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市 : 中国 >湖北 >襄樊 > 枣阳市
显示地图
目录
概况 Zaoyang City
  邮编:441200 代码:420683 区号:0710
  拼音:Zǎo Yáng Shì 英译:Zaoyang City
  
  枣阳市位于湖北省北部。东邻随县,南接宜城市,西界襄樊市,北与河南省新野、唐河、桐柏三县接壤。总面积3277平方千米。总人口110万人(2007年末)。全市辖3个街道、12个镇:北城街道、南城街道、环城街道、杨垱镇、七方镇、太平镇、鹿头镇、新市镇、刘升镇、吴店镇、熊集镇、王城镇、兴隆镇、璩湾镇、平林镇,以及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开发区)、2个农场管理区(车河、随阳)。市政府驻北城街道朝阳路。
  
  全境以平原为主,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北部属三北岗地和桐柏丘陵,南部属大洪丘陵,中部为滚河河谷平原。最高处玉皇顶海拔778.5米,最低处瓦子岗海拔70米,中部平原平均海拔100米左右。主要河流有滚河、黑青河、小黄河、三夹河、莺河、淳河六个水系统和沙河、滚河、熊河、华阳河、清潭河、黑青河、小黄河七大河流。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5.2℃,年降水量750至1000毫米。
  
  矿产资源主要有金红石、大理石和膨润土等。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商品粮基地、优质小麦基地、全国十大水果生产县(市)。汽车及其零部件、食品、化工、轻纺、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初具规模。汉丹铁路、汉十高速、316国道、216省道等穿境而过。名胜古迹有雕龙碑古人类遗址、九连墩战国楚墓、白水寺、泉水寺、赤眉山、大阜山自然风景区等。
枣阳简介
  枣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介于东经112°30′至113°00′和北纬31°40′至32°40′之间;东与随州市接壤,西与襄阳县毗连,南与宜城市为邻,北与河南省新野、唐河、桐柏三县相连。南北长78公里,东西宽65公里,总面积3277平方公里,总人口110万,辖12个镇(鹿头、新市、太平、杨垱、七方、琚湾、熊集、吴店、平林、王城、兴隆、刘升)、3个办事处(南城、北城、环城)、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开发区)、2个农场管理区(车河、随阳)。
  枣阳,历史悠久
  自秦设蔡阳县以来,已有2000多年建县历史,1957年被发现位于枣阳市鹿头镇北3公里的武庄村南的雕龙碑新时期时代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距今6000余年,距炎黄子孙祖先炎帝故里仅不到60公里。
  枣阳,英雄辈出
  这里是中国十大明君之一的汉光武帝刘秀故里。这里曾经养育了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鄂北革命武装和根据地的创始人程克绳。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同志曾生活和战斗在这片土地上。枣阳籍航天英雄聂海胜驾驭“神六”邀游太空,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枣阳,物华天宝。枣阳地处南北过渡带,气候适宜,物产丰富。这里是“中国桃之乡”,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商品粮基地,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金红石储量居亚洲首位,岩盐、大理石、膨润土储量均居全省首位。
  枣阳,文化灿烂
  枣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形态比较丰富的县市之一。新石器时期的雕龙碑古人类遗址、九连墩战国楚墓、白水寺等文化遗存,分别体现了中华石文化、青铜文化和铁文化的精华,展示了枣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枣阳人民正和全国人民一道建设崭新的数字文化。
  枣阳,前程似锦。
  枣阳经济特色鲜明,汽车及其零部件、食品、化工、轻纺、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初具规模。枣阳交通便捷,汉丹铁路、316国道、汉十高速公路、寺沙省道、335省道贯穿全境,并与京珠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相通,距离襄樊机场仅30分钟车程。勤劳的枣阳人民正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全面实施工业兴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三大战略。开放的枣阳诚邀国内外有识之士到枣阳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枣阳历史变迁
