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郵編:466200 代碼:411681 區號:0394
拼音:Xiàng Chéng Shì 英譯:Xiangcheng City
項城市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4°21′-115°40′,北緯33°03′-33°30′。西鄰上蔡縣、商水縣,東連瀋丘縣,北與與淮陽縣隔河相望,南與平輿縣接壤,東南與安徽臨泉縣毗臨。境域南北長49.5千米,東西寬35.25千米,總面積1083平方千米。總人口125萬人(2006年末)。
全市轄6個街道、12個鎮、3個鄉:花園街道、水寨街道、東方街道、蓮花街道、光武街道、千佛閣街道;南頓鎮、孫店鎮、李寨鎮、賈嶺鎮、高寺鎮、新橋鎮、付集鎮、官會鎮、丁集鎮、鄭郭鎮、秣陵鎮、王明口鎮、永豐鄉、範集鄉、三張店鄉。市政府駐花園街道。
地處潁河下遊,東臨沙河,屬黃淮平原。年降水量700毫米,年均溫14℃。漯阜鐵路、106國道橫貫市境。境內有竜山、商周、秦漢文化遺址11處,著名古跡有光武廟、劉秀飲馬池、扳倒井、華陀寺、袁世凱故居和袁世凱行宮等。 |
|
總面積1083平方千米
總人口116.9萬人
郵編:466200
代碼:411681
區號:0394
拼音:Xiangcheng Shi |
|
項城市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居黃河衝積平原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沙潁河中遊。地理坐標為東經114°21′-115°40′,北緯33°03′-33°30′ 。境域南北長49.5公裏,東西寬35.25公裏。西鄰上蔡縣、商水縣,東連瀋丘縣,北與與淮陽縣隔河相望,南與平輿縣接壤,東南與安徽臨泉縣毗鄰。河南省5個重點擴權市之一。 |
|
項城市轄6個辦事處、12個鎮、3個鄉:花園辦事處、水寨辦事處、東方辦事處、蓮花辦事處、光武辦事處 、千佛閣辦事處;南頓鎮、孫店鎮、李寨鎮、賈嶺鎮、高寺鎮、新橋鎮、付集鎮、官會鎮、丁集鎮、鄭郭鎮、秣陵鎮、王明口鎮、永豐鄉、範集鄉、三張店鄉。市人民政府駐花園辦事處。
花園辦事處 面積:14.99平方千米, 人口:48792人, 代碼:411681001
北起周項高速公路入口,南至蓮花大道,西起潘莊、後李窪邊界,東至沙河。2006年,轄9個村委會:鄺花園村、李窪村、後高營村(劉營)、尚關村、潘莊村、張寨村、從營村、趙營村、武莊村。辦事處駐迎賓大道旁。
水寨辦事處 面積:6.4平方千米, 人口:60379人, 代碼:411681002
北起蓮花大道,南沿迎賓大道順環城路嚮東至水新路,沿水新路嚮北至沙河,轄孔營、任營2個行政村及南關、東關、西關、鼓樓、沙河、沙南、北關、小新莊、南郊、西郊、東郊11個居委會。2006年,轄13個居會:古樓居委會、東關居委會、南關居委會、北關居委會、西關居委會、新莊居委會、沙南居委會、沙河居委會、東郊居委會、西郊居委會、南郊居委會、任營居委會、孔營居委會。辦事處駐原水寨鎮政府。
東方辦事處 面積:9.2平方千米,人口:42519人,代碼:411681003
西起水新北路,東至王集、孫營行政村邊界,北至沙河,南至王溝、趙橋行政村邊界。2006年,轄8個村委會:鬍營村、劉堂村、東張營村、董營村、王集村、楊樓村(周公廟)、聶寨村、孫營村。辦事處駐東方大道昊寧藥業公司對面的原基金會清欠辦公室。
蓮花辦事處 面積:15.4平方千米,人口:40764人,代碼:411681004
沿水新路嚮南至小張營行政村邊界,東至韓老傢、王溝行政村邊界,轄王溝、韓老傢、韓嶺、劉莊寨4個行政村[註]。2006年,轄8個村委會:王溝村、韓老傢村、韓嶺村、劉莊寨村、韓小莊村、小張營村、大張營村、徐樓村。辦事處駐水新路原中行水新分理處。
千佛閣辦事處 面積:21.5平方千米,人口:26691人,代碼:411681005
東起水新路,西至劉祖師廟、劉菜園、獅子李營行政村邊界,北起環城東路,南至大廟行政村邊界,轄劉祖師廟、郭莊、劉菜園、霍營、尚營、袁張營、呂店、祁莊、獅子李營、大廟10個行政村2006年,轄14個村委會:劉祖廟村、郭莊村、劉菜園村、霍營村、尚營村、袁張營村、呂店村、祁莊村、獅子李營村、大廟村、朱窪村、周集村、老君廟村、千佛閣村。辦事處駐原城郊鄉政府新址。
光武辦事處 面積:19.4平方千米,人口:52458人,代碼:411681006
北起駙馬溝,南至鄧灣、劉香莊邊界,西起東風、榮樓邊界,東至迎賓大道嚮南劉香莊邊界,轄劉塚、蛤蟆寨、榮樓、東風、鄺莊、解莊、鄭營、鄧灣、劉香莊9個行政村(另說明:東風行政村按城區管理,由南頓鎮政府代管)。2006年,轄8個村委會:榮樓村、鄺莊村、解莊村、劉塚村、蛤蟆寨村、鄭營村、鄧灣村、劉香莊村。辦事處駐榮樓東。
