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濮阳旅游投诉电话:濮阳旅游投诉电话:0393-6666070
河南省旅游投诉电话:0371—6550677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濮阳最佳旅游时间:濮阳市位于中纬地带,常年受东南季风环流的控制和影响,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干旱少雨雪。光辐射值高,能充分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年平均气温为13.3℃,年极端最高气温达43.1℃,年极端最低气温为一21℃。无霜期一般为20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02.3毫米~6013毫米。濮阳购物:有特产:“双脊”、小尾寒羊、冬枣、小尖椒、徐镇精米、桐蛋、孔集卤鸡
濮阳交通:1997年12月27日,濮台铁路全线贯通,与京九铁路胜利接轨,成为西接京广线,东连京九线的一条重要联络线。濮阳住宿:濮阳酒店、濮阳度假村、濮阳青年公寓、濮阳招待所、濮阳农家乐、濮阳疗养院 |
|
濮阳位于中国河南省的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东北部与山东省的聊城毗邻,东、南部与山东省济宁、菏泽隔河相望,西南部与河南省的新乡市相倚,西部与河南省的安阳市,北部与河北省的邯郸市相连。地处北纬35°20′0″--36°12′23″,东经114°52′0″--116°5′4″之间,东西长125千米,南北宽100千米。全市土地面积4188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57%。其中耕地面积24.88万公顷。它犹如一颗镶嵌在豫东北平原上的明珠,以其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资源、独特的发展优势、良好的投资条件,受到世人的瞩目。 |
|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86年,境内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三足陶等裴李岗文化典型器物证明,七、八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发掘出三组蚌砌龙、虎图墓葬。据测定,其年代距今6400年左右,蚌壳龙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华第一龙”。专家据此遗址推断,6000年前濮阳地区已率先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并成为中华民族龙文化的发源圣地。濮阳因此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华龙乡”。
上古时期 濮阳一带地跨兖、冀二州,是黄帝为首的华夏集团与少昊为首的东夷集团活动的交接地带。黄帝与蚩尤的大战就发生在这里,据说蚩尤之首就埋在台前县。黄帝长子玄嚣青阳氏邑于顿丘(今清丰县南),次子昌意在南乐县筑昌意城;黄帝史官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被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县梁村乡吴村有造书遗址及仓颉陵、仓颉庙。中原地区继黄帝之后由颛顼统一治理,都帝丘(今濮阳西南,史称“颛顼之墟”)。颛顼时,其氏族集团实力强大,打败了以共工为首的集团,活动范围大为扩展,万邦来朝。颛顼之后,帝喾继位,初都帝丘,后迁都伊洛平原。帝喾赐颛顼玄孙陆终长子樊为己姓,封邑昆吾(今濮阳东南)。帝喾之后,尧继位成为祁姓集团首领,以冀州为活动中心,死后葬于城阳(范县东)谷林。濮州(今属范县)有尧母庆都庙,范县辛庄乡北有尧子丹朱墓。舜生于姚墟(今范县城西南),住南河。他在黄河之滨烧制陶器,到雷泽(古泽名,在今范县东南)渔猎,去历山耕作,还贩于顿丘(今清丰)。舜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后代尧而立,成为姚姓联盟的首领。尧舜之时,太行山区雨水丰沛,水患频仍。以秦(今范县)为活动中心的东夷首领伯益协助舜的水官大禹治水,两大集团在联合抗洪斗争中进一步增进了民族融合。
夏王朝时期 濮阳地区建有己姓联邦集团的昆吾(它是夏后氏酋邦王国最亲近的成员)、斟灌、顾等宗族邦国。夏启时于昆吾铸九鼎,并视为国宝。夏帝仲康的儿子相为羿所逐,奔依同姓邦国斟灌氏。后相即位,都帝丘,至帝杼时迁都于原。其间历百年,濮阳一直是夏文化中心地带,不仅农业发达,制陶和冶铜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
殷商时期 以契为始祖的子姓集团至相土时迁至商丘,即帝丘(今濮阳),活动于今豫北、冀南和豫东一带,势力发展至东海之滨。汤时征服了昆吾、韦(在今滑县东南)、顾等邦国,后灭夏建商,以帝丘为其陪都。
西周时期 以姬发为首的姬姓联邦集团联合其他邦国灭商后成为新的联邦王国的宗主国,帝丘一带称东国,为管叔封地。周成王四年,周公旦东征,平定武庚及三监叛乱,封康叔于河、淇之间,建立卫国,帝丘一带受其节制。西周时,帝丘一带的经济、文化都得到迅速发展,实力较强。厉王时,卫武公曾带兵入朝平定叛乱,稳定政局。
春秋时期 濮阳一带仍属卫国,为当时较先进的地区之一。公元前660年,散居于齐、卫北部的狄人入侵卫国,占领卫都朝歌。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迁都帝丘(今濮阳),帝丘成为卫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凡400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大改道流经濮阳,给这里带来水利之便。这一时期人们用桔槔提水灌田,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纺织、皮革、竹木、冶铸等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业兴旺,涌现出一批城镇。如临黄河的戚邑,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十分繁荣。仅公元前626年至前479年140多年间,春秋经传中关于戚的记载即28处,诸侯来卫国的14次会盟中,就有半数在戚举行。其他如咸(位于今濮阳市东南25公里)、铁丘(位于华龙区)、顿丘(今清丰县西南)、五鹿(今清丰县南)、澶渊(位于华龙区内),清丘(位于市中心东南30公里)等城邑商旅不绝,相当繁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促进了思想的活跃,精神的解放,文化的发展,劳动人民于“桑间濮上”创造的诗歌“卫郑新声”,风靡华夏。先进的卫文化既培育了中国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也激励工奴于公元前478年掀起世界上最早的手工业奴隶的革命斗争——百工起义。同时,帝丘位居黄河要津、中原腹地,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的城濮之战、铁丘之战等都发生在濮阳一带。
战国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普遍推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各诸侯国为壮大实力、争夺霸权竞相改革,大批优秀人才应运而生,仅濮阳人就有政治家和军事家吴起、儒商子贡、改革家商鞅、政治家吕不韦、外交家张仪等,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记载了天文、地理、物理、医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战国后期,大国争霸,帝丘一带战争频繁,原为西周第一大国的卫国,春秋时已降为中等诸侯国,到战国时更加衰微,最后仅剩濮阳城(濮阳县西南)一弹丸之地。前242年,秦置东郡,次年秦取濮阳等地,卫君角被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卫此时名存实亡。前240年,东郡治濮阳。至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亡。
秦汉时期 秦统一中国后,为束黄河之水,曾修金堤(即原黄河大堤,顶宽20丈,兼作御道。谓其坚固无比,故名金堤)。秦末,濮阳人民助项羽大败章邯,加速秦朝灭亡。汉时,濮阳仍为东郡治所。西汉武帝曾于元封二年(前109年),亲率官吏、将士数万人到濮阳堵塞瓠子河决;西汉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秋,河决东郡,朝廷遣官发众来堵,并增筑金堤;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下,濮阳人民修渠筑堤千余里,固河道于濮阳城南,黄河安澜700余年。期间,濮阳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口大增,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濮阳人口已达3787万人。成为中国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今戚城遗址丰富的汉代灰层出土的大量陶器、汉铜镞、铜釜、犁、铁镬、石器及水井等文物,都表明当时这里十分繁华。汉初戚地曾是将军李泌的侯国。汉时濮阳经济文化发达,人才荟萃,名臣汲黯、经学家索卢放、京房等濮阳人均为一代俊杰。
两汉之间短暂的新朝,曾把东郡改名治亭。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370年间,魏、后赵、冉魏、前燕、后燕、前秦、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割据者曾先后在濮阳地区称王道孤。这里的行政建置朝立夕废,变化频仍,几个辖县分别隶属过濮阳郡、东郡、魏郡、顿丘郡、昌乐郡、武阳郡等。西晋时还曾建濮阳国。南北朝时,濮阳更是兵连祸结,干戈纷然,大量居民被迫迁徙,边塞游牧民族陆续入居濮阳,与汉族融合,同时把大片耕地改为牧场,农业生产受到破坏。至北魏时,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农业才有所恢复。综观此期,乱多于治、毁多于创,濮阳地区经济萧条,文化衰退。曹魏、前秦、北魏时,曾有过短期的稳定,濮阳经济有所恢复,也产生了一些有贡献的人物,如书法家窦遵、文学家董微、名臣李彪、李谐、李崇、王观、吴隐之等。
