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431600 代碼:420984 區號:0712
拼音:Hàn Chuān Shì 英譯:Hanchuan City
漢川市是湖北省轄縣級市,由孝感市代管。位於湖北省中部偏東,孝感市南隅,漢水下遊。東與武漢市東西湖區、蔡甸區毗鄰,西連天門市、南挨仙桃市,北與應城市、雲夢縣、孝感市接壤。面積1663平方千米。總人口110萬人(2007年末)。
全市轄1個街道、14個鎮、6個鄉:仙女山街道、馬口鎮、城隍鎮、分水鎮、楊林溝鎮、脈旺鎮、田二河鎮、沉湖鎮、垌塚鎮、新堰鎮、廟頭鎮、劉傢隔鎮、麻河鎮、新河鎮、回竜鎮、馬鞍鄉、裏潭鄉、西江鄉、南河鄉、灣潭鄉、韓集鄉。其他:刁汊湖養殖場、華嚴農場、中洲農場等。市政府駐仙女山街道和平大道。
地處江漢平原腹地,漢水由西南嚮東北貫穿全境,把漢川市分為漢南、漢北兩大自然地域,漢南地區約占四分之一,漢北地區約占四分之三。大部分地區地勢平坦,一般高程在海拔23-26米之間。全市平原1285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77.4%;水面280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17%,山丘98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5.6%。刁汊湖區地勢低窪,除在南部有少部分山丘外,整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市最高點為王傢山,海拔203米,最低點在榔頭黃竜潭,海拔 20.1米。主要河流有漢水、漢北河、北支河、中支河等,湖泊有刁汊湖、東湖、青林湖、白石湖、黃竜潭。年均溫16.1℃,年降水量1189毫米。
工業以電力、紡織、機械、輕工、化工、醫藥、建材等為主。農業以水稻、棉花為主,多水産品,素有“魚米之鄉”之稱。盛産甲魚、鱖魚、河蟹、蓮藕、芡實、野鴨、珍珠等。荷(包湖)沙(洋)公路橫貫中部,水運以漢江、漢北河為主。景點有烏龜山、神靈臺、刁汊湖等。 |
漢川-概況 Hanchuan - Overview |
【位置與面積】
漢川市位於湖北省中部偏東,孝感市南隅,漢水下遊。面積1661.3平方千米/1667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07年全市年末總人口(戶籍人口)1098859人
【地形氣候】
漢川市地處江漢平原腹地,大部分地區地勢平坦,一般高程在海拔23-26米之間。全市平原1285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77.4%;水面280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17%,山丘98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5.6%。刁汊湖區地勢低窪,除在南部有少部分山丘外,整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漢水由西南嚮東北貫穿全境,把漢川市分為漢南、漢北兩大自然地域,漢南地區約占四分之一,漢北地區約占四分之三。本市山脈除仙女山外,均分佈於漢南地區與蔡甸區交界的地帶,主要有慄山、雙馬山、橫山、仙獅山、高冠山、化子山等17座,一般高程在海100米左右。全市最高點為王傢山,海拔203米,最低點在榔頭黃竜潭,海拔20.1米。主要河流有漢水、漢北河、北支河、南支河(天門河在漢川境內的名稱)、中支河等,湖泊有刁汊湖、東湖、青林湖、白石湖、黃竜潭。
漢川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1℃,平均日照為1938.5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198MM,無霜期230天。
【國民經濟】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漢川市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團结拼搏,剋難奮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跨入了經濟旺盛增長的新階段,綜合實力不斷增強,1997年躋身全省“十強”。2005年,全市實現生産總值90.1億元,可比增長10%;財政收入5.2億元,漢川汽車站增長12.8%;固定資産投資20.2億元,增長17.2%;農民人均純收入3383元,比上年增加231元。
農業基礎雄厚,産業化特色鮮明。已建成40萬畝優質糧油、25萬畝雙百棉、40萬畝蔬菜、30萬畝水産養殖基地,是全國商品糧、優質棉、優質豬、水産品出口基地和全國水産産業化示範區、江漢平原農業綜合開發重點縣(市),緑色無公害蔬菜生産試點縣(市),甲魚、鱖魚、毛蟹、刁蓮、蓮藕等名特優水産品飲譽海內外,成為全國大中城市的“活鮮庫”。2005年,全市蔬菜、傢禽、水産品産量分列全省一、二、三位,被列入全省優勢農産品和特色農産品基地建設範圍。擁有達利食品、福源食品、溫氏集團、大地公司等規模以上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65傢,刁汊湖緑色水産公司被評為全國農業産業化重點竜頭企業。“汈汊湖”蓮子、“巨竜達”黃花、“富硒”蓮藕等9個品種被農業部認定為緑色食品。
工業初具規模,民營企業發展強勁。形成了以50傢企業為主體的重點骨幹企業群,全市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8傢,其中,年産值過億元企業達到14傢,過千萬元企業116傢,工業經濟實力位居全省“十強”。民營經濟凸顯主體,實現了三個90%,即改製企業民營化率達到90%以上,民營經濟約占全市工業産值的90%,創造的稅收約占市級工商稅收的90%。塊狀産業生機勃勃,以“一綫三區”為重點,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大力發展塊狀經濟,金屬製品、紡織服裝、食品醫藥等主導産業快速發展。市經濟開發區被確定為省級開發區。馬口鎮被評為“中國製綫名鎮”。精品名牌不斷涌現,有80多個産品達省優、部優標準。“福星”牌鋼絲繩、“達利園”牌食品獲中國名牌稱號,福星科技、永和安門業被評為湖北省名牌企業,“福星”牌子午綫輪胎用鋼絲簾綫、“永和安”防火防盜門、“山鄉”牌臘八豆被評為湖北名牌産品,“永和安”、“童霸”、“魚鶴”等品牌被評為“湖北省著名商標”。
