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在黑竜江省東南部、濱綏鐵路終點。1975年設市。以綏芬河得名。人口367萬(1995年)。是中俄邊境的重要城市。有鐵路與俄羅斯烏蘇裏斯剋(雙城子)相通。 |
|
綏芬河市投訴電話 牡丹江市旅遊投訴電話:0453-6821997
黑竜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451-8701005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綏芬河是我國與俄羅斯的陸路口岸,邊關重鎮,沿鐵路和公路都可直接過境。綏芬河係滿語“錐子”之意,因小綏芬河自城邊山腳下流過而得名。 城市建設始於19世紀60年代,距今已有一百三四十年的歷史。當時《北京條約》的簽訂使得綏芬河成了一個邊境城市。如今,依山而建的幢幢新樓與古老典雅的歐式建築、整齊的俄羅斯房捨組成了山城的整體面貌,顯得清新而又寧靜。 綏芬河位於濱綏鐵路的最東端,是通往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最重要的國際口岸城市。對外交通以鐵路為主,有直達瀋陽、哈爾濱的旅客列車,哈爾濱到符拉迪沃斯托剋的國際旅客列車,經由綏芬河出境。 |
|
綏芬河市位於北緯44°23′,東經131°9′,南、北、西三面與東寧縣毗鄰,東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邊境綫長27.5千米,轄區面積460平方千米/427平方千米(簡册)。總人口6萬人(2004年)。市人民政府駐綏芬河鎮長江路1號。郵編:157300。代碼:231081。區號:0453。拼音:Suifenhe Shi。 |
|
suí fēn hé shì |
|
綏芬河市位於北緯44°23′,東經131°9′,南、北、西三面與東寧縣毗鄰,東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為濱綏鐵路終點。邊境綫長27.5千米,轄區面積460平方千米/427平方千米(簡册)。總人口6萬人(2004年)。
綏芬河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黑竜江省的一個縣級市。綏芬河市因境內流過的小綏芬河而得名。市人民政府駐綏芬河鎮長江路1號。
郵編:157300
代碼:231081
區號:0453
拼音:Suifenhe Shi |
|
綏芬河市轄2個鎮和互市貿易區和邊境經濟合作區。
綏芬河鎮
轄12個社區、2個村委會:友誼社區、新華社區、永安社區、山城社區、前進社區、北海社區、象山社區、光華社區、三合林社區、新興社區、鐵西社區、南綏社區、前進村、綏東村。
阜寧鎮
轄9個村委會:建西村、建東村、建華村、建新村、南寒村、北寒村、永勝村、朝陽村、寬溝村。
綏芬河市保稅區
綏芬河綜合保稅區是黑竜江省經國務院批準的第一傢保稅區,也是東北地區第一傢綜合保稅區。綜合保稅區規劃控製面積1.8平方公裏,具有國際貿易、國際物流、出口加工三大功能。 |
|
