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441500 代碼:420624 區號:0710
拼音:Nán Zhāng Xiàn 英譯:Nanzhang County
南漳縣位於湖北省西北部,111°26′-112°9′、北緯31°13′-32°1′。東臨宜城市,東北與襄陽市為鄰,西北同𠔌城縣接壤,西接保康縣,南依遠安縣,東南與荊門市毗連。東西橫距66千米,南北縱距81千米,總面積3859平方千米。總人口59萬人(2007年末)。
全縣轄10個鎮:城關鎮、武安鎮、九集鎮、肖堰鎮、東鞏鎮、巡檢鎮、板橋鎮、薛坪鎮、長坪鎮、李廟鎮。縣政府駐城關鎮,東距省會武漢404千米,東北距襄樊市43千米。
地處漢水以南,荊山山脈東麓。西部為海拔750米以上的山地,最高峰過風埡,海拔1500米;中部和東南部多為海拔200-6O0米的低山丘陵;東北部為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崗地。河流北有蠻河,南有漳河和沮河,多泉水。年均溫15.4℃,年降水量880~1200毫米。
316國道過境。工業以機械、化工、輕紡、食品、建材為重點,農業以稻、麥、棉為主,特産有花菇、木耳、獼猴桃、薄殼核桃、銀杏等。珍貴動物有大鯢。名勝古跡有七裏山森林公園,以及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水鏡莊三國遺址、徐公祠(徐庶故裏)、玉印岩(卞和故裏)。 |
|
南漳縣位於鄂西北,漢水以南,荊山山脈以東。東臨荊州武漢,西連神農架,南接宜昌三峽,北依襄樊南陽;地處江漢平原的北緣,南陽盆地的南緣,秦巴山係的東緣。版土面積三千八百五十七平方公裏,總人口六十萬人。
南漳縣素有“金南漳”之稱。“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貌結構,荊山山脈與江漢平原過渡地帶的地理位置和北亞熱帶季風氣候藴育的生態資源,為南漳發展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全國糧食生産大縣、商品糧基地重點縣、農業綜合開發試點縣、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縣、長江防護林和世行貸款建立多功能護林基地等一批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為南漳的兩個文明建設註入了新的活力。
經過二十年的改革開放,南漳已發展成為農業基礎穩定,工業初具規模,商貿流通活躍,社會事業進步,城鄉面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並步入快速發展的山區中等強縣。一九九八年全縣工農業總産值達四十億元,國民生産總值達十八億元,財政收入過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二千元,均創歷史最高水平。 |
|
楚-羅戰爭 周桓王二十年(公元前700年),楚國屈瑕領兵攻打羅國(南漳縣境內),羅國、廬戎國(南漳縣境內)聯合抗擊,楚軍大敗。
卞和獻璞 卞和(南漳人)得璞於荊山中(南漳縣內),獻給楚王。玉官鑒定為頑石。王以欺君斷其左腳。楚武王即位,卞和再獻璞,武王又以欺君罪斷其右腳。楚文王即位(公元前689-677年),卞和抱璞哭於荊山下。文王令玉官剖璞,果得玉,乃封卞和為大夫,“和氏壁”因而得名。