紡織業 商貿繁榮活躍,三産業迅猛發展。融入武漢市“一小時物流圈”,倉儲超市、連鎖店、精品店、專賣店等現代物流業發展迅速,現有各類商業網點4.1萬個,建有三星級賓館1座,二星級賓館2座,中高檔賓館12個,其它小型餐館、旅店近千個,融食宿、娛樂於一體。漢川市天賦“旅遊勝地”景色。烏竜山、竜門山、蔡傢嘴、神靈臺、城隍臺等古遺址星羅棋布;仙女山、瀝山、上色湖、白石湖、黃竜湖、汈汊湖等風景區風光旖旎,水闊魚躍,荷花香溢,景色如畫,意境天成,是旅遊觀光、休閑娛樂之勝地。2005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7億元,增長12.2%;實現第三産業增加值26.5億元,可比增長11.7%。
【發展環境】
人居環境舒適和諧。城市基礎設施日臻完善。10萬門程控電話和現代通信網絡直通世界各地,農村人均占有電話量位居湖北省(縣)市第一位。總投資2億多元的農網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城網改造基本完成,生産生活用電保障供給。新建了祥和花園、西湖苑、涵閘河特色一條街等商居建築群和仙女山公園、體育館、遊泳池、人行天橋、第三水廠等公益設施,建成了白雲大酒店、汽車客運中心、廣電大樓等一批標志性建築,城市功能日趨完善,水鄉園林特色初步顯現。修建和改造了和平大道等50條主次幹道,城區面積從改革開放前的4平方公裏擴大到16平方公裏,中等城市的框架基本形成。加快了城市緑化、美化、亮化、淨化工程,被評為湖北省衛生城市。
投資環境寬鬆優惠。工業園區配套設施齊全,基本實現“六通一平”,載體功能明顯提升。軟環境“磁力”日趨增強。鼓勵客商投資的優惠政策不斷規範完善。“兩條隔離帶、四大中心、‘六製’管理”的服務體係使客商在漢川安居樂業。2005年被評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縣(市)。對外合作與交流日益頻繁,與美國馬丁尼茲市、福建長樂市、山東即墨市等城市結為友好城市,已成為國內外客商廣泛投資、發展貿易的“黃金寶地”。
漢正服裝工業城【駐地郵編】
市人民政府駐仙女山街道。郵編:431600。行政區劃代碼:420984。區號:0712。拼音:Hanchuan Shi。 |
漢川市-自然資源 Hanchuan City - Natural Resources |
漢川市有國土面積1663平方公裏,境內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漢明珠”和江漢平原“魚米之鄉”之美譽,工農業生産條件優越。耕地92.8萬畝,養份高,耕作性能好,農作物品種586漢川市個;林地18.7萬畝,森林覆蓋率15.3%,樹種68個,湖河荒灘草場21.5萬畝,宜於放牧;境內有大小河渠685條,大小湖泊13個,塘堰1253個,水域總面積40.4萬畝。位於中部的刁汊湖,是最大的內陸封閉性湖泊,面積14萬畝。漢江穿境內長93公裏,年平均徑流量414.6億立方米。過境漢北河是一條人工運河,渠流面積6339平方公裏,境內長40.6公裏,年平均徑流量19億立方米。現有淡水養殖水面24.5萬畝,養殖品種82個,水産品年産量超過10主要礦産有岩????、高嶺土、石灰石、石英岩和煤,儲量大,品位高,含多種化學成份和伴生礦物質。
漢川市資源豐富,工農業生産條件優越。耕地95.0萬畝,養份高,耕作性能好,農作物品種586個;林地18.7萬畝,森林覆蓋率15.3%,樹種68個,湖河荒灘草場21.5萬畝,宜於放牧;境內有大小河渠685條,大小湖泊13個,塘堰1253個,水域總面積40.4萬畝。位於中部的刁汊湖面積14萬畝,是孝感市第一大淡水湖。漢江穿境內長93公裏,年平均徑流量414.6億立方米。過境漢北河是一條人工運河,渠流面積6339平方公裏,境內長40.6公裏,年平均徑流量19億立方米。現有淡水養殖水面24.5萬畝,養殖品種82個,水産品年産量超過7萬噸。 |
漢川市-行政區劃 Hanchuan City -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2004年底,轄1個街道、14個鎮、6個鄉,42個居委會、570個村委會。
仙女山街道 辦事處駐城關,人口155004人,面積72.7平方千米。轄16個居委會、13個村委會:北橋、嚮傢垸、火猴山、西門、仙人位、霍城臺、祥和花園、山後灣、仙女山、六合垸、歡樂街、走馬嶺、西湖路、廣場路、華二、華一、國光、北橋、七裏、霍城、西門橋、仙女、劉傢臺、港堤、山後灣、泵站河、官備塘、涵閘、徐傢口、田傢嘴、泥湖大隊、施山塔大隊、新樂大隊、原種大隊、長樂大隊、刁東大隊、長虹大隊、洪淌大隊、孔溝大隊、長興鋪大隊。
馬口鎮 鎮政府駐馬口,人口80278人,面積58.1平方千米。轄6個居委會、36個村委會:新正街、曾傢灣、徐傢嶺、石頭路、三五O九、丁集、英山、邱子腦、敖傢、鬆林、八屋窯、周湖、金河、馬口、窯新、新莊、高山、高廟、官山、棗樹、嚴山、五福、關聖、土橋、範嶺、柴林、大咀、船廠、中嶺、舊港、橫山、旭高、丁集、七吳、光明、白馬、廟灣、童嶺、八大、雄偉、雄豐、回竜。
城隍鎮 鎮政府駐城隍,人口50151人,面積72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42個村委會:街道、楊集、河嶺、王集、夏傢湖、友誼、許傢、八古、新潭、新沙、新堤、東七、程灣、木房、柏樹、姚花、嚮傢、魏傢、後灣、嚮陽、鄒傢河、段下、農利、王傢咀、張傢灣、聯群、勤勞、朱竜、楊公垸、群勝、晏傢、同裕、土城、楊池、新華、八棵楊、勝利、中嶺、閘口、鎖泉、八一、前河、新一。
