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 : 大荔縣 : 大邑縣 : 竜泉市 [顯示全部] > 安仁鎮
顯示地圖
目錄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
  安仁鎮(大邑)是中國四川成都市大邑縣所轄的一個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安仁鎮有保存較完好的川西風格的明清古典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邑劉氏地主莊園也位於此。安仁鎮地處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區42公裏,距大邑縣城13.5公裏,轄15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面積21.36平方公裏,人口約2.3萬(1999年)。
  安仁鎮地處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41公裏,雙流國際機場38公裏,大邑縣城8公裏,是國傢重點歷史文化名鎮。安仁鎮歷史悠久,早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就建安仁縣(早於大邑建縣50多年),隸屬於劍南道邛州,據《太平寰宇記》載由“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當時的縣治就在今天的安仁鎮,因古為“安仁”縣治,故得名。直至元朝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安仁縣建置撤銷,其區域劃歸大邑縣。解放前安仁有“三軍九旅十八團”之稱,相繼涌現出了劉文輝、劉湘等軍政要員。 
  安仁古鎮現存的舊式街坊建築多建子清末民初時期,尢以民國年間劉氏傢族鼎盛時期的建築最多,風格中西式樣結合,莊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鎮特殊的建築風貌,號稱“川西建築文化精品”。
  劉氏莊園,是一所地主莊園。始建於清末民初,占地面積6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2萬餘平方米。莊園由劉文淵、劉文昭、劉文成、劉文彩、劉文輝五弟兄的公館和劉氏老宅組成。公館分老公館與新公館兩部分,老公館始建於1932年,新公館建於1942年,是劉文彩先後兼併32戶農民的田地和住宅後陸續建成的。1958年,劉氏莊園被闢為"教育館",作為實物史料,它展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中國農村的階級狀況。60年代末在此處展出了大型泥塑群收租院。
  老公館現名“大邑劉氏莊園博物館”,其佈局錯綜復雜,麯折幽深;新公館現名“川西民俗博館”,其配置對稱,主次分明。莊園建築為高墻深院封閉式院落,山墻壓頂,重門深巷,迂回麯折,宛若迷宮,充分體現了近代川西富豪之傢的奢侈和排場,古鎮上的古建築群中,中西合璧的同慶茶樓、豪華迷宮般的劉元王宣公館、古代小姐看風景的劉體仁小獨院、,氣勢龐大的劉湘公館都很值得一看。
  川西民俗館:又名新公館,距老公館300米處,據說是當年劉文彩修建送給劉文輝的,但後來因為臨近解放而沒有住成,倒是長工臨時居住過。後來,改建成了展覽川西民俗風俗的地方。新公館由兩座一樣的大院所組成,但目前衹開放了一座大院。每一座大院由三個類似於三個四合院的院子組成。第一個大院主要是用來展覽川西婚俗儀式的,第二個大院主要是用來展覽川西人的生産用品及工具的。第三個大院主要是展覽川西民風民俗及土特産品等。
  收租院:1965年,在原莊園主的收租現場,四川的雕塑傢們把中國的傳統雕塑技法和西方的雕塑藝術結合起來,運用典型化的創作手法,僅在四個月的時間內,就塑造了114個真人大小的泥塑群像。群像深刻地揭示瞭解放前封建地主階級殘酷剝削農民的真實情景、是中國農村的真實寫照和藝術縮影。雕塑《收租院》的創作,究其思想性和藝術性達到了高度和諧的統一,是我國雕塑史上具有革命性的創新工作,對社會主義文化的民族化和群衆化,作了可貴的探索和貢獻。雕塑對外展出後,在國內外産生了深遠和廣泛的影響,受到許多國內外人士的贊譽,被譽為“雕塑革命”和“超級現實主義的先驅和成功之作”,被列為建國以來雕塑領域取得的兩大成就之一。
