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城郊鄉 城郊鄉位於扶溝縣中部。轄萬崗、羅溝、拐王、馬、八裏營、趙溝、後張、七裏井、鄭關、南園、馬傢廠、李堂、五裏店、前謝、後謝、小鬍、石橋、邵莊、小李莊、王莊、東五21個行政村。311國道、鄭(州)周(口)公路過境。 [代碼]411621205:~201萬崗村 ~202羅溝村 ~203拐王村 ~204馬村 ~205八裏營村 ~206趙溝村 ~207後張村 ~208七裏井村 ~209鄭關村 ~210南園村 ~211馬傢廠村 ~212李堂村 ~213五裏店村 ~214前謝村 ~215後謝村 ~216小鬍村 ~217石橋村 ~218邵莊村 ~219小李莊村 ~220王莊村 ~221東五村
[沿革]1958年建城郊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41.6平方千米,人口3.4萬,轄羅溝、拐王、馬村集、八裏營、後張、七裏井、南元、鄭關、萬崗、謝村、五裏店、李堂、馬傢廠、東吳、小鬍、王莊、北石橋、劉莊、小李莊、趙溝20個行政村。 |
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 Zhoukou City, Henan Fugou |
扶溝縣城郊鄉位於縣城四周的城鄉結合部,轄21個行政村,65個自然村,139個村民組,3.5萬口人,土地面積50.11平方公裏,耕地面積3.6萬畝。全鄉交通便利,通訊發達,311國道、107國道、許鄲、竪扶鐵路貫穿全境,鄉間公路實現了村村通;80%的家庭看上了有綫電視,30%的家庭裝上了電話。
幾年來,城郊鄉黨委、政府註重黨員、幹部的素質提高,建立建全了黨員、幹部學習制度,學習鄧小平理論、江總書記“三個代表”、科技興農知識,如今,城郊鄉具有一幫強而硬的幹部群體。2000年來,城郊鄉黨委、政府按照“三個代表”要求,結閤城郊實際,製定了振興城郊經濟的有效措施,調整了産業結構,以農業生産為基礎,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棚菜生産和畜牧業規模養殖。
一、鄉鎮企業以市場為導嚮,以效益為中心,以改革為動力以股份製和股份合作製為重點,在我國加入WTO及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如今,全鄉形成了腸衣、化工、毛紡、機械改裝及裝修,木製品加工、建築建材、豆製品加工、運輸等十大支柱産業。其中太陽石毛紡廠、施達腸衣有限公司、鴻源雕刻傢俱廠等企業産值都在1000萬元以上。2001年,全鄉鄉鎮企業總産值達5.1億元,入庫稅金594萬元,同比增長7.8%,呈現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先後被市、縣評為“鄉鎮企業強鄉鎮”、 “個體私營經濟先進鄉鎮”等。
二、棚菜生産 以“抓質量、增效益,促發展”的思路,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産,截止目前,全鄉發展蔬菜1.7萬畝,其中無公害蔬菜面積1.2萬畝,年生産蔬菜9萬噸,創産值6000萬元,占農業總産值的60%以上,公此王碼電腦公司軟件中心項全鄉人均收入增收1300元。先後被省、市、縣評為“科技示範鄉”、“棚菜生産先進單位”等。
三、畜牧養殖業 由粗放喂養嚮科學配料,良種繁育,全和防疫,規模飼養轉變。目前,全鄉千衹以上養雞場13座,200頭以上的養豬場5座,養雞200衹以上、養豬50頭以上的專業戶1100戶,養雞總數56萬衹,生豬存欄12萬頭,畜牧業産值3600萬元,占農業總産值的20%以上。
2001年,全鄉工農業總産值達到6.3億元,財政收入59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98.2元,綜合經濟實力一直保持周口市鄉鎮前30強的位次,且連年獲縣綜合考核前5名。城郊鄉黨委、政府搞好經濟建設的同時,堅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和廉政建設。基礎教育進一步加強,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招升學率達到86%。全鄉計劃生育率100%,連年被市、縣評為“計劃生育一類鄉鎮”。科技、文化、醫療、衛生事業有長足發展。
扶溝縣城郊鄉無論自然條件還是人為因素都具有明顯的優勢,有很好的發展前途,憧憬未來定是政通人和,人民豐物阜。鄉黨委書記羅志金,鄉長郭利軍率全鄉廣大幹群有信心與時俱進,大膽改革,銳意創新,再創輝煌。歡迎各級領導,各界賓朋前來視察、參觀、指導、投資。 |
|
