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河南 >商丘 > 睢縣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Sui County
  郵編:476900 代碼:411422 區號:0370
  拼音:Suī Xiàn 英譯:Sui County
  
    睢縣為商丘市轄縣,位於河南省中東部,商丘市西部,東經114°50′-115°12′,北緯34°12′-34°34′。東鄰寧陵縣,南接柘城、太康縣,西毗杞縣,北靠民權縣。全縣南北長41千米,東西寬33千米,總面積919.08平方千米。總人口82萬人(2006年末)。
    全縣轄8個鎮、12個鄉:長崗鎮、平崗鎮、周堂鎮、蓼堤鎮、城關回族鎮、潮莊鎮、尚屯鎮、西陵寺鎮、後臺鄉、河集鄉、孫聚寨鄉、白樓鄉、河堤鄉、白廟鄉、鬍堂鄉、尤吉屯鄉、董店鄉、澗崗鄉、匡城鄉、城郊鄉。共有515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城關鎮,距商丘市區62千米。
  
    地處黃河衝積平原,地勢平坦。主要河流有惠濟河、通惠渠、蔣河、祁河、小溫河、澗崗溝、申傢溝等,主要湖泊有城湖,面積達266.7公頃,是省級名勝景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水量686.4毫米,年均溫14℃。鄭(州)永(城)、民(權)太(康)、民(權)柘(城)公路交會過境。
    省歷史文化名城。古跡有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代聖壽寺塔,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代湯文正公賢良祠,春秋時期的宋襄公墓、唐代無憂寺塔、明代袁傢山等。紀念地有睢杞戰役烈士陵園。
睢縣簡介
睢县简介
  睢縣地處河南省東部,隸屬於商丘市,轄8鎮12鄉,545個行政村,總面積924平方公裏,人口80萬,耕地87萬畝。
旅遊資源
睢县 旅游资源
  睢縣是一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200多年的歷史孕育了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近幾年來,睢縣人民以爭創“優秀旅遊城市,優秀園林城市”為動力,不斷開發潛在的旅遊資源,現已形成精品旅遊綫路。北綫有中原四大名寺之一的白雲寺、王伯黨墓、睢杞戰役烈士陵園、神秘秀麗的北湖;東綫有古色古香的明清一條街,“睢州八景”中的呂祖廟、寶墨亭;南綫有唐宋時期的無憂寺塔、聖壽寺塔;西綫有湯文正公祠、睢杞戰役戰場遺址、周竜崗文化遺址。
睢縣榮譽
  2000年,北湖被河南省旅遊局批準為省級旅遊景區,北湖使睢縣有了“中原水城”的美譽。2008年11月,北湖景區被河南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準為國傢3A級旅遊景區。
  1994、1995、1996年,在這裏相繼成功舉辦了河南省青少年划船運動會、全國青年皮划艇錦標賽和全國皮划艇錦標賽。目前是河南省水上體育運動訓練基地。
  2007年7月睢縣成功承辦2007年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央視《藝苑風景綫》在睢縣舉行“情係中原水城”大型文藝演出。
  2007年8月13日睢縣榮獲“中國最佳生態旅遊縣”稱號。
  2008年9月睢縣成功承辦2008年國際鐵人三項洲際杯賽暨全國鐵人三項冠軍杯係列賽。
  睢縣地圖
交通運輸
  睢縣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西距省會鄭州市145公裏,東距京九、隴海兩大鐵路交匯處商丘市60公裏,北靠連(雲港)霍(爾果斯)高速公路、隴海鐵路和301國道,距高速公路入口僅10公裏,鄭(州)--永(城)省級公路貫穿全境,交通運輸四通八達。
經濟發展