白起引水淹鄢城 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秦遣白起領兵攻楚國鄢城(今宜城縣境),久圍不下。白起在鄢城西百裏(50公裏處,今武鎮西)蠻河之中壘石築壩,圍堰開渠,引水灌鄢城,破鄢。後利用此渠灌溉武東一帶農田。秦封白起為武安君。武安鎮由此得名。
秦豐稱王 東漢更始元年(公元23年),秦豐起兵占黎丘(今襄陽鹿門山以南),自稱楚黎王,擁兵萬人先後占據了宜城、臨沮、中廬(臨沮、中廬在今南漳縣境),襄陽、鄧縣、新野等12縣。建武五年(公元29年),秦豐被光武帝大將朱右擊敗。
臧宮環車計 東漢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光武帝準備平定益州公孫述的割據勢力,派大將岑彭率兵於荊襄一帶打通入川的道路,被公孫述的部將田戎、任滿打敗。漢將臧宮駐軍中廬縣(今南漳縣境)的駱越城外,見駱越人欲叛漢從蜀,十分焦急,恰好運糧車數百輛到達漢軍駐地,臧宮令士兵當晚鋸斷城門坎,推車反復穿城而過,車聲徹夜不絶。絡越人以為大隊漢兵到駱越,不敢反叛,並牽牛、挑酒到臧宮營前勞軍。臧宮設宴招待駱越首領。
司馬薦諸葛 東漢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劉備心懷統一大志,求賢心切,走訪隱居於南漳水鏡莊的司馬徽,徽說:“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竜、鳳雛。”問及是誰,答:“諸葛孔明、龐士元也。”後劉備三請諸葛出隆中。
南漳定名 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思安縣為南漳縣,因境內有漳河(古稱南漳河),故名南漳。
縣城定點 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縣令李與京將治所西遷五十裏,於玉溪山下建城。
始建文廟 南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南漳始建文廟,後毀於兵亂。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後經多次擴建維修,至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文廟有青石浮雕五竜璧、大成門、大成殿、明倫堂、崇聖祠、名宦祠、鄉賢祠、東廡、西廡。
農民起義抗擊元兵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四月,孟海馬率領荊襄一帶農民響應紅巾軍起義。同年攻占襄陽城,並在南漳蠻河津渡要口設防,堵擊由荊門北上的元將達實圖爾所帶領的元兵。元軍聯合地方武裝夾擊義軍,義軍撤回襄陽。
南漳發生地震 明成化元年(1465年)二月,襄陽、南漳一帶天降黑籽,如粟𠔌一樣。同年三月,發生地震,地震有聲。此後,明成化三年(1467年)九月、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夏、明崇禎五年(1632年)鼕、清乾隆八年(1743年)正月,發生地震,平均每46年一次,相距最長116年,最短3年。