綏芬河市,原為東寧縣綏芬河鎮,以其附近小綏芬河而得名。綏芬,又作“恤品”、“ 速頻”、“蘇濱”,均為“率賓”譯音的演變,滿語意為“錐子”。清代屬寧古塔將軍(吉林將軍)寧古塔副都統轄區。清末,先後歸綏芬廳、東寧廳管轄。中東鐵路通車後,始稱“ 五站”(由海參崴起到綏芬河為第五站)。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五站鐵路交涉分局改為綏芬河鐵路交涉分局。中華民國成立後,1923年3月,歸屬東省特別區,並從4月1日起設立綏芬河市政分局。斯時,奉軍綏寧鎮守使張宗昌的帥府設於綏芬河鎮。東北淪陷後,始屬東寧縣,1939年6月1日劃歸新設置的綏陽縣管轄,改設綏芬河街。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8年10月,將綏陽縣並入東寧縣,東寧縣政府遷駐綏芬河鎮,為第一區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1年10月,建立綏芬河軍政委員會,負責口岸運輸。1952年4月,東寧縣政府遷回東寧鎮,綏芬河為第一區政府駐地。1956年5月,設置綏芬河鎮和北寒蔥河鄉。 1958年9月,成立友好人民公社,後改為綏芬河人民公社。1968年設置綏芬河區,由牡丹江地區直轄。1973年6月,撤銷綏芬河區,設置綏芬河鎮,歸東寧縣管轄。1975年8月15日,國務院批準,以綏芬河鎮改設綏芬河市(縣級),歸牡丹江地區管轄。1983年9月,撤銷牡丹江地區,由牡丹江市代管。
1992年,綏芬河市位於黑竜江省東南部,濱綏綫鐵路終點站,邊境口岸城市。南、西、北三面與東寧縣相連,東與俄羅斯接壤。全市總面積460平方公裏。全市分設1個街道辦事處和3個鄉。1992年末全市總人口3.2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23萬人;滿、朝鮮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7%。
1921年,東北當局收回中東鐵路附屬地行政權,原鐵路附屬地劃歸東省特別區,屬第三區。
1926年正式設綏芬河市。
1945年綏芬河地區解放後,隸屬綏陽縣。
1948年又隸屬東寧縣,直至1968年成立綏芬河區,隸屬牡丹江地區。
1975年被國務院批準為省轄計劃單列市。
1988年被省委、省政府批準為通貿興邊試驗區。
1992年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沿邊開放城市。
1999年6月經中俄兩國政府批準成立中俄“綏—波”互市貿易區 |
|
踏入綏芬河,感覺最怪的就是這兒的街道,全是傾斜的坡路,沒有一塊平地,人在坡上走,平視時,你衹能瞧到前面的鞋跟,聽見嗒嗒作響的鞋子聲。
綏芬河是山城,建在山坡上,樓房依山勢起起伏伏,山在城中,城在山上,可謂一絶。沒有人騎自行車,出門全是靠出租車,一打聽,車費可絶對不貴,五元錢,不用講價,任你隨便轉。步行也可,綏芬河城小,是中國最小的城市之一,從南到北,上坡下坡的,二十分鐘就到頭。
綏芬河是黑竜江省的一條重要水係,清澈、明亮,一路歡歌地流嚮日本海,但這條河流並不穿過這座城市。聽老輩子人說,當初鐵路也沒想修在這,俄國人原來將它設計在綏芬河畔的三岔口,開工典禮後,因地質條件差,纔嚮北挪了五十公裏,就成了現在的綏芬河鐵路,小城綏芬河也就因此得名。
綏芬河人的生活節奏是很快的,漫步街上,撲面而來的是繁華、熱鬧、忙碌。街上操持不同方言的人們行色匆匆,熟人見面彼此衹是點下頭,很少有站住閑聊的,商機瞬間即逝,這是一座講實效的貿易城市。
在如此匆忙的城市中,最絶的是商業廣告牌,全用中俄兩種文字書寫,從鄰邦來到綏芬河的俄羅斯人徜徉其間,仰頭看這些廣告招牌,就知道去哪兒能買到自己需要的商品。跟隨他們進商場,聽吧,南來的、北往的中國商人全用俄語與俄羅斯遊客討價還價。這是一座會說俄語的城市。在綏芬河經商,必須會講俄語,連街邊修鞋的攤主都能說上幾句,有許多修鞋匠,還把生意做到了俄羅斯。 |
|
綏芬河因十九世紀末中俄鐵路而興,作為中東鐵路中方鐵路起點,它伴隨着沉沉一綫鐵路沉浮着。中東鐵路,老人們又習慣稱為東省鐵路、東清鐵路,鐵路全長2437公裏,穿行東北三省。