  睢縣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程控電話總容量為10萬門,全縣裝機總量達64500門,實現了村村通電話;城鄉電網已全部改造,現有110千伏變電站2座,供電能力達83000千伏安;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近年來,先後修建了“睢州大道”、“鳳城大道”、“世紀大道”等7條城市幹道,建成了新世紀公園、湖濱廣場一批城市基礎工程,完成了行政區的整體北遷,以北湖為中心的新城市框架已基本形成。按照新的城市規劃設計,睢縣老城將逐步改造成商貿居住區,新城將建成政治文化旅遊區,城北將開發為工業園區。北湖風景區及生態旅遊觀光項目開發成功後,將在中原地區形成一個集水上娛樂、水上運動、旅遊觀光、度假休閑為一體的新亮點。
  睢縣資源豐富,盛産小麥、玉米、花生、棉花、大豆、油菜、煙葉和時鮮瓜菜,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優質棉基地縣、板山羊基地縣和平原緑化高級達標先進縣;同時也是河南省良種小麥生産基地縣、林業基地縣和玉米出口基地縣。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近年來,睢縣經濟發展勢頭迅猛。農村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先後建成了22個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業示範園區,連續三年奪得省“紅旗渠精神杯”。工業經濟不斷壯大。睢縣新世紀紙業有限公司是全國造紙行業30強企業、河南省造紙重點企業和板紙出口基地,現年生産能力12萬噸,産值2億元,利稅突破2000萬元,隨着一大批項目的相繼實施,一個占地1500畝,集紙業生産、熱電聯産、科技開發、原料供應、機械修理、廢物利用等為一體的新世紀生態工業園將逐步建成。睢縣非公有製私營經濟發展迅速,目前已形成10大支柱産業、8大企業集團和5大創匯産品。
  睢縣人民負重拼搏,共謀發展,經濟飛速增長,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省市領導對蓬勃嚮上、日新月異的睢縣寄予厚望,河南省委書記李剋強和省委副書記、組織部長陳全國等領導同志先後到睢縣檢查指導工作,對睢縣的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
  睢縣吧為睢縣網友在網上的傢
  2008年“睢酒杯”國際鐵人三項洲際杯賽暨全國鐵人三項冠軍杯係列賽組委會獲悉,截止9月17日,大賽報名工作正式結束,來自國內外的371名選手將於9月27日——28日在睢縣北湖景區展開角逐。屆時,作為賽事舉辦地的東道主,睢縣將有49名健兒參加業餘組競賽。 素有“中原水城”美譽的睢縣擁有良好的鐵人三項賽比賽場地。本次比賽有來自美國、荷蘭、哈薩剋斯坦、烏剋蘭、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香港共9個國傢和地區的39名境外運動員及北京、山東、甘肅、成都軍區、八一、上海等隊的332名內地運動員前來參加此項賽事。
  據悉,睢縣在2007年已成功舉辦過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贏得了來自全國各地300多名“鐵人”的好評。並被國傢體育總局授予“全國最佳體育賽區”榮譽稱號。與去年的賽事一樣,今年的選手仍分為專業組和業餘組,比賽總賽程為51.5公裏,其中遊泳1.5公裏、自行車40公裏、跑步10公裏。
歷史名人
  東園公 姓唐,名秉,襄邑人,傳曾居襄邑東園,故稱東園公。避秦末戰亂,隱居商山,與甪裏先生、綺裏季、夏黃公合稱“商山四皓”。漢初,數次拒絶朝廷禮聘。劉邦稱帝後,立呂後所生之子劉盈為太子。後戚夫人得寵,其子劉如意得劉邦歡心,劉邦遂産生廢劉盈立如意為太子之意。呂後聞知甚恐,問計於張良。張良建議讓“商山四皓”出山輔佐太子,呂後即命太子卑詞厚禮請“四皓”出山。“四皓”見太子謙恭禮士,誠心相邀,便答應了。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75年),劉邦抱病平定淮南王黥布之亂,歸來病情加重,决心廢立。文武大臣百般規諫,劉邦執意不從。一日劉邦於宮中設宴,令劉盈侍候,“四皓”緊隨太子入宮,個個須發如雪,衣冠楚楚,舉止高雅。劉邦見了大驚,問之,方知是“商山四皓”,大惑不解,問:“我求你們數年,你們都避而不見,今日為何與我兒交遊呢?”東園公說:“陛下輕士善駡,臣等義不受辱,因而不見。當今太子仁義孝敬,禮賢下士,天下有識之士願為太子效死,所以我們來輔佐。”劉邦見劉盈羽翼已豐,遂打消廢立之意。劉邦死後,劉盈繼位,是為漢惠帝。