  與劉氏莊園風格迥異的劉湘公館也坐落在安仁鎮,它始建於1933年,稍早於劉氏莊園,占地近14畝。該座公館采用傳統的“三進式”佈局,公館內有號稱“川西第一”的四合院,四合院一樓一底,紅柱抱壁,氣勢恢宏,辦公樓青瓦、磚柱、廊檐上嵌配精細的雕刻;公館內還有至今仍清新雅緻的小姐樓等頗具特色的建築。劉湘公館的建築風格除具有劉氏莊園典型的川西民居風格外,還巧妙地融入了歐式建築的風格,其建築特色較劉氏莊園精緻、明快,極具觀賞性。
  劉元瑄公館位於樹人街,規模宏大,別具特色,公館占地36畝,房屋面積3萬多平方米,院內共有房間288間,房屋全是純木結構,灰瓦、暗紅色的房柱及青色的墻壁,盡顯氣勢,各院落間由墻壁隔開,各墻又另開側門,讓院子間而未間,連而未連,正因為它的獨特之處,不少反映歷史題材的影視片都在這裏留下了許多珍貴鏡頭,如《進軍大西南》、《傢、春、秋》、《解放西藏》等。
山東省德州市禹城市安仁鎮
  安仁鎮位於禹城市西南中部,全鎮總面積66.3平方公裏,轄58個行政村,4.8萬畝耕地。全鎮總人口3.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萬人。該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距市區13公裏,濟南50公裏,德州60公裏,308國道、禹茌路省道和青銀高速公路穿越境內,緊鄰001省道、京滬鐵路和京福高速公路。
  水利資源十分豐富:引黃濟津總幹渠南北穿越,徒海河沿境而過,鎮內擁有配套機井1200眼,並有萬畝節水灌溉工程,水澆地面積4.8萬畝。農副産品物豐暢流:該鎮有傳統的蔬菜種植習慣,特別是近幾年大搞種植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以大棚為主的瓜菜生産,是德州市瓜菜生産特色鄉鎮。該鎮西瓜曾榮獲全國農業博覽會銅質奬。
  該鎮是省農科院蔬菜良種繁育基地和高效大棚種植示範基地,省農科院兩名專傢常年指導,全鎮擁有60人的專業技術隊伍,形成了鎮村科技推廣網絡。該鎮有瓜菜産銷合作社聯社,36個蔬菜專業村建立了蔬菜産銷合作社,初步實現了産前物資供應係列化、産中技術指導科學化、産後蔬菜産品銷售網絡化。
浙江省麗水市竜泉市安仁鎮
  安仁鎮位於浙江省竜泉市東部,是竜泉市的東大門,距竜泉市區約為29公裏。鎮轄四個管理區,37個行政村,18495人,總面積207.9平方公裏。交通十分便利,麗浦綫53省道穿越鎮中心,建設中的麗竜高速公路從境內通過,是招商引資、投資開發的好去處。鎮政府下設立政府辦事大廳、黨政辦、工業辦、計生辦、民政辦、土地城建辦、工農經經濟服務中心、文化事業發展中心、社會勞動保障所等辦事機構,為安仁鎮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服務。
  安仁鎮四面環山,東臨雲和赤石鄉,南接竜南鄉,西連塔石鄉,北隔緊水灘水庫與道太相望。木製玩具、黑木耳菌種是安仁的兩大支柱産業。以永欣玩具有限公司、忠港(竜泉)禮品傢具有限公司為竜頭的285傢企業是安仁鎮經濟主動脈,玩具品種近百種,産品遠銷歐、美等十多個國傢和地區,2003年預計可實現工業産值1.75億元,竜泉安仁木製玩具工業園區二期工程建設已全面啓動。安仁鎮黑木耳菌種因質量好,銷量大而名揚全國,是全國最大的黑木耳生産基地,2003年的菌種産量達到1000萬包,産值近2000萬元,産品遠銷閩、贛、皖等16多個省市。
  該鎮轄項邊、安仁口、劉坊、莊山、雙嶴、嚴山、花庵、新建、黃石玄、大丘另、𠔌坑、上際、水源頭、黃泥嶺、安民、安福、坑下、岩頭、大源、葉山頭、梅坑、張畈、瀋山頭、丫叉丘、黃山下、季山頭、湖尖下、廣田、李登、大捨、瀋莊、勝源、勝岱、勝遊、勝陽、勝湖、黃桶3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劉坊村。
  境中北瀕仙宮湖,東有嚴山嶺遂道。麗(水)浦(城)、安(仁口)西(溪)公路成十字形從鎮中穿過。安仁溪自南嚮北註入仙宮湖。是市重點産糧區。始建於明成化年間的永和橋,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業是安仁的又一特色産業。安仁鎮是竜泉乃至麗水的重點旅遊鄉鎮之一,集山水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最具有地方特色和引人入勝的景點就有永和橋、仙宮湖、天平山、還有歷史悠久的安福古窯址,一橋、一湖、一山如同鑲嵌在竜泉東大門的三顆明珠,每年來安仁旅遊的遊客達5萬餘人次,到安福古窯址的考古專傢近千人。
