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忠縣 : 蕪湖縣 : 衡南縣 : 中方縣 : 東安縣 : 昆山市 : 德興市 : 新津縣 : 三門縣 : 石阡縣 : 冷水灘區 : 廣安區 [顯示全部] : 中國 >湖北 >黃岡 >武穴市 > 花橋鎮
顯示地圖
目錄
湖北省武穴市花橋鎮
  花橋鎮,位於湖北省武穴市東部,是紅四方面軍重要組成部分紅十五軍的發祥地。陳康、藍僑、陳金鈺、杜國平、張春森、郭錫章等六位共和國將軍都出生於花橋。
  全鎮版圖面積150平方公裏,人口83340人,面積138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8個村委會:花橋、鄭公塔、團山河、陳其、戴文義、呂𠔌、洋西港、羅皮塘、郭德元、饒堖、塘角頭、吳文貴、毛仁山、楊二嶺、衝裏、上屋何、陳巷、下屋郭、樊祥、觀音寨、下彭、王祥、馬塘、喻格、項壩、柏樹林、楓樹林、嚮垸、蘭傑、曹塘、鬍曹坊、劉六西、菱角塘、郭大垸、雨場山、戴伯章、劉常、赤湖橋、童司牌、饒傢山。
  花橋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位於太白湖畔,是滬蓉高速公路的口子鎮,西距京九鐵路武穴站8公裏,東距九江市40公裏,南距長江港口20公裏,石鬆公路北接106國道貫穿全鎮。花橋農業在總體上已形成北部沿山林果産業帶、中部沿路糧油瓜菜産業帶、南部沿湖養殖産業帶。
  抓調整,樹竜頭,走農業穩鎮之路花橋鎮是武穴市的農業大鎮,素有“魚米之鄉”之美譽。近幾年,該鎮黨委認真落實黨的惠農政策,抓好農業産業調整,發展訂單農業,培植農業産業化農頭企業,促進了農業增産、農民增收。
  首先大力發展“緑色農業”。着力發展以無籽西瓜、反季節蔬菜、花生、芝麻、大豆等無公害緑色高效經濟作物,年人平增收75元。
  二是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以生殖、雞、鴨為發展重點,着力建設集約化經營、標準化生産、市場化運作的養殖小區。2004年全鎮年出欄肥豬7萬頭,增養母豬3000頭,繁育仔豬6萬頭,生豬養殖小區建設資金投入60萬元,年産值1200萬元,養殖大戶達150戶,人平增收100元。
  三是大力發展名特水産業。利用湖區水資源優勢,積極發展珍珠、河蟹、黃山等優質高效特水産品養殖,該鎮現有水面8000畝。
  花橋鎮是武穴市産糧大鎮,年産原糧8萬噸,地處土地肥沃。該鎮黨委認為,大力發展糧食竜頭加工業是走農業穩鎮之路的基礎,並組織糧食部門把推行訂單農業作為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重中之重工作來抓,不斷為糧農選擇適銷對路的新品種。由花橋糧食工業貿易公司指派專人到江西引進“923”品種,及時與農戶簽訂糧食訂單,面積3000餘畝。
  産前,該公司嚮農戶提供栽培技術和病蟲妨害方法,代墊種子款。産中,實行跟蹤服務,配合鎮農技站到田頭,加強技術指導和病蟲害防治;産後,為了方便群衆,到村按“訂單”收購,不打白條,取信於民,農民從中得到了不少實惠,畝平增收150多元。糧貿公司在糧食改革的睏境中,剋服睏難,從2000年起,每年都擠出10?50萬元資金,對花橋米長生産設備進行更新改造,使生産水平不斷上升,産品質量不斷提高。
  産品於2002年3月22日嚮國傢商標總局申請註册為“華僑”牌,於2003年3月28日經國傢商標總局核準簽發使用,連年被湖北省糧食行業協會頒發為“放心大米”稱號,取得了國傢質量監督檢查檢疫總局頒發的全國工業産品(大米)生産許可證,獲得了中國名優大米採購品牌,産品原料稻穀獲得“無公害緑色食品”糧食表示。如今,“花橋牌”大米産品暢銷福建、廣東、江蘇、浙江等7個省糧食市場。
  優環境,打招商,走工業立鎮之路花橋鎮小五金産業曾一度聞名國內外,由此牢固的樹立了“工業立鎮”的理念,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大力推進了工業二次創業,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全力抓好小五金産業、紡織服裝業、糧食加工業等三大工業板塊建設。
  五金竜頭企業——麒麟五金製品有限公司創辦於2001年初,是武穴市較早的一傢非公有製企業,固定資産和流動資金達1000多萬元,擁有木蠃釘、合頁兩大生産基地,各種機械設備及其附屬設施300餘臺套,主要産品有木蠃釘、元釘、電鍍合頁、無聲合頁、不銹鋼防盜門合頁等五大係列60多個品種,産品暢銷國內20多個省市,部分産品出口越南、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傢和地區,備受經銷單位及用戶的青睞。該公司連年被黃岡市和武穴市授予“優秀民營企業”、“十強企業”、“納稅大戶”等榮譽稱號。
