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湖北 >黄冈 > 黄梅县
显示地图
目录
概况 Huangmei County
  邮编:435500 代码:421127 区号:0713
  拼音:Huáng Méi Xiàn 英译:Huangmei County
  
  黄梅县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北岸,东经115度43分至116度07分、北纬29度43分至30度18分。西与武穴市毗连,北与蕲春县山水相依,东邻安徽省宿松县,南隔长江与江西省九江市相望。面积1701平方千米。总人口99万人(2007年末)。全县辖12个镇、4个乡:黄梅镇、小池镇、孔垄镇、下新镇、大河镇、停前镇、五祖镇、濯港镇、蔡山镇、新开镇、独山镇、分路镇、杉木乡、柳林乡、苦竹乡、刘佐乡,以及挪步园管理处、龙感湖管理处。县政府驻黄梅镇。
  
  地处大别山丘陵向长江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北部山地属大别山脉,中部为丘陵及垄岗平原,中南部为湖泊,南部为滨湖沉积平原和沿江冲积平原,平原和湖泊占全县总面积78%。最高的山峰为大土坡,海拔1244米。东有龙感湖,西有太白湖。地面高程约15—25米。较大河流有古角河、垅坪河、小溪河、考田河,并在其上游分别建有古角、垅坪、考田、程晃岭4大水库。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270毫米,年均气温16.8℃。
  
  国家商品粮、优质棉基地。矿产资源有褐铁、菱铁、磷、石英石、钾长石、重晶石、滑石、陶土、石膏、花岗岩等。黄梅桃花为传统工艺品,紫云茶为传统名茶。京九、合九铁路在此交汇,境内设有5个客货站。京福、沪蓉高速公路和105国道、柳界公路纵横境内。长江黄金水道过境58.86千米,建有九江长江大桥。名胜古迹有五祖寺、四祖寺、蔡山晋梅等。
历史沿革
  黄梅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晚期(1——4万年前)即有人类栖息。西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境内即建有寻阳县,迄今2149年。
  黄梅境内建县始于汉,初名寻阳。汉文帝十六年(前164),置庐江国,领县十二,有寻阳。此为寻阳县名见于史册之始。
  西晋永兴元年(304),划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立寻阳郡,约以今之太白湖、龙感湖一线的“江北故道”为界,北境划归蕲春县,南境仍属县治迁江南之寻阳县。
  北境,东晋太元三年(378)改蕲春为蕲阳。南齐永明四年(486)析蕲阳县之东境立永兴县。隋开皇初(581),改永兴县为新蔡县。十八年(598),改新蔡县为黄梅县。因县境北有黄梅山,黄梅水,故名。唐武德四年(621),析黄梅为义丰、长吉、塘阳、新蔡四县,置南晋州领之。八年(625),废州,省四县复为黄梅县。自此至今,县名未变。
  江南寻阳县所辖今之黄梅地域,于东晋大兴元年(318)立侨郡新蔡。太元三年1378),为与北方新蔡郡相区别,例称南新蔡郡。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史册初著此地侨置苞信县。梁末(556),改苞信县为新蔡县。隋开皇九年(589),省寻阳、南 新蔡二郡及汝南、柴桑、新蔡3县,复置寻阳县。此后,县名变动频繁,依次曰:彭蠡、彭城、湓城、楚城、浔阳。五代南唐时,改浔阳县为德化县,民国3年(1914)改曰九江县。25年(1936),划定鄂赣省界,将江北原属九江县之封郭洲,团牌洲等地归黄梅县,从此南北合一,统为黄梅县
  1949年属黄冈专区,1970年属黄冈地区。1995年属黄冈市。
    1950年6月5日,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把蔡山区所辖新洲上的一部分划归广济县(今武穴市)。1953年,黄梅、宿松两县协定,两县边缘湖泊水面界限:北以鸡头山至戾鱼山,南以王家夹至中嘴为两县共管地区,黄梅渔船东南不过中嘴,东北不过戾鱼山,宿松渔船西南不过王家夹,西北不过鸡头山。
