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區 : 西安區 : 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撫鬆縣 : 都江堰市 : 麒麟區 [顯示全部] : 中國 >黑竜江 >黑河 >孫吳縣 > 沿江鄉
顯示地圖
目錄
黑竜江省孫吳縣沿江鄉 Heilongjiang Provinc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Township Sunwu
  沿江鄉位於孫吳縣東北,小興安嶺北麓,三面環山,一面傍水。東南與遜剋縣接壤,西北與紅色邊疆農場為鄰,東北與俄羅斯阿穆爾州康斯坦丁諾夫卡區隔江相望。南北32.5千米(北緯49°12′─49°38′),東西50.75千米(東經127°40′─128°),邊境綫35 公裏,國傢一類口岸孫吳口岸坐落在四季屯村,璦輝—沿江—遜剋、孫吳—遜剋兩條公路穿鄉而過。鄉轄8 個行政村9 個自然屯(衛疆村與哈達彥村現已合併)及農場5 個連隊,總面積576平方公裏,總人口1.2 萬人(含農場),有滿、達、俄、回、鮮、等11個少數民族,有滿族村3個,達族村1個,俄族村1個,鮮族村1個。
  沿江鄉地貌特徵大體為“七山一水一草一分田”,是孫吳縣重要糧食産區,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全鄉有耕地9萬畝,草原面積 7.25 萬畝;鄉域內分佈着二道河等7條河流,天然水面9萬畝,宜魚水面0.4萬畝;森林面積51.7萬畝;旅遊資源有金代遺跡、二戰遺址、火山舊貌等。
  2005 年全鄉生産總産值實現3300 萬元,其中:農業收入2600萬元,占總收入的78.7% ,畜牧業收入300 萬元,占總收入的9.9% ,漁業收入30萬元,占0.9% ,採集業和勞務收入220 萬元,占6% 。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887.1 元,全鄉磚瓦化率達到78% ,自來水入戶率達到34% ,有綫電視和電話入戶率達到85% 。
孫吳縣沿江鄉名片-黑竜江省黑河市 Sunwu along Township cards - Heihe C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一、基本情況
  沿江滿族達斡爾族鄉是孫吳縣唯一的少數民族鄉,1988年12月成立。沿江滿族達斡爾族鄉位於孫吳縣東北,小興安嶺北麓,三面環山,一面傍水。東南與遜剋縣接壤,西北與紅色邊疆農場為鄰,東北與俄羅斯阿穆爾州康斯坦丁諾夫卡區隔江相望。南北32.5千米(北緯49°12′─49°38′),東西50.75千米(東經127°40′─128°),邊境綫35公裏,國傢一類口岸孫吳口岸座落在四季屯村,璦輝—沿江—遜剋、孫吳—遜剋兩條公路穿鄉而過。鄉轄8個行政村9個自然屯(衛疆村與哈達彥村現已合併)及農場5個連隊,總面積576平方公裏,總人口1.2萬人(含農場),有滿、達、俄、回、鮮、等11個少數民族,有滿族村3個,達族村1個,俄族村1個,鮮族村1個。沿江滿達鄉距孫吳縣城49.5千米,距遜剋縣60千米,距黑河市95千米。各村按區域位置可劃分為:北部四季屯滿族村、大樺樹林子村、小樺樹林子村;中部西霍爾莫津村、東光朝鮮族村、東霍爾莫津村;東部勝利屯村、衛疆村、哈達彥俄族村。西霍爾莫津村為鄉政府所在地。現有農業人口6609人,2206戶。是孫吳縣所屬最大平原鄉鎮,也是孫吳縣唯一邊境鄉。
  轄區內駐有縣直單位:郵電支局、信用聯社、派出所、沿江供電所(電管站)、沿江林場、沿江林業站、沿江供銷社、及駐軍81687部隊75分隊沿江邊防五連、武警孫吳支隊沿江邊防工作站、北安農管局三分場場部及五個農場連隊。有移動、聯通、小靈通收費營業廳,所辦業務與縣級同步。
  全鄉有幹部職工48人,其中機關21人,事業站27人,副科級以上幹部9人。全鄉有鄉級民族中學1所、中心小學1所、村級小學6所(合併了3個村小學),共有教職工106名,學生1073名,其中中學534名,小學539名。有鄉級中心醫院1所,9個村級衛生所,醫院職工21名。全鄉有黨員203名,分屬12個黨支部,其中農民黨員153名,幹部黨員50名。8個行政村中有省級文明村2個(東屯村、小樺樹林子村),市級文明村4個,縣級文明村2個。
  沿江鄉地貌特徵大體為“七山一水一草一分田”,是孫吳縣重要糧食産區,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全鄉有耕地9萬畝,草原面積7.25萬畝;鄉域內分佈着二道河等7條河流,天然水面9萬畝,宜魚水面0.4萬畝;森林面積51.7萬畝;旅遊資源有金代遺跡、二戰遺址、火山舊貌等。
