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區 : 中國四級行政區劃 : 中國地名 : 山亭區 [顯示全部] : 中國 >黑竜江 >哈爾濱 >巴彥縣 > 西集鎮
顯示地圖
目錄
黑竜江西集鎮
  一、基本概況
  西集鎮是黑竜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西南部的中心城鎮,距哈爾濱市區75公裏,處於哈市百公裏輻射經濟圈內,境內哈肇公路東西橫穿10公裏,西興公路縱貫11公裏,是巴彥縣西部的交通樞紐和商品集散地,本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幅員面積155平方公裏,轄六個行政村,67個自然屯,1個社區,4個居民委,總人口4.6萬。現在耕地15萬畝。境內驛馬山、小陵河兩山對峙,少陵河、豬蹄河、漂河三水環繞,土地肥沃,自然資源豐富。
  西集鎮,原名“雙山堡”。自1861年(清鹹豐十一年)放荒開墾,初成村落時,因介於驛馬、少陵兩山之間,故名“雙山堡”。到光緒年間(1875—1908年),人煙稠集,改稱“西集廠”。中華民國成立後,隸屬巴彥縣第五區。東北淪陷後,改為西集鎮,1939年改為西集街。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設置西集區,1950年改為第四區。1956年3月,並村劃鄉,設置西集鎮。1958年7月,將西集鎮和裕民鄉合併為西集鄉,同年9月改稱西集人民公社,同年11月將原新發、安寧、豐樂3鄉又並人西集公社。1959年4月,劃分為西集、豐樂兩個公社。1983年6月,撤銷西集公社,恢復西集鎮
  西集鎮下設常興、興旺、春發、榮譽、繁榮、共同6個行政村。其中常興村有8個自然屯,土地面積25000畝,是原山前村和常興村合併而成。春發村有10個自然屯,土地面積24000畝,是原春發村、中山村、凌河村合併而成。興旺村有11個自然屯,土地面積24000畝,是原興旺村、新宏村、奮鬥村合併而成。榮譽村有16個自然屯,土地面積29000畝,是原榮譽村、春裕村、文明村合併而成。繁榮村用13個自然屯,土地面積23000畝,由原繁榮村、前衛村、玉民村合併而成。共同村有9個自然屯,土地面積25000畝,由原共同村、長豐村合併而成。
  二、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
  2004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産值15.2億元,鎮內生産總值8.4億元,財政收入176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29元。
  2004年,西集鎮以市場為導嚮,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農業總産值實現3.4億元,增長8.6%,實現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
  在畜牧業生産上采取“抓大帶小促中間”的辦法,大抓牛、小抓禽、中間抓生豬。在措施上采取大戶牽動,典型帶動,全民齊動,通過抓防疫、抓規模、抓科技、抓服務、全鎮畜禽飼養量達105萬頭(衹),其中黃牛飼養量達2.2萬頭,生豬飼養量達16.4萬頭,羊飼養量達1.2萬衹,傢禽飼養量達85萬衹。全鎮發展養牛專業戶90戶,養豬專業戶121戶,養羊專業戶15戶,養禽專業戶7戶,畜牧産值實現2.1億元。
  把舊城改造、房地産開發、公共設施建設、城區和園林緑化等做為城鎮建設的重點,完善了配套設施,強化了地下排水設施功能和鎮村屯道路的整修。同時還加強了公共設施的管理和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使城鎮環境和鎮容鎮貌煥然一新。全年城鎮建設總投資1700萬元,建鎮醫院住院處2500平方米,鋪設地下給水管綫5000延長米。新建了78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和3000平方米的露天市場。城區的工貿、農貿、鄉企産品批發、蔬菜批發、大牲畜交易5大市場交易活躍,買賣紅火,年交易額達2億元以上。完成了北效公園的規劃、設計和一期工程建設,既滿足了城鄉居民的需求,又豐富了全鎮人民的生産生活,進而推動了鎮域經濟的發展。
  “兩基”、“減負”成果得以鞏固,小學生的輟學率控製在1%以下,中學生在3%以下。成年、職業、幼兒教育快速發展,學前教育已嚮學前2年延伸。成人教育被評為 2001年縣級先進單位。。有綫電視新入網戶146戶,全鎮入網率已達40%。