隋唐时期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濮阳县一部置昆吾县,析临河、内黄、顿丘各一部置澶渊县,省昌乐入繁水县,并复置范县。隋文帝实行节俭政治、轻徭薄赋,大开漕运,使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大业四年(608年),永济渠过濮阳后,便利了交通,濮阳日趋繁荣。不久,隋炀帝的暴政迫使濮阳人民纷纷参加东郡法曹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反隋,这支起义军在推翻隋的统治中起了骨干作用。唐初,为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改澶渊县为澶水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澶州,辖澶水、顿丘、观城等县,今南乐县属魏州,范县属濮州,台前县境属郓州。唐大历七年(772年),割顿丘、昌乐4乡于清丰店置清丰县,属澶州。初唐时,濮阳一带地旷人稀,均田制实行程度较高,水利兴修,农业生产恢复较快。唐朝中期,黄河安澜,濮阳的农业、手工业等得到长足发展。丝绢业闻名全国,丝织贡品列为上三等。唐代濮阳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张遂),第一个测量子午线长度,最先发现了恒星运动。还产生了勤政廉洁的杜暹、拒重贿名留青史的李义琰、唐辅臣杜鸿渐、音乐家张文收、礼学家张戬,抗击安史叛乱的名将南霁云、诗人张九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等名人。唐末至五代,濮阳一带又成了战场,仅后梁、后唐就在濮阳征战200余场。长期兵燹战乱,使唐代前期100多年的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宋元时期 濮阳改称开德府,一度成为北辅,即保卫京师和河朔安全的屏障,称“北门锁钥”。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兵临澶州,濮阳军民奋起抵抗,在寇准力谏下,真宗御驾亲征至澶。宋以少胜多,大败辽兵。辽军战败求和,双方签订了有名的“澶渊之盟”。此后百余年,两国相安,宋时濮阳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较大发展。到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澶州一带已相当富饶,人口回升。崇宁元年(1102年),这里人口已发展到817万。纺织业发展更快,成为宋代“衣被天下”的地方。这一时期,濮阳名人辈出,著述家晁迥、晁宗悫、晁永之,名将赵延进,清官王赞、张田,治黄专家高超等彪炳史册。北宋后期,朝廷腐败,濮阳不少人被逼上梁山,参加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1128年秋,金兵占领澶州。金皇统四年(1144年)改澶州为开州,辖今濮阳、清丰。此时,今南乐县属大名府、范县属濮州、台前县境属东平府。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第五次大改道而南迁,经延津、封丘、寿张(其辖区部分为今台前县境)入梁山。1222年,成吉思汗派兵占领开州。金元统治时期,虽注意生产,但因破坏太重,加之黄河屡决,经济难以恢复。终元之世,濮阳虽一直为开州的中心城市,但经济文化都未达到北宋鼎盛时期的水平。唯戏曲艺术有所创新,濮阳人宫天挺的元曲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其本人成为元代杂剧大家之一。
明朝时期 濮阳仍称开州,辖濮阳、清丰、南乐,属大名府,范县属东昌府,台前(寿张一部分)境属兖州府。因受战争破坏,这里景象极为荒凉,“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初,开州“土著只余七姓,丁不满千”,朱元璋下诏鼓励无田农民辟荒造田,并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起,数次将山西黎民徙居濮阳一带置屯垦荒,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老鸹窝”移民。朝廷为增加收入,号召农民广植桑、棉,发展经济作物。同时还加强水利建设,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修筑了黄河、卫河等堤岸。至明中叶,农村经济得到恢复且有较大发展。英宗天顺元年至四年间(1457年—1460年),仅开州3县即垦荒6万公顷,植棉007万公顷,栽桑133公顷,上交租粮4万余担,比明初增加近两倍。濮阳已有17100户,886万人,成为“天雄之上游,河朔之名区”。但明英宗之后,宦官干政,政治日趋腐败,土地兼并严重,水利严重失修,灾害不断,民不聊生。嘉靖五年(1526年)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百余年间,濮阳发生水、旱、蝗、风、地震等较大灾害逾百次,大灾年徭役负担却有增无减,农民被逼起而抗争。崇祯十三年(1640年),濮阳人民以范县榆树园为根据地发动起义。榆树园农民起义军后来在范县人梁敏等领导下转为抗清斗争,他们联结豫东、鲁南农民军,连破濮、曹二州及梁山、东明等县,继而西进开封,北伐大名,南下海州,给封建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清朝时期 濮阳称开州,与清丰、南乐隶属于大名府。范县属濮州隶曹州府,台前境(寿张一部分)隶兖州府。清代前期社会较为稳定,生产得到恢复,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这里荒地开垦率达80%,人口增至50多万人。然因此时的封建帝制已处于没落阶段,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加之清朝统治以后,黄河水患时发,濮阳灾情不断。特别是咸丰五年(1855年)河决,将濮阳大半变为泽国。这次大改道后,黄河经濮阳、范县及今台前境奔东北入海,在境内横流泛滥,为害29年。濮阳一带农业生产每况愈下,文化也日趋衰落,魏山原、叶挺秀、王连中等人虽有著述问世,但均未造成大的影响。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日趋腐朽。濮阳因闭于内地,经济文化更为落后,直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才有了第一条电话线路;宣统三年始建邮局;光绪二十年(1894年)才开办了官营铁厂、机织厂、针织厂、石印厂、草帽厂之类。文化名人寥寥,留有著述者也不过李建勋、鲁世英、蓝云祥、高惠民等数人而已。清政府对外卖国、对内镇压的政策激起反帝反封建浪潮的不断高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濮阳人民奋起参加捻军反帝反清。咸丰三年(1853年),其队伍发展到八九千人,向开州、范县、清丰、内黄、浚县、滑县、延津等地的官府进攻,打击清军。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丰县义和团首领韩大申、韩顺江高举清邑义和团大旗,聚众数万,劫富济贫,烧教堂,废洋教,把濮阳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推向高潮。
民国时期 民国2年(1913年),曾改开州为开县,但因与四川、贵州两省的开县重名,1914年1月复称濮阳县。濮阳县、南乐县、清丰县归河北省大名府管辖,范县属山东省东昌府,台前县系寿张县一部分属山东省东临道。1926年,范县改属曹濮道。1912年~1949年,辖区各县建置及隶属改易较频繁。
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震醒了濮阳人民,这里开始成为革命运动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1924年,在北京俄文法专读书的濮阳人王亦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乡宣传革命。濮阳在大革命时期就有了共产党的组织。1927年4月,南乐县佛善村建立了濮阳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此后,党的组织逐步发展壮大。1927年10月建立了中共濮阳县委,1931年5月改为中共濮阳中心县委;1929年春建立了中共清丰县委;1929年秋建立了中共南乐县委;1934年秋建立了中共濮县县委;1936年6月建立了中共范县县委。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濮阳地区群众运动蓬勃发展。1929年的濮阳“二·一五”农民革命斗争(即“温邢固事件”),1932年的濮阳盐民斗争和濮阳、清丰县小学教师增资运动,1933年的濮阳姚家暴动,1935年发动濮县农民斗争,1935年的平原游击战争和濮内滑农民革命斗争等,都先后取得了胜利。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农民协会和商民协会等组织。1936年国民政府设河北省第十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濮阳。1939年改称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濮阳、东明、长垣、南乐、清丰5县。1936年濮县、范县属山东省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聊城),1938年濮县改属第十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菏泽)。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难当头,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奔走救亡,先后在濮阳地区建立“冀南文化界救国会”和“抗日救国十人团”。到1938年底,濮阳各县、区、乡、村普遍建立了“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先锋队”、“妇女联合救国会”等抗日群众组织,形成了群众抗日救亡高潮。1938年2月,日军进攻濮阳。国民政府濮阳县县长丁树本弃城而逃,县城沦陷。日军在濮阳烧杀抢掠,用飞机轰炸濮阳城,使许多村庄变为废墟,许多居民丧生火海。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与日军展开了游击战。1939年初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进驻濮阳,开辟抗日根据地。1940年1月至4月,濮阳地区先后建立了清丰、南乐、濮阳、濮县、范县各县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4月18日,冀鲁豫区党委在清丰县王什正式成立,下辖4个地委,濮阳地区所属各县分属一、二、三地委。此后,濮阳一带一直是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中心。1940年,八路军一二九师和冀中、冀南、冀鲁豫军区部队,在中共地方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向盘踞在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国民党顽固势力石友三、孙良诚等发动讨逆战役,在半年多的讨逆反顽作战中,共歼灭顽军22万多人,扭转了被动局面,巩固了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从1940年6月至1942年夏,日军对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中心区进行了多次大“扫荡”,其中著名的有“五五”大扫荡,“四一二”大扫荡、“九二七”大扫荡、敌人共出动兵力4万多人,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多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共歼灭日伪军2000多人。冀鲁豫军区、分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从1943年12月至1945年初,先后对敌伪发动了八公桥战役、清丰战役、南乐战役,在三次战役中,共歼灭敌伪军85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10月,冀鲁豫区党委、行署、军区进驻濮阳县城。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决定设立濮阳市,机关驻濮阳城内,直属区党委领导。1946年6月8日,冀鲁豫行署决定,将所属的抗日政府一律改为民主政府。1946年11月,冀鲁豫区划再次调整,撤销濮阳市建置,并将7个地委划分为8个地委。二地委下辖中共寿张、范县、郓城、巨野等9个县委。四地委辖濮阳、滑县、浚县、长垣等11个县委。八地委(又称直南地委)成立后,机关驻清丰,辖南乐、清丰、内黄、濮县等7个县委,台前境属寿张县南5区。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濮阳地区各县根据中共中央和冀鲁豫行署的部署,从1946年6月陆续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至1947年5月,濮阳地区各县基本摧毁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实现平分土地的目标。1946年12月,濮阳地区所属各县党组织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紧密联系群众,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新五军的进攻,巩固了解放区的胜利果实。