  枣阳历史变迁,周王朝时,枣阳地区为唐国,属楚地小国;春秋时期,公元前505年,唐国被楚国所灭;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枣阳地区始设蔡阳县,属南阳郡管辖。公元前45年,经西汉汉元帝批准,划蔡阳县的白水(今吴店镇一带)、上唐(今随州市曾都区唐县镇)2个乡,设置春陵侯国(治所在今吴店镇北的古城)。徙封刘仁(汉景帝之后)为舂陵侯。公元29年,东汉光武帝诏令,提高舂陵乡建制,改舂陵乡为章陵县;后又分襄阳县的东北地带设襄乡县,今枣阳地区由当时的蔡阳、章陵、襄乡3县分治,均属南阳郡管辖。北魏道武帝登国年间(386—396年),废襄乡县为广昌县,属广昌郡管辖(治所在广昌县)。公元601年,隋文帝为避太子杨广讳,改广昌县为枣阳县,枣阳名称始于此。公元627年(唐高祖武德三年),蔡阳县并入枣阳县,属昌州管辖(治所在枣阳);同年,唐太宗贞观元年,舂陵县并入枣阳县,至此,枣阳疆域基本定型;公元636年(唐太宗贞观十年),枣阳归随州管辖,属山南东道。公元l142年(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为抗击金兵,升枣阳县为枣阳军;1230年,枣阳为京西兵马钤辖(治所在枣阳)。公元1283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年),枣阳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襄阳路管辖。公元1376年(明太祖洪武九年),枣阳属湖广布政司襄阳府。公元1644年(清圣祖康熙三年),枣阳属湖北布政司襄阳府管辖。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废除府制,枣阳直属湖北省管辖。1914年5月,省下设道。枣阳初属鄂北道,后改襄阳道(治所在襄阳)。1927年,废道,由湖北省直属。1932年,省下设督察区,枣阳属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在襄阳);1937年,第八区改称第五区,枣阳属第五区管辖。1930年6月,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枣西筹备建立了县苏维埃,10月正式建成(治所在今琚湾镇的南禅庵),属鄂豫边革命委员会管辖。194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刘(伯承)邓(小平)大军解放枣阳大部分地区。此后,相继建立枣阳县、襄枣宜县、随枣县、枣南县等县级人民政权。1949年8月6日.枣阳境内各县组成枣阳县。1955年9月,洪山县被撤销,所属平林(含清潭)回归枣阳,此时枣阳疆域定型至今,属襄阳地区行署管辖。1983年10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枣阳属襄樊市管辖。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枣阳县,建立枣阳市,市委、市政府驻地在城区朝阳路。
  1997年,枣阳市面积3272平方千米,人口105.2万,辖3个街道、18个镇、4个乡:南城街道、北城街道、环城街道、鹿头镇、新市镇、姚岗镇、太平镇、杨垱镇、吴店镇、七方镇、罗岗镇、琚湾镇、梁集镇、熊集镇、耿集镇、清潭镇、平林镇、资山镇、王城镇、兴隆镇、刘升镇、吉河乡、钱岗乡、徐寨乡、蔡阳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1054374人,其中(3个街道、20个镇、2个乡):北城街道50310人,南城街道 88403人,环城街道54111人,琚湾镇51260人,七方镇45281人,罗岗镇30686人,杨当镇42928人,太平镇58347人,姚岗镇 40521人,新市镇36813人,鹿头镇36408人,刘升镇41820人,兴隆镇56820人,王城镇27586人,资山镇21367人,吴店镇 59147人,梁集镇33425人,熊集镇25300人,耿集镇17110人,平林镇28651人,清潭镇28709人,蔡阳镇34579人,徐寨镇 40844人,钱岗乡19999人,吉河乡30491人,西城虚拟街道36326人,随阳农场6746人,车河农场10386人。
    2004年底,枣阳市总人口1098600人。辖北城、南城、环城3个街道办事处,琚湾、七方、杨垱、太平、鹿头、刘升、兴隆、王城、吴店、新市、熊集、平林12个镇,41个居委会、484个村委会。
    2005年底,枣阳市辖3个街道、12个镇。共有45个居委会、480个村委会。
枣阳的地理
  枣阳市地形属丘陵岗地。东北和南部分属桐柏山、大洪山余脉,丘陵起伏,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玉皇顶为境内最高点,海拔778.5米,其余大都在400米左右;中部和西北为岗地和平原,连绵漫岗与襄北、光北 组成湖北著名的“三北岗地”,岗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4.8%,海拔高度在100米至200米之间;境内最低点是蔡阳瓦子岗,海拔70米。境内有名山46座,其中大阜山为自然风景区。有主要河流178条,分为滚河、黑青河、小黄河、三夹河、莺河、淳河六个水系。概括为“三山一水六分田”。
  枣阳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年平均无霜期为232天,年均降水量在500至1000毫米之间。降水量分布是:东北部和南部降水量950至1000毫米,中部850至950毫米,西部750至850毫米;年最大降水量为1255毫米(1964年),日最大降水量为260.9毫米(1973年4月29日);年最小降水量为548.3毫米(1966年)。伴有寒潮、伏旱、秋涝、暴雨、冰雹等灾害天气现象,对工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枣阳日照充足,年平均2100小时左右,日平均5.8小时,年日照率48%,基本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
  枣阳年平均气温15.5℃。山区高度每上升100米,年均气温下降0.5℃。年气温变化,一月份最冷,历年平均2。3℃;七月份最热,历年平均27.7℃。极端最高温日达40.8℃(1959年8月21日至23日);最低温日为零下15.1℃(1977年1月30日);历年各月昼夜温差为8.5℃至10.4℃之间,元月至6月温差在10℃以上,7月最小为8.5℃以下,余介其间。