荊襄流民起義 明成化元年(1465年),荊襄流民(集聚在荊襄一帶的鄂、豫饑民)在劉通(河南西華縣人)、石竜的領導下於房縣的大石廠起義。劉通自稱漢王,號德勝元年。參加起義的流民達4萬多人,活動在房縣、保康、南漳等縣的山區。荊襄流民起義後,明廷震驚。於同年十二月令撫寧伯朱永、太監唐慎、工部尚書白圭統領京師及諸路軍至南漳、保康等地鎮壓荊襄流民起義。六年(1471年)三月,朱永、白圭率師入南漳。義師奮起反抗,初戰損兵九百,兵退壽陽(今保康馬橋),欲進陝西。白圭調兵截堵去路。劉通兵退保大市與苗竜所率義軍會師,同年閏三月,雁坪(今保康堰坪)一仗,義軍失利。劉通的兒子劉聰及部將苗虎犧牲,劉通率義軍退後岩山。白圭督軍登山攻寨。義軍放滾木擂石擊退官兵。白圭密令劉清領兵千名到劉通後營放火;又兵分三路圍山攻寨。劉通被俘,於北京就義。石竜、劉長子、李原等分別帶領所屬義軍突圍。石竜、劉長子領兵轉移到巫山。十月,白圭誘招劉長子、縛石竜投降。李原(河南新鄭人),仍在南漳、保康等地活動。同年十一月,荊襄流民起義再度興起,李原被推為平王。明廷下詔都御史項忠與湖廣總兵李震領兵鎮壓,兼施招撫,七年(1472年),李原在竹山戰敗,被俘犧牲。荊襄流民起義失敗。
縣城改建磚石城墻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知縣蕭浩燒磚築城,始改土城為磚城。明弘治年間,城有三門,正德十一年增至四門,嘉靖六年(1527年)增至六門。明、清、民國初期,城墻多次修補。抗日戰爭時期,拆除部分城墻。
修復長樂堰 明萬歷七年(1579年),知縣朱銘主持修復長樂堰渠,以石砌閘。清康熙七年(1668年),知縣李樸重修。長樂堰又名老堰,由縣城西門外壅堰開渠,灌青泥灣農田5000畝(333公頃多)。
修築便河堤 明萬歷七年(1579年),知縣朱銘主持修復長樂堰渠,以石砌閘。清康熙七年(1668年),知縣李樸重修。長樂堰又名老堰,由縣城西門外壅堰開渠,灌青泥灣農田5000畝(333公頃多)。
農民起義軍圍攻縣城 明崇禎七年(1634年)正月初十,一支數千騎的農民起義軍,從鄖陽入南漳境。正月二十三日,大軍逼近南漳縣城,見城防堅固,遂引兵轉移。二月四日,義軍數萬人在首領整齊王、掃地王、渾世王的率領下,從鄖陽經竹山、房縣、保康入境,圍攻南漳城,激戰五晝夜不剋,兵退,主力轉移時與明廷大將鄧己在鬍地衝交戰,義軍失利。獅子崖、石漳山會戰,義軍兵敗。
李自成、張獻忠義軍入漳 崇禎九年(1636年),明廷派兵部侍郎盧象升帶兵到河南、湖北一帶鎮壓李自成、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盧到河南南陽後,遣湖廣巡撫王夢尹、鄖陽撫治宋祖舜東西合擊鄂西北起義軍,被義軍打敗。三月,盧象升派總兵秦翼明、副將雷時聲領兵入南漳,激戰數十日。盧象升出南陽,經襄陽入南漳督戰,任不能勝。九月明廷令盧象升回京。十二年(1939年)十一月,義軍首領張獻忠、羅汝纔、惠登相等領兵從鄖陽進入南漳、保康、𠔌城、竹山、竹溪、房縣、宜昌等地。各縣紛紛嚮明廷告急,楊嗣昌下令宜城守將楊世恩進軍重陽坪,荊門守將羅安邦進軍柘峪,𠔌在馬良坪圍剿義軍。羅汝纔、惠登相揮義軍包圍楊、羅,全殲明廷官兵於香油坪。十三年(1640年)春,羅汝纔、惠登相率領義軍活動在南漳、保康、房縣、遠安等縣山區。楊嗣昌派姚宗中招撫,羅汝纔殺死姚宗中。十五年(1642年)十二月,李自成率起義軍攻下襄陽城及附近各縣,改襄陽為襄京,建國號新順,自立為新順王。府設尹,州設牧,縣設令,派金汝礪為南漳令。
郝搖旗攻剋南漳縣城 清順治九年(1652年)十月十一日,明末農民起義軍在郝搖旗、袁踏黨的率領下,攻破南漳縣城,俘斬清朝知縣姚延儒、訓導賀來泰。十年(1653年),郝搖旗所率義軍出沒於南漳西南山區。清廷南漳知縣唐士傑進山鎮壓,兵敗,唐自焚。
馬成入南漳 順治十三年(1656年),農民起義軍首領馬成、孫信等率軍入南漳。南漳知名湯傢相設計誘殺馬成。孫信率衆轉移。
李來享抗清兵 康熙二年(1663年)四月,李來享等率領的義軍在南漳長坪一帶抗清。湖廣提督董學禮率清兵攻打長坪。李來享、郝搖旗、劉體純等領義軍轉移到鄖陽府山區。