解放战争开始后,濮阳地区掀起一次又一次参军热潮,从1945年11月至1949年2月,濮阳地区参军人数共达58万人;共出动担架37万多副,民兵民工37万多人,车364万辆,牲口4989万头,提供粮食58687万斤,草料12933万斤,木柴33031万斤,食油15万斤,食盐6万斤;从1947年至1949年濮阳地区共抽调干部4760人,战勤人员2027人南下支援新解放区建设。1949年5月,豫北全部解放。1949年8月20日,冀鲁豫边区撤销,建立平原省,并成立了平原省濮阳专署(驻濮阳县城)。濮阳专署辖濮阳、滑县、长垣、封丘、内黄、清丰、南乐、濮县、范县、观城、朝城、昆吾、尚和、卫南、高陵、漳南、卫河等17个县和濮阳城区、道口区两个区。同年9月,昆吾、尚和与濮阳县,卫南与滑县,高陵、漳南(一部)与内黄县,卫河与清丰县分别合并后称濮阳县、滑县、内黄县、清丰县,此时濮阳专署辖11县2区。
在民主革命时期,濮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伪顽势力、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濮阳专员公署辖濮阳、滑县、长垣、封丘、内黄、清丰、南乐、濮县、范县、观城、朝城10个县和濮阳城关区、道口区2个区。1952年11月24日,濮阳专员公署所辖的濮县、范县、观城、朝城4个县划归山东省聊城地区。1952年12月1日,平原省撤销,濮阳专区划归河南省领导。1954年6月,濮阳专区所辖的濮阳城关区、道口区分别划归濮阳县、滑县。9月25日,濮阳专区与安阳专区合并为安阳地区。濮阳、清丰、南乐隶属于安阳地区,1958年3月30日,安阳地区与新乡地区合并为新乡地区。1961年12月18日,安阳地区与新乡地区分设,濮阳、清丰、南乐隶属于安阳地区。1964年4月1日,为便于黄河治理,经国务院批准,寿张县撤销,一部分划归范县。范县由山东聊城地区划归河南省安阳地区。1973年12月16日,范县东部的9个公社划出成立了范县台前办事处,系县级机构,直属安阳地区。1975年3月14日,范县台前办事处改称台前办事处。1978年12月,台前办事处改称台前县。1987年4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濮阳市郊区,设立濮阳县,驻城关镇。
2002年12月25日,民政部批准(民函[2002]222号):濮阳市市区更名为华龙区。
至2003年底,濮阳市辖五县一区,即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和华龙区,下辖64个乡,14个镇,11个办事处,共有2946个村民委员会,33个自然村,81个居民委员会。 |
|
地质 濮阳的大地构造属华北地台,其辖区位于东濮凹陷之上。东濮凹陷夹在鲁西隆起区、太行山隆起带、秦岭隆起带大构造体系之间。东有兰聊断裂,南接兰考凸起,北界马陵断层,西连内黄隆起。东濮凹陷是一个以结晶变质岩系及其上地台构造层为基底,在新生代地壳水平拉张应力作用下逐渐裂解断陷而成的双断式凹陷,走向北窄南宽,呈琵琶状。该凹陷形成过程中,在古生界基岩上,沉积了一套巨厚以下第三系为主的中、新生界陆相沙泥岩地层,是油气生成与储存的极有利地区。该地区地质特征比较明显:(1)下第三系沉积沉降速度快,生油层厚度大,成熟度高。(2)盐湖沉积多旋回、多物源、多含油层系。(3)油气藏类型多。(4)东濮凹陷位于生油两次凹陷之间,油源条件好,长期发育的中央隆起带北部,整带连片含油,油气聚集方便。(5)有油成气、煤成气两种气源,天然气蕴藏量丰富。
地貌 系中国第三级阶梯的中后部,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较为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地面自然坡降南北为1/4000~1/6000,东西为l/6000~l/9000。地面海拔一般在48~58米之间。濮阳县西南滩区局部高达61.8米,清丰县巩营乡里直集西南仅44.2米。由于历史上黄河水注海和黄河沉积、淤塞、决口、改道等变故作用,造就了濮阳平地、岗洼、沙丘、沟河相间的地貌特征。境内有临黄堤、金堤,还有一些故道残堤。平地约占全市面积的70%,洼地约占20%,沙丘约占7%,水域约占3%。
土地土壤 濮阳市土地面积41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57.09%,人均0.071公顷(107亩)。其基本特征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便于开发利用;垦殖率较高,但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资源匮乏。濮阳市土地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绝大部分已开辟为农田,土地垦殖率77.5%。除生产建设和生活用地外,宜农而尚未开垦的荒地已所剩无几。
濮阳市的土壤类型有潮土、风砂土和碱土3个土类,9个亚类,15个土属,62个土种。潮土为主要土壤,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7.2%,分布在除西北部黄河故道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潮土表层呈灰黄色,土层深厚,熟化程度较高,土体疏松,沙黏适中,耕性良好,保水保肥,酸碱适度,肥力较高,适合栽种多种作物,是农业生产的理想土壤。风砂土有半固定风砂土和固定风砂土两个亚类,共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6%,主要分布在西北部黄河故道,华龙区、清丰县和南乐县的西部。风砂土养分含量少,理化性状差,漏水漏肥,不利耕作,但适宜植树造林,发展园艺业。碱土只有草甸碱土一个亚类,占全市土地面积的0.2%,主要分布在黄河背河洼地。碱土因碱性太强,一般农作物难以生长,改良后可种植水稻
矿藏 濮阳地质因湖相沉积发育广泛,第三系沉积很厚,对油气生成及储存极为有利。已知的主要矿藏是石油、天然气、煤炭,另外还有盐、铁、铝等。石油、天然气储量较为丰富,且油气质量好,经济价值高。地质资料表明,本区最大储油厚度为1900米,平均厚度l100米,生油岩体积为3892立方千米。据其生油岩成熟状况、排烃及储盖条件,经多种测算方法估算,本区石油远景总资源量达十几亿吨,天然气远景资源量2000亿立方米~3000亿立方米。本区石炭至二叠系煤系地层分布面积为5018.3平方公里,煤储量800多亿吨,铁、铝土矿因埋藏较深,其藏量尚未探明。 |
行政区划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1983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安阳地区,建立濮阳市,并将原安阳地区所辖滑县、长垣、濮阳、内黄、清丰、南乐、范县、台前8个县划归濮阳市。1984年2月,撤销濮阳县成立濮阳市郊区。1986年3月22日,濮阳市所辖滑县、内黄县划归安阳市,长垣县划归新乡市。5月28日,划濮阳市郊区胡村乡、孟轲乡、王助乡、城关镇、岳村乡及清河头乡一部分置濮阳市市区。1987年6月12日,撤销市郊区恢复濮阳县建置,并将市区城关镇划归濮阳县,同时把城关镇的马呼屯、辛庄、辛庙、贾庄、申庄5个村划归市区孟轲乡。2003年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市区更名为华龙区。至2004年底,濮阳市辖五县一区,即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和华龙区,下辖61个乡,17个镇,7个办事处,共有2946个村民委员会,84个居民委员会。中共濮阳市委、市人民政府驻华龙区人民路51号。
随着中原油田的勘探、开发和濮阳市的成立。濮阳市的政治、经济地位日趋重要,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工业、农业、交通、邮电、科教文卫等事业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濮阳市于1995年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1999年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00年12月28日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1年12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2年获“国际花园城市铜牌奖”。2003年获“国际花园城市金奖”。2004年10月1日,我市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
建国之初,濮阳人口151.08万人。1983年建市之初,人口262.29万人。2005年我市人口出生率为9.66‰,死亡率为5.2‰,自然增长率为4.22‰。据此推算,全市年末总人口为357.93万人,比2004年增加了1.51万人,其中,5县总人口为304.72万人,二区总人口为53.21万人。2005年末,全市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2:100,较2004年末的104:100更趋于平衡;2005年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06:100,比2004年的118:100明显下降。
2000年普查,濮阳市共有42个民族,占全国已识别民族的75%,比1990年普查时的31个民族增加11个民族。在全市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447910人,占99.7%,比1990年比重99.79%下降0.09%;各少数民族(含未识别民族人口10人)为10422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30%,比1990年比重0.21%上升0.09%。在市区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45818人,占市区人口的99.4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472人,占市区人口的0.55%。5县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002092人,占5县人口的99.74%;少数民族人口为7950人,占五县人口的0.26%。2000年,35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情况是:回族5468人,占0.16%;蒙古族1401人,占0.04%;满族774人,占0.02%;土家族537人,占0.02%;彝族366人,占0.01%;壮族387人,占0.01%。350人以下的民族有:藏族180人,维吾尔族170人,布依族168人,朝鲜族276人,侗族106人,瑶族22人,白族21人,哈尼族3人,哈萨克族2人,傣族3人,黎族9人,傈傈族9人,佤族10人,畲族9人,高山族2人,拉祜族1人,水族2人,纳西族1人,土族23人,达翰尔族18人,羌族3人,布朗族1人,撒拉族1人,毛南族1人,仡仡族1人,锡伯族3人,普米族2人,塔吉克族10人,俄罗斯族1人,鄂温克族3人,京族5人,独龙族2人,鄂伦春族4人,赫哲族6人,其他未识别民族10人。
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濮阳市主要少数民族人口都有不同程度增长,特别是蒙古族和彝族发展迅猛。濮阳市少数民族人口呈增长趋势,主要原因是党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在发展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给予少数民族大力支援,在安置就业上给予照顾,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在生育上适当放宽。 |
|