    1955年下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划黄梅之柏树林、枫树林、向垸,直至太白湖西岸的水府庙一带属广济,划广济余川区之龙腰,徐政两村以及吴文村的一部分属黄梅。不到一年,除余苏垸留属黄梅,其他地方仍归属广济。1956年元月1 日,经国务院、农垦部和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于龙感湖西部高滩泽地垦建龙感湖农场,直隶省农垦厅。1958年11月,将王埠乡的严大墩、严细墩和黄太墩划归龙感湖农场。1959年元月,龙感湖农场改为县辖,1960年3月复属省辖。
    1997年,黄梅县面积1071平方千米,人口94.3 万。辖10个镇、13个乡:黄梅镇、孔垄镇、小池镇、下新镇、停前镇、五祖镇、大河镇、濯港镇、蔡山镇、新开镇、独山乡、长岭乡、杉木乡、柳林乡、苦竹乡、王枫乡、白湖乡、张河乡、李英乡、分路乡、王埠乡、徐港乡、刘佐乡。境内有1个国营原种场。县府驻黄梅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966416人,其中(12个镇、11个乡):黄梅镇103392人,孔垄镇75713人,小池镇64431人,下新镇8318人,大河镇 34521人,停前镇39489人,五祖镇25853人,濯港镇56803人,蔡山镇63924人,新开镇64536人,独山镇30227人,分路镇 53498人,柳林乡18417人,杉木乡44734人,长岭乡21129人,苦竹乡33377人,王枫乡37230人,白湖乡23617人,张河乡 33773人,李英乡24418人,刘佐乡20225人,王埠乡27711人,徐港乡21823人,龙感湖农场37175人,张湖农场2082人。
    2004年底,黄梅县总人口982100人。辖黄梅、小池、孔垄、下新、大河、停前、五祖、濯港、蔡山、新开、独山、分路12镇,杉木、柳林、苦竹、刘佐4乡。共有33个居委会、488个村委会。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黄梅县辖12个镇、4个乡。共有33个居委会、495个村委会。
县域隶属
  1、建县前
  据杉木乡黄螃村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近百件石器考证,黄梅县早在1~4万年前,即有人类栖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栖息的遗址则遍布上乡源湖、龙感湖中的赶墩、涉墩各地。
  从夏、商至西周,按《禹贡》把全国划分为九州的说法,黄梅地属扬州。
  东周,春秋前期属楚。前506年,吴破楚,后败越,北上与晋争霸,此时属吴。战国时,越于前473年灭吴,属越。楚于前306年灭越,又属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属九江郡。
  汉高祖元年(前206),项羽封英布为九江王,都六安(今安徽六安),属西楚九江国。四年(前203)七月,高祖封布为淮南王,属汉淮南国。六年(201),置郡领县当时,周围邻县(蕲春、柴桑、松兹)均于是年置,黄梅居其中,既不属其领辖,史册又未明载置县。
  2、建县后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分淮南置庐江国,以厉王长子阳周候为庐江王,领县十二,寻阳为其一。县治约在今蔡山附近的古城村。据《中国人口·湖北分册》载:寻阳县面积为7938平方公里,包括今黄梅县全部,广济县绝大部分,宿松县湖区以南至望江县华阳沿江一带,九江县大部分,湖口、彭泽两县北部沿江一带(即古之柴桑、彭泽二县之间自长江至庐山一带)。
  东汉顺帝时(126—144)属扬州庐江郡。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分江夏郡置蕲春郡,领寻阳隶荆州。十四年(209),吕蒙为寻阳令。魏黄初二年(221),孙权改鄂为武昌郡,领寻阳隶荆州。同年,改武昌郡为江夏郡,此时,寻阳还隶扬州蕲春郡。黄初三年(222)属魏荆州蕲春郡。吴黄武四年(225),还属吴扬州蕲春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撤蕲春郡,划寻阳隶荆州武昌郡。二年(281),还隶扬州庐江郡。永兴元年(304),划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立寻阳郡,黄梅县境始南北分治。北境划归豫州西阳国之蕲春县,县治今蕲春县八里湖土门城。南境仍属县治迁江南鹤问寨之寻阳县,隶江州寻阳郡。
