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市 : 中國 >雲南 >大理 > 大理市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在雲南省西部、洱海沿岸,滇藏公路起點,滇緬公路經此。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唐代為南詔國都,宋代為大理國都。1951年設下關市,1960年改大理市。人口468萬(1995年)。為雲南省西部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特産大理石、茶花、大理雪梨。名勝古跡有洱海、蒼山、崇聖寺三塔、蝴蝶泉、蛇骨塔及南詔、大理古城遺址。
概況 Dali City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于云南省中西部,洱海西岸。總面積1468平方千米。總人口59萬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駐下關街道,郵編:671000。代碼:532901。區號:0872。拼音:Dali Shi。
行政區劃
  大理市轄10個鎮、1個民族鄉:下關鎮、大理鎮、鳳儀鎮、喜洲鎮、海東鎮、挖色鎮、灣橋鎮、銀橋鎮、雙廊鎮、上關鎮、太邑彝族鄉。
歷史沿革
  大理,即大治之意。一說大理係傣語,“大”意為“地”。一說大理為撣語“穩渡”之意。
    西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隸屬益州郡。東漢時,屬永昌郡。三國蜀漢和東晉時期隸屬雲南郡;魏晉與北朝時歸屬東河陽郡。隋時屬南寧州。
    公元七世紀中葉,洱海地區出現6個較大的民族部落,史稱“六詔”。738年,南詔統一洱海地區,建立南詔國,定都太和城。779年建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市域為南詔國中心統治區。937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建立大理國,也以羊苴咩為都城。
    元代設大理路軍民總官府,明、清時設大理府,設太和縣、趙州。辛亥革命後,太和縣改為大理縣,趙州改為趙縣。
    1949年後,先後設大理縣、鳳儀縣、下關市。1958年9月,並三縣市及漾濞縣為大理市,1960年撤銷大理市,恢復大理縣、下關市、漾濞縣建製,將鳳儀縣劃歸大理縣。
    1983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大理縣、下關市,設立大理市
  
    1997年,大理市轄2個街道、2個鎮、7個鄉、1個民族鄉:下關街道、大理街道、喜洲鎮、鳳儀鎮、灣橋鄉、銀橋鄉、城邑鄉、七裏橋鄉、市郊鄉、海東鄉、挖色鄉、太邑彝族鄉。
    1998年6月28日,雲政復47號:撤銷大理街道辦事處、城邑鄉,合併設立大理鎮;撤銷下關街道辦事處、市郊鄉,合併設立下關鎮。
    
    2000年,大理市轄4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52116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下關鎮 174801 大理鎮 56259 鳳儀鎮 75763 喜洲鎮 55959 海東鄉 21266 挖色鄉 18218 灣橋鄉 22122 銀橋鄉 26309 七裏橋鄉 33842 太邑彝族鄉 8315 大理經濟開發區虛擬鎮 28315
  
    2001年,全市轄9個鎮、1個民族鄉:下關鎮、大理鎮、喜洲鎮、鳳儀鎮、灣橋鎮、銀橋鎮、七裏橋鎮、海東鎮、挖色鎮、太邑彝族鄉。
  
    2005年,大理市撤銷七裏橋鎮。
    2006年,大理市設10鎮1鄉,即鳳儀鎮、海東鎮、挖色鎮、雙廊鎮、上關鎮、喜洲鎮、灣橋鎮、銀橋鎮、大理鎮、下關鎮和太邑彝族鄉。另設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一個省級旅遊度假區,市域面積1815平方千米,全市總人口58.98萬人。
英文解釋
  1. n.:  Dali City
近義詞
大理
相關詞
地理江蘇省雲南省泰州市鶴慶縣地名村莊雲竜縣
賓川縣行政村南澗彝族自治縣
包含詞
大理市區大理市旅行社大理市麗源茶廠
大理市作傢協會大理市服裝五廠大理市榆城飯店
大理市大理飯店大理市經濟開發區大理市戲劇傢協會
大理市麯藝傢協會大理市舞蹈傢協會大理市美術傢協會
大理市書法傢協會大理市攝影傢協會大理市音樂傢協會
大理市第一中醫院大理市婦幼保健院大理市衛生防疫站
大理市太邑針織廠大理市皮毛服裝廠大理市金紅服裝廠
大理市兒童服裝廠大理市第二中醫院雲南省大理市第一人民醫院
大理市中等職業學校大理市第二人民醫院大理市民間文藝傢協會
大理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雲南省大理市喜洲田莊賓館雲南省大理市下關飯店
大理市紡織工業供銷公司大理市順達針織紮染廠大理市下關工藝美術公司
大理市工藝美術服務大樓大理市第一人民醫院大理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大理市飲食服務公司鳳儀飯店大理市興泰實業公司興泰賓館大理市灣橋鄉中莊中宏服裝廠
大理市喜洲針織廠大理市喜洲白族紮染廠
分類詳情
張開海東鎮張開挖色鎮張開下關鎮張開七裏橋鎮張開上關鎮
張開鳳儀鎮張開喜洲鎮張開灣橋鎮張開銀橋鎮張開大理鎮
張開太邑鄉張開雙廊鎮大理經濟技術開發區太邑彝族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