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河南省郸城县城郊乡 6, Henan Dancheng Xian Cheng Jiaoxiang |
河南省郸城县城郊乡
城郊乡位于郸城县城周围,内与县城环形接壤,外于10乡镇相连,交通十分便利,东临105国道和京九线, 西靠京广线,北临陇海线, 南临公路、漯双公路纵横其中,郸石公路穿境延伸,110千伏变电站坐落境内。全乡辖27个村民委员会,120个自然村,249个村民小组,64506人,14782户, 74349亩耕地,面积80平方公里。
全乡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1989年以来,与省农科院等单位联合,建成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1995年建成小麦新品种繁育基地3000亩,小麦种植全部达到良种化平均单产达到452公斤。1997年以来,连年被河南省列为农业综合开发乡,农业综合开发面积39000亩,促进和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打井配套,兴修水利工程、旱涝保收高产示范田面积达到五万亩,保证了粮食的稳产增产,成为河南省粮食生产百强乡镇之一。推广了一年三至五 熟种植模式,调整了农业科技结构,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达40:60。
12年来,由于坚持农业产业化调整,走集约经营之路,规模发展蔬菜,在高薪聘请专家指导下,建立7个蔬菜生产示范园区,发展高科技JRC大棚800个,日光温室150座,辐射带动陆地莱种植,面积达 20000亩,成为蔬菜乡的雏形。新建占地40亩规模的“郸城县蔬菜批发市场”,日均成交量40吨,成为全县蔬菜生产内销外连的市场纽带,被誉为豫东“小寿光”,并促进了“订单农业”的发展。
养殖业按照家庭起步,股份突破规模经营的路子,由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转变为集体、个体、联合体的规模养殖,并形成了养羊、养牛、养猪、养鸡的专业村区域养殖。发展专业村7个,乡成立了“365养殖服务公司”,日日有信息,天天有服务,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销售的产、供、销模式。法古寺黄牛交易集贸市场的建立,不仅促进了黄牛生产的发展,而且涌现了一批养牛专业大户, 品种吨子牛的饲养量每日俱增, 而且为肉牛屠宰户,找到了固定购买市场。发展规模养殖场218个,养殖专业户5600户,其中养殖大户2080户,年出栏生猪44600头,其中出栏三元商品肉猪35000头,成为 该市生猪供港、澳、沪商品猪生产基地,家禽饲养量15.9万只,每年向社会提供鲜蛋1052吨。
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由于紧靠县城,乡村联合体、个体股份办厂愈来愈多,箔业生产基地,面粉、粉条生产基地已经形成,乡政府门前的农工贸市场的建立,促进了农副业经济产业的经营,产品营销山东、安徽、 山东、甘肃、新疆等10多个省份,全乡新发展规模企业136个,主要是金属制品、水泥预制、塑料制品、 电线电缆、防水材料、造纸、运输、食品、药业、建筑建材、饮食服务等,乡镇企业产值达3.0688亿元,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财政增长,而且带动了该乡小城镇建设。
社会各项事业兴旺发达,全乡拥有中、小学教师 825名,其中大专以上的274名, 中专以上的376名,先后投资500万元兴建了城郊一中、城郊三中两所教学楼,有12个村民委员会兴建了小学教学楼,全乡中小学教学仪器和设施配套达到“普九”标准,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进入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率为99.8%。 乡村办起了科技文化大院,农业的科学文化水平迅速提高。新建三级油路21公里,结合省、县级公路贯通,全乡21个行政村已达到村村“通油路”。 乡村办起了敬老院和幼儿园,乡敬老院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
|
城郊乡 城郊乡位于郸城县中部,县城周围,内与县城环形接壤,外与10个乡镇相连。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6.5万人。辖新村、孔桥、张庄、黄庄、曹英庄、冷庄、王楼、刘双庙、谷集、罗堂、丁寨、响盘庄、杨集、屈庄、薛庄、时洼、杨楼、丁老家、詹庄、陆庄、北孙庄、杨庄、罗寨、梁庄、王老家、郑小楼、袁武营27个行政村,120个自然村,249个村民小组。漯(河)双(沟)、郸石、南临公路过境。 [代码]411625200:~201新村 ~202孔桥村 ~203张庄村 ~204黄庄村 ~205曹英庄村 ~206冷庄村 ~207王楼村 ~208刘双庙村 ~209谷集村 ~210罗堂村 ~211丁寨村 ~212响盘庄村 ~213杨集村 ~214屈庄村 ~215薛庄村 ~216时洼村 ~217杨楼村 ~218丁老家村 ~219詹庄村 ~220陆庄村 ~221北孙庄村 ~222杨庄村 ~223罗寨村 ~224梁庄村 ~225王老家村 ~226郑小楼村 ~227袁武营村
