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434400 代碼:421081 區號:0716
拼音:Shí Shǒu Shì 英譯:Shishou City
石首市位於湖北省南部。東經112°13′-112°48′,北緯29°30′-29°57′。南鄰湖南南縣、安鄉縣、華容縣,北抵江陵縣,東靠監利市,西接公安縣。面積1427平方千米。總人口66萬人(2007年末)。
全市轄綉林、筆架山2個街道,新廠、橫溝市、小河口、桃花山、調關、東升、高基廟、南口、高陵、團山寺、大垸11鎮,久合垸、焦山河2鄉。共有29個居委會、274個村委會。市政府駐綉林街道。
石首分江南、江北兩大塊。屬平原,兼有山崗。江南為高亢平原,中間以平地為主,江北為平原。整個地勢略呈西北高、中間低、嚮西南傾斜,地面海拔一般在31米—36米之間。東有桃花山,中部有列貨山、主峰高626米,西南有六湖山,屬武陵山餘脈。境內河湖密佈,河網、湖泊、窪地密集交錯,堤垸較多。長江由西嚮東蜿蜒而過,有九麯回腸之稱。還有藕池河、調弦河等河流。年均氣溫16.4℃,年降水量1080~1230毫米。
礦藏有石英石、石英砂、花崗岩、鉀長石、方解石、雲母及錳、鋁、鋅、磷等。黃金水道長江穿境,水路、公路四通八達,有小型飛機場。是楚文化發祥地之一,大溪文化晚期的走馬嶺遺址屬國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軍樹為省重點革命文物。有照影橋、劉郎浦、錦幘亭、望夫臺、三義寺等三國古跡及宗教聖地南嶽山廟。有中國長江天鵝洲白鰭豚自然保護區和麇鹿自然保護區。 |
|
石首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東經112°13′-112°48′,北緯29°30′-29°57′。南鄰湖南南縣、安鄉、華容、北抵江陵、東靠監利、西接公安。面積1427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614106人。
市人民政府駐綉林街道。郵編:434400。行政區劃代碼:421081。區號:0716。拼音:Shishou Shi。
石首分江南、江北兩大塊。屬平原,兼有山崗。江南為高亢平原,中間以平地為主,江北為平原。整個地勢略呈西北高、中間低、嚮西南傾斜,地面海拔一般在31米—36米之間。東有桃花山,中部有列貨山、主峰高626米,西南有六虎山,屬武陵山餘脈。境內河湖密佈,河網、湖泊、窪地密集交錯,堤垸較多。長江由西嚮東蜿蜒而過,有“九麯回腸”之稱。
石首以“有石孤立”於城北的石首山為名。 據《讀史方輿紀要》載:“自竟陵南至大江、並無崗陵之阻,渡江至石首,始有淺山,石首者, 石自此而首也”。唐、虞、夏時,屬荊州之域,秦屬南郡。三國時,先後屬蜀、吳。西晉太康五年(公元284)建縣。其後歷屬荊府、江陵郡、江陵府、山南道、荊南府、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第四行政督察區,沔陽專區、荊州地區、荊沙市、 荊州市等。1984年石首被湖北省列為全省9個綜合改革試點縣市之一。1986年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1988年被列為全國對外開放城市。
市政府所在地綉林,以劉備“挂錦在山, 結綉如林納孫夫人於此”而得名。名勝古跡遍及城鄉,三國遺址比比皆是。古代大詩人杜甫、陸遊、 黃庭堅等慕名來遊,在此撰寫了許多流芳百世的詩文。 勤勞勇敢的石首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遠在三國鼎立之時,劉備、孫權在此聯誼抗曹。 元末至清代,先後有農民鄭肖莊,徐興元、丁大旺等聚從起義, 土地革命時期,周逸群、賀竜來石首喚起農民革命,中共石首中心縣委、中共鄂西特委、 鄂西蘇维埃聯縣政府機關駐境內年餘, 使石首一度成為洪湖蘇區的中心所在。抗日戰綫時期,石首是共産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石(首)公(安)華(容) 縣委和行政委員會駐地。解放戰爭時期,石首是中共江(陵)監(利)石(首)縣委、縣政府、武裝指揮部的前哨陣地。1949年7月28日石首解放。
石首歷代名人輩出,明代有“三閣老(宰輔)”(張壁、袁宗臯、楊溥) 、“兩尚書”(王之誥先後任兵部尚書,刑部尚書、“一太史”(曾可前)。新中國建立後有重大影響的高級幹部、高級將領有:五四運動的發起人之一黃鬆齡,中央候補委員王尚榮,原空軍黨委副書記、副司令成鈞, 原裝甲兵副司令頓星雲,原空軍政治委員、中共中央委員傅傳作, 中共中央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長劉精鬆。 |
|
石首東嶽山公園附近鳥瞰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石首市轄2個街道、11個鎮、1個鄉。共有29個居委會、274個村委會。