分水鎮 鎮政府駐分水,人口59288人,面積75.6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第一、第二、雙豐、餘臺、友好、土地廟、東嶽廟、羅豐、播義、協力、勤勞、桃園、聯合、鮮魚、淤州、雞公州、夾河、周傢橋、華嚴寺、歪亭閣、四屋、新街、同心、七屋、前進、新農、三星垸、原勝垸、復生垸。
楊林溝鎮 鎮政府駐楊林溝,人口44836人,面積67.9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9個村委會:街道、白魚賽、二首、頭首、柏枝、黎角、陳土臺、曾灣、大排、豪富、細魚、𠔌傢土臺、大興洲、十垸、共青、青豐、青竜、南屏、大黃、大蘆、蔣傢灘、楊林、裴傢洲、溝南、溝北、橋頭、西灣、六抱、新林、小蘆。
脈旺鎮 鎮政府駐脈旺,人口41781人,面積48.7平方千米。轄5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脈南、脈北、馬集、劉口、先鋒、劉夾、西新、東新、又新、直形、桃花、桃閘、三臺、張臺、劉臺、陳垸、小垸、張灣、桃鶴洲、脈南。
田二河鎮 鎮政府駐田二河,人口40090人,面積83.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街道、二河、宋河、黃嶺、夏鳳嶺、支河、前河、七屋、九屋、神靈、嚮灣、燕子、八屋咀、騎竜、陡埠、白果樹、龔咀、馬潭、九洲、劉店、南湖、李集、五豐、蔡湖。
沉湖鎮 鎮政府駐萬福,人口55546人,面積69.5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萬福、福星、杜公、趙灣、柳柯、魏夾、百二沼、塗邱、肖市、燈塔、劉洲、紅豐、剅咀、蔣龔、李花、福星、陳園、老塔、石剅。
垌塚鎮 鎮政府駐垌塚,人口20226人,面積27.7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街道、方集、劉橋、五一、垌塚、新河、老灣、祝溪、青年、塗北、王畈、虎山、新華、興隆、同興、旗桿、朱洪堰。
新堰鎮 鎮政府駐新堰,人口39388人,面積94.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8個村委會:街道、紅星、呂巷、謝集、南北、長份、左渡、三合、中支、蘆子、東湖溝、袁李、馮灣、六合、馮新、楊業、保豐、木瓜嶺、良灣、牛咀、三四、群力、七星、江邊堰、倪集、九聯、汪臺、陳集、十裴。
廟頭鎮 鎮政府駐廟頭,人口35629人,面積56.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廟頭、石咀、太和、李傢口、雷祖、四灣、紅霞、雜姓、廟閘、聯豐、前山、廟頭、黃傢咀、尹傢咀、長堤、人和、七屋臺、王傢、新垸、興隆寺、金傢臺、中心臺、六百弓。
劉傢隔鎮 鎮政府駐劉傢隔,人口44075人,面積114.7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8個村委會:街道、楊水湖、大興、小興、張傢垸、北支、挂口、兩合、新聯、楊灣、碼頭、晨光、劉隔、西寺、府河、三義、豪洲、筆架臺、小鬆湖漁場、四漢河、麽溝、朝陽、條沿、塘咀、麽屋臺、上房、長安、塔湖、五潭、邵傢咀、鄒傢垸、葉傢垸、下房、楊水湖、瓦屋咀、麥嶺咀、學堂屋、直麽溝、刁北、劉姓塘、湯元。
麻河鎮 鎮政府駐麻河,人口34297人,面積58.3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6個村委會:街道、西街、東崗、鬍鄭、張灣、高灣、周灣、祠堂灣、東湖、八潭、紅廟、皇恩、光明、鎮竜、涼亭、吳門、羅門、洪吉、港角、趙西、太平、上楊、陳楊、四聯、順河、三元、光大、包湖。
新河鎮 鎮政府駐紅星,人口58033人,面積134.2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40個村委會:民樂、小河、馬廟、小河、東風、江傢、康傢、燎原、文傢、李傢、唐鬍、洪北、洪一、洪二、洪三、紅衛、漢新、曹傢口、東方紅、鄧傢灣、泗牌、汪傢河、復興、五坊臺、慶豐、餘興、九合、呂傢河、鐵路、頭潭、新湖、漁竜、神靈、聯合、創業、大路、三角洲、柘樹口、丁崗、前河嶺、筍港、半月潭。
回竜鎮 鎮政府駐茶棚,人口34966人,面積64.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街道、楊占、魯臺、杜廟、陳園、菜園、角湖、池口、回竜、金傢會、湯灣、王垸、玉皇、桂花、蠃螄、均垸、皂港、馬城臺、汪陽、花園、茶棚、新橋、汪傢臺。
馬鞍鄉 鄉政府駐馬鞍,人口35316人,面積59.2平方千米。轄29個村委會:艾閘、當碼頭、索子垸、甑山、喻河、紫甲、油榨河、老虎咀、養魚鋪、杉嶺、高觀、魯橋、黃竜、喻集、陡山、榔頭、橫堤、七裏、高嶺、緑洲、馬傢口、南堤、大山、雙山、長崗、潭口、白湖、天成、聯洪。
裏潭鄉 鄉政府駐裏潭,人口27993人,面積48.1平方千米。轄21個村委會:九首、老官、竹林鋪、新集、紅星、李傢堖、裏潭、十姓會、周餘臺、何傢灣、劉楊汪、木剅溝、蔡傢咀、馮傢塔、黃傢灣、曾傢灣、曾傢坡、三汊河、唐傢壩、六渡、糜北。
西江鄉 鄉政府駐西江亭,人口45631人,面積78平方千米。轄30個村委會:五星、紅星、紅光、大橋、高橋、長河、陳臺、前進、高豐、紅旗、挖溝、全心、光明、前豐、紅衛、打雁、新農、江集、永豐、北河、聯衆、團结、進力、聯合、新生、全勝、華豐、民建、和平、齊心。
南河鄉 鄉政府駐南河,人口38061人,面積74.3平方千米。轄25個村委會:北堤、柏樹、走馬、臺頭、先鋒、同興、楊傢洪、老新、瀝山、周湖、同裕、金嶺、業集、何大、卜省、何畈、楓嶺、張馬、雙馬、天鵝、南河、竜燕、鳳凰、薑嶺、荷花橋。
韓集鄉 鄉政府駐韓集,人口40679人,面積76.7平方千米。轄35個村委會:嚎口、馬港、雙河、荷花、金光、蝦集、方傢、竜堤、軍堤、葉三、祁陽、嚴集、永光、祁鬍、曾三、堤角、窯場、長灣、橫堤、竹同、中新、熊傢、大埠、群建、廟灣、紅光、黃木洲、韓集、福星、大房、四灣、九灣、河口、鄧三、紅櫻。
灣潭鄉 鄉政府駐三汊,人口25316人,面積49.9平方千米。轄20個村委會:德豐、大沙、三合、張池、群興、新顔、東風、三汊、灣潭、沿河、新村、新建、新勝、中灣、幸福、星洲、大洲、三甲、二甲、三碼。