註:根據“此次調整時候有關資料”。本頁所有鄉鎮的“2006年村(居)名錄”根據“河南省2006年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南頓鎮 面積:71.72平方千米 人口:7.8萬人 代碼:411681100
位於市境西北部,距市區6千米,東及東北鄰城郊鄉,南鄰範集鄉,東南鄰永豐鄉,西及西北與商水縣接壤。2006年,轄24個村委會:南頓村、河口村、楊莊村、八聯村、位莊村、任塚村、白坡村、劉店村、馬旗村、周樓村、齊坡村、王莊村、劉寨村、七溝村、王坡村、彭莊村、汪莊村、馬樓村、玄六村、田園村、薑莊村、高窪村、水劉村、東風村。鎮政府駐南頓。
據《太平環宇記》載:“南頓,古頓子國,後逼於陳南徙,故號南頓,其城令尹子玉所築。”漢置南頓縣,晉惠帝置南頓郡,宋熙寧六年省為鎮,入商水、項城。明省入項城,清設南集牌,民國時設區。建國後為第六區,1958年成立南頓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為南頓鄉,1988年撤鄉設鎮。原轄28個行政村,133個自然村。2006年,將與城區接壤的東風、榮樓、鄭營、鄧灣、劉香莊5個行政村共13.59平方千米、27297人劃入城區(說明:東風行政村按城區管理,由南頓鎮政府代管)。
孫店鎮 面積:70.8平方千米 人口:7.5萬人 代碼:411681101
位於市境西南部,西與上蔡、商水為鄰,南鄰三張店鄉、李寨鎮,北鄰範集鄉。2006年,轄34個村委會:孫店村、汝陽劉村、前董村、後董村、董墳村、袁營村、龔堂村、霍坡村、大龔村、鄭營村、王樓村、彭營村、輝李村、馮營村、劉營村、高皇廟村、師莊村、大李村、閆店村、張莊村、丁營村、火張營村、解堂村、石營村、廣陽村、陳州張村、崔寨村、陳東頭村、高營村、祁橋村、馬莊村、劉莊村、李營村、朱莊村(88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孫店。
據傳,明朝末年,孫姓由山西洪洞移民虹河灣處定居。因此處是虹河上的一個埠口,孫姓為謀生計,在此開設店鋪,後成村名孫灣店。清同治元年(1862)修孫灣寨,有集。後寨廢,稱孫灣店。民國時期簡稱今名。民國時期屬孫店鄉,1948年為孫店區,1958年成立孫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孫店鄉,1988年撤鄉設鎮。
李寨鎮 面積:67.5平方千米 人口:7.07萬人 代碼:411681102
位於市境西南邊緣。東鄰三張店鄉,東南鄰賈嶺鎮,西、南鄰平輿縣,西北鄰上蔡縣,北鄰孫店鎮。2006年,轄27個村委會:李寨村、大位寨村、謝寨村、大黃村、東薛村、喬莊村、尤許村、大範村、楊堂村、大衛村、馬寨村、趙堂村、張莊村、郭王莊村、後韓村、曹窯村、大王村、勤儉村、閆莊村、小範村、莊王村、宗廟村、董橋村、熊莊村、衛店村、項營村、太阜店村(73個自然村)。鎮政府駐李寨。
李寨原名韓李寨。據建寨碑文記載:清道光(1821--1850)年間,後韓莊韓萬益和小李莊李紅,協議建寨。李姓獻出自己村莊作為寨址,韓姓負擔建寨一切費用。寨建成後,名韓李寨。1948年6月,屬月潭區。1951年6月增設十區(韓李寨),1961年7月,並入孫店區,1965年7月,復名韓李寨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為李寨鄉,1996年11月撤鄉設鎮。
賈嶺鎮 面積:87.6平方千米 人口:7.6萬人 代碼:411681103
位於市境南端,東鄰安徽省臨泉縣,西鄰李寨鎮,南鄰平輿縣,北臨三張店鄉、秣陵鎮、新橋鎮。2006年,轄34個村委會:賈嶺村、馬店村、凡樓村、韓莊村、閆老莊村、龐莊村、閆老寨村、老雷子村、大曹村、蘇閣村、路閆莊村、大劉村、閆梅村、文樓村、黃集村、歐寨村、宋莊村、南劉村、王樓村、王竹園村、李店村、蔣廟村、大王村、張新村、小位莊村、梅莊村、東劉村、白楊樹村、塗莊村、羅莊村、麻大莊村、麻王莊村、麻老莊村、吳老莊村(112個自然村)。鎮政府駐賈嶺。
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此處有一道山嶺,呈西北、東南走嚮,名十字嶺,又名金雞嶺。後有戶賈姓在此落戶,更名賈傢嶺,簡稱賈嶺。1958年建賈嶺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賈嶺鄉,1988年撤鄉設鎮。
高寺鎮 面積:64.7平方千米 人口:6.6萬人 代碼:411681104
