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雙橋鄉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中部,西南10公裏,北靠311國道,東臨永渦公路,鄉政府駐雙橋村,東距市區15公裏,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雙橋鄉42546人。2006年,轄25個村委會:雙橋村、小王莊村、桑樓村、張閣村、位窪村、王香樓村、李珍莊村、湯樓村、賀孫樓村、孫瓦房村、劉閣村、何樓村、孫樓村、曹溝寺村、鄧樓村、徐莊村、張喬村、喬窪村、趙窪村、李林村、楊崗村、鹼荒村、王店村、王爐營村、大位莊村。
農業産業化新的格局
雙橋鄉以境內永裴公路、郭王公路兩條十字交叉橫貫全鄉的主要交通幹綫兩惻為高效農業的開發中心,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十字架”型農業綜合開發黃金區域,構建成農業化的新格局。而今,全鄉建立了蔬菜、棉花、林果、藥材等4大高效農産品生産基地,培植和發展了蔬菜、藥材、林果和養殖4大竜頭産業。先後成立了“緑色集團公司”“酥梨、棗製品開發公司”、“畜禽産品銷售公司”和“板材加工公司”等,建立了四個農副産品批發交易市場,直接帶動和形成12個種植專業村,4800多戶專業戶,竜頭伸嚮13個省、市、區,竜尾擺嚮千傢萬戶,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把傳統的“農工貿”反嚮變為“貿工農”,逐步實現了“市場牽竜頭,竜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産業化新格局。現在,他們繼續順着“資源—産業—竜頭—市場”的路子順嚮開發,即“圍繞資源定産業,圍繞、産業建竜頭,建起竜頭創名優,創出名優占市場”。大力扶持竜頭産業,做到建立一個竜頭,聯繫一方群衆,帶起一片基地,興起一個産業。
目前,鄉鎮企業總數發展到42傢,年總産值達6000多萬元。尤其是板材廠、面粉廠、造紙廠、彩磚廠、養殖場,飲料廠等21傢企業,日益崛起。在此基礎上,鄉黨委政府積極推進鄉鎮企業的兩大根本轉變,對新老企業特別是骨幹企業進行改造,大大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效益逐年上升,成為雙橋鄉鎮企業的中流砥柱。
各項社會事業日新月異
鄉村公路四通八達,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落實了村村通電話工程,1500門程控電話覆蓋全鄉每個村落,形成了一個現代化通信網絡。鄉建立了無綫廣播電臺和有綫、無綫電視臺,使雙橋鄉與廣阔的現代化市場融為一體。創造了現代文明、健康的文化、娛樂、生活環境。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中小學教學設施日標準化、現代化,教育教學質量一年一個新臺階,跨入了永城市教育教學的先進行列。 |
|
區位概況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縣雙橋鎮地處縣城西17公裏處,是清代“四川三才子”彭端淑、彭肇珠、彭遵泗的故鄉。幅員89.57平方公裏,轄14個村,102個經濟社,有8618戶,32777人,耕地35420畝,人均耕地1.2畝。平坦的水泥路和清澈的安溪河穿鎮而過,層巒疊嶂,山清水秀,土地肥沃,雨量充足 ,氣候溫和,盛産水稻、玉米、大豆、小麥、油菜、水果、茶葉、桑葉。地下藴藏着極為豐富的芒硝礦(Na2SO4),有臍橙、桃子、奶牛、蠶桑為主的農業産業支柱;有以場鎮為中心的文化商飲綜合經濟區。1998年實現小康鎮,是全市20強工業鄉鎮之一。2005年4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4號)批復丹棱縣撤銷中隆鄉,將原中隆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雙橋鎮。雙橋鎮人民政府駐雙橋場。
礦産資源
該鎮芒硝礦産資源極為豐富,東起桂香村,西至隆興村,沿“丹張公路”一帶,長約5.5公裏,寬約4公裏的地下藴藏着品位較高的芒硝礦(Na2SO4)300億噸,離地面淺,易於開發。芒硝産品的用途廣,市場需求大,經濟價值高,目前已應用到化工、印染、造紙、醫藥等行業,且國際市場缺口大。目前,該鎮已有四大礦山,四大芒硝化工廠,年産芒硝50萬噸,硫化鹼3萬噸。在開發芒硝資源的同時,可建鹼廠、洗滌劑廠,洗衣粉廠。 |