汈汊湖養殖場 駐汈汊,人口13169人,面積94.3平方千米。轄16個村委會:(陳灣、富春口、曾傢灣、茨灣、蚌湖、四臺、永鎮堡、景傢灣、趙傢嘴、馬橋、楊集、劉垸、楊臺、農林)。
華嚴農場 駐華嚴,人口13687人,面積26.5平方千米。
中洲農場 ,為國營農場,駐中洲,人口20000人,面積55.6平方千米,主要生産棉花、西瓜、梨子等農作物。下轄大山角、赤壁、歡喜灣等幾個分場。
** 以上區劃名錄、面積、人口數據根據湖北地名網,資料截止2004年底 ** |
漢川市-歷史沿革 Hanchuan City - History |
漢川市以漢水流經本市境內而得名。
宋太平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置漢川縣。1949年屬沔陽專區,1951年屬孝感專區,1959年屬武漢市,1961年復屬孝感專區,1970年屬孝感地區。1993年屬孝感市。
古代漢川建製
漢川置縣始於公元561年(北周保定元年),縣治在現馬鞍鄉甑山,故名甑山縣,先後屬甑山郡、復州和沔陽郡。隋大業末廢縣為鎮,並人漢陽縣。
公元621年(唐武德4年),縣恢復,移治泐山下,因汊水流經縣境而改名汊川縣。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改屬漢陽郡。公元758年復屬沔州。公元826年改屬鄂州。公元958年(五代後周顯德五年)改屬安州,移治金鼓城(今劉傢隔)。公元960年(宋建德元年)屬荊湖北路,以竟陵義水流入縣西,更名為義川縣。公元977年漢川市(太平興國)二年,因避宋太宗趙光義諱,以漢水橫貫縣境,改名漢川縣。公元1071年,廢縣為鎮,屬鄂州漢陽縣。公元1086年,縣恢復,仍隸漢陽縣。公元1135年(紹興5年)縣又廢。公元1137年復置。元代,各地改設行中書省,漢川屬湖廣行中書省漢陽府。公元1285年(元至22年),移縣治於長城(今仙女山辦事處)。明代改製,設承宣佈政使司,漢川屬湖廣布政使司漢陽府。公元1376年,漢陽府降為州,漢川改隸武昌府。1380年,復隸漢陽府。1664年(清康熙3年),湖北、湖南分治,漢川隸湖北布政使司漢陽府。1912年,府設道,漢川屬江漢道。
國共時期的兩種政權
新民主主義時期,漢川幾度出現國民黨、共産黨兩種政權並存的局面。國民黨領導的政權,稱漢川縣政府,1930年~1932年9月,屬第六行政督察區。1936年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1938年日寇侵入漢川後,漢川縣政府先後嚮南河渡、西江亭、田二河轉移,次年改屬第四行政督察區。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漢川縣政府進駐縣城。
共産黨領導的政權,初稱漢川縣蘇维埃政府,建於1930年5月,駐南河渡。1931年12月,湘鄂西省蘇维埃政府將漢川的麻河、劉隔與雲夢的道人橋、新店及孝感的3個鄉組成雲孝縣蘇维埃政府,駐漢川的蔥擔溝。1932年2月,漢川縣蘇维埃政府撤銷,漢川的襄北部分與天門的東部地區組建為天漢縣蘇维埃政府,駐漢川的韓傢集。漢川的襄南部分與天門的西部地區組建為川陽縣蘇维埃政府,駐漢川的南河渡。第四次反"圍剿"失敗後,兩縣蘇维埃政府於同年8、9月先後解體。1940年7月,中共先後在韓集、楊業坡建立漢川縣行政委員會,隸屬鄂豫邊區軍政聯合辦事處、天漢辦事處;次年12月改為漢川縣抗日民主政府,先後駐楊業坡、謝傢長汾,隸屬天漢辦事處、襄河專署。1941年8月,漢川的劉傢隔、神靈等地與孝感、黃陂的部分地區組成漢孝陂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孝感的東山頭,先後隸屬鄂中行政辦事處、鄂中專署。1942年10月,漢川縣抗日民主政府改建為漢川中心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地與隸屬關係未變。1943年10月恢復漢川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名。1944年6月,改為天漢縣抗日民主政府,先後駐漢川的楊業坡、倪傢集和天門的劉傢集,相繼隸屬襄河、襄北、鄂中專署。同年9月,漢川的襄南部分與沔陽的脈南部分組成川沔行政委員會,駐沔陽彭傢場的月洲湖,先後隸屬襄河專署和沔陽政務委員會,1946年2月,天漢縣民主政府改為天漢縣中心民主政府,駐楊業坡,隸屬鄂中專署,同年6月中原突圍時撤銷。1948年2月,在襄南地區建立川漢沔愛國民主政府,駐沔陽楊林尾,隸屬襄南專署。4月,在襄北地區建立天漢縣愛國民主政府,先後駐天門的蔣傢場、張傢大灣和漢川的陡埠頭,隸屬鄂中專署。11月,在襄南地區建立川漢縣愛國民主政府,先後駐漢陽的侏儒山和漢川的西江亭,隸屬襄南專署。
建國後的建製
1949年5月,漢川全境解放,國民黨漢川縣政府滅亡。同年7月,天漢、川漢兩縣愛國民主政府撤銷,漢川縣人民政府建立,隸屬鄂中專區。同年8月,改屬沔陽專區。1951年7月,沔陽專區撤銷,隸屬孝感專區。後孝感專區改名地區,漢川隸屬孝感地區管轄。1994年,孝感撤區設市,漢川隸屬孝感市。
1997年3月12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漢川縣,設立漢川市。
1997年,轄:城關鎮 馬口鎮 城隍鎮 分水鎮 楊林溝鎮 脈旺鎮 田二河鎮 沉湖鎮 垌塚鎮 新堰鎮 廟頭鎮 劉傢隔鎮 麻河鎮 新河鎮 回竜鎮 尾樂鄉 灣潭鄉 馬鞍鄉 裏潭鄉 西江鄉 南河鄉 丁集鄉 韓集鄉 楊水湖鄉
1997年,轄仙女街道辦事處,漢川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馬口、城隍、分水、楊林溝、脈旺、田二河、沉湖、垌塚、新堰、廟頭、劉傢隔、麻河、新河、回竜14鎮,馬鞍、裏潭、西江、南河、韓集、灣潭6鄉。居民委員會42個、村民委員會576個。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總人口1057396人,其中:城關鎮144802人,馬口鎮58514人,脈旺鎮41784人,城隍鎮50119人,分水鎮59597人,沉湖鎮55496人,田二河鎮40089人,回竜鎮35008人,新堰鎮39448人,垌塚鎮20328人,麻河鎮34267人,劉傢隔鎮27012人,新河鎮36153人,廟頭鎮35686人,楊林溝鎮44894人,西江鄉45631人,灣潭鄉25314人,南河鄉38053人,丁集鄉21865人,馬鞍鄉35305人,裏潭鄉28000人,韓集鄉40682人,楊水湖鄉17137人,民樂鄉21874人,中洲19221人,華嚴 13687人,刁東9834人,三星垸4425人,刁漢湖13171人。