綉林街道 辦事處駐綉林,人口70587人,面積35.9平方千米。轄6個居委會、4個村委會:橋南、解放路、槐樹堤、太平坊、南嶽山、車落崗、粟田湖、玉皇崗、金鑼壋、路傢鋪。
筆架山街道 辦事處駐筆架山,人口70068人,面積56平方千米。轄7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建設路、朝天口、北門口、徐傢鋪、丟傢垸、孫傢拐、新洲、張城垸、沙銀、國強、鬆水橋、斷崗口、南港子、郭傢鋪、周傢剅、易傢鋪、梅傢嘴。
新廠鎮 鎮政府駐新廠,人口43314人,面積94.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民建、新廠、張傢臺、楊傢潭、高傢槽、三元溝、茅林口、北垸、楊傢臺、萬傢剅、陀陽樹、銀海、趙傢灣、王傢壋、六腰壋、蛟子、上閘、葵花、泥北、衛國。
橫溝市鎮 鎮政府駐橫溝市,人口38521人,面積82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百花臺、沙包洲、馬傢棚、挖口子、南洲子、秦傢洲、重陽崗、羊子廟、熊傢臺、木剅口、攔河壩、羅傢臺、汪傢山、炮船口、江傢岔、泥港子、新沙、朱傢渡、溜口子。
小河口鎮 鎮政府駐小河口,人口38401人,面積226.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永安、小河口、中洲、永和閘、新河、黑瓦屋、畢傢鋪、河溝子、合興、南河口、新江、南河洲、楊波堤、天心洲、神皇洲、鄭傢臺、季傢、半頭嶺、黃沙堤、楊苗洲、老洲嶺、三戶街、小河口。
桃花山鎮 鎮政府駐九佛崗,人口21979人,面積99.8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桃源、九佛崗、石華堰、王李場、小石橋、馬鞍山、子童閣、古井口、梁老山、吳傢當、漆傢鋪、李花山、鹿角頭、青竹溝、望夫山、長江、五碼口、白洋林。
調關鎮 鎮政府駐調關,人口45189人,面積107.9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金臺、琴臺、石戈垸、高傢嶺、伯牙口、斑竹嶺、革傢鋪、指路碑、桂傢鋪、連新垸、黃陵山、金臺、披甲湖、刺王廟、沙灣、觀音庵、火炬、沙咀、新河洲、南湖、槎港、北湖、章華港。
東升鎮 鎮政府駐東升,人口62620人,面積173.1平方千米。轄3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滑傢壋、焦山河、平安、東升、屯子山、童子崗、鳳山、土城垸、三傢垸、莊傢鋪、陳傢鋪、長堤寺、畢傢塘、梓南堤、新堤口、王海、花魚湖、兩湖、黃傢潭、鴨子湖、南河頭、月亮湖、馬船、顯忠廟、大楊樹、走馬嶺、關路圻、歇馬廟、八角嶺、蔣傢衝、董傢剅、楊林、三合垸、余家棚、新港、鴨堰橋。
高基廟鎮 鎮政府駐高基廟,人口45562人,面積7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嚮陽、柑梓樹、津南、長嶺崗、荷伍當、馬傢垸、王傢咀、保真堂、謝傢鋪、沙河、肖傢嶺、百子庵、鄧傢嶺、喻傢碑、橋堰堤、劉傢場、打鼓臺、俞傢鋪、顯濟壇、長河、高橋、廣騰街。
南口鎮 鎮政府駐南口,人口30388人,面積97.4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永新、南尖上、官剅口、上官洲、古夾垸、新垸子、白沙洲、雷傢溝、街河子、柳湖壩、官傢鋪、二郎廟、大剅口、老山咀、石平、陳幣橋、朝門臺、永福。
高陵鎮 鎮政府駐高陵,人口35036人,面積82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公主橋、高陵崗、月堤拐、官山壋、枯林橋、周傢湖、三興公、石安、徐傢崗、多子橋、長港、楊同嘴、固城湖、王傢崗、晏傢港、慄林嘴、譚傢洲、瞿傢湖、茅草街、牛車墩、流合垸、三字崗、黃陵公、譚傢園藝場、 何傢園藝場。
團山寺鎮 鎮政府駐團山寺,人口31329人,面積67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連心橋、官山當、白果廟、過脈嶺、白傢蕩、木榨湖、黃古山、鶴灣、北河口、小新口、長山、長林嘴、風波嶺、牛頭山、六波庵、虎山頭、王傢場、新碼頭、曹傢場。
大垸鎮 鎮政府駐箢子口,人口52788人,面積146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25個村委會:箢子口街道、箢子口、黃金灣、新橋、和豐、三叉港、普聖寺、楊柳溝、保南湖、合民、焦傢鋪、東河頭、北碾、中嶺子、古長堤、五大橋、嶽傢、四嶺子、六公湖、合光、魚尾洲、天星堡、譚子拐、泥南、新堤、黃金剅。
久合垸鄉 鄉政府駐久合垸,人口25312人,面積54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委會:江波渡、更名垸、油榨嘴、打井窖、橫風嶺、潭子口、獾皮湖、殷傢洲、下堰口、西江波渡、畢傢蕩、保合垸、焦市、袁傢壋、宜興場、窯拐、新字崗、嚇市。