|
雙橋鄉 雙橋鄉位於永城市中部,距市區9千米。轄雙橋、小王莊、桑樓、張閣、位窪、王香樓、李珍莊、湯樓、賀孫樓、孫瓦房、劉閣、何樓、孫樓、曹溝寺、鄧樓、徐莊、張喬、喬窪、趙窪、李林、楊崗、鹼荒、王店、王爐營、大位莊25個行政村,125個自然村,225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雙橋村。311國道沿北部邊境通過。 [代碼]411481204:~201雙橋村 ~202小王莊村 ~203桑樓村 ~204張閣村 ~205位窪村 ~206王香樓村 ~207李珍莊村 ~208湯樓村 ~209賀孫樓村 ~210孫瓦房村 ~211劉閣村 ~212何樓村 ~213孫樓村 ~214曹溝寺村 ~215鄧樓村 ~216徐莊村 ~217張喬村 ~218喬窪村 ~219趙窪村 ~220李林村 ~221楊崗村 ~222鹼荒村 ~223王店村 ~224王爐營村 ~225大位莊村
[沿革]1955年設雙橋區,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81.6平方千米,人口3.5萬,轄李林、楊崗、郭樓、喬窪、趙窪、張閣、徐莊、劉樓、鄧樓、小王集、雙橋、王爐營、孫樓、何樓、孫瓦房、位莊、劉閣、桑樓、馬樓、曹樓、翟樓、何莊、鹼荒、陳莊24個行政村。 |
|
雙橋鄉地處永城市西南10公裏,北靠311國道,東臨永渦公路,轄25個行政村,耕地面積7.8萬畝,人口4.1萬人。
“黃金十字架”——農業産業化新的格局
雙橋鄉以境內永裴公路、郭王公路兩條十字交叉橫貫全鄉的主要交通幹綫兩惻為高效農業的開發中心,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十字架”型農業綜合開發黃金區域,構建成農業化的新格局。而今,全鄉建立了蔬菜、棉花、林果、藥材等4大高效農産品生産基地,培植和發展了蔬菜、藥材、林果和養殖4大竜頭産業。先後成立了“緑色集團公司”“酥梨、棗製品開發公司”、“畜禽産品銷售公司”和“板材加工公司”等,建立了四個農副産品批發交易市場,直接帶動和形成12個種植專業村,4800多戶專業戶,竜頭伸嚮13個省、市、區,竜尾擺嚮千傢萬戶,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把傳統的“農工貿”反嚮變為“貿工農”,逐步實現了“市場牽竜頭,竜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産業化新格局。現在,他們繼續順着“資源—産業—竜頭—市場”的路子順嚮開發,即“圍繞資源定産業,圍繞、産業建竜頭,建起竜頭創名優,創出名優占市場”。大力扶持竜頭産業,做到建立一個竜頭,聯繫一方群衆,帶起一片基地,興起一個産業。
目前,鄉鎮企業總數發展到42傢,年總産值達6000多萬元。尤其是板材廠、面粉廠、造紙廠、彩磚廠、養殖場,飲料廠等21傢企業,日益崛起。在此基礎上,鄉黨委政府積極推進鄉鎮企業的兩大根本轉變,對新老企業特別是骨幹企業進行改造,大大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效益逐年上升,成為雙橋鄉鎮企業的中流砥柱。
各項社會事業日新月異
鄉村公路四通八達,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落實了村村通電話工程,1500門程控電話覆蓋全鄉每個村落,形成了一個現代化通信網絡。鄉建立了無綫廣播電臺和有綫、無綫電視臺,使雙橋鄉與廣阔的現代化市場融為一體。創造了現代文明、健康的文化、娛樂、生活環境。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中小學教學設施日標準花、現代化,教育教學質量一年一個新臺階,跨入了永城市教育教學的先進行列。 |
|
- : Shuangqiao township
- n.: Shuangqiao Xiang
|
|
雙橋 |
|
利辛縣雙橋鄉防保站 | 永城市雙橋鄉博愛診所 | 永城市雙橋鄉王爐營診所 | |
|
|
王店村 | 雙橋村 | 孫樓村 | 小王莊村 | 張閣村 | 鄧樓村 | 張喬村 | 趙窪村 | 桑樓村 | 位窪村 | 王香樓村 | 李珍莊村 | 湯樓村 | 賀孫樓村 | 孫瓦房村 | 劉閣村 | 何樓村 | 曹溝寺村 | 喬窪村 | 李林村 | 楊崗村 | 鹼荒村 | 王爐營村 | 大位莊村 | |
|
|