2004年底,漢川市總人口1077361人。轄仙女街道辦事處,馬口、城隍、分水、楊林溝、脈旺、田二河、沉湖、垌塚、新堰、廟頭、劉傢隔、麻河、新河、回竜14鎮,馬鞍、裏潭、西江、南河、韓集、灣潭6鄉,42個居委會、570個村委會。
2005年底,漢川市轄1個街道、14個鎮、6個鄉。共有40個居委會、601個村委會。 |
漢川市-教育狀況 Hanchuan City - Education Status |
漢川市的中學教育實力較強,漢川市現有省級重點中學一所——漢川市第一高級中學。
漢川市高級中學 還有其它6所普通高中分別是漢川高中、漢川市第二高級中學(在馬口鎮)、漢川三中(在分水鎮)、漢川四中(在脈旺鎮)、漢川實驗高中、漢川綜合高中、福星高中(在沉湖鎮)。 每年都有學生上清華北大等名校,在孝感市同市縣區中名列前茅。 |
漢川市-著名景點 Hanchuan City - attractions |
漢川汈汊湖旅遊風景區
位於江漢平原東部,漢水之濱,漢川市西13公裏,距武漢市63公裏,距孝感市59公裏。該湖是我國第一個封閉式湖泊,素有“江漢明珠”之稱。該湖長16公裏, 寬6公裏,水面約14萬畝。
汈汊湖 汈汊湖是湖北省十大湖泊之一,清人曾希天曾賦詩盛贊:“小憩晴天倦眼開,菱菏香裏雨聲摧,湖氣百裏澄如鏡,唯見漁舟自往來。”漢川汈汊湖養殖基地位於漢川市境內,汈汊湖素有“江漢明珠”之美稱,是湖北省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位於江漢平原腹地,屬亞熱帶季風氣候,1989年被國傢農業部確定為唯一的淡水水域漁業經濟體製改革試驗區。1997年列為全國水産品産業化示範區。汈汊湖水域遼闊,藴藏有豐富的水生資源。水生動物中有各種淡水魚類和野禽類,如龜、鱉、蝦、蟹、蠃、蚌、野鴨等,水生植物中有蓮、藕、芡實、菱角、茭白、蒿草、蒲草等,這些動植物有的是營養豐富的食品,有的是優質的輕材料,都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1996年,汈汊湖依托湖區豐富的水資源,定位於生態觀光、魚類觀賞、休閑旅遊及民俗風情的開發思路,成立汈汊湖緑色生態旅遊公司。改造後的風景區一時荷花連片、廊亭水榭,蘆荷伴微風起舞,湖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盡收眼底。景區現建有仿古門樓、湖心酒樓各一座、300米九麯長廊、湖心竹樓四座、假山一座,垂釣包廂10個,遊船50條,停車場兩處,年接待遊客近10萬人次,年營業額達480萬元。
漢川仙女山的傳說 [ 漢 川 名 ]
仙女山、座落在漢川縣城西南。它海拔雖然衹有99.1米,占地也衹有14.4公頃,但它有着
美妙的傳說,吸引着遠方遊人.
仙女山原名采芝山.相傳很早以前,住在山麓馬傢灣有一姓卞的人傢,父子相依為命,靠種菜,
砍柴為生.兒子輔華為人忠厚,孝敬老父,深受鄉鄰喜歡.因傢境貧寒,二十好幾尚未成傢,老父為這
事着急.
有一年春天,輔華種了滿園絲瓜、日夜精心培育、不料衹活了一顆瓜秧,第一年衹長藤葉,
第二年衹開了一朵花,第三年纔結了一條五尺長的大絲瓜。這絲瓜晚上還能放出五顔六色的光彩。老人
怕不吉利,總想把它摘掉,輔華卻捨不得去摘。
一天灣裏來了一個雲遊道人,到瓜園邊不住聲地唱道:“好地氣,好地氣!”父子倆
聞聲趕出門去來,再三詢問。道人才說:“中秋節夜子時,可將此瓜放到山上那一仗見方的
洞口就會見分曉,切記!切記!”說完人就不見了。父子二人很驚奇,明白是神仙下界點化,
就把道人的話牢記心裏。
中秋節夜,輔華於子時前往山上,一連繞山走了三圈,未見有洞。正猶豫間,突見前面
金光一閃,現出了一個大洞,輔華趕到洞口將絲瓜放進洞裏。衹聽轟隆一聲巨響,洞口出現
一道臺階直通洞底。輔華順着石階步入洞底,見洞內有一石床、床上坐着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
她見輔華就叫道:“這位大哥,快救我出洞!”輔華問:“大姐是那傢閨秀?因何被關在洞中?”姑娘
含羞地答:“我傢住在蓬萊,姓杜名媼,因與大哥有一段姻緣,便偷偷離開瑤池,
不料被王母娘娘發現,將我壓在這山內。太白金星為了成全你我,就命地藏王將開山鑰匙化作
絲瓜,讓你開洞救我。”輔華一聽,急忙扶着仙女出了洞。一聲巨響,洞門又關了。
第二天,仙女和輔華結婚了,杜媼教村裏的姑娘織布裁衣,為病人採藥治病,鄉親們沒有
哪一個不喜歡她的。
一年以後,王母娘娘發現杜媼私自與輔華成婚,惱羞成怒,便派天兵天將將杜媼拿回天庭
問罪,重新將她壓進采芝山底。
鄉親們思念杜媼,為了感謝她的功德,將“采芝山”改名為“仙女山”。
●城隍臺遺址
城隍臺遺址位於劉傢隔西北一公裏處,長1000米,寬800米。其文化內含為五代至元朝的遺存。在地下1米左右,有大量的磚石瓦礫,整齊的街道,被燒過的紅土。1969年開挖漢北河時,在其遺址挖出幾口木井、磚井、古墓、房基,出土有唐宋錢幣、銀塊、劍矛,以及大量的青花磁片、緑磁片、土陶罐、大筒瓦等。
●竜門山
竜門山遺址位於南河鄉南河渡之西,與烏龜山毗鄰,高約80米,係石灰岩層小山,其山西南坡陡臨水,東北坡斜平,延伸至南河渡。該地係一古代集鎮,由於地理變遷而淹沒,現為一自然村落。該遺址距地表80-100公分深處為文化層,厚達1.5米,文化內涵豐富,有紅燒土、人骨、獸骨。陶片較多,以紅陶夾砂為主,兼有少量黑陶,多為細繩紋。遺址長200米,寬150米,總面積約30,000平方米。該遺址於1981年發現,從採集的標本分析,屬烏龜山遺址同時期文化類型。
●神靈臺