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安仁鎮
  安仁鎮位於大荔縣城東北20.8公裏處,東接步昌鄉,南連朝邑鎮,西鄰戶家乡,北靠兩宜鎮,地勢北高南低,呈階梯形,南北長8公裏,東西寬7公裏,總面積57.1平方公裏。全鎮轄23個行政村,34個自然村,134個村民小組,3.3萬人,占耕地55019畝。
  近年來, 因地製宜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形成了以紅棗(鼕棗、梨棗)、早熟蘋果、早酥梨、大棚杏、油桃、李子、大棚哈蜜瓜為主的時令水果基地,全鎮紅棗面積11000餘畝;設施農業7100畝;時令水果面積達2.6萬畝。畜牧業發展穩步提高,羊存欄4480衹、豬出欄6000頭、奶牛存欄37頭。
  非公有製經濟發展迅速。竜門村興建新型纖維板廠三個,每年可充分利用果樹股、枝及棉桿2萬餘噸,安置閑散勞動力260餘人,年産值1600餘萬元。還有安二的“黃河版材印刷有限公司”生産的GPS板遠銷全國各大省市,産品供不應求。全鎮新增纖維板廠、棉絨加工廠等私營企業3個,新增個體工商戶40戶,鄉鎮企業總産值4950萬元。
  安仁的“同州大桃”是緑色無公害産品,從外觀、質量和口感上都勘稱上乘,2004年與泰國客商簽訂銷售合同,産品銷往國外,並受到多傢媒體的報道。青年能手趙超用科學技術成功培育出了無上栽培香椿芽、竜須菜,04年該産品在“中國·大荔瓜萊博覽會”上榮獲優秀産品奬,許多客商先後簽訂了購銷合同。均莊村的大棚杏使杏提前上市一個多月,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現已帶動全鎮發展中棚杏50棚。
No. 5
  安仁鎮 安仁鎮位於竜泉市東部,距市區22千米。面積208平方千米,人口1.87萬人(2008年)。轄項邊、安仁口、劉坊、莊山、雙嶴、嚴山、花庵、新建、黃石玄、大丘另、𠔌坑、上際、水源頭、黃泥嶺、安民、安福、坑下、岩頭、大源、葉山頭、梅坑、張畈、瀋山頭、丫叉丘、黃山下、季山頭、湖尖下、廣田、李登、大捨、瀋莊、勝源、勝岱、勝遊、勝陽、勝湖、黃桶3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劉坊村。
  境中北瀕仙宮湖,東有嚴山嶺遂道。麗(水)浦(城)、安(仁口)西(溪)公路成十字形從鎮中穿過。安仁溪自南嚮北註入仙宮湖。是市重點産糧區。始建於明成化年間的永和橋,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郵編]323701 [代碼]331181104:~200項邊村 ~201劉坊村 ~202黃湯村 ~203大丘另村 ~204花庵村~205安仁口村 ~206雙嶴村 ~207莊山村 ~208嚴山村 ~209新建村 ~210安民村 ~211水源頭村 ~212𠔌坑村~213上際村 ~214黃泥嶺村 ~215廣田村 ~216瀋莊村 ~217湖尖下村 ~218季山頭村 ~219李登村 ~220大捨村~221安福村 ~222張畈村 ~223瀋山頭村 ~224黃山下村 ~225丫叉丘村 ~226葉山頭村 ~227梅坑村 ~228大源村~229坑下村 ~230岩頭村 ~231勝源村 ~232勝遊村 ~233勝岱村 ~234勝陽村 ~235勝湖村 ~236黃桶村
  
  [沿革]安仁溪穿境而過,鎮以溪為名。安仁自然鎮以“民俗仁厚,居者安之”之意取名。清為竜泉鄉廿二、廿三都地,民國曾稱安仁鎮,解放前後為安仁區安仁鄉。1951年分為建安、安仁2鄉。1956年2鄉合併改稱建安鄉。1958年改管理區,1961年改公社。1984年5月恢復鄉建製,復稱建安鄉。 1985年7月撤鄉建鎮,改稱安仁鎮
  1992年4月撤銷安仁區,原安仁鎮、福源鄉、天平鄉、勝利鄉1鎮3鄉擴為安仁鎮。1997年,面積 208平方千米,人口1.8萬,轄項邊、安仁口、劉坊、莊山、雙嶴、嚴山、花閹、新建、黃玄、大丘另、𠔌坑、上際、水源頭、黃泥嶺、安民、安福、坑下、岩頭、大源、葉山頭、梅坑、張畈、瀋山頭、丫叉丘、黃山下、季山頭、湖尖下、廣田、李登、大捨、瀋莊、勝源、勝岱、勝遊、勝陽、勝湖、黃桶37個行政村。