其他(天鵝洲經濟開發區) 駐沙灘子,人口12076人,面積77.5平方千米。轄1個居委會、6個村委會:沙灘子、柴碼頭、三戶街、河口、天鵝、沙口、千字頭。 |
|
石首,有着悠久的古代文化史。
公元前448年,楚人范蠡(越國上大夫,曾助臥薪嚐膽的越王敗勾踐),卒於古華容(今石首桃花山鹿角山)。
公元209年,孫劉政冶聯姻,劉備迎娶孫權的妹妹,完婚於綉林,也就是現今的石首,而石首也因此被稱為劉郎浦。
據考證,在焦山河鄉走馬嶺村,有座總面積達20萬平方米,屬於屈傢嶺文化晚期的古城址;在調關鎮,有俞伯牙鼓琴巧遇鐘子期的調弦亭;在桃花山鎮的鹿角頭,有越國上大夫的范蠡墓,范蠡廟和其隱居飼馬的飲馬池;在城北,有劉備和孫夫人新婚燕爾由吳返荊而留下的綉林亭,錦幘亭,望夫臺,照影橋,劉郎浦;在南嶽山麓,有為紀念晉代藥物學家葛洪在此開田種玉而修建的玉田寺;在高基廟鎮,有楊幺率起義軍一夜間挖開黃土崗,使兩湖貫通,出奇製勝的斷崗口;在高陵崗,有後梁孝宣三王墓,孝宣公主墓,明武英殿大學士、禮部尚書楊溥墓;在團山粟林崗,有明太子太傅、刑部尚書王之誥之墓;在白蓮湖西灣畫兒山,有明末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袁宗臯墓;在城中筆架山北麓,有明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張璧墓。
我國歷史名人大禹、孔子、嶽飛等都在石首留下過許多美好的傳說,大詩人元稹、杜甫、陸遊、黃庭堅等也在石首留下許多留芳百世的詩文,名勝古跡比比皆是,名人故事世代相傳。
石首,被列為我國長江文化長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楚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
石首因“有石孤立”於城區江邊、以石為首而得名。西晉太康五年(284年)置石首縣。1949年屬沔陽專區,1951年屬荊州專區。1955年析縣境西北部分地另置荊江縣。1970年屬荊州地區。1986年,撤銷石首縣,設立石首市(縣級)。
西晉太康五年(284年)置石首縣。南北朝元嘉年中(約444年左右),廢石首入華容。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復置石首縣,屬山南道江陵府。
宋屬荊湖北路江陵府;乾德三年(965年)於白舊巡院置建寧縣,來屬江陵府。熙寧六年(1073年)省入石首縣為建寧鎮(今石首市調關鎮槎港山),元祐元年(1086年)仍置建寧縣,崇寧五年(1106年)又廢建寧分別入石首、華容。元屬河南江北行省荊南府。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江陵路,天歷二年(1329年)更名中興路。
明屬湖廣行省荊州府;清屬湖北省荊州府。民國元年(1912年),裁荊州府,石首屬省直轄。1913年,湖北分道,石首屬荊宜施鶴道。1914年,改為荊南道,石首屬之。1915年,屬荊宜道。1927年,又屬省轄。1932年,屬省第七行政督察區。1936年,改屬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1949年屬沔陽專區,1951年屬荊州專區。1955年析縣境西北部分地另置荊江縣。1970年屬荊州地區。
1950年石首縣的嶽軍鄉、東南垸劃歸湖南省華容縣;石首縣的合安垸、彭邱垸、永合垸劃歸湖南省安鄉縣(中南軍政委員會1950年12月20日批準)。湖南省安鄉縣的附化垸、豬曹垸、新成垸、河北垸、同仁垸等劃歸湖北省石首縣、公安縣。湖南省華容縣的北面上津湖以南、楊傢嶺、五穀廟以北劃歸湖北省石首縣(中南軍政委員會1950年12月20日批準)。
1966年勘定湖南省華容縣東山公社與湖北省石首縣桃花山公社自望夫山至昂頭山地區的行政區域界綫;自昂頭山頂東嚮沿溴溝(即昂頭山和靈官廟之間的東嚮主要水溝)直下至路南口,以溪溝為界,溝以北屬石首縣,溝以南除石首桃花山林場抱雞母窩生産組(現有房屋附近50畝)仍屬石首外,其餘均屬華容縣;自路南口經易傢山至望夫山,以分水嶺為界,分水嶺以北屬石首縣,分水嶺以南屬華容縣(韓傢衝地區界綫,由雙方代表在進行勘測時,協商解决)(國務院1966年1月7日批準)
1986年5月27日,國務院批準撤銷石首縣,設立石首市(縣級)。1994年由荊沙市代管。1996年由荊州市代管至今。
1996年,石首市面積1427平方千米,人口62萬,轄3街道、9鎮、4鄉。市政府駐綉林。
1997年,茅草街鄉撤鄉建鎮,並更名為高陵鎮。?年,撤銷東方街道,設立東方鎮。至此,石首市轄2個街道、11個鎮、3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總人口602649人,其中:綉林街道71472人,筆架山街道49129人,新廠鎮42332人,橫溝市鎮37831 人,小河口鎮31363人,桃花山鎮23611人,調關鎮45052人,東升鎮37280人,東方鎮17790人,高基廟鎮40436人,南口鎮 28177人,高陵鎮34580人,團山寺鎮29760人,人民大垸鄉53614人,焦山河鄉23703人,久合垸鄉25830人,天鵝洲經濟開發區 10689人。
