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三合鄉位於林甸縣西北部,面積62萬畝,其中耕地面積23.2萬畝,草原8萬畝,水面8.7萬畝,林地5.1萬畝。現有12個行政村,56個自然屯,居民總戶數7895戶,人口27833人。2007年全鄉實現農業總收入1.9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48元。
三合鄉名源於駐地三合屯名。中華民國初年,在通往省城的大道旁設有三合店,後來開荒建屯,遂稱“三合屯”。1914年11月,劃歸林甸設治局,隸屬北鄉管轄。1917年7月,隸屬林甸縣第四區管轄。東北淪陷後,初隸長發保,後隸福發村管轄。1939年1月,設三閤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3月,設置三合區。1947年將富裕縣的二十棵樹屯劃
歸林甸縣,隸屬三合區。後將三合區改為第五區。1956年3月,設置三合鄉。1958年9月,將三合、雙發(部分)等鄉合併成立魚米之鄉人民公社。1959年2月,改稱三合公社。“文化大革命”期間,曾更名為東升公社。1984年改為三合鄉。
該鄉近年加大道路、供水、排水等項基礎設施力度,全鄉共硬化道路23.43公裏,有9個村基本實現了道路硬化“屯屯通”。共整修土路39.4公裏,完成路基工程18.6公裏,共籌資29萬元,在各村新打機電井29眼,發放配套噴灌設備24臺套,新增抗旱保收田8700畝,使全鄉抗旱保收田面積達15.7萬畝,有效灌溉達68%。共投入資金15萬元,造林1352畝,義務植樹8000株,以三合小區和勝利小區為重點,在各中心村農戶庭院內種植花草20畝,全鄉的緑化率達到28%。共整修道路排水溝81.5公裏,修建預製板排水溝3,200延長米,安裝路燈68盞,新建環保節能房284戶;爭取資金189萬元整頓校內、校外環境,新建了明德小學,維修了東升、南崗、永富、建設小學等學校的校捨,對東升、永富、林齊、南崗小學的危厠進行了改造;各村共投資35萬元,建設村文化活動室700多平方米,完善老年活動室1處,建設農村休閑廣場和“文化大院”各1處,中心村安裝“數字多路微波”有綫電視500戶,教育工作順利通過國傢“普九”驗收,義務教育率達100%;新建的700平方米的衛生院二層辦公樓已投入使用,全鄉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70%。
全國文明村鎮創建活動的開展,提高群衆的素質、提升了村鎮文明程度,還有力地促進了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和諧發展。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2006年被市委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標兵鄉、2007年被市委評為全市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先進集體、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被2008年市委授予“五個好”鄉鎮黨委等榮譽稱號。 | | 三合鄉 轄12個村委會(南崗村、富饒村、三閤村、五星村、慶豐村、建國村、勝利村、東升村、建華村、建新村、建設村、紅星村)。
230623202 三合鄉
230623202201 南崗村
230623202202 富饒村
230623202203 三閤村
230623202204 五星村
230623202205 慶豐村
230623202206 建國村
230623202207 勝利村
230623202208 東升村
230623202209 建華村
230623202210 建新村
230623202211 建設村
230623202212 紅星村
230623202500 林甸縣漁場 | | 一、自然概況
三合鄉位於林甸縣城西北,大慶市與齊齊哈爾市交界處。全鄉共12個行政村,1個漁場,58個自然屯,共7,665戶,27,553口人,其中,農村人口24,815人,勞動力11,256人,青壯年8,500人。全鄉幅員面積62萬畝,其中,耕地面積23.1萬畝,林地5.3萬畝,草原面積7.9萬畝,水面3萬畝,人均耕地8.4畝。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盛産多種魚類、緑色稻米和優質蘆葦,是遠近聞名的“漁米之鄉”。
二、經濟發展狀況
全鄉2005年實現社會總産值15,585萬元,其中,種植業創産值7,500萬元,畜牧業創産值4,635萬元,旅遊業創産值1,500萬元,加工業創産值1,600萬元,其它各業創産值350萬元,分別占全鄉總産值的48%、30%、10.4%和2%。糧、豆、薯總産量5.25萬噸,畝單産485公斤,人均純收入3,102元。
三、基礎建設狀況
全鄉共有企業29個,其中,鄉辦企業2個,招商引資企業23個。有較大規模的生態旅遊景點5處,“農傢一日遊”60戶,旅遊項目發展到40多項,日接待遊客能力達2,200人次。有標準化居民住宅小區3處,全鄉共有磚瓦房7,560間,磚瓦化率達35%。有機電井466眼,抗旱保收田14.1萬畝,各種配套農機具7,450臺(套),有黑色硬化通村屯路97公裏,紅磚硬化路面15.5公裏,是全縣農村最早實現道路硬化“村村通”的鄉鎮之一。2005年,還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國傢級文明村鎮建設“先進單位”的榮譽稱號。
四、發展社會公益事業情況