  衛臻 字公振,三國魏襄邑人。其父衛茲乃漢末名士,曾為曹操謀士。衛臻憑藉父親的功勳賜爵關內侯。魏文帝(曹丕)黃初初年,封安國亭侯。當時群臣共同頌揚魏文帝的功德,以為應受漢禪。獨衛臻闡明禪受的真義,稱揚漢朝功德。曹丕多次嚮衛臻示意,並表示“天下的珍寶一定和山陽公(漢獻帝)共享”。後升侍中、吏部尚書。魏明帝繼位,封康鄉侯。纍官至司徒,進爵長垣侯。屢次上疏辭官,明帝以舊臣不準,並下詔褒揚他。死後,贈太尉。賜謚號曰“敬”。
  張廷藴 襄邑人,五代後唐跟隨莊宗徵伐四方,每臨陣,身先士卒,奮力死戰,以至金瘡滿體。很受莊宗賞識,授官指揮都虞侯。莊宗在魏博時,劉皇后從行,常縱優伶人為非作歹,廷藴把不法優人全部斬首。後因破李繼韜有功,升羽林都指揮使、左監門衛上將軍。後晉開運年間(944年)病死。廷藴雖武夫,然廉潔奉公,敬重士人,歷任七州刺史,歸葬之日,傢無餘財。
  張誼 字希賈,襄邑人,幼年獨自好學。曾潛詣洛陽竜門書院,刻志勵學。後唐長興年間(930~933年)中進士。後晉時,纍官中書捨人,因張才識淵博,端明殿學士和凝把他推薦給宰相桑維翰,拜左拾遺,在集賢院修書撰文,經常論及國傢大事。
  郭贄 字仲儀,宋初襄邑人。太祖乾德(963~967年)中,進士及第(狀元)。太宗太平興國(976~984年)中,為著作佐郎、右贊善大夫,兼太子侍講(太子的老師)。太宗去東宮,出《戒子篇》,命郭贄註解,並令其為諸王子講說。曾兩次主持貢舉,纍官至參知政事。曹彬為弭德超誣陷,郭贄替曹彬辯冤,曹彬得免。郭贄敢於直諫,曾表示:“我受皇上非常之恩,誓以愚直報答皇上。”太宗問:“愚直有什麽好處?”郭贄答:“猶勝姦邪。”真宗繼位,拜刑部侍郎,進吏部、秘書監,真宗稱之為“純厚長者”。拜工部尚書。隨真宗泰山封禪後,升禮部尚書,78歲去世。真宗因郭贄曾作過他的老師,特親臨靈室哭祭,贈左僕射,謚“文懿”。著有詩文集三十捲。
  張去華 字信臣,張誼之子,宋初襄邑人。幼時勵志苦讀,善於文辭。周世宗平淮南時,去華纔18歲,慨然嘆曰:“戰事還沒有結束,老百姓還沒有安定,這時用兵打仗,不是治國的長久之計。”於是著《南徵賦》、《治民論》獻給皇上。下詔面試,授御史臺主簿,棄官歸傢。宋建隆初年,遊京師,中進士第一(狀元),拜秘書郎。勸朝廷收取桂州。官至工部侍郎。去華姿容美貌,寬和有涵容,尚氣節,善談論。曾經進獻《無元論》,提出讓農民休養生息,真宗非常贊賞,讓他書寫竜圖閣四壁。著有文集十五捲。
  張師德 字尚賢,去華第十子,最受父親器重。宋真宗到汾陰祭祀,師德獻《汾陰大禮頌》,這一年,以進士第一名狀元及第,官集賢館校理。每逢朝政有大事,嚮外派遣使者,皇上就說:“張師德可以胜任。”契丹、高麗的使者來朝見,也多由張師德主持接待。纍官左諫議大夫。著有文集十捲。
  鄭雍 字公肅,襄邑人,進士。先任兗州推官。韓琦把他的文章推薦給皇帝,詔試滿意,授秘書閣校理,後掌管太常禮院。神宗宣仁皇后知道他是個賢才,臨朝聽政後即升為起居郎,進中書捨人。周種上疏請王安石配享神宗廟,鄭雍極力反對,說:“王安石執掌國政不能盡職,若不是先帝神明,罷其宰相,國傢遭到破壞損失將不可估量。現在周種一介小民,竟敢妄加橫議,請朝廷明正其罪。”朝廷采納其議。纍官至御史中丞。當時樞密院和中書省二府為防幹謁,禁止外人求見,鄭雍感嘆地說:“招納賢才,布列朝廷,是宰相的職責,對不願登門求見者,猶當物色訪求,怎麽還能如此設禁呢?”於是援引賈誼廉恥節行之說以進諫。下詔弛禁。拜尚書右丞,改左丞。後受元佑黨獄牽連,改任鄭州知州,不久又任成都知府。元符元年(1098年)提舉崇福宮,未任而去世。徽宗政和中贈資政殿學士。
  許安世 襄邑人,宋英宗治平丁未(1067年)進士第一人(狀元),文字為歐陽修、王珪所推許。曾作《公生明賦》、《詠史詩》為世傳誦。王安石嚮朝廷推薦,安世因反對王安石的政見,不肯附會得官。司馬光、呂獻可、邵堯夫都很器重他。後官至都水員外郎,死於黃州,蘇東坡為其助喪。