  附:建安鄉 清為竜泉鄉(建德鄉)廿二都地。民國曾稱安仁鎮。解放前後均稱安仁鄉,屬安仁區。1951年分成建安、安仁2鄉,同屬安仁區。1956年2 鄉合併改稱建安鄉。1958年為安仁(大)公社建安管理區。1961年改稱建安公社。1984年5月改建安鄉。1992年並入安仁鎮
  附:福源鄉 因轄區在安福溪源兩旁得名。清屬竜泉鄉(又名建德鄉)廿三都。1935年為安福鄉。1947年稱福源鄉,屬安仁區。1951年分為福建、鄰河2鄉。 1953年劃歸道太區。1958年劃入安仁(大)公社稱福源管理區。1961年改稱福源公社,屬安仁區。1984年5月改福源鄉。1992年並入安仁鎮
  附:天平鄉 以境內天平鄉山取名。清屬竜泉鄉(建造鄉)廿二都。1938年為平山、大捨2鄉地。1946年後為天平鄉,屬安仁區。1958年為安仁(大)公社天平管理區。1961年改稱天平公社,屬安仁區。1984年5月改天平鄉。1992年並入安仁鎮
  附:勝利鄉 以土地改革勝利之意取名。清屬竜泉鄉(建德鄉)廿二都。民國屬安仁區金田鄉。1951年從金田鄉分出,設勝利鄉。1956年並入建安鄉。 1958年屬安仁(大)公社建安管理區。1961年恢復原建製,稱勝利公社,屬安仁區。1984年5月改勝利鄉。1992年並入安仁鎮
浙江省麗水市竜泉市
  安仁鎮位於竜泉的東部,是竜泉市的東大門,距竜泉市區約為29公裏。鎮轄四個管理區,37個行政村,18495人,總面積207.9平方公裏。交通十分便利,麗浦綫53省道穿越鎮中心,建設中的麗竜高速公路從境內通過,是招商引資、投資開發的好去處。鎮政府下設立政府辦事大廳、黨政辦、工業辦、計生辦、民政辦、土地城建辦、工農經經濟服務中心、文化事業發展中心、社會勞動保障所等辦事機構,為安仁鎮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服務。
  安仁鎮四面環山,東臨雲和赤石鄉,南接竜南鄉,西連塔石鄉,北隔緊水灘水庫與道太相望。木製玩具、黑木耳菌種是安仁的兩大支柱産業。以永欣玩具有限公司、忠港(竜泉)禮品傢具有限公司為竜頭的285傢企業是安仁鎮經濟主動脈,玩具品種近百種,産品遠銷歐、美等十多個國傢和地區,2003年預計可實現工業産值1.75億元,竜泉安仁木製玩具工業園區二期工程建設已全面啓動。安仁鎮黑木耳菌種因質量好,銷量大而名揚全國,是全國最大的黑木耳生産基地,2003年的菌種産量達到1000萬包,産值近2000萬元,産品遠銷閩、贛、皖等16多個省市。
  旅遊業是安仁的又一特色産業。安仁鎮是竜泉乃至麗水的重點旅遊鄉鎮之一,集山水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最具有地方特色和引人入勝的景點就有永和橋、仙宮湖、天平山、還有歷史悠久的安福古窯址,一橋、一湖、一山如同鑲嵌在竜泉東大門的三顆明珠,每年來安仁旅遊的遊客達5萬餘人次,到安福古窯址的考古專傢近千人。
山東省德州市禹城市
  安仁鎮位於禹城市西南中部,全鎮總面積66.3平方公裏,轄59個行政村,4.8萬畝耕地。全鎮總人口29637人,其中農業人口28193人。該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距市區13公裏,濟南50公裏,德州60公裏,308國道、禹茌路省道和即將開通的青銀高速公路穿越境內,緊鄰001省道、京滬鐵路和京福高速公路。水利資源十分豐富:引黃濟津總幹渠南北穿越,徒海河沿境而過,鎮內擁有配套機井1200眼,並有萬畝節水灌溉工程,水澆地面積4.7萬畝。農副産品物豐暢流:該鎮有傳統的蔬菜種植習慣,特別是近幾年大搞種植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以大棚為主的瓜菜生産,是德州市瓜菜生産特色鄉鎮。該鎮西瓜曾榮獲全國農業博覽會銅質奬。該鎮是省農科院蔬菜良種繁育基地和高效大棚種植示範基地,省農科院兩名專傢常年指導,全鎮擁有60人的專業技術隊伍,形成了鎮村科技推廣網絡。該鎮有瓜菜産銷合作社聯社,36個蔬菜專業村建立了蔬菜産銷合作社,初步實現了産前物資供應係列化、産中技術指導科學化、産後蔬菜産品銷售網絡化。到2003年底全鎮瓜菜面積達到2.9萬畝,總産達到26萬噸,實現産值9000多萬元。