  湖北枣阳是汉光武帝刘秀故乡,被誉为“古帝乡”。李白、杜甫、韩愈等文人墨客都曾慕名到此游览,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近年来,枣阳市借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先后投资近亿元人民币,以九连墩战国楚墓遗址、雕龙碑聚落遗址、白水寺风景园区、白竹园禅寺等历史名胜文化古迹为依托,兴建白水碑廊、白水源、光武祠等一大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景点。 此外,枣阳市还利用针对各地自然、历史、人文和地理等实际情况,注重把“乡土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全市建设“渔家乐”和“水上人家”农家旅游景点50多个,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赏鱼、钓鱼、吃鱼等“渔”文化;把村镇建设与农村田园文化融合为一体,发展生态田园旅游农业基地120个;投资100余万元,组建了120个农村文艺演出团体,挖掘、修缮、包装河南豫剧、皮影戏等8个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的戏剧,供游客观赏。
枣阳市纵览
  枣阳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鄂豫两省交汇处,东靠“九省通衢”的经济重镇武汉,西依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南临经济发展的江汉平原,北抵资源丰富的南阳盆地。枣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鄂豫边界的汉水与唐白河汇合处东部,属汉水流域。全境以平原为主,岗地面积大,有“九十九岗头,劳人万古愁”之说。枣阳市位于湖北省武汉、襄樊、宜昌“金三角经济带”主干线的中部,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枣阳居于由湖北、河南、陕西、四川、重庆等五个省市70多个县市共同构建的秦巴经济走廊的前沿位置,是接东连西的纽带,是东部企业“中拓西进”的战略跳板和重要桥头堡,区域优势十分明显。
  枣阳市交通十分便捷。汉丹铁路、316国道横穿东西,寺沙省道纵贯南北。境内的“汉(武汉)十(十堰)”高速公路把枣阳融入全国高速公路网,北上可直达许(许昌)樊(襄樊)高速公路,并与京珠高速公路相连;南下,由襄(襄樊)荆(荆州)高速公路与沪蓉高速公路相通。从枣阳南下东进、北上西行都十分便利。襄樊刘集机场距枣阳市区仅40公里,可飞往上海、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
  枣阳,物华天宝,境内名胜古迹众多,被汉代大科学家张衡誉为“龙飞白水、松子神陂”的宝地。枣阳地处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地带,气候适宜,地貌多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中国“桃之乡”。枣阳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是汉光武帝刘秀故里,素有“古帝乡”之称。这里有雕龙碑原始部落文化遗址、战国楚墓九连墩、千年古刹白水寺、国家森林公园白竹园寺、青龙山生态旅游风景区等名胜古迹。悠久的历史赋予枣阳人民勤劳、勇敢的性格,在党的富民政策下,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枣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工农业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市区人口已达20万人,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现代化城市骨架已全面拉开。年供电量4.8亿度,日供水能力12万吨.并建成综合市场80个、专业市场24个、水果批发市场1个,形成5条商品贸易一条街。成为鄂北岗地的一颗明珠。
  枣阳,人杰地灵,是汉光武帝刘秀和神六航天员聂海胜的故乡。枣阳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里,素有“古帝乡”之誉。境内有距今约6000年的雕龙碑遗址,它是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之间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有“九连墩”战国楚墓群,有著名的历史文化名胜白水寺,有道教圣地唐梓山,有佛教名寺白竹园寺;更有风景如画的熊河青龙山风景区等自然景观。枣阳被汉代科学家张衡誉为“龙飞白水,松子神陂”的宝地。李白、孟浩然、韩愈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游历于此,并留下赞美的诗篇。
  枣阳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热冬冷,春秋温和,四季分明。冬干夏湿,光照充足,无霜梅长,雨量适当。但也有寒潮、伏旱、秋涝、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适宜种植小麦、水稻、大麦、芝麻、油菜、花生、大豆、棉花、烟叶、麻类等农作物,白萝卜、胡萝卜、白菜等蔬菜,苹果、梨子、桃子、枣子、栗子、猕猴桃、山楂等特产,松树、杨树、中草药等植物。境内已发现的矿藏资源有23种,其中金属8种、非金属15种,鹿头镇金红石矿储量居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太平镇的大理石分布面积约20平方公里,储量2亿立方米。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新石器时代的雕龙碑遗址、白水寺、唐梓山、白竹园寺、青龙山、熊河风景区等。枣阳处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地带,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境内平原、丘陵、山区共存,地貌多姿,物种繁多。全市山地面积大,达150万亩,其中牧草地5万多亩,枣阳特别适宜发展猪、牛、羊、鸡、鸭、鹅等多种家畜家禽,是发展畜禽业的理想之地。