2001年3月,筆架山街道與東方鎮合併成立筆架山街道。2002年,大垸鄉撤鄉設鎮。
2004年,東升鎮與焦山河鄉合併成立新的東升鎮。2004年底,石首市總人口614106人。轄2個街道、11個鎮、1個鄉,26個居委會、284個村委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石首市轄2個街道、11個鎮、1個鄉。共有29個居委會、274個村委會。 |
|
石首市1997年總人口數為63.73萬人。出生率為11.5‰,死亡率為4.1‰,自然增長率為7.4‰。漢族人口63.62萬人,占總人口數的99.83%;少數民族人口0.11萬人,占總人口數的0.17%。農業人口49.26萬人,非農業人口14.47萬人。男性人口32.93萬人,女性人口30.80萬人。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裏447人。 |
|
截止到1997年底,石首已探明儲量的礦産11種,礦産地2處,已探明的主要礦産有石英石、石英砂、獨居石、花崗岩、鉀長石、方解石、雲母、 銅、鉛、鋅、磷等,位居全省前五名的有花崗岩礦産, 主要礦産探明的儲量:花崗岩14億噸,獨居石1145噸,銅836噸,鉛566噸,鋅292噸。 |
|
石首麋鹿 截止到1997年底,石首內重點風景名勝區共有70餘處,自然保護區共2處,其中國傢級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 長江 天鵝洲白鰭豚自然保護區, 省級的有湖北省石首市天鵝洲濕地麋鹿自然保護區,市級主要旅遊區是桃花山、走馬嶺等8處。當年接待海內外遊客10萬人次。 |
|
1997年,市公路幹綫有石石、藕團、公石、秦黃等共4條。客運周轉量5.55億人公裏,客運量1890萬人,貨物周轉量12.67億噸公裏,貨運量 1237萬噸,其中,公路客運量為1890萬人公裏,貨運量為1237萬噸;水路貨運量為50萬噸,全市有機場1個。 |
|
工業是石首經濟的主導産業。截止2003年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利稅和工業增加信同比分別增長22.4%、41%、38.9%,完成技改投入3.1億元,比上年增長2.7%,主要經濟指標綜合排名居荊州各縣市區之首。石首已連續13年被評為湖北省工業經濟效益先進市,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以上,工商稅收年均增長15%。現已形成有特色、有效益、有後勁的精細化工、木業森工、汽車配件、紡織電子等支柱産業 ,涌現出了湖北楚源 、湖北吉象、湖北萬嚮、湖北緻源等一批出口創匯企業和國傢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傢精細化工産品出口生産基地、汽車零部件和人造石英晶體頻率片生産基地。楚源集團是一傢集染料 、醫藥 、肥料 、生物化工於一體的現代化工企業 ,其産品H酸和J酸産量全球第一,染料中間體生産規模全國第一,2006年被評為"中國名牌" 。(楚源化工污染之重,危及子孫。)
截止2005年底,全市纍计完成全口徑工業總産值76.1億元,同比增長13.4%。園區內共有楚源、吉象、萬嚮、致遠、宏達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余家,2005年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産值35.31億元,增長20.2%,工業銷售産值33.55億元,增長17.5%,出口交貨值完成54836萬元,增長51.6%,産銷率為95%。其中林業第一産業産值7740萬元,略增;第二産業産值59880萬元,增加12920萬元;第三産業産值28200萬元,增加17012萬元。
石首是國傢重要的糧 、棉 、油和速生豐産林基地及長江四大傢魚原種基地。近年來 ,農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 ,科技含量、綜合效益顯著提高,以意楊、果蔬、水産、畜禽為主的特色農業發展較快。珍珠、河蟹、長吻鮠等名特優水産品養殖面積達15萬畝;湖北吉象、五湖集團、金利米業等企業已躋身湖北省農業産業化經營重點竜頭企業。吉象公司是該市與英國國際人造林製品集團公司合資創辦的全省最大現代化森工企業,主要産品為中密度纖維板、直接印刷板、單板、刨切單板等,其中中密度纖維板年生産量已達23萬立方米。
石首市的工業主要包括機械、汽配、紡織、建材、冶金、化工、 輕工、電子、食品等行業,其中冶金、機械、電子行業是該市工業的支柱産業, 主要産品有鋼材、汽車配件、水泵、機械工具、紮鋼、光纖光纜、頻率片、 人造水晶、精細化工、農用化工、磷肥、棉紡、麻袋、地毯、童裝、彩印、 麯酒、水泥、防水材料、人造地板。該市的中型企業有水泵廠、鋼廠、汽配二廠、磷肥廠、金屬支柱廠、製動閥廠、汽車車身廠、地毯廠、 無綫電器材廠、石英地板廠。 |