———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同步提高。初步统计,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98亿元,按可比价格增长14.5%,高于计划3.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7.5%、17.4%和11.5%。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2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77.5亿元,增长19.5%。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17%,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实现利税71亿元,增长73.2%;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6.3亿元,增长94.5%。年初确定的116个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78.2亿元,占计划的117%。
———粮食生产获得丰收,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市粮食总产达到202.4万吨,比上年增长3%。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完成16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40万亩优质水稻、90万亩优质玉米。经济作物面积达到213.7万亩,建成了尖椒、冬枣、食用菌、鲜切花等一批名优特新农产品基地。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全市肉类总产达到22.5万吨、禽蛋总产达到28.2万吨、奶类总产达到2.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3.4%、8.3%和47.9%。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速,全市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76家,带动农户38万户。
———重点项目建设实现突破,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亿元,比上年增长23.3%,高于计划5.3个百分点。其中市地方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0亿元,增长44%。全市15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2.5亿元,有106个项目竣工投产。林纸一体化10.8万吨制浆工程、中原大化3万吨三聚氰胺等92个项目建成投产,国电2×20万千瓦热电机组、中原大化50万吨甲醇、濮阳同力实业有限公司100万吨水泥粉磨站等14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中原乙烯扩能改造、2×35万千瓦燃气发电、市甲醇厂20万吨甲醇技改等9个前期工作项目正在积极运作。30万亩沙区速生丰产林基地、1.5万棚食用菌基地等3个项目已竣工,范县陆集移民建镇、金堤河二期治理等2个项目进展顺利。京开大道北入市口(中原路-濮台公路)、地下水源给水工程等4个项目竣工投用,南乐县城污水处理厂、濮上园续建等3个项目正在积极建设。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市文化中心续建项目正在实施。s101郑吴线葛口至后方、台前至吴坝及s209卞张线河套湾至张寨集等2个项目建成通车,大(庆)广(州)高速公路濮阳段、s101郑吴线城区段等7个项目建设顺利,濮范高速公路完成勘测定界、清点丈量工作,具备开工条件。金桥商业城、经贸区商贸园一期、范县新区商贸城等3个项目竣工投用,地豪置业温州商贸城、昆濮时代广场一期等2个项目正在建设。
———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117家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96%,盘活资产1.1亿元,安置职工6014人;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共获得7.5亿元央行票据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市99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整合为29家,粮食购销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乡镇机构改革圆满完成任务;交通、公用事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稳步推进。外向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参加了豫港投资洽谈会,成功组织了世界张氏总会第二届恳亲大会和赴浙江、山东招商活动。扩大了对外交流与合作。内外贸易迅速发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7亿美元,增长32%,其中外贸出口完成1.6亿美元增长57%。全年实际到位市外资金27.4亿元人民币,其中实际利用外资36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8%。累计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外派劳务合同额3.3亿美元,外派人数达4310人。外经工作在全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体达到9.2万家,从业人员55.2万人。完成增加值180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实现营业收入593.6亿元,增长19.6%;交纳税金7.3亿元,增长9.6%。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5%。 |
|
濮阳 历史人物
三国
濮阳兴字子元,陈留人也。父逸,汉末避乱江东,官至长沙太守。兴少有士名,孙权时除上虞令,稍迁至尚书左曹,以五官中郎将使蜀,还为会稽太守。时琅邪王休居会稽,兴深与相结。及休即位,征兴为太常卫将军、平军国事,封外黄侯。
永安三年,都尉严密建丹杨湖田,作浦里塘。诏百官会议,咸以为用功多而田不保成,唯兴以为可成。遂会诸兵民就作,功佣之费不可胜数,士卒死亡,或自贼杀,百姓大怨之。兴迁为丞相,与休宠臣左将军张共布相表里,邦内失望。七年七月,休薨。左典军万彧素与乌程侯孙皓善,乃劝兴、布,于是兴、布废休适子而迎立皓。皓既践阼,加兴侍中,领青州牧。俄彧谮兴、布追悔前事。十一年朔入朝,皓因收兴、布,徙广州,道追杀之,夷三族。
八、交通状况
近几来,濮阳市交通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打破交通瓶颈、创造区位优势”的战略目标,以加快发展高速公路为龙头,积极推进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完善农村客运网络,强化出租汽车管理,深化交通改革,取得了交通事业的综合协调发展。
“十五”期间,全市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3亿元,为“九五”的6.6倍,其中高速公路完成25.6亿元,干线公路完成12.5亿元,农村公路完成4.6亿元,场站建设完成0.4亿元。截止2006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5518.7公里(含村道),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31.8公里;75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已有70个通了二级公路;截止2007年11月,全市2963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截止2005年,全市拥有营运客车3071部(含出租车1665部),营运货车6601部;客运班线273条,客运班车通达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200个大中城市;截止2006年底,拥有客运汽车站90个,其中,乡级客运站74个,设立招呼站牌1376个,实现了村村通班车。
濮阳市交通局连续两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2001年被省爱委会授予“省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2002年被省交通厅授予“全省交通系统先进集体”,2003年,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授予“全省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2004年,被省纠风办、省交通厅、省公安厅授予“全省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被省交通厅、省公安厅、省林业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室授予“全省治理公路‘三乱’先进单位”,2005年,被省交通厅评为“农村公路建设和交通三项改革先进单位”、“农村公路养护先进单位”、“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并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机关效能建设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治安模范单位、法制工作先进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等。
“十一五”濮阳市交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制约状况得到全面改善,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有公路总里程达到4190公里(不含村道),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63公里,境内国道106和省道101改建成一级公路;加快二级公路建设力度,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1200公里;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所有行政村达到通四级以上油路,基本建立市到县、县到乡的快速客货运输网络;加快黄河航道建设,改造渡口渡船,让农民乘上放心渡。到“十一五”末,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争取县县通一级公路,乡乡通二级路、乡乡有客运站,村村通油路(水泥路)、村村通班车。实现上述目标,全市要完成交通投资122.26亿元,为“十五”的2.84倍;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中由“十五”的8%提高到12.2%。
——高速公路发展目标:完成高速公路建设总投资57.9亿元,全市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达到163公里。建成大广高速公路濮阳段、濮范高速公路、安阳至南乐高速公路、德商高速范县段,打通豫东北地区与沿海地区相连接的通道。
——农村公路发展目标:提高农村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建设规模为5000公里,其中县乡道路2637公里、村道及联网公路2644公里,总投资达到32亿元。完成黄河滩区道路建设和公路渡口改桥工作,全市所有行政村通柏油路(水泥路)。
——干线公路发展目标:以提高技术等级和通行能力为主,完善公路网布局,形成与高速公路互补、为农村公路作支撑的干线路网。新建、改建项目14个,建设里程342公里,总投资28.4亿元,争取将我市境内国道和重要省道改造为一级公路。
——道路运输发展目标:按照客运快速化、物流现代化、管理智能化的要求,做到路线与站点同步规划、同步审批、同步建设,实现运输站场、物流、服务设施建设与公路建设同步。新建中型客货运场站20个,农村客运站30个,总投资3.56亿元。建成市客运西站和东站,每县建成一个货运站,实现所有乡镇和旅游景点均有等级客运站。同时,建设濮阳市高速公路港、范县高速公路港和南乐高速公路港,形成功能完善的道路运输体系。