抗清聯軍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吳三桂于云南叛清,攻下湖南等地。三月,襄陽總兵楊來嘉與副將洪福屯兵𠔌城,宣佈叛清,接受吳三桂授予的“將軍”職銜。九月初楊來嘉領兵攻下南漳。十月,楊來嘉於中峰寨和農民起義軍組成聯合抗清軍。聯軍攻下天門寨、雞公寨。十四年(1675年),清廷令下荊南道石琳、總兵劉成竜率兵於三月攻占長坪。七月,楊來嘉部清軍擊潰。
李樸提供種板慄核桃 康熙三十九月(1700年),知縣李樸見南漳多山,動員農民廣種棗樹、核桃、板慄等經濟林木。
錢傢暨倡修河堰 清雍正七年(1729年),知縣錢傢暨倡修彭城堰、冰壺堰、雙豐堰,灌溉關廟集、彭傢院、熊傢臺、袁傢嘴、廖軍坪、李傢洲等地農田萬畝(六七百公頃)。
徐彥廣開渠道 清乾隆二年(1737年),知縣徐彥築森豐堰。由朱傢灣開渠。三年,由劉集火竜灘開渠,灌上口泉、嚮傢臺、陳傢集農田80多公頃;同年開廣豐堰,灌鬍傢營、冰壺寺農田133多公頃。繼而修陳傢渠、雷傢巷等灌渠,擴大了水田面積。他多次視察水利工地,指揮工程建設。在農傢吃飯反對魚肉招待。去任後,漳民建“遺愛碑”以彰其政績。
興建鹹寧堰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縣潘綏藩於縣城東郊一字橋處開鹹寧堰,灌青泥灣下灣農田333多公頃。
建沮漳書院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知縣劉有洪購縣城西關民房一所,經改建修整,創設沮漳書院。
建鳳山書院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知縣李蕓經勸諭士民捐白銀5660兩於縣城北郊鳳凰山建房48間,次年七月竣工。鳳山書院建成。
白蓮教圍攻漳城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襄陽、鄖陽地區爆發白蓮教起義,反抗清朝暴政。清嘉慶元年(1796年)三月五日,義軍二萬餘人包圍南漳縣城。縣衙役中有教徒數十人欲為內應,事發被害。六日,清軍健銳營翼長富廉領襄陽清軍援兵抵南漳城。半夜義軍攻城不剋。七日,義軍轉移。同年五月,烏什布率宜城、南漳兩縣的旗兵鎮壓南、宜兩縣的義軍,在馬頭山、鬆子崗等處被義軍打敗,旗兵傷亡300多人。二年(1797年),襄陽白蓮教起義軍女領袖王聰兒率領義軍約2萬多人,由興山、保康入南漳境。清廷將領王文雄駐軍南漳五盤山,阻止義軍東進,八月義軍到南漳峽口,王文雄攻占峽口。義軍由遠安縣再入南漳陸坪,王文雄領兵迎擊,令遊擊賈永吉攻南漳柘峪,守備鄭永泰攻南漳幸傢坪。由於報信坡會戰,義軍英雄殺敵,擊斃遊擊賈水吉、把總徐尚年。義軍主將負傷,主力轉移,兵至南漳殷莊險道,王文雄伏兵出擊,放火燒山。義軍背腹受敵,跳崖身亡者數以千計。三年(1798年)三月,張漢朝率領的一支白蓮教義軍進入南漳縣境,清廷遣大將額勒登保與景安會師南漳。義軍迎戰失利,傷亡千餘人,轉移到𠔌城。五年(1800年)三月初七日,起義軍於南漳香兒山擊潰地方武裝,擊斃鄉勇徐登鰲。嘉慶八年(1803年)二月十七日,旗桿埡一戰義軍大捷,擊斃鄉勇劉傑、徐朝貴、劉起貴等。
鬍正楷主纂《南漳縣志》 清嘉慶八年(1803年),鬍正楷承父鬍士良遺志,主纂《南漳縣起》26捲,未能刊行,嘉慶二十年病故。其弟鬍正模於同治四年(1865年)捐資刻印成書。