  為了增強五金産業的競爭力,花橋鎮專門成立五金産業開發中心,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聯繫一個重點企業,隨時隨地解决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種種睏難,積極支持一批骨幹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不斷做大做強。
  近三年來,花橋鎮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第一要務,充分利用花橋的工業基礎優勢,區位交通優勢、人文資源優勢和勞力資源優勢,抓住沿海發達地區産業大調整機遇,大力實施鄉情招商、以商招商、誠信留商、環境穩商,先後引進企業9傢,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傢,在招商引資上,該鎮成立招商引資工作專班,對重點意嚮性項目專人負責,一抓到底。積極參加年初在香港召開的投資項目洽談會,帶着引資項目意嚮到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發達地區,先後引進信德紡織、竜騰服裝、萬泰隆服飾等一批知名企業。
  2003年6月,該鎮黨委政府通過招商引進,創辦了武穴市竜騰服裝有限公司,該公司擁有12個生産流水綫,專機40臺,給類進口製衣、茄剋、棉麻休閑服裝,産品遠銷美國、加拿大、奧地利及國內等國傢和地區,是“班尼路”馳名服裝名牌的代理供貨商及加工商,年産值1500萬元,嚮國傢上繳稅100多萬元。武穴市信德紡織公司自創辦以來,固定資産投入已達1800萬元。該公司立足高起點規劃,高標準緑化,搞質量建設,主要生産化纖産品、混紡産品、棉紡産品。預計第二期工程完工後,紡織年生産能力達5萬錠,年産值過億元,上繳稅收超過500萬元。
  武漢市萬泰隆服飾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傢外商獨資企業,總部設在香港。註册資金500萬元港幣,該公司擁有各類先進服裝生産加工設備338臺套,主要生産設施有流水、整件、原料、裁床、成品車間以及機電組、專機房等。
  公司生産的“比安得”中高檔休閑、茄剋、風衣等係列産品,全部出口到歐美、港、澳、臺等20多個國傢和地區。花橋鎮采取以一係列保護措施,實行企業生産“寧靜日”制度,堅持維護企業的生産經營秩序和投資者合法權益,讓投資者有一個優越的創業環境。
  花橋鎮抓住省、市路網建設的有利時機,通過爭取國傢資金、自籌資金和吸納民間資本等途徑,狠抓城建、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鎮功能,提高花橋城鎮新形象,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鎮政府投入6萬元,邀請武穴市規劃設計院為花橋城建作規劃,定櫃架,努力在十一五末把長街變成棋盤,使鎮區規模由3平方公裏擴大到6平方公裏,目前已經開始着手建設農貿市場、建材市場和停車場,製定主幹道整治方案,拉開功能性項目建設的序幕,力爭把花橋鎮建成全市東部商貿重鎮。
No. 2
  鎮政府駐花橋,人口83340人,面積 138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8個村委會:花橋、鄭公塔、團山河、陳其、戴文義、呂𠔌、洋西港、羅皮塘、郭德元、饒堖、塘角頭、吳文貴、毛仁山、楊二嶺、衝裏、上屋何、陳巷、下屋郭、樊祥、觀音寨、下彭、王祥、馬塘、喻格、項壩、柏樹林、楓樹林、嚮垸、蘭傑、曹塘、鬍曹坊、劉六西、菱角塘、郭大垸、雨場山、戴伯章、劉常、赤湖橋、童司牌、饒傢山。
湖北省黃岡市武穴市