  許翰 字嵩老,襄邑人,進士,召為給事中。北宋末寫信給當朝宰相,謂百姓困苦,盜賊並起,天下有危亡之憂,願罷雲中之師,修邊保境,與民休息。靖康初年,金兵首次圍攻京都未剋,退兵,許翰即獻决勝之策。當時種師道因年老罷官,許翰說:“師道是名將,瀋毅有謀,雖老可用。且金人此行,關係我國生死存亡,應馬上起用師道予金人以重創,則中原可保。不然若再次來攻,必有不救之憂。”朝廷未采納他的建議,遂稱病辭官。不久果然有“靖康之變”。東京陷落,徽欽二宗被金人俘虜。高宗繼位(1127年)主戰派首領李綱推薦許翰做了尚書右丞。後主和派得勢,李綱罷官,許翰求去,說:“李綱忠義英發,捨去李綱就沒有人輔助中興,留我在朝也沒有什麽益處。”高宗不準。黃潛善上奏要求誅殺陳東,許翰對親近說:“我和陳東都是勸皇上留下李綱的,陳東被誅,我還能留在朝堂上嗎?”一連八次上疏辭官,以資政殿學士提舉洞霄宮。去世後贈光祿大夫。許翰通經術,正直不撓,歷事三朝,終不得志。著有《論語解》、《春秋傳》若幹捲。
  許忻 兩宋之際襄邑人。許忻初中進士時,姦相蔡京當國,權傾天下,聽說許忻人才學問俱佳,就要把女兒嫁給許忻。許忻卻不願意攀竜附鳳,明確表示蔡氏女不是自己的理想配偶。由此得罪蔡京,不得除授官職。南宋初年,趙鼎拜相,素知許忻才智非同一般,便嚮他咨詢朝政。許忻即列舉亟待革除之弊政十條獻上,大受重視。高宗召見,許忻對答如流,竜顔大悅,退朝後私下對近臣說:“朕近日得一人,卿認識他嗎?”當時宋金兩國議和,主和派占主導地位。許忻卻極言金人狡詐多變,應做兩手準備。以致抵觸時議,不得大用,外出為湖廣運判,遷韶州知州。歷官數年,廉明自持。傢本貧窮,辭官後仍貧寒如昔。晚年流寓江西臨川,以閉戶讀書為樂。
  孫德謙 元末睢州人,官中書左丞、大同行省平章事。明軍攻大同,德謙據城固守,誓不投降,城破而死。手書《自决》等詩數章,辭意慷慨。詩云:“有計難為用,心馳東北天;偷生難度日,何面見諸賢。”其二雲:“忠孝人之本,臨危欲要堅;偷生恐辱國,魂氣迸山川。”《付諸子詩》雲:“我今忠為國,汝等孝持身;忠孝各盡道,庶幾報君親。”《付諸將詩》雲:“固守孤城衆議深,豈知共事負初心;如今有計難為用,淚血哭幹痛不禁。”其二雲:“城陷身羈事已違,孤忠耿耿欲何依;誰知一片丹心苦,日逐白雲東北飛。”
  韓政 睢州人。元末追隨朱元璋起兵中原,授江淮行省平章政事,帶兵取濠州,剋安豐,平浙右,北伐中原,分兵扼守黃河,阻斷元朝山東援兵。攻取益都、濟南、濟寧、東平,改任山東行省平章政事。大將軍徐達攻打元都,下令韓政會師東昌,鎮撫臨清。元都既定,又令政分兵守廣平。蟻尖寨在林慮山西北20裏,元右丞相庸等據寨剽掠,大將軍徐達攻剋諸山寨,惟蟻尖寨久攻不下。韓政攻寨,庸投降。調韓政徵伐陝西,還兵守禦河北。洪武三年(1370年),封韓政開國輔運推試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東平侯,世襲俸祿1500石,賜鐵券。移鎮山東。不久又徵河北,招撫流亡,出居庸關,直搗應昌。取火林,深入土剌部,進至阿魯渾河,大勝而歸。出巡河南,再巡陝西,練兵臨清。洪武十一年(1378年)卒,明太祖朱元璋親臨其喪,贈鄆國公。
  李幹 字貞臣,明初睢州人。元末,以國子生出仕,為擴廓帖木兒幕僚,被朱元璋軍俘虜,安置在鎮江。不久升入司農司,參預議禮、議律、議官製。明初設六部時,為吏部郎。出為陝西行省郎中兼秦府參軍。後召入翰林待詔直內閣,因年老辭官,僑居蘇州。李幹精通先代典籍,參與明初各項典章制度的製定,議論精當,為當時所推重。
  李孟暘 字時雍,明朝睢州人,成化進士,官戶部給事中。曾到大同盤查糧庫,回朝以後,陳奏加強邊備的十件事,為朝廷采納。甲辰(1484年)出使占城(今越南南部),當時占城王被安南(今越南北部)王殺害,朝廷派遣使者封占城王之弟齊亞麻勿庵為王,詔書未至而勿庵已死,他的臣下提婆苔竊取了封印。朝廷又派遣孟暘封王的二弟古來為王。孟暘上言:“占城地處險要偏僻,和安南之間的矛盾還未平息,提婆苔又生篡位野心,萬一不聽朝廷命令,就會損害中國的威信。應當讓占城派遣使者,令使者傳命古來,同時下詔安南,令其悔過,不再與占城相爭。”皇上采納他的建議,數年之後,古來終於來崖州接受了明朝封誥。弘治中任湖廣參政,分守常德,升廣西左布政使,再升右副都御史,提督南京糧儲。轉南京戶部侍郎,晉工部尚書。南京守備太監多次到孟暘處訴說南京宮殿毀壞,請予修繕。孟暘說:“國傢已定都北京,修此何為?”此議方止。南京郊區多産蘆葦,葦課是一項很大的收入。年久逐漸被權勢人傢侵奪。孟暘一一清理,課稅增多,國用充足而民不被騷擾。有人以受災請減免葦課,孟暘認為:洲人爭着佃葦,可想其利很大,如果免其課稅,則國用不足,必加重百姓負擔,是有損於根本而有益於蛀蟲,加以拒絶。正德初年,三次上疏請求致仕。卒年78歲。著有《南岡集奏議》、《睢州志》等。孟暘身材高大魁梧,胸懷寬廣,惱怒不加於僕役。其弟孟晊,同榜進士。孟暘官給事中,孟晊官御史,時人稱為“雙鳳”。