  枣阳能源充足,发展稳健。周围有两大煤矿、两大油田、两大水利枢纽工程和一个大型火电厂,充足的能源供应为枣阳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多年发展,各项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优势显现,已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农副产品加工、精细化工、轻纺等四大工业支柱产业和水果、畜禽等农业支柱产业,集群效应正在强化并得到释放。综合实力曾进入全国百强,连续八年进入全省十强,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 投资枣阳,就是投资未来。“十一五”期间,枣阳市委、市政府把枣阳定位于“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基地、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国内外生产要素流动与重组的承接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枣阳市东靠“九省通衢”的经济重镇——武汉,西依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中国东连西的纽带,东部“中拓西进”的战略跳板和重要桥头堡。枣阳交通便捷,汉(武汉)丹(丹江口)铁路、316国道、汉十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并与京(北京)珠(珠海)高速公路、沪(上海)蓉(成都)高速公路相通,距襄樊机场40公里。
  枣阳地处湖北经济发展“金三角”黄金地带,十堰至武汉汽车工业走廊中心地带,是湖北重点发展地区之一。目前,枣阳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市委、市政府确立了“项目立市、富民强市”的发展战略,把项目作为加快市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点和切入点,积极营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使投资者在枣阳享受到同类地区最优惠的政策。对来枣阳投资的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证、“一个窗口”收费和限时办理制、跟踪督办制,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环境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来枣阳投资兴业。今天的枣阳,社会安定,民风淳朴,市民既有南方人的精明能干,更有北方人的朴实豪爽特点。勤劳的枣阳人民为建设国家、建设自己的家园努力奋斗,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先后荣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体育、科技、卫生、民政工作先进市等称号。电力、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良好。
枣阳市行政规划
  枣阳,是湖北省西北部一颗璀璨的明珠,连鄂豫望江淮,处于我国南北过渡带上。版图面积3277平方公里,总人口110万,辖12个镇(鹿头、新市、太平、杨垱、七方、琚湾、熊集、吴店、平林、王城、兴隆、刘升)、3个办事处(南城、北城、环城)、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开发区)、2个农场管理区(车河、随阳)。
  枣阳是中国南北区域划分的典型地区,以城区为中心,城区以北即枣北地区人民以面食为主食且此地区属南襄盆地具北方地形,语言接近河南话属北方方言,城区以南地区人民以大米为主食地形主要为山地和丘陵,方言与枣北方言有较大差别,接近武汉以南地区为代表的南方语系。
  枣阳白水茶业
  合作社是由接壤原清潭东茶场的随州市云峰山茶场发起并联合枣南吴店、王城、平林、熊集等地数十家茶叶种植基地而组成的一个跨行政区划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本着生态、健康、和谐、发展的宗旨联合3000农户,整合30000亩茶园,力争用3年时间,努力实现社员人均增收300元的奋斗目标。
  为了确保质量,合作社倡导全体社员全过程执行“随峰茶”系列标准。随峰茶制造商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MO有机认证、出口厂卫生注册和QS认证。随峰牌商标曾连年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随峰牌系列茶曾先后获蓝天玉叶杯金奖、中茶杯金奖、世界绿茶金奖、湖北名牌、中国名茶等荣誉。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
  白水茶人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在襄樊区域内发展成湖北茶业龙头企业,培植出襄樊人自己的名茶。
枣阳十大亮点
  1.航天英雄聂海胜的故乡.2005年10月12号,我国神州六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担任此次任务的航天员之一聂海胜是杨当镇樊庄村人.
