏的程控電話網絡、“寬帶網”和“移動”、“聯通”無綫信息網絡;河口衛生院已升格為縣二醫院,新的門診大樓已竣工投入使用,是孝感市醫療條件最好的鄉鎮衛生院;鎮中中考升學率已連續三年居全縣鄉鎮中學首位;河口電視臺自辦節目可覆蓋全鎮各個村組及周邊7個鄉鎮;三大超市及服裝一條街,隨時能購買到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侯傢衝水庫自然生態環境,是居民登山、狩獵、垂釣、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
該鎮工業基礎雄厚:河口鄉鎮企業起步較早,工業基礎配套設施完善,擁有輕紡、建材、飲料、服務等行業的鎮辦集體企業14傢,廠房、土地、倉庫、機械設備等存量資産8000多萬元,我們將以最優惠的政策,采取租賃、賣斷等多種辦法,真誠地歡迎各地客商前來考察投資。 |
|
- : Hekou Town
|
|
河口 |
|
|
|
湯河口鎮 | 兩河口鎮 | 草河口鎮 | 三河口鎮 | 沫河口鎮 | 界河口鎮 | 濠河口鎮 | 雙河口鎮 | 麻河口鎮 | 中河口鎮 | 小河口鎮 | 黃河口鎮 | 東河口鎮 | 馬河口鎮 | 浩河口鎮 | 西鄉兩河口鎮 | 雅江縣河口鎮中心完小 | 西鄉縣兩河口鎮中心學校 | 石首市小河口鎮防疫保健站 | 鉛山縣河口鎮防保站 | |
|
|
花園村 | 西山村 | 河口村 | 煙墩村 | 石盤村 | 上榨村 | 邱崗村 | 陳樓村 | 群建村 | 金墩村 | 順山村 | 河口一社區 | 河口二社區 | 河口三社區 | 河口四社區 | 河口五社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