該鎮是省畜牧百強鎮、德州市養牛明星鄉鎮,以養牛為主的畜牧業是該鎮的主導産業,技術力量雄厚,養牛合作社規範完善,運轉靈活,畜牧業發展迅速。鎮內擁有存欄1500頭的奶牛基地一處,存欄1000組的獺兔基地一處,存欄500頭的肉牛育肥小區3處,養雞小區12處。2003年全鎮外銷肉牛1.8萬頭,鮮奶700餘噸,出欄肉雞400餘萬衹,畜牧産值達到1.2億元。工業發展勢頭猛進:該鎮現有規模以上工業兩傢。永安紡織有限公司有效固定資産達到1200萬元,年銷售收入1500萬元,實現利稅80萬元;大不同食品公司有效固定資産800萬元,主要生産江溪五香幹、雞胎寶等旅遊食品,産品暢銷20餘個大中城市,年銷售收入900萬元,利稅50萬元。到2003年底,全鎮工農業總産值實現5.2億元,財政收入實現3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100元。
  民營經濟:幾年來,該鎮把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放在突出位置,通過廣泛宣傳發動,放開搞活,強化責任服務,實施幹部帶動,全鎮民營經濟迅速發展。建立了魯北、安南兩大蔬菜批發市場和308國道個體私營園區,現有工商業戶163戶,年創經濟效益300餘萬元。全鎮民營業戶達到2362戶,個體私營業戶註册資金5200萬元,2002年個體私營上繳稅金198萬元。到2002年底,全鎮民營企業達到25傢,形成了四大區域特色,即以周莊為主的木材加工、以龐李為中心的塑料製品、以西龐為中心的草為編加工和以瓦王為中心的檔發加工四大區域特色,為全鎮民營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
  大邑縣安仁鎮是一座歷史文化名鎮,又是國傢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氏莊園(原名地主莊園)所在地,地處川西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區42Km,距大邑縣城13.5Km。全鎮平疇沃土,物産豐富,交通便利,是大邑縣平壩區政治、經濟、文化和集貿中心。轄15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幅員面積21.36平方公裏,2.3萬人,1999年工農業總産值達10.8億元。
   安仁鎮獨具川西民清園林古典建築風格,被世界旅遊組織作為世界旅遊文化遺産而成為省級旅遊景點“6朵金花”之一,劉湘公館、劉元宣公館等十多座民清古公館群遍布安仁鎮區內,小洋樓、安仁中學等古景古點體現出安仁鎮古城的古樸 端莊,使安仁鎮被譽為古景拍攝的“天然影都“。
   作為國傢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安仁鎮的街道、水、電、氣、通訊、交通網絡設施完善,城鎮服務功能齊備,生態旅遊業發展迅速,具備良好的旅遊投資外部環境。目前,劉氏莊園旅遊開發已全面展開,顯示出強大的商機和投資潛力。到安仁鎮投資將享有國傢級小城鎮和省級旅遊景區的項目、徵地、稅收、辦證等方面的雙重優惠政策。適宜投資的項目有旅遊食品、旅遊製品、機械加工、生態投資等。
No. 9
  610523103000 安仁鎮
  610523103200 安一村
  610523103201 安二村
  610523103202 安三村
  610523103203 東營村
  610523103204 新華村
  610523103205 石鐵村
  610523103206 竜門村
  610523103207 黃都村
  610523103208 殷官村
  610523103209 三營村
  610523103210 新義村
  610523103211 上阿石村
  610523103212 下阿石村
  610523103213 顧賢村
  610523103214 均莊村
  610523103215 永安村
  610523103216 上秦村
  610523103217 下秦村
  610523103218 西太平村
  610523103219 東太平村
  610523103220 通潤村
  610523103221 小荀村
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