|
1997年,石首市農業總産值23.31億元,農業增加值15.63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1.0%、1.1%,農業總産值中,農業13.24億元,林業0.21億元,牧業7.72億元,漁業2.14億元。1997年,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102.72千公頃,其中糧食作物50.04千公頃,經濟作物44.6千公項,其他作物8.08 千公頃。全年糧食總産量31.66萬噸,棉花總産量1.75萬噸,油料總産量3.96萬噸。全年造林面積2.21千公頃,截止到1997年底,森林蓄積量為 99.95立方米。截止到1997年底,全市高産優質高效農業示範區的13個, 主要包括農産品轉化型示範區:萬畝意楊豐産基地、城郊百萬肉雞養殖基地; 外嚮型農業示範區:5畝河蟹養殖基地;農業資源綜合開發型示範區:萬畝名優果特生産基地、萬畝水利123工程(1畝田,2千斤𠔌,3千元收入)、 萬畝漁鴨立體養殖基地;高科技農業示範區:1000頭氨化養牛基地; 萬畝高産棉花示範區:千戶百頭億元養殖工程、萬畝億元養豬工程、萬畝棉花豐産帶、 萬畝噸糧田;萬畝優質棉花示範區;城郊型農業示範區;城郊千畝蔬菜生産基地。1997年,全市鄉鎮企業4067個,從業人員5.5萬人, 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27.6%;總産值48.9億元,增長24.5%;利稅總額3.46億元,23.9% ;出口交貨額0.23億元。
09年工業總量引領荊州縣域。上半年,石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0.6億元,占荊州全市總量的10.6%,除荊州區外,列縣市第一。其他縣市區分別為:監利9.9億元,公安9.8億元,鬆滋8.6億元,沙市區7億元,洪湖5.6億元,江陵1.3億元。 |
|
截止到2002年底,全市現有各類學校256所,專業任職教師6319人,年末在校學生10.3萬人,適齡兒童人學率99.52%,初中升高中升學率90.3%,高考上綫人數達1300人,創歷史最高水平。全市小學入學率達100%,初中入學率達到98.4%,殘疾少年兒童入學率達到92.1%,中學輟學率控製在1.1%,小學生基本無失學,15周歲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達到80%。“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製基本確立,教師四項基本工資實行市級財政統一發放;小學、初中人學率分別超過99%、95%,2003年高考上綫學生2273人,錄取學生2380人,錄取率為104.7%。全市計劃生育率為99.6%,基本杜絶多胎生育,年度考核名列荊州市第一現在普通中小學31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中小學在校學生91816人,專任教師4524人。 |
|
石首漁業資源豐富,有13目21科68種,除人工放養的鱅、鯇、鯉等魚外,還有長江石首 段天然生産的珍稀魚種(又稱肥駝),中華鱘(俗名鰉魚),江豚( 俗稱江豬子),銀魚(又 稱麵條魚)等。
1、長江石首段天然生長的珍稀魚種
長吻 又名江團,肥駝 ,俗名 ,是長江天然生長的珍稀魚種,一般每尾體重1.5至 2.5公斤,最大的10至15公斤 ,肉嫩體肥,光澤無鱗,北青肚白,常以蝦、蟹、蠃、蚯 蚓、昆蟲及小魚類為食餌,限於長江激中生活和産卵繁殖,長江石首段河流彎麯、水流 漩,適宜共生活習性,其鰾獨具一格,形似筆架,內呈筆架陰影,故名“筆架魚肚”是 石首聞名中外的特産。
中華鱘 俗名鰉魚、鱘魚,屬迥遊性魚類,為國傢明文保護的稀珍魚種。每當其繁 殖季節,此魚則是由海裏嚮長江上遊逆遊,行配産卵。體呈長三角棱形,口小而尖,吻 犁頭,背部和腹部有大片硬鱗,背部黃灰色,餘為灰褐色,體表有五行板骨,生物學家 稱之為活化石,一般重100─2500公斤 ,最大可達500公斤到上 。石首地處荊江中段兩岸,江流麯折,古為“九麯回腸”,尤其是城區綉林江段,懸岸陡壁,岩石突出,形成中流砥柱。長江急流撞石項轉,形成急漩,江底石層岩洞衆多,適應鱘魚回遊棲息。因而,石首歷來盛産此魚,早在明清,石首志書就把它列為江河魚類之王。石首在國傢未明文禁捕之前,長江漁業隊常捕此魚,在當地集鎮出售,其肉黃色無刺,油脂重,味鮮美,是群衆喜食鮮品。近年來,國傢禁捕,捕魚隊已經絶捕,但水産研究部門──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長江水産研究所,每年都在石首起捕一定數量的中華鱘,用作解剖, 飼養、繁殖和放流等試驗。
石首銀魚 銀魚,又名麵條魚,軀體上除腹部有兩行黑點,尾鰭布有色素外,均為 無色透明,是名貴淡水魚類珍品。