位於市境中部,東鄰官會鎮、新橋鎮、西鄰範集鄉,南鄰秣陵鎮,北鄰丁集鎮、永豐鄉。2006年,轄26個村委會:,橋北頭村、張廟村、吳莊村、高寺村、席營村、袁樓村、油坊村、程莊村、團店村、張營村、張老傢村、新莊村、高閆村、袁莊村、瓦房村、曹坡村、黃塚村、孫堂村、白衣閣村、樊莊村、張小集村、蔣莊村、張鳳莊村、陳樓村、樓堤村、袁閣村(106個自然村)。鎮政府駐高寺。
古代,此處有一高丘,名高陽丘。後在丘上建寺,名高丘寺。清同治元年修寨,名高丘寺寨,簡稱今名。1965年由新橋、老城、丁集三個公社劃出部分大隊成立高寺公社,1983年改為高寺鄉,2001年撤鄉設鎮。
新橋鎮 面積:74.5平方千米 人口:6.5萬人 代碼:411681105
位於市境南部,東鄰付集鎮、西鄰老城鄉,南鄰安徽省臨泉縣,東南臨瀋丘縣,西南鄰賈嶺鎮。2006年,轄29個村委會:北村、南村、孫營村、南趙莊村、潘營村、北李營村、鄧莊村、林莊村、常樓村、存民莊村、張小莊村、楊木莊村、賈莊村、曹樓村、師大樓村、石灣村、薑鬍同村、南李營村、張橛莊村、王呂莊村、文莊村、梨西村、李樓村、劉營村、苑莊村、艾莊村、三官廟村、土樓村、蔣樓村(112個自然村)。鎮政府駐新橋。
據傳:此處泥河上原建有木橋,名稱無考。明弘治(1488-1505)年間將原橋嚮西移七百米,另建新橋,故名。1958年成立新橋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新橋鄉。1988年撤鄉設鎮。
付集鎮 面積:47平方千米 人口:5.2萬人 代碼:411681106
位於市境東南部,東及東南鄰瀋丘縣,西及西南鄰新橋鎮,北鄰官會鎮。2006年,轄21個村委會:郭溝村、付集村、高劉村、汪營村、直河村、付莊村、曹營村、韓營村、於寺村、馮寨村、張埝村、李大莊村、官莊村、雙廟村、於樓村、黃廟村、崔小莊村、單莊村、馬莊村、於寨村、蘇李村(104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劉莊。
據傳宋朝曹娘娘乘船在運糧河上遊玩。船行此地,看到南岸一片茂密的叢林,景色宜人,便棄船登岸遊玩,見幾戶人傢生活都很富裕,便說這是富集(富戶集中的意思);到了明初,傅姓傢族從山西洪洞大槐樹下移民來此定居,先居傅墩,後從傅墩遷此,傅族財大勢大,將富集更名為傅集。1965年由新橋官會兩公社劃出部分大隊建立傅集公社,因公社駐地傅集故名;1970年公社機關由傅集遷到劉莊,仍稱傅集公社。1983年改稱傅集鄉,1997年撤鄉設鎮。
官會鎮 面積:72.48平方千米 人口:7.25萬人 代碼:411681107
位於市境東部,東至直河與瀋丘縣交界;南至汾河與傅集鎮、新橋鎮為鄰;西與高寺鎮、丁集鎮接鑲;北與王明口鎮毗連。2006年,轄27個村委會:官會村、高趙莊村、劉樓村、高莊村、路營村、蔡莊村、時橋村、孫寨村、靳莊村、韓營村、時莊村、李橋村、腰莊村、徐莊村、鄭樓村、毛樓村、公劉村、沙廟村、於廟村、紀莊村、範橋村、馬老莊村、汾莊村、李四坑村、幫糧集村、薛樓村、李趙莊村(138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官會。
據傳清乾隆年間(1736-1795),項城、瀋丘、銅城三縣知縣,為解决水利糾紛於此會晤,故名官會。1958年建官會人民公社地,1983年為官會鄉。1998年撤鄉設鎮。
丁集鎮 面積:63.71平方千米 人口:5.9萬人 代碼:411681108
位於市境北中部,東與王明口鎮壤;南至曹河與高寺鎮相連;西與永豐鄉交界;北至人民溝與秣陵鎮毗鄰。2006年,轄30個村委會:東街村、西街村、南街村、北街村、瀋莊村、下樓村、橋口村、關莊村、田寨村、任樓村、徐營村、王李橋村、閆莊村、河北村、李莊村、索莊村、竜王廟村、邵莊村、李樓村、土屯村、大田營村、田廟村、王官橋村、石樓村、劉堂村、陳營村、鴿子樓村、王樓村、戴橋村、霍莊村(116個自然村)。鎮政府駐丁集。
據傳古時候,這裏有個村叫丁村,村頭有集,名丁村集。後來選在集東𠔌河上建橋,丁村集隨之遷移,後來,做生意和逃避匪患的人遷居丁集者越來越多,丁集便逐漸發展起來。1958年建立丁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丁集鄉,1988年撤鄉設鎮。
鄭郭鎮 面積:65.5平方千米 人口:6.7萬人 代碼:411681109
位於市境東北部,於瀋丘、項城兩城之間,北隔沙河與淮陽縣相望,西鄰城郊鄉,南鄰王明口鎮。2006年,轄25個村委會:北街村、南街村、前時村、李窪村、後時村、師寨村、張堂村、侯莊村、王井村、金東村、金西村、劉營村、任莊村、張營村、孟營村、高營村、束莊村、賈莊村、王埝村、於堰村、朱營村、趙橋村、鬍樓村、牛營村、趙集村。鎮政府駐鄭郭。