  花橋鎮地處武穴市東部、太白湖濱,東接京九鐵路,北連滬蓉高速,具有區位、資源、産業、人文四大優勢。境內盛産優質稻米、棉花、油菜、鮮魚、柑桔、奈李、無籽西瓜等農副産品。小五金、糧食加工、服裝紡織已成為三大支柱産業,是省市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和“釘都之城”,花橋人傑地靈,歷代人才輩出。花橋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土地革命時期,有大批赤衛隊員加入紅十五軍。出生在花橋鎮的武穴籍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有6人,其中有中將陳康、郭錫章,少將藍僑、杜國平、陳金鈺、張春森,素有“將軍鎮”之說。座落於鎮東南的鄭公塔,屬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唐顯慶年間(公元656-661年)僧日新建禪居寺,緊鄰該寺有一鄭姓官吏在此建塔,故名鄭公塔,塔高19.74米,7級8角密檐式,被稱為鄂東的“比薩斜塔”。
  花橋鎮版圖面積138.5平方公裏,總人口82955人,轄41個村(居委會),耕地面積75940畝,是荊楚小五金産業名鎮、全省糧食加工産業重鎮、鄂東服裝紡織産業新鎮。近年來,該鎮先後被評為全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先進單位,黃岡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全市鎮處工作目標考核第三名,農業産業化示範基地建設先進單位,全市政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招商引資工作第三名等榮譽稱號。
  花橋鎮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走“一主三化”之路,圍繞建設荊楚五金名鎮、糧食加工重鎮、鄂東紡織服裝新鎮目標,大力實施農業穩鎮、工業強鎮、商貿活鎮、各項企業協調發展興鎮戰略,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工業培植了信德紡織、金磊糧油、麒麟五金、竜騰服裝等一批骨幹企業,形成小五金、糧食加工、服裝紡織三大支柱産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施“五通”、“六改”工程,統籌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發展。落實黨的各項惠農政策和措施,發展壯大糧、棉、油、豬等六大産業基地,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樹立城鎮化新理念,圍繞建設武穴市第二副中心,加強小城鎮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先後投入300多萬元,改造硬化鎮區主街道,重修鎮區下水道,鋪設人行道彩磚,開發新鎮區,建設工業園,不斷完善、發揮小城鎮功能和作用。打造平安花橋,構建和諧社會,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關心群衆的冷暖疾苦,認真傾聽群衆呼聲,把有限的人力、財力、物力用於解决群衆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得到廣大群衆的支持和擁護。全鎮呈現出經濟發展、事業進步、人民安居樂業的和諧發展新局面。
  四大優勢
  一、區位優勢
  千百年來,花橋為武穴市東部經濟、文化和商貿集散地,是黃岡市圻黃廣毗鄰交通樞紐延伸九江、武漢等大中城市的必經之地,滬蓉綫、黃黃綫、石鬆綫縱橫交錯,東距九江35公裏,西距武穴市25公裏,西南距京九鐵路武穴火車站9公裏,北與黃梅縣城17公裏,與五個省會城市武漢、南昌、長沙、南京、合肥都衹有三到四個小時車程。
  二、資源優勢
  1、土地資源:全鎮耕地面積83940畝,其中水田75940畝。鎮域內土地肥沃,物産豐富,形成三帶,即北部沿山林果帶,中部沿綫糧油瓜菜帶,西部沿湖水産養殖帶。盛産優質糧油棉、優質水果、鮮魚、竜蝦、珍珠、螃蟹等水産品,優質生豬、優質無籽西瓜、甘蔗、蓮藕等,成為市場上“搶手”貨。
  2、山水資源:花橋青山緑水,風光宜人,水利設施齊全,能排能灌,旱澇保收。全鎮水面6000餘畝,有仙人壩、荊竹中型水庫二座,有團山河、陳山、衝裏小一型水庫三座,石崗、陳其小二型水庫二座,湖圩八處,還有山場面積1.5萬畝,湖田面積2.5萬畝,鬆、杉等樹木及魚、蝦等資源豐富。
  3、礦産資源:據省、市礦産部門初步勘測表明,境內北部有藴藏量較大的花崗石、水晶石、石灰石等十幾種,吳文貴、楊二嶺、毛仁山、衝裏村地下儲藏着一定數量的金礦,因開採缺乏資金和技術,難以把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