石首有漫長的彎麯江道,洲灘寬廣,蘆葦繁茂,雜草叢生。特別是石首廣阔的長江 故道,水底土層肥沃,水質清澈、微流,是銀魚繁殖、生長的天然飼場。每年春季江水 上漲,長江銀魚即大批擁入故道覓餌,繁殖生長,八月份形成銀魚魚風,一直生産至十 一月份江水完全降落。在魚汛季節,日網産幾十斤甚至幾百斤,年平均年量在八萬斤左 右,鮮銀魚曬幹後,製成銀魚幹,年均為1.5萬斤左右。石首銀魚幹, 比其他地區所産 獨具風格,品位純正 ,味道鮮美 ,個體一致(12釐米左右),色如白銀,故名“石首銀 魚”。燒製成炒銀魚或羹湯 ,是別有風味的佳餚 ,與海産之墨魚、魷魚齊名。遠銷北 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深受消費喜愛。
2、老河國傢級長江“四大傢魚”親魚原種基地
長江流域沿江各地養殖的青、草、鰱、鱅“四大傢魚”魚苗來源於長江,在建立親 魚原種基地前 ,由漁民在長江捕撈“魚花”進行養殖 ,這種原始的自然捕撈魚苗的方 法,因受自然條件等因素的製約,魚苗的産量和質量都得不到保證,嚴重製約了我國水 産業的發展。
老河魚場位於石首市大垸鄉箢子口長江故道之濱,有故道水域面積8000餘畝,故道 與長江相通,采用“灌江納苗”的辦法,可獲得優良親魚原種。由於灌江納苗的長江原 種生長速度很快,個體大,體格健壯,抗病能力強,得到了水産界專傢的青睞。1986年 6月至10月 ,湖北省水産部門和荊州地區水産部門的領導及專傢,對老河故道進行了實 地考察論證,大傢對老河故道的地理、地貌、進出水係等條件十分滿意,將親魚原種基 地定在老河,並由國傢農業部下達投資計劃。
由國傢農業部和湖北省水産局投資興建的長江青、草、鰱、鱅“四大傢魚”親魚原 種基地,於1987年9月在老河漁場破土動工。第一期工程投資近90萬元,開挖親魚池250 畝,寄養池70畝,改造魚池110畝,修建了運輸公路,架施高壓輸電綫路 ,配套孵化設 備,特種網具、水泵、機械等設備和設施。翌年,經省水産部門和荊州地區水産部門的 專傢驗收合格,親魚原種基地正式投産。
1988年 ,老河親魚原種基地生産“四大傢魚”親魚原種3.8公斤,魚苗4023萬尾, 供應湖北、湖南、 陝西、雲南4省13縣35個繁殖點,被國傢農業部列為國傢級親魚原種 基地。此後,親魚原種和魚苗産量逐年遞增,1992年 ,親魚原種年産量達到6萬公斤, 魚苗8000萬尾。
1989年,石首市老河親魚原種場應國傢農業部漁業局的邀請,參加在上海舉行的“ 長江、珠江、黑竜江青、草、鰱、鱅原種研究鑒定會。”經專傢多年研究證明,長江水 係培育的“四大傢魚”親魚種生長速度不僅大大快於黑竜江水係,而且快於珠江水係的 5─10%。因此,經與會專傢提議, 國傢水産部門决定在老河親魚原種場建種質庫。
從1991年開始,老河親魚原種場配合上海水産大學、長江水産研究所承擔國傢“八 五”科技攻關課題負責水質監測;配合上海水産大學負責長江魚苗入庫量和捕獲量品種 及基因研究。 五年共獲課題經費110餘萬元,各項研究課題均取得初步的成果。
1996年,國傢農業部漁業局邀請水産專傢對老河國傢級“四大傢魚”原種場的技術 路綫 、擴建項目進行評審並予通過 。“八五”期間投資479萬元進行擴建 ,經驗收達 標。石首市水産部門計劃到本世紀末,以老河故道為中心,建萬畝長江“四大傢魚”生 ,年産長江“四大傢魚”親魚原種10萬公斤。
3、名優特種水産品
津湖黑魚 歷來飲譽湘鄂兩地,近來又為香港等地外商爭相購買 。此魚為石首有史 以來自然繁殖於湖泊的普通魚種 ,因以上津湖品種為佳 ,産量較高 ,故名“ 津湖黑 魚”。黑魚,是一處兇猛的肉食性魚類,曾一度被視為害魚,但它對水質、溫度和其它 外界環境的適應性特別強,能在其它魚類所不能生存的環境中生活,即使沒有水,衹要 是淤泥,有一定的溫度,它也可以如泥鰍一樣,縮入泥中生存。黑魚生長速度迅速,繁 殖力強,適應池塘、溝渠、沼澤等地養殖。春夏季節,尋找淺水草叢處交配産卵,每條 母魚約産卵二、三千粒,一年可長半斤至一斤。黑魚,又名生魚、纔魚、烏魚、斑魚、 七星魚,除了作上等佳餚外,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患者進行手術後,常食黑魚,有生 肌補血、加速傷口愈合的作用;體弱病人、産婦和兒童,常食黑魚,有益於健康,增強 發育;火燒黑魚則更是治療浮腫、體虛的良藥。 |
|
筆架魚肚
全國唯獨在九麯回腸的長江石首江段盛産一種名貴淡水魚 --- 長吻鮠。其腹中的鰾,個大質厚,純白鮮嫩,內顯山影,型似筆架,故稱 “筆架魚肚”。其內含豐富的蛋白質,鮮美可口,營養豐富。早在明洪武丁卯年間( 1387 年)就被列為朝中貢品。建國後作為珍品宴請國賓。 1985 年“綉林筆架”牌魚肚及其加工産品,在亞太地區博覽會上獲銀奬; 2000 年在湖北省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為“湖北省名牌産品”; 2001 年,在北京國際農業博覽會上被評“中國名牌産品”。
筆架魚肚,是石首馳名中外的特産之一, 為水産稀有珍品。早在宋代以前,筆架魚肚便名聞遐邇,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後,傳旨地方官員精選上等魚肚送應天府(今南京),供皇室享用。 |