  2.金红石储量居亚洲第一.储存量达2.49亿吨,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3.石台寺提灌工程四铺渡槽长度居亚洲第一.兴建与1988点的石台寺提灌工程,四铺渡槽长6200米,干渠长5400米,居亚洲第一.
  4.摩擦材料产销量居湖北省第一,全国第二.有摩擦材料生产企业20多家,产品品种达200多个,年生产能力达8万多吨,是全国四大摩擦材料生产基地之一.
  5.枣阳水果产量居湖北省第一.有"湖北水果之乡","桃之乡"之称.盛产桃,梨.李.苹果.葡萄等,水果产量居湖北省各县市第一,仅桃子年产量15万吨.
  6."章陵"牌面粉产量居湖北第一.枣阳金华麦面集团是全国面粉生产"十强企业",生产的"章陵"牌系列面粉,口感好,质量优,自1998年以来,产品的产量,销售量,市场占有率连续7年居湖北省同行业第一.
  7."金兰集团"是全国首饰界第一家企业集团,也是襄樊第一家"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号称"湖北黄金第一家".
  8."湖北省第一汽车运输大镇"兴隆镇.拥有大小运输车辆2100多台,其中长途货车700台,短途运输车1400台,月运输量15万吨,年运输量达200万吨,从业人员5000多人,年上交利税1个亿.
  9.雕龙碑文化遗址是全国首次发现新时期时代古房屋建筑遗址.
  10.九连墩战国古墓群是2002年全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
人文枣阳 人文儿女
  人文枣阳刘秀 程克绳 黄火青 刘道玉 聂海胜
  汉光武帝刘秀故里,九连墩战国楚墓群,雕龙碑古人类遗址,英雄航天员聂海胜家乡……在这块人文底蕴深厚的沃土上,枣阳的人文教育事业硕果累累、精彩纷呈。
  枣阳校友总会,又称人文枣阳校友总会,是以湖北省枣阳市的先进知识分子为核心的激进组织。
  总会的动力与目标是“人文枣阳”。来自于帝乡枣阳的热血儿女,心怀成就事业、回馈社会之赤志;或闯荡拼搏在外,或工作奋斗在家,或求学奋进在校,但是他们时时不忘家乡母亲的哺养教育恩情,处处都为报答家乡人民而努力;他们关注教育,关注民生,希望有更多一份机会去为建设家乡而奉献自己……
  枣阳校友总会,相信教育能够改变自己,团结能够改变枣阳。我们在一起不是为了显示现在的团结,而是要通过将来献身枣阳或者通过个人价值实现而直接间接地“美化”自己的家园。总会真诚号召枣阳儿女中的有志之士相友爱、互扶助、同努力、共进步,争先锋、建枣阳、称典范、创辉煌!