  4、人力資源:全鎮富餘廉價勞力達2萬餘人,一般勞力年均工資為5000—8000元。
  三、産業優勢
  1、小五金産業。花橋鎮小五金産業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曾一度聞名國內外,被《湖北日報》、湖北電視臺等多傢媒體譽為“花橋現象”。原省委書記賈志傑、省長蔣祝平及省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黃遠志等領導到此視察調研。全鎮小五金企業,由當時的56傢合併重組為13傢,從業人員1800人,固定資産1700萬元,木蠃釘生産機械設備1000餘臺套,合頁生産綫15條,主要産品有木蠃釘係列、普通合頁、自攻釘、搓絲釘、不銹鋼防盜門合頁、鍍鋅合頁等十二大係列,一百五十多個品種,産品暢銷國內16個省市大中城市,45%産品出口越南、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傢和沙特阿拉伯。年工業産值3.5億元,銷售收入3.39億元,創利稅3500萬元。
  2、糧食加工産業:全鎮糧食加工中小企業40多傢,年加工産值 4.2億元。花橋糧管所是湖北省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是湖北省糧食行業協會優秀會員,2007年10月,該企業改名為武穴市金磊糧油有限公司。該公司投資15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産投資已達660萬元,新建年産3萬噸精質大米生産綫,年創産值5000萬元,年上交稅收50多萬元。目前,二期工程建設如火如荼,預計投入1100萬元,正在嚮上申報萬噸精質面粉生産綫、3000噸毛糠油生産綫。上述兩條生産綫,年底可望順利投産。如今,該公司生産的註册商標“花橋牌”大米係列産品暢銷福建、廣東、江蘇、浙江等7個省市糧食市場。
  3、服裝紡織産業:近四年,花橋鎮抓住沿海發達地區産業大調整機遇,堅定不移地實施大招商、招大商戰略,大力實施鄉情招商、以商招商、誠信留商、環境穩商、大員招商,爭取在引進大企業、大項目上實現新突破,先後引進廣東、湖南、福建、浙江等地外商落戶花橋創辦企業12傢,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傢,紡織服裝企業5傢,安置就業人員2000人,新增稅收過百萬元。武穴市信德紡織有限公司是福建老闆卞毅創辦的一傢外商企業,主要生産化纖、混紡、棉紡等産品,該公司自去年10月創辦以來,固定資産投入已達5000萬元,第一期工程引進40條生産綫,安置勞力220人,年創産值3000萬元,實現稅收200萬元。二期工程增加8條細紗生産綫,總投資3500萬元,新建車間、倉庫、職工宿舍樓和職工食堂,紡紗年生産能力可達2萬錠,年産值5000萬元,可安置員工500名,目前該企業正在啓動三期工程建設,是武穴市“3310”工程之一,現已成為當地農民就業增收、企業增效一顆璀璨的明珠。
  四、人文優勢
  花橋鎮地靈人傑,人才薈萃。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陳康、郭錫章,少將藍僑、杜國平、陳金鈺、張春森,原新華社社長、著名記者郭超仁、原國傢文化界名人陳播等誕生在這裏,現在國傢、省、市報刊、電視臺工作的一批編輯記者也是吸取家乡花橋養分茁壯成長起來的,還有各條戰綫到名級領導幹部崗位,都閃爍着花橋籍成功人士的足跡,成為國傢和民族的棟梁,鑄成了繼往開來、奮力拼搏的品質,實踐着報效祖國、報效家乡的諾言。今天我們以花橋優秀的人文資源而驕傲,明天更為花橋人創造美好的未來而自豪!
英文解釋
  1. :  Huaqiao Town
近義詞
花橋
相關詞
蕪湖縣安徽省鄉村蕪湖市
包含詞
桂花橋鎮下花橋鎮香花橋鎮
衡南花橋鎮花橋鎮現代農業園區昆山市花橋鎮第三羊毛衫廠
分類詳情
張開林場張開農科所張開馬塘村花橋村花橋居委會
鄭公塔居委會團山河村陳其村戴文義村呂𠔌村
洋西港村羅皮塘村郭德元村饒堖村塘角頭村
吳文貴村毛仁山村楊二嶺村衝裏村上屋何村
陳巷村下屋郭村樊祥村觀音寨村下彭村
王祥村喻格村項壩村柏樹林村楓樹林村
嚮垸村蘭傑村曹塘村鬍曹坊村劉六西村
菱角塘村郭大垸村雨場山村戴伯章村劉常村
赤湖橋村童司牌村饒傢山村饒山村代文義村
張河口街村高嚮垸村林角塘村代伯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