鄭郭名稱由來,有幾種說法。其一種說法是《項城縣志》“雜事志·異聞”篇:據傳,該村鄭、郭兩姓結親,鄭夫早亡,郭姓媳婦侍奉牙齒俱落之婆母,以乳汁養之數年,感動上天。清順治三年,此處颳起特大旋風,飛沙走石,大木皆拔,村中房捨千餘間盡被損毀,唯獨郭寡婦四間草房安然無恙。事後,“郭傢賢孝女、鄭傢好媳婦”,廣為流傳。鄭郭集因此得名。1958年建鄭郭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鄭郭鄉,2001年3月撤鄉設鎮。原轄39個行政村,75個自然村。2006年,將與城區接壤的王集、楊樓、孫營、聶寨4個行政村共5.3平方千米、16119人劃入市區。
秣陵鎮 面積:平方千米 人口:人 代碼:411681110
2006年,轄4個居委會、29個村委會:北街居委會、南街居委會、東街居委會、西街居委會、西郊村、南郊村、北郊村、東郊村、大凡村、白溝村、吳莊村、前老傢村、金營村、土屯村、三裏店村、王營村、範塚村、閆樓村、新莊村、王路口村、陶灣村、西陳樓村、八裏莊村、周池村、東陳村、南張村、夏營村、李莊村、姚莊村、吳場村、骨頭塚村、李閣村、朱營村。鎮政府駐北關居委會。
“秣陵鎮”地名的由來是因為南北朝時期,在項城縣立過“秣陵縣”。明宣德三年(1428),項城縣治從槐坊店(今瀋丘縣槐店)遷此,長達525年之久。民國時期為城關區,1942年稱過一段秣陵鎮。1950年,為項城縣人民政府駐地,亦稱城關區。1953年鼕,縣政府遷水寨後,這裏俗稱老城。1982年改為縣轄鎮,定名秣陵鎮。2005年,撤銷秣陵鎮、老城鄉,設立新的秣陵鎮。
王明口鎮 面積:75平方千米 人口:6.5萬人 代碼:411681111
位於市境東部,緊靠洛界公路和漯阜鐵路。2006年,轄26個村委會:王明口村、邢集村、陳州營村、孔莊村、張吳樓村、袁寨村、侯莊村、趙公橋村、田莊村、閆寨村、賈樓村、李莊村、大於莊村、鬍寨村、黃許營村、苗莊村、小孫寨村、田老傢村、閆灣村、王傢寨村、方莊村、柳杭村、牛灘村、三官廟村、咬子頭村、王老莊村(142個自然村)。
1965年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改社為鄉,2001年7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撤鄉設鎮。
永豐鄉 面積:56.6平方千米 人口:62670人 代碼:411681200
位於市境北中部,東鄰丁集鎮,西鄰範集鄉,南鄰高寺鎮,北鄰南頓鎮。2006年,轄29個村委會:永豐村、馮灘村、瀋莊村、剋莊村、王莊村、王營村、閆莊村、朱灘村、平樓村、後欒村、馬莊村、大黃村、大李莊村、鮑莊村、前欒村、慄營村、凡衝村、火星閣村、馬樓村、毛集村、唐樓村、汕河村、大劉村、大靳村、郭大莊村、𠔌樓村、王樓村、羅集村、鞠營村(99個自然村)。鄉政府駐永豐。
永豐原名百傢塚鋪。清宣統三年(1911)修案,更名“永豐”,取永年豐收之意。1965年由範集、南頓、丁集三個鄉劃出部分大隊,成立永豐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永豐鄉。
範集鄉 面積:58.12平方千米 人口:6.4萬人 代碼:411681201
位於市境西部,北鄰南頓鎮,東鄰永豐鄉、高寺鎮,西鄰商水縣。南與孫店鎮、秣陵鎮隔河相望。2006年,轄28個村委會:範集村、楊莊村、黨莊村、程營村、大陳村、雙樓村、位營村、曹屯村、李樓村、曹莊村、申營村、史莊村、蔣寨村、宋營村、朱莊村、張樓村、路口村、文莊村、侯營村、尚店村、楊營村、司莊村、前鄧樓村、大吳村、付樓村、餘營村、大王村、郭王村(85個自然村)。鄉政府駐範集。
據傳:西漢元年(公元前206年),“鴻門宴”後,項羽軍師範增隱居此地。建有府捨、花園、亭臺樓閣,頗為壯觀。後起集,名範亭集。清鹹豐11年(1861)趙作賓倡捐修寨,名範亭集寨(又名集成寨)。1947年,拆寨,簡稱範集。1946年屬項城縣婁堤鄉第六保,1947年屬項城縣第七區,1951年改為範集區、範集小區,1958年成立範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範集鄉。
三張店鄉 面積:61.55平方千米 人口:5.127萬人 代碼:411681202
位於市境南部,東鄰秣陵鎮,西鄰李寨鎮,東南鄰賈嶺鎮,西北鄰孫店鎮。2006年,轄25個村委會:三店村、大丁村、新寨村、張寨村、李莊村、坡龔村、田集村、紀韓村、綽劉村、夏寨村、陳張村、楊樓村、盛營村、黃莊村、夏莊村、任莊村、大趙村、楊崗村、賈代村、大麯村、石廟村、馬莊村、張莊村、雙黃村、裴莊村(80個自然村)。鄉政府駐三張店。