扶溝縣城郊鄉位於縣城四周的城鄉結合部,轄21個行政村,64個自然村,142個村民組,3.5萬口人,總面積44.6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3.46萬畝。鄉政府駐縣城南中街3號。該鄉交通、信息等資源優勢明顯,周鄭公路、311國道、許鄲、竪扶鐵路貫穿全境,有綫電視入戶率達90%以上,60%以上的家庭安裝了電話。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鄉黨委、政府堅持“興工強農,沿路活商,開放帶動,富鄉富民”的發展思路,積極推進“三化”進程,實現了全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城鎮建設步伐加快。縣城開發嚮城郊境內延伸,縣鄉城鎮建設融為一體,硬件設施資源共享,城郊段的南三環路順利修建,二環路拓寬改造竣工在即,一環路西關大街已經開通。該鄉鄭關境內的縣瓜果蔬菜批發市場、社會化汽車站等重點工程已投入使用。沿311國道和縣城主幹道形成了餐飲服務、機械維修、木器加工3個工貿小區,馬村大街開發和趙溝市場成為該鄉城鎮化又一亮點。
招商引資力度加大。製訂減免土地租金、減化手續等一係列優惠政策,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拓展引資、融資渠道,“引鳳築巢”,發展經濟和社會公益事業。2004年來,在建和已建重點項目8個,引進內資2750萬元,通過社會融資,建成了城郊一中學生公寓樓學生食堂。
非公有製經濟發展迅猛。以股份製和股份合作為重點,全鄉形成了腸衣、化工、毛紡、機械鑄造與修理、木製品加工、建築建材、運輸、豆製品加工等十大支柱産業。其中萬通建築有限公司、施達腸衣有限公司、太陽石毛紡廠、達理木業裝飾有限公司等企業年産值都在1000萬元以上。2003年,全鄉鄉鎮企業總産值3.36億元,入庫稅金629萬元,呈現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先後被市、縣評為“鄉鎮企業強鄉鎮”、“個體私營經濟先進鄉鎮”。
無公害蔬菜生産成為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作為該鄉特色經濟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産業,切實做好了“三個轉變”,一是轉變傳統栽培模式為無公害栽培模式;二是轉變棚體結構;三是轉變大宗品種為名、特、優品種,培育自己的主導品種,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産。目前,全鄉無公害蔬菜面積達1.2萬畝,年産蔬菜7萬噸,創産值7000萬元,占農業總産值的60%以上,先後被省、市評為“科技示範鄉”、“棚菜生産先進單位”。2002年7月該鄉首批獲省技術監督局頒發的無公害農産品標志證書,所轄基地被命名為無公害蔬菜基地。擴建改造了趙溝、後張兩個蔬菜批發市場,年銷售蔬菜76萬噸,遠銷北京、陝西、武漢等十多個省市。
畜牧養殖業發展勢頭良好。由粗放喂養嚮科學配料、良種繁育、全程防疫、規模飼養轉變。按照市、縣畜牧業工作會議精神,建好一個養殖場,四個養殖基地,走規模發展之路。2003年,在王莊建成存欄28頭的奶牛場,初步形成了以鄭關、南元為主的養豬基地,以馬村、八裏營、拐王為主的養羊基地,以羅溝、後張為主的養雞基地,以羅溝、拐王為主的養牛基地。豬存欄20000頭,羊10000衹,雞80000衹,牛3050頭,各種類型養殖戶125戶。
科技、教育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培訓力度,健全和完善了科技服務體係,千方百計吸引外資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改善辦學條件。2003年引資846萬元,擴建改造城郊一中,使該校成為花園式的現代化學校。“兩基”成果得到鞏固和提高,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計劃生育、環境保護、土地管理等基本國策得以落實,文化衛生、宗教、武裝等各項社會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
|
- : Chengjiao township
- n.: Chengjiao Xiang
|
|
城郊 |
|
城郊鄉中學 | 城郊鄉政府 | 新野縣城郊鄉李湖村棉紡廠 | 赤峰市紅山區城郊鄉醫院 | 遼中縣城郊鄉預防保健站 | 莆田市城廂區城郊鄉衛生院 | 鎮平縣城郊鄉峰城工藝品公司 | 綿陽市涪城區城郊鄉衛生院口腔門診 | 開原市城郊鄉衛生預防保健站 | |
|
|
南園村 | 李堂村 | 後張村 | 後謝村 | 邵莊村 | 小李莊村 | 東五村 | 萬崗村 | 羅溝村 | 拐王村 | 八裏營村 | 趙溝村 | 七裏井村 | 鄭關村 | 馬傢廠村 | 五裏店村 | 前謝村 | 小鬍村 | 馬村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