  北境蕲春县,东晋咸和初(326),隶豫州西阳郡。太元三年(378)为避宣太后郑春讳,改蕲春为蕲阳,隶豫州南新蔡郡,受江州督。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分豫州之西阳等六郡置郢州,蕲阳随西阳郡隶郢州。
  泰始五年(469),随西阳郡还隶豫州。齐永明四年(486),析蕲阳之东,即原由寻阳划归蕲春之地置永兴县,隶豫州齐昌郡,县治今大河区白花畈。梁太清三年(549),地入东魏。太平二年(557),于江南原江州治置西江州,永兴属南新蔡郡 隶之。不久,随南新蔡郡改隶江州。北齐立罗州,永兴县属齐昌郡隶之。陈太建中(569—582),取江北地,隶江州齐昌郡,北周时改罗州为蕲州,隶蕲州齐昌郡
  隋开皇初(581),撤州郡置总管府,改永兴县为新蔡县。因此时长江北汊主道由太白湖、杨柳湖、张湖、龙感湖一线南移至今广济龙坪、胡世柏、蔡山、扁担大(土聿)(音列)、北池口、吴河、王埠至小池口,故将两条江北汊道之间,原属南新蔡郡新蔡县的地域划归新蔡县,隶蕲州总管府。新江北汊道以南地域仍属江州新蔡县。九年(589),改府为州,十八年(598)改新蔡县为黄梅,隶蕲州。大业三年(607),改蕲州为蕲春郡,领黄梅等五县。
  唐武德四年(621),析黄梅为义丰、长吉、塘阳、新蔡四县,置南晋州领之。八年 废州并县复黄梅,隶蕲州。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隶淮南道蕲春郡。乾元元年 (758),改郡为州,隶淮南道蕲州。
  五代,黄梅仍隶蕲州。吴天祚三年(937)以前属杨吴,以后属南唐。后周显德五年(958),改取江北之地,属后周。
  宋至道三年(997),分全国为十五路,隶淮南路蕲州蕲春郡。熙宁五年(1072),分淮南为东西二路,隶淮南西路,所隶州郡仍旧。嘉熙(1237—1240)兵乱,县治侨 于大江中洲(地属德化)。
  元至元十二年(1275),于蕲州置淮西宣抚司,黄梅隶之。十四年(1277)改总管府,十八年(1281)撤总管府复州,上置蕲黄州宣慰司,黄梅隶之。二十三年(1286),撤宣慰司,属蕲州隶湖广行省。皇庆元年(1312),迁县治于今黄梅镇。至正二十四年(1364),隶湖广行中书省蕲州府。
  明初袭元制,洪武九年(1376),降府为州,隶湖广布政司黄州府蕲州。十一年(1378),改隶河南布政司,二十四年(1391),还隶湖广布政司,上隶州府均不变。
  清初(1644),隶湖广布政司汉黄德道黄州府。康熙三年(1664),分置湖北布政司,黄梅属黄州府隶之。
  民国元年(1912)废黄州府。直隶湖北省武汉黄德道。后改隶鄂东道。3年(1914),改鄂东道为江汉道,隶之。18年(1929),废江汉道,直隶湖北省。21年(1932),湖北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隶第3行政督察区。25年(1936),第3、4行政
  督察区合并为第3行政督察区,黄梅隶之。
  如前所述,黄梅南境系西晋永兴元年(304)划归江南寻阳县。
  东晋大兴元年(318),于“江北故道”以南,即今黄梅下乡、武穴东南部置新蔡郡,隶豫州,受江州督。治今蔡LIJ附近古城村。太元三午(378),为了把侨郡与北方原新蔡郡相区别,例称南新蔡郡。
  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南新蔡郡领苞信等四县隶江洲。苞信县亦治今蔡山附 近古城村。梁元帝时(552—554),于江南原江州治置西江洲,苞信属南新蔡郡隶 之。梁末(557),改苞信县为新蔡县,隶江州南新蔡郡。陈太建八年(576),分江州 之晋熙、高塘、新蔡三郡为晋州,新蔡县属南新蔡郡隶之。陈末还隶江州。
  隋开皇九年(589)平陈,省寻阳,南新蔡二郡及汝南、柴桑、新蔡3县,复置寻阳县,隶江州。十八年(598),改寻阳县日彭蠡县,仍隶江洲。大业二年(606),改江州为九江郡,改彭蠡目彭城,寻又改目湓城,均属九江郡。
  唐武德三年(620),置江州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湓城隶之。五年(622),改湓城为楚城,仍隶之。贞观元年(627),罢都督府,分全国为十道,楚城隶江南西道江州。八年(634),省楚城更置浔阳县(“浔”始加三点水),上隶不变。天宝元年(742),改为江州浔阳郡,领浔阳县江南西道。乾元元年(758),改浔阳郡为江州,浔阳隶之。