神靈臺遺址位於田二河鎮神靈臺村,遺址高出地面約2.5米,東西長120米,南北寬100米,總面積約為12000平方米。距地表50公分為文化層,厚約1.5米,上層灰土含陶片較多。下層褐黃土,土質較硬,含少量紅燒土和陶片。根據採集標本分析,屬於湖北竜山文化的陶器有陶罐口沿殘片,泥質灰陶和灰紅陶較多,白灰陶極少,一般為輪製、高領,口沿嚮外微捲,肩部飾有繩紋,灰高領罐則為素面,陶紡輪一般也是素面,紅底黑衣。該遺址從1976年以來出土了大量石器,有單孔石鏟、石斧、陶球,石鐲等40餘件。屬於西周時期的文物有陶鬲足殘片、紅灰陶、上飾繩紋,有的肩部飾細繩紋。同時還出土了唐宋時代的釉陶罐、高領瓷壺,上述釉陶可能為這一時期的墓內隨葬品。
●烏龜山
烏龜山遺址位於漢川市境的南河鄉,有座形如烏龜的小山。烏龜山為石灰岩石層的小山,高約50米,古代三面臨水,適於人群棲住。1972年鼕,當地群衆在采石時,發現雙孔石鏟1件、方納馬象牙化石1枚以及劍齒虎牙和腫骨麓角化石等。1973年,湖北省考古隊在此調查發掘發現了古文化層。第一層厚一米左右,出土有素面陶紡輪的灰陶片,陶鬲殘片多為附加堆紋、繩文等,此外還有銅魚針以及銅器殘片。第二層厚一米,出土紅陶較多,多為繩紋,手製,並出土了石斧、石錛、石鏟、燒紅土、隔鬲足等計50餘件。根據以上器物的特徵,第一層為西周時期的文化層,第二層為新石器時代文化層。石器距今約4000餘年,化石距今約10萬年之久,屬更新世時。1973年,漢川縣人民政府將烏龜山公佈為漢川文物保護單位。 |
漢川市-基礎設施 Hanchuan City - Infrastructure |
●水陸交通
漢川電廠漢川位於漢水下遊,地處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腹地,東鄰武漢,南接仙桃,西與天門毗鄰,北與孝南、雲夢、應城連成一片。距國際天河機場僅45公裏。長江最大支流----漢江橫穿全境,107、318國道、宜黃高速公路及漢丹鐵路穿境而過,漢川漢江大橋連通107國道和宜黃高速公路,區位優勢明顯,水陸交通發達。穿境而過的荷沙公路、宜黃高速公路和漢丹鐵路支綫與漢江水運交相呼應,成為連接全市水陸交通的樞紐。漢川漢江大橋、新北公路連通107國道與宜黃高速公路,漢北公路大橋已建成通車,荷沙公路已完成一級公路硬化。境內有公路14條,通車里程900公裏,全市26個鄉鎮場辦事處全部通車。漢江流經漢川全境,仙女山、馬口、脈旺、分水4個主要港口,常年可泊300—500噸級貨船,年吞吐量160多萬噸。 郵電通訊設施齊全。現有電話交換機容量7萬門,長途電話電路30路,29個鄉鎮場全部開通程控電話。國傢重點工程120萬KW漢川電網的建成,使全市生産生活用電得到保障,實現了村村通電,戶戶用電。1998年,全市供電總量3.5億度,是1978年的3.8倍。
現有各類商業網點4.1萬個,資産72億元, 年銷售額超過23億元。市區建有孝感市一流水平的歡樂街市場和北街、南街、體育路等6個市場,年集市成交額達2億元;建有三星級賓館1座,中高檔賓館12個,其它小型餐館、旅店近百個,融食宿、娛樂於一體。漢川影劇院建築面積0.7萬平方米,擁有觀衆席1500多個。漢川體育場是全國農運會的重要賽場之一,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場內建有乒乓球館、遊泳館、籃球、足球場,可容納觀衆萬餘人。
城網改造基本完成,生産生活用電保障供給。新建了祥和花園、西湖苑、涵閘河特色一條街等商居建築群和仙女山公園、體育館、遊泳池、人行天橋、第三水廠等公益設施,建成了白雲大酒店、汽車客運中心、廣電大樓等一批標志性建築,城市功能日趨完善,水鄉園林特色初步顯現。修建和改造了和平大道等50條主次幹道,城區面積從改革開放前的4平方公裏擴大到16平方公裏,中等城市的框架基本形成。加快了城市緑化、美化、亮化、淨化工程,被評為湖北省衛生城市。投資環境寬鬆優惠。工業園區配套設施齊全,基本實現“六通一平”,載體功能明顯提升。軟環境“磁力”日趨增強。“兩條隔離帶、四大中心、‘六製’管理”的服務體係使客商在漢川安居樂業。2005年被評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縣(市)。對外合作與交流日益頻繁,與美國馬丁尼茲市、福建長樂市、山東即墨市等城市結為友好城市。 |
漢川市-科教文衛 Hanchuan - science, education |
漢川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文物有春秋時期的銅盅、銅鬲,七乳規矩四神鏡、銅漢川市市標駑機、銅洗和宋代、明代的大銀錠。“杜仙女與民婚,采靈芝求滄生,傳紡織濟萬民,習歌舞慰百姓”的傳說,為一峰獨秀的漢川仙女山賦予了神奇色彩。
全市擁有各類專業科技人員37810人, 科技館1座,科研院所有2傢,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0%以上,跨入全國科技先進縣(市)行列。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有各類學校685所,在校生19.84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0%,“普九”工作通過省政府驗收,榮獲“中華掃盲奬”。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全市現有文化館4個,文化站25個,文管所1個,劇場劇院1個,公共圖書館1個。體育活動蓬勃開展,2005年舉辦各類運動會48次,共獲奬牌107塊,嚮上級部門輸送體育人才22人,被國傢體育總局評為“全國體育先進縣(市)”。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市擁有各類衛生醫療機構64個,衛生技術人員2283人,醫院病床1440張,初級衛生保健通過省級達標驗收。完成鄉鎮有綫電視光纖聯網,建成漢川廣電網絡大樓,建立了孝感市第一傢數字電視平臺,成為全省首批數字電視試點縣(市)之一。社會保障體係健全,就業再就業工作穩定,社會保險制度完善,民政福利事業不斷發展。計劃生育工作成效顯著,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5‰以內。環保“一控雙達標”目標基本實現,治理環境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有了新的進展。土地管理步入正軌,農田保護率達到85%,國土資源得到合理利用。
