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鄉鎮概況
官渡鎮位於中牟縣東部,西南距鄭州國際機場30千米。轄邵崗、十裏鋪、宋莊、冉莊、邱莊、 大段莊、小孫莊、邢莊、明山廟、前莊、官渡橋、李莊、板橋、馬莊橋、趙砦、魏砦、前於、店李口、惠莊、小王莊、鄭莊、董莊、周莊、段莊、孫莊、付莊、田莊、吳莊、下板峪、倉砦、廿裏鋪、大馬砦、小馬砦、小李莊、韓莊、後董莊、水潰、黨莊、前黑砦、後黑砦、西吳、許村42個行政村。隴海鐵路、310國道東西過境。境內有東漢末年“官渡之戰”古戰場。
經濟發展
官渡鎮位於中牟縣東部,緊鄰古都開封,轄 42個行政村,76個自然村,人口5.6萬人,總面積128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87120畝。2005年底,全鎮國內生産總值(GDP)完成51286萬元,財政收入350萬元,人均純收入4328元,三産比重分別為43%、22%和35%。310國道、隴海鐵路穿境而過,豫223綫橫貫南北,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金水東路(鄭汴城市連接綫)的開工建設,為官渡鎮的發展提供了絶佳的機遇。道路通車後,官渡的經濟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官渡鎮是農業大鎮,農産品主要是優質大白蒜、時令水果、西瓜、無公害蔬菜等。大蒜種植面積 5.5萬畝,年産鮮蒜60000噸,是河南省大蒜出口創匯重點鎮;無公害蔬菜種植3萬畝,年産蔬菜30000多噸,成為鄭州市無公害蔬菜生産基地之一;棉花種植2.5萬畝,年産皮棉1200噸左右; 花生種植2.1萬畝,年産量5000噸以上;林果面積6000多畝,年産水果萬噸以上。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農業增産、農民增收的總體目標,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使水産、畜牧養殖業得到快速發展。止目前,全鎮共建成養殖場40多個,實現年存欄畜禽近30萬頭(衹),水産養殖面積達1200多畝,水産品年銷售量達到1000噸。
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中央關於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采取多種措施大力發展非公有製經濟。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猛,數量已超過300個,主要有印刷、冷儲、板材加工等,個體私營經濟已成為鎮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官渡鎮1998年被河南省科協授予“河南省小康示范镇”,連年奪得中牟縣“奮進杯”,各項綜合考評位於中牟縣前列。
歷史沿革
1954年設邵崗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96年建鎮。1997年,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3.7萬,轄前莊、官渡橋、李莊、明山廟、邢莊、小孫莊、大段莊、邱莊、宋莊、西周莊、冉莊、板橋、趙砦、後於、魏砦、十裏鋪、邵崗、馬莊橋、前於、吳莊、田莊、孫莊、鄭莊、店李口、段莊、周莊、付莊、董莊、小王莊、惠莊30個行政村。2005年,撤銷倉寨鄉,並入官渡鎮。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39313男19825女19488家庭戶戶數9731家庭戶總人口(總)39305家庭戶男19819家庭戶女194860-14歲(總)115040-14歲男60070-14歲女549715-64歲(總)2496115-64歲男1261615-64歲女1234565歲及以上(總)284865歲及以上男120265歲及以上女1646戶口本地住在本地38804 |
|
官渡鎮 官渡鎮位於中牟縣東部,西南距鄭州國際機場30千米。轄邵崗、十裏鋪、宋莊、冉莊、邱莊、 大段莊、小孫莊、邢莊、明山廟、前莊、官渡橋、李莊、板橋、馬莊橋、趙砦、魏砦、前於、店李口、惠莊、小王莊、鄭莊、董莊、周莊、段莊、孫莊、付莊、田莊、吳莊、下板峪、倉砦、廿裏鋪、大馬砦、小馬砦、小李莊、韓莊、後董莊、水潰、黨莊、前黑砦、後黑砦、西吳、許村42個行政村。隴海鐵路、310國道東西過境。境內有東漢末年“官渡之戰”古戰場。 [代碼]410122102:~201邵崗村 ~202十裏鋪村 ~203宋莊村 ~204冉莊村 ~206邱莊村 ~207大段莊村 ~208小孫莊村 ~209邢莊村 ~210明山廟村 ~211前莊村 ~212官渡橋村 ~213李莊村 ~214板橋村 ~215馬莊橋村 ~217趙砦村 ~218魏砦村 ~219前於村 ~220店李口村 ~221惠莊村 ~222小王莊村 ~223鄭莊村 ~224董莊村 ~225周莊村 ~226段莊村 ~227孫莊村 ~228付莊村 ~229田莊村 ~230吳莊村 ~231下板峪村 ~232倉砦村 ~233廿裏鋪村 ~234大馬砦村 ~235小馬砦村 ~236小李莊村 ~237韓莊村 ~238後董莊村 ~239水潰村 ~240黨莊村 ~241前黑砦村 ~242後黑砦村 ~243西吳村 ~244許村