——内河航运发展目标:以确保黄河水上安全渡运为目标,加快渡口渡船更新改造步伐,改建22个渡口和境内3座浮桥。新建毛楼、濮上园、台前、濮阳县四个水上监督站,水上监管手段进一步加强,总投资4020万元。
——支持保障系统发展目标:交通安全监管、科教、法制、信息化等支持系统不断加强,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加强交通建设和运输生产领域科技攻关,提高交通科技含量;完善《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农村客运站管理办法》、《农村客运市场管理办法》和《农村公路管理办法》,把交通行业建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法制型行业;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健全干部培训制度,建立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交通人才队伍。
——行业文明发展目标:进一步提高交通文明行业程度,把文明创建与行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把依法行政与文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把业务和服务工作中的“难点”作为深化文明行业创建的切入点,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载体创新,努力构建和谐交通。 |
|
濮阳市在河南省的位置濮阳市位于中国河南省的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4°52′0〞-116°5′4〞,北纬35°20′0〞-36°12′23〞。东北部与山东省的聊城毗邻,东、南部与山东省济宁、菏泽隔河相望,西南部与河南省的新乡市相倚,西部与河南省的安阳市,北部与河北省的邯郸市相连。东西长125千米,南北宽100千米。总面积4266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387万人(2008年末),其中城镇人口96.93万人。
邮编:457000 代码:410900 区号:0393 拼音:Puyang Shi
地貌系中国第三级阶梯的中后部,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地势较为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海拔一般在48~58米之间。濮阳县西南滩区局部高达61.8米,清丰县巩营乡里直集西南仅44.2米。平地约占全市面积的70%,洼地约占20%,沙丘约占7%,水域约占3%。濮阳境内有河流97条,多为中小河流,分属于黄河、海河两大水系。过境河主要有黄河、金堤河和卫河。另外,较大的河流还有天然文岩渠、马颊河、潴龙河、徒骇河等。 |
气候环境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
濮阳市位于中纬地带,常年受东南季风环流的控制和影响,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长,冬季干旱少雨雪。年平均气温为13℃左右,曾出现过的极端最高气温达43.1℃,极端最低气温有-21℃。无霜期一般有20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毫米。 |
|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中华第一龙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86年,境内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三足陶等裴李岗文化典型器物证明,七、八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发掘出三组蚌砌龙、虎图墓葬。据测定,其年代距今6400年左右,蚌壳龙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华第一龙”。专家据此遗址推断,6000年前濮阳地区已率先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并成为中华民族龙文化的发源圣地。濮阳因此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华龙乡”。
上古时期 濮阳一带地跨兖、冀二州,是黄帝为首的华夏集团与少昊为首的东夷集团活动的交接地带。黄帝与蚩尤的大战就发生在这里,据说蚩尤之首就埋在台前县。黄帝长子玄嚣青阳氏邑于顿丘(今清丰县南),次子昌意在今南乐县筑昌意城;黄帝史官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被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县梁村乡吴村有造书遗址及仓颉陵、仓颉庙。中原地区继黄帝之后由颛顼统一治理,都帝丘(今濮阳西南,史称“颛顼之墟”)。颛顼时,其氏族集团实力强大,打败了以共工为首的集团,活动范围大为扩展,万邦来朝。颛顼之后,帝喾继位,初都帝丘,后迁都伊洛平原。帝喾赐颛顼玄孙陆终长子樊为己姓,封邑昆吾(今濮阳东南)。帝喾之后,尧继位成为祁姓集团首领,以冀州为活动中心,死后葬于城阳(范县东)谷林。濮州(今属范县)有尧母庆都庙,范县辛庄乡北有尧子丹朱墓。舜生于姚墟(今范县城西南),住南河。他在黄河之滨烧制陶器,到雷泽(古泽名,在今范县东南)渔猎,去历山耕作,还贩于顿丘(今清丰)。舜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后代尧而立,成为姚姓联盟的首领。尧舜之时,太行山区雨水丰沛,水患频仍。以秦(今范县)为活动中心的东夷首领伯益协助舜的水官大禹治水,两大集团在联合抗洪斗争中进一步增进了民族融合。
夏王朝时期 濮阳地区建有己姓联邦集团的昆吾(它是夏后氏酋邦王国最亲近的成员)、斟灌、顾等宗族邦国。夏启时于昆吾铸九鼎,并视为国宝。夏帝仲康的儿子相为羿所逐,奔依同姓邦国斟灌氏。后相即位,都帝丘,至帝杼时迁都于原。其间历百年,濮阳一直是夏文化中心地带,不仅农业发达,制陶和冶铜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
殷商时期 以契为始祖的子姓集团至相土时迁至商丘,即帝丘(今濮阳),活动于今豫北、冀南和豫东一带,势力发展至东海之滨。汤时征服了昆吾、韦(在今滑县东南)、顾等邦国,后灭夏建商,以帝丘为其陪都。
西周时期 以姬发为首的姬姓联邦集团联合其他邦国灭商后成为新的联邦王国的宗主国,帝丘一带称东国,为管叔封地。周成王四年,周公旦东征,平定武庚及三监叛乱,封康叔于河、淇之间,建立卫国,帝丘一带受其节制。西周时,帝丘一带的经济、文化都得到迅速发展,实力较强。厉王时,卫武公曾带兵入朝平定叛乱,稳定政局。
春秋时期 濮阳一带仍属卫国,为当时较先进的地区之一。公元前660年,散居于齐、卫北部的狄人入侵卫国,占领卫都朝歌。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迁都帝丘(今濮阳),帝丘成为卫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凡400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大改道流经濮阳,给这里带来水利之便。这一时期人们用桔槔提水灌田,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纺织、皮革、竹木、冶铸等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业兴旺,涌现出一批城镇。如临黄河的戚邑,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十分繁荣。仅公元前626年至公元前479年140多年间,春秋经传中关于戚的记载即28处,诸侯来卫国的14次会盟中,就有半数在戚举行。其他如咸(位于今濮阳市东南25公里)、铁丘(位于华龙区)、顿丘(今清丰县西南)、五鹿(今清丰县南)、澶渊(位于华龙区内),清丘(位于市中心东南30公里)等城邑商旅不绝,相当繁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促进了思想的活跃,精神的解放,文化的发展,劳动人民于“桑间濮上”创造的诗歌“卫郑新声”,风靡华夏。先进的卫文化既培育了中国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也激励工奴于公元前478年掀起世界上最早的手工业奴隶的革命斗争——百工起义。同时,帝丘位居黄河要津、中原腹地,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的城濮之战、铁丘之战等都发生在濮阳一带。
战国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普遍推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各诸侯国为壮大实力、争夺霸权竞相改革,大批优秀人才应运而生,仅濮阳人就有政治家和军事家吴起、儒商子贡、改革家商鞅、政治家吕不韦、外交家张仪等,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记载了天文、地理、物理、医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战国后期,大国争霸,帝丘一带战争频繁,原为西周第一大国的卫国,春秋时已降为中等诸侯国,到战国时更加衰微,最后仅剩濮阳城(濮阳县西南)一弹丸之地。前242年,秦置东郡,次年秦取濮阳等地,卫君角被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卫此时名存实亡。公元前240年,东郡治濮阳。至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亡。
秦汉时期 秦统一中国后,为束黄河之水,曾修金堤(即原黄河大堤,顶宽20丈,兼作御道。谓其坚固无比,故名金堤)。秦末,濮阳人民助项羽大败章邯,加速秦朝灭亡。汉时,濮阳仍为东郡治所。西汉武帝曾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亲率官吏、将士数万人到濮阳堵塞瓠子河决;西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秋,河决东郡,朝廷遣官发众来堵,并增筑金堤;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下,濮阳人民修渠筑堤千余里,固河道于濮阳城南,黄河安澜700余年。期间,濮阳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口大增,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濮阳人口已达3787万人。成为中国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今戚城遗址丰富的汉代灰层出土的大量陶器、汉铜镞、铜釜、犁、铁镬、石器及水井等文物,都表明当时这里十分繁华。汉初戚地曾是将军李泌的侯国。汉时濮阳经济文化发达,人才荟萃,名臣汲黯、经学家索卢放、京房等濮阳人均为一代俊杰。
两汉之间短暂的新朝,曾把东郡改名治亭。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370年间,魏、后赵、冉魏、前燕、后燕、前秦、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割据者曾先后在濮阳地区称王道孤。这里的行政建置朝立夕废,变化频仍,几个辖县分别隶属过濮阳郡、东郡、魏郡、顿丘郡、昌乐郡、武阳郡等。西晋时还曾建濮阳国。南北朝时,濮阳更是兵连祸结,干戈纷然,大量居民被迫迁徙,边塞游牧民族陆续入居濮阳,与汉族融合,同时把大片耕地改为牧场,农业生产受到破坏。至北魏时,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农业才有所恢复。综观此期,乱多于治、毁多于创,濮阳地区经济萧条,文化衰退。曹魏、前秦、北魏时,曾有过短期的稳定,濮阳经济有所恢复,也产生了一些有贡献的人物,如书法家窦遵、文学家董微、名臣李彪、李谐、李崇、王观、吴隐之等。