捐田産辦義學 清道光五年(1825年),劉夢卜捐田2份建吉相庵義學(今沐浴)。同年李大李捐房屋9間,水田1.33公頃,建八都河義學(今楊林村)。鐘騫捐水旱田2.4公頃,房屋1間,建雙樹衝義學(今雙柏樹)。蔡占用捐房屋18間,園田6分,建丁傢集義學(今丁集)。別楚環捐錢410串,建德錄堡義學(今薛坪)。劉德本捐房屋1所,旱田1.33公頃,建三郎廟義學(今涌泉)。劉楚村捐房屋1所,水田1分,旱田2分,建九仙觀義學(今九集鎮)。八年(1828年),江襄治捐白銀500兩,建縣城東關義學(今縣社)。清光緒五年(1879年),周金步、周金銓、周金鈞三兄弟捐田産房屋建周傢灣義學(今周灣)。十年(1884年),蔡世玉捐田3.33公頃,建東鞏義學(今東鞏鎮)。三十年(1904年),僧秀峰(僧人)捐般若寺寺産一份,建般若寺初等學堂(今薛坪)。
縣城建小東門小西門 清鹹豐二年(1852年),知縣周汝驤建小東門、小西門,補修北城缺口。
紅巾軍攻剋武鎮 清鹹豐七年(1857年)正月,紅巾軍之一部與副都統舒保率領的清軍激戰於南漳倒座廟、陳傢河,後轉移到重陽坪。二月十二日,張維邦率領紅巾軍聯合劉尚義、閔大旺率領的四川農民起義軍攻占武鎮。知府唐訓方、副都統舒保、????道常恩率領清軍圍攻武鎮。義軍堅守月餘後詐降,被遣往𠔌城廟灘,後再起義,轉戰於房縣、均縣,最後被圍於武當山。清指使叛徒張惟邦誘義軍下山受降,全部慘遭受害。
建天主教堂 清鹹豐十年(1860年),武鎮始建天主堂。
倒座廟農民暴動 清光緒十二年(1866年),倒座廟以李義修為首組織農民暴動,遭知縣餘逢辰鎮壓,暴動失敗。
建鍋鏵廠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由張四、張五(竜門人)在檔賊口街(今竜門鎮)西邊辦起了鍋鏵鑄造廠。
建養正學堂 清光緒二十八(1902年)創建“南漳縣養正學堂”,這是南漳縣廢除科舉、興辦學堂之始,也是湖北省最早設立的一批官辦小學堂之一。
設簡易師範學堂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縣設簡易師範學堂於鳳山書院,當年招收學生一班40人。
舉辦初等農業學堂 清宣統二年(1910年),本縣開辦初等農業學堂,當年招收學生一班60人。
1914年屬襄陽道,1932年屬第八行政督察區,1936年屬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後屬襄陽專區、地區,1983年屬襄樊市。
1997年,南漳縣人口60萬,轄17個鎮、4個鄉:城關鎮、武安鎮、鬍營鎮、劉集鎮、安集鎮、九集鎮、涌泉鎮、竜門鎮、李廟鎮、長坪鎮、薛坪鎮、板橋鎮、花莊鎮、肖堰鎮、東鞏鎮、巡檢鎮、峽口鎮、雙坪鄉、閻坪鄉、三景鄉、雷坪鄉。境內有1個市屬國營農場。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573303人,其中:城關鎮88996人,鬍營鎮44773人,劉集鎮35371人,安集鎮32932人,九集鎮44471人,涌泉鎮21128人,竜門鎮26899人,李廟鎮18267人,長坪鎮21089人,薛坪鎮26467人,板橋鎮13537人,峽口鎮15982人,巡檢鎮 19313人,東鞏鎮21534人,肖埝鎮18391人,花莊鎮18144人,武安鎮38610人,閏坪鄉14893人,三景鄉14151人,雷坪鄉 10145人,雙坪鄉16205人,清河農場12005人。
2004年底,南漳縣總人口581250人。轄10個鎮:城關鎮、武安鎮、李廟鎮、九集鎮、長坪鎮、薛坪鎮、板橋鎮、肖堰鎮、東鞏鎮、巡檢鎮,31個居委會、274個村委會。
2005年底,南漳縣轄10個鎮。共有31個居委會、265個村委會。 |
|