|
建國前,石首無科技記載;建國初,群衆性的農業技術推廣活動首先興起,隨後, 許多工廠開展了以改進工具和操作方法為內容的技術革新運動;1978年後,科技發展從 以農業為主,嚮工業、交通、建築等名個方面擴展;1986年後,石首科學技術事業進入 了新的發展階段。1991年4月,製定了“科技興市”的發展戰略,1994年,作出了《科教興市的决定》,1996年又作出《加速科技進步的决定》,至1998年,全市已形成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16個鄉鎮科技辦公室為主的市鎮(鄉)兩級科技管理網絡,擁有各類專 業技術人員8289人,其中高級職稱474人,1986─1998年,共取得各類科技成果78項 , 其中獲奬成果28項。
1 、科技攻關
1970年,開始爭取省、市科研項目,並通過計委編製國民經濟計劃,嚮有關單位下達10 至20個科研項目,同時組織力量對重點項目攻關。1986年後,圍繞行業和産業重點,科 技攻關嚮着“目標更高、技術更新、項目更大”方向邁進。1986年至1998年,全市共組 織實施科技攻關項目207項, 其中省級攻關項目27項。1998年市楚源集團承擔的“采用 新型溶劑和催化劑生産色酚AS─PH”屬省級重點科技攻關計劃。
2 、星火計劃
1986年,首次承擔省級星火計劃3項,總投資285萬元,其中爭取省級“星火”基金60萬 元,省人行、農行科技貸款155萬元。1986─1998年, 共組織申報各級星火計劃項目26 項,纍计投資2838萬元,投入産生比達1:4。 石首市江南機械廠研製開發的新産品柴油 機主軸瓦項目,項目投資150萬元, 産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投産後,當年實現利 稅320萬元。
3 、火炬計劃和高新技術産業
1989年,石首市開始實施火炬計劃,開發高新技術産品,發展境內高新技術産業;1989 ─1998年,纍计投入資金2040萬元,實施省級火炬計劃2項。 湖北楚源集團是全市規模 較大的高新技術産業化示範企業,國傢級高新技術企業,先後承擔“精品H酸”“3.3 二氯聯苯氨”2個省級火炬計劃, 其開發研製的精品H酸,色酚AS─PH,間氨基苯 甲醚,1.4 一二羥基蒽醌,均已形成了工業化生産規模,産品打入國際市場,其中精品 H酸被列為國傢級新産品計劃,填補了國內空白。石首市致遠公司是湖北省高新技術企 業,該公司開發研製的抗輻射低腐蝕隧道石英晶體是當今電子設備不可缺少的關鍵元器 件,廣泛適用於各個領域,1998年被評為國傢新産品計劃A級産品。機電一體化技術已 在全市開始廣泛應用,主要産品有ZDN130型振動器,高檔豪華客車颳水器總成,強力電 子點火器等,這些産品都具有較高的科技水平。 |
|
石首地域環境獨特,九麯回腸,所以有很多特色食材。石首人通常很會吃,也很會做吃的,但一般好吃的都藏在自己傢裏,所以相對來說鮮有好吃的餐館,卻有許多特色小吃。石首人樸實知足,所以雖然特色小吃不少,卻通常衹此一傢,無對外擴張之心。因此,石首小吃,皆屬精品。雖然湖北其它縣市可能有類似食品,但以下介紹的幾種小吃口味獨特,令人迷戀,衹有去石首當地才能一品其風味。
團子
團子的外皮主要用熟糯米攪拌成泥製作而成,外表白白圓圓扁扁,裏面包的主要材料是鬍蘿蔔、臘肉、臘豆腐,口味有些些辣,味道極好,是石首人超愛的美食。在當地,團子有兩種吃法,一種是煎團子,一種是蒸團子。通常在街頭販賣的,現場製作的,是煎團子(在鍋裏被油煎的兩面焦黃就可食用)。
豆皮
湖北武漢老通城有很出名的三鮮豆皮,但是此處所指的豆皮與武漢的豆皮截然不同。石首的豆皮是用大米、緑豆還有面粉做的;做法是先一張一張將製作好的面皮攤開,再在裏面放入特有的肉和菜,放入鍋中來回煎疊,最後盛出來是如小書本一樣大小長方形的一塊;口味分兩種,葷的和素的;吃法亦有兩種,老的和嫩的。在石首,最出名的便是臭豆腐酒傢的豆皮,從石首出去的遊子最饞的就是這個。
豆巾
將大米和緑豆按比例兌好加水泡濕磨漿.做成一層面皮.然後下鍋用很少的油燙好就製成了.很有質感.緑色的.過早用的.炒着吃.煎着吃.放調味吃熱的.都很好吃.
蘭花豌豆
把蠶豆[方言裏面稱豌豆]在清水中泡好.泡開時剪開外面的皮.繼續泡好之後.加純鹼下鍋炸酥.可以拌????當做零食.可以拌麻辣醬下酒.
發餅.流動餅
結婚時候或者過喜事的時候。主要原料為精面粉、飴糖、奶粉、甜酒、純鹼、蘇打等,經面團調製、甜酒發醇、腌糖、切塊、成型、烘烤等工序精製而成。餅呈扁圓形,表面乳白色,底面棕黃色,入口鬆軟
炒米炒米就是直接將生大米炒熟了,其實就跟炒瓜子花生差不多。被炒熟的大米會膨脹,就跟爆米花一樣。那時有人會拖着爆米花的機器過來為大傢爆米花。每當這種時候,各傢各戶都會拿些大米排隊去爆,場面熱鬧極了。爆米花機器爆出來的膨米花膨脹得更大,也更好吃。可惜這機器不是常來的,也不是總捨得花錢去爆的,不能想吃就吃,因而愈發顯得好吃了。
炒米粉.禾粉.米粉
這裏將禾粉叫做米粉的.以至於到外面的時候一直問老闆有沒有米粉.知道看了別個點了禾粉纔發現.本地的炒面和炒米粉不錯.1塊加小白菜.1塊5加蛋的.2塊加豬肉.以前過早經常吃.