  蔡天祜 字成之,睢州人,號石崗。其父蔡晟,明成化進士,曾任山東濟南府知府。天祜弘治乙醜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吏科給事中。正直敢言,對詔旨認為不當的,敢於封還駁正,因而觸怒權臣,被排擠出京,任福建按察司僉事。當時正值江西盜起,朝廷議定調福建的兵協助剿滅,天祜率兵平定了盜賊。轉任山東副使,時值荒年,天祜多方節儉,救饑民數萬人。造圩田數萬頃,百姓名之為“蔡公田”。濟南竜山、淄川盜起,騷擾百姓,天祜捕獲賊首,餘皆潰散。轉任陝西參政,升山西按察司使。嘉靖三年(1524年),大同五堡守軍作亂,巡撫都御史張文錦被亂軍殺害,朝廷震驚。議由侍郎鬍瓚率兵徵討,亂兵欲生畏死,聚衆謀叛。朝廷以天祜為巡撫,前往大同平叛。他冒險單騎前往亂軍營中,恩威並舉,曉以利害,果斷處置,斬首惡十餘人示衆,脅從者不問,局勢很快得到控製,再無反復。嘉靖皇帝說:“有臣如此,紓吾遠慮。”升兵部侍郎,奉詔還京,大同百姓戶戶香花淨水泣於道旁,哭聲震野,且送且留300餘裏,並立生祠祭祀。嘉靖十二年(1533年),大同又發生兵變,朝延再次起用蔡天祜,惜於途中病逝。天祜多才多藝,彈琴圍棋,射的投矢,演陣占象,詩詞歌賦,無不精湛。清代湯斌說:“吾鄉先輩名臣,必以石岡公為首,其人品甚高,所用未盡其纔。”
  魯邦彥 字正卿,睢州人,七歲喪父,傢境貧睏。從師學習,稍知經義,就認識到應該嚮聖賢看齊。勵志苦讀,日背誦千餘言。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省試中解元(舉人第一名),二十九年成進士。授官行人。奉命出使唐藩,唐王贈以金銀。邦彥辭謝。唐王又贈送禮物,邦彥說:“每日有美食、美酒享用,不敢再受禮物。”三年滿考,依例當選備皇帝侍從官,即令不選,也可作郎官,沒有再放回故署的。當時姦相嚴嵩掌國政,邦彥從不與結交。按慣例,吏部文選司郎官,因手握選拔文官大權,都傲慢無理,上朝時其他各部郎官沒有誰敢和他們爭先後或者並行的,獨邦彥與之抗禮,所以遲遲不能升遷。因挂念母親年老,請求終養回鄉。閉門謝客,精研經術,當時海內學者多宗法王守仁,邦彥專攻程、朱之學。隆慶改元(1567年),尋訪先朝俊傑,由臺省聯名推薦,起邦彥為吏部主事,改光祿丞,皆不受。魯邦彥精通經學,留心國傢大事,對當朝掌權者皆危言忠告。人們私下議論說:“魯君議論太高,怪不得難以升官!”楊嵩為吏部尚書,勸邦彥出山,寫信說:“海內以您是否出仕來衡量天下是不是有道。”著名學者耿定嚮說:“臨大節不可奪其志,我相信魯君。”著有《河圖洛書說》、《大學講》、《中庸解》、《就正錄》等,皆中正精實,發前人所未發之論。巡按御史題其門額曰“理學名賢”。
  張一霽 字天光,睢州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進士,歷官衡州知府,為政寬和。升參政。督糧蘇鬆時,大學士高拱當權,想報復他的前任華亭縣人徐階,示意張一霽加以誣諂。一霽嚴辭拒絶,稱病歸傢,閉門謝客,而聲望更高。後被起用為山西按察使,轉任浙江左布政使。當年浙江西部發生水災,宦官被派到浙江督織造者,反而大肆搜刮,百姓不堪忍受。一霽依法裁抑,宦官大為不滿,一霽感嘆地說:“直道不容,吾其行乎!”再次上疏致仕。一霽在家乡多行善事,被稱為“善張”。