枣阳的教育
  枣阳市以人为本创办和谐教育
  汉光武帝刘秀故里,九连墩战国楚墓群,雕龙碑古人类遗址,英雄航天员聂海胜家乡……在这块人文底蕴深厚的沃土上,枣阳教育事业硕果累累、精彩纷呈。
  多年来,枣阳市高擎“科教兴市”的大旗,以“大办教育、办大教育”的气魄,积极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乐,师以从教为荣”的教育发展环境,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将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主线,实现了枣阳教育和谐、科学、跨越式的大发展。
  高标准构筑“两基”工程。该市以优化中小学布局为基础,以解决农村学生“三难”问题为突破口,以提升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质量为目标,扎实构筑“两基”这一宏伟工程。该市农村中小学由2002年的504所压缩到现在的207所,其中寄宿制学校123所,其中95%“三难”问题已解决。该市新建改建标准化食堂17个,在11所寄宿制学校进一步实施改厕、改灶、建沼气池工程,今年还将在全市所有高中、初中、镇中心小学和部分寄宿制小学建成学生澡堂,充分利用沼气、太阳能等节能环保型能源解决学生洗澡问题。
  高质量实施科研兴教。该市将教育科研作为教育发展的生长点和支撑点,在全市推行“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构建科学的教学研究评价体系,使教育科研成为全市教育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优化,中、高考成绩连续多年名列襄樊市前茅。全市现有特级教师16人,湖北名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67人,市一中、市实验中学、吴店一中、市一实小等学校跻身全省办学水平综合实力50强,市实验中学等10所学校被确定为省(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目前,全市共承担省级各项科研课题35项,有2人获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21人次获省级优质课一等奖。
  高追求推动教育创新。该市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让教育绽放光彩。在全市中小学大力开展“五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即每月“唱一首军旅歌曲,进行一次赏识教育,做一件孝敬父母友善邻里的好事,开展一次心理话大声说活动,写一篇反思文章”。要求学生“为父母捶一次背,洗一次脚,说一句问候语,做一次家务”,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常有感恩之举。
  根据留守生较多的实际,该市深入开展“三关心、二像、一走进”活动,即关心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家庭情况;学校像家庭、教师像亲人;走进学生心里。采取“爱心基金”帮扶、“亲情电话”连心、“结对帮教”排忧、“第二家庭”暖心、“心理教师”纠偏、“生活助手”解难等方式让留守学生受到关爱。其经验在全省推广。
  高要求推进教育均衡。该市把教育公平作为目标,以薄弱学校建设为重点、以统筹兼顾为着力点、以发展职业教育为契入点、以构建救助体系为突破点,着力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该市统筹各类教育资金,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改造薄弱学校这个“刀刃”上。实行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对口帮扶”制度,成立“讲师团”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选派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挂职锻炼,提高远程教育装备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近两年,枣阳投入上千万元,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实行校企联合、订单培养等方式,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该市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生源地大学生助学贷款等举措,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和谐发展,普通教育与职成教育相得益彰,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异彩纷呈,枣阳——鄂西北的教育明珠,在教育的星空正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枣阳西城开发区
  枣阳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6月经湖北省襄樊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95年元月被湖北省政府认定为省管开发区,2004年8月,又被省政府晋升为省级开发区。
  枣阳经济开发区位于枣阳市区西南部,总控制面积6.53平方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处在武汉--襄樊--十堰汽车产业带中部。经过15年的投资建设,枣阳经济开发区具备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雄厚的工业基础。区内建有日供水4万吨自来水厂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拥有汽车客运站、邮件分检中心和两个大型批发市场;区内交通便捷,三纵四横的交通路网基本形成,通讯、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齐全。目前,入驻枣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企业已有66家,其中年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22家,过亿元的企业5家,企业产品涵盖了汽车及零部件、轻工、纺织、食品、冶金、化工、建材等门类,2005年区内工业总产值突破12亿元。