適齡兒童入學達到99.98%,教育條件和教學質量得到改善和提高。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全市現有文化館4個,文化站25個,文管所1個,每年舉辦各種文藝演出200餘次,藝術展覽十多次。體育活動蓬勃開展。1998年舉辦各類運動會58次,獲國傢級銅牌1枚,獲省級金牌2枚、銀牌1枚、銅牌3枚。嚮省以上體育單位輸送體育人才10人。1998年7月,漢川被國傢體育總局命為“全國體育先進縣(市)”。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市擁有各類衛生醫療機構53個,衛生技術人員3004人,醫院病床1440張。 |
漢川市-歷史淵源 Hanchuan - history |
《二十四史》中《舊唐書》四十捲地理志載:“大業十一年(隋煬帝年號,公元615年),朱燦轉掠荊沔,所至無噍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朱燦。置汊川縣於泐山。泐山,在縣南四十裏。”“小泐渡即古汊川也”。
《舊唐書》共二百捲, 為後晉丞相劉殉撰,該史書明確地指出了汊川縣治的地理位置與環境。《一統志》(明天順1461年)、《漢陽府志》(明嘉靖1546年)和《漢川縣志》(清同治1862年)亦均載:“唐武德四年,平朱燦。改甑山曰汊川(今泐山下)”。“泐山在縣西南四十五裏梅城,(南河鄉前身)突兀漢南,衆峰蟠絡,為邑東南之勝。唐武德四年,置汊川縣於此。”“今居民掘地間獲城磚,搏大,有小泐渡。”舊志分載“泐山即汊山”,“汊川縣治在泐山,”“小泐渡即古汊川”,皆根據《舊唐書·地理志》所述。汊川是漢川縣在建置沿革中的第二個縣城,時間從公元621年到958年,歷時337年。
汊川縣治之所以定在梅城(今南河)泐山,是因其處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泐山高40米,其中高峰155米,方圓九裏,是漢南諸山之首。北連紙山(側船山)、石鏡山、南接騾子山、雙馬山,群山連綿,蜿蜒起伏,崖𠔌參差,水繞山環,可謂漢川“澤國”的佼佼者。古陶志雲:“川為澤國,殊非沮洳,山阜環繞,川流分會,亦善地也。”“澤國”是多水之,也是常鬧水患的別名。所說“善地”並不是稱贊‘澤國’,而是稱贊澤國中有“山阜環繞”,纔使澤國“川流分會”而充滿生機。
漢川第一個縣城,也是設在依山傍水之處——馬鞍的甑山。古泐山山麓,有近20處水,故稱汊山。如泐山南有姚傢湖,東有木頭湖,北傍漢水,西毗楊傢洪。溯源而論,係八百裏洞庭湖之尾,號稱秋江。泐山東南為裏秋江,泐山西北為外秋江,曾是煙波浩渺艨艟行驚之區,所以船舶停泊在泐山之東小泐渡渡口,《舊唐書》所載“小泐渡即古汊川也”確鑿無訛。此地老人尚呼“小李”,蓋因有李姓住此。泐山的水汊,多以咀、坡、口、埠命名。泐山南有側船口、鳳凰咀、彭傢咀、汪傢咀、項傢咀、章傢坡、陳傢埠頭,船渡至對岸洲屋咀、蟹子地;東有小泐渡,船渡至黃崗頭、英山頭;北有走馬嶺(相傳楚劇陳妙常趕潘郎的故事,即在此處渡口);西有西河沿、鄧傢埠頭、何傢埠頭、徐傢埠頭,穿過初陽灣,再到西南汊山腳下的燕子灣。亦因山下多汊水,所以古志稱“汊山”。前些年,人們在泐山之南曾發掘出古城遺址和筒瓦、城磚等古物。泐山既為縣城,相應的建築自然應運而生。作為封建王朝精神支柱的廟宇,始建於漢,興盛於唐。如竜門山的祖師殿,泐山西南的竜王殿、觀音寺,還有唐貞觀敕賜的宏覺寺(亦名大安寺),嶄山磯的竜王廟,以及尉遲敬德監修的妙興寺等等,均有古志所載。
距泐山兩公裏的徐傢嶺,曾沿襲老祖宗的傳統造紙法,直至1965年時當地還在以稻草為原料,生産紙筋、粗紙,其産品用於泥壁和鞭炮裏襯。據悉,此地為古時紙坊臺,曾精細加工造出“古連紙”,供古代文書手抄墨本,也是縣治文士學者的文化用品。泐山南半裏,有集鎮名“老新集”。據考證,‘老集’源於唐朝,‘新集’興於明朝。‘老新集’是歷代集市貿易興旺繁榮的總匯。至今,該集鎮早市仍有熙熙攘攘的人流,由此可窺古時這裏的人口密度及市場繁榮程度。 |
漢川市-土特産品 Hanchuan City - Specialties |
境內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漢明珠”和江漢平原“魚米之鄉”之美譽。伴隨着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自然資源,漢川孕生了許多出名的特産及小吃:
●漢川刁汊湖蓮籽
漢川刁汊湖蓮籽為漢川特産,主産於漢川市刁汊湖一帶。刁汊湖蓮籽籽粒飽滿,肉質細嫩,營養豐富,清香可口,具有補腎、養心、固精等功效,食用、藥用價值兼備。蓮籽心還可清心祛熱、滋陰解煩。刁汊湖蓮米行銷各地,還被稱之為“中國蓮”(籽)遠銷香港和出口東南亞等地。
●漢川“麻河”牌富硒蓮藕
“麻河牌”富硒蓮藕是經國傢工商局註册的無公害緑色農産品,主産地為漢川市有“蓮藕之鄉”美稱的麻河鎮一帶。這一區域稻田、湖泊、塘堰溝渠泥沼資源非常豐富,水土純正,無污染,土壤中富含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硒,再加上蓮藕本身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麻河牌”富硒蓮藕,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一年四季都有藕食用,並編印收集有《富硒蓮藕55種食譜》,頗具特色風味。
●漢川二河三蒸
外地客來漢川,都愛吃“二河三蒸”。這也難怪,“二河三蒸”歷史悠久,享有盛名。“二河三蒸”源於何時尚無定論,但必與漢川是水鄉澤國有關。舊時,漢川“一年雨水魚當糧,蠃蝦蚌蛤填肚腸”,漁傢農戶吃不上粒粒如珠璣的大米,衹有用少許雜糧磨粉,拌合魚蝦、野菜、藕塊投簞而蒸以充饑。久而久之,便發展成為湖北的傳統名菜。民間有一個傳說:“二河三蒸”起源於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之妻。當年,起義軍行軍打仗,多吃夾生飯,????水菜,有的兵士患了消化道疾病,細心的陳友諒夫人便采民間所長,以魚藕青菜拌大米粉末而蒸,再輔以佐料,其味道醇香可口,起義軍吃上這樣的飯菜後,身體康復,精神抖擻。“二河三蒸”則以清蒸、粉蒸、泡蒸見長,其蒸法更講究,菜餚更具特色。以清蒸甲魚和武昌魚為例,要求原料必須鮮活,現殺後抹????、薑及部分佐料,用旺火蒸,熟後再淋油加佐料,其味肉質鮮嫩、不油不膩;粉蒸是將原料拌上米粉及薑、蒜等佐料,用旺火“幹蒸”,其菜味足味長;“泡蒸”則將蒸物和佐料泡油一次蒸成,其菜回味綿長。由於清蒸、粉蒸、泡蒸的方式不同,對時間、火候、用料極為講究,故味道、色彩迥然不同。