  五代杨吴时,浔阳县隶杨吴江州。南唐改浔阳日德化,隶奉化军。
  北宋开宝八年(975),德化隶江南东路江州浔阳郡。元丰间(1078—1085),析全国为23路,属江州隶江南西路。南宋建炎元年(1127),升江州为定江军,隶之二年(1128),以江、池、饶、信四州为江州路,亦隶之。绍兴二年(1132),随江州隶江南西路。
  元至元十一年(1275),置江东西宣抚司,德化隶之。十三年(1276),隶扬州行省江西大都督府。十四年(1277),罢都督府,置江州路,领德化隶龙兴行都元帅府后置江西行中书省,江州领德化隶之。十六年(1279),隶蕲黄宣慰司。二十二年(1285),隶江西行省江州路。
  明洪武九年(1376),改行省为布政司,德化隶江西布政司九江府。清仍明制。
  民国3年(1914),改德化县日九江县,隶江西省九江府。24年(1935),江西省设8个行政督察区,九江县属第5行政督察区。25年(1936)1月28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以长江为界”,划定鄂赣省界。7月1日,两省办完边界交接手续从此,黄梅南北合为一县。29年(1940),改行政督察区为鄂东行署,黄梅隶之。31年(1942),撤鄂东行署,设第2行政督察区,隶之。
  1949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黄梅隶中原区。6月,撤中原区设中南区,下置湖北省,黄梅县属之。1950年6月5日,经湖北省把蔡山区所辖新洲上的一部分划归广济县(今武穴市)。1953年,黄梅、宿松两县协定,两县边缘湖泊水面 界限:北以鸡头山至戾鱼山,南以王家夹至中嘴为两县共管地区,黄梅渔船东南不过中嘴,东北不过戾鱼山,宿松渔船西南不过王家夹,西北不过鸡头山。
  1954年撤销中南区,黄梅隶属湖北省未变。
  1955年下年,经划黄梅之柏树林、枫树林、向垸,直至太白湖西岸的水府庙一带属广济,划广济余川区之龙腰,徐政两村以及吴文村的一部分属黄梅。不到一年,除余苏垸留属黄梅,其他地方仍归属广济。1956年元月1日,经国务院、农垦部和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于龙感湖西部高滩泽地垦建龙感湖农场,直隶省农垦厅。1958年11月,将王埠乡的严大墩、严细墩和黄太墩划归龙感湖农场。1959年元月,龙感湖农场改为县辖,1960年3月复属省辖。
地理
  黄梅县地势北高南低,呈三级阶梯状倾斜。北部山地属大别山脉,中部为丘陵及垄岗平原,中南部为湖泊,南部为滨湖沉积平原和沿江冲积平原,平原和湖泊占全县总面积78%。这里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无霜期达258天,年平均温度为摄氏16.8℃左右。
自然资源
  黄梅水域广阔,河流、湖泊、水库众多,塘堰密布,共计河流34条,大小湖泊29个,大中小型水库24座,长江水道59.2公里,全县可利用水资源装机2万千瓦。
  黄梅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磷矿探明储量1300万吨;铁矿储量5800万吨,品位45%左右;重晶石储量约50万吨;硅石储量约1000万吨;钾长石储量约5000万吨;石膏储量约2.6亿吨;滑石粉储量2000万吨;瓷土、石灰石、花岗岩分布较广,储量甚为可观。
农业
  黄梅是全国商品粮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全县耕地64.3万亩,水面59万亩(其中可养水面23.6万亩)。农作物品种丰富,黄梅青虾驰名中外,天然香稻、挪步园的云雾茶曾获国家优质奖和省一等奖。县城东南约15公里处的龙感湖,是全省四大淡水湖之一,已列为省级自然湿地保护区,正在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万亩,可供开发水面12万亩,盛产天然名贵水产品,鱼肥水美,荷香菱甜。朝看千帆竞发,夜观万家渔火,蔚为壮观。龙感湖建有国家青虾繁育基地,年产青虾5万公斤,远销江浙沿海和东南亚一带。高背鲫、鲈鱼、毛蟹、牛蛙、黄鳝等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全县水产品产量居湖北十强县市之列,被誉为“鱼米之乡”。