  安仁鎮位於大荔縣城東北20.8公裏處,東接步昌鄉,南連朝邑鎮,西鄰戶家乡,北靠兩宜鎮,地勢北高南低,呈階梯形,南北長8公裏,東西寬7公裏,總面積57.1平方公裏。全鎮轄23個行政村,34個自然村,134個村民小組,3.3萬人,占耕地55019畝。
  近年來, 因地製宜調整農業産業結構,形成了以紅棗(鼕棗、梨棗)、早熟蘋果、早酥梨、大棚杏、油桃、李子、大棚哈蜜瓜為主的時令水果基地,全鎮紅棗面積11000餘畝;設施農業7100畝;時令水果面積達2.6萬畝。畜牧業發展穩步提高,羊存欄4480衹、豬出欄6000頭、奶牛存欄37頭。
   非公有製經濟發展迅速。竜門村興建新型纖維板廠三個,每年可充分利用果樹股、枝及棉桿2萬餘噸,安置閑散勞動力260餘人,年産值1600餘萬元。還有安二的“黃河版材印刷有限公司”生産的GPS板遠銷全國各大省市,産品供不應求。截止2004年12月底,全鎮新增纖維板廠、棉絨加工廠等私營企業3個,新增個體工商戶40戶,鄉鎮企業總産值4950萬元。
  特色産業
  安仁的“同州大桃”是緑色無公害産品,從外觀、質量和口感上都勘稱上乘,2004年與泰國客商簽訂銷售合同,産品銷往國外,並受到多傢媒體的報道。青年能手趙超用科學技術成功培育出了無上栽培香椿芽、竜須菜,04年該産品在“中國·大荔瓜萊博覽會”上榮獲優秀産品奬,許多客商先後簽訂了購銷合同。均莊村的大棚杏使杏提前上市一個多月,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現已帶動全鎮發展中棚杏 50棚。
  招商引資
  安仁鎮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日照充足,是果品優生區,也是客商投資的理想環境場所。現急需開發的項目有果品深加工、木材深加工、高效立體設施農業和旅遊等。
   交通便捷,西(安)韓(城)鐵路韋莊火車站距安仁鎮僅有23公裏,許(莊)步(昌)路穿境而過,與108國道相通,鐵路、公路運輸都極其方便。
   
  聯繫電話:0913-3711313 0913-3711312
  安仁鎮金農網信息服務站 站 長 荀新榮
  聯繫電話: 0913-3711068
  手 機: 13991545350
  安仁鎮金農網信息服務站副站長 徐來成
  聯繫電話: 0913-3713176
  手 機: 13571548172
大邑縣安仁鎮名片-四川省成都市
  安仁鎮地處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41公裏,雙流國際機場38公裏,大邑縣城8公裏,是國傢重點鎮;是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國傢4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四川省“六朵金花之一”——劉氏莊園所在地;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四川省十大旅遊古鎮和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被省、市列為重點扶持的小城鎮,現正申報歷史文化名鎮。全鎮轄16個行政村、12個居委會,幅員面積56.9平方公裏,總人口5.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1萬人。
  安仁鎮歷史悠久,早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就建安仁縣(早於大邑建縣50周年),隸屬於劍南道邛州,據《太平寰宇記》載由“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當時的縣治就在今天的安仁鎮,因古為“安仁”縣治,故得名。直至元朝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安仁縣建置撤銷,其區域劃歸大邑縣。解放前安仁有“三軍九旅十八團”之稱,相繼涌現出了劉文輝、劉湘等軍政要員。
禹城市安仁鎮名片-山東省德州市