  皇甫仲和 明初睢州人。洪武間為天文生,歷升欽天監正。據《明史》本傳,永樂皇帝北徵元朝殘餘勢力,袁忠徹以星相、仲和以占卜隨軍。一日,軍隊進至大漠北,帝猶疑不决,欲還師,召仲和占卜,仲和占後說:“今日未申間有警。”並指出敵軍來襲的方向,以及戰事結果是我軍先敗後勝,帝又召袁忠徹問之,和皇甫仲和所言相同。永樂帝以二人相互串通,發怒說今日無事,定斬二人。後敵果於占卜測定的時間蜂涌而至,明軍初次衝鋒受挫,後總兵譚廣率精兵舞盾牌砍敵馬腿,戰場疾風揚沙,敵人敗退。帝欲乘夜回軍,二人勸阻說:“不可,明日必來投誠,待敵投降後,再整軍而歸。”第二天,敵人果來投降,說:“不知皇上在此。”正統十四年(1449年),仲和已老,英宗受宦官王振欺騙,要親徵瓦剌。百官諫阻不聽。仲和審時度勢,建議先立儲君,以防敵人劫持皇上以要挾,後果有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敵人兵臨城下,人心震動。仲和仰觀天象,預言敵兵必退。第二天,總兵楊洪自宣府、石亨自大同帶兵馳援北京,不數日,敵退。
  孫坤 字順夫,睢州人,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升肅州兵備副使。肅州離嘉峪關僅70裏,常受遊牧民族兵馬騷擾。為確保邊境安全,孫坤整頓軍紀,加強巡邏偵察,撫慰軍民,修築長城,邊境得以安定。轉四川參政,纍官至湖廣巡撫。當時有給皇宮采伐木料的差役,又有貴州苗民暴亂,久拒官軍。官府帑幣匱乏,人民窮睏。孫坤以民為本,獨持大體,考察權衡利害,掌握時機,捐俸治理蜀道,以便利往來。采伐大木如法早辦,受到朝廷嘉奬。貴州苗民作亂,孫坤曉以利害,衹懲辦為首數人,不發一矢,不遣一卒,而亂平。因功高遭忌,遂辭官隱居林下,卒於傢。
  傅性敏 字維學,睢州人,明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任竜遊縣知縣。竜遊本無縣城,性敏到任始修築。升兵部武選司主事,改車駕司郎中,任承天府知府。承天是嘉靖皇帝之父陵墓所在地,按舊例,知府以上的官都要參見守陵的宦官,性敏抗禮不為所屈。當時權相張居正大辦其父喪事,巡撫以下官員都穿喪服哭臨,衹有傅性敏一人素服角帶,一吊而已,因此得罪張居正,被貶為福建????運司同知。不久升慶陽府知府,當時慶陽遇荒年,性敏發官倉賑濟災民。改任陝西苑馬寺少卿,兼按察司僉事,辭官歸傢,閉門讀書。
  李汝華 字茂夫,號桂亭,睢州人,明萬歷四年(1580年)進士。官至戶部尚書。李汝華居官清廉,正色立朝,裁斷果决,據理依法,不畏權勢,又體察下情。出任江西南贛巡撫時,正值倭寇侵略朝鮮,他挑選精銳士卒前往朝鮮抗擊倭寇。明神宗朱翊鈞,貪財如命,派宦官四處加徵礦稅,地方官吏稍有不從,或革職,或逮治,全國民怨沸騰。汝華奮力抵製稅使礦監,宦官們便以抗旨相威脅,他毫不動搖,並上書陳說礦稅利弊,要求撤回宦官。掌管戶部主持國傢財政時,國庫空虛,入不敷出。他采取一係列改革措施,開源節流,緩和了明王朝的財政危機。李汝華辦事精幹老練,下級請示問題,立刻明確答復。公文堆積如山,他信手批閱,卻少有差錯。後兼掌吏部。萬歷時朝廷缺官往往不補,以至於李汝華一人兼吏、戶兩部二尚書、五侍郎之任。他主持二部長達十一年之久。雖善於理財,苦心經營,但不可能從根本上扭轉明朝財政危機,他請求神宗把專供皇宮開支的金花銀拿出一些補貼國庫,遭到了神宗嚴厲斥責。他請求辭職,皇帝不理不睬,直到明神宗駕崩,熹宗即位,纔被準去職返鄉,卒於傢中。
  袁可立 字禮卿,號節寰,明末睢州人。萬歷十七年(1589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他任蘇州推官時,因知府石昆玉清廉好義,被巡撫誣陷下獄。他不顧巡撫阻撓,鼎力為其昭雪。任監察御史時,巡視京都西城,遇宦官仗勢殺人,他予以嚴懲,皇帝下旨赦免宦官,可立卻堅持原判。當時,以論救因直諫罷官者為禁忌,可立獨上書論其利弊,言詞激切,萬歷皇帝大怒,下詔奪俸一年。有一御史觸怒輔臣(內閣大學士),輔臣以他事慫恿皇帝予以嚴懲。衆御史拜訪輔臣說情,輔臣說:“他觸犯聖怒,輓救也無濟於事。”可立說:“衹怕是您不願意相救吧!”輔臣一時語塞。衆人皆驚。不久便被削職歸裏。光宗繼位,奉詔起任尚寶司丞,升少卿。轉太僕卿,因上書陳說邊境急務,受皇上贊許而升左通政,不久以右僉都御史巡撫登州萊州。參與鎮壓白蓮教之亂有功,升兵部侍郎。天啓末年魏忠賢專權,袁可立不肯附和,於是加兵部尚書、太子少保致仕。著有《撫登疏稿》、《弗過堂集》。