據傳,明朝,由太康縣西南張莊遷來張姓在此開????店;由孫店南虹河沿章莊遷來章姓;由縣城(今秣陵鎮)西北遷來臧姓,共居一村,因名。1965年,由李寨、賈嶺、孫店、城關四個區劃部分大隊,成立了三張店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三張店鄉。 |
|
項城在周初年為項子國。是西周時封疆劃界分封的子爵,是封國而治的地方行政單位或行政區劃之一,隸屬於周王(或周天子)。到東周春秋時,仍為項子國。魯僖公十七年夏,魯國滅掉項子國,從此項子國國名即被取消,僅存項地名。
東周戰國時期,楚滅魯,項地即改屬於楚國。楚襄王時,將楚都由郢徙於陳,以項為別都(即陪都)。
秦始皇並兼六國,統一中國後,廢除封建製,實行郡縣製,改陳地為潁川郡,以陳為縣。項地歸屬於潁川郡,衹有項地名而無項郡或項縣名。
秦末楚漢相爭之後,楚敗漢勝,漢高祖在項地設置項縣,屬汝南郡。到東漢時,沿襲西漢的地方行政區劃而無變更,仍為項縣,屬汝南郡。
三國時期,仍為項縣,在曹魏統轄境域之內。項縣隸屬陳國。
晉代行郡國製。項縣名稱未變,西晉時先屬陳國,後改屬梁國。
南北朝時,戰爭頻繁,東討西伐,南徵北戰,潁、淮流域歸屬時變,項縣隸屬州郡亦時變,縣名稱亦有變化。 南朝劉宋時曾改項縣為項城縣,增一“城”字,屬於豫州陳郡。北朝北魏、北齊、北周均稱項縣,北魏時項縣隸屬陳郡,北齊時項縣改屬信州。南朝齊、梁也都仍稱項縣,梁時項縣屬因殷州。北朝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在項縣僑立的秣陵縣隸屬北丹陽郡,項縣仍隸屬陳郡。
隋朝統一中國後,確定為項城縣。五代時,項城縣隸屬陳州。金代時,項城縣隸屬河南府陳州。元代時,項城縣隸屬陳州。明代時,項城縣隸屬開封府陳州。
清代,項城縣隸屬河南省陳州府,疆域無大變化,但與西鄰各縣有插花地。
中華民國時,項城縣隸屬河南省淮陽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時淮陽淪陷,一九四五年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遷至項城縣縣城。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解放戰爭後期曾先後建立瀋項臨縣和瀋項淮縣,隸屬豫東行署。解放戰爭後,結合土地改革和建立地方民主政權,與四鄰各縣進行邊境調整,從根本上解决了與鄰縣間的插花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3年底,項城縣城由老縣城遷至水寨鎮。1949年至1953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淮陽專員公署。1953年至1958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商丘專員公署。1959年至1961年項城縣隸屬河南省開封專員公署。1962年至1965年項城縣隸屬河南商丘專員公署。1965年至2000年項城縣(市)隸屬河南省周口地區行政公署。
1988年,南頓、賈嶺、丁集、新橋撤鄉設鎮。1995年,河南省民政廳以豫民行批字2號文批準項城市撤銷城郊鄉、水寨鎮設立辦事處的行政區劃調整意見(實際沒有實施)。
1993年12月16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項城市。
1996年,李寨撤鄉設鎮。
1997年,付集撤鄉設鎮。全市面積1108平方千米,人口103.7萬,轄9鎮9鄉,市政府駐水寨鎮。1998年,官會撤鄉設鎮。
2000年6月,周口撤地設市,項城隸屬於周口市。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1052468人,其中:孫店鎮72451人、賈嶺鎮66207人、新橋鎮57826人、官會鎮67946人、丁集鎮56187人、南頓鎮71463人、秣陵鎮10731人、李寨鎮64815人、付集鎮43400人、永豐鄉57867人、範集鄉59719人、三店鄉 46120人、老城鄉46285人、高寺鄉57985人、王明口鄉60999人、鄭郭鄉60597人、水寨鎮(虛擬鎮)55389人、城郊鄉(虛擬鄉)96481人。
2001年,鄭郭、高寺、王明口撤鄉設鎮。
2005年,項城市鄉鎮區劃調整:撤銷秣陵鎮、老城鄉,設立新的秣陵鎮,秣陵鎮政府駐北關居委會。截至2005年12月31日,項城市轄12個鎮、3個鄉:秣陵鎮、南頓鎮、孫店鎮、賈嶺鎮、新橋鎮、官會鎮、丁集鎮、李寨鎮、付集鎮、高寺鎮、王明口鎮、鄭郭鎮;範集鄉、三張店鄉、永豐鄉。