  沿江鄉屬第四積溫帶,無霜期在115--120天,適於大豆、小麥、亞麻、馬鈴薯、玉米、烤煙、北藥等作物生長。
  2005年全鄉生産總産值實現3300萬元,其中:農業收入2600萬元,占總收入的78.7%,畜牧業收入300萬元,占總收入的9.9%,漁業收入30萬元,占0.9%,採集業和勞務收入220萬元,占6%。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887.1元,全鄉磚瓦化率達到78%,自來水入戶率達到34%,有綫電視和電話入戶率達到85%。
  二、經濟發展概況
  1、種植業結構調整情況。沿江滿達鄉主導産業為種植業,其主栽作物為大豆,占播種面積的95%。幾年來黨委政府結合鄉情實際,運用市場經濟發展的經營理念,實施了高油大豆基地建設和特色作物種植基地建設,至2005年,全鄉高油大豆種植面積已達5萬畝(連片種植),占大豆總播面積的72%,特色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其中西瓜種植面積達到1500畝,形成規模化,與俄羅斯簽訂出口訂單,已成沿江鄉種植一大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是哈達彥村的“潘氏西瓜”,現正申請國傢專利。
  2、畜牧業發展情況。沿江鄉適牧草原面積少,鄉黨委、政府因地製宜,依托實際,確定了“適度養殖、規模發展”思路。鼓勵家庭圈養,擴大養殖戶數量,以期形成規模化,至2005年,全鄉已有各類養殖戶70餘戶,在具體發展運作上,註重在標準飼養和集約化經營上實施突破,現已建成牛羊牧業小區,大鵝養殖示範區,畜禽繁育中心,家庭豬禽繁育點。成立了牛羊、大鵝養殖協會,為畜牧業創造了良好發展平臺。目前已形成養魚、養雞、養鵝、養牛、養豬等5個專業村。2005年,畜牧業産值實現840萬元,占農業總收入的34%。
  3、林産經濟發展情況。突出林區優勢,發展生態牧業,鄉黨委、政府依托地利資源優勢,將林産經濟做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幾年來,重點抓好了沙棘種植基地建設和五味子種植基地建設。現沙棘種植已達4100畝,在具體措施上,推行果園式管理,現三年生沙棘已結果。把界江島嶼列為野生北五味子基地,實行封閉管理和保護性開發,同時,積極落實地塊,實行大面積移栽,2004年從伊春引進了五味子苗木3萬株,落實20戶,地塊100畝,目前成活率達72%,3年後即可見效益。
  4、發展勞務經濟情況。轉移農村勞動力是提高農業人均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幾年來,鄉黨委、政府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方針,做強做大了勞務經濟。據統計,鄉域內共有富餘勞動力2000餘人,至2005年末已轉移516人,轉移率達26%。年收入達400餘萬元,人均增收可達300餘元。特別是將東光鮮族村做為出國轉移典型來抓,東光鮮族村嚮韓國、日本、俄羅斯轉移勞動力人數已達30餘人,做為遠近聞名的出國打工村。
  幾年來,我鄉始終堅持“發展與提高”並重、“引資與引聯”並舉方針,在非農産業發展上實施“激活旅遊、發展個私”的經濟發展新思路。在旅遊業發展上,堅持多元化投入的主導方針,通過參股、吸納民間主體投資等辦法,推動了旅遊事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使其快速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依托界江、火山舊貌、二戰遺址、古代遺跡、民族風情,構建了五大連池、孫吳、沿江、瑗琿旅遊發展戰略。目前,我鄉已首期開發了哈達彥北套子旅遊度假村、勝山要塞日軍侵華遺址、黑竜江水上旅遊三處景點,為鄉域經濟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在個體私營經濟發展上,我鄉製定出臺了多項優惠政策,不斷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引導個體私營者投資興企。目前,鄉內已建成涉及木製品加工、山産山加工、面粉加工、釀酒、紅磚製造、農機具製造、建材等方面的企業16個。特別是我鄉依托自然資源,發揮區位優勢,95年成立了民族鄉逢九農貿大集,經幾屆政府的共同努力,農貿大集越辦越紅火,客商範圍不斷擴大,現有攤訂246個,年成交額近400萬元,繁榮了鄉域經濟。至此,鄉黨委、政府熱烈歡迎社會各界朋友來我鄉投資興業,共謀發展,共建輝煌事業。
英文解釋
  1. :  Yanjiang township
近義詞
沿江
分類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