隋唐时期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濮阳县一部置昆吾县,析临河、内黄、顿丘各一部置澶渊县,省昌乐入繁水县,并复置范县。隋文帝实行节俭政治、轻徭薄赋,大开漕运,使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大业四年(608年),永济渠过濮阳后,便利了交通,濮阳日趋繁荣。不久,隋炀帝的暴政迫使濮阳人民纷纷参加东郡法曹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反隋,这支起义军在推翻隋的统治中起了骨干作用。唐初,为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改澶渊县为澶水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澶州,辖澶水、顿丘、观城等县,今南乐县属魏州,范县属濮州,台前县境属郓州。唐大历七年(772年),割顿丘、昌乐4乡于清丰店置清丰县,属澶州。初唐时,濮阳一带地旷人稀,均田制实行程度较高,水利兴修,农业生产恢复较快。唐朝中期,黄河安澜,濮阳的农业、手工业等得到长足发展。丝绢业闻名全国,丝织贡品列为上三等。唐代濮阳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张遂,今南乐县人),第一个测量子午线长度,最先发现了恒星运动。还产生了勤政廉洁的杜暹、拒重贿名留青史的李义琰、唐辅臣杜鸿渐、音乐家张文收、礼学家张戬,抗击安史叛乱的名将南霁云、诗人张九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等名人。唐末至五代,濮阳一带又成了战场,仅后梁、后唐就在濮阳征战200余场。长期兵燹战乱,使唐代前期100多年的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宋元时期 濮阳改称开德府,一度成为北辅,即保卫京师和河朔安全的屏障,称“北门锁钥”。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兵临澶州,濮阳军民奋起抵抗,在寇准力谏下,真宗御驾亲征至澶。宋以少胜多,大败辽兵。辽军战败求和,双方签订了有名的“澶渊之盟”。此后百余年,两国相安,宋时濮阳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较大发展。到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澶州一带已相当富饶,人口回升。崇宁元年(1102年),这里人口已发展到817万。纺织业发展更快,成为宋代“衣被天下”的地方。这一时期,濮阳名人辈出,著述家晁迥、晁宗悫、晁永之,名将赵延进,清官王赞、张田,治黄专家高超等彪炳史册。北宋后期,朝廷腐败,濮阳不少人被逼上梁山,参加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1128年秋,金兵占领澶州。金皇统四年(1144年)改澶州为开州,辖今濮阳、清丰。此时,今南乐县属大名府、范县属濮州、台前县境属东平府。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第五次大改道而南迁,经延津、封丘、寿张(其辖区部分为今台前县境)入梁山。1222年,成吉思汗派兵占领开州。金元统治时期,虽注意生产,但因破坏太重,加之黄河屡决,经济难以恢复。终元之世,濮阳虽一直为开州的中心城市,但经济文化都未达到北宋鼎盛时期的水平。唯戏曲艺术有所创新,濮阳人宫天挺的元曲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其本人成为元代杂剧大家之一。
明朝时期 濮阳仍称开州,辖濮阳、清丰、南乐,属大名府,范县属东昌府,台前(寿张一部分)境属兖州府。因受战争破坏,这里景象极为荒凉,“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初,开州“土著只余七姓,丁不满千”,朱元璋下诏鼓励无田农民辟荒造田,并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起,数次将山西黎民徙居濮阳一带置屯垦荒,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老鸹窝”移民。朝廷为增加收入,号召农民广植桑、棉,发展经济作物。同时还加强水利建设,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修筑了黄河、卫河等堤岸。至明中叶,农村经济得到恢复且有较大发展。英宗天顺元年至四年间(1457年—1460年),仅开州3县即垦荒6万公顷,植棉0.07万公顷,栽桑133公顷,上交租粮4万余担,比明初增加近两倍。濮阳已有17100户,886万人,成为“天雄之上游,河朔之名区”。但明英宗之后,宦官干政,政治日趋腐败,土地兼并严重,水利严重失修,灾害不断,民不聊生。嘉靖五年(1526年)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百余年间,濮阳发生水、旱、蝗、风、地震等较大灾害逾百次,大灾年徭役负担却有增无减,农民被逼起而抗争。崇祯十三年(1640年),濮阳人民以范县榆树园为根据地发动起义。榆树园农民起义军后来在范县人梁敏等领导下转为抗清斗争,他们联结豫东、鲁南农民军,连破濮、曹二州及梁山、东明等县,继而西进开封,北伐大名,南下海州,给封建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清朝时期 濮阳称开州,与清丰、南乐隶属于大名府。范县属濮州隶曹州府,台前境(寿张一部分)隶兖州府。清代前期社会较为稳定,生产得到恢复,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这里荒地开垦率达80%,人口增至50多万人。然因此时的封建帝制已处于没落阶段,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加之清朝统治以后,黄河水患时发,濮阳灾情不断。特别是咸丰五年(1855年)河决,将濮阳大半变为泽国。这次大改道后,黄河经濮阳、范县及今台前境奔东北入海,在境内横流泛滥,为害29年。濮阳一带农业生产每况愈下,文化也日趋衰落,魏山原、叶挺秀、王连中等人虽有著述问世,但均未造成大的影响。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日趋腐朽。濮阳因闭于内地,经济文化更为落后,直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才有了第一条电话线路;宣统三年始建邮局;光绪二十年(1894年)才开办了官营铁厂、机织厂、针织厂、石印厂、草帽厂之类。文化名人寥寥,留有著述者也不过李建勋、鲁世英、蓝云祥、高惠民等数人而已。清政府对外卖国、对内镇压的政策激起反帝反封建浪潮的不断高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濮阳人民奋起参加捻军反帝反清。咸丰三年(1853年),其队伍发展到八九千人,向开州、范县、清丰、内黄、浚县、滑县、延津等地的官府进攻,打击清军。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丰县义和团首领韩大申、韩顺江高举清邑义和团大旗,聚众数万,劫富济贫,烧教堂,废洋教,把濮阳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推向高潮。
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曾改开州为开县,但因与四川、贵州两省的开县重名,1914年1月复称濮阳县。濮阳县、南乐县、清丰县归河北省大名府管辖,范县属山东省东昌府,台前县系寿张县一部分属山东省东临道。1926年,范县改属曹濮道。1912年~1949年,辖区各县建置及隶属改易较频繁。
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震醒了濮阳人民,这里开始成为革命运动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1924年,在北京俄文法专读书的濮阳人王亦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乡宣传革命。濮阳在大革命时期就有了共产党的组织。1927年4月,南乐县佛善村建立了濮阳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此后,党的组织逐步发展壮大。1927年10月建立了中共濮阳县委,1931年5月改为中共濮阳中心县委;1929年春建立了中共清丰县委;1929年秋建立了中共南乐县委;1934年秋建立了中共濮县县委;1936年6月建立了中共范县县委。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濮阳地区群众运动蓬勃发展。1929年的濮阳“二·一五”农民革命斗争(即“温邢固事件”),1932年的濮阳盐民斗争和濮阳、清丰县小学教师增资运动,1933年的濮阳姚家暴动,1935年发动濮县农民斗争,1935年的平原游击战争和濮内滑农民革命斗争等,都先后取得了胜利。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农民协会和商民协会等组织。1936年国民政府设河北省第十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濮阳。1939年改称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濮阳、东明、长垣、南乐、清丰5县。1936年濮县、范县属山东省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聊城),1938年濮县改属第十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菏泽)。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难当头,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奔走救亡,先后在濮阳地区建立“冀南文化界救国会”和“抗日救国十人团”。到1938年底,濮阳各县、区、乡、村普遍建立了“抗日救国会”、“青年抗日先锋队”、“妇女联合救国会”等抗日群众组织,形成了群众抗日救亡高潮。1938年2月,日军进攻濮阳。国民政府濮阳县县长丁树本弃城而逃,县城沦陷。日军在濮阳烧杀抢掠,用飞机轰炸濮阳城,使许多村庄变为废墟,许多居民丧生火海。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与日军展开了游击战。1939年初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进驻濮阳,开辟抗日根据地。1940年1月至4月,濮阳地区先后建立了清丰、南乐、濮阳、濮县、范县各县抗日民主政府。1940年4月18日,冀鲁豫区党委在清丰县王什正式成立,下辖4个地委,濮阳地区所属各县分属一、二、三地委。此后,濮阳一带一直是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中心。1940年,八路军一二九师和冀中、冀南、冀鲁豫军区部队,在中共地方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向盘踞在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国民党顽固势力石友三、孙良诚等发动讨逆战役,在半年多的讨逆反顽作战中,共歼灭顽军22万多人,扭转了被动局面,巩固了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从1940年6月至1942年夏,日军对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中心区进行了多次大“扫荡”,其中著名的有“五五”大扫荡,“四一二”大扫荡、“九二七”大扫荡、敌人共出动兵力4万多人,冀鲁豫军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多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共歼灭日伪军2000多人。冀鲁豫军区、分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从1943年12月至1945年初,先后对敌伪发动了八公桥战役、清丰战役、南乐战役,在三次战役中,共歼灭敌伪军85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10月,冀鲁豫区党委、行署、军区进驻濮阳县城。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决定设立濮阳市,机关驻濮阳城内,直属区党委领导。1946年6月8日,冀鲁豫行署决定,将所属的抗日政府一律改为民主政府。1946年11月,冀鲁豫区划再次调整,撤销濮阳市建置,并将7个地委划分为8个地委。二地委下辖中共寿张、范县、郓城、巨野等9个县委。四地委辖濮阳、滑县、浚县、长垣等11个县委。八地委(又称直南地委)成立后,机关驻清丰,辖南乐、清丰、内黄、濮县等7个县委,台前境属寿张县南5区。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濮阳地区各县根据中共中央和冀鲁豫行署的部署,从1946年6月陆续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至1947年5月,濮阳地区各县基本摧毁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基础,实现平分土地的目标。1946年12月,濮阳地区所属各县党组织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紧密联系群众,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新五军的进攻,巩固了解放区的胜利果实。