  湯斌 字孔伯,一字荊峴,號潛庵,據傳為明末諸生。清順治九年(1652年)進士。選弘文院庶吉士,十一年(1654年)授國史院檢討。改任陝西按察司副使,鎮守潼關。十六年(1659)升江西嶺北道參政,到任不久,即告返裏,時年33歲。康熙三年(1664年)父死,五年(1666年)七月服除,拜河北容城大儒孫奇逢為師,與魏一鰲、耿介等俱稱孫門下高足。後自河北歸,與同裏學者田蘭芳等講求理學。傢居平易近人,無事不輕易出入公堂。康熙十七年,詔舉博學鴻詞,令內外臣僚各舉所知應試。大臣魏象樞、金鉉交章論薦。十八年(1679年)三月赴京應試,中一等,授翰林院侍講,入史館纂修《明史》。歷侍讀,典浙江鄉試,充《明史》總裁官。二十三年(1684年)破格升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在內閣四個月,授江蘇巡撫。在任兩年,事大小必親自過問,奏疏、公文多親手擬定。蘇民睏、沉淫鬼、講《孝經》、禁遊船,旬月之間,風俗大變,政績卓著。二十五年(1686年)春,奉命輔導太子,以禮部尚書兼詹事召還北京,行前,吳人填街塞巷攀留。大學士明珠恃寵弄權,嚮湯斌索賄不遂;大學士戶部尚書餘國柱,忌湯斌聲望,二人數讒於帝,欲加重罪。賴帝知湯斌頗深,讒不得盡行。改任工部尚書,月餘卒於京中邸捨。乾隆元年,詔謚“文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詔從祀孔子廟庭。著有《睢州志》、《洛學篇》、《明史稿》、《湯子遺書》、《潛庵語錄》等。
  田蘭芳 字梁紫,號簣山,清初睢州人,中州名儒。生於世宦之傢。幼年喪父,酷愛讀書,學詩於張心若,誦讀《詩經》,漢魏騷、賦,唐宋詩詞,“目不停玩,手不停批”。其批點經、史、子、集,評跋工密,獨有見解。為人謙虛誠懇,遇事有主見,“峻以持已,和以待人”,與人處不擇賢愚。早年疾惡如仇,不滿於世俗的虛偽欺詐,晚年涵養愈粹,性情歸於平和。崇尚安逸清靜,尤精研性理之學。為學嚴謹,以不自欺為根底。曾遍訪張仲誠、徐邇黃等名流,相互切磋,因而所造益深,所積益厚,被學者推為儒門正宗。講學於梁、宋各書院,門人衆多。他生活簡樸,崇尚自然。湯斌自嶺北道歸傢,曾訪田蘭芳於荒村破屋中,二人同眠草榻,探究為學之道。田蘭芳一生為文為詩,著作頗豐,有《逸德軒文集》傳世。死後,門人私謚“誠確先生”。
  王紳 字公垂,睢州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進士,改庶吉士,補工科給事中。當時河務剛剛興起,皇上命河道總督九卿面議。王紳說:“河道總督與九卿意見不同,強使統一將有害事體,事權歸一,功纔可成。”以此意上奏,其議乃定。升大理少卿。以刑獄事關人命,不可草率,每案反復評審,務必公正。晉都察院左僉都御史,修築河堤,升戶部右侍郎。有????商請藉國庫白銀二萬兩,按息付利,王紳力排衆議,堅持不許。奉使浙江祭夏禹王陵,事畢後,地方饋贈一介不受。又奉使遣送山東流民,車船準備齊備,無一人失所。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卒於京邸。
  蔣蔚 原名蔣萬祀,睢州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進士,授官吏部主事,升戶部員外郎。一次皇上召蔣蔚詢問吏、戶兩部利弊,蔣蔚據實奏聞,且一一剖析,對答如流,大受雍正皇帝贊許。不久山東學政因失職被罷免,詔蔣蔚接任,當即有人反對說,學政一職非翰林出身者不得充任,是本朝的慣例,蔣蔚沒有做過翰林官,不能當山東學政。哪知道雍正當天即授蔣蔚翰林院檢討,反對者見皇上如此寵待,都很吃驚,不敢再說三道四。蔣蔚一連做了兩任山東學政,深得山東讀書人愛戴。繼而又兩任四川學政,充鄉試會試同考官。英年卒於京師。歸葬之日,傢貧難以成行,得同僚及學生捐助纔將其靈柩運回睢州安葬。
  蔣曰綸 字金門,號霽園。清中葉睢州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雖在翰林院,但平時穿着十分樸素,有儒者之風。曰綸精通滿文,乾隆二十六年授官翰林院檢討,充任國史館纂修官,負責列傳部分。國史總裁官劉統勳學識淵博,位居宰相,深得乾隆皇帝信任,滿朝大臣沒有不敬畏的。蔣曰綸對劉統勳的批改意見,或從或駁,一字也不遷就,由是頗得劉統勳嘉許。 幾年後朝延要任用一批御史,曰綸一開始並沒有在候選名單上。時任軍機大臣的劉統勳說:“蔣曰綸敢和我激烈爭辯,真是做御史的好材料。”所以單獨推薦蔣曰綸。做了御史後,奉命巡視西城,有個官員橫行不法,強奪民婦為妾,蔣曰綸審出實情,依法懲辦。不久由御史轉戶科給事中,再升禮科掌印給事中。先後充任順天鄉試、會試同考官。轉任順天府丞,提督學政。升大理寺卿。時和珅為宰相,知道蔣曰綸品格高尚,多方拉攏,蔣曰綸始終不肯和他交往,因而二十多年仕途艱難。直到嘉慶初年和珅敗後,纔升任副都御史,不久轉禮部右侍郎,充會試總裁官,調工部右侍郎,管理錢法堂事務。嘉慶皇帝有心大用,惜此時蔣曰綸年事已高。嘉慶八年(1803年)卒於工部侍郎任上。