我縣境內已發現探明礦種37種,已開發利用的有10種,分別是煤、磷、鐵、瓷土、重晶石、鋁土礦、方解石、鈣石、硅石、石灰石。稀有礦種有纍托石、伊利石。有開發利用潛力的有赤鐵礦、銅礦石、煤礦和磷礦,赤鐵礦儲量約7300萬噸,品位35—48%之間,銅礦石儲量8700萬噸,品位0.5—3%。煤炭發熱量,面煤3500—5500卡/剋,塊煤5000—6500卡/剋。探明D級以上地質儲量3346.99萬噸,年産煤40萬噸。磷礦探明儲量2076.7萬噸,保有儲量1655.7萬噸。
全縣礦業從業人員1.2萬人,年開採各類礦石170萬噸,産值6500萬元,占全縣國民生産總值5.7%,年創利稅1200多萬元,與礦産相關産業能源建材及運輸業産值達1.5億元。 |
|
南漳的交通便利,通訊發達。305省道橫穿境內,焦枝、漢丹鐵路與之毗鄰,襄樊、老河口機場相距衹有一百公裏以內路程。一萬二千門程控電話,內聯全縣鄉鎮和村組,外通全球各地。 |
經濟發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
南漳在改革開放中有了長足發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農業、工業、第三産業經濟發展格局。南漳縣人民正在利用多種經營、外嚮經濟、資源開展、文化旅遊等強勁優勢,嚮着既定目標邁進。到二○○五年,全縣將實現工農業總産值一百億元,國民生産總值四十五億元,財政收入二億元,農民人平純收入三千元,人民生活初步達到小康水平,各項社會事業有更大進步,城鄉面貌有更大改善,讓“金南漳”以更加嶄新的面貌闊步邁嚮二十一世紀。 |
行政區劃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
2004年底,南漳縣轄10個鎮:城關鎮、武安鎮、李廟鎮、九集鎮、長坪鎮、薛坪鎮、板橋鎮、肖堰鎮、東鞏鎮、巡檢鎮,31個居委會、274個村委會。
城關鎮 鎮政府駐水鏡莊,人口168223人,面積312平方千米。轄7個居委會、32個村委會:花石橋、和平橋、水鏡莊、文峰塔、便河、徐庶廟、鬍營、榆樹嶺、馬傢嘴、南背、便河、花石橋、文筆峰、李傢院、太平集、鬍傢營、丁衝、大堰衝、臨沮崗、樊灣、楊林、張傢營、鬍山寨、黃傢畈、田傢營、前進、車傢店、徐庶廟、船灣、姚崗、關廟集、舒嚮灣、餘畈、大河、王山、殷莊、涼泉、洪河、木瓜園。
武安鎮 鎮政府駐武安郡,人口105193人,面積398平方千米。轄7個居委會、41個村委會:東關、伏虎、西關、北關、堰河、劉集、安集、小洲子、長崗、殷傢灣、文傢店、白竜池、望傢衝、鄭傢嘴、三股泉、董傢河、陳傢集、黃傢寨、跑馬崗、雙柏樹、葫蘆潭、木林包、羅傢衝、老街、劉傢巷、趙傢營、總督包、劉傢河、雷傢營、夏傢灣、馬傢營、安樂堰、界碑頭、申傢嘴、謝傢臺、柴堰衝、磚橋衝、蓮花堰、嚮傢灣、鄧傢嘴、洪山寺、大埠口、月明寺、七裏店、俞傢崗、何傢坪、洪傢堰、興緣寺。
九集鎮 鎮政府駐九仙觀,人口95052人,面積509平方千米。轄4個居委會、41個村委會:九集、吳集、涌泉、竜門、江傢衝、鄭傢畈、吳傢大溝、九仙觀、方傢集、鄒傢灣、舊縣鋪、汪傢井、白馬山、木林、沙河、舞旗山、石門集、泗渚河、雙池寺、丁傢營、雙泉、袁傢畈、瀋傢灣、馬傢洲、染坊灣、彭傢營、嶽傢畈、鬍傢棚、易傢灣、吳傢集、湯傢嘴、曾傢莊、徐傢寨、王花園、方傢廟、泉水堰、縣溝。
肖堰鎮 鎮政府駐肖傢堰,人口32629人,面積399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肖堰、花莊、肖傢堰、班竹坪、麯陽崗、西泉崗、柏樹崗、西流坪、青竜灣、幸傢坪、王傢井、苗傢溝、伏竜川、竜坑、觀音堂、響水洞、陳傢榜、獅子口、杜傢溝、四埡、高坪、峰山、觀音岩、大坪、周灣、花莊。