經河南省和周口市人民政府批準,項城市决定撤銷城郊鄉、水寨鎮,調整南頓、鄭郭部分行政村,設立光武、花園、水寨、東方、蓮花、千佛閣6個辦事處。調整後的新城區面積為87平方千米,城區人口303603人。 原城郊鄉位於市區的南部和西部,轄29個行政村(武莊、趙營、從營、王溝、張寨、潘莊、尚關、後高營、後李窪、鄺花園、孔營、任營、韓老傢、韓嶺、劉莊寨、劉祖師廟、劉菜園、郭莊、霍營、尚營、袁張營、呂店、祁莊、獅子李營、大廟、劉塚、蛤蟆寨、鄺莊、解莊),共61.4平方千米,146997人。 原水寨鎮位於市區東北部,轄11個居委會(南關居委會、東關居委會、西關居委會、鼓樓居委會、沙河居委會、沙南居委會、北關居委會、小新莊居委會、南郊居委會、西郊居委會、東郊居委會),4個行政村(鬍營、劉堂、東張營、董營),共6.6平方千米,113190人。 |
|
項城市地處黃淮衝積平原的過渡帶,地勢西北偏高,東南傾斜。海拔34—37米,局部最高海拔45米。
項城市屬亞熱帶嚮暖帶過渡區,為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氣候冷暖適中,兼有南北之長,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能滿足多種植物栽培和生長的需要;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有利於人類生活和動物的繁衍。本市四季分明。
光能太陽輻射年總量平均每平方米為116.702千卡,有效光輻射量每平方釐米為57.13千卡,年平均日照時數2158小時。年平均溫度為14.70C。歷年平均初霜日在11月1日 ,最早出現在10月15日;歷年平均終霜日在3月31日,最晚出現在4月18日。平均無霜期為219天,最長年份為262天,最短年份公179天。無霜期80%,保證率為210天。
由於受季風環流的影響,一般而言,鼕季盛行偏北的鼕季季風,夏季盛行偏南的夏季季風。全年平均以偏北風最多。年平均風速3.1-3.6米/秒。項城年平均降雨量為850毫米。豐水年960-1070毫米,特旱年500-560毫米。
項城境內有沙、汾、泥、𠔌四大河道,沿河各有大小支流,匯納地表水東流。
潁河(亦稱沙河)發源於嵩山南境南麓,麯折東南流,經周口市、商水縣入項境,東至後師寨入瀋丘縣境。納駙馬溝、人民溝、𠔌河等水,流域面積408平方公裏。
汾河發源於漯河市郾城區召陵崗西的羅鼓泊,偏東流經商水縣至蔣橋始入項境,匯泥河入泉河,此河在項境流長45.4公裏。南岸納北草河,北岸納港河曹河、真河、九棘溝、白龜溝等水,流域面積409平方公裏。
泥河係上蔡縣黑河支流。黑河發源於漯河市東南的朱坡,流經包河橋,其下遊稱泥河,至項城李寨鎮李五莊西入項境。麯折東去至黃廟穿越項、瀋兩縣邊界,又東至崔大橋,流入瀋丘縣境,匯汾河入泉河。此河兩岸有小泥河、南草溝、虹河、十八裏溝、郭溝、長虹溝等較小的44條溝匯入。境內長33.52公裏,流域面積362.5平方公裏。
𠔌河位於沙、汾河之間,係坡水區的行洪河道,東南流至河頭入汾河。上遊納有清水運糧河兩支流。境內全長36.25公裏,流域面積592平方公裏,1956年自柳杭西改道至後師寨註入沙河。流域面積503平方公裏。 |
|
水資源 全市共有地表水1.49億立方米,地下水2.07億立方米,過境水209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212.56億立方米,常年可利用量2.04億立方米,實際利用量1.61億立方米。地下水老於埋藏深度,一般3—5米。項城大部分地下水屬鈣鎂型水質,礦化度低於0.013/升,PH值一般在7-8.5之間,適宜於人畜用水和農田灌溉。
土地資源 全市總土地面積16.068萬畝,其中耕地面積98.5萬畝,占62.2%農民人均耕地1.14畝;林地、村鎮、交通、溝河坑塘、渠道等用地60.68萬畝,占37.8%。
生物資源 項城市處於亞熱帶嚮暖溫帶過渡地區,兼有南北之長,氣候溫暖適中,生物資源極為豐富。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豆類、高粱、薯類、芝麻、棉花、煙葉等30多種。水生物有藕、菱、蒲、葦、浮萍等10餘種。林木樹種主要有楊、柳、椿、楝、榆、槐、泡桐、蘋果、梨、桃、棗、柿、杏、李、梅等50餘種,此外還有淡竹、杞柳、紫穗、白蠟條等經濟林和小灌木。傢畜傢禽主要有牛、馬、驢、騾、豬、羊、兔、雞、鴨、鵝等,成以槐山羊和黃牛生産最為著名,是全國主要産區之一。魚類以鰱、鯉、鯽為主,此外還有多種益鳥益獸和微生物。 |
|