黄梅戏的发源地
  CCTV—4《走遍中国》黄梅戏起源 优酷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1092816o1p2.html
  黄梅戏是我国名闻天下的五大戏剧种类之一。它可能是起源于明朝黄梅县的民歌小调黄梅调(特别是采茶调)和鄂东地区流行的“山歌畈腔”。 黄梅县的紫云,龙坪,多云等山区,早在唐宋时就盛产茶叶,并享誉全国。每年春天采茶时,茶农们习惯于一边采茶一边唱着山歌小调和民歌,来调剂生活。就在这种漫山遍野歌声不绝之中,黄梅采茶戏孕育成熟。 黄梅采茶戏在自身不断地发展过程中,积极向外地拓展,约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黄梅采茶戏随着黄梅县的逃荒难民和说书艺人大量入皖而流传到安庆以及江西鄱阳湖一带,并形成成熟的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源于湖北黄梅地区,因人民的社会交往逐渐向东流传到安徽怀宁为中心的地区,并以此为中心,发展成型,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早期黄梅戏的演出剧目,大多为老艺人自编自演的反映底层民间生活的小戏。本世纪50年代,一大批有志于戏曲事业的知识分子加入黄梅戏传统剧目的发掘与再创造的行列,他们的加入,大大丰富了黄梅戏的表现形式,加强了黄梅戏的文学性,发展了唱腔和伴奏,使其原来的民俗性和通俗性得到质的升华,旋律更为优美,影响更为扩大,黄梅戏真正迎来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艺术春天。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张云风等一大批优秀表演人才,《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就是这一时期所产生的代表性作品。随着众多优秀剧目的不断推出,国内外的观众,认识并接受了黄梅戏,使黄戏从乡村草台登上了都市的大雅之堂,最终成为驰名海内外的著名剧种。本剧院的剧目和演员曾获得众多奖项,多次赴香港、澳门、新加坡、德国、台湾、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获得文泛的好评,被外国友人誉为"中国的乡村音乐"。
  骄傲和光荣已成为历史,新世纪已经找开希望之门,如今的安徽黄梅戏又涌现出如马兰、黄新德等为代表的众多新人。面对新世纪,我们寄希望于新一代黄梅戏传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用青春、美丽和智慧,创造新的灿烂……
  黄梅戏的起源
  史书记载,黄梅县北部的大别山自古盛产茶叶。每当收获茶叶的季节,男女青年上山采茶,边采茶边唱歌,人们称之为“采茶歌”。
  “三阳天,春光好,百鸟盛多。三月三,去采桑,母女两个。宝童哥,生得好,有才又有学……”
  采茶歌有独唱和对唱,常常是一人唱了众人和,唱的内容既有历史传说也有今天的见闻,大多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故事。这就是黄梅戏的雏形。
  后来,采茶歌又从茶山唱到了湖上渔家,唱进了市井乡村的千家万户。
  清朝的一位诗人曾经这样描述黄梅采茶歌:“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
  诗中的多云山就是黄梅县北部的茶山。乡亲们用采茶歌的形式讲述故事,逢年过节的时候又聚在一起演唱,自娱自乐。这时候,黄梅戏逐渐具有了一个戏曲剧种的形态。
  根据安徽省宿松县志记载,民国初年的时候,黄梅县的采茶小戏,当时已经叫做黄梅戏了,而且受到了安徽人的喜爱。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档案馆工作人员 徐守海:“根本上从历史资料的角度来说,黄梅戏还是起源于黄梅。这里面有安徽宿松县志的记载。这个版本是 1920年,民国九年的时候,(安徽省)宿松县志上面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
  然而,来自安徽的史料毕竟只是一个旁证,在黄梅县,今天还能够找到黄梅戏起源于这里的证明吗?