解放战争开始后,濮阳地区掀起一次又一次参军热潮,从1945年11月至1949年2月,濮阳地区参军人数共达58万人;共出动担架37万多副,民兵民工37万多人,车364万辆,牲口4989万头,提供粮食58687万斤,草料12933万斤,木柴33031万斤,食油15万斤,食盐6万斤;从1947年至1949年濮阳地区共抽调干部4760人,战勤人员2027人南下支援新解放区建设。1949年5月,豫北全部解放。1949年8月20日,冀鲁豫边区撤销,建立平原省,并成立了平原省濮阳专署(驻濮阳县城)。濮阳专署辖濮阳、滑县、长垣、封丘、内黄、清丰、南乐、濮县、范县、观城、朝城、昆吾、尚和、卫南、高陵、漳南、卫河等17个县和濮阳城区、道口区两个区。同年9月,昆吾、尚和与濮阳县,卫南与滑县,高陵、漳南(一部)与内黄县,卫河与清丰县分别合并后称濮阳县、滑县、内黄县、清丰县,此时濮阳专署辖11县2区。
在民主革命时期,濮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伪顽势力、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濮阳专员公署辖濮阳、滑县、长垣、封丘、内黄、清丰、南乐、濮县、范县、观城、朝城10个县和濮阳城关区、道口区2个区。1952年11月24日,濮阳专员公署所辖的濮县、范县、观城、朝城4个县划归山东省聊城地区。1952年12月1日,平原省撤销,濮阳专区划归河南省领导。1954年6月,濮阳专区所辖的濮阳城关区、道口区分别划归濮阳县、滑县。9月25日,濮阳专区与安阳专区合并为安阳地区。濮阳、清丰、南乐隶属于安阳地区,1958年3月30日,安阳地区与新乡地区合并为新乡地区。1961年12月18日,安阳地区与新乡地区分设,濮阳、清丰、南乐隶属于安阳地区。1964年4月1日,为便于黄河治理,经国务院批准,寿张县撤销,一部分划归范县。范县由山东聊城地区划归河南省安阳地区。1973年12月16日,范县东部的9个公社划出成立了范县台前办事处,系县级机构,直属安阳地区。1975年3月14日,范县台前办事处改称台前办事处。1978年12月,台前办事处改称台前县。1987年4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濮阳市郊区,设立濮阳县,驻城关镇。
2002年12月25日,民政部批准(民函[2002]222号):濮阳市市区更名为华龙区。
至2003年底,濮阳市辖五县一区,即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和华龙区,下辖64个乡,14个镇,11个办事处,共有2946个村民委员会,33个自然村,81个居民委员会。 |
行政区划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
1983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安阳地区,建立濮阳市,并将原安阳地区所辖滑县、长垣、濮阳、内黄、清丰、南乐、范县、台前8个县划归濮阳市。1984年2月,撤销濮阳县成立濮阳市郊区。1986年3月22日,濮阳市所辖滑县、内黄县划归安阳市,长垣县划归新乡市。5月28日,划濮阳市郊区胡村乡、孟轲乡、王助乡、城关镇、岳村乡及清河头乡一部分置濮阳市市区。1987年6月12日,撤销市郊区恢复濮阳县建置,并将市区城关镇划归濮阳县,同时把城关镇的马呼屯、辛庄、辛庙、濮阳市行政区划图贾庄、申庄5个村划归市区孟轲乡。2003年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市区更名为华龙区。至2004年底,濮阳市辖五县一区,即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和华龙区,下辖61个乡,17个镇,7个办事处,共有2946个村民委员会,84个居民委员会。中共濮阳市委、市人民政府驻华龙区人民路51号。
濮阳市辖1个市辖区、5个县,即华龙区、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台前县。市人民政府驻华龙区人民路51号。
濮阳市 面积4266平方千米,人口387万(2008年)。
华龙区 面积 255平方千米,人口 52万人。邮政编码457001。
清丰县 面积 869平方千米,人口 68万人。邮政编码457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南乐县 面积 623平方千米,人口 52万人。邮政编码457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范 县 面积 610平方千米,人口 51万人。邮政编码457500。县人民政府驻樱桃园。
台前县 面积 454平方千米,人口 35万人。邮政编码4576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濮阳县 面积1455平方千米,人口109万人。邮政编码457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 此处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8)》,人口截止2008年底。 * |
|
吕不韦春秋、战国
吕不韦(约前292年~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吕不韦战国末年秦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家累千金的阳翟大贾。吕不韦在赵都邯郸见入质于赵的秦公子子楚(即异人),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并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秦国。安国君继立为孝文王,子楚遂为太子。次年,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10万户。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国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
三国
濮阳兴字子元,陈留人也。父逸,汉末避乱江东,官至长沙太守。兴少有士名,孙权时除上虞令,稍迁至尚书左曹,以五官中郎将使蜀,还为会稽太守。时琅邪王休居会稽,兴深与相结。及休即位,征兴为太常卫将军、平军国事,封外黄侯。
永安三年(260年),都尉严密建丹杨湖田,作浦里塘。诏百官会议,咸以为用功多而田不保成,唯兴以为可成。遂会诸兵民就作,功佣之费不可胜数,士卒死亡,或自贼杀,百姓大怨之。兴迁为丞相,与休宠臣左将军张共布相表里,邦内失望。七年七月,休薨。左典军万彧素与乌程侯孙皓善,乃劝兴、布,于是兴、布废休适子而迎立皓。皓既践阼,加兴侍中,领青州牧。俄彧谮兴、布追悔前事。十一年朔入朝,皓因收兴、布,徙广州,道追杀之,夷三族。 |
|
近几来,濮阳市交通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打破交通瓶颈、创造区位优势”的战略目标,以加快发展高速公路为龙头,积极推进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完善农村客运网络,强化出租汽车管理,深化交通改革,取得了交通事业的综合协调发展。
“十五”期间,全市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3亿元,为“九五”的6.6倍,其中高速公路完成25.6亿元,干线公路完成12.5亿元,农村公路完成4.6亿元,场站建设完成0.4亿元。截止2006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5518.7公里(含村道),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31.8公里;75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已有70个通了二级公路;截止2007年11月,全市2963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截止2005年,全市拥有营运客车3071部(含出租车1665部),营运货车6601部;客运班线273条,客运班车通达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200个大中城市;截止2006年底,拥有客运汽车站90个,其中,乡级客运站74个,设立招呼站牌1376个,实现了村村通班车。
濮阳市交通局连续两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2001年被省爱委会授予“省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2002年被省交通厅授予“全省交通系统先进集体”,2003年,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授予“全省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2004年,被省纠风办、省交通厅、省公安厅授予“全省整治企业经营环境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被省交通厅、省公安厅、省林业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室授予“全省治理公路‘三乱’先进单位”,2005年,被省交通厅评为“农村公路建设和交通三项改革先进单位”、“农村公路养护先进单位”、“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并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机关效能建设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治安模范单位、法制工作先进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等。