由綏芬河車站踩着鐵軌往東南走一裏,是一條開闊的𠔌地,放眼望去,腳下的鐵軌像閃亮的河流延展入密麻麻的群山間,直到中俄邊界。仰看不遠處高高的山頂,有兩國的哨所,掩蔽在夏日蓊鬱的緑樹叢裏,悄然無聲。
沿着鐵軌行走,仿佛沉入時間的𠔌地。歲月久了,砂石上的枕木布滿斑斑駁駁的油跡。繼續前行,就是百米長的石隧道,隧洞裏當年中國勞工斧鑿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這樣的隧道有三條,標了修建時間,黑底白字,已經被灰塵模糊成暗淡的顔色。偶爾,隆隆的貨車駛過,拖着長長的乳白色煙霧,一如時光交錯,仿佛回到百年前的過去。 |
|
綏芬河多俄式建築,大多為黑鐵皮房蓋,土黃色墻身,木質大窗欞。遊覽這些員工居所、茶樓、車站、學校、教堂,細細品味古舊的俄羅斯建築,不用跋涉時間的長河,就可以想象得到當時這兒居住的俄羅斯人之盛極。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邊城小鎮,曾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繁華十裏洋場。
我喜歡這些俄式建築的,有自己的個性,有文化的承載,不象現代建築,幾乎都是一個模式。
綏芬河車站是最早建成的,二層樓建築,厚重的門窗鑲着幾何型浮雕,室內圍鑲木板墻群,黑白水泥磚地面,人在室內說話時,空空的回音很大,許久纔幽幽地逝去。車站對面是尼古拉教堂,室內四壁繪滿了油畫,即使經過了百年時間的雕琢,色彩卻依然豔麗如新。我去時正逢禮拜,裊裊鐘聲和唱詩裏,聚着虔誠的中國人和俄羅斯人。再往東側是蘇俄學校樓,俄羅斯小孩子們的笑聲早已消散了,換上了又一代的中國小公民們的笑臉。這兒最有俄羅斯特色的是“大白樓”和“人頭樓”,以前是俄國鐵路員工宿舍和茶莊。“人頭樓”的檐下有人面浮雕,風兒吹着,在老榆樹枝葉的掩映裏,它們的面孔模糊而又清晰。
綏芬河的風情,衹有吃上一頓俄羅斯大餐纔算真正領略。綏芬河市俄羅斯西餐廳比比皆是,最著名的要算馬剋西姆,餐廳內總在播放輕柔、緩慢的俄羅斯音樂,俄式餐桌很大,四壁是高挂油畫,枝形的吊燈放出迷離的燈光。大餐由俄羅斯廚師親手調製,味道正宗極了。吃俄式大餐,一定要點蘇巴湯,大列巴面包加黃油,土豆泥、熏肉、魚籽、紅腸,伏特加。俄羅斯飲食搭配是極為合理的,吃得少而飽,節儉且又營養豐富。俄羅斯人就餐時靜靜的,彼此衹小聲地說話,很是文明。在俄式餐廳裏,隨處可以看到中國人在此就餐。而在中餐館,同樣可以看到前來品嚐中餐的俄羅斯人。他們喜歡餃子、米飯、炒菜,用中國的筷子就餐,一切都入鄉隨俗。
吃完大餐,再去俄貨商店買俄貨,也是一種享受,這兒俄羅斯的各種小商品齊全,虎骨酒、巧剋力、套娃、大衣、手錶、望遠境、油畫等等,不論是自己欣賞還是送給朋友,體現了一種生活情調以及中國人對友誼與親情的珍視。 |
|
- n.: Suifenhe City
|
|
綏芬河 |
|
綏芬河市保稅區 | 綏芬河市中醫院 | 綏芬河市針織廠 | 綏芬河市斯華賓館 | 綏芬河市口岸賓館 | 綏芬河市東方賓館 | 綏芬河市新華賓館 | 綏芬河市中鐵賓館 | 綏芬河市鐵城賓館 | 綏芬河市郵電賓館 | 綏芬河市人民醫院 | 綏芬河市金恆基小學 | 綏芬河市鬆江旅行社 | 綏芬河市陸豐國際旅行社 | 綏芬河市衛生防疫站 | 綏芬河市郵政職工醫院 | 綏芬河市新奇美服裝廠 | 綏芬河市婦幼保健院 | 綏芬河市竜翔鞋業有限公司 | 綏芬河市永盛服裝廠 | 黑竜江省綏芬河市吉信旅行社 | 黑竜江省綏芬河市銀河旅行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