[沿革]1954年設邵崗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96年建鎮。1997年,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3.7萬,轄前莊、官渡橋、李莊、明山廟、邢莊、小孫莊、大段莊、邱莊、宋莊、西周莊、冉莊、板橋、趙砦、後於、魏砦、十裏鋪、邵崗、馬莊橋、前於、吳莊、田莊、孫莊、鄭莊、店李口、段莊、周莊、付莊、董莊、小王莊、惠莊30個行政村。2005年,撤銷倉寨鄉,並入官渡鎮。
附:倉寨鄉位於中牟縣東部,距縣城7千米。隴海鐵路、鄭汴洛高速公路過境。境內的東漢末年官渡之戰遺址,已闢為遊覽地。 1974年建倉寨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65.1平方千米,人口1.4萬,轄水潰、西吳、前黑寨、後黑寨、堂莊、倉寨、後董莊、韓莊鎮、大馬寨、小馬寨、二十裏鋪11個行政村。2005年撤銷。 |
|
官渡鎮位於中牟縣東部,緊鄰古都開封,轄42個行政村,76個自然村,人口5.6萬人,總面積128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87120畝。2005年底,全鎮國內生産總值(GDP)完成51286萬元,財政收入350萬元,人均純收入4328元,三産比重分別為43%、22%和35%。310國道、隴海鐵路穿境而過,豫223綫橫貫南北,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金水東路(鄭汴城市連接綫)的開工建設,為官渡鎮的發展提供了絶佳的機遇。道路通車後,官渡的經濟將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官渡鎮是農業大鎮,農産品主要是優質大白蒜、時令水果、西瓜、無公害蔬菜等。大蒜種植面積5.5萬畝,年産鮮蒜60000噸,是河南省大蒜出口創匯重點鎮;無公害蔬菜種植3萬畝,年産蔬菜30000多噸,成為鄭州市無公害蔬菜生産基地之一;棉花種植2.5萬畝,年産皮棉1200噸左右;花生種植2.1萬畝,年産量5000噸以上;林果面積6000多畝,年産水果萬噸以上。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農業增産、農民增收的總體目標,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使水産、畜牧養殖業得到快速發展。止目前,全鎮共建成養殖場40多個,實現年存欄畜禽近30萬頭(衹),水産養殖面積達1200多畝,水産品年銷售量達到1000噸。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中央關於非公有製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采取多種措施大力發展非公有製經濟。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迅猛,數量已超過300個,主要有印刷、冷儲、板材加工等,個體私營經濟已成為鎮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官渡鎮1998年被河南省科協授予“河南省小康示范镇”,連年奪得中牟縣“奮進杯”,各項綜合考評位於中牟縣前列。 |
|
- : Guandu Town
|
|
官渡 |
|
|
|
板橋村 | 趙寨村 | 鄭莊村 | 十裏鋪村 | 許村 | 惠莊村 | 西吳村 | 黨莊村 | 後董莊村 | 小李莊村 | 廿裏鋪村 | 付莊村 | 段莊村 | 董莊村 | 小王莊村 | 前莊村 | 邢莊村 | 小孫莊村 | 邱莊村 | 西周莊村 | 後於村 | 前於村 | 後黑砦村 | 前黑砦村 | 水潰村 | 小馬砦村 | 大馬砦村 | 倉砦村 | 下板峪村 | 店李口村 | 前於村 | 魏砦村 | 趙砦村 | 馬莊橋村 | 官渡橋村 | 明山廟村 | 大段莊村 | 冉莊村 | 邵崗村 | 魏寨村 | 店裏口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