  枣阳经济开发区1996年开始实行封闭式管理,为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开发区管委会与枣阳市行政服务中心建立了工作联动机制,严格执行一费制、项目代办制、限时办结制。凡来区内投资兴办的项目,由市行政服务中心为投资者提供涉及项目建设和企业规费的咨询、报批、缴费、办证、投诉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
  2005年枣阳经济开发区根据发展的需要,对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按照突出支柱产业、扶持龙头企业的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功能分区,开辟了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轻工纺织、农副产品等4个特色产业园区。
  伴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枣阳经济开发区将以最满意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越的环境,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共创美好的未来。 枣阳吴店工业园位于中国历史十大明君之一的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故里——枣阳市吴店镇,汉十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汉十高速公路枣阳连接线与省道寺沙路并行纵贯南北,在园区中部形成十字交叉,距枣阳火车站2公里,距316国道3公里。园区从1994年开始规划,1995年开始建设,经过10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东西宽1.25公里,南北长2公里,规划面积250公顷,征地面积195公顷,开发面积 150公顷,占规划面积的60%,建成面积120公顷;四至范围 东经112°45′22″——112°46′15″,北纬31°58′22″——32°00′06″,东起舂陵村,西至姚岗村,南起中心村,北至二郎。园区累计吸引进区国内外投资5.5亿元,累计创国内生产总值32亿元,投入产出比1:5.8;2004年园内生产总值5.4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750万元,税收收入1200万元,已成为本地区域经济的主体。园区连续两次被命名为“湖北省乡镇企业示范工业小区”,2000年2月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第一批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同年4月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第四批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2002年8月26日,被确认为全省第一批重点乡村工业园(鄂企企指字[2002]46号文件),2005年7月又被批准为副县级工业园区。 目前,入园企业110个,规模以上企业40家,区内企业主要产品达68类、800多个花色品种,形成了以纺织、机械、塑料化工、食品加工、印刷包装为主导的产业特色,其中纺织业19家(3家年产值过4000万元)、机械业16家(2家年产值过3000万元)、塑料及化工业30家(3家年产值过2000万元)、食品加工业12家(2家年产值过5000万元),印刷包装业10家(2家年产值过2000万元),主导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35家(其中纺织业8家、机械业8家、塑料及化工业7家、食品加工业7家、印刷包装业5家),占园区规模以上企业的87.5%。2004年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2.75亿元,占工业增加值3.24亿元的85%。园区已建成湖北省第一大盖砖布生产基地,全国第三大轧面机生产基地。巨鑫公司研制开发出多功能削果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开发出两用刀、三用刀轧面机两获国家专利;楚星塑料公司研制的新型塑料盖砖布吸引了清华大学及中国塑料改性协会学者、专家极大关注,帮助攻克技术难关7个,使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盖砖布生产企业;贤德面粉公司总经理胡友德以卓越的经营业绩荣获“第五届全国乡镇企业家”称号。到2010年底,园区力争新增科技投入4.5亿元,开发新产品50个,确保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应用面达到70%以上;主导产业力创省级乃至国家级知名品牌;规模以上企业力争达到60家,利税率达到20%,跻身全国先进行业,园区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企业在园区聚集度达到80%。