[沿革]1958年建东风公社,1965年更名城关公社,1977年改城郊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6.3万,辖八卦桥、詹庄、曹英庄、大黄庄、陆庄、袁武营、北孙庄、杨庄、罗堂、响盘庄、丁寨、丁老家、孔桥、新村、中杨楼、刘双庙、冷庄、张庄、时洼、谷集、杨集、罗寨、西梁庄、郑小楼、王老家、杨楼、屈庄27个行政村。 |
|
郸城县城郊乡位于郸城县城周围,内与县城环形接壤,外于10乡镇相连,交通十分便利,东临105国道和京九线, 西靠京广线,北临陇海线, 南临公路、漯双公路纵横其中,郸石公路穿境延伸,110千伏变电站座落境内。全乡辖27个村民委员会,120个自然村,249个村民小组,64506人,14782户, 74349亩耕地,面积80平方公里。
全乡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1989年以来,与省农科院等单位联合,建成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 1995年建成小麦新品种繁育基地3000亩,小麦种植全部达到良种化平均单产达到452公斤。1997年以来,连年被河南省列为农业综合开发乡,农业综合开发面积39000亩,促进和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打井配套,兴修水利工程、旱涝保收高产示范田面积达到五万亩,保证了粮食的稳产增产,成为河南省粮食生产百强乡镇之一。推广了一年三至五 熟种植模式,调整了农业科技结构,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达40:60。
12年来,由于坚持农业产业化调整,走集约经营之路,规模发展蔬菜,在高薪聘请专家指导下,建立7个蔬菜生产示范园区,发展高科技JRC大棚800个,日光温室150座,辐射带动陆地莱种植,面积达 20000亩,成为蔬菜乡的雏形。新建占地40亩规模的“郸城县蔬菜批发市场”,日均成交量40吨,成为全县蔬菜生产内销外连的市场纽带,被誉为豫东“小寿光”,并促进了“订单农业”的发展。
养殖业按照家庭起步,股份突破规模经营的路子,由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转变为集体、个体、联合体的规模养殖,并形成了养羊、养牛、养猪、养鸡的专业村区域养殖。发展专业村7个,乡成立了“365养殖服务公司”,日日有信息,天天有服务,实行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销售的产、供、销模式。法古寺黄牛交易集贸市场的建立,不仅促进了黄牛生产的发展,而且涌现了一批养牛专业大户, 品种吨子牛的饲养量每日俱增, 而且为肉牛屠宰户,找到了固定购买市场。发展规模养殖场218个,养殖专业户5600户,其中养殖大户2080户,年出栏生猪44600头, 其中出栏三元商品肉猪35000头,成为我市生猪供港、澳、沪商品猪生产基地,家禽饲养量15.9万只,每年向社会提供鲜蛋1052吨。
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由于紧靠县城, 乡村联合体、个体股份办厂愈来愈多,箔业生产基地,面粉、粉条生产基地已经形成,乡政府门前的农工贸市场的建立,促进了农副业经济产业的经营,产品营销山东、安徽、 山东、甘肃、新疆等十多个省份,由于最近几年来,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新建引资企业九个,河南省金星啤酒集团郸城有限公司十万吨规模的啤酒生产量投资1.2亿元,成为我县引资企业的一名 “旗帜”;金鑫造纸厂投资1.6千万元;康鑫药业公司投资3千万元,这些引资企业在我乡落户,为我乡乃至全县财政收入注入新的活动。全乡新发展规模企业136个,主要是金属制 品、水泥予制、塑料制品、 电线电缆、防水材料、造纸、运输、食品、药业、建筑建材、饮食服务等, 乡镇企业产值达3.0688亿元, 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而且带动了我乡小城镇建设。
社会各项事业兴旺发达,全乡拥有中、小学教师 825名,其中大专以上的274名, 中专以上的376名,先后投资500万元兴建了城郊一中、城郊三中两所教学楼,有12个村民委员会兴建了小学教学楼,全乡中小学教学仪器和设施配套达到“普九”标准,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进入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率为99.8%。 乡村办起了科技文化大院,农业的科学文化水平迅速提高。新建三级油路21公里,结合省、县级公路贯通,全乡21个行政村已达到村村“通油路”。 乡村办起了敬老院和幼儿园,乡敬老院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
|
- : Chengjiao township
- n.: Chengjiao Xiang
|
|
城郊 |
|
城郊乡中学 | 城郊乡政府 | 新野县城郊乡李湖村棉纺厂 | 赤峰市红山区城郊乡医院 | 辽中县城郊乡预防保健站 | 莆田市城厢区城郊乡卫生院 | 镇平县城郊乡峰城工艺品公司 | 绵阳市涪城区城郊乡卫生院口腔门诊 | 开原市城郊乡卫生预防保健站 | |
|
|
赵寨村 | 北孙庄村 | 罗堂村 | 薛庄村 | 孔桥村 | 丁寨村 | 杨集村 | 陆庄村 | 王老家村 | 曹英庄村 | 冷庄村 | 刘双庙村 | 谷集村 | 响盘庄村 | 屈庄村 | 时洼村 | 丁老家村 | 詹庄村 | 罗寨村 | 郑小楼村 | 袁武营村 | 元武营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