2005年,完成地方生産總值102.1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大關,增長16.7 %;工農業總産值212.7億元,增長15.1%;固定資産投資23.6億元,增長62.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02億元,增長50.2%。民營經濟完成總産值118 億元,增長22%,占全市工農業總産值比重的56%;入庫稅金1.1億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2615元,增長10.8%。實際利用外資1295萬美元,增長64.5%;完成外貿出口4469萬美元,增長71.9%。
2005年,是“十五”規劃的最後一年。據統計, “十五”期間, 全市實現地方生産總值年均增長8.1%,經濟總量是“九五”末的1.75倍;五年完成固定資産投資73億元,年均增長17.6%,是“九五”末的2.25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1%,總量是“九五”末的1.7倍;五年纍计出口總額1.3億美元,是“九五”末的2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2%,比“九五”末淨增203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5.2%,比“九五”末淨增587元。是周口地區唯一經濟收入過百億的縣市,現為河南省5個擴權縣市,幾乎與周口平起平坐。
擁有世界最大的味精生産基地“蓮花味精”,2008年被評為中國企業500強,河南地區共入選9傢。
項城製定的三年工業發展戰率目標: 到2008年,增加值100億元,總産值337.8億元,工業園區經濟總量占全市工業經濟總量的比重70%以上。培育産值超50億元的企業1個、超10億元的企業5個、超億元的企業50個。建立國傢級技術中心2個、省級技術中心3個。産品創國傢級名牌3個、省級名牌4個。三大支柱産業中,食品業産值100億元,醫藥業産值25億元,紡織業産值38億元。六大板塊集群中,農機配件業産值35億元,皮革業産值55億元,服裝業産值10億元,勞保服裝力口工業産值 、10億元,製鞋業産值40億元,建築防水防潮業産值19.8億元。
蓮花集團:
河南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務院確定的 520 傢重點企業之一,被農業部等 8 部委認定為全國第一批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現有資産總額45.44億多元,職工10959人。河南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於 1998 年 8 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河南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自上市以來,以“服務人類的生活和健康”為己任,緊緊圍繞糧食深加工做文章,目前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味精和𠔌朊粉生産與出口基地,主導産品開發了年産 30 萬噸味精、 30 萬噸等級面粉、 4 萬噸𠔌朊粉、 5 萬噸葡萄糖、 20 萬噸飼料、 20 萬噸復合肥生産能力,年轉化小麥近 100 萬噸。有利於最大限度地抵禦市場風險、提高企業綜合效益。
河南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上唯一用小麥做原料的味精生産企業,采用世界先進水平的日本生物發酵技術和精製工藝,提高産品質量、降低生産成本、擴大生産規模,在中國味精行業率先獲得 ISO9001 國際質量體係認證、首傢通過 HACCP 體係認證。蓮花味精被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審定為首批“中國名牌”。“蓮花”商標被國傢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已形成 10 大類 30 多個品種,市場發展迅速。2007年,至3月底,蓮花味精國內市場占有率達40%以上,年生産能力30萬噸,超過日本味之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味精生産企業。 |
|
南頓故城