  安仁鎮位於禹城市西南中部,全鎮總面積66.3平方公裏,轄58個行政村,4.8萬畝耕地。全鎮總人口3.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8萬人。該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距市區13公裏,濟南50公裏,德州60公裏,308國道、禹茌路省道和青銀高速公路穿越境內,緊鄰001省道、京滬鐵路和京福高速公路。水利資源十分豐富:引黃濟津總幹渠南北穿越,徒海河沿境而過,鎮內擁有配套機井1200眼,並有萬畝節水灌溉工程,水澆地面積4.8萬畝。農副産品物豐暢流:該鎮有傳統的蔬菜種植習慣,特別是近幾年大搞種植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以大棚為主的瓜菜生産,是德州市瓜菜生産特色鄉鎮。該鎮西瓜曾榮獲全國農業博覽會銅質奬。該鎮是省農科院蔬菜良種繁育基地和高效大棚種植示範基地,省農科院兩名專傢常年指導,全鎮擁有60人的專業技術隊伍,形成了鎮村科技推廣網絡。該鎮有瓜菜産銷合作社聯社,36個蔬菜專業村建立了蔬菜産銷合作社,初步實現了産前物資供應係列化、産中技術指導科學化、産後蔬菜産品銷售網絡化。到2005年底全鎮瓜菜面積達到2.9萬畝,總産達到26萬噸,實現産值1億元。該鎮是省畜牧百強鎮、德州市養牛明星鄉鎮,以養牛為主的畜牧業是該鎮的主導産業,技術力量雄厚,養牛合作社規範完善,運轉靈活,畜牧業發展迅速。鎮內擁有存欄1500頭的奶牛基地一處,存欄1000組的獺兔基地一處,存欄500頭的肉牛育肥小區3處,養雞小區12處。2005年全鎮外銷肉牛1.8萬頭,鮮奶1400餘噸,出欄肉雞400餘萬衹,畜牧産值達到1.2億元。工業發展勢頭猛進:該鎮現有規模以上工業兩傢。永安紡織有限公司有效固定資産達到1200萬元,年銷售收入1500萬元,實現利稅80萬元;大不同食品公司有效固定資産800萬元,主要生産江溪五香幹、雞胎寶等旅遊食品,産品暢銷20餘個大中城市,年銷售收入900萬元,利稅80萬元。該鎮引進的落戶禹城高新區的企業3傢。禹城新達塑膠有限公司,總投資1200萬元,主要生産ABS、PET等塑膠管材,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萬元,利稅200萬元。山東寶冠纖維素有限公司,總投資1.2億元,主要生産高檔纖維素,用於醫藥、食品、化工等的添加劑,2006年5月可建成投産,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利稅2000萬元;山東環球機械有限公司,總投資8000萬元,2006年8月可建成投産,主要生産養殖機械,産品全部出口,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3億元,利稅1300萬元。2005年全鎮GDP達到5.2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96萬元。
  民營經濟:幾年來,該鎮把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放在突出位置,通過廣泛宣傳發動,放開搞活,強化責任服務,實施幹部帶動,全鎮民營經濟迅速發展。建立了魯北、安南兩大蔬菜批發市場和308國道個體私營園區,現有工商業戶163戶,年創經濟效益300餘萬元。全鎮民營業戶達到1300戶,個體私營業戶註册資金7000萬元,2005年個體私營上繳稅金200萬元。到2005年底,全鎮民營企業達到25傢,形成了四大區域特色,即以周莊為主的木材加工、以龐李為中心的塑料製品、以西龐為中心的草為編加工和以瓦王為中心的檔發加工四大區域特色,為全鎮民營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英文解釋
  1. :  Anren Town
近義詞
安仁
分類詳情
張開新華社區張開團结村五星村竜門村民安社區
仁和街社區岩頭村大源村蘆莊村瓦窯村
白鶴村東營村新華村新義村永安村
共和村劉坊村雙嶴村莊山村嚴山村
安民村黃泥嶺村瀋莊村安福村葉山頭村
梅坑村坑下村東龐村西龐村藥王村
前樓村後樓村大楊村武莊村前寺村
後寺村紅星街社區金塘社區三河社區雙合社區
新和村金光村裕民村蔡山村青杠村
泉水村陳河村清源村新石村革新村
安仁村金井村恆星村民安村長福村
安一村安二村石鐵村黃都村三營村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