  在醫療衛生事業上,鎮衛生醫療條件進步改善,服務體係不斷健全,科技隊伍日益壯大。計劃生育工作堅持“三不變”,落實“三為主”的原則,計劃生育率94.3%,長效節育率98%。
黑竜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
  一、基本概況
  西集鎮是巴彥縣西南部的中心城鎮,距哈爾濱市區75公裏,處於哈市百公裏輻射經濟圈內,境內哈肇公路東西橫穿10公裏,西興公路縱貫11公裏,是巴彥縣西部的交通樞紐和商品集散地,本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幅員面積155平方公裏,轄六個行政村,67個自然屯,1個社區,4個居民委,總人口4.6萬。現在耕地15萬畝。境內驛馬山、小陵河兩山對峙,少陵河、豬蹄河、漂河三水環繞,土地肥沃,自然資源豐富。
  下設常興、興旺、春發、榮譽、繁榮、共同6個行政村。其中常興村有8個自然屯,土地面積25000畝,是原山前村和常興村合併而成。春發村有10個自然屯,土地面積24000畝,是原春發村、中山村、凌河村合併而成。興旺村有11個自然屯,土地面積24000畝,是原興旺村、新宏村、奮鬥村合併而成。榮譽村有16個自然屯,土地面積29000畝,是原榮譽村、春裕村、文明村合併而成。繁榮村用13個自然屯,土地面積23000畝,由原繁榮村、前衛村、玉民村合併而成。共同村有9個自然屯,土地面積25000畝,由原共同村、長豐村合併而成。
  二、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
  2004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産值15.2億元,鎮內生産總值8.4億元,財政收入176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29元。
  2004年,西集鎮以市場為導嚮,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農業總産值實現3.4億元,增長8.6%,實現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
  在畜牧業生産上采取“抓大帶小促中間”的辦法,大抓牛、小抓禽、中間抓生豬。在措施上采取大戶牽動,典型帶動,全民齊動,通過抓防疫、抓規模、抓科技、抓服務、全鎮畜禽飼養量達105萬頭(衹),其中黃牛飼養量達2.2萬頭,生豬飼養量達16.4萬頭,羊飼養量達1.2萬衹,傢禽飼養量達85萬衹。全鎮發展養牛專業戶90戶,養豬專業戶121戶,養羊專業戶15戶,養禽專業戶7戶,畜牧産值實現2.1億元。
  把舊城改造、房地産開發、公共設施建設、城區和園林緑化等做為城鎮建設的重點,完善了配套設施,強化了地下排水設施功能和鎮村屯道路的整修。同時還加強了公共設施的管理和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使城鎮環境和鎮容鎮貌煥然一新。全年城鎮建設總投資1700萬元,建鎮醫院住院處2500平方米,鋪設地下給水管綫5000延長米。新建了780平方米的農貿市場和3000平方米的露天市場。城區的工貿、農貿、鄉企産品批發、蔬菜批發、大牲畜交易5大市場交易活躍,買賣紅火,年交易額達2億元以上。完成了北效公園的規劃、設計和一期工程建設,既滿足了城鄉居民的需求,又豐富了全鎮人民的生産生活,進而推動了鎮域經濟的發展。
  “兩基”、“減負”成果得以鞏固,小學生的輟學率控製在1%以下,中學生在3%以下。成年、職業、幼兒教育快速發展,學前教育已嚮學前2年延伸。成人教育被評為 2001年縣級先進單位。。有綫電視新入網戶146戶,全鎮入網率已達40%。
  在醫療衛生事業上,鎮衛生醫療條件進步改善,服務體係不斷健全,科技隊伍日益壯大。計劃生育工作堅持“三不變”,落實“三為主”的原則,計劃生育率94.3%,長效節育率98%。
英文解釋
  1. :  Xiji Town
近義詞
西集
包含詞
棗莊西集鎮西集鎮敬老院
分類詳情
小屯村小辛莊村西集村鬍莊村儒林村
杜店村石上村車屯村馬坊村楊傢窪村
上坡村橋上村東辛莊村常興村興旺村
繁榮村共同村於辛莊村任辛莊村供給店村
侯東儀村侯各莊村馮各莊村前東儀村前寨府村
協各莊村南小莊村史東儀村後寨府村呂傢灣村
和合站村大沙務村大灰店村安辛莊村小沙務村
小灰店村尹傢河村嶽上村曹劉各莊村望君疃村
杜柳棵村林屯村武辛莊村沙古堆村牛牧屯村
王上村老莊戶村耿樓村肖傢林村辛集村
郎東村郎西村金各莊村金坨村陳桁村
黃東儀村青發村西集鎮敬老院光復居委會永安居委會
更多結果...
趙莊村王莊村太平莊村張各莊村何各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