“十一五”濮阳市交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制约状况得到全面改善,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有公路总里程达到4190公里(不含村道),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63公里,境内国道106和省道101改建成一级公路;加快二级公路建设力度,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1200公里;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所有行政村达到通四级以上油路,基本建立市到县、县到乡的快速客货运输网络;加快黄河航道建设,改造渡口渡船,让农民乘上放心渡。到“十一五”末,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争取县县通一级公路,乡乡通二级路、乡乡有客运站,村村通油路(水泥路)、村村通班车。实现上述目标,全市要完成交通投资122.26亿元,为“十五”的2.84倍;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中由“十五”的8%提高到12.2%。
——高速公路发展目标:完成高速公路建设总投资57.9亿元,全市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达到163公里。建成大广高速公路濮阳段、濮范高速公路、安阳至南乐高速公路、德商高速范县段,打通豫东北地区与沿海地区相连接的通道。
——农村公路发展目标:提高农村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建设规模为5000公里,其中县乡道路2637公里、村道及联网公路2644公里,总投资达到32亿元。完成黄河滩区道路建设和公路渡口改桥工作,全市所有行政村通柏油路(水泥路)。
——干线公路发展目标:以提高技术等级和通行能力为主,完善公路网布局,形成与高速公路互补、为农村公路作支撑的干线路网。新建、改建项目14个,建设里程342公里,总投资28.4亿元,争取将该市境内国道和重要省道改造为一级公路。
——道路运输发展目标:按照客运快速化、物流现代化、管理智能化的要求,做到路线与站点同步规划、同步审批、同步建设,实现运输站场、物流、服务设施建设与公路建设同步。新建中型客货运场站20个,农村客运站30个,总投资3.56亿元。建成市客运西站和东站,每县建成一个货运站,实现所有乡镇和旅游景点均有等级客运站。同时,建设濮阳市高速公路港、范县高速公路港和南乐高速公路港,形成功能完善的道路运输体系。
——内河航运发展目标:以确保黄河水上安全渡运为目标,加快渡口渡船更新改造步伐,改建22个渡口和境内3座浮桥。新建毛楼、濮上园、台前、濮阳县四个水上监督站,水上监管手段进一步加强,总投资4020万元。
——支持保障系统发展目标:交通安全监管、科教、法制、信息化等支持系统不断加强,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加强交通建设和运输生产领域科技攻关,提高交通科技含量;完善《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农村客运站管理办法》、《农村客运市场管理办法》和《农村公路管理办法》,把交通行业建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法制型行业;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健全干部培训制度,建立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交通人才队伍。
——行业文明发展目标:进一步提高交通文明行业程度,把文明创建与行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把依法行政与文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把业务和服务工作中的“难点”作为深化文明行业创建的切入点,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载体创新,努力构建和谐交通! |
|
濮阳居中原要冲,悠久的历史、激烈的争逐、灿烂的文化给这块大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如“造字圣人” 仓颉陵和仓颉庙,孔子讲学遗址“学堂岗圣庙”,被江泽民总书记称之为春秋时期的“联合国”-- 戚城遗址,濮阳历史地位的象征 中心阁四牌楼,古代重型建筑的杰作濮阳八都坊,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碑。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掘的“ 中华第一龙”,把中国龙的图腾向前推移了千余年。还有 子路墓祠、 回銮碑、 普照寺大雄宝殿、 文庙大成殿、二帝陵、 蚩尤冢、长乐亭、宣房宫、 南乐牌坊、龙虎福寿碑等。随着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的创建成功,这里白云蓝天,绿树成荫,芳草遍地,空气清新,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城市正在中州大地迅速崛起。
濮阳市中原绿色庄园中原绿色庄园是一处集生态保护、科技示范、观光旅游、度假诸功能于一体的大型自然生态公园。规划面积72.46公顷。中原绿色庄园主题风格上采用以绿为主,师法自然,追求天趣的造园手法、致力于营造自然、清新、质朴、野趣的田园风光,使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有机融合,草地、湖泊、瀑布、小溪与建筑园林小品相映成趣。形成了松风听涛、竹溪观鱼、霜林赏秋、森林休闲、森林游乐、万梅闹春、百果园、百花园等功能景区。设有动物园、垂钓园、骑士乐园、儿童乐园、杂技表演、水上游乐等观赏娱乐项目。使自然景观和人工景点巧妙融合,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中原文化底蕴丰厚的主题风格。 |
|
1.老城壮馍。
地点:老城中心阁
2 一机厂凉皮
地点:一机厂
3 桃园健民 牛肉耗辣椒
各大超市
4濮阳蟠桃酒
目前属于内供酒,外市买不到
5志坤食品 豆沫 胡辣汤
各大商超 |
|
1、姓氏源流
濮阳(Pú yáng 濮阳)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颛顼的后代以地名为氏。古代有一条河叫濮水,濮水南岸一块丰饶的地方叫濮阳,那地方,就在现今的河南濮阳市。远古时,这地方也叫帝丘,黄帝的孙子颛顼做部落首领时,曾在这儿建都;春秋时卫成公也曾在此定都,是一处文化宝地。颛顼的后代中有人居住在濮水南岸,后来就取地名为姓,世代姓濮阳。
2、迁徙分布
(缺)濮阳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濮阳原为地名,当地有一条河流名濮水,此河的南岸按习惯就称之为濮阳(古代河之南岸为阳),即今河南省濮阳县。最现是古部落首领颛顼(传说他是黄帝的子孙)的后人于此居住过,当地人就以地名为姓,流传下来。春秋时,卫国郑大夫居于濮水之北,也有说其封地于濮水之南,后人就以濮阳为姓。从《姓氏考略》上考证,濮阳的先祖居于澶州,后以地为氏,望出广平。同样《通志·氏族略》上亦有“濮阳氏,其地在澶州,后汉外黄令牛述,以濮阳潜为主簿。”的记载。古代的澶州,在今河南省濮阳市南方。“濮阳”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名,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便已出名,这个地方位于今河南省东北隅,黄河的西北。相传上古的颛顼帝陵仍为我国的著名古迹之一)。颛顼帝的后世子孙有居住于此地的,因而以地为氏,称濮阳氏。望族居博陵郡(今河南的濮阳市,古称澶州);平陵郡(今山西文水县东一带)。
3、历史名人
濮阳兴:三国时吴国的文官。字子元,少有士名,孙权时使蜀,做过会稽太守。吴国君主孙权的第六儿子,名叫孙休。濮阳兴和孙休是好友。后来孙休继位,称景帝,就任用濮阳兴做丞相,封外黄侯。永安中休卒,万或劝兴迎立程侯皓,加侍郎,领青州,俄为或所谮,徙广州,道追杀之,夷三族。
濮阳成:明朝武将,沉毅有远志,累立战功,朝廷封他世袭金山卫百户,为武德将军。
濮阳瑾:明朝文士,因科举成绩优良而被任为地方官,在山东宁阳县任县丞,政尚宽平,赈饥有功,远近赖以全活。
濮阳来:明嘉靖年间出任南昌府通判,以操履清白而见称。
4、郡望堂号
(1)郡望
博陵郡:东汉博陵在今河北蠡县南,又置博陵郡,即治此县。建安末度博陵郡,曹魏改博陵县为博陆县。西晋置博陵国,治安平(今属河北省)。北魏为博陵郡。隋唐有定州博陵郡,并非晋博陵旧地(旧地在瀛州、深州境)。
平陵郡:汉代设置,今山西文水县东一带。
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分置广平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省鸡泽东南)。
(2)堂号(缺)
5、濮阳姓宗祠通用对联
〖濮阳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姓启濮水;
望出博陵。
——佚名撰濮阳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濮阳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东吴丞相;
武德将军。
——李文郑撰濮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陈留人濮阳兴,字子元,出身士族,年轻时就名闻江东,孙权时,曾任县令、太守等职。任会稽太守时,对住在那里的琅邪王孙休很好,孙休即位为帝,任他为太常、卫将军,官至丞相,封外黄侯。孙休病死后,他和张布废掉太子,另立孙皓为帝,因为孙皓既残暴又腐朽,他又感到后悔,被人告发,为孙皓派人所杀,下联典指明初广德人濮阳成,字子义,沉勇而有大志,膂力过人。曾跟从太祖到宣州大阅兵,任灵璧侯汤和手下的百户。后屡立战功,封武德将军。
上虞贤宰;
东吴将军。
——佚名撰濮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濮阳潜,为上虞县宰,有贤名。下联典指三国濮阳兴,仕吴为卫将军,平军国事。
平章军国;
怀保陇西。
——佚名撰濮阳姓宗祠通用联
联释同上。
〖濮阳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英才毓陈留秀气;
潜德遍陇西黎民。
——佚名撰濮阳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指汉代名人濮阳潜。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丞相濮阳兴,字子元,陈留人。少有士名,孙权时使蜀,还会稽太守,有声名。
〖濮阳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濮水悠悠,流长源远;
阳光煦煦,景妍气和。
——佚名撰濮阳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濮阳复姓“濮阳”二字的嵌字联。
|
佛教百科 Buddhist Encyclopedia |
【濮阳】 (人名)又作朴杨。是非未详。名知周,著唯识演秘,纪传未详。 |
|
- : Poo-yang
|
|
濮阳市 |
|
学校 | 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 旅游 | 河南 | 景点 | 庄园 | 河南旅游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墓祠 | 历史 | 地理 | 通信 | 公司 | 中国移动 | 建筑 | 教育 | 高中 | 中学 | 濮阳市 | 特产 | 食品 | 更多结果... |
|
|
|
|
南乐县 | 清丰县 | 台前县 | 华龙区 | 濮阳县 | 濮阳市区 | 范县 | 人民路街道 | 濮阳市市辖区 | 中原油田街道 | 中原路街道 | 任丘路街道 | 何庄村 | 保安村 | 吴庄村 | 大庆路街道 | 建设路街道 | 张营村 | 林庄村 | 桑园村 | 胜利路街道 | 长亭村 | 陈庄村 | 陶庄村 | 黄河路街道 | 兴华社区 | 凌云社区 | 丁大寺村 | 丁家村 | 丁寨村 | 丁庄村 | 丁李庄村 | 丁李村 | 丁沙窝村 | 丁河涯村 | 丁璨固村 | 丁石王村 | 丁胡庄村 | 丁韩家村 | 七保安村 | 七娘寨村 | 七来庄村 | 七王庙村 | 七窗户村 | 七里河村 | 万兴村 | 万庄村 | 万村 | 万桥村 | 丈古集村 | 三合村 | 三坡村 | 三官庙村 | 三教堂村 | 三里庄村 | 丘庄村 | 东丁桥村 | 东义井村 | 东习村 | 东于庄村 | | | | | | 更多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