東鞏鎮 鎮政府駐汪傢畈,人口34618人,面積428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雙坪、汪傢畈、大道、鐵傢埡、祝傢灣、雨淋臺、蒼坪、桂竹園、店子河、上泉坪、石峽坪、信傢溝、太坪、蓮花池、石佛寺、水坑、碑埡、雙坪、杜傢坪、陸坪、昌集、盤竜、口泉。
巡檢鎮 鎮政府駐巡檢司,人口33497人,面積357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遼檢司、峽口、甘溪、三裏崗、高河清、南浴溝、松樹溝、金鑲坪、龔傢坪、小漳河、巡檢司、鳳山、白鶴船、指山坪、胎坪、安山、不二坪、黃傢坡、文傢埡、百福頭、峽口、漢三、甘河、通城河、院子灣、雁落坪。
板橋鎮 鎮政府駐新集,人口23127人,面積271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新集、雷坪、樊傢灣、白雲庵、竜尚、宋傢坪、竹坪、雷坪、靈觀埡、古井、任傢莊、馮傢灣、河口、新集、天鵝池、青竜寨、九竜觀、雙竜寺、晏山、斷河坪、木橋、甘河、老灣、董傢臺。
薛坪鎮 鎮政府駐薛傢坪,人口37683人,面積376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9個村委會:三景莊、薛傢坪、薛傢坪、石橋、古樹埡、杜衝、張傢溝、陶溝、順流、覓水洞、慄林坪、大石岜、果坪、韓傢山、普陀庵、泉灣、張鐵溝、孫傢山、火石觀、孫傢灣、黑河、三景莊、冥陽洞、八裏川、曾傢坪、竜王衝、張傢坪、徐坪、寺衝、南衝、秦傢坪。
長坪鎮 鎮政府駐東園,人口20274人,面積252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長坪、孔傢畈、鐘鼓坪、陡山、陽太坪、青林、趙嶺、竜鳳、朝陽、標湖、長嶺、竜溝、東園、黃潭洲、中嶺。
李廟鎮 鎮政府駐全家灣,人口30954人,面積557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5個村委會:李廟、閻坪、滋坪、魚泉河、香石、星宿河、曉煙坪、五渡河、全家灣、劉坪、石樁河、傅傢坪、堰溝、南溝、櫟樺寨、磨坪寺、北溝、趙店、高傢莊、沙坪、老君店、王山寨、東溝、齊傢崗、茅坪、鬍傢坪、水田坪。
南漳方言
涼叫冰疙, 臺階叫蓋沿, 貶低人叫PIA, 得意叫撤,
門角落叫門閣勒,笑叫澀.. 哭叫汪..邋遢叫脫籠..調皮叫謝費。。。
聊天叫偏捨、偏空。。。被人整、被人耍叫靠得我、調戲我、顛得我。。
看看叫瞅瞅、瞄一孩。。按鈕叫揪揪.. 知道叫曉球得.. 不知道叫找求不到..
傻叫丫貨、半叼子、蠢貨、憨B.. 辣椒叫笑交..可憐叫棗椰.. 騙人叫彪人...
捉迷藏叫墻摸.. 過傢傢叫搬傢夥.. 石頭剪子布叫釘鋼錘..
使勁搞叫窩澀裏搞...男人叫兒娃子.. 女人叫兩子.. 去哪去叫晃哪氣滴..
旁邊叫籠根.... 拖拉機叫麻爪.. 摩托車叫麻木..
遊泳叫麻澡.. 河邊叫活邊.. 那面叫嫩門.. 鞋子叫孩子..
難聞叫龐臭、龐腥氣.. 螃蟹叫螃海、很大叫大球裏很.. 很遠叫遠球裏很..
懶的理別人叫理他娃子翻災.. 害怕叫黑怕.. 雪糕叫寫糕..
隨便搞叫碎求你搞.. 客廳叫堂屋裏.. 添冰棒叫削冰棍..
問什麽時間叫現在是啥時候.. 喝水叫豁水.. 吐口水叫吐閑水.. 口吃叫夾瑟子..
說話說不清楚叫說求不撐腿.. 很猛叫黑胞..
太貪吃叫勞前.. 耳勺叫挖耳屎爍子.. 上衣叫挂子.. 刷牙叫發牙..
髒的顔色叫污不爛造滴.. 說你煩叫套求閑.. 很硬叫恩幫幫裏..