鍋巴粥農村都是用柴禾竈炒菜做飯。轉頭砌的竈臺,口部砌個架子,可以放一個小小的罐子。等飯菜都熟了,罐子裏的湯也煨好了。這樣煨出來的湯也特別好喝。還可以把紅薯、玉米棒之類的埋在柴禾堆底下,做飯的時候順便也烤好了。做飯一般都是用大鐵鍋燜熟的,當然就比不上現在的電飯煲那麽受熱均勻,所以總會燜出鍋巴來。奶奶經常用這些鍋巴加水煮成稀飯吃,告訴我說這是鍋巴粥。呵呵,變廢為寶,我覺得比米飯還要好吃。
鍋巴油油飯
就是炒鍋巴.味道特好
糍粑
過年的時候會做糍粑。將糯米煮熟了,趁熱使勁搗成一塊,冷卻以後變得硬硬,然後可以切成一片片的,煎着吃或者烤着吃。我特別喜歡烤着吃,在小小的炭火下烤好的糍粑真正好吃
榨菜糯米飯
中學的時候吃不飽.晚上餓的話.補校外面5毛一份的糯米飯.還送榨菜的.就着很好吃.
勺皮.勺皮子
將勺煮熟之後.抹在床單那麽大的布上.要很薄的.然後一直讓它曬太陽。稱為挂勺皮.一直等它幹的可以從布上掉下來。然後用剪刀剪成菱形。可以炸着吃了.過年必備.
頂糕
有名發糕,在石首的街頭,特別是電影院附近,總會有人擺一個小攤,熱呼呼的叫賣頂糕。石首頂糕的製作很有趣,工具十分精巧。頂糕的原材料主要是糯米粉,最後還會在上面放一點紅糖泥,通常一分鐘不到就會被蒸熟,白白嫩嫩,上面一小抹糖色,就象一個莖特別粗大的平底蘑菇。一般顧客付了錢,就會站在擔子前靜靜地看師傅嫻熟的在小小的、玩具一般的木蒸籠和裝糕粉的木頭抽屜之間忙活,一邊吃着,一邊看着頂籠等着新的頂糕一個接一個被頂出爐。頂糕通常都是現做現賣的,顧客也都是趁熱現吃,當然也可以帶走,但不如現場吃來的寫意。對此,還有一句話戲稱“有錢吃頂糕,無錢看人頂”。
汽水耙
汽水粑,又以成對出賣而稱對耙,通常小孩叫汽水粑粑。其原料有大米、面粉、白糖、純鹼等。汽水粑粑做法簡單,樣子好看,外面成色金黃,裏面雪白,是小孩子的最愛。
炒藕腸子
藕腸子,有名藕稍,是藕在生長荷葉初期時,所生長的細嫩荷葉梗。石首的炒藕腸子味道獨特、爽口怡人,由於季節、水土和製作方法的得天獨厚,外地朋友要一嘗炒藕腸子的極緻美味,必須在特定的季節來石首才能一品其味。
炒蓮子
每年到吃蓮蓬的季節,石首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會有人叫賣蓮蓬,石首本地的蓮蓬又大又甜,由於蓮蓬必須吃新鮮的才能嘗其真味,所以炒蓮子,成為石首當地又一特色小吃,通過特殊方法炒製過的蓮子,易於儲存,外皮由緑轉黑,蓮肉變硬,蓮芯略苦,但味道極佳,營養保健,方便攜帶,令人回味。
特色燒烤
石首的燒烤與別處不同,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烤牛筋,烤洋芋(此洋芋非一般所指洋芋,口味樣子類似土豆,但圓圓小小,一般衹有湖北極少地方纔有),當然烤藕、烤千張、烤雞爪、烤魚、烤臺翅也都是當地的特色。 |
|
- n.: Shishou City
|
|
石首 |
|
|
|
石首市博物館 | 石首市中醫院 | 石首市皮革廠 | 石首市服裝廠 | 石首市文匯高中 | 石首市人民醫院 | 石首市第一中學 | 石首市骨科醫院 | 石首市????務管理局 | 石首市皮膚病醫院 | 石首市婦幼保健院 | 石首市地方病醫院 | 石首市第二童裝廠 | 石首市供銷棉紡廠 | 石首市動物檢疫站 | 石首市衛生防疫站 | 石首市精神病醫院 | 石首市第一針織廠 | 石首市第三人民醫院 | 石首市橫溝市鎮中學 | 湖北省石首市童裝廠 | 石首市黃麻紡織總廠 | 石首市財政幹部學校 | 石首市醫藥衛生材料廠 | 石首市第二人民醫院 | 石首市血吸蟲病防治站 | 石首市人才交流開發中心 | 石首市小河口鎮防疫保健站 | 石首市綉林衛生工作管理站 | 石首市新廠鎮衛生院 | 石首市骨科醫院三門診部 | 石首市中藥院綉林分院 | 石首市中醫院綉林門診 | 石首市地方病醫院四門診部 | 石首市地方病醫院五門診 | 石首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石首市人民大垸鄉防預保健站 | 石首市大垸鄉畜牧獸醫特産站 | 石首市對外經濟貿易羽絨産品有限公司 | |
|
|
筆架山街道 | 東升鎮 | 高基廟鎮 | 桃花山鎮 | 調關鎮 | 天鵝洲經濟開發區 | 新廠鎮 | 大垸鎮 | 高陵鎮 | 橫溝市鎮 | 久合垸鄉 | 團山寺鎮 | 小河口鎮 | 綉林街道 | 南口鎮 | 焦山河鄉 | 人民大垸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