  蔣予蒲 字元庭,蔣曰綸子。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升內閣侍讀學士,調通政司副使。北京郊區遭水災,受命賑濟災民,由是深知民間疾苦,一連上六疏,詳細陳述災民苦狀,疏本文字清新流暢,刻畫動人,傳誦一時。纍官戶部侍郎倉場總督。予蒲祖父辰祥,亦為翰林院庶吉士,故睢州舊有蔣氏父子祖孫“三代翰林”的美稱。
歷史沿革
  古代,豫東有睢水,睢縣因位於雎水河濱,故名。秦置襄邑縣。宋升為拱州,後經廢復,政和四年(1114)州廢縣存。元改睢州。1913年改為睢縣。解放初期屬商丘專區,1959年屬開封專區,1961年屬商丘地區。現屬商丘市。
  
    1997年,睢縣面積924平方千米,人口73.4萬。轄7個鎮、17個鄉:城關回族鎮、平崗鎮、長崗鎮、西陵鎮、周堂鎮、蓼堤鎮、潮莊鎮、尤吉屯鄉、白廟鄉、白樓鄉、後臺鄉、孫聚寨鄉、阮樓鄉、範窪鄉、匡城鄉、尚屯鄉、河堤鄉、河集鄉、帝丘鄉、鬍堂鄉、城隍鄉、澗崗鄉、董店鄉、榆廂鄉。縣政府駐城關回族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757080人,其中:長崗鎮34733人、平崗鎮35623人、周堂鎮33445人、蓼堤鎮 43676人、西陵鎮25296人、城關鎮45968人、潮莊鎮32799人、後臺鄉22031人、範窪鄉24173人、河集鄉46485人、孫聚寨鄉 41708人、白樓鄉32261人、河堤鄉36578人、白廟鄉31182人、鬍堂鄉21017人、尤吉屯鄉35115人、帝丘鄉17008人、董店鄉 35080人、澗崗鄉33479人、榆廂鄉18963人、匡城鄉25120人、尚屯鄉37728人、城隍鄉25807人、阮樓鄉21805人。
    2000年,全縣轄城關、周堂、平崗、潮莊、長崗、西陵、蓼堤7鎮和阮樓、尤吉屯、帝丘、董店、澗崗、城隍、尚屯、榆廂、匡城、範窪、後臺、孫聚寨、河集、白廟、鬍堂、河堤、白樓17個鄉,548個行政村,1171個自然村,人口778003人。
    2005年,睢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帝丘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董店鄉管轄,董店鄉政府駐地不變;撤銷範窪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匡城鄉管轄,匡城鄉政府駐地不變;撤銷榆廂鄉、西陵鎮,新設置西陵寺鎮,轄原榆廂鄉、西陵鎮的行政區域,西陵寺鎮政府駐原西陵鎮政府駐地西陵寺村;撤銷阮樓鄉、城隍鄉,新設置城郊鄉,轄原阮樓鄉、城隍鄉的行政區域,城郊鄉政府駐原城隍鄉政府駐地北關村。截至2005年12月31日,睢縣轄8個鎮、12個鄉:城關回族鎮、平崗鎮、長崗鎮、湖莊鎮、西陵寺鎮、周堂鎮、蓼堤鎮、尚屯鎮;城郊鄉、匡城鄉、後臺鄉、河集鄉、白樓鄉、河堤鄉、白廟鄉、鬍堂鄉、尤吉屯鄉、董店鄉、澗崗鄉、孫聚寨鄉。
英文解釋
  1. n.:  Sui County
相關詞
河南商丘經濟投資會計百科教育學校高中
人物律師教授西北政法小學中學旅遊文化
文物文物古跡風景歷史更多結果...
分類詳情
張開長崗鎮張開匡城鄉張開城關鎮張開平崗鎮張開西陵鎮
張開城郊鄉張開蓼堤鎮張開雙廟村張開白樓鄉張開白廟鄉
張開潮莊鎮張開城關回族鎮張開董店鄉張開河堤鄉張開河集鄉
張開後臺鄉張開鬍堂鄉張開澗崗鄉張開尚屯鎮張開孫聚寨鄉
張開西陵寺鎮張開尤吉屯鄉張開周堂鎮張開範窪鄉張開帝丘鄉
張開榆廂鄉張開城隍鄉張開阮樓鄉河東村南關村
北關村常莊村曹莊村梁莊村馮莊村
解放路社區張莊村韓莊村丁莊村劉莊村
徐莊村田莊村河南村白莊村孟莊村
楊莊村周莊村李莊村袁莊村黃莊村
張樓村蘇莊村任莊村朱莊村王樓村
董莊村魏莊村李樓村郭莊村莊村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