  根据民间传说,黄梅戏的第一个女演员叫邢绣娘。绣娘就是绣花的女子,为什么这位黄梅戏的创始人又被称为“绣娘”呢?难道黄梅戏与绣花有什么关系吗?
  在2006年发布的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得到了印证,黄梅挑花与黄梅戏共同名列其中。两者颇有渊源,相传,黄梅挑花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末清初。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实践和创造,这门民间工艺日臻完善,花样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黄梅挑花的作品大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如被面、床单、门帘、围腰等,其中以方巾最为出色,曾多次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并悬挂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这位民间艺人就参加了人民大会堂那幅挑花作品的制作。“杨家将”和“穆桂英下山”都是传统戏剧的剧目。黄梅挑花的图案大多取材于黄梅戏,表现剧中的人物和故事,黄梅挑花传播了黄梅戏,也见证了黄梅戏起源于黄梅的史实,可说是花中有戏,戏中有花。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 周濯街:“黄梅挑花和黄梅戏实际上是二位一体的,也就是说黄梅挑花经常把黄梅戏的故事拿来作为花样,而黄梅戏又经常演绎、演出黄梅挑花的故事。甚至有一些挑花女直接就是黄梅戏演员。黄梅挑花的挑花女直接就是黄梅戏的演员。比如说我们著名的黄梅戏演员邢绣娘,她为什么叫邢绣娘,就因为她原来就非常会挑会绣,后来才成为黄梅戏的著名演员,也是黄梅戏的创始人。”
旅游资源
  黄梅人文历史悠久,旅游开发潜力巨大。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 建县,名胜古迹众多,全县拥有各类文物点200多处,县中有省级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1处,有驰名中外的"禅宗祖庭"四祖寺、五祖寺,有中华长梅寿星、蔡山晋梅,有新石器时代的焦墩遗址,有南北朝诗人鲍照墓,岳飞之子岳震、岳霆墓、宋代乱石塔、有避暑山庄挪步园等等,这些已与江西的庐山、石钟山、安徽的九华山、黄山、黄州的东坡赤壁等连成跨省旅游网络,黄梅挑花曾荣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并作为民间艺术珍品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湖北厅,黄梅还有黄梅戏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的称誉........ 除黄梅挑花外,该县的黄梅戏与安庆的黄梅戏也并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县成为全国唯一有两项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县。
词语——黄梅
  【词目】:黄梅
  【释义】:
  (1)指成熟的梅子。
  杜甫《梅雨》诗:“四月熟黄梅。”
  (2)指梅子成熟的季节。
  薛道衡《梅夏应教》诗:“长廊连紫殿,细雨应黄梅。”
  (3)指腊梅的别名。
  龚自珍《寒月吟》:“供黄梅一枝,朝朝写《圆觉》。”
黄梅论坛
  http://www.huangmei8.com
英文解释
  1. n.:  Huangmei County
近义词
黄梅
相关词
文化教育初中教育机构湖北黄冈乡镇更多结果...
包含词
黄梅县博物馆黄梅县中医院黄梅县人民医院
黄梅县实验中学黄梅县第五中学黄梅县第二中学
黄梅县杉木医院黄梅县边黄梅雨黄梅县眼科医院
黄梅县中医医院黄梅县盐务管理局黄梅县精神疗养院
黄梅县精神病医院黄梅县妇幼保健院黄梅县卫生防疫站
湖北省黄梅县蚯蚓良种场湖北省黄梅县第一中学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
黄梅县第三人民医院妇幼黄梅县黄梅镇第二诊所黄梅县红十字会医院
黄梅县小沁中心卫生院黄梅县下肢外科医院黄梅县孔垅中心卫生院
黄梅县国营龙感湖农场职工医院
分类详情
张开黄梅镇张开停前镇张开独山镇张开刘佐乡张开大河镇
张开柳林乡张开小池镇张开孔垄镇张开下新镇张开五祖镇
张开濯港镇张开蔡山镇张开分路镇张开杉木乡张开苦竹乡
张开新开镇张开挪步园管理处张开挪步园风景管理处龙感湖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