南頓故城位於水寨西6公裏,屬今南頓鎮。故城在新運河西30米,其範圍要比現在的南頓集大得多,現在司老街、崔街村還保存有舊城城垣殘跡。因久經洪水衝積淤積、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南、西、東三面多與地面相平,或已成丘陵狀。僅北垣一段較為完整,高7米,最寬處10米,長215米。故城建於古代遺址之上。經試掘,遺址上層出土大量粗繩紋板,筒瓦片和泥質紅陶罐殘片,係漢代遺物。從城墻斷面看,可分上、中、下三層,下層內含有深襠鬲足,細繩紋殘陶片,夾沙灰陶鼎(足部)、蚌、鐮等遺物;中層有清晰的夯土層,厚7~15釐米不等,內含有深淺襠鬲足、粗細繩紋殘陶片,獸骨等遺物;上層(包括東起40米的城墻)內含大量的粗繩紋板瓦片。
南頓故城內外古跡“光武臺”、“瞻星臺”,東漢建武十九年(43年),光武帝劉秀進幸南頓,在縣捨置酒大會。此後不久,在城北建光武臺,在城內建瞻星臺。八角井在南頓城北高阜上,據傳漢光武帝(劉秀)被王莽兵追逼,投匿井中,因有蜘蛛網其上,秀得脫,今存殘跡。“大邸閣”在南頓城內。三國魏正始六年(245年),揚州刺史文欽與都督毋丘儉舉兵反,渡液至項。大將軍司馬師與荊州刺史王進兵發南頓,時有大邸閣,閣內有積糧。揚州軍往爭,交戰不利,儉等敗死。此閣遺址在清乾隆初期猶存。當時,被稱為項城八景之一“糧閣曉鐘”。“鹿苑寺”在南頓城東,梁天監四年(505年)創建,後不知毀於何時。“蕭公廟”在南頓城東門外,𠔌河南岸。以蕭公治水有功,故立廟祀之(清乾隆十一年《項城縣志》有記載,建廟當在此之前)。“五源廟”在南頓南門內,建廟時間不詳。村民世代相傳,言南頓故城內外寺院有72所,至20世紀20年代時,寺院尚存10餘所:光武廟、鹿苑寺、濟源寺、東嶽廟、石佛寺、三官廟、鐵佛寺、娘娘廟、火神廟和內外清真寺等。
袁世凱故居
袁世凱故居是著名歷史人物、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的誕生地。舊居占地270畝,建成具有明清特色和傳統風格的各式建築248間,周圍是1800米長、10多米高的寨墻,6座炮樓及三道護城河。舊居整體按中、東、西三軸綫佈局,分東、中、西三組縱深院落,且院落幽麯相連,形成一片完整且別具風格的建築群。建築群由傳統磚瓦、木材、白灰等建築材料構成,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特色。房屋頂脊之處,皆有獅、虎、豹、馬、猴等磚雕,四角挑檐高聳,飾有竜紋獸尖、直指蒼穹,氣勢恢宏。
袁世凱行宮
位於項城市區中心十字路口南側路西。袁世凱行宮建於1907年,1917年落成。該行宮建築佈局坐西嚮東,由左、中、右三軸三進院落組成,鳥瞰為一“富”字。1982年,左、右軸院及中軸前院拆除,現存中軸院落群的中、後兩節天井院,保存樓房8座36間,屬典型的清代宮廷式建築群。1982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
- n.: Xiangcheng City
|
|
項城 |
|
影劇院 | 周口 | 項縣 | 陳州 | 河南項城 | ????業公司 | ????業管理 | 袁世凱 | 官會鎮 | 風水大師 | |
|
|
項城市區 | 項城市中醫院 | 項城市博物館 | 項城市影劇院 | 項城市豫劇團 | 項城市新華學校 | 項城市中醫醫院 | 項城市城郊醫院 | 項城市養和醫院 | 項城市骨科醫院 | 項城市蓮花賓館 | 項城市精誠賓館 | 項城市????業管理局 | 項城市建設委員會 | 項城市産業集聚區 | 項城市衛生防疫站 | 項城市興利皮革廠 | 項城市飛達皮革廠 | 項城市會計函授站 | 項城市第二實驗中學 | 項城市第一實驗中學 | 項城市第一人民醫院 | 項城市第一高級中學 | 項城市第二高級中學 | 項城市精神病康復醫院 | 項城市秣陵鎮皮革廠 | 項城市丁集第一皮革廠 | 項城市賈嶺中原皮革廠 | 項城市孫店鎮馬莊化纖廠 | 周口地區項城市棉紡織廠 | 項城市商貿皮革開發公司 | 項城市王明口供銷皮革廠 | 周口地區項城市皮革廠 | 項城市賈嶺興城皮革廠 | 項城市第一麻紡織廠 | 項城市公費醫療醫院 | 項城市第二人民醫院 | 項城市三店工藝地毯廠 | 周口地區項城市官會皮革廠 | 項城市賈嶺福華皮革廠 | 項城市抽紗工藝品總廠 | 周口地區項城市絲織廠 | 周口項城市水寨鑫源煤礦機械有限公司煤礦機械 | |
|
|
花園街道 | 秣陵鎮 | 水寨街道 | 付集鎮 | 永豐鄉 | 新橋鎮 | 城郊鄉 | 南頓鎮 | 賈嶺鎮 | 水寨鎮 | 老城鄉 | 東方街道 | 蓮花街道 | 光武街道 | 千佛閣街道 | 孫店鎮 | 李寨鎮 | 高寺鎮 | 官會鎮 | 丁集鎮 | 鄭郭鎮 | 王明口鎮 | 範集鄉 | 三店鄉 | 三張店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