全鄉有中學1所,小學17所,有3,562平方米4層教學樓一幢,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適齡青年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率為98%,接受高中和職業教育率達48%。有鄉級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所17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0%以上;有綫電視入戶4個村,15個屯,2,682戶,入戶率為35%,自來水入戶5個村,11個屯,1,722戶,入戶率為22%,程控電話安裝11個村,51個屯,3,990戶,入戶率為50%。
五、新農村建設情況
作為全省建設新農村“百鄉千村”重點示範鄉,自年初以來,三合鄉就嚴格按照市、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安排和部署,鄉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切實把新農村建設工作擺上了全部工作的統領地位,從營造氛圍、科學規劃入手,統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堅定了信心,在思想上、行動上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是宣傳動員,營造氛圍。為了營造建設新農村的濃厚氛圍,三合鄉對建設新農村進行廣泛宣傳,先後召開了鄉村兩級幹部參加動員、啓動會和推進會,對新農村工作進行全面動員部署和學習,使廣大幹部增強了做好新農村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利用村屯廣播、書寫墻標、下發宣傳單和製作規劃圖板等形式對廣大群衆進行宣傳,全鄉共書寫墻標116條、下發宣傳單近8,000份,製作規劃圖板13塊,進一步澄清了農民對建設新農村的模糊認識,營造了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
二是切合實際,科學規劃。結合實際、依托優勢,對全鄉新農村建設進行科學規劃,確立了以建設“緑色生態鄉鎮”為總體目標,以發展旅遊經濟和工業項目為突破口,以畜牧業和種植業為支撐的發展思路,在全鄉劃分了緑色生態旅遊區、工業小區、緑色水稻種植區和緑色生態農業區四大區域。研究製定了《三合鄉“十一五”期間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各行政村也按照總體規劃和部署,因地製宜地製定了各自的具體的實施規劃,為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基礎。
三是積極行動,全面推進。為了確保新農村建設開好局、起好步,三合鄉統一謀劃、重點安排,積極組織各村多渠道籌措資金,全力推進2006年重點項目的建設。截止目前,在大慶高新區、市建設局、縣交通局以及人事局等相關部門的大力幫扶下,全鄉已纍计投入600多萬元資金用於重點項目的建設,據統計,今年全鄉共整修土路65公裏,上土方39萬方,修築路基31公裏,上土方24.8萬方。鋪設立磚通村、屯路26.6公裏,全鄉已有5個行政村實現了道路硬化“屯屯通”。整修道路排水溝63公裏,田地排水溝4公裏,建設稻田放水閘門1個;修建了8,000延長米的預製板排水明溝;安裝了90盞路燈;建設了占地5,500平方米的標準化村級休閑廣場;建設環保節能房40戶;引進2臺稭稈壓縮成型機,建設了占地近1萬平方米的勝利村生物質緻密廠;引進了日加工70噸精潔米生産綫和日加工10噸五彩米的生産綫各1套,建成了南崗村稻米加工廠;還兩次邀請八一農大教授來鄉現場講授水稻種植和病蟲害防治技術。使全鄉的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六、發展優勢和潛力
一是資源豐富。三合鄉地處紮竜濕地邊緣,烏裕爾河和嫩江支流的交匯處,具有豐富的水資源、蘆葦資源和景色怡人的濕地風光,發展旅遊業、漁業、緑色水稻種植業和蘆葦産業具備得天獨厚的天然優勢。尤其是旅遊業已具有一定的規模,按照林甸縣“一綫三園”旅遊區域規劃,已開發建設了一批旅遊項目,並開通了旅遊專綫,旅遊業在周邊市縣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二是交通便利。G015國道貫穿全鄉36公裏,途徑6個行政村,全鄉有黑色硬化環鄉路97公裏,紅磚硬化通村屯路面42公裏,已實現了道路硬化“村村通”。三是經濟實力強。全鄉2005年實現社會總産值15,585萬元,人均純收入3,102元,略高於全縣平均水平。四是工業發展較快。現已建設27個初具規模的加工企業,其中,鄉辦企業2個,招商引資企業23個,僅今年上半年就洽談引進了7個加工項目,沿G015國道兩側還有20萬平方米閑置土地,為建設工業小區奠定基礎。五是種植業特色突出。已形成以南崗、勝利、建華、建國村為中心的緑色水稻種植區,共1.7萬畝,且已註册了“鶴鳴湖”緑色稻米品牌;形成了以建設、五星、團结、三合、東升、富饒村為中心的無公害瓜菜帶。
目前,三合鄉的人民正以飽滿的熱情、充足的幹勁投入到新農村建設的偉大事業中,他們誠邀社會各界有識之士來鄉投資開發項目,他們將為您提供優質的資源和熱情的服務,讓您在創業的路上大顯身手! | | - : Sanhe township
| | 三合 三合朝鮮族滿族鄉, 三合滿族朝鮮族鄉, 三合滿族朝鮮族, 三合朝鮮族滿族 三合鎮 | | | | 建華村 | 三閤村 | 建設村 | 五星村 | 建國村 | 勝利村 | 紅星村 | 東升村 | 南崗村 | 富饒村 | 慶豐村 | 建新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