  园区成立了以镇委书记为主任、管工业书记为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园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健健全工作机制.为投资者实行一条龙跟踪管理和服务,同时对园区实行封闭管理,每季度只安排一周检查收费时间,而且一律先登记核准,再持卡收费,企业凭收费明白卡照章交费。狠抓园区软硬件环境建设,实行高标准修编,形成了“一心”(以高速公路互通道为载体,形成工业生产、生活服务、商贸娱乐的综合中心)、“两轴”(一条以高速公路互通道工业园区的建筑景观轴线和一条以高速公路田园生态艺术景观轴线)、“三区”即“三片”(高速公路连接线由南向北划分为A区—姚岗片、B片—二郎片和C片—二郎街)的规划结构,修编后的工业园区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更加有利于促进工业园与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协调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园区先后投资2.5亿多元,实现了交通、供电、供水、通讯、环保、绿化等设施综合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区内社会化服务功能。良好的投资环境营造了经济洼地,行成了强大的聚集效应,园区每年吸引外资均在1000万元以上。2003年9月引进外资企业台湾金玛珠宝公司投资40万美元建成金鑫塑料化工公司,2006年10月与山西晋升贸易有限公司达成了投资7800万元联合开发白水寺人文景观和九连墩古墓博物馆合资协议,2005年4月争取省交通厅等部门投资3000多万元兴建吴店二桥,两大工程的建设,将对吴店工业园的发展起到更加直接的推动作用。
  枣阳近代历史重大事件
  1988年1月8日 经国务院批准,枣阳撤县设市。
  1992年8月,位于枣阳市鹿头镇的雕龙碑新石器时代原始遗址正式发掘,总面积4.5万平方米,后来该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3月 枣阳市曲剧团《刘秀还乡》剧组晋京演出获得成功,次年该剧被中宣部和文化部分别授予“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奖”。
  1997年3月枣阳市被授予“中国桃之乡”称号。
  1998年4月,枣阳市被省委、省政府评为1997年度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湖北省小康市。
  2002年9月至12月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局组织力量对位于枣阳市吴店镇的战国古墓群九连墩墓地1、2号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全国最大的楚墓车马坑和1600多件珍贵文物,创造了全省考古历史上八个之最,被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2004年11月,湖北金华麦面集团有限公司被国家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农头企业”。
  2005年8月 湖北金兰首饰集团公司生产的“金兰”牌镀层饰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实现了襄樊市中国名牌零的突破。金兰首饰集团还荣获国家质量管理创新奖。
  2005年10月12日,枣阳籍航天员聂海胜乘“神六”飞天,襄樊市、枣阳市联合在杨当镇聂海胜家门前举行庆贺“神六”升空大会;17日,在杨当镇举办庆祝“神六”成功返回庆典活动。
  2006年7月21日,投资近3亿元的湖北福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5万辆专用车项目在枣阳市奠基,到2010年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00亿元。
  2007年12月8日,以湖北金华麦面集团有限公司为首的6家面粉企业,联合组建了湖北省最大麦面加工企业集团——湖北金华麦面集团。
  2007年12月24日,枣阳市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地(县)标兵”称号。这是继2004年、2006年之后,枣阳市第三次获此殊荣。
英文解释
  1. n.:  Zaoyang City
近义词
枣阳
相关词
盐业公司盐务管理局湖北襄樊文化民间舞蹈
包含词
枣阳市中医院枣阳市制药厂枣阳市鹿头高中
枣阳市资山中学枣阳市王城中学枣阳市第五中学
枣阳市第二中学枣阳市第三中学枣阳市第七中学
枣阳市实验中学枣阳市交通医院枣阳市尽水宾馆
枣阳市光武宾馆枣阳市第六中学枣阳市第四中学
枣阳市鹿头中学枣阳市盐务管理局枣阳市北城办事处
枣阳市环城办事处枣阳市熊集镇中学枣阳市杨当镇一中
枣阳市杨当镇中学枣阳市杨当镇二中枣阳市火车站学校
枣阳市王城镇中学枣阳市鹿头镇中学枣阳市棉纺针织厂
枣阳市妇幼保健院枣阳市卫生防疫站枣阳市交通大酒店
枣阳市盛康大酒店枣阳市环城办事处孙庄小学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枣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枣阳市粮食局金谷饭店
枣阳市财政干部培训中心枣阳市龙联纺织总公司枣阳市鹿头镇纺织工业公司
枣阳市杨当镇徐寨中学枣阳市熊集镇耿集中学枣阳市王城镇资山中学
枣阳市环城办事处八里中学枣阳市琚湾镇第一中学枣阳市琚湾镇第二中学
枣阳市琚湾镇蔡阳中学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枣阳市师苑高级中学
枣阳市吴店镇第一中学枣阳市吴店镇清潭第一中学枣阳市刘升镇亨利服装厂
枣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枣阳市七方镇第一中学枣阳市七方镇第二中学
枣阳市七方镇罗岗中学枣阳市兴隆第一中学枣阳市兴隆第二中学
枣阳市刘升镇第一中学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中学枣阳市华夏服装生产经销公司
分类详情
张开环城街道张开兴隆镇张开吴店镇张开熊集镇张开杨垱镇
张开七方镇张开王城镇张开南城街道张开北城街道张开太平镇
张开新市镇张开平林镇张开鹿头镇张开琚湾镇张开璩湾镇
张开刘升镇张开车河农场张开随阳农场张开北城办事处张开南城办事处
张开环城办事处张开杨当镇张开西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