●漢川荷月
荷月酥是湖北漢川一帶的風味佳點,人們逢年過節,走親訪友,都要準備它。當年明皇太後身患重病,不想吃,不想喝,無論禦廚做什麽美味佳餚,也提不起她的食欲。皇上衹好傳下聖旨,讓各地進貢美味食品。漢川縣令接到聖旨,找來糕點名師梅翁,讓他製作貢品。梅翁苦心設計,終於以白麵、砂糖、金桔餅、桂花等為原料,製出一種糕點,並特意註明,要以鮮豆漿加白糖泡食。點心送到京城,皇太後照着說明吃,衹覺得香甜酥綿,甚為好吃,於是食欲大增,皇太後問皇上:“這點心有名嗎?”皇上答不出,他捧起一塊點心細細觀看,衹見點心正面的圖案宛如待熟的蓮蓬;四周酥皮翻起,如同荷花瓣。再看樣子,好似十五的圓月,皇上靈機一動,笑着對太後說:“這叫‘荷月酥’。”從此以後,荷月酥就在漢川地區傳開了,成為當地的貢品。
●麻糖和米酒
麻糖歷史悠久,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吃過並贊不絶口,從而一舉成為皇傢貢品。後來各地也都仿製,但味道就是及不上本地的土産,衹有用城關西門外城隍潭的“竜吐水”熬糖,才能製出上品的麻糖來。作為主要原料的麥芽糖兼有潤肺治喘之功能,對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患者能減輕病情。米酒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地方名吃,選料考究,製法獨特,它以孝感出産的優質糯米為原料,以歷史承傳的風窩酒麯發酵釀製而成,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襲人,甜潤爽口、稀而不流,飲後生津暖胃,回味無窮。1958年,毛澤東在湖北視察時品嚐米酒,稱贊“味好酒美”。 |
漢川市-基礎設施 Hanchuan City - Infrastructure |
●水陸交通
漢川電廠漢川位於漢水下遊,地處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腹地,東鄰武漢,南接仙桃,西與天門毗鄰,北與孝南、雲夢、應城連成一片。距國際天河機場僅45公裏。長江最大支流----漢江橫穿全境,107、318國道、宜黃高速公路及漢丹鐵路穿境而過,漢川漢江大橋連通107國道和宜黃高速公路,區位優勢明顯,水陸交通發達。穿境而過的荷沙公路、宜黃高速公路和漢丹鐵路支綫與漢江水運交相呼應,成為連接全市水陸交通的樞紐。武荊高速(武漢至荊門高速)過境,國傢東西大動脈的滬漢蓉高速鐵路中的漢宜鐵路(漢口——宜昌)穿越漢川市,並且在漢川市馬口鎮設立漢川火車站,武漢城市圈大外環綫的孝仙高速也將在漢川西部穿越!漢川漢江大橋、新北公路連通107國道與宜黃高速公路,漢北公路大橋已建成通車,荷沙公路已完成一級公路硬化。境內有公路14條,通車里程900公裏,全市26個鄉鎮場辦事處全部通車。漢江流經漢川全境,仙女山、馬口、脈旺、分水4個主要港口,常年可泊300—500噸級貨船,年吞吐量160多萬噸。 郵電通訊設施齊全。現有電話交換機容量7萬門,長途電話電路30路,29個鄉鎮場全部開通程控電話。國傢重點工程120萬KW漢川電網的建成,使全市生産生活用電得到保障,實現了村村通電,戶戶用電。1998年,全市供電總量3.5億度,是1978年的3.8倍。
現有各類商業網點4.1萬個,資産72億元, 年銷售額超過23億元。市區建有孝感市一流水平的歡樂街市場和北街、南街、體育路等6個市場,年集市成交額達2億元;建有三星級賓館1座,中高檔賓館12個,其它小型餐館、旅店近百個,融食宿、娛樂於一體。漢川影劇院建築面積0.7萬平方米,擁有觀衆席1500多個。漢川體育場是全國農運會的重要賽場之一,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場內建有乒乓球館、遊泳館、籃球、足球場,可容納觀衆萬餘人。
城網改造基本完成,生産生活用電保障供給。新建了祥和花園、西湖苑、涵閘河特色一條街等商居建築群和仙女山公園、體育館、遊泳池、人行天橋、第三水廠等公益設施,建成了白雲大酒店、汽車客運中心、廣電大樓等一批標志性建築,城市功能日趨完善,水鄉園林特色初步顯現。修建和改造了和平大道等50條主次幹道,城區面積從改革開放前的4平方公裏擴大到16平方公裏,中等城市的框架基本形成。加快了城市緑化、美化、亮化、淨化工程,被評為湖北省衛生城市。投資環境寬鬆優惠。工業園區配套設施齊全,基本實現“六通一平”,載體功能明顯提升。軟環境“磁力”日趨增強。“兩條隔離帶、四大中心、‘六製’管理”的服務體係使客商在漢川安居樂業。2005年被評為全省最佳金融信用縣(市)。對外合作與交流日益頻繁,與美國馬丁尼茲市、福建長樂市、山東即墨市等城市結為友好城市。 |
|
- n.: Hanchuan City
|
|
漢川 |
|
|
|
漢川市泵站中學 | 漢川市人民醫院 | 漢川市實驗高中 | 漢川市實驗小學 | 漢川市實驗中學 | 漢川市????務管理局 | 漢川市婦幼保健院 | 漢川市衛生防疫站 | 漢川市仙女防保站 | 漢川市第二高級中學 | 漢川市第二人民醫院 | 漢川市新堰鎮楊業中學 | 漢川市馬口紡織工業城 | 漢川市第一高級中學 | 漢川市醫藥公司馬口分公司 | 漢川市新堰鎮防疫保健站 | 漢川市脈旺鎮防疫保健站 | 漢川市二河血吸蟲病防治站 | 漢川市馬口白石湖旅遊風景區 | |
|
|
馬口鎮 | 城隍鎮 | 分水鎮 | 楊林溝鎮 | 脈旺鎮 | 垌塚鎮 | 廟頭鎮 | 劉傢隔鎮 | 麻河鎮 | 裏潭鄉 | 西江鄉 | 南河鄉 | 灣潭鄉 | 韓集鄉 | 城關鎮 | 新河鎮 | 回竜鎮 | 仙女山街道 | 田二河鎮 | 沉湖鎮 | 新堰鎮 | 馬鞍鄉 | 華嚴農場 | 刁汊湖養殖場 | 中洲農場 | 沉湖基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