抹布叫麻服子.. 毛巾叫洗臉服子。。快點叫快嘛些.. 橡皮叫次次兒..
下霧叫下罩子.. 聊天叫片舌、誇舌.. 好酸叫酸球裏很..
大便叫窩粑粑.. 小便叫窩尿..
光着上身叫打赤包.. 光下身叫打條條..
幹什麽叫搞撒子、搞麽死.. 某個地方叫滿頭..
牛叫牛娃子.. 樹叢叫樹剋籠.. 兇你叫黑你..
外公外婆叫噶爺、噶奶奶.. 哥哥叫兄玩.. 嬰兒叫滅娃子.. 兒童叫小B娃子..
媳婦的親兄弟叫舅關子.. 你親弟弟的兒子喊你喊北北..
你親弟弟的兒子喊你媳婦喊駡駡.. .. 你兒子喊你弟弟媳婦喊兩兩..
大腿之間叫恰八丫..腋窩叫革傢窩.. 脖子叫井包子..
惡心叫我心.. 土人叫鄉巴老、山把老.. 鑰匙叫喲次..
屁股叫屁丫子.. 甘蔗叫幹渣.... 萵筍葉子叫窩馬菜葉子..
方便袋叫口袋子.. 不經意叫找不到腥氣、找不到信.. XX叫雀雀..。就是叫嗯是裏。
厲害叫能的很。吹牛叫吹牛B。夥計叫傢夥。吃東西叫凱東西。
泡MM叫泡倆娃。涼拖鞋叫仨片。蹲下叫拽到。
姑姑叫念念。頭叫腦闊。貨車叫幺死零。人不可靠叫日大俠。摔跤叫板跤。
騙人叫日白了慌。大蝦叫馬蝦。。黑社會叫混混。拽什麽叫撤個求。
打人叫搞你娃子人。打耳光叫戳你嘴巴子。敲你頭叫敲丁拐。
放東西叫裹東西。老太婆叫老麻麻。
南漳小吃
豬肉餅子 炸醬面 豆腐面 臘肉
南漳風景區
水鏡莊 白馬洞 三道河 竜王峽漂流 奇才瀑布 金牛洞 七裏山國傢森林公園 |
|
南漳縣黨政領導:(截止2009年4月)
中共襄樊市委常委、南漳縣委書記: 潘啓勝
南漳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潘啓勝
南漳縣人民政府縣長: 李煥珍
南漳縣政協委員會主席: 楊仕漢 |
|
- n.: Nanzhang County
|
|
南漳 |
|
旅遊 | 山西 | 文化 | 地理 | ????業公司 | ????務管理局 | 湖北省 | 風景區 | 祠堂 | 湖北 | 襄樊 | 文化遺産 | 民間舞蹈 | 行政村 | 博物館 | |
|
|
南漳縣博物館 | 南漳縣大酒店 | 南漳縣中醫院 | 南漳縣人民醫院 | 南漳縣第二中學 | 南漳縣第一中學 | 南漳縣實驗小學 | 南漳縣第三中學 | 南漳縣實驗中學 | 南漳縣財稅學校 | 南漳縣棉紡織廠 | 南漳縣毛紡織廠 | 南漳縣????務管理局 | 南漳縣繭絲綢公司 | 南漳縣電教儀器站 | 南漳縣城關鎮中學 | 南漳縣婦幼保健院 | 南漳縣衛生防疫站 | 南漳縣城關鎮實驗小學 | 南漳縣恆祥絲綢染織廠 | 南漳縣九集鎮涌泉中學 | 南漳縣九集鎮竜門中學 | 南漳縣巡檢鎮峽口中學 | 南漳縣肖堰鎮花莊中學 | 南漳縣棉織廠紡織配件分廠 | 南漳縣外貿紡織品公司 | 湖北省南漳縣恆源苎麻紡織廠 | |
|
|
薛坪鎮 | 九集鎮 | 肖堰鎮 | 長坪鎮 | 城關鎮 | 武安鎮 | 板橋鎮 | 巡檢鎮 | 東鞏鎮 | 李廟鎮 | 湖北省國營清河農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