澠池縣 : 鄧州市 : 平陸縣 : 環翠區 : 商州區 [顯示全部] : 中國 >安徽 >亳州 >利辛縣 > 張村鎮
顯示地圖
目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張村鎮
  張村鎮位於利辛縣西北部,西與太和縣苗老集鎮毗連,北與渦陽縣高公鎮、店集鄉接壤,南濱西淝河省道阜(陽)、界(首)鳳(臺)公路,S202、S308綫貫穿境內,交通十分便捷,為利辛縣三大建製鎮之一.轄村委會30個,總面積108平方公裏.鎮人民政府駐地張村鋪,距利辛縣城27公裏。張村鋪為一古鎮,唐朝時名叫魯丘堡。
  張村自古是兵傢必爭之地。先秦,為吳楚邊境隙地,屢成陳兵鏖戰之所。公元前536年,楚令尹子蕩帥師伐吳,師於豫章,次於乾溪,吳人幾其師於房鐘。乾溪,即今張村鋪一帶;房鐘,即今闞疃集。公元383年,秦晉淝水之戰,境內為晉掩擊破秦重要戰場。公元1635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潁州,下蒙城,境內為勵兵秣馬之野。公元1852年,皖北捻軍起義,劉洪立、王之重、江臺陵、孫葵心、程大寬、郭明棟、林道修等,相繼揭竿竪旗,聚衆響應張樂行。公元1863年,捻軍主帥張樂行,集中20萬人馬,與清軍决戰於張村鋪。1927年2月,張耀祖、李懷恩、邵友蓮、鄧萬益、陳奎清、鄧紹堯等,成為境內第一批中國共産黨黨員。1929年4月9日,在阜陽舉行的皖北土地革命大暴動中,中共王人、馬店、牛拐灣黨支部,組織數千名農民協會會員參加起義。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境內有大批熱血青年,投奔中國共産黨,為民族解放、推翻三座大山,有270多人為國捐軀,獻出了寶貴年華,張村人民將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鄉鎮面積:95平方公裏,人口:7.8萬
  鄉鎮特色:地理位置優越(省道202、308綫交匯處);商業繁茂(利辛、太和、渦陽交界最大的農畜産品交易中心);特色經濟突出(周邊縣市最大的黃淮白山羊養殖基地)。
  鄉鎮理念:突出三大經濟(畜牧、民營、勞務),利用五大販子(羊販子、牛販子、豬販子、糧販子、棉販子),形成五大區域(良繁、蔬菜、經果、林草、水養殖)。
安徽省阜陽市利辛縣
  張村鎮位於利辛縣西北部,西與太和縣苗老集鎮毗連,北與渦陽縣高公鎮、店集鄉接壤,南濱西淝河省道阜(陽)、界(首)鳳(臺)公路,S202、S308綫貫穿境內,交通十分便捷,為利辛縣三大建製鎮之一.轄村委會30個,總面積108平方公裏.鎮人民政府駐地張村鋪,距利辛縣城27公裏。張村鋪為一古鎮,唐朝時名叫魯丘堡。集鎮面積由2.5平方公裏已擴大到5平方公裏,集鎮人口已增加到1.5萬人,成為利辛縣西北部經濟、文化重鎮。在鎮黨委、政府正確領導下,已初步形成作物多元化,種植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的“三化”模式,呈現出“萬畝西瓜萬畝棉,萬畝蔬菜萬畝果園,五千畝煙藥,五千畝水産”的産業結構新格局。精養水面1800畝;開發荒灘廢地3000畝,全部栽上了“紅富士”、“新紅星”蘋果、日本山吉日梨、金絲棗和水蜜桃,形成了種養一條竜,貿、工、農一體化。1998年實現黃牛存欄2.946萬頭,糧食39.467萬噸,農業生産總值3.32億元。
英文解釋
  1. :  Zhangcun Town
近義詞
張村
包含詞
西張村鎮利辛縣張村鎮防疫保健站威海市張村鎮工藝品廠
分類詳情
河北村桃園村新興村張寨村高寨村
周寨村張樓村王營村前楊村新橋村
前橋村付營村前於村趙樓村劉樓村
劉窪村劉土樓村大於村葉馬村孟寨村
淝東村高老傢村馮於村高大營村高腰村
凡寨村趙王寨村董營村梁橋村三裏趙村
四裏何村三裏灣村杜竹園村七裏夏村程崗樓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